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 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 课件
2023年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 的”,题型变灵活,难度有所提升,分值上升为4分。
第一章
点号分类复习
一、点号的基本用法
➢ 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 是针对句子内部结构层次的。对于点号,要明确点号 表示停顿的时间长短关系:
➢ 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叹 号)。
2.(2019·全国卷Ⅱ)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长 跪不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1. (2023·全国卷Ⅰ)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 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文中有两处 画横线部分,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中的逗号 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3.(2020·浙江高考)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 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5.(2023·浙江高三校考)请为文中【A】【B】两 处加上标点符号,并说明理由。
2019 年 全 国 Ⅱ 卷 考 查 了 标 点 符 号 中 “ 引 号 ” 的 作 用 。 2020年全国卷考查了“破折号”的作用。2021年浙江卷考查 了“引号”“顿号”等作用。2022年甲卷考查“引号”作用。 这几年主要以选择题形式考查为主,分值以3分居多。
➢ 补充:后置并列定语用逗号。
她的篮子里放着一个碗,空 的,破的。
➢ 补充:并列谓语和并列补语之间用逗号。
a.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b.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 补充:并列介宾短语作状语, 一般用逗号。
在风里,在雨里,我们一
起走过。
【常见误用及矫正】
关注点
错误典例
剖析
(1) 概 数 约 数 之 间不能用顿号

标点符号的各个用法总复习

标点符号的各个用法总复习

标点符号的各个用法总复习一、基本用法:掌握逗号、句号、顿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引号、省略号、书名号和分号这十种标点符号。

现将这十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如下介绍:(一)逗号[用,表示]用来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例: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二)句号[用。

表示]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

它一般用在陈述句和不带明显的命令口气的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例1 :刘胡兰是一位闻名全国的女英雄。

例2:请递给我一杯水。

(祈使句)(三)顿号[用、表示]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较小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句子中并列成分,比较小的停顿用顿号,而较长的停顿用逗号,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停顿的长短。

例:总攻开始了,军号声、枪声、炮声、喊杀声,立刻混成一片,震动着山谷。

(四)问号[用?表示]表示一句问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问号,问号占一格,点在格的中间。

不论是疑句,还是设问、反问,当问句的意思表示完了,就用问号表示停顿。

例:①你叫什么名字?(疑问)②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反问)③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的劳动群众。

(设问)(五)感叹号[用!表示]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完了之后的停顿,用感叹号。

感叹号一般用在感叹句和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中间。

凡是感情色彩比较浓的句子,诸如喜爱、赞美、悲伤、怀念、请求、命令、愤怒、惊讶等,在一句话说完后,应该用感叹号表示停顿。

例:①您就让我再试一试吧!(请求)②我的“小咪咪”多可爱啊!(喜爱)③什么,“迷糊”也考了一百分!(惊奇)④你们坐在敌人只要一发炮弹就能送你们升天的地方,还在忙什么别的事!乱弹琴!(气愤)⑤他白了我一眼,说:“别动!”(命令)(六)冒号[用:表示]主要用于句子中表示提示、总结之后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由于冒号主要有以下用途:(1)冒号用于引述语之前,表示后面是所要说的话或引用别人的话。

高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高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析(1)没有疑问语气的陈述句误用问号(用逗号/句号)例:我不知道他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我不知道他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请你问问他叫什么?(请你问问他叫什么。

)这件事是不是他干的?(我们调查清楚后再下结论。

)什么时候出发?从哪上车?我们都计划好了。

(什么时候出发,从哪上车,我们都计划好了。

)基础知识究竟扎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基础知识扎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疑问句,正确)你怎么能这么说呢?(反问句,正确)(2)主谓倒装句中句末点号误用。

(句末用问号/叹号)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同志们。

(究竟是怎么回事,同志们?)你生病吗?小栓。

(你生病吗,小栓?)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多美啊!祖国的春天。

(多美啊,祖国的春天!)出来吧!你们。

(出来吧,你们!)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山海关!这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

(山海关,这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3)选择疑问句中,中间误用问号。

(中间用逗号)例:我是报考文科呢?还是报考理科呢?(我是报考文科呢,还是报考理科呢?)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你今天去公园吗?什么时候去?(连续疑问,正确)(4)并列成分作谓语、补语时中间误用顿号。

