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二次根式的除法(4)
二次根式知识点总结复习整理
![二次根式知识点总结复习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a738eeb7fd5360cbb1adb68.png)
二次根式知识点总结1. 二次根式的概念二次根式的定义: 形如)0(≥a a 的式子叫二次根式,其中a 叫被开方数,只有当a 是一个非负数时,a 才有意义.2. 二次根式的性质1. 非负性:)0(≥a a 是一个非负数.注意:此性质可作公式记住,后面根式运算中经常用到. 2.)0()(2≥=a a a注意:此性质既可正用,也可反用,反用的意义在于,可以把任意一个非负数或非负代数式写成完全平方的形式:)0()(2≥=a a a3. ⎩⎨⎧<-≥==)0()0(2a a a a a a 注意:(1)字母不一定是正数.(2)能开得尽方的因式移到根号外时,必须用它的算术平方根代替.3. 最简二次根式和同类二次根式1、最简二次根式:(1)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①被开方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 ②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数或因式;分母中不含根号.2、同类二次根式(可合并根式):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就叫做同类二次根式,即可以合并的两个根式4. 二次根式计算——分母有理化1.分母有理化定义:把分母中的根号化去,叫做分母有理化。
2.有理化因式: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如果它们的积不含有二次根式,就说这两个代数式互为有理化因式。
有理化因式确定方法如下:①单项二次根式:利用a a a =⋅来确定,如:a 与a ,b a +与b a +,b a -与b a -等分别互为有理化因式。
②两项二次根式:利用平方差公式来确定。
如b a +与b a -,b a +与b a -,y b x a +与y b x a -分别互为有理化因式。
3.分母有理化的方法与步骤:①先将分子、分母化成最简二次根式;②将分子、分母都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因式,使分母中不含根式;5. 二次根式计算——二次根式的乘除1.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积中各因式的算术平方根的积。
)0,0(≥≥⋅=b a b a ab2.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两个因式的算术平方根的积,等于这两个因式积的算术平方根。
二次根式的除法
![二次根式的除法](https://img.taocdn.com/s3/m/89046c05453610661ed9f457.png)
4.观察例4、例5、例6的最后结果有什么特点,什么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三、教师强调
2.最简二次根式:(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被开方数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跟踪练习】
自学检测
跟踪练习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当堂达标】
【课后反思】
主备人:翟晓蓉备课组成员:王三平陈耀基薛宏国贾凤李光明
【新课探究】
一、出示目标
1.理解并掌握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及其逆用公式,会利用它们进行计算和化简.
2.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会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二、自学指导
阅读课本第8-10页练习以上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完成探究中的填空,写出你发现的规律,总结出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
2.写出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成立的条件,想一想与乘法公式成立的条件相同吗,为什么?
武威第二十三中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时间:2018年月日总第课时备课组:数学
课题
16.2二次根式的除法
授课年级
八年级
周次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并掌握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及其逆用公式,会利用它们进行计算和化简.
2.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会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从特殊到一般总结归纳的方法以及类比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作用的.
教学重点
掌握和应用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和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教学难点
正确依据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和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
二次根式乘除运算法则
![二次根式乘除运算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e3b1fbb9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99.png)
二次根式乘除运算法则1.二次根式乘法法则:两个二次根式相乘时,我们可以将它们的系数相乘,并将根号内的值相乘,然后合并同类项。
例如:√2*√3=√(2*3)=√6当系数为负数时,我们可以先将负号移到根号前,然后再进行乘法运算。
例如:-√2*√3=-(√2*√3)=-√(2*3)=-√6如果两个二次根式都有分子和分母,我们可以对分子和分母分别进行乘法,然后将最终结果的分子和分母进行简化。
例如:(√2/√3)*(√5/√7)=(√(2*5)/√(3*7))=(√10/√21)2.二次根式除法法则:两个二次根式相除时,我们可以将它们的系数相除,并将根号内的值相除,然后将同类项合并。
例如:√6/√2=√(6/2)=√3当系数为负数时,同样可以先将负号移到根号前,然后再进行除法运算。
例如:-√6/√2=-(√6/√2)=-√(6/2)=-√3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有分子和分母,我们需要对被除数和除数的分子和分母进行分别进行除法,然后将最终结果的分子和分母进行简化。
例如:(√10/√2)/(√5/√3)=(√10*√3)/(√2*√5)=(√(10*3)/√(2*5))=(√30/√10)=(√(30/10))=√33.提取公因式的技巧:当需要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时,我们可以先提取公因式,再合并同类项。
例如:√16+√36=4√1+6√1=4+6=10如果二次根式中的根号内的表达式可以进行因式分解,我们可以先将根号内的表达式进行因式分解,然后再进行合并。
例如:√20+√8=√(4*5)+√(4*2)=2√5+2√2=2(√5+√2)4.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当有多个二次根式需要进行合并时,我们需要保证它们的根号内的表达式相同,然后将它们的系数相加或相减,保持根号不变。
例如:2√5+3√5=(2+3)√5=5√5以上就是二次根式乘除运算的基本法则和技巧。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灵活运用这些法则和技巧,以便在解决问题时快速而准确地进行计算。
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
![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https://img.taocdn.com/s3/m/986b52ec227916888586d7ad.png)
例 6 计算:(1)-2 15÷3 3×6 5;
(2)
3
·
2
÷
2
1
2
3
;(3)3 2 × -
1
8
15 ÷
1
2
2
.
5
分析(1)利用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计算即可;(2)先根据二次根式
的除法法则计算括号里的,再计算即可;(3)先把乘除法混合运算转
化成乘法运算,再进行乘法运算即可.
22
教材新知精讲
(4)公式里的字母可以是具体的数,也可以是值为非负数的代数
式.
