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五首学案
诗词五首教案
诗词五首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五首古诗词的背景和作者;2.学习五首古诗词的词语、句式和意境;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教学内容1.《登高》(唐代:杜甫)2.《静夜思》(唐代:李白)3.《赋得古原草送别》(唐代:白居易)4.《江雪》(唐代:柳宗元)5.《春晓》(唐代:孟浩然)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2.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古诗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五首古诗词1. 《登高》1.教师介绍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学生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3.教师讲解诗歌中的生僻词汇和句式;4.学生模仿诗歌的句式,写一首自己的登高诗。
2. 《静夜思》1.教师介绍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学生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3.教师讲解诗歌中的生僻词汇和句式;4.学生模仿诗歌的句式,写一首自己的夜思诗。
3. 《赋得古原草送别》1.教师介绍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学生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3.教师讲解诗歌中的生僻词汇和句式;4.学生模仿诗歌的句式,写一首自己的送别诗。
4. 《江雪》1.教师介绍柳宗元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学生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3.教师讲解诗歌中的生僻词汇和句式;4.学生模仿诗歌的句式,写一首自己的雪景诗。
5. 《春晓》1.教师介绍孟浩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学生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3.教师讲解诗歌中的生僻词汇和句式;4.学生模仿诗歌的句式,写一首自己的春景诗。
三、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五首古诗词;2.学生分享自己写的诗歌,互相欣赏和评价;3.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创作古诗词。
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理解五首古诗词的意境和词语;2.学生能够模仿古诗词的句式,写出自己的诗歌;3.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得到提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诗词五首》教案【三篇】
【导语】整理了⼈教版⼋年级上册语⽂《诗词五⾸》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诗词五⾸》教案⼀ 知识与能⼒ 积累古诗词,增加⽂化积淀,培养对古诗词的鉴赏能⼒。
过程与⽅法 反复诵读,理解诗歌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加⽂化积淀,培养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兴趣,提⾼审美情趣。
重点 整体把握全诗,理解诗歌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
难点 正确理解诗歌内涵,品味作者的思想情感。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诗歌的朗读⾳频材料多媒体课件 3课时 陶渊明《〈饮酒〉(其五)》 古往今来,官场上多少⼈为了仕途⽽争名夺利,为了升迁⽽不择⼿段,甚⾄扭曲⼈性,残害亲⼈,但是却有少数⽂⼈墨客鄙弃世俗,厌恶官场,辞官回乡,归隐⽥园,过着“世与我相违,复驾⾔兮求”“⼈⽣⾏乐⽿,何须富贵时”的恬淡⽣活。
不同的⼈有不同的⼈⽣追求,不同的⼈有不同的⽣活⽅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第⼀位⽥园诗⼈陶渊明的⼀⾸⽥园诗《饮酒》。
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晚年更名潜。
⼀说名潜,字渊明。
⾃号五柳先⽣,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
九江柴桑(九江县)⼈,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辞赋家、散⽂家。
1.听⾳频朗读,读准字⾳,划出节奏。
结庐/在⼈境,⽽⽆/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远/地⾃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
2.⼩组讨论,通译全诗。
居住在众⼈聚居的地⽅,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
问怎么能做到这样呢?因为⼼与世俗远离,⾃然就觉得地处偏远了。
在东边的篱笆下采菊花,悠然⾃得地可以看见南边的庐⼭。
⼣阳映照下的南⼭笼罩在⼀⽚蒙蒙的雾霭中,越发觉得美妙神奇,⽽⼀双双飞鸟借着暮⾊结伴飞向林间的巢⽳。
这⾥边有⼈⽣的真正意义,想辨别出来,却没有合适的语⾔表达。
3.分析每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句深情⽽⾃得其乐;三四句恬静⽽闲适;五六句满⾜⽽得意;七⼋句陶醉⽽悠然;九⼗句深长⽽感慨。
《诗词五首》优质教案示例(通用
《诗词五首》优质教案示例(通用《诗词五首》优质教案示例(通用)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五首诗词的基本内容,理解诗词的意境和寓意。
2.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词的意境理解和赏析。
2. 教学重点:诗词的基本内容、作者简介、背景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五首诗词的意境图片,引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五首诗词的基本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3. 课堂讲解:a. 介绍作者和背景知识。
b. 解析诗词内容,指导学生理解意境。
c. 赏析诗词,分析艺术特点。
4. 例题讲解:针对每首诗词,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布置与例题相似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诗词的意境和艺术特点,分享学习心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下列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床前明月光、海上生明月、春眠不觉晓、红豆生南国、锄禾日当午。
b. 分析五首诗词的意境和艺术特点。
c. 仿写一首以“月”为主题的古诗词。
2. 答案:a. 床前明月光:明亮的月光照在床前。
海上生明月:明亮的月光在海上升起。
春眠不觉晓:春天的早晨,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天亮了。
红豆生南国:红豆生长在南方。
锄禾日当午:中午时分,农民在田里锄草。
b. 详见课堂讲解。
c. 示例:《月夜忆舍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关注学生对诗词意境的理解和赏析能力的提高。
2. 拓展延伸:a. 探究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如月、花、鸟等。
b. 了解其他古诗词大家的作品,进行比较鉴赏。
初中语文《诗词五首》教案 3
第节总序第节
课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编写时间
月日
执行时间
月日
教学目标
一积累文言词语,培养语感。了解诗歌常识。
二反复朗诵,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培养学生热爱诗歌的情怀,丰富学生的古典文化修养。
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意境,有过去背诵诗歌。
难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变化。
教具准备
例3:我会这样问东坡大师:既然政治生活让你感到愁苦郁闷,你为什么不像陶渊明那样辞去官职,回归田园,过着快乐的隐居生活呢?
