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水绘画作品欣赏
国画山水十大名画赏析
国画山水十大名画赏析
国画山水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分支之一,它以描绘自然风景为主要内容,具有浓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以下是国画山水十大名画的赏析:
1.《千里江山图》:作者为北宋画家王希孟,画面描绘了长江流域的壮美景色,色彩鲜明,构图恢弘,是中国山水画的代表作之一。
2.《白雪山图》:作者为南宋画家谢赫,画面以太白山为背景,表现了独特的山水风貌和自然景观,形式上极具表现力。
3.《水墨花鸟图》:作者为明代画家徐渭,画面以花鸟为主,运用水墨技法,表现出极具生动感的自然景观,是中国画的杰出代表作之一。
4.《清明上河图》:作者为北宋画家张择端,画面描绘了北宋汴京的繁华景象,构图精美,色彩绚丽,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经典之作。
5.《渔舟唱晚图》:作者为宋代画家马远,画面以渔船为背景,表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人文情感,是中国山水画的杰作之一。
6.《富春山居图》:作者为元代画家黄公望,画面描绘了江南富春山的壮美景色,线条流畅,色彩淡雅,富有古典气息。
7.《十八学士图》:作者为明代画家顾恺之,画面描绘了唐代十八位文学巨匠的生活场景,构图繁复,细节丰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8.《红楼梦图》:作者为明代画家高鹗,画面描绘了《红楼梦》的故事情节,构图精美,画风细腻,是中国文学与绘画的结合之作。
9.《山水十二屏》:作者为清代画家郑板桥,画面描绘了中国南方的山水景象,构图严谨,色彩和谐,是中国山水画的杰出代表作之一。
10.《八大山人千里江山图》:作者为清代画家八大山人,画面描绘了中国南方的江山美景,构图简洁,意境深远,是中国山水画的代表作之一。
当代新安派画家赵瑜作品赏析
当代新安派画家赵瑜作品赏析赵瑜,当代新安派画家,生于江苏南京,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居上海。
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艺术表现力,深受广大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的喜爱。
赵瑜的作品擅长用笔勾勒出一种宁静、雅致、清逸的气质,被誉为当代新安派画坛的“佳作”。
赵瑜的作品以山水画和花鸟画为主,他运用传统中国绘画的技法,结合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追求,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
在他的作品中,你能够感受到一种空灵、静谧的气息,似乎可以让人走进画中去,感受到那种无拘无束的心境。
赵瑜的山水画以中上游长江的山水为主题,对江南水乡的山水风光有着深刻的把握和理解。
他善于运用水墨的渲染和墨色的韵味表现自己对江南山水的眷恋之情,把江南的风土人情和山水景致融入到自己的画作中,赋予了作品更加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他的山水画作品中,山峦起伏,江水悠悠,笔法写意而不失细腻,墨色淋漓尽致,给人以一种清新、脱俗、具有诗情画意的美感。
而在花鸟画方面,赵瑜的作品同样令人赏心悦目。
他善于捕捉花鸟的神韵和姿态,用笔勾勒出花鸟的生动形态和婉转姿态,通过对花鸟烂漫的描写,展示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生活之美的热爱。
他的花鸟画以婉约清雅的风格见长,笔墨流畅自然,给人以一种清新淡雅的美感,不失为当代花鸟画中的佳作。
赵瑜的作品尽管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但他的创作也不拘泥于传统的束缚,他能够将传统中国绘画技法与现代审美需求相结合,创作出一系列充满时代气息和个性魅力的作品。
他的画作不仅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更能引导人们去关注社会、关注人文、关注内心世界。
他的作品注重画面的内涵和韵味,通过画作的表现手法,展现了中国画的独特魅力,使人们对中华文化和绘画艺术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体验。
赵瑜的作品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也受到了许多国外藏家和艺术机构的关注和收藏。
他的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展和参加大型画展,受到了艺术界和收藏界的一致好评,成为当代中国画坛中的佼佼者。
赵瑜的作品集中展现了他对江南山水的执着追求和对自然美的独特表达,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魅力。
中西绘画的比较
中西绘画的比较1.文化背景不同:中国画是受到中国传统儒、释、道文化影响很大的产物,表现的是一种中国哲学思维里“天人合一”、“物我两忘”和谐自然的价值追求。
西方经过中古时代到文艺复兴,讲究艺术与科学一致,强调人的价值与理性的力量,透露出西方文明中对于对理性求实的精神。
2. 造型手段不同:中国画以线为主,讲究气韵与空灵超逸,造型简练传神,注重表现形象神韵。
西方绘画以明暗和色彩为主,造型详尽写实,注重光影和立体感的真实性3. 观察方法不同:中国画是散点透视,西方绘画是焦点透视。
(1)散点透视:是指画家的观察点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也不受固定的视域限制,而是根据需要,移动着立足点进行观察,在各个立足点所看到的东西都可以组织进自己的画面上来。
中国画的大场面或长的立轴和长卷,都是运用了散点透视,这样会使山水画出现“可行”“可游”“可居”的境界。
(2)焦点透视:讲究科学性,用固定的视点表现同一个空间,有一个固定的视点,作画取景也只限于在这个视点、视向所决定的视域内。
中西美术作品比较专题一、人物1、中国美术古典人物造型特点:求“神似”,神似重于形似。
西方美术古典人物造型特点:鲜明的写实特点,犹如真人。
2、中国美术古典人物造型手法:是用线条描绘形象,长于简练、传神的表现人物形象。
西方美术古典人物造型手法:描绘形象体积、光影、长于详尽、写实的再现人物形象。
二、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1.中西景物绘画创作的不同特点:中国山水画创作是自然山水与画家心意之间互为启发,互为寄托的美感创作过程。
西方画家将自然景物作为研究分析的客观对象,追求一种严谨的写实的空间效果。
