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性
(完整版)攻击性
精神分析学派:人具有一种自我毁灭的无意识的愿望,但是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不会伤害自己的.所以便以攻击别人的方式表达出来,或者当人要达到自己目标的行为受阻时,就会产生攻击性.
特质学派:看重个体差异和稳定性,反映某种事物攻击性特质.
生物学派:对攻击性行为的稳定性感兴趣,认为遗传因素是攻击性行为的原因之一,男性天生具有一种控制竞争对手的需要,以便保全自己并将他的基因传递下去.
人本主义学派: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不承认有些人天生来就具有攻击性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学派:人们是像学习其他行为一样.学会攻击性行为的.如果攻击行为不断地得到好处,而不是得到惩罚,爱打架的孩子就会变成爱打架的成人.
认知学派:人们可能把模糊不清的事件解释为威胁事件.
总之.攻击性可能是相对稳定的,它可能反映了某种攻击性的特质.但是人们也可能把模糊不清的时间解释为威胁事件.因为他们过去就这样被人打过,爱攻击的人可能生而具有以攻击方式对待威胁的倾向,但是如果他们生活在一个不经常受挫的环境里,或者生活在一个基本需要能得到满足的家庭里,他们将会克服自己的攻击倾向.
精神分析流派:抑郁是一种转向内心的愤怒,处于抑郁中的人存有一种无意识的愤怒和敌意感,每个人都有内在的,阻止人表现出敌意的社会标准和价值观念,因此这些愤怒就转向内心.
特质流派:重在查明哪些人容易抑郁
生物学流派:有些人可能生而具有对抑郁的敏感素质
人本主义流派:经常为抑郁所困的人,是那些不能建立良好的自我价值感的人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抑郁是由于生活中缺乏积极强化物所致
认知流派:人们是否抑郁,取决于他们如何解释自己控制环境的这种无能,容易抑郁的人总是用最可能导致抑郁的方式来解释周围世界,抑郁的人很容易回忆起不愉快的经验.。
攻击性的实验范式
*因变量: 被试所选武器的威力和子弹的数量
7、出错范式(Bungled Procedure)
*因变量: 所倒辣酱的数量
6、辣椒酱范式 ( Hot Sauce)
*优势 ①不需要昂贵精巧的实验仪器 , 而同时攻击行为的记 录也很容易量化。 ②研究表明, 这种方法中辣酱的数量与 AQ 量表中 身 体攻击 分量表的得分具有显著相关, 证实该范式具有 良好的会聚效度。
7、出错范式(Bungled Procedure)
二、攻击性的实验研究范式
*经典 1、教师- 学习者范式 2、论文评定方法 3、竞争反应时游戏 4、玩偶模仿范式 5、减分范式
*现代 6、辣椒酱范式 7、出错范式 8、涂鸦撕扯程序 9、内隐攻击性的图片记忆范式
1、教师- 学习者范式 (Teacher/Learner)
又名攻击机器法。 *实施过程: 在实验中, 要求被试扮演老师,而由另一名伪被试 扮演学生(被试并不知情)。将两人分别安排在两 个独立的小房间里, 让学生记忆单词, 老师则负责 评估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 当学生作出错误回答时, 扮演老师的被试则要对学生施加电击以示惩罚。 *因变量: 电击强度&持续时间
2、同伴提名法
以班级为单位在幼儿园现场进行,要求儿童提名3 位最符合项目描述特征的儿童。 *提名项目包括: P1(身体攻击):“某个人喜欢和别人打架或者吵架, 平时总是爱捣乱,攻击别的孩子”。 P2(间接攻击):“某个人在背后说另一个人的坏话, 并且叫同学都不跟他/她玩”。 计算儿童在各项目上的被提名次数,以班为单位把 提名次数转换为标准分,将2个项目标准平均分作 为儿童攻击行为的同伴提名指标分。
攻击性行为的处理方法
攻击性行为的处理方法
处理攻击性行为的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不同,但以下的一些建议可以作为参考:
1. 保持冷静:在面对攻击性行为时,首先要保持冷静。
不要争吵或激怒对方,以免事态进一步恶化。
2. 安全第一:确保自己的安全。
如果攻击性行为威胁到你的身体安全,立即离开危险区域或联系安全人员。
3. 制止对方:如果可能,尝试制止对方的攻击行为。
可以使用适当的言语和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并试图平息对方的情绪。
4. 寻求支持:如果无法应对攻击性行为,尽快寻求他人的支持和帮助。
可以向身边的朋友、家人或工作同事寻求帮助,或向专业人士如心理咨询师、治疗师或安全人员寻求专业建议。
5. 了解原因:尽量理解攻击性行为发生的原因。
攻击性行为可能是由于情绪压力、沟通问题、不满或其他因素引起的。
了解原因可以帮助采取适当的解决方法。
6. 沟通和解决问题:在冷静和安全的环境下,尽量与对方进行积极的沟通。
听取对方的观点,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共同的利益点,寻求双方的满意。
7. 寻求适当的纠正措施:针对攻击性行为,适当的纠正措施是必要的。
这可能包括向相关当局报告,寻求法律援助或采取其他措施,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权益。
8. 考虑预防措施:预防攻击性行为是更好的选择。
这可能包括提升自己的沟通技巧,寻求情绪管理等方面的帮助,以减少冲突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什么是攻击性行为