(5)当二次根式前面系数不为 1 时,可以类比单项式与单项式相
乘的法则,先把系数相乘,再把被开方数相乘,即
m ·
n =mn (a≥0,b≥0).
3
教材新知精讲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例 1 计算:(1)
5
×
3
知识点四
知识点五
综合知识拓展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17:50:0617:50:0617:509/12/2021 5:50:06 PM
教材新知精讲
综合知识拓展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1.9.1217:50:0617:50Sep-2112-Sep-21
平方根的性质结合起来使用.商的算术平方根实质是二次根式除法
法则的逆用.
(5)利用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可以把被开方数的分母是开得尽
方的数的二次根式进行化简.
15
教材新知精讲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全面剖析二次根式的乘除及化简
![全面剖析二次根式的乘除及化简](https://img.taocdn.com/s3/m/49c64277e2bd960590c67781.png)
全面剖析二次根式的乘除及化简1.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1)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性质3): a ·b =ab (a ≥0,b ≥0).观察这个式子的左边和右边,得出等号的左边是两个二次根式相乘,等号右边是得到的积,仍是二次根式.由此得出:二次根式的乘法就是把被开方数的积作为积的被开方数.(2)对于二次根式乘法的法则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满足a ≥0,b ≥0的条件,因为只有a ,b 都是非负数,公式才能成立. ②从运算顺序看,等号左边是先分别求a ,b 两因数的算术平方根,然后再求两个算术平方根的积,等号右边是将非负数a ,b 先做乘法求积,再开方求积的算术平方根.③公式a ·b =ab (a ≥0,b ≥0)可以推广到3个二次根式、4个二次根式等相乘的情况.④根据这个性质可以对二次根式进行恒等变形,或将有的因式适当改变移到根号外边,或将根号外边的非负因式平方后移到根号内.当二次根式根号外都含有数字因数时,可以仿照单项式的乘法法则进行运算:系数之积作为系数,被开方数之积作为被开方数.即m a ·n b =mn ab (a ≥0,b ≥0).【例1】计算:(1)0.4×3.6;(2)545×3223.分析:第(1)小题的被开方数都是小数,先将被开方数进行因数分解,第(2)小题的根号外都含有数字因数,可以仿照单项式的乘法.解:(1)0.4× 3.6=0.4×3.6=0.4×0.4×9=0.4×3=1.2. (2)545×3223=5×32×45×23=152×3×15×23=15230.2.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1)ab =a ·b (a ≥0,b ≥0).用语言叙述为: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积中各因式的算术平方根的积.(2)注意事项:①a≥0,b≥0是公式成立的重要条件.如(-4)×(-9)≠-4·-9,实际上公式中的a,b是限制公式右边的,对公式的左边,只要ab≥0即可.②公式中的a,b可以是数,也可以是代数式,但必须是非负的.(3)利用这个公式,同样可以达到化简二次根式的目的.(4)ab=a·b(a≥0,b≥0)可以推广为abc=a·b·c(a≥0,b≥0,c≥0).计算形如(-4)×(-9)的式子时,应先确定符号,原式化为4×9,再化简.【例2】化简:(1)300;(2)21×63;(3)(-50)×(-8);(4)96a3b6(a>0,b>0).分析:根据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ab=a·b(a≥0,b≥0)进行化简.解:(1)300=102×3=102×3=10 3.(2)21×63=3×7×7×9=3×72×32=3×7×3=21 3.(3)(-50)×(-8)=50×8=202=20.(4)96a3b6=42·6·a2·a·(b3)2=4ab36a.3.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对于两个二次根式a,b,如果a≥0,b>0,那么ab=ab.这就是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1)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①数学表达式:如果a≥0,b>0,则有a b =ab.②语言叙述:两个二次根式相除,将它们的被开方数(式)相除,二次根号不变.(理解并掌握)(2)在二次根式的除法中,条件a≥0,b>0与二次根式乘法的条件a≥0,b≥0是有区别的,因为分母不能为零,所以被除式可以是非负数,而除式必须是正数,否则除法法则不成立.知识点拓展:(1)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中的a ,b 既可以代表数,也可以代表式子;(2)m a ÷n b =m a n b =mnab (a ≥0,b >0,n ≠0),即系数与系数相除,被开方数与被开方数相除.点拨:在进行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时,应先确定商的符号,然后系数与系数相除,被开方数与被开方数相除,二次根号不变,但应注意的是当被开方数是带分数时,首先要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进行计算,并且计算的最终结果一定要化为最简形式,此外当数字与字母相乘时,要把数字放在字母的前面,如-26a 不能写成-2a 6.【例3】如果x x -1=x x -1成立,那么( ). A .x ≥0 B .x ≥1C .0≤x ≤1D .以上答案都不对解析: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成立的条件.要求x ≥0,x -1>0,则x >1.故选D.答案:D点拨:(1)逆用二次根式的除法时,一定要满足条件a ≥0,b >0.(2)通常去掉分母中的根号有两种方法:一是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和除法运算;二是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及乘法运算.4.二次根式除法的逆用 通过计算:(1)1625=(45)2=45,1625=45,显然1625=1625;(2)81121=(911)2=911,81121=911,显然81121=81121,从而我们可以发现: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也可以反过来运用,即如果a ≥0,b >0,那么a b =ab,也就是说,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被除式的算术平方根除以除式的算术平方根.名师归纳: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的逆用: (1)数学表达式:如果a ≥0,b >0,则有a b =ab;(2)语言叙述: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被除式的算术平方根除以除式的算术平方根;(3)逆用二次根式除法法则,可以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形式.