2.构图与描绘手法:中国画家通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获得对生活、对真山真水的感受,不求完全模仿自然景物某一特定角度下的直观形象,而是借助山水形象抒发自己的诗意情怀。
西方风景画家善于从特定的角度深究描绘景物的真实形象,力求获得如真如幻、空间深远的视觉效果。
3.空间处理手法:中国画使用“三远法”。
山水画作品欣赏点评
山水画作品欣赏点评
中国的山水画被誉为中国四大绘画传统之一,它不仅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而且代表了中国绘画文化传承的历史,历久弥新。
山水画由于其独特的技法,融汇了中国文人墨客理念在一起,绘画作品彰显着中国文化的魅力。
山水画的流派有许多,如北宋苏轼的“西塞山画”、明清的“青白山水画”,唐代的“前期山水画”,尤其是明清时期出现的“天然山水画”,其风格独特,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
以著名画家、学者张大千的《太行山》为例,以其画面内容和技法诠释,可得出山水画的一些特点:首先,它着重表现大自然,非凡技法勾勒出洁白质感;其次,画面内容充满了自然美,山石、草木、雨雪、河流以及空气等,使画面更有生气;再次,以细腻的笔触,表现出天地的神奇,给人以无限的艺术感受。
此外,在山水画中,颜色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用多种色调构成一片完整画面,表现出大自然的宏大,把人带入一种心灵深处的感受,这种心灵感染使人仿佛置身其中,令人难忘。
山水画艺术并不需要作者高深的文艺创作功力,只要懂得如何融入自然的魅力,让自然的美景穿透到每一个细节之中,便可绘制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山水画作品。
当今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对山水画的关注,不仅仅只是为了艺术美感,更是因为它可以带给我们一种深远的境界,一种与世无争的心境,可以让我们放下匆忙的工作节奏,放松心情,享受大自然的美,
找到真正的内心宁静。
总之,山水画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它给人以无限的境界,更是一种艺术的思想,一种对大自然的极高认知和关怀,也是一种有助于振兴中华文化的有益实践。
水墨画课件ppt
现代水墨画作品
总结词
实验性、抽象化、个性化强烈
详细描述
现代水墨画作品在表现手法和主题上更加实验性和抽 象化,艺术家们通过独特的笔墨语言,表达个人情感 和观念。代表画家包括徐冰、谷文达等。
学生水墨画作品
要点一
总结词
纯真、朴实、充满活力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学生水墨画作品通常表现出纯真朴实的风格,充满活力和 创意。虽然技巧可能不够成熟,但作品中往往流露出对传 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创新的探索。
根据尺寸、材质和用 途,毛笔可分为不同 的类型。
宣纸
宣纸是一种中国传统的纸张,适 用于水墨画创作。
宣纸具有吸水性好、质地柔软、 纹理清晰等特点。
根据尺寸和纹理,宣纸可分为不 同类型,如生宣、熟宣和半熟宣
。
墨汁和砚台
墨汁是水墨画中必不可少的黑 色颜料。
砚台是一种用于研磨墨汁的工 具,好的砚台可以提高墨汁的 质量。
创作步骤与技巧
3. 用笔
选择合适的毛笔和宣纸,运用正锋、侧锋、逆锋 等笔法进行绘画。
4. 用墨
掌握墨色的浓淡干湿,表现画面层次感和意境。
5. 渲染
运用水与墨的相互渗透,表现出物象的光影和质 感。
创作步骤与技巧
创作技巧 1. 善于观察:观察自然景观和生活中的细节,寻找灵感和素材。
2. 注重构图:合理安排画面布局和物象分布,突出主题和意境。
层次构图
通过远近、大小、虚实等 手法,营造出画面的深度 和空间感。
线条与笔触
线条
使用各种线条,如直线、曲线、 虚线等,来表现物体的轮廓、纹 理和动态。
笔触
通过不同的笔触,如干笔、湿笔 、侧锋、中锋等,表现物体的质 感、纹理和情感。
国画山水画作品欣赏简单
国画山水画作品欣赏简单
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是表达自然山水之美的艺术形式。
其中,以唐代、五代、宋代的山水画为代表,被誉为中国山水画的黄金时期。
以下是一些优秀的中国山水画作品。
【《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画家王希孟的代表作,绘制于1088年至1090
年间,全长14.29米,高45.4厘米。
这幅画作以黄河与长江两岸的风景
为题材,描绘了自然景观以及两岸的城镇场景,反映了北方与南方的经济、文化差异。
这幅画作展现了中国南北风景之美,被誉为中国山水画的巅峰
之作。
【《悬崖百仞图》】
《悬崖百仞图》是南宋画家李嵩的代表作,描绘了险峻的悬崖和溪流,极具冲击力。
画中,整个山崖体积巨大,气势磅礴,流水则显得活泼灵动,从陡冲崖旁流下,细观则不失其流动轨迹弯曲的美感。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全长5.28米,高24.8
厘米。
这幅画作描绘了一幅描述北宋汴京都城的画面,以宛如城市摊位的
真实场景为基础,再加上无数的日常细节,生动表现了中国古代城市的繁
华景象,堪称为历史文化的一张瑰宝。
【《溪山行旅图》】
《溪山行旅图》是清代画家高克恭的代表作,以公元1155年北宋文
学家范成大的《岳阳楼记》为题材,画中展现了山岳之美以及行旅的风物。
画面中,山川被艺术地重组、扭曲和再创造,展示了金童玉女般形似一组愉悦、悲伤和梦幻的山水景象。
中国山水画富有艺术性和文化性,通过自然山水的到位描绘和主题内容的精准担当,浸润着厚重的人文气息。
从现代艺术的角度看,中国山水画不仅是一种图像表现方式,更是文化意识和思想智慧的载体。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美丽的湿拓画》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美丽的湿拓画》含反思(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大班教案、中班教案、小班教案、托班教案、优质课件、节日课件、语言课件、科学课件、健康课件、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arge class lesson plans, middle class lesson plans, small class lesson plans, kindergarten lesson plans, high-quality courseware, holiday courseware, language courseware, science courseware, health courseware,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美丽的湿拓画》含反思设计意图:在历史悠久的土耳其,有一种具有六百多年历史的民间绘画技法—湿拓画,也就是水上作画,这种画法表现出来的画面不仅色彩华丽鲜艳,内容动感十足,而且独一无二、不可复制,幼儿园的小朋友们用过水彩笔、毛笔、油画棒、水粉、水彩颜料作画。
