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车辙成因及防治措施
沥青路面车辙成因及防治措施
沥青路面车辙成因及防治措施摘要:沥青路面车辙对公路的使用品质和使用寿命造成了严重危害,甚至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司乘人员的生命安全,本文就车辙产生的原因和如何进行防治提出可行措施,并为公路路面的日常养护提出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沥青路面;车辙;防治;引言1车辙产生的机理以及类型1.1 产生机理公路的车辙属于路面累积变形造成的。
公路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受到持续性的作用力影响发生变形并逐渐形成较为显著的车辙痕迹。
因沥青混合料在运营初期被荷载进一步压实,且沥青处于塑性流动状态,在高温、车辆碾压等情况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在长期影响下沥青路面结构剪力遭到破坏,车辙是沥青路面变形的重要表现形式。
1.2 类型车辙形成根本性原理不存在差别,均是在车辆行驶造成的长期负荷影响下,由于公路所在地自然因素的作用,造成公路表面的混凝土发生疲劳变形形成。
根据车辙产生的原因进行分类,通常有四种类型:(1)车辆失稳造成的车辙;(2)持续性负荷造成的车辙;(3)车辆结构影响形成的车辙;(4)路面磨损形成的车辙。
2 车辙成因分析以及防治措施2.1 成因分析(1)温度在夏季持续高温作用下,由于沥青路面的蠕动性加强,结构的流动性增强,车辆负荷造成的路面变形更为显著。
另因沥青表面的变形差异,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重心稳定度下降造成车辆失稳的可能性更高,车辙的影响因此扩大。
(2)荷载公路作为区域货物运输的主要通道,日常通行量极大,由于大量重型车辆通行,路面长期处于高负荷的状态;又因重型车辆载重的重心不固定,导致车辆轮胎与地面的接触压力并不完全相同,接地压力较大的部分车辙痕迹就更为明显。
因此公路在长期处于高负荷的情况下造成的持续性破坏难以避免,导致沥青路面的结构遭到破坏,甚至出现显著的剪力破坏情况。
(3)路面材料当前我国大部分公路路面均为沥青混合料。
沥青在高温状态下发生变形,是此类材料塑性的主要形式,因此该类型的材料无法完全避免高温变形的问题。
沥青路面车辙报告
沥青路面车辙报告1. 背景沥青路面是目前常见的道路建设材料之一,具有耐久性和舒适性等优点。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车辆的频繁行驶,沥青路面上会出现车辙,对车辆行驶和行人通行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沥青路面车辙的形成原因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2. 车辙形成原因2.1 车辆负荷:沥青路面车辙的主要形成原因之一是车辆负荷。
过重的车辆或大型车辆会给沥青路面造成较大的压力,导致路面变形,进而形成车辙。
2.2 频繁行驶:频繁行驶也是车辙形成的重要原因。
在某些高流量道路上,车辆不断地来往,给路面带来了持续的压力,使得路面渐渐变形。
2.3 天气影响:天气条件也会对车辙形成起到一定的影响。
例如,高温天气下,沥青路面可能会软化,容易被车辆压出车辙。
而在冷冻天气或雨雪天气中,水分会渗入沥青路面,加剧路面的破坏。
3. 车辙对道路的影响3.1 安全隐患:车辙对道路的行驶安全产生一定的隐患。
车辙会增加车辆行驶时的颠簸感,降低车辆的稳定性,增加车辆与路面的摩擦力,影响驾驶员的操控能力。
3.2 舒适度下降:车辙使得道路表面不平整,给乘车者带来不舒适的感觉,尤其是对于长途巴士、卡车等重型车辆的乘车体验更为明显。
3.3 维护成本增加:车辙的形成需要对道路进行维护修复,增加了道路的维护成本。
频繁的修复工作不仅需要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还会给交通行驶带来一定的不便。
4. 解决方案4.1 道路设计优化:在道路建设初期,可以通过优化路面结构设计来减少车辙的形成。
采用更适合当地气候和交通条件的沥青配方,增加路面的耐久性和抗变形能力。
4.2 交通管理措施:合理的交通管理措施也有助于减少车辙的形成。
例如,限制过重车辆的通行,合理控制车流密度,减少频繁行驶对路面的压力。
4.3 定期养护维修:定期养护维修是减少车辙影响的有效手段。
及时进行路面的补充沥青、修补和重新铺设工作,保持路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
4.4 新技术应用:引入新技术也有望改善车辙问题。
例如,可考虑在某些重要路段使用更耐磨、抗变形性能更好的新型道路材料,如高分子改性沥青等。
沥青路面车辙的成因及防治措施分析
沥青路面车辙的成因及防治措施分析沥青路面以其优良的路用性能被广泛应用,沥青混合料是组成沥青路面的重要材料,车辙现象是由于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胶质和骨料之间的黏结性减弱或者在较大的外力下,沥青混合料中骨料达到抗剪切力的最大值,而使混合料产生流动变形。
车辙的形成不仅影响着路面结构的平整度和舒适性,而且在雨季会产生水漂现象,严重威胁着行车安全。
因此探究车辙的形成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1.车辙的形成原因1.1车辙形成的内因车辙形成的内因主要包括:路面结构形式,材料,施工工艺的方面。
1)路面结构的层厚不同,其模量也不同,产生车辙的厚度也不同,我国公路设计时,主要注重路基的强度设计,路面的厚度一般较薄,但实际研究表明路面结构同样承受较大的剪力,因此路面结构可能产生较深的车辙破坏。
2)路面沥青混合料的材料组成对车辙的形成也有影响。
混合料中的粗骨料含量直接影响混合料骨架的形成,而良好的骨架结构对混合料抗剪能力的增强有重要作用,细集料的含量影响混合料整体的黏结性,细集料含量越多其表面积越大,与沥青的胶结越好,混合料抗剪切能力越强,抗车辙能力越强。
粉胶比大小也影响着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粉胶比越小说明自由沥青含量较大,混合料的流动性就大,抗车辙能力就弱。
3)路面结构的设计、施工因素。
沥青混合料的施工配合比设计与计算配合比设计的差别,路面的振动、压实等影响混合料的空隙率,当孔隙率提高3%时,混合料的形变率提高2-3倍,冬季压实和夏季压实的路面的孔隙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抗车辙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别。
1.2 车辙形成的外因车辙形成的外因主要包括:交通情况和气候条件。
