抽搐与惊厥
抽搐与惊厥的定义、临床表现、相关护理诊断
SXT4
如癔症性抽搐和惊厥。
2018年健康评估系列课件 7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Tongren Polytechnic College
三、临床表现
1.全身性抽搐:以全身骨骼肌痉挛为主要表现,典型者为癫痫大发作 (癫痫)。
其典型表现:
①意识突然丧失或模糊,全身肌肉强直,牙关紧闭,呼吸暂停,面色 苍白,进而出现四肢阵挛性抽搐SX、T4呼吸不规则、二便失禁、眼球上 翻瞳孔散大等。
5、寄生虫病:如脑血吸虫病、脑型疟病、脑囊虫病等。
6、其他:如先天性脑发育障碍、核黄疸等。
2018年健康评估系列课件 5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Tongren Polytechnic College
(二)全身性疾病
1、感染:如中毒型菌痢、破伤风、急性感染所致的小儿高热惊厥等。
2、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脑病、阿一斯综合症等。
四、护理评估要点
有无与抽搐与惊厥相关的疾病病史或精神刺激、高热、缺氧、 疲劳、饥饿、饮酒、情绪激动、睡眠、环境等诱发因素
发作严重程度、频率、持续和间隔的时间,发作时的意识状 态,有无跌伤、舌咬伤等发作意外
有无血压增高、脑膜刺激征、SXT剧4 烈头痛等提示危重急症的伴 随症状
抽搐与惊厥对人体功能性健康型态的影响
Tongren Polytechnic College
3.惊厥发作
可造成跌伤、舌咬伤和排便、排尿失禁;伴有意识障碍者 可因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吸入或舌后坠堵塞呼吸道引起
8年健康评估系列课件 11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Tongren Polytechnic College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Tongren Polytechnic College
第25节抽搐与惊厥
Tic & convulsion
/wiki/Convulsion
1
概念
抽搐与惊厥均属不随意运动。
抽搐(抽筋):是指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肉非自主的 抽动或强烈收缩,常可引起关节运动和强直。 惊厥:当肌群收缩表现为强直性和阵挛性时称为惊厥。 其表现的抽搐一般为全身性、对称性,伴有或不伴有意 识消失。
8
QUIZ
癫痫大发作的临床表现? 患者突然意识丧失或模糊,全身强直,呼吸 暂停,继而四肢发生阵挛性抽搐,呼吸不规 则,尿便失控、发绀、发作约半个小时自行 停止,也有反复发作或持续状态。发作时可 有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或迟钝、病理反 射阳性等。停止后不久意识恢复。
9
10
11
7
问诊要点
1、抽搐与惊厥发作的年龄、病程、诱因、是 否孕妇。部位是全身性的还是局限性的、性 质呈持续性还是间歇阵挛性 。 2、发作时意识状态,有无大小便失禁、舌咬 伤、肌痛等; 3、有无脑部疾病、全身性疾病、癔症、毒物 接触、外伤、等病史及相关症状。 4、病儿应询问分娩史、生长发育异常史。
3
2、全身性疾病:
3、神经官能症:癔症等。 4、小儿惊厥(部分为特发性,部分由于脑损害引起)。
发生机制
可能是由于运动神经元的异常放电所致; 根据引起肌肉异常收缩的兴奋信号的来源不 同可分为两种情况:
1. 大脑功能障碍:癫痫; 2. 非大脑功能障碍:破伤风、士的宁中毒、低钙 血症性抽搐等。
4
临床表现
1、全身性抽搐:主要表现为全身性骨骼肌痉挛。
抽搐与惊厥病人护理常规
抽搐与惊厥病人护理常规
一、概述
抽搐与惊厥均属于不随意运动。
抽搐是指局部或全身成群骨骼肌非自主抽动或强烈收缩,常可引起关节运动和强直。
当肌群收缩表现为强直和阵挛性时,称为惊厥。
惊厥表现的抽搐一般为全身性、对称性,伴有或不伴有意识丧失。
二、护理常规
1.抽搐发作时,立即将患者平卧或侧卧,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腔分泌物与呕吐物,移除可能损伤患者的物品,上下齿之间放开口器、压舌板或毛巾、筷子等,防舌咬伤。