师:你的提问很有深度。实际上涉及作者在政治生活中的“进”与“退”的问题。从词中来看,东坡对此是很矛盾的。但从他为官的事实看,他没有学渊明的“退”,他选择了“进”!在杭州、密州、徐州等地,他虽然只做地方官,但都是勤政爱民,多为百姓办实事,做好事,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百姓们尊称他为“苏公”。所以,东坡的可贵就在于,他孤寂过,愁苦过,矛盾过,但他最终选择的是奋发!我们都应该学习他乐观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高处不胜寒
人间人间
郁闷惆怅释怀超脱
赏月————怨月————释怀—————祝愿
(显示:有关苏轼的资料及写作背景)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谏官劾其作诗“诽谤朝廷”,下狱。哲宗时为翰林学士,官礼部尚书,后复行新法,贬惠州,又被贬琼州。徽宗时遇赦召还,卒于常州。他学识广博,文章诗词书画均工。著有《东坡乐府》。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其他同学还有疑难句子请提出来,大家讨论。
(2)解决了文句的疑难,让我们整体把握一下词的上下两阕的主要内容
诗五首教案
【 - 初中作文】【篇一】诗五首教案诗五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30.诗五首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五首诗歌。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
3.比较阅读。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背诵诗歌。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内涵。
课前准备1.预习五首诗歌,扫清文字障碍,做到流利地朗读。
2.查找资料,了解诗歌的有关背景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饮酒》(其五)、《行路难》(其一)、《己亥杂诗》。
教学设计饮酒(其五)导入新课1.由学过的《五柳先生传》导入。
2.由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导入。
整体感知1.明确学习目标。
2.范读课文(或放课文录音)。
a.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诗歌节奏以及轻重音,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b.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两遍,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3.问题研讨指名朗读,思考下列问题:a.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b.诗人“结庐在人境”,为什么又说“而无车马喧”呢?c.结合你对陶渊明思想的了解,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诗中的“而无车马喧”和“心远地自偏”的?d.“此中有真意”,你认为所谓的“真意”指什么?□教学设计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明确:1.表现了陶渊明厌恶官场的虚饰和诈伪,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意,获得恬静的心境的思想感情。
2.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
3.这里说的“车马”指的是达官贵人的高轩,“车马喧”指奔竞于仕宦之途的喧嚣,诗人归隐田园,虽仍离不开“人境”,但没有这样的烦忧,所以说“而无车马喧”。
“心远地自偏”实际上道出了感觉与处境之间的辩证关系:隐居更主要的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境界,而不在于居所是否荒远。
如果心灵的“焦距”调好,就可以处闹市若幽谷。
4.人的自然本性。
研读赏析1.齐读诗歌,思考下列问题:a.诗歌的名句是哪几句?你是如何理解这几句诗的?b.你最喜欢哪几句诗(或你认为诗中哪些词语用得好)?说说理由。
《诗词五首》教案示例
《诗词五首》教案示例(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古代诗词精选》教材的第二单元《诗词五首》,详细内容包括:1.《登鹳雀楼》王之涣2.《望庐山瀑布》李白3.《江雪》柳宗元4.《夜泊牛渚怀古》杨万里5.《题西林壁》苏轼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五首诗词的基本内容、背景及诗人的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五首诗词的基本内容、背景及诗人的情感表达。
难点:对诗词意境的理解与把握,以及诗词中运用的修辞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五首诗词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诗词中的美景,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五首诗词,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
3. 课堂讲解:a. 分析《登鹳雀楼》的背景、意境及修辞手法。
b. 讲解《望庐山瀑布》中的形象描写和诗人情感。
c. 解读《江雪》的寓意和艺术特色。
d. 探讨《夜泊牛渚怀古》的历史背景和诗人感慨。
e. 分析《题西林壁》的意境和哲理。
4. 随堂练习:针对每首诗词设置相关问题,检验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五首诗词的共性与个性,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七、板书设计1. 板书《诗词五首》2. 内容:a. 登鹳雀楼:王之涣,景色壮丽,意境开阔b. 望庐山瀑布:李白,奇伟瑰丽,豪放奔放c. 江雪:柳宗元,清高孤傲,意境深远d. 夜泊牛渚怀古:杨万里,历史沧桑,感慨万千e. 题西林壁:苏轼,人生哲理,意味深长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要概括五首诗词的基本内容。
b. 请分析五首诗词中诗人的情感表达。
c. 请举例说明五首诗词中的修辞手法。
2. 答案:a. 《登鹳雀楼》:描绘了黄河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登高远望的情怀。
《望庐山瀑布》: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诗词五首》教案(精选
《诗词五首》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第九单元《诗词五首》,详细内容包括:1.《登鹳雀楼》——王之涣2.《望庐山瀑布》——李白3.《江雪》——柳宗元4.《夜雨寄北》——李商隐5.《枫桥夜泊》——张继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五首诗词的基本内容,理解诗词的意境和主题。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词的意境,把握作者的情感表达。
