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病人身份核对制度
医保办入院核查制度
医保办入院核查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医保住院病人管理,防止冒名顶替住院等弄虚作
假现象的发生,维护医疗保险的公平、公正和参保人员的正当权益,特制定易县医院医保住院患者身份核查制度。
一、各相关科室是参保住院患者身份核查的第一责任人,必须
做到人证相符,伤因相符,以确保医保资金安全有效使用。
二、医保住院患者身份核查实行经治医生(护士)负责制。
经
治医生(护士)要在参保患者入院48小时内,认真审查其户口本、
身份证、医保本及医保卡等相关证件,确保人证相符,参保真实。
若参保患者未携带所需证件,由经治医生(护士)负责督促患者家
属尽快将证件带齐,接受审查。
三、住院处要对医保住院病人信息进行再次核对,核对无误后
予以登记。
四、医保办人员要坚持查房制度,核对住院患者参合身份,坚
决杜绝借用他人证件住院、冒名顶替的现象发生。
五、各责任科室未能严格核实患者身份,造成医保基金流失的,一经查实即给予经济处罚及行政处罚,影响较大者,除追回资金,
处以罚款外,将取消其执业资格;若情节特别严重,移交司法机关
追究其刑事责任。
六、参保人员将本人医保证等相关证件转借他人,为他人冒名顶替
住院提供方便,合伙套取医保基金的,一经发现,取消该户当年报
销资格。
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患者身份查对制度
患者身份查对制度
是指在医疗服务过程中,针对患者身份确认进行的一套制度和规范。
其目的是确保医疗服务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合法性。
患者身份查对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患者身份确认:医务人员在接诊患者时,需要查对患者的身份,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等信息。
可以通过查阅患者提供的身份证明文件进行确认。
2. 信息核对:医务人员需要核对患者提供的各项信息,确保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比如,核对患者的联系方式、过敏史、病史等。
3. 医保确认:医务人员需核对患者是否具有医疗保险,以及相关保险的有效性和范围。
这样可以确定患者的医保待遇和支付方式,避免出现纠纷和误解。
4. 身份保密和隐私保护: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的个人信息进行保密,并严格遵守有关隐私保护的法律和规定。
不得非法泄露或滥用患者的个人信息。
5. 医疗记录管理:医务人员需准确记录患者的诊疗信息,包括患者的身份信息、就诊日期、就诊科室、医生工号等,并将其与患者的身份进行关联。
这有助于医疗事故的追溯和责任追究。
总体来说,患者身份查对制度能够提高医疗服务的精确性、安全性和合法性,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这对于提升医院的专业形象、增强患者的信任感和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查对制度及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查对制度及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一、查对制度查对制度是医疗机构为了确保患者身份准确无误而制定的一项管理制度。
其主要目的是防止患者身份混淆,确保医疗服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查对制度的具体要求和执行步骤。
1. 查对制度的要求(1)所有医疗服务人员都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不得有任何例外。
(2)查对制度的执行必须在每一次与患者接触前进行,包括初诊、复诊、住院等各个环节。
(3)查对制度的内容包括确认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等关键信息,并与患者提供的相关证件进行核对。
(4)对于患者无法提供证件的情况,医疗服务人员必须采取其他有效的方式核对患者身份,如问询患者的家属或者监护人等。
2. 查对制度的执行步骤(1)医疗服务人员在接待患者时,首先应主动问候患者,并向患者说明查对制度的目的和重要性。
(2)医疗服务人员应要求患者提供有效的证件,如身份证、医保卡等,并核对证件上的关键信息与患者口头提供的信息是否一致。
(3)在核对患者身份信息时,医疗服务人员应保持专注和细致,确保没有遗漏或者错误的信息。
(4)核对无误后,医疗服务人员应向患者确认其姓名、性别、年龄等关键信息,并记录在患者的病历或者电子病历中。
(5)如果发现患者身份信息有误或者存在疑问,医疗服务人员应即将住手后续操作,并及时向上级主管报告,以便进行进一步核实和处理。
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患者身份识别制度是医疗机构为了确保患者身份准确无误而制定的一项管理制度。
其主要目的是防止患者身份混淆,确保医疗服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患者身份识别制度的具体要求和执行步骤。
1.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的要求(1)所有医疗服务人员都必须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不得有任何例外。