中国山水画赏析
中国山水画赏析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流派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它以山水为主题,通过绘画表现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展现了中国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代表作品三个方面对中国山水画进行赏析。
一、历史背景中国山水画起源于古代的壁画和书法,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而成。
最早的山水画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当时的画家们通过描绘山川河流来表达自然景观。
随着时间的推移,山水画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在唐宋时期达到了巅峰。
宋代的“北宗南渡”使得山水画在南方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形成了以“写意”为主导的艺术风格。
二、艺术特点中国山水画有着独特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以意境为核心中国山水画注重表达画家的情感和意境,追求“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
画家通过构图、用墨、运笔等手法,将自己对自然景观的感悟和情感融入到作品中,使观者在欣赏时能够产生共鸣。
2. 运用“写意”技法中国山水画强调“写意”,即通过简练的线条和寥寥几笔来表现山水的形态和神韵。
画家不拘泥于细节,而是追求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这种写意的技法给观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使得作品更具艺术性。
3. 借景抒怀中国山水画往往通过描绘山川河流来表达画家对生活的思考和情感的宣泄。
画家通过山水的变化和流动,抒发自己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感悟,使作品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
三、代表作品中国山水画有许多经典的代表作品,以下列举几幅著名的作品:1. 《千里江山图》这幅作品是北宋画家王希孟的代表作之一,以其宏大的气势和精湛的技法而闻名。
画中描绘了江山连绵、云雾缭绕的壮丽景象,给人以宏伟壮观之感。
2. 《清明上河图》这幅作品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的巅峰之作。
画中描绘了北方城市汴京繁华热闹的场景,通过细腻入微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3. 《黄山十绝图》这幅作品是明代画家徐悲鸿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笔墨和构图而著称。
中国传世山水名画欣赏
关于清程正揆《江山卧游图》的再认识摘要:中国山水画简称“山水”。
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
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
隋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
其中清朝程正揆的《江山卧游图》是中国传世山水画的代表之一。
关键字:程正揆;自然景观;中国画;传世山水一、作者生平简介程正揆(1604~1676),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
字端伯,号鞠陵,别号清溪道人人、青溪老人、青溪旧史。
今湖北孝昌人。
明时任翰林院编修、尚宝司卿,入清又任工部右侍郎,后罢官,居南京,工诗文书画,擅山水,师法黄公望、沈周,笔墨枯劲简老,设色浓湛,结构随意自然。
书法擅楷书、行书,师法李邕、颜真卿,结体平正中寓奇险,丰韵萧然。
论画主张“画贵简,不贵繁”,主张既师造化又重传统,富有见地。
其画颇为时人所重,与石鳛并称二溪。
髡残与程正揆交谊深厚,曾在他的画上题道:“书家之折钗股,屋漏痕,锥画沙,印印泥,飞鸟出林,惊蛇入草,银钩虿尾,同是一笔,与画家皴法同一关纽。
观者雷同赏之,是安知老斫轮有不传之妙耶?”此幅《江山卧游图》近似沈周的笔墨粗健,画家以一条崎岖的山径为脉络,自山庄屋宇间蜿蜒伸出,一路上清泉淙淙,碧潭如镜,瀑布飞泻,林木葱茏,景色旖旎。
图绘奇岩怪石,石峰林立。
卷末自识[江山卧游图,其一百五十,时辛丑九月,在石城之摩绮轴,篱菊尽放,芬来几砚,拈笔作此,以当白衣人送酒也。
清溪道人]。
钤[揆]朱文方印。
按辛丑为顺治十八年,公元一六六一年,作者时年五十八岁。
二、程正揆的绘画理论与明清之际众多的书画理论家一样,程正揆也主张从古人那里吸取艺术的养分。
所不同的是,他主张师古而不泥古,反对刻意地摹仿古人作品和简单地学点古人皮相。
他说:“凡书画不贵临摹某家某体,一入此径,便是优孟伎俩。
米元章云:‘脱尽二王恶体’,盖为学二王即成恶体也。
”这段引文中,他说的“不贵”二字是有的放矢。
在当时画坛,确有一些人墨守成规,述而不作,把古人看得高不可越,动辄以学某家,似某家,仿某家相标榜。
于水绘画作品欣赏
于水绘画作品欣赏于水,1955 年生于北京。
中国新文人画重要画家。
1994 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中国画研究班,作品曾三次参加全国美展并两次获得铜奖。
曾赴台湾、马来西亚、泰国、联合国总部等国家和地区举办画展及艺术交流。
出版有《于水画集》、《于水人物卷》、《中国艺术年鉴•于水卷》。
于水简介1955年生于北京。
中国新文人画重要画家。
1994 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中国画研究班,作品曾三次参加全国美展并两次获得铜奖。
曾赴台湾、马来西亚、泰国、联合国总部等国家和地区举办画展及艺术交流。
出版有《于水画集》、《于水人物卷》、《中国艺术年鉴•于水卷》、《于水•五十五》集、《大忘楼笔记》、《美人记》、《魏晋高度》、《杯酒文章》、《观象于心》等个人书画集。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金陵十二钗》,于水,35*138cm , 2012 年名家艺评宋玮于水先生是我的兄长,他的绘画宛如他所历经的岁月,丰富、多彩、感人,意痕很深。