2. 教学重点:分析诗词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五首诗词的插图,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世界,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1)学习《登鹳雀楼》,了解王之涣的生平,分析诗的意境和主题,进行随堂练习。
(2)学习《望庐山瀑布》,赏析李白的写作风格,体会瀑布的壮观景象。
(3)学习《江雪》,探讨柳宗元的孤寂情怀,分析诗中的意象。
(4)学习《夜雨寄北》,解读李商隐的思乡之情,品味诗中的韵律美。
(5)学习《枫桥夜泊》,感受张继的夜泊之景,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
3.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诗词,分析其艺术特色,让学生模仿创作。
4. 随堂练习:针对每首诗词,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五首诗词的、作者、诗句。
2. 突出重点,标注难点。
3. 板书诗词的艺术特色及修辞手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选取一首诗词,进行仿写。
(3)针对所学诗词,设计一幅插图。
2. 答案:(1)主题分析:五首诗词分别表达了登高远望、赞美自然、孤寂思乡等情感。
(2)仿写示例:以《夜雨寄北》为例,仿写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词。
(3)插图设计:根据个人理解,创作符合诗词意境的插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情况,分析教学效果,针对不足之处进行调整。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4《诗词五首》-《赤壁》《渔家傲》(学案)
24《诗词五首》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诗词。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品味语言,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歌的内涵。
3.树立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与审美乐趣。
重点难点:1.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翻译诗歌。
2.正确理解诗歌的内涵、体味诗人的感情。
【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积累知识1.文常知识积累(1)杜牧字,号,唐代杰出的。
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诗歌以著称。
杜牧与李商隐并称“”。
(2)李清照号,宋代女词人,代表,有“”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折戟( ) 铁未销.( )殷.勤( ) 嗟.( ) 谩.( )3.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铜雀春深锁二乔。
我报路长嗟日暮,。
九万里风鹏正举。
,自将磨洗认前朝。
4.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折戟沉沙铁未销【销】(2)自将磨洗认前朝【将】(3)天接云涛连晓雾【云涛】(4)星河欲转千帆舞【星河】(5)殷勤问我归何处【殷勤】(6)学诗谩有惊人句【谩】(7)蓬舟吹取三山去【蓬舟】5.翻译下列句子。
(1)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2)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3)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中的“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7.试用生动的语言描画上阕第一、二句所写的梦境。
8.下阕哪一句是对“殷勤问我归何处”的回答?该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
三、回读文本,思考总结9.在预习过程中,你对作者、字词、诗歌有什么疑惑,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参考答案:一、自主预习,积累知识1.文常知识积累(1)牧之,樊川居士,诗人、散文家,七言绝句,小李杜(2)易安居士婉约词派千古第一才女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jǐ) (xiāo) (yīn) (jiē) (màn)3.填写下列诗句。
(1)东风不与周郎便(2)学诗谩有惊人句。
初中诗词五首教案
初中诗词五首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五首诗词;2. 能够分析并欣赏诗词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3. 能够运用诗词中的表达技巧,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
教学重点:1. 诗词的理解和背诵;2. 诗词分析和欣赏;3. 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
教学准备:1. 五首诗词的文本;2. 相关背景资料;3. 写作纸张和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诗词,分享自己喜欢的诗词和诗人;2. 介绍本节课将学习的五首诗词,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诗词学习(20分钟)1. 分别展示五首诗词的文本,让学生自读并尝试背诵;2. 讲解诗词的背景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3. 分析诗词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欣赏诗词的美;4. 针对每首诗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5. 总结每首诗词的主题和情感,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
三、创作练习(15分钟)1. 引导学生从五首诗词中选择一种意象或情感,进行创作;2. 提供写作纸张和文具,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3. 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引导他们运用诗词中的表达技巧;4. 学生在班级内分享自己的创作作品,互相欣赏和交流。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自己的收获;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诗词中的美和表达技巧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诗词,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素养。