(应用逗号)我们今天去打球、吃烧烤。

(我们今天去打球,吃烧烤。

)中国人民勤劳、善良勇敢、坚强。

(中国人民勤劳,善良,勇敢,坚强。

)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这篇小说写得形象丰满、生动感人。

(这篇小说写得形象丰满,生动感人。

)(5)分句之间误用顿号、逗号。

(判断层次关系,确定逗号、分号)例:牛身上到处都是宝,肉可以吃、奶可以喝、肝、脾可以做药。

中高考语文考前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中高考语文考前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引文不完整,句末(。)号(?!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面。
例:写文章要做到“简洁朴实,情感真挚,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找冒号, 有冒在 里,无 冒在外
标号: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包括(“”)、(——)、 ( )、(......)、(.)、(《》)、(-)和(.)
引号(“”)的用法:
(四)与说组合,分情况 1.说话人在开头,后面说的话引号引到底
标点符号: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 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二)在长宾语前用(,)分开 例:我曾想,她离开大概是因为我太帅了吧!
(三)状语在开头,后面用(,) 例:昨天,我特地去看了高三的班主任。 (四)独立语,后面用(,) 例:我来广州,怎么说也有十几年了。
标点符号: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 句号(。)—表示一句话说完的停顿 (一)陈述句末尾,陈述完用(。) 例:小明回家了。 (二)祈使句末尾,语气轻缓用(。) 例:请您稍等一下。
注意:有和、与、及、或者等连词之间不用(、)
标点符号: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 冒号(:)—表示提示上文或概括上文的符号
(一)书信、发言稿,称呼语后面;引用某话,用在“某某说”后面
例:妈妈说:“小明你再不好好读书,以后当流氓都不配。”
(二)用在提示语后面,表示提示下文
例:通过多方面实践证明:学习靠的不是死记,而是活用。 (三)用在总结性话语后面 例:北京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欧阳平:……
⑤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例:他:“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
⑥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例:这么多年他老人家没有来得及听我一次汇报,总理呀总理,现在我到 哪里向你汇报呢?……
标号: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包括(“”)、(——)、( )、(......)、 ( .)、(《》)、(-)和(.)

中考语文标点符号专题复习

中考语文标点符号专题复习

中考语文标点符号专题复习中考语文标点符号专题复一、知识综述1.标点符号分为标号和点号。

2.点号分为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

①句末点号:包括句号、问号和感叹号三种,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一个较大的停顿。

②句中点号:包括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四种,表示句中的停顿和结构关系。

3.标号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破折号、括号、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连接号、间隔号和专名号九种。

二、具体用法一)顿号和逗号1.表示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示确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

例①:他三十六七岁。

他的年龄不确定,所以“六七”中间不能用顿号。

)例②: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

做值日的对象是确定的,就是四组和五组,所以“四五”中间要用顿号。

)2.并列词语间用逗号,不是并列词语的不能用顿号。

例:新建小区内的住宅共24幢、396套,绿化率达到45%。

24幢和396套是包容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所以中间的顿号应去掉。

改为:新建小区内的住宅共24幢396套,绿化率达到45%。

)3.较长的并列成分间可以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深深陶醉了。

(并列成分不是词而是短语了,一般用逗号。

)4.并列成分间已有问号和叹号,不应再用顿号,也不用其他点号。

例: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研究!”“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两个并列成分间已用了叹号,所以不应用任何标点符号。

)5.并列成分内部还有并列时,小并列间用顿号,大并列间用逗号。

例:上海的越剧、沪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汇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上海、安徽、河南属于大并列,中间用逗号,越剧和沪剧属于小并列,中间用顿号。

)二)分号分号:表示并列复句内部分句之间的停顿,停顿比逗号要长。

如果分句内部已经用了逗号,并列分句之间必须用分号。

只有一重关系的复句(非并列关系),分句间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在句中凡用逗号不能很清楚地表达并列分句关系的地方就用分号。

