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可证模式和特许经营模式的差别
案例分析——企业进入国际目标市场的三种模式的利弊
![案例分析——企业进入国际目标市场的三种模式的利弊](https://img.taocdn.com/s3/m/4531055fa58da0116c1749a6.png)
案例分析——企业进入国际目标市场的三种模式的利弊企业选择什么样的市场进入战略打入目标市场,这是国际市场营销成败的一个关键问题。
具体而言,有三种进入模式可供企业选择:出口进入模式、合同进入模式和投资进入模式。
这三种进入模式,从企业的控制程度来看是逐渐增强的;同时其风险也是逐渐增大的。
企业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目标国的国情来选择合适的进入方式。
一、出口进入国际目标市场模式商品出口是最古老的一种进入全球市场的方式,也是现在使用得非常广泛的一种方式。
商品出口是指国内企业把其产品通过适当的销售渠道销往国外市场。
根据企业是否选择中间商和所选择的中间商的不同,商品出口可分为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
案例一:日本丰田汽车进入美国1958年,丰田公司在美国只卖出了288辆汽车。
1978年,在庆祝丰田汽车进入美国市场20周年时,它在美国的销量已经达到50万辆。
1975年,丰田公司成为美国市场最大的进口汽车品牌,超过了它的最大劲敌德国大众汽车公司。
20世纪80年代初,丰田成为仅次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世界第二大汽车制造商,年产量超过300万辆。
丰田公司根据市场研究和详细的竞争分析精心选择销售地点。
“可乐娜”牌汽车于1965年在美国正式推出之时,丰田在美国已经拥有了384家经销商以及价值3000万美元的零配件库存,在进行任何的行销攻势之前,丰田公司一定会在营业地区建立服务中心,以给行销最强有力的支援。
案例分析:直接出口是指生产企业独立承担一切出口业务,直接把产品卖给国外市场的中间商或最终用户。
具体做法有:(1)利用国外的经销商;(2)利用国外的代理商;(3)直接卖给最终用户;(4)设立驻外办事处;(5)建立国外营销子公司。
直接出口的优点:(1)生产企业对国外目标市场的控制程度比较高;(2)生产企业能更直接、更迅速地取得国外目标市场的信息;(3)可更好地保护商标、专利、信誉和其他无形资产。
直接出口的缺点:(1)成本比间接出口高;(2)企业独立处理外贸业务,需要专门的外贸、法律等人才;(3)需要自己寻找客户和自己建立流通渠道。
关于特许经营与许可证经营的分析
![关于特许经营与许可证经营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d91f801f78a6529647d5371.png)
二 、许 可经 营 与特 许经 营 的 比较 分 及 产 品 的 调 度 , 然经 过 两 方 周 密 的 谈 判 虽
析
I 可 址和 特 许 经营 两 荷 既 有 各 自的缺 午
输 入方 履 行 协 议 的准 确程 度 很 难 得 到 监督
点币优点 , l 】 又有 士 区 _ 的地 方 。 臼 ) ; I j 在 深 入 了解 了 特许 经 营 和许 可 证 经营 的优 缺 点 以后 , 于 有 投 资意 向 的 企 业 和 对 投 资 者 来 说 , 什 么情 况 下 用 特 许 绎 营 ? 什么情 况 下 用 许 ¨证 经 菏 ?就 成为 足 够 的 资 金 ,日 1 叉没 有 持 别明 确 { 4 目标 的 , Zk l l 但足能够 负担特许 加 费的投资者米说 ,
n以 将 严 格 的 质 量 控 制 内容 与 进 合 同 , J 但
研 究—— 南京本土特 色中式快餐企业与西 式快餐代表比较分析[。 J 市场周 ̄ ,09 ] J2 0 2 、李维华 陆颖蕊.特许经营概论[] M. 北
京 :机械 工业 d ̄¥ ,o5 4 k2 o
5
、
、 柳璇 . 浅析肯 德 基的 经营 方式_ —特 许
表 1 许可 证经营与特许 经营的优 缺点 比较 贸易形式 优点
和 提 高 。 由此 导 致 履 行 协 议 不 够 , 量 达 质 不到协议要求 , 而使输 出方 的商 标和信誉 受 到 损 害 。 因此 在 许 可 证 贸易 中 , 输 疗 要建立严格的控制制度 , 一旦 发 现 输 出 方 有 违 约 行 为 , 可 以保 留协 定 不 延 期 的 权 就 力 , 外 诉 诸 健 全 的法 律 体 系 来 捍卫 自 己 另
「连锁经营的三种模式比较」
![「连锁经营的三种模式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3306d5a9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46.png)
「连锁经营的三种模式比较」连锁经营是一种企业发展模式,指一个企业通过授权或直接开设多个分店,以相同的品牌、商标、产品和服务在不同地区进行经营。
这种模式可以带来很多优势,如提高品牌知名度、扩大市场份额、降低经营风险等。
在连锁经营中,有三种主要的经营模式,分别是直营模式、加盟模式和特许经营模式。
下面将对这三种模式进行比较。
直营模式是指连锁总部直接运营分店。
在这种模式下,连锁总部会拥有所有分店,所有经营活动由总部统一管理和控制。