I 什么是攻击性行为?心理学把攻击性定义只在导致他人身体上或心理上的痛苦的有意伤害行为。
这种有意伤害行为包括直接的伤害(打人)、语言伤害(骂人、嘲笑人)和间接的、心理上的伤害(如背后说坏话、造谣污蔑)。
有伤害他人的意图但未造成后果的攻击性行为仍然属于攻击性行为。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在学前期,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表现为当儿童遭受挫折时显得焦躁不安,采取打人、要人,抓人、踢人、冲撞他人、夺取他人的东西、扔东西以及其他类似的方式,。
引起同伴或成人与其对立和争斗。
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可以针对教师或同伴,更多的则是针对自己的父母。
攻击性行为多见于男性儿童。
幼儿园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1)幼儿园的环境不良,激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幼儿园的不良环境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幼儿园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方面。
物质环境方面:幼儿园活动场地的大小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起着关键的作用。
狭窄的活动空间,会使幼儿感觉压抑,彼此间的碰撞机会多,发生争斗的几率也会变大。
心理环境方面: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开展幼儿教育的必备条件之一,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没有任何压力,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平等,和谐的关系,学生在这样的民主氛围中可以安心、健康快乐地成长。
然而,如果教师对待幼儿严厉苛刻,则幼儿必定对教师心存畏惧,被动服从。
在这种气氛中,幼儿往往会对教师的不满情绪通过攻击同伴发泄出来。
(2)教师的教育不当,会增加幼儿的攻击性行为A、教师不恰当的教学安排,直接导致幼儿攻击性行为。
在教学中,若教师在没有充分考虑幼儿身心特点的情况下,草率安排教育活动,就会激发更多的攻击性行为。
B、教师对幼儿的消极评价,间接助长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有些教师在对攻击性强的幼儿几经教育不见效果的情况下,就会失去信心,往往认为“这孩子就这样,没法改变了”,对其采取破罐子破摔的态度,甚至还为这样的孩子贴上“攻击性强”的标签,在老师的影响下其他幼儿也会认为“他是个爱打人的孩子”。
幼儿攻击性行为解析
幼儿攻击性行为解析幼儿阶段是儿童成长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此时的孩子大多数还没有形成明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还比较简单,也往往难以完全掌控情绪和行为。
因此,幼儿时期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比如说攻击性行为。
那么,接下来本文将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定义、成因、类型、解决措施等方面进行解析。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定义幼儿攻击性行为,是指孩子出现的侵犯他人身体或财产的行为,包括推搡、抓挠、打骂、抢夺、毁坏别人的物品等。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1. 生理原因有的孩子天生情绪比较激烈、活跃、好动,容易对环境中的刺激作出较为剧烈的反应。
2. 心理原因有时候,孩子会因为遇到了某些挫折,比如说家长的离异、换学校、换老师等,导致情绪波动较大,经常出现攻击性行为。
3. 社会环境原因社会环境也可能是产生孩子攻击性行为的原因之一。
如果孩子身处的环境比较贫困、吸烟、酗酒、吵架等不良习惯比较多,就容易导致他们形成攻击性行为。
三、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类型根据孩子的攻击性行为类型,可将其分为如下几类:1. 物质性攻击行为比如砸坏、打爆、摔坏等。
2. 言语攻击行为比如打骂、辱骂、贴标签(比如说“笨”、“傻”等)等。
3. 身体性攻击行为比如推、拍、打、掐、抓、拉等。
4. 关系攻击行为比如排斥、抢夺、说闲话等。
四、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解决措施1. 转移注意力当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时,可以尝试把他的注意力导向其他地方,比如可以让他进行一些课外活动,或者尝试与他交流、玩耍等。
2. 认真聆听当孩子因为一些原因而出现攻击性行为时,我们需要认真聆听他讲述自己的故事,避免过度严厉的惩罚,因为这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忽略、不被关心。
3. 培养孩子的能力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的根源往往在于个体的能力问题,因此我们要透过活动和游戏的方式,帮助孩子增强自我意识、自控力等能力。