高考语文复习标点符号课件50张

高考语文复习标点符号课件50张
1.用于句子末尾,主要表示感叹语 气,有时也可表示强烈的祈使语气、反 问语气等。使用叹号并不取决于句子的 长短。
①才一年不见,这孩子都长这么高啦!
②你给我住嘴!
2.用于拟声词后,表示声音短促或突然。示 例:咔嚓!一道闪电划破了夜空。
3.表示声音巨大或声音不断加大时,可 叠用叹号;表达强烈语气时,也可叠用叹号, 最多叠用三个叹号。
2.标示电影、电视、音乐、诗歌、雕塑等各 类用文字、声音、图像等表现的作品的名称。
示例1:《渔光曲》(电影名)示例2:《追 梦录》(电视剧名)示例3:《勿忘我》 (歌曲名)示例4:《沁园春·雪》(诗词 名)示例5:《东方欲晓》(雕塑名)示例6: 《光与影》(电视节目名)示例7:《社会 广角镜》(栏目名)示例8:《庄子研究文 献数据库》(光盘名)示例9:《植物生理 学系列挂图》(图片名)
这是临比赛胆怯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4.主谓倒装句,问号放在句末,谓语后用逗号。
安排工作了吗,这些新来的同志? 你就去吗,小栓的爹?
5.虽使用了疑问词,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句,
句末不用问号。
他家住哪里,我不知道。 谁也说不清他到底是什么人。
七、标号之引号
1.表直接引用的话。
李白诗中就有“白发三千丈”这样极尽 夸张的语句。
8.引号与相邻标点误用。
使用引号后,句末点号应该放在引号内还是 引号外,关键看所引部分是否是一个独立的句子。
例: ①杜甫的诗句多么豪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说得很有道理,它时 刻提醒我们要惜时勤奋。
括号标明 行文中的注释性的话。
分类:
1.句内括号指只注释或补充说明句中部分词语的括号。
世界上哪有不包含矛盾的事物!

标点符号专项复习

标点符号专项复习
• 1.句内括号要紧贴在被注释、补充的词语后。 可以说,除了诗(因为诗是最难翻译的),雨果 ……
• 2.句外括号是注释补充全句内容的,括号在整句 的标点后。 各国人民间的和平万岁!(长时间的鼓掌)打到 战争的挑拨者!(全场起立欢呼,掌声经久不息 )
• 3.如果在被注释的词语后加标点,加在括号后。
达标检测:下列标点使用是否正确?
传纸条的同 学。)
引号在表示特定的称谓和特殊含义时的区别:
1、引号在表示特定的称谓时,是为了起 一个突出、强调的作用;
2、引号在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时, 该词语就不再表示它原来的 意思,而是 具有了新的含义;
总结:即前者的词意并未改变,但后者 的词意已经发生了改变, 具有了不同于 原意的新的含义。
• 1.我们在田间,可以看到有些瓜果、蔬菜 的叶子(如丝瓜、番茄)是平伸的,有些 作物的叶子(如水稻、小麦)是直立的。
• 2.这间办公室一共有五台电脑供老师使用 (包括笔记本电脑) 。
是标明文中省略内容的标号。 一般列举三项后才使用省略号。
• 1.省略号前是完整的句子,句末点号保留。 他轻轻的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
• 第三注意连续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 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达标检测:下列标点使用是否正确?
• 1.我们应该研究一下,这件事究竟应该怎 么办?
• 2.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 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 兴?
• 3.安排工作了吗?这些新来的同事?
引号的作用 :
①表示引用的部分。 ②表示特定称谓 ③表示特殊含义 ④表示讽刺或否定 ⑤表示强调
用法4:语 言的延长、 声音延续
在右面句子的( )里填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复习(引号的用法复习、省略号的作用、破折号的作用)

标点符号复习(引号的用法复习、省略号的作用、破折号的作用)

标点符号复习(引号的用法复习、省略号的作用、破折号的作用)一、引号1、引号的作用:①表示直接引用:②表示突出强调:③表示否定或者讽刺:④表示特定称谓:⑤用来引用俗语、谚语、歇后语、古语等:2、练习1、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2、这是我们组办的“热爱大自然”的手抄报。

()3、“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4、罪恶的子弹还要挟着“和平之花”。

()5、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6、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7、鲸鱼的外形是极为理想的“流线型”。

()8、大家采集起“茅茅针”来。

()9、爸爸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10、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11、罪恶的子弹还要挟着“和平之花”。

()12、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13、他在学下读书的时候,大家都称他为“辩论家”。

()14、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15、大家采集起“茅茅针”来。

()16、荷兰获得了“欧洲花园”的美誉。

()省略号1、作用:①表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②表重复词语的省略;③表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④表静默或思考;⑤表说话断断续续;⑥表语言的中断;⑦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2、练习(1)“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

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2)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响,接着就是一阵纷乱的喊叫。

()(3)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我问候安辽娜,问候独眼的艾果尔,问候马车夫。

()(4)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5)观众们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头上的碗眼看身体已经转过来。

()(6)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边相依相随......(语意未尽)(7)”你看他们那小模样!啧啧......”海鸥听见老人呼唤,马上飞了过来,把团团围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考点之一“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桂林四中姚培鉴2.分类别,明区别,锁定难点甲组——句号、问号、叹号(表示句子末尾的停顿和句子的语气)★问号难点之一:该不该用问号,要从整个句子来看,看看是否真正发问,有没有疑问语气。