(理解并掌握) 【例4】把下列各式中根号外的因数(式)移到根号内. (1)535; (2)-2a 12a ;(3)-a-1a ; (4)xyx (x <0,y <0).分析:将根号外的因数(式)移到根号内时,要将根号外的数(式)改写成完全平方的形式作为被开方数(式),如5=52,实际上是运用了公式a =a 2(a ≥0).同时,此题还运用了公式a ·b =ab (a ≥0,b ≥0).如果根号外有负号,那么负号不能移入根号内,移到根号内的因数(式)必须是正的,但有些字母的取值范围需由隐含条件得出,如(2),(3)小题.解:(1)535=52×35=52×35=15.(2)∵12a >0,∴a >0. ∴-2a 12a =-(2a )2·12a =-(2a )2·12a =-2a .(3)∵-1a >0,∴a <0. ∴-a -1a =(-a )2·-1a=(-a )2·(-1a )=-a .(4)∵x <0,y <0, ∴x y x=-(-x )2y x=-(-x )2·y x =-xy .(1)要将根号外的因数(式)平方后移到根号内,应运用公式a =a 2(a ≥0)及a ·b =ab (a ≥0,b ≥0);(2)根号外的负号不能移到根号内,如果根号外有字母,那么要判断字母的符号,如果符号是负的,那么负号要留在根号外.5.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①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 ②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对最简二次根式的理解①被开方数中不含分母,即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 ②被开方数中每一个因数或因式的指数都小于根指数2,即每个因数或因式的指数都是1.【例5】若二次根式-33a +b 与2a +bb 是最简同类二次根式,求a ,b 的值.分析:最简同类二次根式是指根指数相同,根号内的因式相同且不能开方的二次根式.解:由题意,得⎩⎨⎧ a +b =2,3a +b =b ,解得⎩⎨⎧a =0,b =2.所以a ,b 的值分别是0,2.本题考查的是对最简同类二次根式概念的理解.最简同类二次根式是指根指数相同,根号内的因式相同且不能开方的二次根式.6.二次根式的乘除混合运算 (1)运算顺序:二次根式的乘除混合运算顺序与整式乘除混合运算顺序相同,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2)公式、法则:整式乘除中的公式、法则在二次根式混合运算中仍然适用. (3)运算律:整式乘法的运算律在二次根式运算中仍然适用.乘法分配律是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而不是乘法对除法的分配律.在进行二次根式的运算时常见的错误是:①忽略计算公式的条件; ②不注意式子的隐含条件;③除法运算时,分母开方后没写在分母的位置上; ④误认为形如a 2+b 2的式子是能开得尽方的二次根式. 【例6】计算下列各题: (1)9145÷(3235)×12223; (2)2ab a 2b ·3a b ÷(-121a ).分析:二次根式的乘除混合运算顺序与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运算,不同的是在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时,二次根式的系数要与系数相乘除,被开方数与被开方数相乘除.解:(1)9145÷(3235)×12223=(9÷32×12)145÷35×83 =(9×23×12)145×53×83=3881=322×292=3×292=232; (2)2ab a 2b ·3a b ÷(-121a )=[2ab ·3÷(-12)]a 2b ·a b ÷1a=-12aba 2b ·a b·a =-12ab a 4=-12ab ·a 2=-12a 3b .7.二次根式的化简(1)化二次根式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①如果被开方数是分数(包括小数)或分式,先利用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把它写成分式的形式,然后把分母化为有理式.②如果被开方数是整数或整式,先将它分解因数或因式,然后把它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开出来.(2)口诀“一分、二移、三化”“一分”即利用分解因数或分解因式的方法把被开方数(或式)的分子、分母都化成质因数(或质因式)的幂的积的形式.“二移”即把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用它的算术平方根代替移到根号外,其中把根号内的分母中的因式移到根号外时,要注意写在分母的位置上.“三化”即化去被开方数的分母.(3)化去分母中的根号①化去分母中的根号,其依据是分式的基本性质,关键是分子、分母同乘以一个式子,使它与分母相乘得整式.②下面几种类型的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它们的积不含有二次根式.a与a;a+b与a-b;a+b与a-b;a b+c d与a b-c d.③化去分母中的根号时,分母要先化简.(4)在进行二次根式的运算时,结果一般都要化为最简二次根式.【例7】(1)当ab<0时,化简ab2,得__________.(2)把代数式x-1x根号外的因式移到根号内,化简的结果为__________.(3)把-x3(x-1)2化成最简二次根式是__________.(4)化简35-2时,甲的解法是:35-2=3(5+2)(5-2)(5+2)=5+2,乙的解法是:35-2=(5+2)(5-2)5-2=5+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甲正确,乙不正确B.甲不正确,乙正确C.甲、乙的解法都正确D.甲、乙的解法都不正确解析:(1)在ab2中,因为ab2≥0,所以ab·b≥0.因为ab<0,b≠0,所以b<0,a>0.原式=b2·a=-b a.(2)因为-1x≥0,又由分式的定义x≠0,得x<0.所以原式=-(-x)-1x=-(-x)2(-1x)=--x.(3)化简时,需知道x,x-1的符号,而它们的符号可由题目的隐含条件推出.∵(x-1)2>0(这里不能等于0),∴-x3≥0,即x≤0,1-x>0.故原式=(-x)2·(-x)(1-x)2=-x1-x-x.(4)甲是将分子和分母同乘以5+2把分母化为整数,乙是利用3=(5+2)(5-2)进行约分,所以二人的解法都是正确的,故选C.答案:(1)-b a(2)--x(3)-x1-x-x(4)C8.二次根式的乘除法的综合应用利用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可解决一些综合题目,如:(1)比较大小比较两数的大小的方法有很多种,通常有作差法、作商法等.对于比较含有二次根式的两个数的大小,一种方法是把根号外的数移到根号内,通过比较被开方数的大小来比较原数的大小;二是将要比较的两个数分别平方,比较它们的平方数.(2)化简求值对于此类题目,不应盲目地把变量的值直接代入原式中,一般地说,应先把原式化简,再代入求值.在化简过程中要注意整个化简过程得以进行的条件,如开平方时注意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分式的分母不能为零等.再者,有些二次根式的化简,从形式上看是特别麻烦的,让人一看简直无从下手,但仔细分析又是有一定规律和模式的.