4. 保持平和心态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冷静和平和的心态面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因为过度紧张和惊恐会让孩子觉得父母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加重孩子恐慌心理,增大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调研报告
攻击性调研报告攻击性调研报告为了了解攻击性在社会中的影响和应对方法,我们进行了相关调研。
调研的目的是分析攻击性的类型、原因和后果,并提出减少攻击性的建议。
调研结果显示,攻击性可以分为两大类:身体攻击性和言语攻击性。
身体攻击性指的是具有实质性伤害的行为,包括打、打架、伤害和杀害等。
言语攻击性是一种非实质性的攻击,主要通过言语、表情和姿态来传递攻击性信息,包括辱骂、挑衅、恐吓和歧视等。
调研还发现,攻击性的主要原因包括个人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
个人因素可以是个体的性格特点、情绪状态或价值观等。
社会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学校、工作场所和社交媒体等。
例如,不良家庭环境、低自尊心、嫉妒、对权力的渴望以及对不同群体的偏见等个人因素,都可能导致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而欺凌、教育压力、职场竞争和社交媒体上的网络暴力等社会环境因素也会引发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对个人和社会都带来了负面影响。
个人方面,攻击性行为可能导致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
在社会方面,攻击性行为可能导致社会不和谐、冲突和破坏,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为了减少攻击性,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1. 加强教育:通过教育,传播积极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冲突解决技巧,以帮助个人理解和控制攻击性行为。
2. 建立积极的社会环境:在家庭、学校和工作场所中,营造积极、和谐的环境,减少冲突和竞争,促进合作和尊重。
3. 提升情绪管理能力:个人应学会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爆发,以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4. 加强监管和惩罚:在社会层面,加强相关法律和制度的监管,对攻击性行为给予适当的惩罚,以维护社会的公平和安全。
总之,攻击性对个人和社会都带来了负面影响。
为了减少攻击性,需要从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入手,加强教育、建立积极的社会环境,提升情绪管理能力,并加强监管和惩罚。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一个更加和谐、宽容和安全的社会。
第七章 攻击性行为ppt课件
对社会线索的 解码过程
对社会线索的知觉 寻找线索 对线索的集中注解 对记忆储存、目标和数 据进行整合寻找解释 数据域程序的反应 寻找反应 生成潜在的反应
对社会线索的 解释过程
寻找反应的过 程
决定反应的过 程 编码过程
对潜在的反应的后果做 出评定 对反应的适应性进行评 估决定最终反应 搜索行为的组成部分 解释反应
Dodge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
第二节 攻击行为性别差异的发展
一、青少年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
婴儿攻击行为无法定义,学龄前儿童男孩更具攻击性。
1.青少年攻击行为性别差异的发展轨迹
• 青少年攻击性的差异比成年显著。但是青春期和成年以后 的攻击危险性更高。(使用武器、触犯法律的可能) • 童年中期,男女儿童喜欢用不同方式表达攻击性。男孩希 望得到父母认同(男孩间的攻击、而非男孩对女孩的攻 击),而非全盘否定。学会察言观色。 • 青春期,男孩受到社会监管(家庭、学校)更多、更严格。 这种区别对待是促成男孩高攻击性的重要原因。 • 青春期,男孩希望在攻击行为中扮演厉害的角色。男性用 攻击行为控制他人,而女性攻击行为通常是由于情绪的失 控。 • 在童年向青少年过渡期,男孩女孩用不同的策略和行为方 式表现攻击性。男孩正面攻击,女孩间接攻击。
• 研究1
阶段3,研究对象30岁后评估结果显示,童年期被观察到的攻 击行为在成年后有所表现。交通违规、非法行为、犯罪、家 暴等。
8岁 缺少教养和父母的关爱 喜欢看暴力电视节目
18岁 对同辈人有攻击性 评价自己有攻击性 认为他人有攻击性 把世界看作危险的地方
第七章 攻击性 行为
第一节 攻击行为
• 什么是攻击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
• Dollard:攻击是受挫的继发行为。(原因) • 章志光:攻击是指伤害他人且不为社会规法所许可的行为。
攻击性行为
2020/8/3
5