人们在品赏他的艺术时,会感觉到有滋有味,其幻变灵动的线条色彩和谐自然的编织出了美丽的画面,将人感悟的叙事性给予了绵绵不断的延伸,渐渐的将观者引入到了飘渺无际意象世界,引导着人们跨越了历史之界,成为了绘画中的人物或进入了画面上的妙境,使你对美的体味产生出了一种极乐感,这种意识上的切入,你会很难在其它艺术中所能感受和品味到的。
田黎明于水老师是一位自然而清旷的文人学者画家,于水老师宁静的人格与闲雅、恬静的画风融为一体,并呈现出心远地自偏的高古境界,他的画工到之极便给人以写到之极的感觉,形成了温润而清澈之美的于水画风。
我也常读于水老师的杂文、小品文和散文,神妙的语境和幽邃的文风让人获得了一种美的感知。
高云画如其人,于水的个性修为折射在画中,使他的作品在精致表象下显现出一份散淡从容,在优雅格调中透着一种悠悠淡定,在平和氛围中弥漫着一片静穆深沉,而这些品质的叠加,便成就了一份难得的雍容大气。
宋代山水画
宋代是我国传统山水画的高峰时期。
宋太祖推翻了唐末五代之战乱,而独得天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他偃武修文,革新图治;到了太宗、真宗,又奖励文艺,人士蔚起,所以宋代有三百年的昌运盛世,这一时期宫廷美术全盛,画院规模齐备,名家层出不穷,佳作硕果累累。
画坛上山水画最为突出,水墨格法空前发展,各种技法日趋完善,完全脱离了隋唐以来“先勾后填”之法,出现了讲究笔墨韵味的皴、擦、点、染等技法程式,山水画造景重造化、重理性,院体格法法度赅备,审美特色由政教、宗教精神逐渐转向人文精神,这一时期美学著述独到、艺术思潮活跃、绘画作品精湛,是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发展源头。
宋代院体山水画重理法、重质趣、重写实。
早期山水画“水不容泛”“人大于山”,到了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已有所发展,画中有符合自然规律的山水营造特点,空间处理得当,峰峦参差有致,树木、山石、屋宇处理合度。
五代画家荆浩隐居太行山,对自然山川真情感悟,总结了一系列规律,他在《笔法记》中说:“凡树万本,方如其真”“搜妙创真”,他的创作观念对“北宋三家”、郭熙画派及南宋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画派山水画影响极大。
山水画中的“皴法”的初时是为了忠实地模拟对象而发明的,北宋诸家在“搜妙创真”的影响下,不同地域的不同画家与画派创立了不同的“皴法”:董源创立了不同于荆浩“小斧劈皴”而更适宜表现江南山质的“披麻皴”;李成既不同于荆关,也不同于董巨,根据齐鲁地域山貌的特点而创立了“卷云皴”;范宽则以直笔短线刻画关陕高山巨石之风貌而创立了“雨点皴”;郭熙师法李成,但在创作中比李成更多真意,将其画法发扬广大,也成为北宋一大画派;二米得董巨山水启发,不同凡俗,创立了“米点皴”。
他们群星列阵,穷极造化,对现实生活、现实感情的关注取代了对宗教迷恋与虚幻天国的向往,他们注重“气象萧疏,烟林清旷,”“峰峦深厚,势伏雄强,”致使宋代山水画:构图大势逼人,笔墨法度严谨,意境清远高旷。
据《图画见闻志》记载“画山水唯营丘李成、长安关仝、华原范宽。
幼儿园美术创意课:多彩水彩画作品欣赏与鉴赏
幼儿园美术创意课:多彩水彩画作品欣赏与鉴赏在幼儿园美术创意课上,水彩画是一种常见的创作媒介。
水彩画以其活泼多彩的色彩和轻盈的笔触而闻名,吸引了许多幼儿对绘画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今天,我们将一起来欣赏和鉴赏几位幼儿园小朋友的多彩水彩画作品,让我们一起领略他们的创意和想象力。
1. 《五彩斑斓的世界》这幅作品是小朋友们用水彩画绘制的一幅色彩斑斓的世界。
画面中有红色的苹果树、绿色的小草丛、蓝色的湖水和黄色的太阳,整个画面色彩鲜艳,充满了童趣和活力。
小朋友们用水彩画展现了他们对世界的美好想象,画面中的色彩和构图都显示了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2. 《快乐的动物园》这幅作品是小朋友们用水彩画绘制的一个快乐的动物园。
画面中有橙色的长颈鹿、粉色的小猪、蓝色的大象和紫色的狮子,它们个个生动可爱,仿佛跃然纸上。
小朋友们用水彩画描绘了自己心中的快乐动物世界,画面中的动物个个都栩栩如生,展现了他们对动物的喜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3. 《梦幻的童话城堡》这幅作品是小朋友们用水彩画绘制的一个梦幻的童话城堡。
画面中有粉色的城墙、绿色的草坪、蓝色的天空和金色的阳光,整个画面充满了梦幻和想象。
小朋友们用水彩画勾勒出了他们心中的童话世界,画面中的色彩和细节展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通过欣赏这些多彩水彩画作品,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幼儿们纯真的创作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也可以从中体会到艺术对于他们成长的重要意义。
在幼儿园美术创意课上,多彩水彩画作品不仅是一种绘画表现形式,更是小朋友们展现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方式。
希望通过这些作品的欣赏和鉴赏,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关爱幼儿的艺术创作,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总结回顾:在幼儿园美术创意课上,多彩水彩画作品展现了小朋友们纯真的创作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这些作品充满了童趣和活力,展现了小朋友们对世界的美好想象和追求。
通过欣赏和鉴赏这些作品,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关爱幼儿的艺术创作,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黄玉周《海纳百川》绘画作品解析
黄玉周《海纳百川》绘画作品解析
海纳百川,献礼盛世
为纪念20xx年新中国70岁华诞,中国海洋画派代表人邢芳彬老师,有感于祖国的强大和民族的自豪。
以艺术献礼国之大庆盛世,特倾尽心神特别创作海洋画《海纳百川》以铭记伟大盛世。
海纳百川彩墨画表现内容寓意:
海纳百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出自清末政治家林则徐时任两广总督的总督府衙堂联。
表明了大海包容千百江河的宽广,暗合现时代国家的包容共存发展。
海中礁石:屹立于大海中的礁石代表了坚如磐石的艺术和人文精神!磅礴大海:代表宽广博大的胸怀,有容乃大的文化素养,源源不断的财运!初升朝阳:代表国家的崛起如煌煌天日不可阻挡!湛蓝海水:代表家庭和事业都如朝阳一样蓬勃发展!