(3)探索规律适时运用计算器,重视计算器在探索发现数学规律中的作用. 如:借助于计算器可以求得 42+32=__________, 442+332=__________, 4442+3332=__________, 4 4442+3 3332=__________, ……__________.解析:利用计算器我们可以分别求得42+32=25=5, 442+332= 3 025=55, 4442+3332=308 025=555, 4 4442+3 3332 =30 858 025=5 555,2011555个.答案:5 55 555 5 555 2011555个【例8-1】已知9-x x -6=9-xx -6,且x 为偶数,求(1+x )x 2-5x +4x 2-1的值.分析:式子a b =ab ,只有a ≥0,b >0时才能成立.因此得到9-x ≥0且x-6>0,即6<x ≤9,又因为x 为偶数,所以x =8.解:由题意,得⎩⎨⎧ 9-x ≥0,x -6>0,即⎩⎨⎧x ≤9,x >6.∴6<x ≤9.∵x 为偶数,∴x =8. ∴原式=(1+x )(x -4)(x -1)(x +1)(x -1)=(1+x )x -4x +1=(1+x )x -4x +1=(1+x )(x -4). ∴当x =8时,原式的值为4×9=6. 【例8-2】观察下列各式: 223=2+23,338=3+38.验证:223=233=23-2+222-1=2(22-1)+222-1=2+222-1=2+23;338=338=33-3+332-1=3(32-1)+332-1=3+332-1=3+38.(1)按照上述两个等式及其验证过程的思路,猜想4415的变形结果并进行验证;(2)针对上述各式反映的规律,写出用n (n 为任意正整数且n ≥2)表示的等式,并给出证明.分析:本题是利用所学过的根式变形,去发现变形的规律,由于这种变形方法比较陌生,必须认真阅读所提供的素材,即学即用.解:(1)4415=4+415. 验证:4415=4315=43-4+442-1=4(42-1)+442-1=4+442-1=4+415.(2)猜想:nnn2-1=n+nn2-1(n≥2,n为正整数).证明:因为nnn2-1=n3n2-1=n3-n+nn2-1=n(n2-1)+nn2-1=n+nn2-1,所以nnn2-1=n+nn2-1.11 / 11。
二次根式的乘除法
![二次根式的乘除法](https://img.taocdn.com/s3/m/91f9bf0379563c1ec5da714e.png)
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二. 重点、难点:1. 重点:(1)掌握二次根式乘、除法法则,并会运用法则进行计算;(2)能够利用二次根式乘、除法法则对根式进行化简;(3)能够将二次根式化简成“最简二次根式”。
2. 难点:(1)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2)能够运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将二次根式化简成“最简二次根式”。
三. 知识梳理:1. 二次根式的乘法两个二次根式相乘,把被开方数相乘,根指数不变,即(≥0,≥0)。
说明:(1)法则中、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要注意它们的取值范围,、都是非负数;(2)(≥0,≥0)可以推广为(≥0,≥0);(≥0,≥0,≥0,≥0)。
(3)等式(≥0,≥0)也可以倒过来使用,即(≥0,≥0)。
也称“积的算术平方根”。
它与二次根式的乘法结合,可以对一些二次根式进行化简。
2. 二次根式的除法两个二次根式相除,把被开方数相除,根指数不变,即(≥0,>0)。
说明:(1)法则中、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要注意它们的取值范围,≥0,在分母中,因此>0;(2)(≥0,>0)可以推广为(≥0,>0,≠0);(3)等式(≥0,>0)也可以倒过来使用,即(≥0,>0)。
也称“商的算术平方根”。
它与二根式的除法结合,可以对一些二次根式进行化简。
3. 最简二次根式一个二次根式如果满足下列两个条件:(1)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方开得尽的因数或因式;(2)被开方数中不含分母。
这样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说明:(1)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才是最简二次根式;(2)被开方数若是多项式,需利用因式分解法把它们化成乘积式,再进行化简;(3)二次根式化简到最后,二次根式不能出现在分母中,即分母中要不含二次根式。
【典型例题】例1. 求下列式子中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
(1)(2)分析:此题涉及二次根式的乘法、除法公式的正确应用,特别注意公式应用的范围。
(a≥0,b≥0);==(a≥0,b>0)。
二次根式知识点总结
![二次根式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c1f4ad2ed630b1c58eeb5f1.png)
二次根式知识点总结王亚平1. 二次根式的概念二次根式的定义: 形如)0(≥a a 的式子叫二次根式,其中叫被开方数,只有当是一个非负数时,才有意义.2. 二次根式的性质1。
非负性:)0(≥a a 是一个非负数. 注意:此性质可作公式记住,后面根式运算中经常用到.2.)0()(2≥=a a a注意:此性质既可正用,也可反用,反用的意义在于,可以把任意一个非负数或非负代数式写成完全平方的形式:)0()(2≥=a a a3。
⎩⎨⎧<-≥==)0()0(2a a a a a a 注意:(1)字母不一定是正数. (2)能开得尽方的因式移到根号外时,必须用它的算术平方根代替.3. 最简二次根式和同类二次根式1、最简二次根式:(1)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①被开方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②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数或因式;分母中不含根号.2、同类二次根式(可合并根式):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就叫做同类二次根式,即可以合并的两个根式4. 二次根式计算--分母有理化1.分母有理化定义:把分母中的根号化去,叫做分母有理化. 2.有理化因式: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如果它们的积不含有二次根式,就说这两个代数式互为有理化因式。
有理化因式确定方法如下:①单项二次根式:利用a a a =⋅来确定,如:与,b a +与b a +,b a -与b a -等分别互为有理化因式。
②两项二次根式:利用平方差公式来确定。
如b a +与b a -,b a +与b a -,y b x a +与y b x a -分别互为有理化因式。
3.分母有理化的方法与步骤:①先将分子、分母化成最简二次根式;②将分子、分母都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因式,使分母中不含根式;5. 二次根式计算——二次根式的乘除1.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积中各因式的算术平方根的积。