1)交通量越大,荷载作用次数就越多,大型车量、超重车辆越多,荷载作用就越大,路面的车辙量也随之增大,大量实验表明,车辙的深度随累计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而增加。
2)气候条件不同的地区,车辙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沥青材料是一种感温性较强的材料,在其吸收热量之后,呈现出流动状态,经受荷载作用时极易产生车辙,因此在寒冷地区车辙出现的可能性较小,在炎热地区车辙出现的可能性较大。
沥青路面车辙产生的原因和防止措施
沥青路面车辙产生的原因和防止措施一、沥青路面车辙产生的原因沥青路面车辙是指车辆通行过程中,由车轮对路面表面的一定沿线面积产生的磨损、剥离和压实等形成的凹槽或线条。
1.材料因素:(1)沥青质量差。
沥青用量过多或过少,或者沥青的质量不达标,如温度过高或太低,或者沥青未充分加热或充分混合,都会导致沥青路面材料的弹性模量降低,粘结性能减弱,易造成车辙。
(2)砂石材料问题。
砂石的质量不达标,伸长率小,易产生龟裂和解理,从而导致车辙。
2.施工工艺因素:(1)施工温度不合适。
施工温度高、时间长容易出现过早断裂,而施工温度低、时间短又容易出现变形、裂缝等。
(2)压实不足。
由于路基处理不到位、压实不够,或者是压实机器不合适,施工后易出现车辙。
3.交通载荷因素:(1)载重过大。
如大型卡车、货车重载,会给路面带来更大的载荷,使路面更易产生车辙。
(2)车辆行驶路线一致。
车辆经常在同一路线上行驶,会集中产生车辙。
二、防止措施车辙的形成对路面使用寿命和行驶舒适度都有很大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防止措施来延长路面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保证行驶舒适度。
1.材料方面:(1)筛选高质量的砂石。
选用长伸高弹性模量、抗压强度高的砂石;适当调整沥青及矿料骨料的掺和比例,提高稳定性和耐久性。
(2)加强沥青烘干。
加热时间充分、温度稳定,使沥青完全充分缓和。
2.施工方面:(1)施工温度正确。
根据材料的性质,在施工之前充分测试,确定正确的施工温度。
(2)充分压实。
把握好充实度,根据路段不同的结构材料确定压实测线距离,充分压实路面。
3.交通载荷方面:(1)限制载荷大小。
规定车辆载荷,避免超载行驶。
(2)分流压路车辆。
经常使用重载车辆通行的路段可以尝试使用其他路段,以分散交通载荷。
(3)隔离道路部分车道。
在交通频繁的路段,通过设置隔离设施,使道路部分车道轮流使用。
如轮流使用快车道和慢车道,使道路整体使用均匀,减少磨损和车辙。
综上所述,预防和控制沥青路面车辙的产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综合考虑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和交通安全等因素,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来达到预期的效果。
沥青路面车辙成因分析及车辙试验研究
目录
01 一、沥青路面车辙的 成因
02
二、沥青路面车辙试 验
03
三、沥青路面车辙预 防措施
04 结论
05 参考内容
沥青路面车辙是公路工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病害,严重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行 车安全性。本次演示将从沥青路面车辙的成因、车辙试验和预防措施三个方面 进行分析和探讨。
温度也是沥青路面车辙形成的重要因素。高温条件下,沥青路面材料的强度和 稳定性会降低,容易产生车辙。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天气,沥青路面温度升高, 车辆通过时很容易产生车辙。
水因素对沥青路面车辙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路面中的水分会软化沥青和集 料,降低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加速路面的磨损和老化,从而增加车辙产生的 可能性。
针对沥青路面车辙的成因,可以采取改进路面设计、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减少 轮胎磨损等预防措施来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安全性。然而,沥青路面车辙的形 成机理和预防措施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解决这一工程问题。
参考内容
引言
随着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重载交通沥青路面承受的压力日益增大。在长时间 重载作用下,沥青路面容易产生车辙,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使用寿命。因此, 研究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车辙成因及混合料组成设计对于提高路面质量和延长使 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试验方法:沥青路面车辙试验可采用试样控制法和现场道路试验两种方法。试 样控制法是通过在实验室中制作一定规格的试样,模拟现场路面的环境和载荷 条件进行加载试验,以评估路面的抗车辙性能。现场道路试验则是直接在道路 上选定试验段,通过实测车辆载荷和环境因素等数据,分析计算路面的车辙变 形量和变形速率。
结果及分析:沥青路面车辙试验结果包括车辙变形量和变形速率两个方面。在 相同条件下,变形量和变形速率越大,说明路面的抗车辙性能越差。通过对不 同因素进行控制,研究其对车辙形成的影响和规律。例如,通过改变车辆载荷、 温度和水因素等条件,观察它们对车辙变形量和变形速率的影响,从而找出影 响路面抗车辙性能的关键因素。
沥青路面车辙成因及防治措施
沥青路面车辙成因及防治措施摘要:文章在对沥青路面车辙的类型及其特征阐述的基础上,归纳总结车辙产生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实践证明,这些预防和处理措施可以很好地预防车辙,并可以较好地提高原沥青路面的服务功能。
关键词:沥青路面;车辙成因;防治措施随着我国基础交通事业的逐步发展,道路铺设及维护问题也引起了广大施工人员的关注。
车辙是我国沥青路面常见的一种变形情况,多产生在车轮经常碾压的轮迹带上。
车辙的出现影响了路面的平整度、路面结构的整体强度,并使路面产生裂缝、坑槽等损伤。
当车辙明显时,还会影响驾驶员的舒适性及车辆操控的稳定性,甚至影响行车安全。
本次研究阐述了沥青路面车辙的形成原因、类型分类、影响因素等,并结合自身道路施工经验提出了防治车辙的有效措施。
本次研究对于更好地预防沥青路面车辙的产生具有较好的实际意义。
1 车辙的形成原因及类型分类据统计,国内75%以上的高等级公路及大多数新修、新整治的城市道路都采用了沥青路面。