含有“谁”、“什么”、“怎么”、“是否”等疑问词的句子,有的全句是疑问句,有的全句并不是疑问句,要分辨清楚。

[示例]①学生和家长普遍关心的是今年高考的时间是否会有变化,招生录取情况怎样。

②读者此时急要知道的,是吴用等对于此十万贯金珠究竟是“软取”呢或是“硬取”,如果“软取”,又怎能瞒过杨志那精明的眼光。

(茅盾《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试题链接]①※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1993年第5题)②※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1994年第6题)③※今天这节课要学习蒲松龄的名篇《促织》,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1998年第10题)★问号难点之二:选择疑问句,句末用问号,中间各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如果各选项较短且中间无停顿,则可以不用标点;如果要强调每个选项的独立性,则可以每项之后都用问号。

[示例]①暑假我们去桂林还是去南京?②这次旅游,我们是为节省点钱坐火车呢,还是为争取时间坐飞机呢?③站在学生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划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作为老师,我们必须把这些问题想清楚。

[试题链接]※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1993年第5题)乙组——逗号、顿号、分号(表示句子内部大小、性质不同的停顿)★逗号难点之一:如要强调主语,即使主语很短,后面也可用逗号。

[示例]她,就是这次获奖选手中唯一的中国人。

★逗号难点之二:倒装句中要用逗号。

[示例]怎么啦,你?[试题链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厂长严肃地说。

(1993年第5题)★顿号难点之一:有些并列词语读起来并不停顿或者停顿很小,又不会产生歧义,中间不必加顿号。

[示例]中学生活中有多少欢乐悲伤青涩酸楚的事情令人回味呀。

★顿号难点之二:并列词语作谓语、补语,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示例]①一群孩子在唱歌,跳舞。

②这本书写得真实,感人。

[试题链接]※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1997年第3题)★顿号难点之三:如果要强调简短的并列词语,这些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要用逗号。

[示例]成功者必须具备三种品质:智慧,毅力,谦逊。

★顿号难点之四:邻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的不用顿号;如果是数字省略语,就要用顿号。

[示例]①一个月千八百块钱的工资,要养活一大家子人,她的生活确实很困难。

②第二、三单元是考查的重点,请大家多花些时间去复习。

[试题链接]※小河对岸三、四里以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宛延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1995年第5题)★顿号难点之五: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示例]诗歌、散文的自由,小说、戏剧的虚幻,这不正是文学无尽的魅力吗?[试题链接]※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1997年第3题)★顿号难点之六:顿号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小,用来隔开并列的词或并列的短语。

分句之间停顿较大,不应用顿号。

[试题链接]※她笑得那样天真、自然、充满了纯情的爱,更让观众为她即将降临的危机充满忧虑。

★分号难点:分号只用在复句中,不用在单句中;除了并列分句以外的其他分句,如果分句内部已经用了逗号,分句之间通常就得用分号。

[示例]①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试题链接]①※“画人画鬼”,指《聊斋志异》的题材内容,它借狐鬼故事来达到“刺贪刺虐”的目的,“高人一等”,是评价蒲松龄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入骨三分”,则概括了他在创作上的成就。

(1998年第10题)②※团总支书记最后指出,对于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应该大力提倡;对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应该注意改进。

(1997年第31题)③※主食和肉食量高;水果、蔬菜量低;室外活动量少,是形成肥胖的一种生活模式。

丙组——冒号、引号(表示提示和引用)★冒号难点之一:分项或从几个方面分述之后,冒号可以引出总括上文的话。

[示例]考,是老师的法宝;分,是学生的命根:师生之间的“斗智斗勇”可谓由来已久。

[试题链接]※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1995年第5题)★冒号难点之二:没有提示的意思,没有较大的停顿,即使出现“想”、“说”、“认为”等词语,也不用冒号。

[示例]①爸爸连头也没抬,说了声“放那儿吧”,就又钻到图纸里面去了。

[试题链接]※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1994年第6题)※民主生活会上,大家给他提意见,批评他:老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观念。

★冒号难点之三:“××说”之类放在引用语前头,用冒号;放在引用语中间不用冒号。

“××说”前面引号里面的内容末尾一般不能用句号,可用逗号、问号、叹号、省略号、破折号。

[示例]“很多纯文学作品确实不太好懂,”老师说,“可一旦你懂了,那就会一辈子受益。

”[试题链接]※“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1995年第5题)★冒号难点之四:一个句子中不宜套用两个冒号。

[试题链接]※网友给我发邮件说:近来网上有三多:绯闻多,脏话多,病毒多。

★冒号难点之五:冒号后面提示的内容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几句话,但范围必须清楚,否则便会造成误解。