直营模式的好处是总部对所有分店的经营有更大的控制权,可以通过统一的运营标准和流程来确保分店的一致性和高水准的服务质量。
此外,直营模式能够保持品牌形象的一致性,同时也能更好地保护品牌知名度和价值。
然而,直营模式也存在一些缺点,主要体现在高昂的投资成本和高管理要求上。
因为所有分店都由连锁总部直接运营,所以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来进行管理和运营,这对刚起步的小企业来说是一个挑战。
加盟模式是指连锁总部将品牌和经营权授权给加盟商,加盟商负责在指定地区开设和运营分店。
在这种模式下,加盟商可以使用连锁品牌的商标、产品、服务和运营模式,同时享受连锁总部提供的支持和培训。
加盟模式的优势是能够快速扩大分店网络,因为加盟商承担了分店的投资和运营责任,节约了连锁总部的资金和资源。
另外,加盟商对于分店的经营更具有激情和动力,因为他们承担了更多的商业风险,所以更愿意去努力经营。
然而,加盟模式也存在一些风险和挑战,如加盟商的经营能力和诚信度问题、分店之间的一致性和品质控制、以及与加盟商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等。
特许经营模式是介于直营模式和加盟模式之间的一种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连锁总部会将品牌和经营模式授权给特许企业,特许企业则负责在指定地区寻找加盟商并进行培训和监督。
特许模式的优势是能够快速扩大分店网络,同时保留了一定的控制权。
特许企业负责招募和培训加盟商,确保分店在经营上符合总部的要求,从而保证分店的一致性和品质。
加盟商的四大管理模式
![加盟商的四大管理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4ceaa661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92.png)
加盟商的四大管理模式加盟是一种商业发展模式,通过将品牌、产品、技术、市场等资源授权给加盟商,实现快速扩张和分销。
加盟商作为品牌的经营者,需要采用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
在实践中,可以总结出四种常用的加盟商管理模式,分别是直营模式、加盟连锁模式、区域代理模式和特许经营模式。
1.直营模式:直营模式是由总部直接管理和运营加盟店的模式。
总部建立统一的运营体系和管理机构,直接雇佣员工,管理加盟店的日常经营活动。
直营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总部能够更加精确地控制加盟店的经营情况,提供统一的服务、产品和形象;2)总部能够更加直接地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反馈,快速调整经营策略;3)直营模式对于品牌高度统一性和一致性要求严格,适用于需要严格控制品质和形象的行业。
2.加盟连锁模式:加盟连锁模式是指总部依靠加盟店的经营者开展运营,并通过总部提供的品牌、产品、技术和支持来实现连锁经营。
加盟连锁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总部通过加盟合同和制度明确约束加盟店的经营行为和品牌形象;2)总部提供统一的产品供应、管理培训和市场推广等支持;3)加盟店享有总部品牌的知名度和声誉,能够快速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3.区域代理模式:区域代理模式是总部在特定区域内选择合作伙伴担任代理商,负责该区域内品牌的销售和市场开拓。
区域代理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总部将品牌授权给代理商,由代理商负责该区域内的市场推广和销售活动;2)代理商可以独立经营和管理,在总部的支持下开展业务,并获得一定的销售提成;3)总部和代理商一起制定销售目标和计划,共同促进品牌的市场拓展。
4.特许经营模式:特许经营是指总部授权特定人或企业使用其品牌、技术、产品等经营管理一定范围内的商业活动。
1)总部将知识产权或商业模式授权给特许人,由特许人独立经营和管理;2)特许人需要按照总部的要求开展经营活动,并支付一定的授权费用或提成;3)特许人可以获得总部的品牌知名度和形象,同时享受总部的技术、产品和管理支持。
投资合作协议中的合作模式和利益分配规则
![投资合作协议中的合作模式和利益分配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1dcc34b0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7a.png)
投资合作协议中的合作模式和利益分配规则在投资合作协议中,明确的合作模式和合理的利益分配规则对于合作双方的权益保障和合作关系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投资合作协议中常见的合作模式和利益分配规则。
一、合作模式1. 股权投资模式股权投资模式是指投资方通过购买目标公司的股票来实现投资合作的方式。
在这种模式下,投资方将持有目标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权,并成为股东之一。
股权投资模式通常适用于资本实力较强的投资方,其通过对公司的投资,期望获取所投资公司未来的盈利和增值空间。