海洋画的技法和地位
技法:传统和西洋技法相结合
传统的“皴,擦,点,染,泼”西洋画的色彩和油墨等
地位:开辟了山水画新画科,具有开天辟地的意义,完善了中国绘画理论体系。
雄奇酣畅厚重——郑惠康的山水画
’
爱
. .
,
从 心 境 和 技 法 的整 合 中 去创 造 的 .你 的造 景 能 力达 年 “ 栖之地”入选 江南之春 画展,获一等 奖; “ 云 秋韵” 入选2 0 05
到 了一 个 高度 的极 点 ,你 的技 法就 能 酣 畅地 创 新 出一 种 新貌 .
这种 新 貌 包融 了传 承 的厚 度 ,也是 一 种 创 新 的姿 态 。 所 以居 庸 关 的雄 奇 在 画面 视 觉 上 能给 人 一 种静 寂 的 宏 大就 是 这 个 道理 。 这也 是郑 惠 康山 水的 出成 就之 处 。
可点 之处 。
1 5 年 生于 上海,祖籍浙江镇海 。1 8 年进修于上 海中国画院。师 95 96
从蒯大江 、程十发、张桂铭 、毛国伦 、王劫 音等先 生。20 年参加首 00
画院副院长。2 0 年 “ 00 都市风情”入选20 年全 国中国画展。2 0 年 00 01 “ 韵”入选2 0 年上 海美术大展 ,获 三等奖。2 0 年 “ 01 02 韵系列”入
赖 以 支撑 精 神 的 支柱 .而 其墨 笔 的 短笔 往 皴 法 中去 无 疑增 加
画 坛 撷 萃 避豳 S lce anig 晒 ee tdP it s n
了画面 柔 美雄 奇 的 壮 阔 .虽 然 在古 人 的画 法 中无 此 皴 法 .却是 郑 惠 康 把 中 国 山水 画 的神 韵 糅 和在 一 起 了 .这 也 是 郑惠 康 山 水 画可 圈
: 7从 理论 上 讲 ,中 国 的 山水 画经 过 开 放 三十 年 的 传 呢
.
用笔 的 精 神 趣味 .北 方 的 山水 画 的笔 以其 真率 为上 ,南 方 的 山
水之 笔 以韵 味 为上 .用上 海 话 讲就 是 “ 道 ” .我 仔 细研 究 过 味 郑惠 康 山 水 画 中皴 法 的长 线 条 大 多较 为轻 灵 ,而 短 笔 又十 分 入 骨厚 重 。 中 国 的 山水 画就 是 这 样 .将 北 古 南韵 合 在 一起 .这 样 郑惠 康 的 山 水 画 中 北古 之 中有 了南 貌 ,所 以我 们 看 郑 惠康 的
节水绘画5~10幅画服300字
节水绘画5~10幅画服300字节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环保意识,它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
为了宣传节水意识,我画了5幅关于节水的绘画作品,以期唤起人们的节水意识。
第一幅画:我画了一个小男孩在洗手时关掉了水龙头。
画面表达了一个简单的行动,却能节约很多的水资源。
第二幅画:我画了一个家庭正在用浇水器浇花。
画面中,太阳是笑脸的,土地上的花朵亮丽饱满,表达了使用合适的工具来浇花,既能满足花朵所需,又能节约用水的方式。
第三幅画:我画了一个家庭正在收集雨水。
画面中,家庭安装了一个大水桶,屋顶上的雨水都被收集下来。
这幅画象征着大自然的恩赐,鼓励人们善于利用自然资源,节约用水。
第四幅画:我画了一个孩子正在与家人一起晒衣服。
画面中,衣服被晾在室外的阳光下晾干,这样不仅可以保持家庭的卫生,还能节约用水。
这个场景也展现了家庭成员间的合作与共同努力。
第五幅画:我画了一个小女孩正在用盆子舀冷水洗澡。
画面中,盆子里的水充满了童趣,小女孩正在享受节约用水的乐趣。
这幅画鼓励人们尝试新的方式来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同时减少浪费。
我还画了5幅关于节水的绘画作品,以增加更多的表达形式,进一步唤起人们的节水意识。
第六幅画:我画了一个全家人在收拾餐桌的过程中,爸爸妈妈注意把没有吃完的水果放入大碗中,以备下次食用。
这幅画通过家庭场景告诉人们,对于不怎么容易变质的食物,可以保存并再次利用,减少食物浪费。
第七幅画:我画了一个妈妈正在教小孩如何修理自来水管道。
画面中,妈妈手里拿着工具,小孩认真观察。
这幅画鼓励人们学习如何修理漏水的管道,减少水的浪费。
第八幅画:我画了一个大学生正在公共场合使用厕所时,注意将水龙头紧闭。
画面中,大学生用纸巾擦干手后,轻轻地关闭水龙头。
这幅画告诉人们,每个人都应该养成随手关掉水龙头的好习惯。
第九幅画:我画了一个工人正在修理水管。
画面中,工人认真操作,垂直修复着水管,表达了及时修复漏水问题,节约用水的意义。
第十幅画:我画了一个家庭正在使用水垂直表演剧目。
现代名家山水画欣赏_现代名家山水画作品
现代名家山水画欣赏_现代名家山水画作品现代名家山水画作品1现代名家山水画作品2现代名家山水画作品3现代名家山水画作品4现代名家山水画作品5山水画名家范宽范宽(约9501031年)字仲立,一说中立。
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宋代杰出画家。
善画山水,师荆浩、李成,能自出新意大利,别成一家。
他重视写生,常居山林之间,危从终日,早晚观察云烟惨淡、风月阴霁的景色,虽风寒月认错,也不停止。
宋人论他的作品,大多气魄雄伟,境界浩莽。
构图继承荆浩善写云中山顶,四面峻厚传统。
用笔雄劲而浑厚,笔力鼎健。
而墨善用黑沉沉的浓厚的墨韵,厚实而滋润。
但晚年用墨过多,土石不分,势虽雄杰,然深暗如暮液晦暝。
其皴法,一般称之为雨点皴,下笔均直,形如稻谷,也有称为芝麻皴的。
画屋字先用界画铁线,然后以墨色笼染,后人叫他铁层。
存世作品有《溪山行旅图》、《雪山萧寺图》、《雪景寒林图》等。
刘松年刘松年,生猝年不详,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代杰出画家。
