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香港汇率研究

合集下载

1998年香港金融保卫战

1998年香港金融保卫战

资料之一:韩秀云通俗经济评书(香港保卫战一共有6集)资料之二:1998年香港金融保卫战案例1998年8月5日至7日,国际货币炒家发动了继97年10月以来对港元的第四度大规模冲击。

短短三日抛出近460亿港元(60亿美元)沽盘,港元受到自建立联系汇率以来最大规模的狙击,来势比97年10月更凶更狠。

但香港金融管理局沉着应战,不以挟息回击,而灵活使用外汇储备,抛出美元,大量买进港元,迫使国际货币炒家受损而退。

西方舆论:香港成了国际投机家的“自动提款机”金融大鳄:索罗斯港元与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实施至今已有15年之久,它以1美元兑7.75港元的汇率与美元挂钩。

1997年10月23日,香港联系汇率制度首次受到国际金融炒家狙击。

他们大量直接抛售港币以兑换美元。

香港银行同业拆息一度飚升到300%,恒生指数和期货市场指数下泻1000多点。

此一役,炒家们共抛售了400多亿港币,在证券市场获利数十亿港元。

尝到了甜头的投资者继续玩弄同样的手段。

1998年1月、5月,相同的一幕一次又一次在香港上映。

西方舆论戏称,香港成了国际投机者的“自动提款机”,他们一旦缺钱花了,只需在这个提款机上按几个钮。

尽管香港凭借充裕的外汇储备保住了联系汇率,但在高利率的影响之下,经济付出了高昂代价,利率居高不下,股市下跌了50%以上,楼市下跌了50%以上,经济元气大伤,至今未愈。

当年首季香港经济负增长2.8%。

进入夏季,国际炒家热炒“人民币贬值”的谣言,“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香港乃沛公也。

人民币贬值势必沉重地打击香港的联系汇率制。

这一信息更加刺激了香港的股市和汇市。

加之纽约股市回软,日跌幅一度达299点,并将继续下滑;日本新go-vern-ment回天无力;香港上市公司陆续宣布中期业绩,不利消息接踵而至,国泰公司50多年来首次亏损,太古、汇丰利润大幅下跌;香港市场上谣言四起,风声鹤唳,令投资者惶恐不安。

这些无疑成了国际金融炒家们进攻香港的信号。

欧美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联手大举进攻从98年8月5日起,数家欧美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同时向香港汇市、股市和恒指期货市场大举进攻,在香港疯狂抛售港元和恒指期货。

大陆与香港的汇率制度比较研究

大陆与香港的汇率制度比较研究

大陆与香港的汇率制度比较研究邓达清【摘要】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东亚自1998年金融风暴以来就在不断进行金融合作,在新的危机到来之际进入加速期.大中华经济圈是东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一体化进程令人关注.其中的大陆与香港的一体化进展较快,而汇率是双方能否实行货币一体化的重要因素.试从双方汇率制度的异同,相互汇率的融合性进行观察分析,可见其现状尚不具备一体化的条件,而将来发展的趋势则有待进一步观察.【期刊名称】《湘南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32)001【总页数】5页(P35-39)【关键词】汇率制度;趋势对比;汇率改革;一体化【作者】邓达清【作者单位】湘南学院,经济与管理系,湖南,郴州,42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0.731998年的东亚金融危机曾使东亚金融合作更紧密更深入,而2008年底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世界各国对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不满,寻找新的体系和加速区域货币体系的整合同步进行。

东亚在2008年新的危机后加速了这一进程。

大中华经济圈是东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一体化进程令人关注。

与此同时,其金融一体化也在按部就班进行。

大陆和香港之间的一体化是最受关注的,其中的汇率是双方能否实行货币一体化的重要因素。

鉴于双方汇率制度的不同,其融合性有待观察,这主要看双方未来发展的趋势。

1.人民币,是中国大陆的法定货币,正式简称为CNY(China Yuan),标志为“?”。

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自1994年起与美元非正式地挂钩,汇率长时间在1美元兑8.26至8.30元人民币这个非常窄的范围内浮动,直到2005年再次改革。