)0,0(≥≥⋅=b a b a ab2.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两个因式的算术平方根的积,等于这两个因式积的算术平方根.)0,0(≥≥=⋅b a ab b a3.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被除式的算术平方根除以除式的算术平方根 。
2024年第2课时二次根式的除法教案
![2024年第2课时二次根式的除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e672ec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2c.png)
2024年第2课时二次根式的除法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二次根式的除法。
根据教材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详细包括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及其除法运算的法则,着重讲解如何将二次根式进行除法运算,并掌握化简和计算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能够熟练运用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除法。
3. 通过二次根式的除法教学,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的运用,特别是含有分母的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
教学重点: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掌握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能熟练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草稿纸、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了解二次根式除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2. 例题讲解(20分钟)讲解教材中的例题,详细解释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包括:(1)同底数二次根式的除法;(2)含分母的二次根式的除法;(3)化简二次根式并进行除法运算。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教师进行指导和解答。
4. 解题思路和技巧讲解(15分钟)针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技巧,特别是如何化简二次根式。
5. 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二次根式的除法2. 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3. 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4. 例题解答过程5. 练习题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 $\sqrt{45} \div \sqrt{5}$;(2)计算 $\frac{2\sqrt{3}}{\sqrt{6}}$;(3)化简并计算 $\frac{3\sqrt{2} + 2\sqrt{3}}{\sqrt{2} \sqrt{3}}$。
2. 答案:(1)3;(2)$\sqrt{2}$;(3)8 5$\sqrt{6}$。
16.2二次根式的乘除法(教案)
![16.2二次根式的乘除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0d1e5f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b0.png)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掌握二次根式乘法的运算法则,特别是\( \sqrt{a} \times \sqrt{b} = \sqrt{ab} \)的形式,以及如何将其他形式的二次根式乘法转化为这一形式;
b.理解并应用二次根式除法的运算法则,特别是\( \frac{\sqrt{a}}{\sqrt{b}} = \sqrt{\frac{a}{b}} \)和\( \frac{\sqrt{a}}{b} = \frac{\sqrt{a}}{\sqrt{b^2}} \)的形式,以及如何处理分母中含有二次根式的情况;
(3)\( \sqrt{a^2} \times \sqrt{b^2} = |a||b| \)(a、b为任意实数)
2.掌握二次根式除法的运算法则,能够正确计算以下形式的除法:
(1)\( \frac{\sqrt{a}}{\sqrt{b}} = \sqrt{\frac{a}{b}} \)(a≥0,b>0)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其能够理解并运用二次根式乘除法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通过解决实际情境中的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让学生从具体的二次根式乘除运算中抽象出一般性规律,形成数学认知结构;
5.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和交流中,共同探索二次根式乘除法的运算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二次根式乘除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二次根式乘除法的基本原理,如使用尺子和直角三角形模型来计算对角线长度。
3.2.4二次根式的除法(4)
![3.2.4二次根式的除法(4)](https://img.taocdn.com/s3/m/7ec567dd28ea81c758f5784f.png)
1 1 8, , 不能作为二次根式的最后化简结果. 3 2
实际上就是使二次根式满足: (1)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2)被开方数中不含分母;
(3)分母中不含有根号.
小
结
怎样化去被开方数中的分母 怎样化去分母中的根号 二次根式的最后结果应满足: (1)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2)被开方数中不含分母; (3)分母中不含有根号.
同样二次根式运算的结果中,被开方数中不 分母中不含有根号. 含分母、
例如:不能有象
1 1 , 2 2
……
思考与探索
1.怎样化去被开方数中的分母?
3 3 (1) 4 2 1 2 1 2 2 ( 2) 2 4 2 2 2 1 a a 1 a (3) aa a a a2
由此你能的得到一般结论吗?
a 当a≥0,b>0时,怎样化去 中的分母? b
a ab ab ab ab 2 2 b b b b b b
化去根号中的分母:
2 1 2y (1) (2) 2 (3) ( x 0, y 0) 3 3 3x
解:(1) 2 2 3 6 3 3 3 3 7 73 1 (2) 2 3 3 3 3 2 y 3x 2y (3) 3x 3x 3x
3
7
(4) 8x
10 10
2 3
(3)
(5)6 x x
32 2
(6) 3 2
2x
x 1
3 2
思考与探索
2.怎样化去分母中的根号呢?