因居于清波门,帮有刘清波之号。
淳熙年间为宫廷画院学生,绍熙年间为待诏。
工画山水、人物,宗张敦礼。
作雪松四围晕墨,松针先以笔疏疏画出,再以草绿间点,其干则用淡色染边,雪色毕俏。
存世作品有《四景山水图》、《天女献花图》、《西湖春晓图》、《便桥见虏图》等。
马远马远(约1140约1225年后)号钦山。
原籍河中(今山西永济县附近),侨寓钱塘(今浙江杭州),宋代杰出画家。
曾任南宋画院待诏。
他画树石等用郑虔的淡彩法,又颇类于巨然。
下笔严正,用雄奇简红的笔法,水墨苍劲的大斧劈皴,以坚实、爽朗有力的浅染来描写江南雄伟壮丽的山川。
兼画人物、花鸟,作人物有轩昂闲雅之气,与同时的夏圭,号称马夏。
他善作平视或仰视的构图,用焦墨作树石,石皆方硬,危崖峭壁,水色交融。
存世作品有《踏歌图》、《寒香诗思图》、《水图》、《梅石溪凫图》、《晓雪山行图》等。
现当代国画名家画大海,前无古人
现当代国画名家画大海,前无古人纵观古代乃至近代的中国画,有画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走兽、画雨雪、画风俗,却唯独没有画大海。
究其原因,笔者以为古代画家少有临海而居者,无法凭空想象,所以古人乏有涉及。
另外,大海一望无际、波澜壮阔、汹涌澎拜,可以说无彩无状、变化莫测,若一贯用传统的留白之法,是极难捕其神、捕其貌的。
就算近百年中西合璧,亦不见林风眠、徐悲鸿二位大师留下国画大海之佳作也。
所幸的是,现当代诸名画家已经解决了这一千古难题,并填补了国画海的空白,一起来看看吧。
1.杨夏林(1919~2004)现代著名山水画家,美术教育家。
其笔下的大海,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被称为“画海一绝”。
他画海涛,笔法另具一格,但也不会脱离中国画的基本元素,还是以墨色为主,用笔细谨,赋色明丽,并结合西画的某些特点来发挥,给人满纸的波涛,满纸的涛声,满纸的激情。
2.孔仲起(1934年生)当代杰出的山水画大家,其父乃海派著名画家孔小瑜先生。
擅画江海波涛,他以自创的“云皴法”“弧勾法”“短线法”“水彩泼墨法”等技法,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大海不同的真实动态与深远意境。
3.宋明远(1938年生)中国海洋画派创始人,海洋画科创立者。
他以浑厚凝重的笔墨、扎实深厚的艺术功底,把大海的波涛浪涌、礁石岸岛,以及海上的鸥帆渔火、日月风雨,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现开来。
一幅幅别开生面、气象万千的画卷,把海的博大精深、石的沧桑砺炼刻画得淋漓尽致。
4.汪稼华(1940年生)当代著名山水、花鸟画家。
汪稼华画大海,以传统的山水画的笔墨皴、擦、点、染和西洋水彩之法相结合,描绘海的无穷变化,既细腻入微,又气势如虹,有时波澜不惊,有时酣畅淋漓,形成了自己的海画面貌。
“ 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 。
用此四句来概括汪稼华画海的境界,似不为过。
5.宋雨桂(1940~2017)当代著名的书画大家。
有“鬼才仙气”之美誉。
雨鬼画大海十分注重氛围的营造,和强调大的布局。
丁义贤绘画:丘壑盈逸气
039丁义贤绘画:丘壑盈逸气|曾 强丁义贤绘画:丘壑盈逸气曾 强山水画家,必须胸有丘壑,正如成竹在胸。
如果仅有图景,俨然只是山水亭木无生机的陈列,最多与照片相仿佛。
因而对于山水画,最重要的是叫山水活起来,活出气韵。
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绘画理论家谢赫提出绘画要有“六法”,“气韵生动”就赫然列首。
这气韵,就是有详、有略,有虚、有实,有序,更有理;就是山水画中自然盈溢出的或浑朴、或清秀、或愉悦、或深沉的某种特质。
丁义贤先生的山水画,以现实风光为基,外肇山形,抒胸中丘壑之实,内舒块垒,“妙在能合,神在能离”(董其昌语),浑朴大气,苍茫古远,意蕴拂拂,“我画,故我在”,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丁义贤先生的山水画具有明显的写实风格。
画作多取材南方秀美、奇幻的自然风光,如黄山、桂林山水、长江三峡、张家界等,但这些山水不是照本宣科、肖形逼似的精细描摹,而是一种似是而非、“印象派”般的意临。
他把“南宗”画家描绘山水普遍尊崇的婉约秀媚、茂密葱茏大胆扬弃,直趋清新明快、疏密有致的盎然勃发心相。
他粗取南方大理石质山之形,以近似于现代画家黄胄、李可染、陆俨少等山水大写意的笔法,参以风化剥落的苍黄色素,糅进“北宗”画家一以贯之的粗犷、豪放,呈现出一种奇绝壮美的“南《春雪满空来,独处似花开》丁义贤/作040文学·艺术《名家名作》·见识国胜境”,赋予了南国风光别样的风骨。
因而,观丁义贤先生的画作,秀媚与朴厚,雄浑与婉约,对立又统一,浑然于一体,汩汩涌动出一股卓尔不凡的逸气。
丁义贤先生从小就酷爱绘画。
在当时精神文化匮乏的年代,他曾经痴迷于乡间画匠。
耳濡目染,自然大受浓墨、重彩、喜庆、吉祥之类民间装饰画风的影响。
不能说画围墙、画油布有多大艺术价值,但对执着于艺术追求的少年来说,却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和启蒙意义。
画匠的每一笔涂抹,对于他似乎都有着深刻的启迪和暗示;每一种构图,都仿佛是一次冥冥中的召唤和觉醒。
后来,他有幸得到一本残缺的《芥子园画谱》,爱不释手,如饥似渴,朝夕心追手摹,临习之,玩赏之,体会之,游乐之。
水的艺术表达
水的艺术表达水,是大自然中最为神奇和灵动的存在之一。
在艺术创作中,水常常被用作表达、传递情感和展示美感的媒介。
水的艺术表达既可以通过各种艺术形式来实现,也可以运用不同的技巧和创意来呈现。