(2)患者身份识别制度的执行必须在每一次与患者接触前进行,包括初诊、复诊、住院等各个环节。
(3)患者身份识别制度的内容包括确认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等关键信息,并与患者提供的相关证件进行核对。
病人身份的确认制度、方式及其核对程序
病人身份的确认制度、方式及其核对程序
本文件旨在规范医院内病人身份的确认制度、方式及其核对程序,确保在医疗过程中能够准确无误地诊断病情、确立治疗方案、发放药品和开具病情证明,保障病人用药和医疗安全。
病人身份确认制度
1.医生在接诊病人时,应向其核实姓名、年龄、性别、住址、联系电话、身份证等基本信息,并记录在电子病历系统或病历纸质记录上。
2.如果病人无法提供身份证等证明身份的有效材料,医生应要求其提供其他能证明身份真实性的文件,并通过政府网站或电话核实其身份信息。
病人身份确认方式
1.病人自主确认。
医生在询问病人个人信息时,可以让其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并在病历上签字确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第三方身份确认。
医院可以通过向当地公安机关、社区医院
等机构查询确认病人身份信息的真实性。
同时,医院也可以通过第
三方身份认证平台,对病人的身份信息进行查询认证。
病人身份核对程序
1.医生通过查询病人身份信息后,将获得身份信息的真实性和
准确性。
2.医生将查询到的病人身份信息与病人提供的信息进行核对,
如信息不符,将进入二次确认程序。
3.二次确认程序。
如病人身份信息与提供的信息不符,将要求
其重新提供身份证等证明身份证明,再次核实病人的身份信息。
本文对医院内部病人身份确认的制度、方式及其核对程序进行
了规范,便于医生在医疗过程中准确查看病人信息,开具病情证明、发放药品等。
同时,病人也可以通过签字确认方式保证其个人信息
真实可信。
患者身份确认制度
患者身份确认制度患者身份确认制度指的是医疗机构通过一系列措施,对患者的身份进行确认的制度。
这个制度的推行是为了保障医疗机构和患者的权益,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准确性,防止身份混淆和患者冒名顶替的情况发生。
本文将探讨患者身份确认制度的重要性以及实施措施。
患者身份确认制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
医疗机构是提供医疗服务的场所,患者的身份确认是医疗服务的前提。
通过身份确认,可以保障患者的真实身份,确保医疗服务提供给真正需要的人,避免因为身份混淆而给错误的患者提供服务,保证医疗服务的安全性。
其次,提高医疗服务的准确性。
患者身份确认制度可以通过核对患者的身份证明文件和医保卡等信息来确认患者的真实身份,避免患者冒名顶替或提供虚假信息。
准确确认患者的身份,可以确保医疗记录和处方的准确性,避免因为患者身份混淆而导致医疗记录和处方混淆,提高医疗服务的准确性。
再次,保障医疗机构和患者的权益。
患者身份确认制度可以保障医疗机构的权益,避免因为患者身份混淆而造成医疗机构的经济损失。
同时,也可以保障患者的权益,防止患者的个人信息被泄露或被他人冒用,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安全。
为了实施患者身份确认制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患者身份确认窗口。
该窗口负责协助患者进行身份确认,接收并查验患者的身份证明文件和医保卡等信息,确保患者的真实身份。
其次,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患者身份信息的记录和管理。
应建立完善的患者身份信息数据库,确保患者的信息被正确记录和管理,避免身份信息的混淆和丢失。
再次,医疗机构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提高身份确认的准确性。
例如,可以采用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技术对患者的身份进行确认,避免因为证件的伪造或遗失而导致患者身份无法确认。
总之,患者身份确认制度对于医疗机构和患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确认患者的身份,可以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同时也能保护医疗机构和患者的权益。
医疗保险病患身份核对制度
医疗保险病患身份核对制度
简介
医疗保险病患身份核对制度是为了确保医疗保险系统中的正确
性和公平性而实施的一项制度。
通过核对病患身份,可以避免身份
冒用、保障医保基金的安全,以及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目的
医疗保险病患身份核对制度的目的是:
- 确认病患身份真实性,防止身份冒用;
- 确保医保基金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 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实施方式
医疗保险病患身份核对制度的实施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注册:病患在就医前需要在医疗保险系统中注册个人信息,包括个人身份证明、医疗保险卡等信息。
2. 身份核对:就医时,医疗机构需要对病患的身份进行核实,比对注册信息和身份证明。