2. 合作开发模式合作开发模式是指投资方与被投资方共同合作,在某一领域或项目中共同投入资金、技术、资源等要素,共同进行开发和经营,并分享合作成果。
合作开发模式适用于双方在某些领域或项目上具备互补优势的情况,通过合作达到资源共享、风险分担和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3. 特许经营模式特许经营模式是指投资方向被投资方提供技术、品牌、市场渠道等资源,以授权的方式让被投资方在特定区域或时期内从事指定业务活动,并根据一定的方式和方式收取特许费或提供售后服务等。
特许经营模式适用于品牌优势明显、市场需求大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品牌价值的最大化。
二、利益分配规则1. 固定比例分配固定比例分配是指按照事先约定的比例将投资合作所得的利益分配给各方。
这种分配方式一般适用于合作双方投入资源和权益较为均衡、风险相对较小的情况下,可以保证各方的利益得到公平分配。
2. 按投资比例分配按投资比例分配是指根据各方投资的金额或比例来确定利益的分配比例。
投资方投资金额越多,获得的利益比例也越高。
这种分配方式适用于合作双方参与程度不一致的情况,能够充分体现投资方所承担的风险和贡献度。
3. 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指根据各方在合作过程中所提供的努力和贡献来分配利益。
这种分配方式适用于投资方和被投资方在合作过程中具有不同的角色和职责,能够激励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4. 综合分配综合分配是指根据前述分配规则综合考虑各方的投入、贡献和风险来确定利益的分配比例。
特许经营与其他商业的区别
![特许经营与其他商业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5fc6d5d4195f312b3169a5d9.png)
Fh曲ki%,简称BF型),是继作为产品分销渠道之 后的第二代特许经营。
特许经营作为一种经营模式的复制方式,与直营连 锁、自由连锁、委托管理、许可证交易等商业方式存在 着密切的联系。特许经营与这些商业方式之间有一个共 同特点,就是涉及多地点经营。差别在于,不同的商业 方式是对资产所有权、经营决策权、经营实施权、品牌 使用权、专有技术使用权等进行的不同组合。
·211·
国,首先由大西洋与太平洋茶叶公司于1859年使用 开办直营店的方式直销其产品.随后于1865年由美 国的胜家缝纫机公司首先使用特许经营方式分销其产 品。这种由制造商创办,以分销产品为主要目的的特 许经营,通常被称做产品商标型特许经营(Product andThd蚰a啪Fhn出舒ng,简称P龃’),它是20世纪 50年代以前的主要特许经营形式。涉及的领域包括 汽车、加油站、软饮料等众多行业。以经营软饮料的 可口可乐公司为例,在全球1踟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 起1 200多家特许瓶装商,来生产和分销其碳酸饮料 系列产品。
概念的理解更加难以统一。必须从产品分销、模式复制、资源配置等三个角度,来了解特许经营与经
销、直销、代理、侍销、直营连锁、自由连锁、委托管理、许可证交易、集团化经营、战略联盟等商 业形式之间的关系,以厦他们之间的交叉融合现象。
关键词:特许经营;连锁经营;商业形式;分销渠道;经营模式;资源配置
中国分类号:F721.7
北l丑Ii∞sbip betwe朗曲地hi鸵删alll仃咖nmeIcial缸B iIlchldiIlg blIyiIlg肌d即mTlg,也rect 8ak。c鲫瑚e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i缸8舻ntI P舯-
Ⅱ甜∞Uillg-mgul矗r ch咖-vd埘tary chairII讥H州m卸ag眦tmI hen辩,廿I【er面坼gr“I】P-8na自e百c aⅡiarIce-irⅣ01virIg
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模式分析
![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模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365531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52.png)
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模式分析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推进,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也越来越迅速。
然而,在进入国际市场时,企业需要选择合适的进入模式,以确保其在新市场中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本文将对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模式进行分析,探讨不同模式的优劣之处。
二、贸易公司模式贸易公司模式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最简单方式之一。