教学延伸:1. 组织诗词比赛或朗诵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欣赏能力;2. 引导学生进行诗词创作比赛,展示自己的创作才华;3. 推荐相关的诗词书籍和诗人,让学生进一步拓展自己的文学视野。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五首诗词的学习和创作练习,旨在提高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诗词的背景和情感,激发他们对诗词的兴趣和热情。
同时,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发挥的空间,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诗词五首(语文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诗词五首(语文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诗词五首(语文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概述本篇教案旨在教授《语文版必修》中所述的五首古诗词,包括《登高》、《清明》、《游园不值》、《静夜思》和《望庐山瀑布》。
本教案将涵盖以下多个方面:文本审查、语篇理解、字词解释、意境鉴赏、作者背景、历时评价等等。
希望通过本次授课,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五首古诗词的内涵和语言风格,提高自己的美学品味和文学素养。
课前准备1. 教师准备好五首古诗词的文本,并把相关材料复印给学生。
2. 教师准备好课件、PPT、笔记等多种教学辅助材料。
3. 学生要自己准备好笔记本、笔、批注笔等。
4. 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演示一篇文学鉴赏的范文,以指导他们在读诗时的方法和技巧。
课程设计Step 1 文本审查在这个步骤中,教师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部分。
1. 诗词的标题:学生们要注意猜测标题的内涵和所代表的象征意义。
2. 诗词的结构:教师们要重点关注诗词的章节和段落之间的关系,强调写作技巧和手法。
3. 诗词的行文特点:学生们需要关注诗词中采用的句式、语调和声韵,推测诗词的情感色彩和内涵。
Step 2 语篇理解在这个步骤中,教师需要启发学生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理解。
1. 语言层面:学生们需要结合韵律与修辞手法,分析诗词的意境和意向。
2. 文学层面:学生们需要探寻诗词所写的背景、历史和作者的生平,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读其中的隐含意义。
Step 3 字词解释在这个步骤中,教师需要讲解一些不太容易理解的生僻字和古词。
通过字词解释,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
Step 4 意境鉴赏通过对古诗词语言的审美和鉴赏,教师们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体味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
Step 5 作者背景、思路和评价教师要着重介绍古诗词的作者:他们的生平、背景、创作意图和影响力。
同时,要求学生们就诗人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学眼界和风格。
授课方法在上述步骤中,教师所采用的授课方法应该多样化,包括讲授、解释、案例分析、讨论、演示等等。
《诗词五首》教案
《诗词五首》教案《诗词五首》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诗词五首》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掌握文学常识及文言词语的含义。
2、把握诗歌的意境,理解诗歌抒发的感情。
(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分析、鉴赏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四)美育渗透点引导学生理解记忆佳作名句,体会诗词中所体现的自然美、情感美、意境美。
二、学法引导1、放录音,学朗读,要熟读成诵。
2、疏通文意,要求整体感悟,不求逐字逐句讲析。
精妙之处要仔细玩味。
3、进入诗词的意境,发挥想像,进行再创作,可以画画,可以扩展成故事或文章进行口述。
4、诗讲知人论世。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诗词作者的情况以及创作的背景,安排学生课前搜集材料,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安排活动教学,可开展诵诗会或赛诗会之类活动,既激发学习的兴趣,又对一学期来学习古诗文情况进行测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理解诗歌意境(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特别是作者写作诗歌时的心情)。
2、难点《观沧海》中诗人创造的意境,(从分析沧海的壮阔景观人手,进而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抒发的豪情壮志。
)通过适当的讲析引导和学生的诵读,加强学生对《如梦令》《西江月》优美意境地把握。
3、疑点教师点拨学生理解《观沧海》与《望岳》中诗人博大心灵与宇宙自然的和谐统一。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1、诗词朗读录音磁带及录音机。
2、投影仪。
3、学生制作名言警句的知识卡片,课堂交流。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参照课文注释,疏通文意。
2、了解写作背景。
3、在诵读中鉴赏,引导学生感知诗歌意境。
七、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导语中国古典诗词的滋力是无穷的,那种诗人心灵的震颤,与自然的融合,会深深打动每一个欣赏者的心,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从而提高人们的文学修养。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4《诗词五首》-《饮酒》《春望》《雁门太守行》(学案)
24《诗词五首》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这五首诗词。
2.品味语言,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歌的内涵。
3.树立热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与审美乐趣。
重点难点:1.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翻译诗歌。
2.正确理解诗歌的内涵、体味诗人的感情。
【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积累知识3.《雁门太守行》选自,作者,著名诗人,史称为“”,汉族,河南福昌人。
字,与并称“唐代三李”。
李贺是中唐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结庐.( ) 东篱.( ) 搔.更短( )不胜簪.( ) 燕.脂( )(三)填写下列诗句。
1.,家书抵万金。
2.白头搔更短,。
3.角声满天秋色里,。
4.,霜重鼓寒声不起。