2.易冲动,自控能力差 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经常向同伴发起身体
攻击,如打人,推人,踢人,咬人等,惹事 生非,戏弄,恐吓,欺负同龄或比自己小的, 强占别人的玩具或物品。
3.言语较多喜欢与人争执好胜心强
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往往是非争不可,并
且时常讲粗话,很多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都或
多或少的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只是轻重程度
2020/8/3
12
1.专家建议
08
树立儿童的自信心
07
培养儿童的自控能力
06
帮助学生父母 改善教育方式
05
改善外部环境
2020/8/3
01
遵循冷处理原则
02
及时干预儿童的 错误行为
03
实施情感联络
04
指导儿童学会宣泄
13
2.小组总结建议
进行赏识教育 A
引导角色互换 C 转变家庭教育
E
方法
2020/8/3
心理学中把攻击性定义为他人不愿接受的出 于故意或工具性目的的伤害行为,这种有意伤 害包括直接的身体伤害(打人)、语言伤害 (骂人、嘲笑人)和间接的、心理上的伤害 (如背后说坏话、造谣诬蔑)。
2020/8/3
3
(二)分类
根据攻 击目的 的不同
敌意性攻击
(指向人)
外显攻击(身体伤害)
关系攻击(社会排斥、
小组成员:罗依依、孙文、黄颖、 任明霞、吴希慧
2020/8/3
1
大纲:
一、什么是攻击性行为 (定义与分类) 二、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和原因 三、案例 四、建议 (专家建议和小组总结建议)
2020/8/3
2
一、什么是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名词解释
攻击性行为名词解释攻击性行为是指个体对他人或物体进行具有敌意或暴力倾向的行动。
这种行为可能包括肢体冲突、恐吓、欺凌、辱骂、破坏或伤害他人的财产等。
攻击性行为通常是出于某种内外因素的刺激或心理冲动,对周围环境和他人产生负面影响。
攻击性行为包含了一系列的名词解释,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攻击性行为名词解释:1. 暴力:指直接的身体上的攻击行为,旨在伤害他人或造成破坏。
暴力可以是肢体冲突,如打斗、殴打、拳打脚踢,也可以是使用武器造成伤害,如刀、枪等。
2. 恐吓:指通过言语、肢体动作或其他方式来威胁、吓唬他人,以达到控制或胁迫对方的目的。
恐吓的方式可以是直接的威胁,如言语上的威胁,也可以是暗示性的威胁,如目光、姿态等。
3. 欺凌:指对他人进行反复的、有意识的虐待、嘲笑、侮辱或排挤行为,通常是在学校、工作场所等集体环境中发生。
欺凌行为使受害者感到困惑、孤立和羞辱,并可能导致长期的心理和情绪伤害。
4. 辱骂:指通过语言上的侮辱、羞辱或嘲笑来伤害他人的尊严和自尊心。
辱骂可以是直接的言语攻击,如恶言恶语,也可以是隐晦的挑衅,如讽刺、嘲笑等。
5. 破坏:指有意地损坏或摧毁他人的财物、环境或成果。
破坏行为可能是一种释放负面情绪或达到报复的手段,也可能是一种示威或展示自我力量的表现。
6. 侵犯:指非法或未经允许地侵入他人的私人领域、财产或身体,违反他人的个人权利和领土安全。
侵犯行为可能包括闯入他人的住宅、窃取他人的财物或触碰他人的身体等。
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形式和原因各不相同,可能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个体的个性特点、成长环境、家庭教育、社会影响等因素都可能对攻击性行为产生影响。
通过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培养良好的道德价值观和倡导非暴力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帮助个体学会控制和管理攻击性行为,并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
攻击性行为
1什么是攻击性行为攻击性是一种导致人和动物身体或情感受伤害的行为,或者是导致财物损坏或毁灭的行为。
它可能是言语上的也可能是身体上的(Bandura,1973;Newman & Newman,1997)。
拍、抓、掐、踢、吐、咬、威胁、侵略、羞辱、闲话、攻击、辱骂、欺负、毁坏和破坏都是攻击性行为的例子。
虽然每一种行为都会带来伤害的结果,但是儿童使用攻击性行为却有着不同的原因。
2攻击性行为的类型无意性攻击通常,儿童在游戏过程中会无意地伤害到别人,这称为无意性攻击。
爬猴笼子的时候踩到别人的手指,在捉迷藏游戏中追朋友追得太紧,讲笑话时不小心伤害到了某个人的感情,或者是在努力抓蝴蝶时却把它弄死了,这些都是一些没有冲突但是却偶然发生攻击性的情境。
表现性攻击表现性攻击对于攻击者来说是一种快乐的感觉体验。
它是指儿童从对某人无心的伤害,或者从妨碍某些人的身体行为中获得的乐趣(Orlick,1978)。
攻击者的目的不是从受害人那得到反应或者是破坏一些东西,相反,他或她只是被快乐的身体感觉的体验吸引住罢了。
例如,瑞格推倒萨米的积木建筑,他感到满意是因为他很好地表现了空手道;爱里巴丝的笑伤害了图兰娜,是因为那感觉好极了;玛薇用他的自行车猛撞捷克的四轮车后座时,仅仅是因为他喜欢受到突然的撞击的感觉。
表现性攻击没有愤怒、沮丧或者敌意的情绪标记。
它只是一种无心的玩笑的或探索性的行为,却导致了其他人的不开心。