[示例]①声乐家苏林教授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在这次参加考试的二百多名考生中,有一个二十来岁的女生陈伊玲,初试成绩十分优异,声乐、试唱、练耳和乐理都列入优等,尤其是她的音色美丽、音域宽广,令人赞叹,而复试时却使人大失所望。

苏林教授一生……这样的事情也还是第一次碰到。

[试题链接]※我们并不讳言:★引号难点:凡是把引用语独立来用,句末点号放在后引号里面;凡是把引用语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句末不用点号,但是引用语末了的点号如果是问号或叹号,那末,即使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一般也要保留。

[示例]①贾岛诗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境,这次旅游我算是领略到了。

③正在沙特访问的美国国务卿贝克今天说,海湾危机“正进入一个新阶段,如果必要,美国将不排除诉诸武力”。

④他把“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两句反复吟咏了好几遍。

[试题链接]①(1991年第5题)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五个标号处的正确标点符号是()恩格斯说过:“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成口号;而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①毛泽东同志也强调过,讲话、写文章“都应当简明扼要②我国历代作家常以“意则期多,字则唯少③作为写文章的准则,力求“句句无余字,篇中无长语④(姜夔《白石诗说》)⑤②※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1994年第6题)③※“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这是郭沫若为蒲松龄纪念馆聊斋堂写的对联。

(1998年第10题)丁组——破折号、括号、省略号(表示话语的插入、转折或者删节)★破折号难点之一:解释或补充说明语句插在一个句子当中,前后两处都要用破折号。

[示例]一个人倘不把自己的文化积累——包括语言——尽可能地占为己有,并且从这个基础上跨开步去,那他实际上是不懂得利用条件,让自己处在优势的地位。

[试题链接]※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需要寻求适当的地方——矮树、篱笆、野草、灌木枝等蜕掉身上的皮。

(1994年第6题)★破折号难点之二:破折号可以表示声音的延长;也可以表示语话突然中断,戛然而止。

[示例]①我们对着大海喊:“大——海——,我们爱——你——”②“你——”老师看着我,忍不住笑了,“这么简单的题目都没弄明白,还老想做那些高难度的,路要一步一步走嘛。

”★破折号难点之三:破折号与括号都有解释说明的意思,但破折号引出的解释说明是正文的一部分,括号引出的解释说明不是正文,只是补充说明而已。

[试题链接]硬将自己代替氢离子而与氢氧离子结合,变成氢氧化钾。

②※她妈妈满怀希望地问:“今天见到的那个大学生怎么样?”勿好,拿不出去……”姑娘不无惋惜地回答。

★括号难点之一:括号是用来注释或补充说明前边词语或句子的;括号中的内容并不很重要,也不是正文的一部分,没有它也不影响意思的完整。

有些话明明是正文,就不能用括号。

[示例]①我上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时,读了许多外国现代小说,这对我后来从事的研究很有好处。

[试题链接]※出版社在1997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征订单上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

(1997年第3题)※黄蜀芹还没来得及说句感谢的话,郑长符重重地(不,应该说是深深地)吻了妻子一下,全场欢呼起来。

★括号难点之二:括号要紧挨..前面被注释或说明的词语或句子。

[示例]①猿人是第一次能用双手制造工具的人,他和那种只能本能地使用自然工具(石块、木棒)的一般南方古猿,有了本质的区别。

[试题链接]※过去的一年里,一些老牌出版社也不甘示弱(如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纷纷推出了许多专业水平很高的助学读物。

★括号难点之三:按注释范围大小来分,括号可分为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两种。

前者只注释句中一部分词语,括号前如有点号要放在括号外边,括号内的最后一个点号(问号、叹号除外)应当省去;后者要放在全句句末点号之后,括号内的标点按一般情况处理。

[示例]①现在常见的杜诗版本没有作“忘城北”的,都作“望城北”,但是对“望”字仍有不同的解释,多数作眺望讲(为什么眺望城,又有不同的说法)。

②果戈里作《巡按使》,使演员直接对看客道:“你们笑自己!”(奇怪的是中国的译本,却将这极要紧的一句删去了。

)★省略号难点之一:省略号可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或说话断断续续、沉默不语。

(与破折号的近似用法相区分。

)[示例]①新来的那位同学脸胀得通红,冲着老师忿忿不平地说:“这绝不是我做的,我从来不会干这种……哼!”②他拉着这两位同志的手,断断续续地说:“党……派我……到兰考……工作,我……没有……完成党交给我们的……任务。

”③爸爸:留一级对你是有好处的,与其跟不上,还不如从头开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