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朱权的杂剧创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朱权的杂剧创作

朱权(1378~1448)是明太祖第十七子。初封大宁(今辽宁宁城一带),卒谥献王,世称宁献王。号大明奇士、涵虚子、臞仙、丹丘先生。永乐前后,皇家同室操戈的情况再三出现。为了避祸求安,朱权便沉浸在戏曲、音乐和道家学说之中。史称朱权“神姿秀朗,慧心聪悟,于书无所不读,一生致力于研读著述,最终成为明初著名的戏剧家、戏剧理论家、古琴家、历史学家、道教理论家,在戏剧发展史上是极有影响的人物。”

作为戏剧家歹朱权一生创作杂剧十二种《瑶天笙鹤》、《白日飞升》、《独步太罗》、《辩三教》、《九合诸侯》、《私奔相如》、《豫章三害》、《肃清瀚海》、《勘妒妇》、《烟花判》、《枷矣复落娟》、《客窗夜话》。今大多失传。《辩三教》即《周武帝辩三教》。朱元璋统一全国后,对儒、道、佛都很重视,并写有《三教论》、《释道论》等论文。他说“于斯三教,除仲尼之道祖尧舜,率三王,删诗制典,万世永赖,其佛、仙之幽灵,暗助王纲,益世无穷……然于斯世之愚人,于斯三教,有不可缺者”。北周武帝宇文琶亦曾在建德二年公元年集群臣及沙门道士等,“帝升座辩释三教先后,以儒教为先,道教为次,佛教为后。”宇文琶稍后有“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之举,朱元璋则鼓励有治世之才的和尚弃僧从政。时间悬隔八百年,宇文琶、朱元璋实有相似之处。朱权此剧之作,当为宣扬“圣”意,很可能与《通鉴博论》、《汉唐秘史》等一样,属遵命文章。《肃清瀚海》亦即《肃清瀚海平胡传》。古所称之瀚海约略相当于明初残元逃逸之地域。洪武年间,追剿残元势力为直接关系巩固明政权的大事,朱棣、朱权兄弟等的封地在北方前沿,不能不保持高度的警惕。洪武二十九年,朱权即曾奏知朱元璋“骑兵巡塞,见有脱辐遗道上,恐敌兵往来,有盗边之举。”朱元璋的看法是“狡寇多好,此必示弱,诱我军耳”朱权曾多次参与谋划、指挥对付残元势力的军事行动。《肃清瀚海平胡传》当为假借历史故事赞颂明初武功、兼抒个人抱负之作。

可惜朱权所作杂剧绝大部分散佚,今存仅二种:《冲漠子独步大罗天》和《卓文君私奔相如》。《冲漠子独步大罗天》写冲漠子被吕纯阳等超度入道,东华帝君赐号丹丘真人,用得道之乐来自勉自慰。杂剧《卓文君私奔相如》,收入脉望馆《孤本元明杂剧》。此剧叙述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的风流韵事,以司马相如在升仙桥“大丈夫不乘驷马车,不复过此桥”的题词开始,以文君当垆、白头吟等情节居中,最后司马相如荣归西蜀。该剧演司马相如为情所动,以琴向美人示爱;卓文君作为新寡之妇,一不为亡夫守节,二不待父母之命,三不用媒灼之言,抛弃锦衣玉食的富贵生活,毅然与才人私奔,坦然靠卖酒过活。

朱权在剧中描述司马相如时说:“世习儒业,少有大志,负着琴剑出门求仕,将及四旬,还不遇时,不禁仰天悲叹道:凭着我志轩昂,气飞扬。趁着这禹门三级桃花浪,一天星斗焕文章。夫子四十而不惑,子牙八十遇姬昌。我如今三旬已过,只他何处是行藏?”从此剧内容上看,多处流露出朱权个人的感受。在开篇时,通过司马相如之口,气愤地指出,“到如今屠沽子气昂昂伟矣为卿相”,倾吐了胸中之不平。此外,在剧中一再谈论“古之贤人,贱为布衣,贫为匹夫……然而非礼不进,不义不受”,“可以屈则屈,可以伸则伸,屈者所以有待也,伸者所以及时也。虽屈而不毁其节,虽达而不犯其义”;又说“性者所受于天也。命者所遭于时也。有其才,不遇其时,命也!太公何功?比干何罪,岂非命乎?”如果结合朱权一生的环境、心情,不难看出此中已经融入他个人复杂的心情和辛酸的哀叹。朱权出身于王室,又多才善谋,雄心远图,不幸经历了朝廷巨变,又被明成祖朱棣所猜疑,心境极坏。所以他在写司马相如的坎坷遭遇时,也借题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倾吐了自己心头的感伤。尽管这出戏溯源于《史记》和《西京杂记》,在宋元戏剧中也有前例可循,但由一位皇家子弟写在贞节观念愈演愈烈的明代,