工具性攻击工具性攻击是儿童为了争夺物体、领土或权力而发生的身体上的冲突且使他人在此过程中受伤的行为。
儿童只是努力得到他想要的东西或者是保护那些他们认为是属于自己的东西,他们的目的不是伤害别人,但结果却如此。
例如,马萨和坎利斯为了争夺一个大头针而推来挤去,这样就导致了马萨的眼睛受了伤,坎利斯的手指弄破了,这样的结果就是两个孩子都不高兴了,而且都受到了伤害。
哪个儿童也没想要伤害对方,他们仅仅是想拿到那个大头针。
但是,由于缺少知识和技巧,他们最终诉诸于外力来达到他们的目标。
人们普遍如何看待攻击性行为?
人们普遍如何看待攻击性行为?一、攻击性行为的定义与特点攻击性行为是指一种以造成身体或心理伤害为目的的言语、行为或动作。
这种行为常伴随着愤怒、敌意和冲动。
攻击性行为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具有激烈性,表现为行为的暴力程度高;二是目的性强,攻击行为往往是出于一种目的或意图;三是行为原因多样,攻击性行为既可以由个体内部的心理因素引发,也可以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二、攻击性行为对个体的影响攻击性行为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身体层面,攻击性行为可能导致体力消耗过大、身体伤害甚至是死亡。
心理层面,攻击性行为会引发情绪紊乱、心理创伤等问题,影响个体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此外,攻击性行为还可能对个体的人际关系、社会声誉等方面造成持久的负面影响。
三、攻击性行为的成因与类型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多种多样。
心理因素是主要的成因之一。
例如个体的性格特征、自尊心受挫、压力积聚等都可能成为攻击性行为的诱因。
外部环境也会对攻击性行为产生影响,例如暴力电视节目、虐待和忽视行为都可能促使个体产生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的类型多样,包括言语攻击、身体攻击和心理攻击等。
四、社会对攻击性行为的态度社会对攻击性行为普遍持反对态度。
攻击性行为违背道德伦理,对他人造成伤害,因此遭到社会的一致谴责。
在法律层面,许多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打击攻击性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此外,社会也通过教育宣传等形式,提倡和促进人们树立和谐、友善的社会风尚,以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五、减少攻击性行为的方法与策略减少攻击性行为需要综合应用多种方法与策略。
首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个体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与压力。
其次,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攻击性行为的惩罚力度。
此外,改善社会环境也是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关键。
以友善和和谐为导向的宣传活动、倡导尊重他人权益的意识等,都有助于建立积极健康的社会氛围。
攻击性行为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不容忽视。
通过了解攻击性行为的定义、特点、成因和类型,以及社会的态度和减少攻击性行为的方法与策略,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并应对攻击性行为,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如何处理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如何处理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是许多家长所面临的一个挑战。
孩子无意中伤害了他人或者表现出愤怒、暴力的行为,这对家庭和社会都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如何处理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成为了家长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下面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家长们处理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1. 了解攻击性行为的原因攻击性行为往往是孩子通过暴力或伤害他人来表达自己的内心问题。
了解攻击性行为的原因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孩子可能因为情绪问题、学习困难、社交压力等多种原因而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家长可以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尝试了解孩子内心的不满和压力,并给予合适的支持和帮助。