企业通过与海外供应商或买家建立贸易关系,直接进行产品的进出口贸易。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快速进入市场,并利用国际贸易的红利。
然而,贸易公司模式面临的挑战是利润空间较小,企业容易被其他竞争对手替代。
三、合资企业模式合资企业模式是企业与当地企业合作,共同在国际市场中经营业务的方式。
该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当地企业的资源和网络,降低进入新市场的风险。
此外,合资企业还能够充分融入当地市场,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
然而,合资企业模式的缺点是需要与合作方共享利润,并面临合作关系的管理难题。
四、直接投资模式直接投资模式是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建立自己的独资子公司或生产基地。
这种模式能够实现企业对生产和经营的全面控制,具有较高的利润空间和市场份额。
然而,直接投资模式所需的资金和风险较大,对企业的资源和管理能力要求也较高。
五、特许经营模式特许经营模式是指企业通过特许权的方式,授权他人在特定区域或市场中经营其品牌和经营模式。
这种模式可以迅速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并利用特许方的品牌影响力。
然而,特许经营模式需要与合作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面临品牌形象的管理风险。
六、跨国并购模式跨国并购模式是企业通过收购或合并海外企业来扩大其国际市场份额和实力。
这种模式能够迅速获得新市场,整合资源,实现规模经济。
然而,跨国并购模式需要考虑文化冲突、整合管理和法律合规等问题,风险较高。
七、结论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关键在于匹配企业的战略目标、资源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
贸易公司模式和合资企业模式适用于资源有限的小型企业,而直接投资模式和特许经营模式适用于资源雄厚、具备较强实力的企业。
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三大方式与选择
![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三大方式与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05b4ff4743323968011c92bd.png)
般低于平常价 ——会上成交数字一般水分较大
获得订单的技巧 ——选对外销员 ——好样品要带足 ——布展万不可马虎 ——主动出击 ——上门推销效果好 ——报价须有竞争力
思考题:从2009年春季广交会情况看金融 危机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影响.
中国机电是有竞争力的,问题是我们没有品牌没有终 极市场。
– 终极市场就是带品牌的销售收入 – 因为品牌、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网络这三样最关键的东西掌
握在别人手里
2、直接出口的重要性
国家鼓励企业直接面对国际市场
外贸体制改革的重点就是不断放开进出口经营权
直接出口的优点
——利于提高出口价格,增加企业利润 ——利于控制国外客户,确保业务稳定 ——利于把握市场行情,降低出口风险 ——利于摆脱对出口中间商的依赖,建立国际营销网络 ——利于积累国际经验和培养国际人才 ——利于提高国际市场形象
美洲采购商达到26021人;
亚洲106716 人、大洋洲5920人 和、非洲9375人。
到会采购商位居前五位的国家 (地区)分别是:
——香港地区
——美国
——台湾省
——日本
——韩国
国内地方性的“小交会”
中国有许多地方性的交易会,也有不少专业性的 展览会。如:
上海的“华交会” 厦门的“九、八贸洽会” 昆明的“昆交会” 新疆的“乌洽会” 大连的“大交会” 参加这些交易会,对于企业宣传有一定意义,
间 接 出 口
出 口 企 业
直 接 出 口
外贸公司 驻地进口商 进口经纪商
出口企业 外国中间商
驻外机构
国外市场/用户
特许经营的概念和类型
![特许经营的概念和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60fabf9102768e9950e738df.png)
特许经营的概念和类型第一种把FRANCHISING翻译为特许经营或特许专卖。
把特许经营组织与连锁商店、自愿连锁、消费者合作社等并列起来,同属于所有权性质不同的商店的范畴。
此种分法与西方市场营销学中的界定是一致的,特许经营此词也符合FRANCHISING在英语中的含义。
可以说,在我国绝大多数的市场营销学著作中,对FRANCHISING的理解和翻译都是如此。
第二种方法是把FRANCHISING翻译为特许连锁、加盟连锁等概念,把特许经营看作是连锁店的一种组织类型。
认为连锁店包括三种类型,即公司连锁,自愿连锁和加盟连锁或特许连锁。
在西方,这几种经营形式是有严格区别的,各自的定义不同,而且在实践中各有不同的特点。
特许经营不是一种行业,只是一种营销商品或服务的方法。