如图1所示,车辙的产生不仅会直观地影响到路面的平整,还对沥青路面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车辙的形成主要包括初始压密过程、沥青混合料流动过程、矿质骨料重新排列过程等环节,影响沥青车辙病害的内在因素为沥青混凝土的强度、面层厚度等,外在因素则包括气候环境、车辆载重及交通管制等。
2 道路车辙的影响因素2.1 交通荷载随着交通量及载重车辆的持续增加,车辙的产生情况也出现了同步增长。
据相关研究报道:车辙的发展速率随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而减小,但深度却随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而加剧。
2.2 气候及水文条件一般而言,寒冷地区车辙产生的概率小于炎热地区。
由于高温天气下沥青路面的材料发生软化,从而增加了车辙产生的概率。
另外,路面内残留的水分会降低结构层的抗变形能力,从而产生车辙。
2.3 路面结构及材料对于采用刚性或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沥青路面,车辙的产生主要在沥青面层内。
由于沥青混合料是一种黏弹性塑性材料,其抗变形能力取决于沥青的黏结力和矿料颗粒之间的嵌挤力。
沥青路面车辙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 : 沥青 混凝土料 ; 高温稳定性 ; 车辙
中图分类号 : 4 6 2 7 U 1. 1
车辙是沥青 路面特有 的一种损 坏现象 , 是在高温条件 它 下, 车辆荷载长 时间作用 的结果 , 车辙 经 常发生 在 车轮经 常
碾压的轮迹带上 , 迹带逐 渐产 生下 洼形变 , 形成 两 条纵 轮 并 向的槽 , 即为车辙 。车辙经常发生在城市 道路公共车辆 的停
的沥青 路面上钻取试件 , 在试 验 室进行 试验 分析 发现 , 沥青 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过大 , 细集料过多 以及 天然的少棱角 的颗 粒百分率过高等 , 都直接影 响着 沥青 混合料 高 温稳定 性 , 这
是导致车辙 的主要原 因( 内因) 。另 外 , - t 施 r, n 控制 不 当, - 密
一
组试验数据 ( 资料) 即可说 明。
除上述级 配形式对粘 聚力有 影响外 , 其它一些 因素也影
响着沥青混合料 的粘聚力 。
21 沥青的针入度和粘度 .
由表 1中数据可知 , 同的沥青 混合料卵石作为骨料 比 相 碎石作 为骨料 内磨 擦角低 , 过试 验也表 明 , 通 用卵 石作 骨料 的沥青混合料的永久形变最大 , 这也是卵石 沥青 混凝土只能 用在轻交通道路上 的原 因。
曾宪毅 姜海峰 , (.黑龙江省八达路桥 建设有 限公 司 ;.哈尔滨市公 路工程处 ) 1 2
摘
要: 重点分析 了影响沥青 混合料高温稳定性 , 导致车辙产生的内因, 并从材料人手 , 出抗车辙的措施 。 提
文 献标识码 : c 文章编 号:0 8—3 8 (0 7 0 0 3 10 3 3 20 )5— 0 4—0 2
沥青路面车辙的形成机理及防治措施.
沥青路面车辙的形成机理及防治措施沥青路面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的累积而导致路表面出现车辙,车辙的产生,将严重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和服务质量。
车辙主要发生在高温季节,在渠化交通的重交通道路上。
当沥青路面采用半刚性基层时,车辙主要发生在沥青面层。
根据车辙形成的起因,可分为三种类型。
1,失稳型车辙
这类车辙是由于沥青路面结构层在车轮荷载作用下,内部材料流动,产生横向位移而发生,通常集中在轮迹处。
2,结构型车辙
这类车辙是由于路面结构在交通荷载作用下产生整体永久变形而形成,主要是由于路基变形传递到面层而产生。
3,磨耗型车辙
由于沥青路面结构顶层的材料在车轮磨耗和自然环境因素作用下持续不断地损失而形成,尤其是汽车使用了防滑链和突钉轮胎后,这种车辙更容易发生。
三类车辙中以失稳型车辙最为严重,其次为磨耗型车辙。
对不同类型的车辙,防治措施当然也不尽相同。
对于失稳型车辙,通过以下办法可以减缓:确保沥青混合料中含有较多的经破碎的集料;集料级配必须含有足够的矿粉;大尺寸集料必须具有较好的表面纹理和粗糙度;集料级配要含有足够的粗颗粒;沥青结合料具有足够的黏度;集料颗粒表面的沥青膜须具有足够的厚度,确保沥青与集料间的黏聚力。
对于结构型车辙通过以下方法可以缓解:确保基层设计满足工程点实践要求;基层材料满足规范要求,含有较多的经破碎的颗粒;混合料中含有足够的矿粉;基层应充分的压实,工后不产生附加压密;路基压实应满足规范规定的要求。
磨耗型车辙主要是由于大颗粒集料缺乏韧性,带突钉轮胎作用,集料级配空隙太大以及集料周围沥青膜厚度不足所致。
对此,可通过交通管制、改善混合料级配来防治。
沥青路面车辙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沥青路面车辙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摘要:沥青路面是我国路面的重要结构形式,由于交通量的快速增长和重载、超载车辆比例的上升,车辙已经成为沥青路面破坏的主要形式。
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对车辙形成的原因进行研究,提出对车辙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沥青路面;车辙;防治措施1.概述车辙是车辆长时间在路面上行驶后留下的车轮永久压痕,是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影响着行车舒适性和道路安全。
根据形成原因,车辙可分为以下类型:磨耗型车辙:在车轮磨耗和环境条件的综合作用下,路面磨损,面层内集料颗粒逐渐脱落。
结构型车辙:基层路面结构层或路基强度不足,在交通荷载反复作用下产生向下的永久变形,反射于路面。
失稳型车辙:在交通荷载产生的剪切应力的作用下,路面层材料失稳,产生凹陷和横向位移。
压密型车辙:施工过程中碾压不足,开放交通后被车辆压密而形成车辙。
2.车辙形成的原因车辙的形成是环境因素、汽车荷载、路面材料与结构施工控制等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原因:2.1 高温天气高温天气,特别是连续多天高温对车辙形成影响极大。
在连续高温作用下沥青软化、体积膨胀,沥青就容易上泛,沥青混凝土的稳定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急剧下降,结构强度急剧下降。
路面的温度比空气的温度高25℃以上;当空气温度答道40℃时,其地面温度达到65℃以上。
根据统计,沥青里面车辙发生在夏季高温季节,又是仅仅发生在最高气温的几天里,而低于某个温度,路面几乎不会发生流动变形。
2.2 汽车荷载现在路网发达,交通量增长快,超载车辆多。