3. 记录:医疗机构将病患身份核对的结果记录在病历系统中,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反馈:医疗机构将病患身份核对的结果反馈给医保机构,以供后续核算和审核。
相关问题
医疗保险病患身份核对制度可能面临以下问题:
1. 数据安全:病患个人信息的保护和医保数据的安全性是一个重要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护。
2. 实施成本:建立和维护医疗保险病患身份核对制度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包括技术支持和培训等方面的费用。
3. 操作流程:医疗机构在实施身份核对制度时需要遵守一定的操作流程,可能对医务人员带来一定的工作压力。
结论
医疗保险病患身份核对制度的实施能够有效地确保医保系统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通过合理的操作流程和数据保护措施,可以解决相关问题并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相关部门应密切监督和管理,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患者身份查对制度
患者身份查对制度
是指医疗机构在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前,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确认患者的身份和诊疗信息的准确性,以确保医疗行为的安全和合规性。
患者身份查对制度的具体实施过程可能包括以下方面:
1. 患者身份确认:在患者首次就诊时,医护人员会要求患者出示有效身份证件,并进行身份核验,以确保患者的身份和个人信息的真实性。
2. 患者诊疗信息核对:医护人员会核对患者的诊疗信息,包括病历、医嘱、检查结果等,确保诊疗过程中的信息准确无误。
3. 核对医嘱与用药:医护人员在为患者开具医嘱和配药时,会进行核对,确保用药的准确性和符合患者的诊疗需求。
4. 患者身份标识:在一些医疗场所,患者可能会戴着身份标识,如手环或卡片,以避免身份混淆和错误操作。
5. 信息共享和匹配:在医疗机构内部,各个部门和医护人员之间可以进行信息的共享和匹配,确保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通过实施患者身份查对制度,医疗机构可以提高医疗过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减少病历错误、用药错误等潜在风险,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利益。
第 1 页共 1 页。
关于医疗过程中病患身份核实的制度、方式和审核流程
关于医疗过程中病患身份核实的制度、方式和审核流程为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患者安全,医疗机构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病患身份核实制度。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病患身份核实的制度、方式和审核流程。
一、制度目的1. 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防止医疗差错的发生。
2. 保障患者的基本权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3. 规范医疗机构的运营管理,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二、身份核实方式1. 病历资料核对:通过查阅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身份证、医保卡、就诊卡等,与患者本人进行核对。
2. 生物识别技术:采用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技术,对患者进行身份验证。
3. 问诊确认:医护人员通过与患者面对面交流,询问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出生日期、家庭住址等,进行身份核实。
4. 家属/陪同人员确认:在患者无法自主沟通的情况下,可与家属或陪同人员核实患者身份。
三、身份核实流程1. 接诊环节:- 医护人员向患者询问基本信息,并与病历资料进行核对。
- 对于无法自主沟通的患者,询问家属或陪同人员。
2. 检查、治疗环节:- 在进行各类检查、治疗前,再次核实患者身份,确保服务准确无误。
3. 出院环节:- 核实患者身份,确保病历资料的准确性。
四、审核流程1. 内部审核:- 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审核部门,定期对病患身份核实情况进行审查。
- 审核部门应制定审查计划,确保审查工作的全面性和持续性。
2. 外部审核:- 医疗机构可邀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病患身份核实制度进行评估和审查。
- 按照国家和地方卫生健康部门的要求,参加定期或不定期的审查和评估。
五、制度落实与监督1. 培训与教育: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病患身份核实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身份核实的意识和能力。