(四)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结庐在人境【结庐】【人境】2.悠然见南山【悠然】3.山气日夕佳【山气】4.浑欲不胜簪【浑】5.烽火连三月【烽火】6.黑云压城城欲摧【摧】7.角声满天秋色里【角】8.提携玉龙为君死【玉龙】(五)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4)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1.诗题是《春望》,那么诗人“望”到了哪些春景?2.请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个名句的妙处?3.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画“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所展现的画面?三、回读文本,思考总结在预习过程中,你对作者、字词、诗歌有什么疑惑,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参考答案:一、自主预习,积累知识(一)文学常识知识积累。
1.陶渊明,靖节先生,东晋,田园,《陶渊明集》2.子美,少陵野老,唐代,李杜,《三吏》3.《李贺诗歌集注》,李贺,唐代,诗鬼,长吉,李白,李商隐,浪漫主义诗人(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lú) (lí) (sāo) (zān) (yān)(三)填写下列诗句。
《词五首》学案.doc
《词五首》学案一、新课标对古诗词的目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中考必考(默写和赏析)二、学习诗词必须达成的目标1.了解体裁、作者及创作的背景2.诵读诗词: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3.整体感知:结合资料,发挥想象,理解意思4.分析鉴赏:内容上(炼字、释句)写法上(修辞、角度、用典)情感上(结合主旨)5.背诵及默写诗词三、赏析方法指导。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赏析:语言:鉴赏用词之妙(炼字),语言特色(清新淡雅、平淡自然、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等),一词领全诗(主旨、结构)等修辞方式: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比、衬托、双关等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物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等。
四、反馈练习。
(一)阅读《武陵春》,完成下面习题。
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舶舷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阙四句中有两句通过人物的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请将它们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①只恐双溪舟乍膈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以上两题为2007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3、对本词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尘香”二字写落花已化为尘土,流露出词人对美好事物遭受摧残的惋惜之情。
B.“欲语”而泪先夺眶而出,写出词人有难以抑制的满腹忧愁和伤痛,具有感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C.“春尚好”“泛轻舟”用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词人随遇而安的喜悦之情。
D.词作最后两句将哀愁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来写“愁”之浓之重,既形象生动又自然妥帖。
《诗词五首导学案
《诗词五首》导学案一、导入教学目标:通过进修《诗词五首》,了解中国古代诗词的魅力,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进修《诗词五首》的内容和背景知识,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领会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体会其中的艺术魅力。
二、呈现1.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田园。
背景知识:作者李白,表达了对田园的思念之情,以明月为媒介,表现出一种离乡思乡之情。
2.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背景知识:作者王之涣,表达了登高遥眺的壮美意境,借登高之景寄托了对人生的追求和倾慕。
3.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背景知识:作者孟浩然,描绘了春天清晨的景色,表现了春天的生气勃勃和变幻莫测。
4.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背景知识:作者李白,以喝酒为主题,表达了豪迈豁达的人生态度,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豪放不羁的个性。
5.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背景知识:作者苏轼,表现了对人生的追问和对命运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世界的疑惑和追求。
三、引导1. 请同砚们谈谈对这五首诗词的理解和感受,如何体会其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 请同砚们尝试背诵其中一首诗词,并结合背景知识,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和艺术表达。
3. 请同砚们思考,古代诗词对摩登人有何启迪和影响,如何将古诗词的精神融入到摩登生活中。
四、拓展1. 探索古代诗词的魅力,了解更多名家名作,拓展古诗词的视野和欣赏范围。
2. 鼓励同砚们尝试创作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体验古诗词的魅力和韵味。
3. 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操。
五、总结通过进修《诗词五首》,我们不仅了解了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和韵味,更培养了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希望同砚们能在今后的进修和生活中,不息感悟诗词之美,体验文学之乐,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操。
《诗词五首》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诗词五首》教案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诗词五首》教案教案教学设计1本文介绍的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节以《诗词五首》为例的语言文学课的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具体分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预习、授课、练习和作业等环节。