如有义齿应取出,解开衣扣、裤带。
2.加床档,必要时约束保护,氧气吸入。
3.遵医嘱给予镇静药物,观察并记录用药效果及副作用。
4.抽搐时勿按压肢体,以防骨折。
5.评估抽搐发生时有无意识及瞳孔改变、大小便失禁、舌咬伤、肌痛等。
6.观察抽搐发生的部位(全身性或局限性)、性质(持续强直性或间歇阵挛性)、持续时间及缓解时间。
7.避免强光、声音刺激,护理操作尽量集中。
8.抽搐后观察患者意识、瞳孔、血压的变化及有无脑水肿征象;伴高热、意识障碍者,见发热、意识障碍护理。
9.做好心理护理。
三、健康指导
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抽搐发生时的处理措施,以防意外受伤及窒息。
2.告知患者及家属抽搐的相关知识,寻找并避免诱因。
3.告知患者避免危险的活动或职业。
4.患者外出应带随身卡,卡片上注明姓名、诊断、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
5.遵医嘱服药,切勿自行停药或减药。
惊厥与抽搐的区别
惊厥与抽搐的区别关于《惊厥与抽搐的区别》,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惊厥的问题大多数产生在小朋友的身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被吓着,是一种精神上的损伤。
而惊厥与抽搐的差别也是大伙儿要留意的,抽动指的是神经肌肉的病理学状况。
惊厥的问题多发性于脑系病症,或是小儿惊风也较为普遍。
此外,假如发烧的度数过高,还要留意产生抽动的状况。
抽动和惊厥的差别是啥抽动就是指全身或部分成群结队肌肉非独立的抽搐或明显收拢熟客造成关节运动和强直性;惊厥就是指肌肉群收拢主要表现为强直性和经挛。
抽动不是随便健身运动的主要表现,是神经-肌肉病症的病理学状况,主要表现为横纹肌的不随便收拢。
临床医学上普遍的有以下几类:惊厥,强直性筋挛,肌阵挛,震颠,民族舞蹈样姿势,手脚徐动,扭曲筋挛,肌束颤动,下意识抽动。
中医学觉得造成抽动的发病原因辨证论治关键有热毒内热,风阳振荡、风毒窜络、阴血亏本等层面。
多见于脑系病症、传染性疾病、中毒了、头部影响、厥病类病症、子痫、生完孩子痉病、小儿惊风、破伤风、狂犬病等病中。
惊厥是小孩普遍的危症,尤常见于婴儿。
因为多种多样原因使中枢神经神经功能紊乱引发。
主要表现为忽然的全身或部分肌肉群呈强直性和肌阵挛抽动,常伴随意识障碍。
小儿惊厥的患病率很高,5%~6%的小孩曾经历一次或数次惊厥。
惊厥经常发病或持续情况严重危害性命或可使患者遗留下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影响小孩大脑发育和身心健康。
抽动要如何预防成效显著呢1.留意优质蛋白质的补充:在青春发育期生长发育迅速的环节,优质蛋白质会相对性较欠缺,较非常容易造成腿抽筋。
2.晚上睡觉留意两小腿肚的防寒保暖也可降低夜里抽动的产生。
3.有些人觉得足板过多松驰(往脚底方位垂)也会引起小腿肚的抽动。
仰睡时防止让太重的被压在在足板上,趴睡时让足板垂出床缘皆可防止让足板过多松驰。
4.健身运动前最少须作15-20分钟以上的暖身健身运动,尤其是小腿肚部分的拉筋动作一定不能少,充足的压筋才可以使小腿肚子的柔软性提升,防止挫伤,另外,血液循环系统也会改进,以防健身运动中造成的很多新陈代谢废弃物不容易清除,而造成小腿肉抽动。
抽搐与惊厥医学课件
抽搐病因多样,可因神经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药物、感 染等多种原因导致。
惊厥的含义
概念
惊厥是因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的肌肉收缩,常常表现为身体某个部位不 自主地抽动或一侧肢体麻木感和针刺感,多发生在口角、舌、手指或足趾。
病因
惊厥病因主要涉及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脑炎、脑外伤等。
抽搐与惊厥的异同
局灶性抽搐
患者表现为身体某一局部发生不自主抽动或一侧肢体麻木感和针刺感,多发生在 口角、舌、手指或足趾。
惊厥的临床表现
全身性惊厥