2. 监督与考核: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病患身份核实工作进行全程监控,确保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3. 持续改进:医疗机构应根据实际运行情况,不断优化和完善病患身份核实制度,提升服务质量。
通过以上制度、方式和审核流程的建立与实施,医疗机构可以确保医疗过程中病患身份的准确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医院与参保病人身份核对制度
医院与参保病人身份核对制度
1、临床科室收治参保病人必须核对病人身份,如姓名、
性别、年龄等,防止冒名顶替。
2、核对被保险人的资料后将病人的身份证明文件的复印件附在病历中。
3、被保险人出院后其身份证明文件的复印件应附在病历中归档。
4、因违法犯罪,自杀、自残、酗酒、交通事故等原因而住院者不能享受职工、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5、因违规操作出现冒名顶替住院的、不能享受医保待遇而按参保病人收治等情况,当事人待岗3个月,取消处方权半年以上,被县医保局查处者,加重处罚。
医疗保险查验核实身份制度
医疗保险查验核实身份制度
1.目的:为了规范医保报销工作,防止冒名顶替、转借社保卡报销等行为,确保医保基金的安全、有效运行。
2.使用范围:全院
3.定义:无
4.内容:
4.1 在为患者办理门诊报销结算时,应核查患者的身份证、社保卡或医保电子凭证、享受病种、门诊病历、门诊用药情况,确保患者身份的正确性和享受待遇的准确性。
4.2 在确定住院患者符合住院条件,并办理住院通知时,应先核实患者身份,确定患者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
4.3 患者在办理住院手续时,住院处置处工作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身份证、社保卡或医保电子凭证等有效证件进行登记,确保登记的患者身份信息正确无误。
4.4 患者检查完毕,到住院科室住院时,主管护士应先对患者的身份进行二次核对,确定前来住院的患者与住院登记的患者信息相符合。
4.5 主管医生在第一次查房的过程中,应对新入院患者的身份证、社保卡或医保电子凭证等有效证件,与住院患者进行核实,确定正确无误后,与主管护士彼此通报核查的结果。
4.6 患者在医保报销窗口登记时,医保科工作人员应将患者身份证与医保系统中的信息进行核对,若出现不符,应与患者及社保经办机构确认。
4.7 如果患者在登记住院的当天并未携带有效的身份证件或社保卡,主管护士、主管医生,应提醒患者及其家属,在住院后24小时以内,出示有效证件。
4.8 医保科到科室进行检查,发现人证不符应及时处理,必要时将有关情况向社保经办机构。
5.参考文件:无
6.附件:无。
患者身份识别工作制度
患者身份识别工作制度一、目的为保证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安全,防止医疗差错,确保医疗服务质量,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案规范(试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机构患者身份识别管理规范》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内所有患者身份识别工作。
三、患者身份识别方法1.患者入院时,应通过身份证、医保卡、就诊卡等有效证件进行身份识别,并填写完整的个人资料。
2.患者住院期间,应佩戴腕带,腕带上应标明患者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等信息。
3.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前,应采用两种以上的身份识别方法,如核对床头卡、手腕带、身份证等,确保患者身份正确。
四、患者身份识别流程1.入院时,由接待人员负责核对患者身份证、医保卡、就诊卡等有效证件,确保患者信息准确无误。
2.住院期间,护士应每日核对患者手腕带,确保手腕带信息与患者实际情况相符。
3.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前,护士应再次核对患者身份,如询问患者姓名、住院号等,同时查看床头卡、手腕带等,确保操作正确。
4.手术、分娩等特殊环节,应由医护人员共同核对患者身份,确保手术、分娩等操作正确。
五、患者身份识别注意事项1.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患者身份识别方法,确保识别过程准确无误。
2.在患者身份识别过程中,如发现患者信息有误,应立即报告上级医护人员,及时更正。
3.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如昏迷、意识不清、语言不通等,应采用其他有效身份识别方法,如核对家属提供的患者信息等。
4.对重点患者、无名氏患者等,应加强身份识别工作,确保患者安全。
5.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患者身份识别培训,提高识别能力。
六、违反本制度的处理1.未按规定进行患者身份识别,造成医疗差错的,由责任人承担相应责任。
2.故意隐瞒患者真实情况,造成医疗差错的,由责任人承担相应责任。
3.不配合患者身份识别工作,造成医疗差错的,由责任人承担相应责任。