2. 设立明确的规则和界限孩子需要明确的指导和规范,以避免过度自由和过度限制导致的攻击性行为。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家庭规则和界限,明确规定什么行为是不可接受的,以及相应的惩罚和奖励措施。
规则应该简单明了,家长也要严格执行规则,给孩子树立一个积极的榜样。
3. 鼓励积极的情绪表达和解决冲突的能力孩子发泄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无法有效地表达情绪和解决冲突。
家长可以通过教育孩子积极表达情绪的方式,例如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教导他们使用“我感觉...”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同时,家长也可以引导孩子学习解决冲突的技巧,通过角色扮演或者其他方式让孩子学习如何与他人沟通和妥善解决问题。
4. 提供适当的管控和监督家长需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适当的管控和监督,以避免他们发生攻击性行为。
这包括限制孩子接触暴力媒体内容、限制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和监督他们与他人的互动。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使用电子设备的规定,例如每天使用的时间限制、访问的网站等,并且建议定期与孩子一起进行开放、坦诚的交流,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和朋友圈子。
5. 寻求专业帮助和支持如果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仍然存在,家长可以考虑寻求专业的帮助和支持。
儿童心理学家或儿童心理辅导员可以为孩子和家长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帮助他们理解和处理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
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攻击性行为是指个体对他人施加的、有意伤害行为。
在中小学生中,攻击性行为可能表现为言语上的欺凌、肢体上的打闹、甚至是攻击同学或老师。
攻击性行为不仅会造成直接的伤害,而且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探讨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成因分析:1.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场所,家庭中的家长行为和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
如果孩子在一个激烈、暴力的环境中成长,很可能会学习到攻击性行为,并将其在学校中表现出来。
2. 情绪管理不当:有些中小学生在面对挫折或者情绪波动时,缺少有效的情绪管理能力,就会将情绪转化为攻击性行为。
这些情绪可能是愤怒、焦虑、沮丧等,孩子们不知道如何正确地表达和处理情绪,于是就用攻击性行为来发泄。
3. 学习和生活压力:随着教育竞争的加剧,中小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越来越大。
一些学生可能会因为学习成绩不佳或者面对同学间的关系问题而产生攻击性行为,以试图减轻压力或者寻找存在感。
4. 学校环境:学校环境也可能成为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
学生之间的欺凌、学校中的暴力事件、老师的不公正等都可能引发攻击性行为。
防治措施:1. 家庭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家长需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在教育孩子时,要以身作则,倡导和平理念,引导孩子正确处理情绪,不轻易动手解决问题。
2. 学校管理:学校是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学校应该建立一个和谐、包容的校园环境,遏制暴力行为的滋生。
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学生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的能力,使学生明白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
3. 个体心理辅导:对于一些有攻击性行为的学生,需要进行个体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情绪管理培训、情绪调解等活动,帮助他们正确处理负面情绪,增强自我控制和冷静思考的能力。
4. 社会支持:社会对于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防治也要给予关注和支持。
投射与攻击性攻击性的投射表现及其心理原因
投射与攻击性攻击性的投射表现及其心理原因投射与攻击性的表现及其心理原因投射是指个体将自己的心理冲突、欲望或不满转移给他人或物体的心理防御机制。
攻击性则是指一种带有敌对倾向、意图伤害他人或破坏他人利益的行为。
本文将探讨投射与攻击性的关系,并分析其心理原因。