患者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全身性肌肉强直性收缩,可伴有意识 障碍、双眼上翻、呼吸加深加快、血压升高、瞳孔扩大等。
局灶性惊厥
患者表现为身体某一局部发生不自主的节律性收缩,多发生 在口角、舌、手指或足趾。
抽搐通常表现为全身或局部肌肉的强直性和阵发性痉挛,而惊厥则表现为意识障碍和全身 抽搐。
在治疗方面,抽搐和惊厥的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例如抽搐患者可能需要使用镇静药物和 抗癫痫药物,而惊厥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抗癫痫药物和纠正代谢紊乱等方法。
03
抽搐与惊厥的临床表现
抽搐的临床表现
全身性抽搐
患者表现为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同时伴有意识丧失、双侧眼球上翻、口吐白沫 、呼吸加深加快、血压升高、瞳孔扩大等。
控制体温
注意保暖,避免高热和体温急 剧升降。
避免过度紧张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 动和过度紧张。
抽搐与惊厥的预防策略对比
抽搐的预防重在避免诱发因素,如劳累、紧张、饮酒、吸烟等;而惊厥的预防主 要是针对体温、情绪等方面进行控制。
抽搐的预防需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入手,如规律作息、健康饮食等;而惊厥的 预防则更注重环境因素和个体差异的调节。
抽搐与惊厥PPT课件
儿童憋气综合征
breath-holding syndrome • 大哭后,然后屏气,呼吸暂停,面色苍白
甚至面色青紫 • 意识丧失并呈角弓反张体位 • 一般1~2分钟自然终止
20
局限性抽搐
• 以身体某一局部连续性肌肉收缩为主要 表现
• 常见部位:口角,眼睑,手足等
21
癫痫部分性发作
22
手足搐搦症 tetany
• 手部最典型——“助产士”手
手指伸直并齐 掌指关节屈曲 大拇指对掌内收 腕部屈曲
23
伴随症状
• 发热: 小儿的急性感染 • 血压增高:高血压病、子痫 • 脑膜刺激征: 脑膜炎、 蛛网膜下腔出血 • 瞳孔扩大与舌咬伤--癫痫与癔症鉴别 • 头痛:颅内占位性病变、 急性感染 • 意识障碍:癫痫大发作、重症颅脑疾病
抗癫痫药
• 中毒: 内源性 :尿毒症 等 外源性:酒精、苯等
•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
• 代谢障碍:低血糖、 尿毒症、低血钙
• 其他:热射病、窒息、 触电
脑病
9
诱因
• 发热 • 饮酒 • 疲劳、缺眠 • 药物,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可诱发失神
发作,乙琥胺可诱发全身强直阵孪发作 • 精神因素
10
发病机制
缩,可出现呼吸暂停 • 继而全身肌肉由持续的收缩转为一张一弛的阵
挛性收缩(阵挛),恢复呼吸 • 数分钟或更长时间恢复意识
14
癫痫大发作
1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神经官能症
(癔症性抽搐)
• 发作前有精神因素, • 多于他人在场时发病 • 不规则的手足舞动 • 无跌伤及二便失禁等 • 无意识丧失(检查眼睛时紧闭) • 握拳时大拇指在掌外
4
儿童抽搐惊厥与高热惊厥讲课文档
至心跳停止。注射时最好有EKG监护。
第三十七页,共62页。
抽搐的治疗:急救
副醛(5%)
本药抗惊厥作用强,疗效较好,较安全,发生呼吸抑 制者较少,但本药由呼吸道排除,有刺激性,婴儿或 肺炎患儿慎用。用法:
1、肌注0.2ml/kg,或1ml/岁,1次不超过5ml 。2、灌肠, 0.3-0.4ml/kg·次,最大量8ml,用 花生油按2:1(2分油、1份副醛)稀释后灌肠,最 好在肠内保留20-30分钟,以求安全吸收,必要时 1小时可重复1次。本药与塑料管可发生反应并产生毒
1、发病高峰年龄:3-7月,男多于女2倍 2、临床特点:无发热惊厥,反复发作,突发突止,
发作形式固定或类似,发作时间短,有发作后状态。 3、典型发作形式:突然意识丧失,头及躯干急骤前