在大量行车,特别是货车反复作用下,高温时已经软化的沥青使沥青混凝土的强度降低,沥青混凝土进一步密实,沥青混凝土空隙率减小,形成泛油和车辙现象。
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底部的裂缝会逐渐扩展到上部,并使沥青面层也产生开裂破坏。
对有车辙的行车道,通过切割断面分析,沥青面层各结构层次都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变形,尤其以中面层变形最为严重,上面层次之。
2.3 路面结构材料沥青混合料由沥青结合料粘接矿料组成,其高温稳定性的形成机理也源于沥青结合料的高温粘接性和矿料级配的嵌挤作用。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成因与防治措施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成因与防治措施摘要:总结了沥青路面车辙的类型,并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沥青路面车辙的形成原因,最后针对性的提出了路面车辙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沥青路面车辙防治随着高等级路面建造技术的不断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存在的车辙现象也日益受到广大技术人员重视,路面车辙是路面结构层永久变形的累积,车辙的形成将直接影响到路面平整度、使用性能、行车安全及舒适性,是路面的主要损坏现象之一,因此分析车辙形成原因并进行有效防治对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提高路面使用性能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1 车辙类型1.1 失稳性车辙是由于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不足导致,由于沥青和沥青混合料是感温材料,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能,其在高温和渠化交通荷载作用下,沥青粘度下降,结构材料产生横向流动而引起位移而形成,即当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不足时其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流动变形则形成车辙。
1.2 压密性车辙路面在设计过程中存在设计空隙率,在路面建设期间压实度可能小于100%而导致结构整体刚性不足,在通车后车辆荷载对路面将产生再次压实挤密作用而产生永久变形,该变形积累则会形成压密性车辙。
1.3 磨耗性车辙沥青路面表面层材料在路面运营过程中受车轮摩擦和自然环境因素作用发生连续不断的损耗,尤其是当沥青结合料明显偏少或粘附性明显不足或由于寒冷地区沥青发硬变脆而导致沥青混合料松散最终形成车辙。
或在寒冷地区行驶的车辆为提高轮胎的抗滑能力而在轮胎上安装防滑链条或防滑钉,该类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将与路面产生相对滑动而对路面产生磨损形成车辙[1]。
2 车辙成因分析2.1 气候环境运营中的沥青路面暴露在大气环境中,其受到降水、气温及太阳辐射等因素影响,一旦环境温度过高则沥青混合料的劲度模量降低,尤其是连续高温导致路面内积聚的热量不能很快释放,混合料在持续高温环境下粘聚力降低,其抗剪强度降低则导致路面破损,最终导致车辙的形成。
2.2 交通条件运营中的路面在车轮竖向和水平荷载的作用下导致沥青层内产生剪应力,随着其接地压力的增大沥青路面的稳定度降低,最终导致沥青路面产生永久变形的可能性增大,而该不可恢复的变形不断累积则形成车辙,研究表明随着车辙试验的轮压增大,车辙次数降低,但轮压与车辙次数间并非简单的线形关系,而是随着轮压增大车辙次数下降速度加快,当轮压小于设计压强时其车辙次数则会大幅度提升。
车辙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
沥青路面车辙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随着公路运输量日益增长和运输向重型化发展,尤其是高等级公路渠化交 通的运行,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车辙日趋严重。
由于路面上产生过大车辙, 会使:1)路表过量的变形影响路面的平整度;2)轮迹处沥青层厚度减薄,削 弱了路面整体强度,易于诱发其它病害; 3)雨天车辙内积水导致车辆出现水漂 ,影响高速行车的安全性;4)在冬季车辙槽内聚冰,降低路面的抗滑能力,导 致行车危险;5)使车辆在超车或变换车道时方向失控,影响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
由此可见,由于车辙的出现,会严重影响路面的使用和服务质量。
我国以前公路等级较低,交通量小,基本上未形成渠化交通,且沥青面层 较薄,因此车辙没有成为主要问题,路面设计规范也未考虑车辙设计。
现在我 国广泛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目前主要表现出来的早期破坏形式是路面裂 缝及水损坏,但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量的不断增加,交通渠化 以及重型车辆的出现,沥青层厚度增加,路面车辙问题逐渐变得突出,必须引 起重视。
1•车辙的类型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典型的流变性材料,它的强度和劲度模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所以沥青混凝土路面夏季高温时,在交通的作用下,由于交通的渠 化,在轮迹带逐渐形成变形下凹,两侧鼓起的所谓车辙”根据它形成的原因 ,可分为下列三种类型:(1)结构性车辙 :这种车辙是指土路基、(底)基层、沥青面层等结构 层的强度不沥青泯:垦土旖层下笳地墓 踣農面的凸绦永离蛮形. 谿面沥寺混凝土 轮迹酌两侧图15失稳型车辙一沥寺鹿屈土基用够引起的永久变形。
它的特点是宽度比较大,两侧没有隆起,横断面呈凹陷。
(2)失稳性车辙:这种车辙是指沥青面层进一步被压实及侧向流动的变形,这种变形主要发生在重载车辆车轮经常作用的部位。
其特点是车轮作用的部位下陷,两侧向上隆起,看是一种槽沟。
(3)磨损性车辙:这种车辙是人为性因素造成的。
比如:有些车辆在雨雪天气里,为防止轮胎打滑,在车轮上加防滑链或使用镀钉轮胎,多发生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
沥青路面的车辙成因和防治对策
沥青路面的车辙成因和防治对策【摘要】沥青混凝土路面因其本身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类公路建设中,但其在高温下表现出柔性特性,容易形成车辙,影响道路正常使用。