人民币在中国香港和澳门不是法定货币。

他们有按基本法自行决定发行的香港币和澳门元。

但是现在港澳地区有些商店接受使用人民币交易。

2.人民币汇率制度1994年1月1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迈出大步,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建立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政府宣布执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1998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直接入市操作,推出特别措施强化金融监管案

1998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直接入市操作,推出特别措施强化金融监管案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价值和原则1998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直接入市操作,推出特别措施强化金融监管案(参见《经历两周激烈战斗昨动用65亿强力扶盘曾荫权:香港击败炒家》,载[新加坡]《联合早报》,1998.08.29;《坚决维护联系汇率香港金管局推出七项措施》,载《中国证券报》,1998.09.07;《严格治市纪律强化金融监管香港推出三十条措施》,载《中国证券报》,1998.09.08。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价值与原则【案情介绍】面对亚洲金融危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为了应对国际投机“大鳄”的市场炒作,于1998年8月动用近千亿港元入市操作;1998年9月5日,为了进一步巩固香港的货币发行局制度,减低投机者操纵市场使银行同业市场和利率出现动荡的机会,香港金管局推出7项技术性措施,这7项措施集中在港元兑美元的兑换保证和有关银行港元流动资金贴现方面的新措施两个方面。

1998年9月7日,为了严格治市纪律,强化金融监管,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公布了严格香港证券及期货市场纪律的30条措施。

这30条新措施的实施涉及联合交易所、期货交易所、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和财经事务局五个机构。

前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曾荫权表示,特区政府将继续坚守自由经济的政策,并且不会在香港实施外汇管制。

曾荫权还表示,财政司的30项措施与金管局的7项措施相互配合,以增强货币及金融系统抵御国际投机者跨市场操控的能力。

【法律问题】1.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2.经济法的价值。

3.经济法的原则。

【法理分析】(一)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关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法学界学派林立,学说纷呈。

主要的观点有:1.经济行政法说该学说认为经济法就是经济行政法。

经济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经济管理关系,经济管理关系兼有行政性和经济性,经济法隶属于行政法,是行政法的一个分支,不构成独立的法的部门。

2.企业经济法说该学说认为经济法是调整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国际金融 第二版 第四章 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

国际金融 第二版 第四章 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

水平区间钉住
1
汤加
浮动(65)
浮动汇率
36
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蒙古、土耳其、乌克兰、格鲁吉亚、利比亚、巴拉圭、以色列、乌拉圭、韩国、匈牙利、冰岛、罗马尼亚、南非、赞比亚等
自由浮动
29
澳大利亚、加拿大、智利、日本、墨西哥、挪威、波兰、瑞典、英国、索马里、美国、欧元区18个国家:奥地利、比利时、塞浦路斯、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拉脱维亚、卢森堡、马耳他、荷兰、葡萄牙、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
2016年1月人民银行捍卫CNH汇率
浮动汇率制度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政府对汇率不加以固定,也不规定汇率波动的上下限,汇率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自行波动。
20世纪汇率制度演进
古典金本位时期
1914年之前,固定汇率制度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动荡时期
1919-1925年,自由浮动制度1926-1931年,金汇兑本位制度1932-1939年,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固定与浮动?
固定汇率制度的优缺点
汇率基本不能发挥调节国际收支的杠杆作用,可能会影响一国国内经济的平衡,可能会引发国际汇率制度的混乱
汇率基本稳定,易于进行成本和利润核算,降低了对外经济交往中的汇率风险


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缺点
对贸易、投资、信贷等国际经济交易的顺利进行产生不良影响,助长了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投机活动
汇率制度
外汇管制
人民币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
01
汇率制度
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货币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做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
Exchange Rate System or Exchange Rate Regime