屈,上肢前伸或上举,后肢体屈曲内收,下肢屈曲, 偶或伸直。少数病例表现为角弓反张体位,表现为连 续或有节律性成串发作(每次持续1-2秒,然后间歇 1-4秒又接连出现下一次抽搐)多者每天数百次以上 4、EEG:典型的高峰节律紊乱,常于醒后发作。 90%左右患儿会出现智力低下
第十八页,共62页。
抽搐的诊断与鉴别诊断:CNS感染
化脓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真菌性脑膜炎
表现:意识障碍、惊厥、局灶 性NS体征、脑膜刺激征(+ )、病理征(+)、脑脊液检 查、影像学检查
第十九页,共62页。
抽搐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低镁血症
血清镁< 0.75mmol/L 临床特点:
20mg/Kg计算,首次10-15mg/kg 静推,如15分钟未 能控制,再用5mg/kg,可重复1-2次,24小时后用维持量
抽搐与惊厥
作业与思考: 一.名词解释 1.抽搐 2.惊厥 二.试述全身性抽搐的临床表现。
他头上的肿瘤长了7年
高血压脑出血
狂犬病患者
系统红斑狼疮
歇斯底里(Hysteria)又称癔病。
抽动——秽语综合征
(二)局限性抽搐: 以身体某一局部连续性肌肉收缩为主要表现,大多见于:
◇口角 ◇眼睑 ◇手足
而手足搐搦症则表现间歇性双侧强直性肌痉挛, 以上肢手部最典型,呈“助产士手”表现。
四、伴随症状 ◇发热 ◇血压增高 ◇脑膜刺激征 ◇瞳孔扩大 ◇舌咬伤 ◇剧烈头痛 ◇意识丧失
五、问诊要点 :问诊时应注意患者: 抽搐与惊厥发生的年龄 病程 发作的诱因 是否孕妇 抽搐是全身性还是局限性 性质 有无脑部疾病 癔病 毒物接触、外伤等病史 病儿应询问分娩、生长发育异常史
在幼儿园,老师以为他故意顽皮而责骂他,小朋 友觉得他行为特别而拿他寻开心。每次回到家, 明明都是气呼呼的,有时连幼儿园也不愿去。虽 然前前后后带他去了好几家医院,做了不少检查, 吃了很多药,但一点效果也没有。
儿童憋气综合征: 小儿憋气发作是由于宝宝受到情绪刺激或要求得 不到满足以及疼痛等物理因素的刺激而出现的一 种现象。 最初宝宝会哭叫,随即因过度换气之后屏气、呼 吸暂停,因为没有氧气的吸入,二氧化碳在体积 堆积,宝宝的口唇由红色变为青色最后转成为紫 色。同时出现四肢强直,有的宝宝甚至出现四肢 抽动,全过程短则十几秒钟,长达2-3分钟, 然后重新开始呼吸,全身肌肉放松,神态逐渐恢 复。
◇感染:中毒型菌痢、破伤风、狂犬病:图片 ◇中毒:肝性脑病、有机磷农药中毒
◇心血管疾病: ①高血压脑病 ②阿斯综合征(Adams-Stokes综合征)即心源 性脑缺血综合征: 是指突然发作的严重的、致命性的缓慢性和快速 性心律失常,引起心排出量在短时间内锐减,产 生严重脑缺血、神志丧失和晕厥等症状。 ◇代谢障碍:低钙、低镁、低血糖 ◇风湿病:系统红斑狼疮:图片 惊厥
抽搐与惊厥医学课件
儿童抽搐的案例分析
病例一:成人高热惊厥症状描述:成年患者高热,突然出现肢体抽搐、意识丧失等症状。诊断过程:进行血常规、脑电图等检查,确诊为高热惊厥。治疗建议:立即给予降温、抗惊厥等治疗措施。病例二:成人癫痫持续状态症状描述:成年患者反复出现肢体抽搐、意识丧失等症状,持续时间较长。诊断过程:进行脑电图、神经影像学等检查,确诊为癫痫持续状态。治疗建议:立即给予抗癫痫药物、机械通气等治疗措施。
xx年xx月xx日
抽搐与惊厥医学课件
CATALOGUE
目录
抽搐与惊厥概述抽搐与惊厥的症状抽搐与惊厥的治疗抽搐与惊厥的预防与护理抽搐与惊厥的案例分析抽搐与惊厥的最新研究进展
01
抽搐与惊厥概述
是指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突然发生不自主的强制性收缩,并引起关节运动和强直收缩,通常伴有或不伴有意识障碍。
抽搐
抽搐与惊厥的联合案例分析
06
抽搐与惊厥的最新研究进展
深入探讨抽搐的神经环路,包括神经元的异常放电和突触传递的改变。
抽搐的神经生物学研究
发现与抽搐易感性相关的基因变异,为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线索。
抽搐的遗传学研究
研究新型抗癫痫药物的作用机制,寻找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抽搐的药物治疗
抽搐的最新研究进展
安全防护
惊厥的预防与护理
心理支持
01