还是具备一定进步意义的。此剧兼古朴与工丽于一体,语言颇有可观处。

作为剧作家,朱权成就一般,奠定他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地位的是《太和正音谱》。梁廷楠说:“曲话以涵虚曲论为最先”。李调元说:“曲话惟此最先”。作为中国戏曲评论的开创之作,其深远的影响是不可等闲视之的。

《太和正音谱》成书於洪武三十一年(1398),分上下2卷。内容可分为戏曲理论和史料、北杂剧的曲谱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有“乐府体式”、“古今英贤乐府格式”、“杂剧十二科”、“群英所编杂剧”、“善歌之士”、“音律宫调”、“词林须知”七个标目,涉及戏曲的体制、流派、制曲方法、杂剧题材分类、古剧角色源流和对元代至明初戏曲作家的评价等,并有杂剧作品目录。在戏曲声乐理论方面,有关於歌唱方法、宫调性质的论述、歌曲源流以及历代歌唱家的片断史料。“词林须知”部分的内容,基本上袭用了燕南芝庵的《唱论》,但有所增补和发挥。《太和正音谱》的主要成就是对音韵格律的论述,而最能突出他创新的,是他借鉴诗学批评的方法,把“体”、“格势”引入曲学,从而架构出自己的曲学体系,把曲学提升到以诗学为代表的民族文艺批评的高层次上。

1、关于曲“体”的品评。“体”本指人体,来自于观人批评,不是杂乱拼凑的外观,而是按一定的秩序组合起来的形体,后来引入论诗文、论书画,并衍生出体貌、体式、体格等范畴,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的文艺学。朱权大胆引“体”观曲,建立了“乐府体”体系。

《正音谱》卷上首定“乐府体式”十五家,并一一作了解释。这十五种乐府体的划分标准不一,有以人而论者,如丹丘体是也;有以时而论者,如承安体、盛元体是也,有以地而论者,如江东体、西江体、东吴体、淮南体是也,有以题材内容而论者,如香奁体等。这种划分的标准不一情况《沧浪诗话》划分诗体已然。这“十五体乐府”虽不能概括所有元曲,但它的排列也应该是有品第高下之分的,体现了朱权的曲学审美思想倾向。

2、关于曲“格势”的品评。古代的诗品、书品性批评在南朝以后,逐渐发展为成熟而完备的中国特色的批评形式。而曲品性的戏剧批评,在元代有贯云石《阳春白雪序》品评徐琰、杨果、卢挚、冯子振、关汉卿、庾天锡等,可谓曲品之先声,但真正大规模的曲品式戏曲批评,是朱权建立起来的。从曲学批评来说,朱权的曲品价值与意义在于:

第一,对一些主要曲家的品评是准确的。如评王实甫“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前人就许为“确评”、“信不诬也”,评关汉卿“如琼筵醉客”,以喻关曲之洒脱与悲壮,亦为汤显祖《见改窜〈牡丹〉词者失笑》所称。评马致远“如朝阳鸣凤”,以喻其清华高贵,不同凡响,亦为允当,置于“群英之上”,反映了朱权崇道、尊“丹丘体”与“黄冠体”的曲学倾向性观点。此外评张可久、乔吉、白朴、宫大用、费唐臣等,皆有可取,多为后代学者引用。

第二,朱权对90 多位曲家的品题,要与“乐府十五体”联系起来观察,旨在尽量发掘出他们的创作个性,虽不尽当,甚至也有雷同,如评元好问之“穷崖孤松”与品秦简夫之“峭壁孤松”,但基本上可概括为三品,正如刘熙载《艺概·词曲概》所说:“《太和正音谱》诸评,约之只清深、豪旷、婉丽三品。清深如吴仁卿之山间明月也,豪旷如贯酸斋之天马脱羁也,婉丽如汤舜民之锦屏春风也”,其实乐府十五体,也可以丹丘之豪放不羁、江东之端谨严密、东吴之清丽华巧鼎立三派。所以任二半《散曲概论》论及“乐府十五体”时说:“仅列豪放、端谨、清丽三派,事实上已可以广包一切”,充分肯定了朱权概括的广泛性,符合元曲创作的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