在过去的十年里,特许经营已经在许多国家,不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分销商品和服务的方法,并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特许经营发源于一系列的商业交易过程、方法和实践。
这些商业交易过程、方法和实践都有如下共同特征:1.个人对商标、服务标志、独特概念、专利、商业秘密、经营诀窍的所权。
2.权利所有者授权其他人使用上述权利。
3.在合同中包含一些调整和控制条款,以指导受许可人的经营活动。
4.受许可人需要支付权利使用费和(或)其他费用。
特许经营的概念在特许经营的发源地美国,曾经有很多人试图为特许经营下一个精确的定义,以涵盖在特许交易中所涉及的所有要素。
我们首先给出一个广泛通用的定义,即国际特许经营协会(International Franchise Association,IFA)的定义。
该定义如下:特许经营是特许人和受许人之间的契约关系,对受许人经营中的如下领域,经营诀窍和培训,特许人提供或有义务保持持续的兴趣;受许人的经营是在由特许人所有和控制下的一个共同标记、经营模式和(或)过程之下进行的,并且受许人从自己的资源中对其业务进行投资。
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选择分析
![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选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b94e430e2bd960590c67793.png)
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选择分析作者:孙佩悦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6年第12期摘要:国际化经营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企业国际市场的进入选择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企业是否能够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在对海外企业生产经营模式的控制上能够有几分把握,企业最终能够获得多大的利益,这些都与国际市场进入模式有关。
关键词:国际市场国际市场进入模式中小企业一、国际市场进入模式分析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想要进入到国际市场之中分享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利益。
但是选择什么样的国际市场进入模式,却是每个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将会面临的一个问题。
1.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概念与分类。
进入国际市场最基本的方式有三种:贸易型进入模式、合同型进入模式、投资型进入模式1.1.1贸易型进入模式。
贸易型进入模式是企业对国外市场介入程度最小的方式,大多数生产性企业将此作为他们进入国际市场的初始策略,主要包括直接出口模式和间接出口模式两种。
1.1直接出口。
直接出口是指企业不经过中间代理商,直接将商品销至海外目标国市场。
在这种模式下,国内生产商和外国企业直接进行洽谈和订立合约,主要的国际营销活动都由本企业独立自主完成。
1.2间接出口。
在间接出口模式下,国内生产厂商或企业和外国企业不发生直接接触,国际营销活动均由中间代理商代为完成。
1.2.1合同型进入模式。
这里主要介绍合同型进入模式的两种主要类型:许可证经营模式和特许经营模式。
1.2.1.1许可证经营。
许可证经营模式是指本国企业,即许可人,将本企业的无形资产的使用权在一定时期内转让给外国企业,也就是被许可人使用,并通过转让行为获得一定收益。
1.2.1.2特许经营。
特许经营是许可经营的特殊形式。
在该协议下,许可方不仅将其无形资产的使用权(通常是商标)出售给被许可方,还要求其严格遵守其经营规则,许可方还将经常为被许可方提供生产和管理方面的帮助。
1.3投资型进入模式。
企业赢利模式36种
![企业赢利模式36种](https://img.taocdn.com/s3/m/b52034ae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62.png)
企业赢利模式36种赢利是企业运作的核心目标之一,而企业赢利模式则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的商业模式和经营策略实现盈利的方式和途径。
不同的行业和企业都有各自独特的赢利模式,下面将介绍36种常见的企业赢利模式。
1. 零售销售模式:企业通过将商品批发给零售商或直接销售给消费者,通过差价获取利润。
2. 订阅模式:企业提供特定的服务或产品,并以订阅费形式让客户享受连续的服务。
3. 广告模式:企业通过在自身平台上展示广告或与广告商合作,获取广告费用作为主要收入来源。
4. 加盟模式:企业将品牌和经营模式授权给加盟商,在享受品牌溢价的同时,获得加盟费和提成。