抽搐和惊厥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家庭成员可以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压力。
抽搐与惊厥的家庭护理
定期随访
02
在患者症状得到控制后,家庭成员应协助患者定期随访,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记录症状和发作情况
03
家庭成员可以记录患者的症状和发作情况,以便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
抽搐与惊厥【19页】
定义: 抽搐:是指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非自主的抽动或强烈收缩,常可引起关节运动和强直。当肌群收缩表现为强直性和阵挛性时,称为惊厥。 惊厥表现的抽搐一般为全身性、对称性、伴有或不伴有意识丧失。 惊厥的概念与癫痫有相同也有不同点,癫痫大发作与惊厥的概念相同,而小发作不应称为惊厥。
高热惊厥 常见于6月至4岁小儿,多在发热早期发生,发作后意识恢复快,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属单纯性高热惊厥。 复杂性高热惊厥 发病年龄不定,常在6个月以前或6岁以后发生,起初为高热惊厥,发作数次后低热甚至无热时也发生惊厥,一次惊厥时间较长,超过15分钟。预后较差。 惊厥持续状态 指惊厥持续30分钟以上,或两次发作间歇期意识不能完全恢复。
病因:可分为特发性与症状性,特发性常由于先天性脑部不稳定状态所致。 症状性病因有: 1.脑部疾病: a.感染:脑炎、脑膜炎、脑脓肿、脑结核瘤 b.外伤:产伤、颅脑外伤。 c.肿瘤:原发性肿瘤、脑转移瘤。 d.血管疾病: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 e.寄生虫:脑囊虫病、脑包虫病、脑血吸虫病等 f.其他:先天性脑发育障碍、原因未明的大脑变性,如结节性硬化、播散性硬化等。
否 表现在脸部的,面神 是不是在意识 意识不清的抽搐 麻痹、瘫痪可疑;表 清楚的情况下 否 表明病情严重, 现在手腕部的可考虑 是 出现抽搐? 立即治疗处理。 低血钙;全身发作, 可怀疑破伤风。
急救处理:1.平卧,解开衣领,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咬伤。2.吸氧。3.成人给予安定10-20mg im,小儿给予0.1-0.2mg/kg缓慢iv,同时物理降温,4.癫痫持续状态时20%甘露醇250ml iv gtt5.如有创伤,按创伤处理伤口.
外伤性癫痫可疑
头部是否受过外伤?
惊厥抽搐 有高毒不彻底,可怀疑破伤风。
抽搐与惊厥PPT课件
急救护理措施
• 支持治疗: • 保证供氧,供能,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 避免缺氧及缺血性脑损害
16
注意事项:
• 怀疑头、颈背部损伤,做好颈椎、脊柱保 护 • 发作时不可强压肢体,以免造成外伤 • 如患者自己感觉将要抽搐或失去自控能力, 协助患者平卧于地上,移开可能撞上的物 品、家具等,防止患者进一步受伤。
• 尚未完全明了
• 可能是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 • 这种病理性放电主要因神经元膜电位不稳 定而引起,并与遗传、免疫、内分泌、微 量元素、精神因素等多因素,可由代谢、 免疫、 营养、脑皮质肿物或瘢痕等激发。
5
(二)病因
• 脑部疾病 • 全身性疾病 • 神经症
6
脑部疾病
–感染:如病毒、细菌、真菌等所致脑炎、脑膜 炎、脑脓肿等。 –外伤:如产伤、颅脑外伤等。 –颅内肿瘤:如原发性脑肿瘤、转移性癌肿等。 –脑血管疾病:如脑栓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 出血等 –寄生虫病:如脑血吸虫病、脑型疟病、脑囊虫 病等。 –其他:如先天性脑发育障碍、核黄疸等。
9
10
11
12
(四)相关护理诊断
• 有受伤的危险:与惊厥发作所致的不收控制的强 直性肌肉收缩和意识丧失有关。 • 有窒息的危险:与惊厥和抽搐伴意识障碍所致呼 吸道误吸有关;与舌后坠有关。 • 完全性尿失禁/排便失禁:与意识丧失有关。 • 恐惧:与不可预知的发作及发作后的困窘有关 • 照顾者角色紧张:与病人的健康不稳定性及照顾 情景不可预测性有关。