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文化和诗词文化的基础知识和文化背景。
2.让学生对比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文学风格,形成对文学的感性认识和客观理解。
3.让学生感受文学的表达力和情感内涵,培养审美体验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古代文化2.区分不同类型诗词韵律以及文学风格3.感受文学内涵三、预习环节在课前,要求学生预习所要讲的《诗词五首》,并结合历史文化背景和作者生平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并做好笔记。
四、授课环节1.导入:老师以作者生平和影响作文背景为入口,引入今天要讲的《五首诗词》。
2.教学内容第一首诗:《静夜思》李白第二首词:《虞美人》李煜第三首诗:《登高》杜甫第四首诗:《滕王阁序》王勃第五首诗:《木兰花慢》况周颐老师一首一首的讲解,首先介绍是哪个朝代的,作者是谁,文学风格,具体要点等等,并配合一些插图和音频演示。
3.讲解重点诗词风格、表达方式和文学内涵4.练习环节老师分给每个学生一首诗词,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理解、比较,讲解该篇作品后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讨论和分享。
五、作业环节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自行创作一首诗词,提交到班级论坛,进行分享和点评。
教师应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评价,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并指出不足之处。
同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文艺修养,积累更丰富的文化知识在文学教育中,诗词学习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学习古代诗词,可以进一步了解历史文化背景和文化精髓。
在本次课程中,教师通过讲解五首经典的诗词作品,让学生深刻理解文学风格、表达方式和文学内涵。
通过自主思考、讨论和创作,学生培养了自己的文艺细胞,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文学修养和创造力。
诗词五首(教案)-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诗词的基本概念、意象运用和情感表达。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诗词内涵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欣赏诗词的美,并在生活中发现它们的独特魅力。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词的意象运用和抒情手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不同诗词中的意象和手法,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首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诗词朗诵: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诗词朗诵活动,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美和情感美。
4.表达与交流:通过课堂讨论、诗词朗诵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进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
5.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鼓励学生主动探索诗词意蕴,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并在小组合作中发挥团队精神,共同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诗词的韵律美与意境美:五首诗词在韵律和意境方面各具特色,教师需引导学生掌握诗词的韵律规律,感受诗词所表达的意境。
举例:《登高》一诗的韵律为五言绝句,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忧虑;《望岳》则以五言律诗的形式,展现了诗人对泰山的敬仰之情。
(2)诗词中的意象运用:重点分析五首诗词中诗人如何运用意象来表达情感,掌握意象在诗词中的作用。
举例:《春望》中,杜甫通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等意象,表达了战乱时期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切。
其次,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难度,让他们从简单的诗词开始欣赏和分析;而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引导他们深入探讨诗词的内涵,挖掘更多的情感和价值。
24课诗词五首导学案.doc
《诗词五首》导学案(三课时)教学目标:1、能背诵和默写五首诗词。
2、学生能调动自己审美经验的积累对文本进行鉴赏,能从诗歌的意境、表达手法等方面对文本进行鉴赏。
3、反复诵读,领会诗人的感情,把握诗词的主旨,品味诗词的韵味,提升审美情趣。
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1、搜集与诗词题材、主旨或作者有关的诗词,准备默写。
2、搜集有关《诗经》、乐府、绝句、律诗、词的常识;了解“风、雅、颂、赋、比、兴”。
3、查阅与本课有关的资料:作者生平、时代背景、作品风格、相关鉴赏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五首诗词的重点字词:2、五首诗词的名句:3、五首诗词的朗读停顿和感情基调:4、自由朗读,读准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三、朗读展示,个人读、小组读、集体读,读后点评。
四、品读鉴赏,领会诗情。
1、五首诗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分别是:2、品味鉴赏诗词中最能表现主旨的诗句:3、把五首诗词中触动你的心灵、引起你的共鸣或感悟的诗句写下来,选取恰当的角度进行鉴赏:4、比较《采薇》和《十五从军征》的异同以及《诉衷情》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异同:五、达标检测。
1、背诵、默写五首诗词。
2、 .给下面字注咅。
冢() 窦() 霏() 雉()鬓() 羹() 贻() 貂裘()3、按要求回答问题。
(1)“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句中数词的表达作用是:(2)“只吹得水尽鹅飞罢” 一句中的“罢”字去掉好不好?说说你的理由。
(3)“尘暗旧貂裘” 一句有什么深层含义?六、模拟试题(-)理解背诵。