本文对沥青路面车辙形成的过程、机理、影响因素、防治措施等进行了简要分析介绍。
【关键词】沥青路面;车辙;施工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各等级公路中应用广泛,特别是在刚等级公路中达到了75%左右,具有表面平整、耐磨、噪音小、施工和养护简便的优点。
但沥青混凝土材料属于柔性结构,在车辆和温度等外界环境的长期作用下,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较大的弯沉、车辙等损害,特别是在持续高温地区,这种现象就更为严重。
1 车辙形成过程及机理1.1 形成过程分析沥青混凝土在碾压密实后,骨料在压力的作用下形成一定的骨架结构,骨架之间还会留有相对较小的空隙,使用时,在较大的车辆荷载作用下,这些空隙必可避免的会进一步压实,从而对车轮两侧骨架造成一定的挤压,而不可恢复变形的增长,由于空隙的存在会大于相邻两侧的体积增加量。
当永久变形形成后,一旦遇到高温天气,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形成半固体状态,在荷载的作用下开始流动,矿料是荷载作用下的主要承受着,沥青的流动性又进一步的对矿料起到润滑作用,硬度大的骨料会沿着接触面滑动,造成沥青向矿料富集区流动,流动引起的变形会逐渐形成车辙。
1.2 形成的机理分析沥青混合料是沥青将石质骨料粘结在一起的一种复合材料,具有颗粒性和粘弹塑性的双重特点,在高温时表现出流动性,低温时则以弹性为主,通常情况下则处于粘弹性状态。
其应力和应变曲线没有明显的屈服点,具有不可逆性,试验时受到时间效应和温度效应的影响,表现出蠕变和应力松弛的特征。
沥青路面在荷载作用下瞬间会产生弹性和塑性应变,随着时间的进行,材料则会出现粘弹性应变和粘塑性应变,卸除荷载后一部分弹性变形会瞬间恢复,粘弹性变形在一段时间后恢复,而蠕变引起的塑性和粘塑性应变则形成永久变形,长期的作用下,永久变形不断增加,也即是路面上的车辙现象。
沥青路面车辙成因与防治措施
1 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现象
也与沥青 性能有关 , 在使用 了改性 沥青后车辙 明显减轻 。混 合料 中沥青用量过 多 , 是引起 车辙 的重要原 因。过多 的沥青 也使混合料很容易 压密 , 空隙 率大为 降低 。研究表 明 , 使 当 沥青路 面空隙率小 于 3 时 , % 路面将很快 出现失稳性车辙。 () 2 基层失稳型 此类 车辙产生 的主要原 因是 基层 承载力不 够或 水稳性 差, 这类车辙 的主要 特征是车 辙 内有唧浆现象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尽量采用 无机结合料稳 定粒料来作为半 刚性基层材料 。 无机结合料稳 定粒 料 的强度 和 刚度 都很 高 , 有板 体性 、 具 水
稳 定 性 、 裂 性 、 定 的 抗 冻 性 和 良好 的 力 学 性 能 , 车 辙 的 抗 一 对 影响很小 。 32 路 面设 计 采 取 的 措 施 .
.
( ) 基失稳型 3路 此类 车辙产生 的主要原 因是路基不 均匀 沉降 , 这类车辙 的主要特征是车辙 内有 纵向裂缝 。
3 沥青路面抗 车辙 的措施 沥青 路面车辙是 由多方面原 因引起 的 , 往往是多种 因素
的综合作 用下而产生 的。因此在防治车辙 的对策上 , 也并非
采取 某种 措施就能解决 问题 , 只有 综合采取措施才能收到好 的效果 。对 此可 以从 提 高基 层强 度 和 刚度 、 沥青 混合料 设
2 车辙形成原 因分析 车辙 的形成归纳起来 主要 有三方 面的原 因: 一是结 构性
车辙 , 就是 由于路 面结 构本 身 的缺 陷所 造成 的 车辙 , 也 这就 是压密性车辙 ; 二是失 稳性车辙 , 主要是在 高温条件下 , 由于
计、 沥青路面施 工 以及 道 路交 通 管理 等几 方 面采取 相 应措
沥青路面车辙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
沥青路面车辙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交通量不断增加,轴载明显增大,现代交通的渠化设计给沥青路面带来了明显的早期损害。
车辙是早期损害中最普遍的现象之一,严重影响行车质量,降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本文分析了沥青路面车辙形成的机理和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标签:沥青路面;车辙车辙是公路沥青路面一种危害性较大的病害类型,在现代交通状况下,车辙出现的速度和普遍性大大超过了预期,严重影响了公路的服务质量和行车的安全,并直接影响路面使用寿命,给沥青路面和路面使用者带来诸多危害。
1.沥青路面车辙的类型车辙是由路面的结构层及土基在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以及结构层材料的侧向位移产生的累积永久变形。
沥青路面车辙按成因分三类:①结构型车辙主要是由于路面基层和路基的强度不够,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路面基层及路基变形引起的。
车辙的宽度较大,两侧没有明显隆起现象,横断面呈U字形;②失稳型车辙是在高温条件下,荷载应力超过沥青混合料所能承受的稳定性应力极限,发生流动变形并不断累积所形成的车辙。
一般发生在上坡路段、交叉口附近,车速慢,轮胎接地时间长,横断面呈W形;③磨耗型车辙是由于沥青路面顶层的材料在车轮磨耗和自然环境因素下不断的磨蚀形成的,尤其是冬季埋钉轮胎形成的磨损性车辙。
2.外部因素2.1超载对车辙的影响车辙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在车轮竖向和水平荷载作用下,沥青层内产生剪应力,致使沥青混合料产生剪切变形,不可恢复变形的不断累积形成车辙。
以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作为典型结构,根据有限元力学计算分析方法对计算结果的分析,无论在平坡还是在上坡路段车辆轴重越大,剪应力越大。
车辆在平坡路段行驶时,当车辆轴重从100kN增加到150kN、200kN时,最大剪应力由0.157MPa增加为0.232 MPa、0.308 MPa,分别增加了48%和96%,在深度4~6cm范围内剪应力较大。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随着轴重增加,剪应力几乎按照相同的比例增大,即剪应力与车辆轴重近似地表现为45°线性递增的比例关系。
沥青路面车辙形成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沥青路面车辙形成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摘要:沥青路面具有众多优势,因此,在我国道路建设中应用广泛。