7
全身性疾病
–感染:如中毒型菌痢、狂犬病、破伤风、急性感染 所致的小儿高热惊厥等 –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脑病、阿一斯综合症等 –中毒:如有机磷、酒精、苯、铅等中毒;尿毒病、 肝性脑病等 –风湿性疾病:如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脑脉管 炎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低血糖状态、低钙血症、低 镁血症、子痫等 –其他:中暑、溺水、触电、突然停用安眠药、抗癫 8 痫药等 。
抽搐与惊厥
Part 03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全身性抽搐
表现为全身骨骼肌痉挛
1.癫痫大发作(惊厥)
突然意识模糊或丧失,全身强直、呼吸暂停,继而四肢发生阵挛性抽搐 呼吸不规则,发绀,尿便失控 发作约半分钟自行停止,可反复发作或呈持续状态
发作时可有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或迟钝、病理反射阳性
发作停止后不久意识恢复 如为肌阵挛性,一般只是意识障碍
② 病理性放电主要是神经元膜电位的不稳定引起
③ 并与多种因素相关,可由代谢、营养、脑皮质肿物或瘢痕等 激发,与遗传、免疫、内分泌、微量元素、精神因素等有关 2. 根据引起肌肉异常收缩的兴奋信号的来源不同,可分为两种情况 ① 大脑功能障碍,如癫痫大发作 ② 非大脑功能障碍,如破伤风、士的宁中毒、低钙血症性抽搐
2.破伤风
引起者为持续性强直性痉挛,伴肌肉剧烈的疼痛
临床表现—局部性抽搐
表现为身体某一局部连续性肌肉收缩
① 大多见于口角、眼睑、手足 ② 手足搐搦症则表现间歇性双侧强直性肌痉挛 以上肢手部最典型,呈“助产士手”表现
Part 04
伴随症状
抽搐与惊厥伴随症状
1.伴发热 多见于小儿的急性感染 也可见于胃肠功能紊乱、生牙、重度失水 但须注意,惊厥也可引起发热 2.伴血压增高,可见于 高血压病 肾炎 子痫 铅中毒 3.伴脑膜刺激征,可见于
Part 0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病因机制
抽搐与惊厥病因-脑部疾病
抽搐与惊厥病因-全身性疾病
抽搐与惊厥病因-其他
① 神经官能症:如癔症性抽搐和惊厥 ② 小儿惊厥
部分为特发性,由于先天性脑部不稳定状态
部分由于脑损害引起 高热惊厥多见于小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病机制
(4)精神因素: 精神创伤可引起大脑皮质功能出现一时性紊乱,失去对皮质 下中枢的调节和抑制,引发抽搐。如癔症性抽搐。 (5)遗传因素: 高热惊厥和特发性癫痫大发作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这些提 示遗传因素在抽搐发生中的作用,即遗传性神经元兴奋性降低。 2.非大脑功能障碍 主要是脊髓的运动或周围神经。如破伤风 杆菌外毒素选择性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是脊髓、脑干的下 运动神经元)的突触,导致持续性肌强直性抽搐。
实验室检查
依据病史和体格检查提供的线索选择实验室检查的项目。除 了血尿粪常规外,有血液生化(血糖、电解质等),血气分析, 心、肝、肾功能测定及内分泌等检查。脑脊液常规、生化及细 胞学检查有助于中枢感染伴发抽搐的病因学诊断。
其他辅助检查
1.内科方面 当临床提示抽搐是全身疾病引起时,应根据提供 的线索选择相应的检查。包括毒物分析,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B超等。 2.神经系统方面 一旦怀疑神经系统病变,应根据临床提示的 病变部位和性质选择相应的检查。 疑为癫痫大发作,可选择脑电图、SPECT扫描和PET扫描。 颅内占位性病变可通过头颅X线摄片、脑CT和MRI检查进行定 位及定性诊断;脑血管病变可选择脑血管功能检测仪、经颅多 普勒以及造影(气脑、脑室、脑血管造影)。
发病机制