由此你能化去分母中的根号吗? 当a≥0,b>0时,
a b
a b ab b b b
化去分母中的根号:
二次根式的除法
![二次根式的除法](https://img.taocdn.com/s3/m/d4604f46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1d.png)
二次根式的除法
二次根式是数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其概念提出并用于解决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
在计算机和数学中,二次根式用于求解两个变量的关系,这在解决大型复杂系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二次根式的除法是一种在数学上将一个复杂的二次表达式拆分
成多个单独的部分的运算方法。
它是通过将二次根式中的各个变量加以分解,将它们化简成多个单独的因子,从而得到根式的运算结果的方法。
二次根式的除法的运算步骤如下:
1.将根式中的各个变量加以分解,化简成多个单独的因子;
2.将每个因子对应的常数除以另一个因子对应的常数;
3.计算出每个因子所对应的积,然后将它们相加获得运算结果;
4.将结果放入根式中,得到最终结果。
二次根式的除法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数学运算方法,它可以帮助人们快速有效地求解二次表达式中各个变量的关系,对于解决一些大型复杂系统中的问题也有着良好的应用。
另外,它不仅可以用于求解二次根式,还可以用于求解一般的多项式表达式,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综上所述,二次根式的除法是一种有效的数学运算方法,可以用于求解二次根式以及一般的多项式表达式,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1 -。
16.2《二次根式的除法》教案
![16.2《二次根式的除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bffe1a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40.png)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二次根式除法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二次根式除法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iii.分母有理化;
iv.应用二次根式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核心素养目标
《二次根式的除法》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通过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表达式的抽象化过程;
2.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分母有理化等方法,合理运用运算规律,进行逻辑推理和化简;
3.增强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将二次根式除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建立数学模型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
另外,我发现学生们在解决复杂的二次根式除法问题时,仍然会犯一些基本的运算错误。这提示我,在后续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基本运算技能的训练,让学生们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他们的运算速度和准确度。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试图让学生们自己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这样做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内化知识。但我也意识到,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们提问和解答疑问,确保他们真正掌握了课程的核心内容。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分母有理化和二次根式除法的运算规则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逐步解析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二次根式除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用实际物品来模拟二次根式除法的过程,演示其基本原理。
在新课讲授后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部分非常活跃,他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这让我感到欣慰,因为这说明学生们开始学会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二次根式知识点
![二次根式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7efe819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13.png)
二次根式知识点知识回顾: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一、二次根式的概念一般地,我们把形如√a(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称为二次根号。
★正确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要把握以下五点:(1)二次根式的概念是从形式上界定的,必须含有二次根号“√”,“√”的根指数为2,即“√2”,我们一般省略根指数2,写作“√”。
如√52可以写作√5。
(2)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既可以是一个数,也可以是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
(3)式子√a表示非负数a的算术平方根,因此a≥0,√a≥0。
其中a≥0是√a 有意义的前提条件。
(4)在具体问题中,如果已知二次根式√a,就意味着给出了a≥0这一隐含条件。
(5)形如b√a(a≥0)的式子也是二次根式,b与√a是相乘的关系。
要注意当b是分数时不能写成带分数,例如83√2可写成8√23,但不能写成223√2。
二、二次根式的性质:=|a|=a (a≥0)或=|a|= - a(a<0)★(√a)2(a≥0)与√a2的区别与联系:典型例题剖析题型一: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当x取何值时,下列各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3)√x−3+√3+x(1)√x+5-√3−2x;(2)√2x−1√1−x题型二:利用二次根式的非负性化简求值已知a+√b−2=4a-4,求√ab的值。
题型三:二次根式非负性的简单应用已知实数x,y满足|x-4|+√y−8=0,则以x,y的值为两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题型四:利用√a2=|a|并结合数轴化简求值已知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试化简:√a2+√b2+√(a−b)2+√(b−1)2-√(a−1)2题型五:√a2=|a|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综合应用在△ABC中,a,b,c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化简√(a−b+c)2-2|c-a-b|题型六:逆用(√a)2= a(a≥0)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1)x-4;(2)x-4√x+4三、二次根式的乘除:1、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二次根式知识点及例题