5. 互联网广告模式: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上投放广告,通过点击率或展示曝光量获取广告费用。
6. 服务费模式:企业提供服务并收取相应的费用,如物业管理、咨询服务等。
7. 物流分销模式:企业通过物流渠道将商品分销到各地,从中获取差价利润。
8. 授权模式:企业将自身的专利、技术或品牌等授权给其他企业,获得授权费用。
9. 平台模式:企业搭建起一个连接买家和卖家的平台,通过交易手续费获利,如电商平台、共享经济平台等。
10. 订制模式:企业提供定制化的产品或服务,通过定制需求获取溢价收入。
11. 数据销售模式:企业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用户数据,将数据出售给其他企业获取收入。
12. 社交媒体模式:企业通过用户生成内容和广告合作收入,例如社交媒体平台。
13. 会员模式:企业通过提供会员服务,获取会员费用或特权费用。
14. 租赁模式:企业通过租赁自有资产,如房屋、车辆等,获取租金。
15. 交易中介模式:企业作为买卖双方的中介,通过佣金或手续费获取利润。
16. 融资模式:企业通过向投资者借款或发行股票融资,获取借款利息或股权增值收益。
17. 许可证模式:企业获得特定行业或领域的许可证,并通过提供相关服务获取收入。
18. 养殖养生模式:企业通过养殖特定的动植物,生产相关健康保健品,获取利润。
分销渠道的组织结构模式简介
![分销渠道的组织结构模式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9d1f6749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1c.png)
分销渠道的组织结构模式简介1. 引言分销渠道是指将产品从制造商或供应商经过一系列的流通环节传送给最终消费者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分销渠道的组织结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组织结构模式对于分销渠道的运作、管理和效益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分销渠道组织结构模式。
2. 直销模式直销是指制造商或供应商直接向最终消费者销售产品的模式。
在直销模式下,制造商或供应商独立建立销售团队,负责产品的推广和销售工作。
直销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 制造商或供应商直接与最终消费者进行交流和沟通,能够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 直销模式能够节省分销商的中间环节,降低产品价格,提高利润空间。
- 直销模式对于产品的推广和销售能力要求较高,制造商或供应商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3. 经销商模式经销商模式是指制造商或供应商通过签订合作协议与经销商合作,由经销商负责产品的销售和分销。
经销商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 经销商模式能够通过建立经销网点,实现产品的广泛覆盖和快速销售。
- 经销商模式能够充分利用经销商的销售渠道和客户资源,提高产品销售效率。
- 经销商模式需要制造商或供应商与经销商之间的良好合作,包括交流、培训和定期的销售数据分析等。
4. 代理商模式代理商模式是指制造商或供应商委托代理商代表自己进行产品的销售和推广。
代理商作为制造商或供应商的代表,负责与客户进行交流、洽谈和销售。
代理商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 代理商模式能够通过与多个代理商合作,实现产品在不同地区的销售和分销。
- 代理商模式能够充分利用代理商的行业经验和客户资源,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 代理商模式需要制造商或供应商与代理商之间的密切合作,包括销售政策的制定、市场竞争策略的制定等。
5. 特许经营模式特许经营模式是指制造商或供应商将自己的知识产权和经营模式授权给特许经营商,由特许经营商独立运营连锁店或直营店。
特许经营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 特许经营模式能够通过建立连锁店或直营店,实现产品的品牌推广和市场覆盖。
一般许可和特许的区分标准
![一般许可和特许的区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7cfe640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3f.png)
一般许可和特许的区分标准
许可和特许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它们在商业和法律上有着不同
的含义和应用。
让我从多个角度来解释它们的区分标准。
首先,许可是指一种许可证或许可权,允许某人或某机构在特
定条件下使用另一方的知识产权、技术或品牌。
这种许可可以是有
偿的,也可以是无偿的,通常是通过书面合同来规定双方的权利和
义务。
许可通常是一种简单的许可授权,允许被许可方在一定范围
内使用许可方的权利。