但随着沥青路面的增多,沥青路面早期病害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本文主要论述了沥青路面车辙形成原因,并结合沥青路面实例,对沥青路面车辙的处理措施进行了介绍,具有一定参考借鉴意义。
关键词:沥青路面;车辙;形成原因;处理措施随着道路建设快速的发展,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行车舒适、耐磨抗滑、低噪声、施工周期短、维修简便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
但受内因与外因及施工工艺等多种因素影响,车辙病害大量出现,尤其在路口停止线和公交车站处,更是车辙病害多发部位。
路面车辙不仅影响行车,而在严重车辙的地方还会威胁交通安全,如车辆在变换车道时困难,车辙内积水使行车形成水漂,使制动距离不足,轮迹处沥青层减薄,削弱了路面结构的整体强度,对路面的使用品质和使用寿命造成了严重危害,从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处理好沥青路面车辙病害问题是道路维护迫切关心的问题。
1 车辙形成原因和主要类型1.1 车辙形成原因车辙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特有的一种破坏形式,表现为沿行车轨迹产生纵向的带状凹槽,严重时车辙两侧出现隆起变形。
车辙的成因非常复杂,主要原因是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密度低、剪切破坏和基层的垂直变形所造成。
近年来,随着大功率压路机的使用和基层强度的提高,道路基层和土基所产生的永久变形不再显著,目前普遍认为沥青路面结构的车辙主要发生在沥青面层。
1.2 车辙主要类型根据车辙形成的原因,将其分为以下类型:1)压密性车辙。
该类型车辙是由于在沥青路面铺筑过程中没有充分压实或为了片面追求平整度而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碾压造成压实度不足引起的,致使通车后的第1个高温季节混合料在车辆的反复碾压下空隙率不断减小,达到极限的残余空隙率后趋于稳定,形成车辙。
2)流动型车辙。
沥青路面处于高温状态时,结构层在车轮碾压的反复作用下,荷载产生的剪应力超过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使流动变形不断积累形成,通常发生在轮迹带附近,主要由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不足造成的。
处理沥青路面车辙的措施
处理沥青路面车辙的措施在当前经济高速前进的背景之中, 很多城市间的道路修建活动也在积极的开展着, 为了更为合理的处理道路中的车辙现象, 笔者详细的分析了导致此类问题的缘由, 而且分析了应对方法。
标签: 沥青路面;车辙;措施1 前言在我们国家, 道路的建设位置非常多, 目前的问题是其总数非常多, 不过总的级别却较低, 很多都是由沥青材料制作得到的, 由于车辆的多次通行, 同时未设置渠道性的交通模式, 此时在道路之中就会经常性的发生车辙现象。
目前我们国家的道路建设活动一般都是使用半刚性的沥青, 当道路完工一直到通行之后, 其表现出非常多的问题, 比如缝隙以及水损坏等。
由于当前的经济发展速率非常快, 车辆增多, 尤其是那些重型车越来越多, 进而使得道路面对非常多的问题。
所以为了保证通行顺畅, 就要切实的分析其成因以及具体的应对方法。
2 关于车辙的三类成因2.1 因为负载力大于路面的强度而导致的问题在我们国家, 经常性的会遇到超重车的现象, 其负载超过了路面的承受力, 进而引发了车辙问题。
在沥青的其他层之中出现了持续性的变形问题, 导致了车辙问题发生。
其一般是宽度宽, 而且没有隆起问题。
2.2 关于混凝土的一侧流动引发的变形问题在我们国家夏天高温气候非常多, 在热力的干扰之下, 材料会发生一定的变形问题, 在经由很多车通行之后, 车轮多次的碾压, 使得其受力性变弱了, 进而超过了它的稳定性的最低值, 同时因为热力的原因, 杀跌变形问题发生。
在经由车轮不断的碾压, 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车辙现象。
其一般被称作是流动性的车辙。
或是在多次车辆的不断行进力的干扰之下, 使得一些区域发生了沉降问题, 进而导致了坑槽现象, 还有就是一些车道中很少有车, 此时就会使得两边反向的突起, 在公路成弯道的还会有向外推挤的状况, 也可能导致公路上的车道线等相关交通车线的变形, 沥青混合材料的流动性也决定了这种现象的必然发生条件。
2.3 没有做好压密性而导致的问题目前我们国家的道路一般使用的都是一些半刚性的沥青物质。
沥青路面车辙产生的原因和防止措施
沥青路面车辙产生的原因和防止措施摘要:现在我国广泛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目前主要表现出来的早期破坏形式是路面裂缝及水损坏,但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量的不断增加,交通渠化以及重型车辆的出现,沥青层厚度增加,路面车辙问题逐渐变得突出,必须引起重视。
关键词:沥青路面,车辙,原因,防止车辙是现代高等级沥青路面最常见的病害。
近几年来,尽管我们在一些高等级沥青路面中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添加改性剂或使用改性沥青、铺筑SMA沥青路面、调整矿料级配。
这些措施虽然对提高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有了很大进步,但如何真正控制住沥青路面车辙的发生仍是我们所面临的课题。
随着公路运输量日益增长和运输向重型化发展,尤其是高等级公路渠化交通的运行,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车辙日趋严重。
由于路面上产生过大车辙,会使:1)路表过量的变形影响路面的平整度;2)轮迹处沥青层厚度减薄,削弱了路面整体强度,易于诱发其它病害;3)雨天车辙内积水导致车辆出现水漂,影响高速行车的安全性;4)在冬季车辙槽内聚冰,降低路面的抗滑能力,导致行车危险;5)使车辆在超车或变换车道时方向失控,影响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由此可见,由于车辙的出现,会严重影响路面的使用和服务质量。
我国以前公路等级较低,交通量小,基本上未形成渠化交通,且沥青面层较薄,因此车辙没有成为主要问题,路面设计规范也未考虑车辙设计。
现在我国广泛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目前主要表现出来的早期破坏形式是路面裂缝及水损坏,但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量的不断增加,交通渠化以及重型车辆的出现,沥青层厚度增加,路面车辙问题逐渐变得突出,必须引起重视。
本文分析了沥青路面车辙形成的机理,对沥青路面车辙预估方法进行了评述,并讨论了沥青路面车辙的控制标准。
