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流行性腮腺炎应急处理预案(200612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流行性腮腺炎应急处理预案

第一部分前言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以腮腺肿大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也可侵犯睾丸、卵巢、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严重并发症。并发症中较为多见的是睾丸炎,主要发生在青春后期的男性,5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睾丸萎缩,但不育症罕见。流行性腮腺炎病毒主要以飞沫传播为主,人对流行性腮腺炎普遍易感。全年都有发病,以冬春季为高峰。患者多见于儿童,<1岁的婴儿可由母体获得被动抗体,发病极少。5~9岁发病最高。无论是显性感染还是隐性感染,均可获得持久性免疫力,再次呈显性感染者极少见。为有效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特制订本预案。

第二部分疫情分级和响应

一、疫情分级

根据流行性腮腺炎流行严重程度及疫情变化情况,以发病范围、数量、病死率、是否发生暴发和流行为依据,分级实施临时紧急控制措施,以达到最有效的预防控制效果。

(一)蓝色疫情

省内出现1个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点。(暴发点指7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

(二)黄色疫情

省内同一地市3周内出现5个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点,或同一县3周内出现3个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点,或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7天内发生50例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

(三)橙色疫情

省内3周内出现15个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点;或同一地市3周内出现10个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点;或同一暴发点7天内发生100例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

(四)红色疫情

省内3周内出现30个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点。

二、疫情的应急响应

(一)蓝色疫情的响应

1.发生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启动应急技术方案,及时将疫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发生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应急小分队24小时内赴现场核实诊断,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取各项业务控制措施。

3.发生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应急接种方案报当地县级政府批准,并及时采取应急接种。

(二)黄色疫情的响应

在蓝色疫情响应基础上,开展以下工作:

1.发生地的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启动应急技术方案,及时将疫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同个县3周内发生第2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时,发生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组织应急小分队12小时内赴现场核实诊断,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取各项业务控制措施。

3.发生地的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应急小分队24小时内赴现场指导,督促各项业务控制措施落实。

(三)橙色疫情的响应

在黄色响应的基础上,开展以下工作:

1.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启动应急技术方案,及时将疫情报告省卫生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派出应急小分队24小时内赴现场指导,必要时抽调省内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和专家,督促帮助各项业务控制措施落实。

(四)红色疫情响应

在橙色响应的基础上,开展以下工作:

1.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时将疫情报告省政府。必要时,建议省卫生厅报省政府依法采取控制措施,如应急接种、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停工、停业、停课等紧急措施。

2.必要时请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派员支持与指导。

第三部分疫情现场控制

(一)流行病学调查

1.调查前准备

成立调查处理小组,小组的成员应包括流行病学、实验室工作人员等;其次初步确定调查处理方案,要准备好各种调查表格和采集标本所需要的实验室器材,并联系好参与调查处理的车辆和司机;最后通知当地初步行程和安排。

2.核实疫情,确认暴发

调查小组人员应及时赶赴现场,听取当地汇报,了解疫情发生经过及已采取措施,开展相关调查,结合病人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资料等进行初步诊断(流行性腮腺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见附录2)。

3.开展病例调查与搜索。

对每1例流行性腮腺炎病例都应进行调查。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内容包括病例个案调查:重点要调查病例的出生日期、出疹日期和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的免疫史、感染来源等,填写《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病例调查一览表》(附录1)、当地人群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种状况、居住环境、人口流动等内容。同时对当地各级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单位开展病例主动搜索,必要时开展社区病例主动搜索。

4.采集标本

调查的同时要采集所有病例的血清标本,及时送实验室检测流行性腮腺炎IgM,核实疫情。

5.传播链调查

曾发生过流行性腮腺炎病毒传播的地区(地图);首发病例发病情况;流行性腮腺炎确诊病例中免疫状态;传播速率;可能的危险因素;年龄别免疫状态;到流行性腮腺炎流行地区的旅行史;职业(例如:医生、导游等);到过学校、俱乐部、幼儿园等人口聚集地;曾经到卫生机构就医等。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病例的社会活动范围、日常交通工具、在社会活动中与其它病例的传播关系,绘制传播链。

6.暴发原因调查

(1)评价流行性腮腺炎免疫水平

①通过常规免疫报告系统了解流行性腮腺炎(或麻腮风)疫苗报告及估计接种率,获取最近的人口和年龄别分布数据,接种率报表,计算报告接种率,并根据其它途径获得的人口资料估算接种率。

②快速评估本地及附近乡(镇)儿童流行性腮腺炎(或麻腮风)疫苗接种率

,估算疫苗接种率。

③在橙色疫情响应时,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开展人群免疫水平调查。

(2)评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报告的及时性

掌握流行性腮腺炎病例的发病时间和报告时间,尤其是首发病例的发病、就诊和报告情况;了解各级获知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的时间,从而对报告及时性进行评价。

(3)开展病例对照调查或队列研究

尽可能开展不同年龄段儿童病例对照调查或队列研究,估算流行性腮腺炎(或麻腮风)疫苗的效力或保护率。

(二)控制措施

原则是边调查,边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1、病人隔离治疗

对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进行在家或医院隔离,减少与他人接触,原则上隔离至腮肿消退。同时应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病例的护理和治疗工作,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密切接触者的判定和处置

密切接触者是指与病人腮腺肿大前6天到肿大后9天一起生活的看护人员、家庭成员,以及托儿所、幼儿园、学校里的同班者或处在同一工作、生活、学习环境中的人群。对密切接触者自接触患者之日起30天内,进行医学观察,尽量减少其与他人接触,一旦出现发热、出疹等症状和体征,要立即报告。

3、及时开展应急接种

应急接种应根据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的流行特征和当地免疫状况等,确定应急接种范围和接种对象,在卫生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下,短时间内完成,接种率应达到95%以上。应急接种工作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及国家对疫苗使用的有关规定实施,要特别注意掌握预防接种禁忌症。

4、宣传教育

对城乡社区的所有公众,重点是病家周围人群,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人群,尤其是流动人口。使广大群众特别是外来流动人员了解流行性腮腺炎的特征和正确的预防方法(密切接触者应急接种、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有发热等症状及时就诊),提高防病意识和能力;一旦发病,及时就医。

5、加强疫情监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