一、投射的表现形式1.责怪他人:投射者会将自己的过错或失败归咎于他人,使自己摆脱责任感。
2.怀疑他人:投射者会无端地怀疑他人的意图和动机,将自己的不信任感转嫁给他人。
3.对他人的批评:投射者会不断指责他人的缺点和错误,以掩盖自己的不足和自我批评。
4.妒忌:投射者会将对他人的妒忌和仇恨投射出去,对他人的成功和幸福心存不满。
二、攻击性的表现形式1.言语攻击:攻击者会使用侮辱、嘲笑、挑衅等言语对他人进行攻击,使其感到受伤或尴尬。
2.身体攻击:攻击者会使用肢体接触、推撞等方式对他人进行攻击,以获得满足感和优越感。
3.社交排斥:攻击者会通过疏远、排挤、孤立等手段排斥他人,以打击其自尊心和社交地位。
4.虐待他人:攻击者会对他人进行身体或心理上的虐待,以获得权力和控制感。
三、投射与攻击性的心理原因1.自我保护:投射与攻击性的行为可以使个体自我保护,通过将自己的不满和不足转嫁给他人,避免面对现实的冲突。
2.自我防御:投射与攻击性的行为可以作为个体自我防御的手段,帮助个体维护自己的自尊和自信。
3.情绪释放:投射与攻击性的行为可以作为个体情绪释放的途径,将内心的愤怒和压抑转化为对他人的攻击。
4.心理投射:投射与攻击性的行为可以使个体将自己无法接受的欲望或冲突投射到他人身上,以保持内心的和谐。
结论投射与攻击性是心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和行为表现,它们与个体的心理防御和情绪调节密切相关。
理解投射与攻击性的表现形式及其心理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的复杂性,提高个体内心的和谐程度。
同时,对于社会管理和心理健康的促进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儿童攻击行为的性格特征分析
儿童攻击行为的性格特征分析儿童的攻击行为是指在情境中主动使用肢体或言语伤害他人的行为。
这种行为常常给儿童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
因此,深入了解儿童攻击行为背后的性格特征对于预防和干预儿童的攻击行为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儿童攻击行为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旨在提供对这个问题的更深入理解和处理的方法。
一、攻击性攻击性是儿童攻击行为的核心性格特征之一。
攻击性的儿童通常具有许多负面情绪,例如愤怒、不满和敌对心理。
他们常常会用肢体或言语来表达这些情绪,并将其转化为攻击行为。
这些儿童通常有较低的自控能力,很难管理自己的情绪,导致攻击行为出现的频率和强度较高。
二、冲动性冲动性是儿童攻击行为的另一个重要性格特征。
冲动性的儿童往往缺乏对后果的预见和思考能力,容易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做出冲动的行为。
他们可能没有考虑到攻击行为对他人的伤害和后果,仅仅是出于一时的冲动而导致攻击行为的发生。
因此,帮助儿童培养冷静思考和控制冲动的能力非常重要,以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三、自尊心问题自尊心问题也是儿童攻击行为的常见性格特征。
儿童攻击行为常常与他们对自己的价值感和自尊心的问题有关。
一些儿童攻击他人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利和优越感,通过攻击他人来提升自己的自尊心。
另一些儿童攻击行为是因为他们感到受到了侮辱或羞辱,以攻击行为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尊重。
因此,对于这类儿童,我们应该重视并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健康的自尊心。
四、社交技能缺失儿童攻击行为还与他们缺乏适当的社交技能有关。
一些儿童由于缺乏解决冲突的技巧和方法,往往采取了攻击行为来解决他们与他人之间的矛盾。
他们可能没有适当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见,也缺乏理解和尊重他人观点的能力。
因此,帮助儿童学习积极的沟通和解决冲突的方法非常重要,以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结论通过对儿童攻击行为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儿童攻击行为背后的原因和机制。
攻击性、冲动性、自尊心问题以及社交技能缺失等性格特征是导致儿童攻击行为的主要原因。
家庭教育中儿童的攻击性
家庭教育中儿童的攻击性儿童的攻击性(或称侵害性)是儿童社会性进展中一项特殊重要的内容。
一个人生来就具有一种内在的攻击倾向,但随着生理心理进展,这种攻击倾向可能会指向一些有意义的目标,如制服外部环境,在驾驭环境中取得成功。
朝这个方向进展的攻击性,会变成人心理中的乐观成分,如坚忍性、毅力、意志品质等。
但是假如这种与生俱来的攻击倾向指向一些不被社会赞许的目标,如损害别人,这种攻击性就是有害的。
在一些完全不能和别人和谐相处的成人以及那些犯罪者身上,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这种攻击性的后果。
0-3岁早期开发本文所要争辩的是后一种有害的攻击性。
一、什么是攻击性心理学中把攻击性定义为他人不愿接受的出于有意或工具性目的的损害行为,这种有意损害包括直接的身体损害(打人)、语言损害(骂人、赞扬人)和间接的、心理上的损害(如背后说坏话、造谣诬蔑)。