本文将通过绘画、摄影和音乐等多个艺术领域,探讨水在艺术创作中的独特魅力和表现形式。
绘画中,水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风景画和人物肖像中。
水的柔和流动和变幻无穷的质感,使得画面展现出一种深深的美感和生命力。
以中国传统山水画为例,画家常常通过描绘山水与水的韵律相融合的方式,传达出一种画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
水在这些山水画中,既是一个独立的元素,又与山、树等其他元素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一幅动态而有呼吸感的画面。
在西方绘画中,水也经常被用来表达不同的情感。
例如在抽象艺术中,水可以作为一种符号,代表无形的力量和情感,通过流动的线条和色彩来表达画家的内心世界。
而在写实主义绘画中,水则以更为直观的方式呈现,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精确的光影处理来刻画水的质感和光泽,达到栩栩如生的效果。
除了绘画,摄影也是一种常用的艺术表达方式,而水则是摄影中的一大热门主题。
通过镜头捕捉到水面上的波光粼粼、倒映天空和周围景物的画面,摄影师能够准确地记录下瞬息万变的水的状态和美丽瞬间。
清澈的水滴、跳跃的波纹、绚烂的水花等都成为拍摄的对象,通过合适的光线和角度,呈现出水的独特韵律和纹理。
在音乐创作中,水也常被用作灵感的源泉。
通过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来模拟水流的涟漪和涛声,音乐家可以创造出一种宛如置身于大海或河流中的感觉。
例如,作曲家德沃夏克的《水边》交响曲,通过音乐中奔腾的河水和欢快的旋律,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水景画卷,令人心旷神怡。
此外,许多民歌和乐曲都以水为题材,通过歌词和音调传递出水的清澈和恢弘,给人以愉悦和舒畅的感受。
总体而言,水在艺术创作中有着丰富的表达形式和无限的想象空间。
不仅在绘画、摄影和音乐中,水也可以在舞蹈、雕塑和表演艺术等领域进行艺术表达。
无论是描绘水的柔和流动,还是展示水的力量和美感,艺术家们通过自己的创作,使水这一元素变得更加丰富多样、生动有趣,让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也对水这一自然之美产生更深的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水绘画作品欣赏
于水,1955年生于北京。
中国新文人画重要画家。
1994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中国画研究班,作品曾三次参加全国美展并两次获得铜奖。
曾赴台湾、马来西亚、泰国、联合国总部等国家和地区举办画展及艺术交流。
出版有《于水画集》、《于水人物卷》、《中国艺术年鉴·于水卷》。
于水简介1955年生于北京。
中国新文人画重要画家。
1994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中国画研究班,作品曾三次参加全国美展并两次获得铜奖。
曾赴台湾、马来西亚、泰国、联合国总部等国家和地区举办画展及艺术交流。
出版有《于水画集》、《于水人物卷》、《中国艺术年鉴·于水卷》、《于水·五十五》集、《大忘楼笔记》、《美人记》、《魏晋高度》、《杯酒文章》、《观象于心》等个人书画集。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金陵十二钗》,于水,35*138cm,2012年名家艺评宋玮于水先生是我的兄长,他的绘画宛如他所历经的岁月,丰富、多彩、感人,意痕很深。
人们在品赏他的艺术时,会感觉到有滋有味,其幻变灵动的线条色彩和谐自然的编织出了美丽的画面,将人感悟的叙事性给予了绵绵不断的延伸,渐渐的将观者引入到了飘渺无际意象世界,引导着人们跨越了历史之界,成为了绘画中的人物或进入了画面上的妙境,使你对美的体味产生出了一种极乐感,这种
意识上的切入,你会很难在其它艺术中所能感受和品味到的。
田黎明于水老师是一位自然而清旷的文人学者画家,于水老师宁静的人格与闲雅、恬静的画风融为一体,并呈现出心远地自偏的高古境界,他的画工到之极便给人以写到之极的感觉,形成了温润而清澈之美的于水画风。
我也常读于水老师的杂文、小品文和散文,神妙的语境和幽邃的文风让人获得了一种美的感知。
高云画如其人,于水的个性修为折射在画中,使他的作品在精致表象下显现出一份散淡从容,在优雅格调中透着一种悠悠淡定,在平和氛围中弥漫着一片静穆深沉,而这些品质的叠加,便成就了一份难得的雍容大气。
陆虹于水对水墨的深情,似乎透过美女、花间、庭院这样的境界最能传达,似乎这样才能更完整地再现他的笔墨理想。
虽然是工笔人物,但于水非常讲究书写的意味,一直在追求这样生动简远的笔法,他在表达文人对于春去秋来的生命感怀时,从未放弃对于笔墨自身和意境的讲究。
传统在他那早已变身为于水的特点,轻灵、柔美,更有一种现代文人的感怀。
梅墨生于水的人物画在美学追求上是尚和谐崇自然的。
人与人的关系,物与物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异常妥恰,绝不冲突,“大家”相安无事,仿佛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只能是这个样子,只有这个样子才是最理想的样子,由此,不妨解读到其绘画观念中的理想主义倾向。
以画鉴人,熟悉于水的人不难发现,其画其人如出一辙,可谓本色风光!