1.车辙的类型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典型的流变性材料,它的强度和劲度模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所以沥青混凝土路面夏季高温时,在交通的作用下,由于交通的渠化,在轮迹带逐渐形成变形下凹,两侧鼓起的所谓车辙。
沥青路面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沥青路面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沥青路面是位于路面基层上最重要的路面结构层,它直接承受车轮荷载和大气自然因素的作用,应具有平整、坚实、耐久及抗车辙、抗裂、抗滑、抗水害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能,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路的设计使用寿命及行车安全问题,为此特制订沥青路面常见质量通病、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一、路面面层离析形成原因:1、混合料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与铺面厚度之间比例不匹配。
2、沥青混合料不佳。
3、混合料拌和不均匀,运输中发生离析.4、摊铺机工作状况不佳,未采用二台摊铺机。
防治措施:1、适当选择小一级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沥青混合料,以与铺面厚度相适应。
2、适当调整生产配合比矿料级配,使稍粗集料接近级配范围上限,较细集料接近级配范围下限。
3、运料装料时应至少分三次装料,避免形成一个锥体使粗集料滚落锥底。
4、摊铺机调整到最佳状态,熨平板前料门开度应与集料最大粒径相适应,螺旋布料器上混合料的高度应基本一致,料面应高出螺旋布料器2/3以上。
二、沥青面层压实度不合格形成原因:1、沥青混合料级配差。
2、沥青混合料碾压温度不够。
3、压路机质量小,压实遍数不够。
4、压路机未走到边缘.5、标准密度不准。
防治措施:1、确保沥青混合料的良好的级配。
2、做好保温措施,确保沥青混合料碾压温度不低于规定要求.3、选用符合要求质量的压路机压实,压实遍数符合规定.4、当采用埋置式路缘石时,路缘石应在沥青面层施工前安装完毕,压路机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且紧靠路缘石碾压;当采用铺筑式路缘石时,可用耙子将边缘的混合料稍稍耙高,然后将压路机的外侧轮伸出边缘10cm左右碾压,也可在边缘先空出宽30~40cm,待压完第一遍后,将压路机大部分重量位于压实过的混合料面上再压边缘,减少边缘向外推移。
5、严格马歇尔试验,保证马歇尔标准密度的准确性。
三、沥青面层压实度不均匀形成原因:1、装卸、摊铺过程中所导致的沥青混合料离析,局部混合料温度过低。
2、碾压混乱,压路机台套不够,导致局部漏压。
沥青路面车辙的防治措施
2012012年第16期 《交通世界》(8月下)材料选择沥青沥青的针入度度愈小,混合料的粘结力愈大,沥青混合料抗车辙能力愈强;沥青粘度愈高,稠度愈大,混合料的强度愈强,抗车辙能力愈强,选用粘度较高、针入度较小、软化点较高和含蜡量较低的沥青。
从检测结果看,70#比90#针入度小,软化点高,含蜡量低,抗车辙能力更强。
矿料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增加矿料颗粒间的嵌锁作用和内摩擦角可以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抗剪稳定性。
采用坚硬、粗糙、形状接近立方体、棱角性好、与沥青粘附性强的洁净粗、细集料;改善集料加工工艺,减少针片状颗粒含量,控制破碎砾石破碎面比例。
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优化矿料级配确定沥青混凝土类型,我们选粗粒式和中粒式,因为粗粒式和中粒式抗车辙能力明显高于细粒式。
有关方面资料统计,石料对强度的影响贡献率占70%~80%,因此,增加碎石用量可以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抗车辙能力。
矿料的级配组成、矿料颗粒的形状和表面性质都影响沥青混凝土的内摩擦角,在沥青及矿料质量一定时,级配是影响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主要因素。
在矿料混合料中,矿粉在沥青混合料中起着重要作用,用石灰岩或岩浆岩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用作填料,矿粉和沥青之间相互作用组成的沥青胶浆,使混合料中的矿料结合在一体。
不能用石英岩和粉煤灰做矿粉,因为只有碱性石料加工成的矿粉与沥青才能形成较发达的结构沥青。
同时适当增加矿粉用量,将提高抗车辙能力。
严格控制沥青用量当沥青型号选定之后,沥青用量是我们控制的必要因素。
沥青用量过多,常常是产生车辙的主要原因,必须严格控制。
沥青用量较正常用量少,沥青膜变薄,则混合料的延伸能力降低,脆性增加,同时,混合料的空隙率变大,加速老化。
设计沥青用量时,我们按马歇尔法进行配合比设计,见表1。
根据数据,画图得出,最佳沥青用量4.5%。
混合料的孔隙率为4.4%,在4%左右,具有良好的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和抗疲劳性,取得较好的效果。
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病害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高温天气下,沥青路面温度升高,沥青混合料变 软,抗车辙性能下降。
降雨
降雨会使沥青路面变得湿滑,降低车辆轮胎与路 面的摩擦力,加重车辙病害。
风力
强风会吹走路面的尘土和污染物,加速沥青路面 的磨损和老化,降低抗车辙性能。
地形条件的影响
地形起伏
地形起伏会使沥青路面受到不均 匀的车辆载荷和应力,容易产生 车辙。
仍需加强。
未来研究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新型防 治技术的研发、环保型材料的推广应用 、路面养护及修复技术的改进等,以提 高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和经济效益
。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结构型车辙
由于路面结构强度不足, 无法承受车辆载荷,导致 路面产生车辙。
流动性车辙
由于车辆载荷和温度变化 的共同作用,路面产生横 向或纵向的位移,形成车 辙。
车辙病害的表现形式
路面出现凹槽
车辙表现为路面出现明显 的凹槽,影响行车舒适性 和安全性。
路面的平整度下降
车辙会导致路面的平整度 下降,影响车辆行驶速度 和安全性。
增加粗集料数量