有损害他人的意图但未造成后果的攻击性行为照旧属于攻击行为,但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时无敌意的推拉动作则不是攻击行为。
攻击性行为可以分为两类:敌意的攻击和工具性的攻击。
敌意攻击是有意损害别人的行为,而工具性的攻击是为达到确定的非攻击性目的而损害他人的行为。
在幼儿园里,一个男孩子有意打一个女孩子,惹她哭,这是敌意攻击;但假如男孩子只是为了争夺女孩子手中的玩具而打她,则属于工具性攻击。
二、攻击性进展的一些规律心理学争论发觉,一般来说,儿童的最早的攻击性行为在两岁末开头表现出来。
有人观看了成对做玩耍的20-23个月的婴儿,记录下全部冲突情节,发觉这些学步儿童为了和同伴争抢东西,可能会发生扭斗(如他们争吵说“这是我的”;“明明已经有汽车了”等等)。
争端发生时,他们还会威逼和逼迫同伴,迫使同伴退让。
这表明20-23个月的婴儿已消逝了早期的工具性攻击行为。
心理学争论还发觉了攻击行为进展的如下年龄特点:1. 非指向性的发脾气行为在学前期慢慢削减,四岁后已不常见。
而攻击性行为在学前期呈上升趋势,四岁达到顶峰;2. 三岁以后幼儿对同伴攻击自己之后的报复性反攻击反应明显增加;3. 激发攻击行为的因素在不同年龄各有不同,2-3岁幼儿往往在家长和成人发泄暴力后消逝攻击性行为;年龄更大的儿童多在与同伴冲突后发生攻击行为; 4. 攻击行为的方式也随年龄而变化。
攻击性的实验范式
4、玩偶模仿范式(班杜拉)
*研究结果: 录像中成人的击行为得到奖励时, 儿童随后出现 攻击性行为的概率及行为的强度都更高。
*优势: 这一范式自产生之后一直引领着攻击性的社会情境 影响因素研究领域的发展。众多研究已表明, 参与 暴力游戏或观看暴力影片会提高个体的攻击性然而,
*质疑: 儿童在实验中出现的并非确定是表征攻击的行为, 也许仅是由于他们喜欢扭打玩耍而已。
二、攻击性的实验研究范式
*经典 1、教师- 学习者范式 2、论文评定方法 3、竞争反应时游戏 4、玩偶模仿范式 5、减分范式
*现代 6、辣椒酱范式 7、出错范式 8、涂鸦撕扯程序 9、内隐攻击性的图片记忆范式
1、教师- 学习者范式 (Teacher/Learner)
又名攻击机器法。 *实施过程: 在实验中, 要求被试扮演老师,而由另一名伪被试 扮演学生(被试并不知情)。将两人分别安排在两 个独立的小房间里, 让学生记忆单词, 老师则负责 评估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 当学生作出错误回答时, 扮演老师的被试则要对学生施加电击以示惩罚。 *因变量: 电击强度&持续时间
4、母亲评定法
由母亲根据儿童日常表现对其子女进行评定。
*项目 M1:毁坏家里的东西或别人的东西; M2:在幼儿园里不听话; M3:爱打架; M4:爱打人; M5:发脾气,急躁。 采用3点计分,0代表“不符合”,1代表“有点符 合”,2代表“符合”。5个题目分别转换为标准分 后求平均分作为儿童攻击行为的母亲评定指标分。
3、教师评定法
采用儿童行为量表中的关于攻击行为的5个项目, 由幼儿园各班教师根据儿童日常表现进行评定。 *项目包括: T1:与其他孩子打架; T2:损坏自己或别人的东西; T3:欺负别的孩子; T4:打别人、踢别人或咬人; T5:攻击别人。 采用3点式计分,0代表“不符合”,1代表“有时符 合有时不符合”,2代表“非常符合或比较符合”。 5个题目分别转换标准分后求平均分作为儿童攻 击行为的教师评定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分析学派:人具有一种自我毁灭的无意识的愿望,但是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不会伤害自己的.所以便以攻击别人的方式表达出来,或者当人要达到自己目标的行为受阻时,就会产生攻击性.
特质学派:看重个体差异和稳定性,反映某种事物攻击性特质.
生物学派:对攻击性行为的稳定性感兴趣,认为遗传因素是攻击性行为的原因之一,男性天生具有一种控制竞争对手的需要,以便保全自己并将他的基因传递下去.
人本主义学派: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不承认有些人天生来就具有攻击性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学派:人们是像学习其他行为一样.学会攻击性行为的.如果攻击行为不断地得到好处,而不是得到惩罚,爱打架的孩子就会变成爱打架的成人.
认知学派:人们可能把模糊不清的事件解释为威胁事件.
总之.攻击性可能是相对稳定的,它可能反映了某种攻击性的特质.但是人们也可能把模糊不清的时间解释为威胁事件.因为他们过去就这样被人打过,爱攻击的人可能生而具有以攻击方式对待威胁的倾向,但是如果他们生活在一个不经常受挫的环境里,或者生活在一个基本需要能得到满足的家庭里,他们将会克服自己的攻击倾向.
精神分析流派:抑郁是一种转向内心的愤怒,处于抑郁中的人存有一种无意识的愤怒和敌意感,每个人都有内在的,阻止人表现出敌意的社会标准和价值观念,因此这些愤怒就转向内心.
特质流派:重在查明哪些人容易抑郁
生物学流派:有些人可能生而具有对抑郁的敏感素质
人本主义流派:经常为抑郁所困的人,是那些不能建立良好的自我价值感的人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抑郁是由于生活中缺乏积极强化物所致
认知流派:人们是否抑郁,取决于他们如何解释自己控制环境的这种无能,容易抑郁的人总是用最可能导致抑郁的方式来解释周围世界,抑郁的人很容易回忆起不愉快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