4.违反本制度,造成严重后果的,由责任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查对制度及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查对制度及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一、查对制度查对制度是指医疗机构在患者就诊过程中,为了确保患者信息的准确性和医疗安全,采取的一种核对手段。
该制度的目的是避免患者信息的错误、混淆,保障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行和患者的权益。
1. 查对制度的实施范围和对象查对制度适合于所有医疗机构,包括医院、诊所、卫生院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制度的对象包括患者及其相关信息,例如个人基本信息、病历资料、医嘱、药品等。
2. 查对制度的具体操作流程(1)患者信息核对:在患者就诊前,医疗机构应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等。
核对的方式可以通过患者本人提供的身份证、医保卡等进行。
(2)病历资料核对:医疗机构在接诊患者后,应核对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等。
核对的方式可以通过患者本人提供的病历本、检查报告等进行。
(3)医嘱核对:在医生开具医嘱后,医疗机构应核对医嘱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包括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等。
核对的方式可以通过医嘱单、药品标签等进行。
(4)药品核对:在给患者配药时,医疗机构应核对药品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包括药品名称、规格、批号等。
核对的方式可以通过药品标签、药品包装等进行。
3. 查对制度的操作要求(1)严格按照制度操作:医疗机构应严格按照查对制度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得到有效的核对。
(2)记录查对结果:医疗机构应将每次查对的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核对人员、核对时间、核对内容等,以便日后追溯和核对。
(3)及时纠正错误:如果发现患者信息或者医疗资料存在错误或者矛盾,医疗机构应及时纠正,并记录纠正的过程和结果。
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患者身份识别制度是指医疗机构为了确保患者身份的准确性和医疗安全,采取的一种识别手段。
该制度的目的是避免患者身份的混淆、错误,保障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行和患者的权益。
1.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的实施范围和对象患者身份识别制度适合于所有医疗机构,包括医院、诊所、卫生院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医疗保险参保人身份核对制度
医疗保险参保人身份核对制度在传统的医疗保险制度中,由于信息交流不畅、核对机制不完善等原因,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医保欺诈等现象,这给医保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风险与压力。
为此,医疗保险参保人身份核对制度的实施可以保障医保基金的有效运用,推动医保制度的发展和进步。
其次,医疗保险参保人身份核对制度能够防范保险欺诈等问题。
通过核对被保险人的身份信息,可以杜绝虚假参保、虚假报销、冒名顶替等欺诈行为的发生,减少医院虚报、患者假装就诊等情况,保护医保基金的安全和合法性。
再次,医疗保险参保人身份核对制度可以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
通过准确核对参保人信息,可以避免不符合条件的人享受医保待遇,保证医保资源的使用合理和公平。
有效的核对制度还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医保管理中的问题,提高医疗保险资金的使用效率。
此外,医疗保险参保人身份核对制度还可以推动医保制度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建立健全的核对机制,可以不断优化医保管理的流程和制度,提高医保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满足广大参保人员的需求,进一步完善医保制度。
但同时,医疗保险参保人身份核对制度的实施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信息核对的系统需要具备高度的安全性,确保个人隐私信息不被泄露。
其次,核对机制需要与其他相关部门的信息系统进行联通,确保核对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另外,核对制度的实施需要涉及到多个政府部门和医疗机构,需要建立跨部门的协调机制,确保数据交换和共享的顺畅进行。
总的来说,医疗保险参保人身份核对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制度举措,有利于保障医疗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核对参保人的身份信息,可以防范保险欺诈等问题,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推动医保制度的和发展。