1、《采薇》中烘托出士兵们因思乡之切而沉重抑郁的心境,也预示着归途的艰辛,为下句“行道迟迟”作铺垫的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十五从军征》小描写归乡老兵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釆薇》中回首往事的句子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五首》学案三初孟洪兵诗词五首各具特色,其中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杜甫的归心似箭,韦应物追求恬淡幽静的意境,赵师秀等客之久的单调寂寞,李清照的对美好事物的憧憬,辛弃疾的报国之志等无不感染着我们每一位读者。
请仔细阅读,领略诗词所特有的意韵——1.反复朗读,理解诗意、词意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古代诗词的形式和遣词造句的特点。
3.融入诗情画意之中,探究诗词的情趣和意趣。
走近作者一、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唐代著名诗人。
其代表作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
有《杜工部集》,代表作有“三吏”、“三别”。
韦应物(约737—约791),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青年时以三卫郎事唐玄宗,后做过滁州、江州、苏州刺史,故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
有《韦苏州集》。
赵师秀(1170—1219),南宋诗人。
字紫芝,号灵秀,永嘉(今浙江温州)人。
绍熙进士,曾任筠州推官。
诗学唐代贾岛、姚合一派,反对江西派的艰涩生硬。
和徐照、徐玑、翁卷并称“永嘉四灵”。
李清照(1084—1151),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她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散文和诗歌都有成就。
她的词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多写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著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现存的后人辑本有《漱玉词》,今人辑本有《李清照集校注》。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他的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也有不少吟咏祖国山河的作品。
其作品艺术风格多样,收集在《稼轩长短句》中。
二、作品信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选自《杜工部集》。
宝应元年(762)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郑州)、汴(开封)等州,叛军首领相继投降。
此时,逃亡到梓州(今四川三台)过着漂泊生活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欣喜若狂,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滁州西涧》选自《韦苏州集》,是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所作。
《约客》选自《清苑斋集》。
约客,是希望客人如约而至,然而此诗写的却是客人没有按时来,甚至没有来。
《如梦令》选自《漱玉词》。
如梦令是词牌名。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选自《稼轩长短句》,菩萨蛮是词牌名。
此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春。
当时,作者任江西提点刑狱公事,住在赣州。
造口,在江西万安西南,和郁孤台有相当远的一段路。
诗人把这首词书在造口的石壁上,是赴任所书,还是后来游经此处所书,不得而知。
据载,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十月,金兵入侵江西,隆山勿太后(高宗的婶母)从洪州(今南昌市)沿赣江南奔,先乘船至造口,再由陆路逃到赣州。
当时金兵追太后至造口,老百姓被屠杀劫掠,情形极惨。
四十多年后,作者来到这充满血泪的地方写下了这首诗。
融入文本一、整体解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滁州西涧约客如梦令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此诗可分为两层:前四句写闻收复之喜,后四句写急欲还乡之情。
本诗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诗人得知安史之乱终于结束时喜极而泣的心情,刻画出作者急欲归乡,兴奋欲狂的形象。
可见诗人的赤诚的爱国之心。
本诗描写了滁州西涧幽寂的风景,给人一种恬淡幽静的意境。
本诗通过写景,烘托出单调、寂寞的氛围。
本词以白描开头,结句着色浓艳,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及其雅致的性格。
上阕由怀古到叹今,四句话写尽了近五十年来的惨痛的历史和自己的无限悲愤,完全借山水来表达。
下阕紧承上阕,表达了军民收复失地的决心。
二、问题研讨1.“即从巴峡穿巫峡,使下襄阳向洛阳”描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这一联包含了四个地名,即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有漫长的距离,而作者却用“即从”、“穿”、“便下”、“向”贯穿起来,体现了诗人忽闻胜利后的惊喜之情。
2.反复诵读《滁州西涧》,仔细体味该诗独有的意境,并体会其高妙之处。
本诗作者通过平常、平静之事,不动声色地写出了自己对恬淡幽静意境的追求和向往。
3.反复诵读《约客》,体会该诗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反映了诗人“约客”不至时的无奈和凄苦。
4.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李清照的词,并用你那漂亮有力的字把它们抄录下来,然后,分析鉴赏一下李清照的词的特点。
善用白描手法,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音律,崇尚典雅、情致,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词慷慨,与其平常词风不同。
5.仔细诵读《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下阕,理解其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作者用“东流去”的赣江水喻军民抗敌收复失地之心,这也是诗人的心志。
“愁”是愁国破家亡,是忧国忧民。
下阕内容表达了作者哀叹祖国山河破碎,人民受难,愤慨南宋统治者不抵抗侵略和自己报国志愿不能实现的真挚感情。
6.归纳这五首诗词的作者、生活的朝代、诗歌的体裁、出处、主题和写作特点。
题目作者朝代体裁出处主题写作特点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唐七律《杜工部集》收复失地,无比欣喜爽朗、明快滁州西涧韦应物唐七绝《韦苏州集》恬静幽邃,淡淡感伤烘托、衬托约客赵师秀南宋七绝《清苑斋集》约客不至,集虑不安字简、意深如梦令李清照南宋词《漱玉词》雨后花残,多愁伤感婉约、细腻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南宋词《稼轩长短句》北方沦陷,极度哀愁豪放、慷慨三、名句鉴赏1.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这两句诗描写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的人们,听到政府军队打仗胜利,收复失地时的欢欣喜悦,意象极为明快、可爱。