王祥夫艺术和梦差不多,艺术的最大好处就在于它可以让你一脚从现实中逃离出来再一步跨到另一个世界里边去。
看画家于水的画作就是如此,忽然让你来到了一个美丽的世界,这美丽的世界里有许多让人心仪的美丽的女子。
易英古人于今人的意义总是今人的某种缺失,很难想象于水能在当今的闹市中寻得一缕悠远的清香。
于水的画很有一些插图的味道,如果在这些诗书戏曲的读本上配上于水的画,怕是有天衣无缝珠联璧合之感。
邵大箴于水的绘画有古风也有新意。
江宏伟显然在我们这些人里,于水甘当一个配角与陪衬,各种个性强烈且略带表现欲的人都愿与他结交。
于水的包容竟然到了本来是个出色的演员,却淡定成了一个观赏者。
《金陵十二钗》,于水,34.5*138cm,2013年帽哥专访帽哥前言准备这篇访谈之时,身边的好友因不明就里,曾调侃曰:你真是“不务正业了”。
个中原委,请容在下一一道来。
新年伊始,元月16日,我与当代新文人画派名家于水先生,邂逅于京城琉璃厂西街。
彼时,几家好友的画廊正在同时举办当代名家迎春大展,好不红火热闹。
此前,我只是见过于先生的作品,并未与其本人谋面。
相识之后,经过短暂的交流,他与夫人毕书萍给我留下的印象是:真的是淡然如“水”,低调而又谦和,丝毫不见名家做派,这使我颇感意外。
翌日,在和一众当代画坛大咖的聚会中,不经意间提及此事,大家竟然异口同声,齐赞这对贤伉俪的人品好。
这在鱼龙混杂的
“当代江湖”,就更让我意外了!于水伉俪、帽哥李笠(中)帽哥的收藏范畴是以近现代书画大师的精品为脉络。
自2008年在青岛为史国良先生举办完个人画展之后,便“金盆洗手”,几与当代书画绝缘。
当时,史先生的作品在拍卖市场的价格是每平尺二万元左右,而从其本人手中拿画,价格则是每平尺四万元,但作品质量却是不可同日而语。
这也是我一贯的观点:宁愿高价也要拿精品。
如今,我与史先生已是多年好友,时相往还,也常常聊起当年的愉快合作。
每当我购藏黄胄与周思聪作品拿捏不准时,也会请他帮忙掌眼。
所有艺术门类的收藏者,首选都会是自己真心喜爱的“心动”之作,这方面是不分古代近代还是当代的,重点是要喜欢。
当然,价格也必须要符合艺术家的水准与市场行情,还不能超出收藏者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
《红楼梦——警幻仙曲》,于水,140*70cm,2014年山东是国内当代书画重镇,我身边的许多朋友都在代理或经营当代名家作品,而且做得风声水起。
在我的收藏过程中,也曾遇到过一些心仪的当代名家佳品,可是大都由于各种原因,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最终失之交臂。
原因有很多,大概如下:其一,艺术领域博大精深,一己精力终究有限,我一直以来专注于近现代大师的研究,着实无暇它顾。
其二,有些当代名家的画儿是好,但价更好,本人能力所限,承受不起!其三,有些作品性价比合适,可对画家的人品却不敢苟同。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请原谅我的
一点小个性。
其四,就是口味问题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些作品虽好,但不是我的“菜”……《大观园蟹宴图》,于水,80*110cm我关注于水作品的原因邵大箴先生评价道:于水的绘画有古风也有新意。
这句话道出了我喜欢于水作品的原因:深厚的传统功底与独特的个人面目,娴雅而不失古韵,脱俗而不出世,这也正是于水作品的雅俗共赏之处!江宏伟先生则如是说:显然在我们这些人里,于水甘当一个配角与陪衬,各种个性强烈且略带表现欲的人都愿与他结交。
于水的包容竟然到了本来是个出色的演员,却淡定成了一个观赏者。
看完江先生这段话,感慨良多,我写这篇访谈的初衷也就显而易见:有些人虽然相识不久,但你却总想着能为他做些什么。
我与于先生相识月余,一直都有这种冲动,这是人品的魅力也是艺术的魅力。
《李良坐殿头进宫》,于水,45*69cm,2013年我喜爱于水的作品,那么首先就会询价。
咨询之后才发现,价格甚至还低于我们青岛的地方名家!太便宜了吧!我真有些替于先生愤懑不平了!这是真心话!既然如此,以我的个性就不会光说不练,心动不如行动。
节前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我于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订购了一些作品。
于老师夫妻二人不仅没有嫌少,还感谢再三,真让我情何以堪!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进于水的翰墨世界,了解他的艺术历程!采访者:帽哥李笠受访者:于水先生《狩猎图》,于水,38*144cm帽哥:于老师您好!很高兴在此新春佳节
之际能和您做一次深入的交流。
古人有云:“插上梅花便过年”,我觉得既是应景,又特别符合您随性淡泊谦和低调的状态,所以“命题作文”,特请您拨冗绘出佳作,以为新春之贺,共祝朋友们吉祥安康!于水:很高兴能与传说中的帽哥面对面地聊聊画画那些事儿。
昔日,老舍曾给齐白石“命题作文”,齐老交出精彩的“答卷”,如今这些“答卷”都成了传世名作,如今我辈也狗尾续貂一把,呵呵!帽哥的“命题作文”很有趣,这也使我很有压力,我努力试试画,看看是否能让诸君满意。
《诗经·击鼓》,于水,35*47cm,2015年帽哥:言归正传,您现在已经是艺坛名家了,能回忆一下当年的从艺之路吗?于水:画画对于我来说,纯属偶然,而且这个偶然来得还比较晚一些。
上高中时的某一天,我跟两个画画的同学出去玩,看他们写生,寥寥几笔,人物便生动地呈现在纸上,十分有趣,一下子我被吸引住了。
于是便买了纸和炭笔,开始跟着他们画起来,白天上街画速写,晚上找模特灯下画人物素描像。
这一个偶然竟使我一直走到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