患者身份查对制度范文(三篇)
患者身份查对制度范文一、目的为了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提高医疗质量,防止发生医疗事故,制定本制度,规范患者身份的核查流程,保障每位患者在医疗过程中得到正确的治疗。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医疗服务机构的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药剂师等。
三、患者身份查对的内容和流程1. 患者自述核对患者来到医疗服务机构后,首先在登记处办理挂号手续。
登记处工作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自述核对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并录入电子病历系统。
患者应在登记处核对自己提供的信息的准确性,并在确认无误后签字确认。
2. 身份证核对在核对患者身份信息时,医务人员应首先核对患者的身份证。
医务人员应查看患者身份证上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信息,并与登记处提供的信息进行比对。
如有发现信息不符或身份证伪造等情况,应立即报告有关部门。
3. 医保卡核对在核对患者身份信息的同时,医务人员还应核对患者的医保卡。
医务人员应查看医保卡上的姓名、卡号等信息,并与登记处提供的信息进行比对。
如有发现信息不符或医保卡失效等情况,应及时通知患者并采取相应措施。
4. 多人核对机制为了确保患者身份的准确性,医疗服务机构应建立多人核对机制。
在关键环节,如进行手术、输血、开立重大诊疗项目等,医务人员应进行多人核对,相互验证患者身份信息,以防止操作失误。
5. 无法核对身份的处理在某些情况下,患者可能无法提供有效的身份证明或医保卡等。
医务人员应按照医疗机构相关规定处理,并尽量确保患者安全。
四、责任与处罚1. 医务人员的责任医务人员对于患者身份查对的准确性负有直接责任。
在核对患者身份信息时,医务人员应认真负责地进行核对,并及时报告发现的问题。
2. 违规处罚对于故意违反患者身份查对制度的医务人员,医疗服务机构将按照规定进行违规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停职、降职、解雇等。
五、监督和检查医疗服务机构应定期对患者身份查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加强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医院医疗保险病人入院逐级核对制度
医院医疗保险病人入院逐级核对制度为保障我院医保政策的执行,建立我院医保逐级审核制度。
1、各类参险病人入院时,首诊医生要查看身份证和社会保障卡、医保卡等凭证。
(一次)
2、各类参险病人到住院处窗口办理住院手续时,住院处工作人员进行再次审核验证,无误后方可审批入院。
不允许口头询问“有无职工医保、城乡医保”,必须查看身份证、社会保障卡、医保卡等。
(二次)
3、病人入院到达科室时,接诊护士和主管医生再次核对病人身份证、社会保障卡、医保卡等。
询问“有无欠缴保费”,如未缴纳保费,给予开补费证明,医保科盖章,由患者(家属)补费。
治疗过程中,护士录入诊疗项目、药品,一定要符合《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
(三次)
4、医保科工作人员定期查房,核对床头卡、身份证、
社会保障卡、医保卡。
(抽查)通过逐级核对,达到减少和消除冒名顶替、医保费欠缴和出院欠费现象。
患者身份识别管理制度
患者身份识别管理制度1、为保证医疗安全,来院就诊的每位病人应当如实提供真实的身份信息。
身份信息是指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身份资料。
相关人员有责任依据患者的身份证、户口本、医保卡、城乡居民医保票据等有效证件,在各种医疗文书、收款依据上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
2、挂号及出入院处在输入病人身份信息时应当加以核对,并对有疑问的病人信息加以核实。
3、医院在各种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正确识别患者身份。
核对时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
4、患者身份确认至少使用两种身份标识:住院患者需同时使用姓名、床号两种方式。
门急诊患者使用姓名、性别核对患者身份。
医技科室核对患者身份和检查或治疗项目,保证检查正确的患者和正确的部位。
医务人员如发现发现身份信息不符之处应当与病人沟通、核实,并更正。
需要其他部门配合时应及时主动的进行协调。
5、标本采集、给药、治疗前,医护人员应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核对床头卡和腕带,确认患者身份。
6、对语言交流障碍、镇静期间等患者,必须佩带标注有身份信息的腕带,如有遗失或损坏等情况,应当及时更换新腕带。
诊疗过程中, 医护人员不但要与病人或其家属口头核对身份信息, 而且要根据腕带 标注内容进行身份信息的核对。
身份信息不符时,应当先明确原因, 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疗活动。
7、对无法进行患者身份确认的无名患者,需在“腕带”上注明“无名氏+ 就诊卡号”作为身份识别信息。
进行诊疗活动时,需双人核对。