![二次根式知识点及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a3dd607655270722182ef73f.png)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知识点一、二次根式1.定义0)a ≥二次根号下的a 叫做被开方数.注意:(1)二次根号的定义是从形式上界定的,即必须含有二次根号.(2)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可以是一个数字,也可以是一个代数式,但必须满足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 (3)根指数是2,这里的2可以省略不写.(4)形如0)a ≥的式子也是二次根式,它表示b例题:!1.下列各式中,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 .12x ⎫<⎪⎭练习:1.下列各式中,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 .0,0)x y ≥≥知识点二、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1.0a ≥0a <2.从具体的情况总结,如下:(1)0A ≥;(2)⋅⋅⋅有意义的条件:000A B N ≥⎧⎪≥⎪⎨⋅⋅⋅⎪⎪≥⎩;?(3)0A >;(4)二次根式作为分式的分子如B A有意义的条件:00A B ≥⎧⎨≠⎩.例题:1.当x 是怎样的实数时,下列各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11x +练习:知识点三、二次根式的性质(重点,难点)性质10)a ≥具有双重非负性,它即表示二次根式,又表示非负数a 的算式平方根,具体描述为:0;a 是非负数. 注意: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必须同时为0.、例题:@练习:则2015)(yx 的值为________.3.已知a ,b 4b +,求a ,b 的值.·2210b b -+=,求221a b a +-的值.性质2:2(0)a a=≥,即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平方等于它本身.注意:不能忽略0a≥这一限制条件,导致类似24=-的错误.性质3(0)(0)a aaa a≥⎧==⎨-<⎩,即当一个数为非负数时,它的平方的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0)a a=≥;(0)a a-<.&注意:不要认为a2-的错误.2的区别与联系:例题:1.计算:(1) 2(2)2(3) 2(-(4)22.计算:'(1)23()5(2)23()5- (3)2(6)- (4)2(3.14)π-3.当m <3时,2(3)m -=_______.4.设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 ,b ,c ,试化简:2222()()()()a b c a b c b a c c b a +++--+-----.、练习: 1.计算:(1) 2( 3.4) (2) 2( 3.4)- (3)2(3)π- (4) 2(4)π-2.若23a <<,则22(2)(3)a a ---等于( )~A . 52a -B . 12a -C . 25a -D . 21a - 3.已知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222+()a b a b +-.4.已知a 2224a a a +--的值.$知识点四、二次根式的乘除1.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0,0)a b ab a b =≥≥.提示:(1)在设计二次根式运算时没有特备说明,所有字母都表示正数;(2),a b 可以是数,也可以是代数式,但必须是非负的. 推广a b cd abcd =()0,0,0,0a b c d ≥≥≥≥.2.ab ab =a b (0,0a b ≥≥).#例题: 1.计算:(1)62⨯ (2) )32(276-⨯ (3))196()121(-⨯-(4))33)(31(+- (5) 38xy y 8y y!2.化简:(1)1259⨯ (2) 24323.(1)比较的大小__________, (2)比较3655与的大小__________. 练习: 1.计算: (1) )196()121(-⨯- (2) )33)(31(+- (3) 329y (4) 9y xy@2.化简:(1)12116⨯ (2) 96323.比较6456与的大小__________,(2)比较8338与的大小__________. 3.分母有理化:把分母中的根号化去,叫做分母有理化。
二次根式的除法
![二次根式的除法](https://img.taocdn.com/s3/m/878d63a4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5d.png)
二次根式的除法二次根式的除法二次根式的除法1二次根式的除法(下载:)二次根式的除法2这节课因为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所以学生学习起来并不难,本节课的重点是二次根式的乘除法法则,难点是灵活运用法则进行计算和化简。
开始可以从二次根式的性质引入,将二次根式的性质反过来就是二次根式的乘除法法则:,利用这个法则,可以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本节课中的易错点是运算的最后结果不是最简结果,因为学生只顾着运用法则进行计算了,忽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举例说明:,这个运算过程只是运用了法则,但没有进行化简,应该是。
本节课中的难点是对于分母中含有根号的式子不会化简,这应该牵涉到分母有理化,分母有理化这个概念本章课本中没有提及,但是课后练习和习题中也有涉及,如何处理呢?举例说明:随堂练习中一个题目对于这个题目,很多学生表示都不知道从何下手,只有一些程度好的学生有自己的看法,我让学生进行了讲解:,学生能将分母中不含有根号,想到用来代替,然后再利用法则进行解答,真是聪明。
学生的这种做法,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表扬了这位同学。
并且我也用分母有理化的思想进行了另一种方法的讲解,因为后面我想补一节分母有理化,所以在这里只是展示了一下过程,这样同样能达到化简的目的,然后让学生对比了一下刚才那位同学的做法,没有展开讲。
剩下的时间我主要针对法则让学生进行了练习,做正确的小组加分,不正确的进行点评,到下课时,学生基本掌握了二次根式的乘除法的计算。
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这两个法则,下面可以学习例2,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看课本来理解法则的应用,在学生理解例题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来解决这些题目,以此来增加学生解题的思路与方法。
在这里可以拿出1-2个题目来示范。
如,可以有两种解法:法一:这一种也是课本上的方法,是直接利用了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
法二:这是利用了二次根式的性质。
通过这个题目的讲解,可让学生灵活掌握二次根式的计算方法。
再一个就是二次根式的乘除法混合运算,课本上有一个例子,,通过这个例子引出一个公式:,算是对法则的一个延伸。
162二次根式除法
![162二次根式除法](https://img.taocdn.com/s3/m/e4d8719a5fbfc77da269b191.png)
162二次根式 除法
现在来看本章引言:可得它们的半径之 比是 2Rh1 怎样把这个式子化简呢?
2 Rh 2
解 2Rh1 = 2R h1 = h1 = h1 h2 = h1h2 2Rh2 2R h2 h2 h2 h2 h2
由此可得传播半径比只与高度有关
162二次根 式除法
例3把下列各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
第2课时 二次根式的除法
162二次根 式除法
1 、引入新课 写出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及逆运算等式.
a b ab a 0b 0 ab a b
那么二次根式除法运算有什么规律呢?请观 察下列各式计算结果:
162二次根式除法
93 16 4 4 =2 16 4
9= 3 16 4 42 16 = 4
x-y
162二次根式除 法
解2
24
-2
3 4
-3
5 3
=-
1 2
24
3 4
-3
5
3
=- 1 2
24
4 3
-3
5 3
=-
1 2
4
2
-3
5
3
=6 2 5 =6 10 3 =2 30 3 33
162二次根式除法
2、a b 6,ab 8,求 a b的值 ba
2
2
a a a 0,b>0
bb
162二次根式除 法
师:怎么运用这个法则进行二次根式除法 运算呢?
例1计算
1 24
3
2
3
2
1 18
3 6a 3a
4
1 4
1 16
162二次根 式除法
解1 24 = 24 = 8= 4 2=2 2
16.2.2 二次根式的除法
![16.2.2 二次根式的除法](https://img.taocdn.com/s3/m/b4ff5133b7360b4c2e3f6432.png)
C. y
D. y
(来自《典中点》)
1 知识小结
1.二次根式的除法: 两个二次根式相除,把被开方数相除,根指
数不变,即: a a (a≥0,b>0). bb
2.最简二次根式: (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 (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2 易错小结
计算: 23 3 2 3 1 . 23
(4)
2
3 .
3
(来自《教材》)
知3-练
2 设长方形的面积为S,相邻两边长分别为a,b. 已知S=16,b= 10 ,求a.