关于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分析与思考

关于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分析与思考

关于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分析与思考摘要: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究竟该不该存留一直是一个饱受争议的问题,特别是当199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后,香港经济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虽然香港政府极力维系住了联系汇率制度,但是对于目前情况来说,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它?本文首先对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的发展和运行进行了系统研究调查,之后又分析联系汇率制度的利弊。

再主要结合1998年香港保卫战实例,简略的与泰铢保卫战进行分析。

最后对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存留以及维护进一步研究阐述。

关键词:香港联系汇率制度;香港金融保卫战;泰铢危机等一、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的产生香港的货币制度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首先是从1863年到1935年,香港的货币制度都是银本位,采取固定汇率制度。

后1935年11月,全球白银危机,香港货币制度由银本位转变为与英镑挂钩,当时是1英镑兑16港元(12/1935 - 11/1967);1英镑兑1455港元(11/1967 - 6/1972)的固定汇率制度。

之后香港一度与美元挂钩。

1972年到1974年,按照固定汇率与美元挂钩,当时的汇率为1美元兑5650港元(6/1972-2/1973);1美元兑5085港元(2/1973-11/1974),尔后1974年到1983年,美元弱势,港元改为自由浮动汇率制度,仍与美元挂钩,在这期间,由于货币及信贷的过度增长,和投机炒卖等活动致使港元日渐贬值,港元汇率持续走低。

1983年香港政府发布新汇率政策,借此稳定港元,规定发钞银行必须按照780港元兑1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以美元交易。

从1983年至今,香港汇率制度一直为以78港元兑1美元的固定汇率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

从香港货币制度的演变,和联系汇率制度的产生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香港的货币制度和汇率制度其实是两者一体的,密不可分。

二、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运行香港联系汇率制度实际上属于货币发行局制度。

货币的基础的任何变动必须与外汇储备的相应变动一致。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

运作管理
货币发行局制度 金管局
外汇基金 运作机制
在这个制度下,货币基础的流量和存量必须有充足的外汇储备支持,透过严谨和稳健的货币发行局制度得以 实施。香港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发行局,纸币大部分由3家发钞银行即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中国银行(香港) 发行。法例规定发钞银行发钞时,需按7.80港元兑 1美元的汇率向金管局提交等值美元,并记入外汇基金的帐目, 以购买负债证明书,作为所发钞纸币的支持。相反,回收港元纸币时,金管局会赎回负债证明书,银行则自外汇 基金收回等值美元。由政府经金管局发行的纸币和硬币,则由代理银行负责储存及向公众分发,金管局与代理银 行之间的交易也是按7.80港元兑1美元的汇率以美元结算。在货币发行局制度下,资金流入或流出会令利率而非 汇率出现调整。若银行向货币发行当局出售与本地货币挂钩的外币(以香港而言,指美元),以换取本地货币 (即资金流入),基础货币便会增加,若银行向货币发行当局购入外币(即资金流出),基础货币就会收缩。基 础货币扩张或收缩,会令本地利率下降或上升,会自动抵消原来资金流入或流出的影响,而汇率一直保持不变。 这是一个完全自动的机制。为了减少利率过度波动,金管局会通过贴现窗提供流动资金。
金管局是香港政府架构内负责货币及银行体系稳定的机构,于1993年4月1日合并外汇基金管理局与银行业监 理处而成立,由于香港没有中央银行,金管局行使中央银行功能。
金管局的最高领导为金融管理专员(总裁),由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委任,金融管理员依据《外汇基 金条理》、《银行业条例》、《存款保障计划条例》、《结算及交收系统条例》及其它有关条例及法规行使职能 和权力。在金融管理专员所获转授或赋予的法定权力下,金管局的日常运作高度自主。
经过二十多年的风雨和考验,汇率制度日趋完善。为巩固汇率制度使其可以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并抵御外界 冲击,金管局在1987年开始陆续推行了多项货币改革措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两次是:1998年9月推出巩固货币 发行局制度的七项技术性措施,以及2005年5月推出的汇率制度的三项优化措施。