抽搐的发生机制极其复杂,可以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或结构 异常,也可以是周围神经乃至效应器的异常,或两者兼而有之。 按异常电兴奋信号的来源不同,可分为两种情况:
1.大脑生理功能及结构异常 正常情况下,发育完善的脑部神 经元具有一定的自身稳定作用,其兴奋与抑制系统处于相对平 衡。许多脑部或全身疾病破坏了这一平衡,导致神经元兴奋阈 降低和过度同步化放电,因而引发抽搐。
发病机制பைடு நூலகம்
(2)脑神经元及其周围结构受损: 各种脑器质性病变(如出血、肿瘤、挫裂伤、脑炎、脑脓肿等) 可以导致神经元稀疏,膜结构受损,树突变形,胶质细胞增生 和星形胶质细胞功能异常,导致钾离子流失,从而使神经元膜 难以维持相对稳定的极化状态,易形成自发性、长期的电位波 动。 (3)神经递质改变: 当兴奋性神经递质过多,如有机磷中毒时,胆碱酯酶活性受 抑制,致兴奋性递质乙酰胆碱积聚过多,即可发生抽搐。反之, 抑制性神经递质过少,如维生素B6缺乏时,谷氨酸脱羧酶的辅 酶缺乏,影响谷氨酸脱羧转化为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的生成; 再如肝性脑病早期,因脑组织对氨的解毒需要谷氨酸,致使γ氨基丁酸合成的前体谷氨酸减少,其结果均导致抽搐。
鉴别诊断
通常重点是内科和神经系统方面的检查。 (1)内科检查: 几乎各重要内脏器官的疾病均可引起抽搐,故必须按系统进 行检查。如心源性抽搐可有心音及脉搏消失,血压下降或测不 到,或心律失常;肾性抽搐则存在尿毒症的临床征象;肝性脑 病引起的抽搐常有肝硬化的临床表现;低钙血症的常见体征有 Chvostek征和Trousseau征阳性。 (2)神经系统检查: 神经系统许多疾病可引起抽搐,通过仔细的神经系统检查, 有助于判断引起抽搐的病变部位。
抽搐可起自肌肉、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任何部位的障碍。
流行病学
目前尚未查到权威性的较全面的发病率统计学资料。
病因
病因可概括为以下4类: 1.颅内疾病导致抽搐与惊厥 (1)脑先天性疾病: 如脑穿通畸形、小头畸形、脑积水、胎儿感染、各种遗传性 代谢病,以及母亲妊娠期药物毒性反应及放射线照射等,引起 的获得性发育缺陷。 (2)颅脑外伤: 颅脑产伤是新生儿或婴儿期抽搐的最常见病因。成人闭合性 颅脑外伤的抽搐发生率为0.5%~5%,开放性损伤为20%~50%。 绝大多数病例在外伤后2年内出现。 (3)脑部感染: 各种脑炎、脑膜炎、脑脓肿及脑寄生虫病。
抽搐与惊厥
大头医生
编辑整理
英文名称
hyperspasmia and convulsion
类别
神经内科/常见症状
ICD号
R56.8
概述
抽搐是指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异常的不自主收缩,并引起关 节运动,多为全身、对称性。其同义词为痉挛(spasm),若伴有意 识丧失者则称为惊厥(convulsion)。其表现形式可以是强直性(持 续肌肉收缩)、阵挛性(断续肌肉收缩)和混合性(先后出现强直性 和阵挛性肌肉收缩)。
临床表现
而手足搐搦症则呈间歇性四肢(以上肢手部最显著)强直性肌痉 挛,典型者呈“助产士”手。 2.抽搐伴随的症状 临床上引起抽搐的疾病颇多,部分抽搐类 型相似,故分析其伴随的症状,对病因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癫 痫大发作常伴有意识丧失和大小便失禁;破伤风有角弓反张、 牙关紧闭、苦笑面容和肌肉剧烈疼痛;感染性疾病常伴全身感 染中毒症状;脑肿瘤常伴有颅内高压及局部脑功能障碍症状; 心血管、肾脏病变、内分泌及代谢紊乱等均有相应的临床征象。
病因
①药物: 如中枢兴奋药(尼可刹米、戊四氮、樟脑)过量;抗精神病药 (氯丙嗪、三氟拉嗪、氯普噻吨等)剂量过大;突然停用抗惊厥 药或中枢神经抑制药等。 ②重金属中毒,如铅、汞中毒。 ③食物、农药中毒及酒精戒断等。 (4)心血管疾病: 如Adams-Stokes综合征、高血压脑病。 (5)过敏或变态反应性疾病: 如青霉素、普鲁卡因过敏偶可成为病因。 3.神经官能症 癔症性抽搐。 4.高热 常是婴幼儿抽搐的主要原因。
发病机制