特许则是指一种特许经营权,即授予他人在特定地区和时间内
使用自己的品牌、商标、专利、技术或商业模式等经营权利的行为。
特许通常是作为一种商业模式,被授予方可以使用特许方的品牌和
经营模式来开展商业活动,并通常需要支付特许费用或特许使用费用。
从法律角度来看,许可和特许之间的区别在于授权的范围和内容。
许可往往是对特定权利或技术的简单授权,而特许则涉及更广
泛的经营权利,通常包括品牌、商标和商业模式等。
另外,从商业角度来看,许可和特许的区别在于经营的范围和方式。
许可往往是针对特定的产品或技术,而特许则涉及更广泛的商业经营,通常涉及连锁经营、特许加盟等商业模式。
总的来说,许可和特许在授权范围、内容和商业模式上有着不同的特点,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进行区分和应用。
希望以上解释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许可和特许的区别。
许可证合同与特许经营异同
![许可证合同与特许经营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f1c12d43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22.png)
许可证合同与特许经营异同许可证合同和特许经营是商业合同的两种形式,这两种合同都是在商业经营中用于规定某些责任和权利。
尽管它们有相同点,但是它们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许可证合同和特许经营之间的异同点。
许可证合同许可证合同是一种合同形式,授予第三方临时使用授权者的知识产权、技术或商标等资源。
比如,一家鞋厂可能会授权一家体育鞋公司使用其品牌名称和标识,以及某些专利技术,以生产和销售鞋类产品。
授权期限有限,一般是一年或更短一段时间。
许可证合同通常使用比特定用途的合同更宽泛、更自由的术语和条件,使双方可以更容易地就许可协议达成一致。
许可证合同的主要特点•它涉及某些知识产权、技术或商标等资源,授权第三方进行使用。
•授权期限有限,一般为一年或更短时间。
•许可证合同通常使用比特定用途的合同更宽泛、更自由的术语和条件。
•相对而言,许可证合同更为灵活,双方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推动协议达成。
特许经营特许经营是一种商业模式,它通过授权许多个人或组织使用特许经营者已经开发出来的品牌、商标、技术、知识或其他资产来经营一家企业。
常见的特许经营模式包括连锁便利店、餐厅、汽车维修中心等。
在特许经营中,经营者通常会向特许经营者支付特定的许可费用和/或特定的加盟费,以获得特许经营商的资产和品牌之下经营所需的全部技术和经验。
特许经营的主要特点•它涉及授权使用经营者已经开发出来的品牌、商标、技术、知识或其他资产来经营一家企业。
•特许经营的使用期限一般比许可证合同更长,长达几年甚至更长时间。
•相对许可证合同,特许经营的术语和条件通常更加具体、更为严格。
•特许经营协议需要特许经营商以及其他合同方一起签署,确保双方遵守规定,维护特许经营商的品牌形象。
异同点虽然许可证合同和特许经营都是授权第三方使用自己的知识产权和资产,但它们之间仍然存在一些重要的区别。
授权方和被授权方之间的关系许可证合同通常是相对松散和自由的。
双方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独立的,并且在许可证合同协议期内双方可能保留其独立的运营和运营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进入模式”的相关内容,分析许可证模式和特许经营模式的差别》
特许经营(Franchising):是许可证贸易的一种变体,特许权转让方将整个经营系统或服务系统转让给独立的经营者,后者则支付一定金额的特许费(Franchise fee)。
特许经营有如下特征:
第一,特许经营是特许人和受许人之间的契约关系;
第二,特许人将允许受许人使用自己的商号和(或)商标和(或)服务标记、经营诀窍、商业和技术方法、持续体系及其他工业和(或)知识产权;
第三,受许人自己对其业务进行投资,并拥有其业务;
第四,受许人需向特许人支付费用;
第五,特许经营是一种持续性关系。
指特许权人与被特许人之间达成的一种合同关系。
在这个关系中,特许权人提供或有义务在诸如技术秘密和训练雇员方面维
持其对专营权业务活动的利益;而被特许人获准使用由特许权人所有的或者控
制的共同的商标、商号、企业形象、工作程序等,但由被特许人自己拥有或自
行投资相当部分的企业。
特许经营是21世纪主流的商业经营模式,作为一种
经营方法,它可以向任何行业领域扩张。
许可证进入模式与特许经营进入模式的差异
1. 许可证进入模式主要是为了绕开进口壁垒,特许经营进入模式主要是为了扩大企业
2. 特许经营进入模式许许方除了提供商品商标之外,还提供给许可方全套的管理和行销制度,甚至是财务上的融通,从而密切了许可方与特许方之间的关系,保障了特许方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减少了财务开支,也减少了特许方自己内部之间的竞争。
3. 许可证进入模式有可能将接受许可的一方培养成为强劲的竞争对手,失去对国际目标市场的营销策划和方案的控制,还可能因为权利义务问题发证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