8、患者转接时必须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和交接登记制度。
9、完善关键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1)患者交接时严格执行身份识别制度,认真交接病历等资料,并填写交接记录。
(2)对无名、儿童、意识障碍、语言交流障碍、镇静期间等无法向医护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如无陪同人员,须有双人共同核对患者身份。
(3)对无法进行患者身份确认的无名患者,须有双人共同核对患者身份。
医保管理制度(新)
医保管理制度一、核验参保患者身份制度(一)门诊医师接诊时,收住患者时,必须认真核实就诊者医保本,身份证(或户口本)等证明身份信息的资料,发现持非本人医保本就诊者,应拒绝提供门诊或住院医疗医保服务。
(二)参保人住院,办理入院手续时,住院登记处应登记病人的医保类别(市、县、区职工,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建档立卡户,工伤),并到医保窗口登记信息,提供确认身份的医保本(卡)、身份证复印件,医保人员查实是否属于参保报销范畴(打架、酗酒、自杀、有第三方责任人的车祸等,不予报销,不享受扶贫政策),医保患者只需交纳30%左右住院押金。
病人入院后所住科室接诊医师再次核实参保患者信息,有不符报销条件的,及时向医保结算中心反馈,经医保办调查核实后,不予报销.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低保人员、残疾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五保户、二女结扎户等医保城乡贫困人口,签订”先诊疗,后付费"住院医疗协议后,一律实行“先看病后付费”,医院不得收取押金,患者出院时仅负担个人自付部分医疗费用。
(三)病人出院后,在出院结算窗口办理出院,持身份证(医保卡)、出院证、发票在医保窗口再次验证合适,及时结算,办理医保报销,民政救助,保险公司大病,工伤报销等手续,即时付现(超过银行制定标准的,打卡)。
二、参保等人员出入院管理制度(一)严格执行出、入院和重症监护病房收治标准,保证需要住院的参保人得到及时的治疗,不得推诿和拒绝符合住院条件的参保人员住院治疗;不得将不符合入院标准的参保人员住院治疗;不得要求未达到出院标准的参保人员提前出院或自费住院;为符合出院条件的参保人员及时办理出院手续,参保人员拒绝出院的,应当自通知其出院之日起,停止医疗保险费用结算.(二)符合住院标准的参保人入院时按“核验参保患者身份制度"中规定相关流程执行。
(三)参保人出院时,出院结算窗口凭患者出院通知书、押金单,办理出院结帐手续,在医保窗口办理报销手续。
(四)急、危、重症的病人住院开通绿色通道,实行先住院,后付费。
医保患者身份核对制度
医保患者身份核对制度1.简介医保患者身份核对制度是指通过核对患者身份信息,确保医保基金使用的合法性和准确性的一种制度。
该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防止医保欺诈行为,保障医保基金的可持续性发展。
2.核对方式医保患者身份核对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身份证核对:将患者的身份证信息与医保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比对,确认患者身份的真实性。
人工核对:医院工作人员通过与患者当面交流,核实患者的身份信息。
数据库核对:将患者的信息与医保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进行比对,确保患者身份的准确性。
3.核对流程医保患者身份核对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患者挂号:患者来院挂号时,工作人员会要求患者提供身份证等相关证件,并录入患者的基本信息。
2.核对身份信息:工作人员根据所收集到的患者信息,进行身份核对。
可以通过身份证核对、人工核对或数据库核对等方式进行。
3.信息录入:核对无误后,工作人员会将核对结果录入医院信息系统,确保患者信息的准确性。
4.治疗及报销:在患者就诊过程中,医院会根据患者的医保信息进行治疗,并完成相关费用报销手续。
4.优势与挑战医保患者身份核对制度的实施具有以下优势:防止医保欺诈:通过核对患者身份信息,可以有效减少医保欺诈行为,保护医保基金的安全性。
提高医保服务质量:核对患者身份信息可以确保医保服务的针对性和准确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促进医保基金可持续发展:准确核对患者身份信息可以避免非法使用医保基金,保障医保基金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医保患者身份核对制度的实施也面临一些挑战:数据保护:核对患者身份信息需要对个人隐私数据进行保护,确保数据安全与合规。
效率问题:传统的人工核对方式可能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可以借助技术手段提高核对效率。
5.结论医保患者身份核对制度是保障医保基金使用的合法性和准确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核对患者身份信息,可以防止医保欺诈行为,提高医保服务质量,并促进医保基金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据保护和核对效率等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