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从“春潮”、“野渡”句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作者好像在急剧变化的潮水中寻求一种自由和安静。
作者不动声色地把自己的心迹融于写景之申,给人一种妙不可言之感。
3.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一个“敲”字,把主人约客久等不至的心境(急、气、失落、无奈等)刻画得极为生动,使本句成为揭示内心世界的佳句。
4.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作者描写春日深闺的情趣,但从文字里也能感受到作者的寂寞,情思幽渺,感怀无限之情。
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这两句词,现今引用来比喻任何恶势力都不能改变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说明了正义之心是不可挡的。
四、靓点点击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语言自然流畅,没有丝毫的修饰和矫情,出自胸臆,奔涌直泻。
《杜少陵集详注》中引王嗣的话说:“此诗句句有喜悦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装点,愈朴愈真,他人决不能道。
”后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此诗,赞其为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诗也”。
2.《如梦令》运用借代手法,以色(绿、红)代物(叶、花),又用俗词(肥瘦)形容,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体验活动1.请阅读辛弃疾报国有心、请缨无路、无限悲愤的《破阵子》,然后联系《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研讨一下辛弃疾词的特点。
2.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李清照早年和她四十四岁以后的词,比较她前后两个阶段词的特点,从而了解其思想及性格特点。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练习全解一、反复诵读课文,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说说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当时怎样不同的心情,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说明。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达的是杜甫在四川听到平叛官军打了大胜仗收复了蓟北的喜悦心情,这从“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句可看出,高兴得纵情饮酒放声歌唱,想象着在春天和家人一起回故乡。
而《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则是辛弃疾在江西造口抚今追昔,想象着金人当年的残酷,表达了自己忠于南来坚决抗金的决心,这从“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和“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句可以看出。
2.想象《滁州西涧》描绘的画面,并说说所配插图和你的想象是否一致。
这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写的是安徽滁州西涧很平常的景色:隐蔽沉静的野草生长在涧水边,岸上茂密的树林里有黄鹤啼鸣。
傍晚带雨的春潮流水更急,无人问津的野渡小舟自然摆横。
这给我们创设了一种恬淡幽静的意境。
诗的寄寓是作者对那些无声息者抱有一丝同情,这从“独怜”句可以看出;作者还似乎要在急剧变化的潮流中去寻求一点自由和安静,这从“春潮”、“野渡”句可以看出。
看似平常、平静的写景,却不动声色地蕴藉着自己的心迹。
3.《约客》和《如梦令》反映了诗人怎样不同的心境?《约客》反映了诗人“约客”不至时的无奈和凄苦;《如梦令》反映了诗人在少女时代对美好事物的关切,以及对闺中生活的怀念。
二、解释下列诗句中的粗体字词。
1.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歌:歌唱。
青春:春天。
2.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怜:爱。
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肥红瘦:枝叶繁茂,花儿凋零。
4.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可怜:可惜。
三、背诵课文。
本课编选了唐宋五位作者的作品,展示了不同的风格,同学们可以在背诵中多角度地领略唐宋诗词的精粹,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自主实践一、语言实践1.填空。
(1)白日放歌须纵酒,。
(2)春潮带雨晚来急,。
(3)黄梅时节家家雨,。
(4)有约不来过夜半,。
(5)知否?知否?。
(6),毕竟东流去。
2.解释下列诗句中粗体字词。
(1)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2)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4)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3.想象一下《滁州西涧》描绘的画面,并说说本诗所配的插图和你的想象是否一致。
4.《约客》和《如梦令》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二、阅读实践(一)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5.此诗选自,作者是代的。
6.解释粗体字词的含义。
(1)涕泪(2)却看(3)漫卷7.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二)永遇乐李清照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招,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8.反复诵读,说说本词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
9.理解“染柳烟浓,吹梅笛怨”这一诗句的写作特色。
参考答案1.(1)青春作伴好还乡(2)野渡无人舟自横(3)青草池塘处处蛙(4)闲散棋子落灯花(5)应是绿肥红瘦(6)青山遮不住2.(1)歌:歌唱。
青春:春天。
(2)怜:爱。
(3)绿肥红瘦:枝叶繁茂,花儿凋零。
(4)可怜:可惜。
3.略。
4.《约客》反映了诗人“约客”不至时的无奈和凄苦;《如梦令》反映了少女对美好事物的关切,以及作者对闺中生活的怀念。
5.《杜工部集》唐杜甫6.(1)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