士的宁中毒引起脊髓前角细胞兴奋过度,发生类似破伤风样抽 搐。 低血钙或碱中毒除了使神经元膜通透性增高外,常由于周围 神经和肌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而兴奋性升高,引起手足搐搦。 此外,颅后凹、小脑等部位的肿瘤或小脑扁桃体疝影响了脑 干功能,可出现间歇性去皮质强直。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可分为两大类及伴发症状: 1.抽搐的类型 由于病因不同,抽搐的形式也不一样。 (1)全身性抽搐: 为全身骨骼肌收缩,如癫痫大发作表现为强直-阵挛性抽搐; 破伤风则是持续强直性抽搐。 (2)局限性抽搐: 为躯体或颜面某一局部的连续性抽动。如局限性运动性癫痫 常表现为口角、眼睑、手或足等的反复抽搐;若抽搐自一处开 始,按大脑皮质运动区的排列形式逐渐扩展,即自一侧拇指始, 渐延及腕、臂、肩部,则为Jackson癫痫。
其他辅助检查
脊髓或周围神经伴发抽搐可选用肌电图、椎管造影辅助诊断。
体感诱发电位、脑干诱发电位(听觉、视觉诱发电位)对脑、 脊髓或周围神经及肌肉病变的定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鉴别诊断
抽搐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疾病严重的临床征象,或是某些 疾病(癫痫、高热惊厥、低钙血症等)的主要表现。应综合分析, 才能明确其发生原因。 1.明确抽搐性质,分析抽搐病因 (1)抽搐的类型。 (2)抽搐伴随的症状。 (3)既往史: 既往史对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反复发作常提示癫痫,而 外伤、感染以及内脏器官的疾病情况,有助于发现抽搐的原发 病。 2.体格检查 引起抽搐的病因很多,常涉及临床各科,因此详 细的体格检查十分重要。
鉴别诊断
当存在局灶体征,如偏瘫、偏盲、失语等时,对脑损害的定位 更有价值。 精神状态的检查,对功能性抽搐的确定有参考价值。
治疗
主要是急诊对症处理,防止外伤;其次是积极确诊并治疗病 因。 惊厥患者的一般处理原则是: 1.将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以防分泌物或呕吐物进入气管发 生窒息。应防止病人咬伤舌头,可用纱布将压舌板裹好放入患 者一侧上下牙之间,或使用开口器。另外,须防止跌伤。 2.针刺疗法,发作时可针刺人中、涌泉。 3.地西泮(安定)10mg缓慢静脉注射;或可用10%水合氯醛溶液 20~30ml灌肠。
病因
如窒息、休克、急性大出血、一氧化化碳中化碳中毒、吸入麻 醉等。 (2)代谢内分泌疾病: ①氨基酸代谢异常,如苯丙酮尿尿症等。 ②脂质代谢障碍,如脂质累积症。 ③糖代谢病,如低血糖、半乳糖血症。 ④水、电解质紊乱,如低钠血症、高钠血症、水中毒、低血 钾、低血镁、高碳酸血症等。 ⑤维生素D缺乏、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⑥维生素缺乏及依赖症,如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及叶酸缺 缺乏缺乏症。 (3)中毒:
病因
(4)脑血管病: 脑血管畸形、脑蛛网膜下隙出血、脑栓塞、脑动脉硬化、脑 血栓形成、颅内静脉窦及静脉血栓形形形成。 (5)颅内肿瘤: 常见于小脑幕上肿瘤,尤以少突胶质细胞瘤最多见(60%以上), 其次为脑膜瘤和星形细胞瘤。各种转移瘤也可导致抽搐。 (6)脑部变性疾病: 如结节性硬化症、Alzheimer病和Pick病等。 (7)中枢脱髓鞘疾病: 如Schilder病、多发性硬化、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等。 2.颅外疾病导致抽搐与惊厥 (1)脑缺氧:
(1)神经元兴奋阈降低:
发病机制
神经元的膜电位稳定取决于膜内外离子的极性分布和结构完整。 颅内外许多疾病可通过不同途径影响膜电位的稳定,如低钠血 症、高钾血症直接引起膜电位降低(神经元兴奋阈降低),使神 经元自动去极化而产生动作电位;缺血、缺氧、低血糖、低血 镁及洋地黄中毒等影响能量代谢,或高热使氧、葡萄糖、三磷 腺苷过度消耗,均可导致膜电位下降;此外,脑部感染或颅外 感染的毒素直接损伤神经元膜而使其通透性增高、低血钙使细 胞对钠离子通透性增高,均可使细胞外钠内流而致神经元自动 去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