粗集料数量的增加可以增加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
控制沥青混合料的孔隙率
孔隙率过高会导致雨水容易渗透,进而引起车辙。
交通控制的措施
限制车辆速度
车辆速度越快,对路面的冲击越大,容易引起车辙。
减少超载车辆行驶
超载车辆对路面的压力更大,容易引起车辙。
表面处理方法
铣刨表面层
对于轻微的车辙,可以铣刨表面层,再重新铺设一层沥青混合料。
坡度
坡度会使车辆对沥青路面的压力 分布不均,加重车辙病害。
施工因素的影响
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的优劣直接影响沥青路面的 质量和抗车辙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路面车辙成因及防治措施
摘要:文章在对沥青路面车辙的类型及其特征阐述的基础上,归纳总结车辙产生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实践证明,这些预防和处理措施可以很好地预防车辙,并可以较好地提高原沥青路面的服务功能。
关键词:沥青路面;车辙成因;防治措施
随着我国基础交通事业的逐步发展,道路铺设及维护问题也引起了广大施工人员的关注。
车辙是我国沥青路面常见的一种变形情况,多产生在车轮经常碾压的轮迹带上。
车辙的出现影响了路面的平整度、路面结构的整体强度,并使路面产生裂缝、坑槽等损伤。
当车辙明显时,还会影响驾驶员的舒适性及车辆操控的稳定性,甚至影响行车安全。
本次研究阐述了沥青路面车辙的形成原因、类型分类、影响因素等,并结合自身道路施工经验提出了防治车辙的有效措施。
本次研究对于更好地预防沥青路面车辙的产生具有较好的实际意义。
1 车辙的形成原因及类型分类
据统计,国内75%以上的高等级公路及大多数新修、新整治的城市道路都采用了沥青路面。
如图1所示,车辙的产生不仅会直观地影响到路面的平整,还对沥青路面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车辙的形成主要包括初始压密过程、沥青混合料流动过程、矿质骨料重新排列过程等环节,影响沥青车辙病害的内在因素为沥青混凝土的强度、面层厚度等,外在因素则包括气候环境、车辆载重及交通管制等。
2 道路车辙的影响因素
2.1 交通荷载
随着交通量及载重车辆的持续增加,车辙的产生情况也出现了同步增长。
据相关研究报道:车辙的发展速率随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而减小,但深度却随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而加剧。
2.2 气候及水文条件
一般而言,寒冷地区车辙产生的概率小于炎热地区。
由于高温天气下沥青路面的材料发生软化,从而增加了车辙产生的概率。
另外,路面内残留的水分会降低结构层的抗变形能力,从而产生车辙。
2.3 路面结构及材料
对于采用刚性或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沥青路面,车辙的产生主要在沥青面层内。
由于沥青混合料是一种黏弹性塑性材料,其抗变形能力取决于沥青的黏结力
和矿料颗粒之间的嵌挤力。
因而材料性能、混合料的类型与配比等都影响到车辙的发生概率。
2.4 施工因素
施工因素也是形成道路车辙的重要因素,包括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环节、不同材料的用量配比、压实温度及压实度的控制、层间的洁净度及黏结效果等。
3 道路车辙的防治措施
3.1 路面设计
目前,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标准中尚未建立车辙深度的控制指标。
现行规范要求在材料设计阶段对沥青混合料进行车辙试验,并对其结果的动稳定度指标提出了要求。
然而,动稳定度并为列为路面设计的控制指标,从而导致了材料设计与路面结构设计出现偏差。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在初期路面结构设计中加入车辙控制指标,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车辙发生的概率。
3.2 材料选择
有研究者就不同因素对沥青混合料车辙动稳定度的影响进行了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影响因素的排序为:混合料类型>温度>速度>荷载。
沥青混合料的粒径尺寸、针片状含量、压碎值等应满足设计要求。
此外,为了提高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改善集料的酸碱性,还应掺加一定比例的抗剥落剂或细消石粉。
3.3 施工管理
3.4 交通管理
通常情况下,货车道、汽车站、交叉车道及慢车道等情况下的沥青路面易产生车辙。
这是由于车辆密集、载重较多及车辆频繁制动等情况造成的。
据报道,广州市中山大道快速公交(BRT)于2010年2月通车,8个月后部分车站停靠点就出现了明显的车辙现象。
为了尽量减少上述现象的产生,应有效地做好交通疏导工作,通过限制超载、提高车速、定期变更车道划线位置等措施来避免车辙的产生。
4 结论与展望
由于沥青路面具有行车舒适、耐磨度高、施工周期短、养护简便等优点,目前在我国的道路建设中应用十分广泛。
车辙的产生是沥青路面使用中的一个常见问题,严重情况下可影响行车安全。
本次研究对车辙的形成原因、类型、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道路车辙的防治措施。
文章认为:造成路面车辙的原因包括交通荷载、气候及水文条件、路面结构及材料、施工因素等多方面,相关
人员应从设计、施工、养护及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从而降低沥青路面车辙的发生概率。
未来,我国的研究人员还应深入研究车辙的处理措施,从而实现路面使用功能的不断增强。
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有效地解决沥青路面的车辙问题,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和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 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 王辉,李雪连,张起森.高温重载作用下沥青路面车辙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9,(5).
[3] 牛志力.柔性基层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理论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16).
[4] 张敏.沥青路面车辙损坏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