解:由题意得S=ab,所以 a S 16 16 10 16 10 8 10. b 10 10 10 10 5
(来自《教材》)
知3-练
3 【 2017·荆州】下列根式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C)
A. 1 3
C. 3
B. 0.3 D. 20
(来自《典中点》)
知3-练
4 【中考·锦州】下列二次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 根式的是( D )
A. 24 C. a
b
B. 36 D. a 4
(来自《典中点》)
知3-练
5
已知xy<0,化简二次根式
x
-y x2
的正确
结果为( B )
A. y
B. y
3
2 18
知1-讲
解:(1) 24 24 = 8= 4 2=2 2; 33
(2) 3 1 3 1 = 3 18= 3 9=3 3. 2 18 2 18 2
(来自《教材》)
总结
知1-讲
利用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被开方 数相除时,可以用“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这 个数的倒数”进行约分、化简.
16.2二次根式的运算(第2课时)讲解与例题
![16.2二次根式的运算(第2课时)讲解与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704ce0e2c77da26925c5b0ec.png)
【例2】计算:
(1)-2-3+5+4;
(2)(-)-(-).
分析: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可按一化(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二看(看被开方数是否相同)、三合并(把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的步骤进行.(1)题中的每个二次根式都是最简二次根式,可直接识别出:-2与5,-3与4被开方数相同,因此可直接进行合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次根式加减时,先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将同类二次根式进行合并.
(5)二次根式的加减法的一般步骤:
①将每一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②找出其中的同类二次根式;
③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知识点拓展:(1)①当式子中有括号时要先去括号,并且在运算过程中应注意符号;②二次根式的加减与整式的加减相类似,体现了数学中的类比思想,在学习时应注意对比理解和应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1)-2-3+5+4
=(-2+5)+(-3+4)=3+.
(2)二次根式的除法课件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2)二次根式的除法课件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10fa1e4e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76.png)
一般
a b
a b
(3) 36 36 .
49 49
思考:通过上述二次根式除法运算结果,联想到二次根式除法运算法则,你
能说出二次根式
的a 结果吗?
b
知识点一
二次根式的除法
新知探究
【问题】在前面发现的规律 a a 中,a,b的取值范围有没有限制呢?
bb
你们都错
了,a≥0,b> 0,b=0时等式两
边的二次根式 就没有意义啦
25
5
(3) 1.25 5 5 5 .
4 42
基础训练
01
二次根式的除法
知识要点
02 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03
最简二次根式
精讲精练
04 二次根式除法的应用
知识点三
最简二次根式
【问题1】你还记得分数的基本性质吗?
新知探究
分数的分子与分母都乘同一个非零整式,所得分数与原分数相等.即
f g
f ·h g ·h
我们可以运用它来进行二次根式的解题和化简.
知识点二
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典例精讲
【例2】化简:(1) 3 ;
100
(2) 75 ; 27
(3)
27; 9
(4)
81 25x2
x
0196
解:还解(有法1) 其 吗103他?0
3 3. 100 10
(3) 2 7= 25= 25 =5 . 9 9 93
5
离d1是多少? 解:d1 8 20 16 5.
【问题2】该登山者接着爬到海拔200米的山顶,即 h 40 时,此时他看到的
5
水平线的距离d2是多少? 解:d2 8 40 16 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提问
1.二次根式的两个基本性质:
a 2=a (a≥ 0) a (a≥ 0) a 2 =∣a∣ = -a (a<0) 2.二次根式的乘法:
a • b ab
ab a • b 2020/11/21
(a 0,b 0)
复习提问
3. 二次根式的除法
a =
a (a
≥ 0,b
>
2020/11/21
5(. 1)当 a 1时,求 (a1)2 1 2a的值; a
(2)当 a 1时,求 (a1)2 1 2a的值。 a
2020/11/21
一路下来,我们结识了很多新知识, 你能谈谈自己的收获吗?说一说,让大 家一起来分享。
2020/11/21
0)
b
b
a a (a ≥0,b 0) bb
2020/11/21
练习 计算:
(1) 72 3(用两种方法计算)
(3) 90 3 3 5
(5)9 1 ( 3 2 1) 48 2 4
(2) 11 11 35
(4) 0.2 1 0.125 2
(6) 1 a (1 a 1) 1a
2020/11/21
1.计算:
11 2 2 13 3 35
2.电流发热的功率为P=I2R,若一家用电器铭牌 上的额定功率为200W,电阻为240Ω,求这个家 用电器的额定电流.
3.已知长方形的长是 140 cm,宽是 35
cm,求与长方形面积相等的圆的半径.(用计算器
计算,结果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4.已知x 2 1,求x 1 x2 的值。 x 1Biblioteka ab(1)解:
(1)原式
b
c2 ab
cb
a• b a cb c
当a=6,c=5时,
原式 6 5 2020/11/21
(2) 2 ab abc
(2)原式 2 ab c • ab
2 2 c 2 c c c• c c
当c=5时,
原式 2 5 5
做一做
例4 电视塔越高,从塔顶发射的电磁波传播得
做一做
例1.计算:
(1) 75 ( 6 • 12)
(2) 2 • 5 50
解:(1)原式 75 6 2 75 5 3 62 62
5 3• 2 5 6 6 2 • 2 12
(2)原式 10 50 10 10 1
5
50 50 5
2020/11/21
5
做一做
例2.已知a=6,b=3,c=5,求下列各式的值.
越远,从而能收看到电视节目的区域就越大.如
果电视塔高hkm,电视节目信号的传播半径为
rkm,则它们之间存在近似关系 r 2Rh ,
其中R是地球半径,R≈6400km.如果两个电视
塔的高分别是h1km,h2km,那么它们的传播半
径的比是 2R h1 .你能将这个式子化简吗? 2R h2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