从经常账户角度分析影响港元汇率稳定的因素

从经常账户角度分析影响港元汇率稳定的因素

从经常账户角度分析影响港元汇率稳定的因素第一节香港实行联系汇率制的历史一香港联系汇率制的历史背景香港的汇率制度几经更改:香港在20世纪30年代放弃银本位之后,长期与英镑汇率挂钩。

1972年6月,英国宣布英镑自由浮动,为避免英镑自由浮动对港元的不利影响,同年7月,港府取消了港元与英镑的固定汇率,转而实行与美元挂钩,汇率为1美元兑5.65港元。

进入1974年,国际外汇市场波动剧烈,政府外汇基金干预乏力,为了减少美元跌势对港元的影响,香港从1974年11月起改行单独浮动汇率制。

在浮动汇率制度实施的最初两年,港元运作一度十分顺利,但在20世纪80年代初爆发港元危机。

1982年10月中英两国政府就香港主权问题进行谈判,人们对香港的未来不确定的忧虑令港元出现了一场危机:当时港元兑美元曾一度由5元跌至接近10元的低价,市民争相到超级市场抢购白米等日常生活用品,银行亦出现了长长的人龙挤提存款和兑换外币。

在这种情况下,香港政府为了稳定港元汇率,恢复港元信心,于1983年10月17日宣布港元再次与美元挂钩,实施联系汇率制度,将美元兑港元的汇率固定在1美元兑7.80港元的水平,从而躲过这次金融危机。

联系汇率制度作为货币发行制度的一种形式,正式在香港实施。

总体而言,这个汇率制度的实施增强了人们对港币的信心,减少了因投机而引起的汇率波动,降低了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使个人、企业、政府都有稳定的预期。

至今,香港坚持联系汇率制度,已经长达四分之一个世纪。

一个国家或地区选择何种汇率制度,要考虑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如经济规模、经济开放程度、贸易商品结构和地理结构、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等。

联系汇率制度的优点主要表现在:①固定汇率制度适合小型开放经济体。

②联系汇率制度下采取钉住主要的国际货币的手段,增强了人们对本币的信心,减少了因投机而引起的汇率波动,降低了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从而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

③联系汇率制度非常简单,与其他汇率制度相比,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过后,多国政府纷纷进行自身检讨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过后,多国政府纷纷进行自身检讨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过后,多国政府纷纷进行自身检讨这次金融危机影响极其深远,因为它充分暴露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东南亚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但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次经济危机也具备一定的积极意义:亚洲发展中国家深化金融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完善监督体系等方面有了强大的推动力。

客观看待,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危机有外因也有内因,外因主要是国际游资的做空因素等。

最关键还是要回到内因:其中东南亚国家最大的弊病就是其金融体系缺乏有效监督。

由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东南亚各国的经济高速发展,政府对该发展模式秉持放任政策。

对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有扶助补贴的同时缺乏有效的监督与制约,给银行股东贷款高风险项目提供了信心。

一旦贷款机构增多,预期回报跟不上,机构亏损经营困难,很容易引发危机。

过度依赖外资。

高经济增长策略需要搞投资率来维持,搞投资率需要巨额资金的维持,而基础薄弱的东南亚各国在国内得不到足够资金的情况下只能将目光投向国际资本市场:大举外债导致债务负担加重,货币供应量增多导致国内信用膨胀。

经济缺乏质量。

大举外债筹集到的资金大部分并非投入到增加生产能力、改变产业结构上,而是投入到房地产、证券市场等非贸易类服务行业,导致房地产行业和股市汇市等出现严重泡沫。

僵硬的汇率制度。

东南亚国家的汇率制度大多锚定美元,而主要贸易国较为分散。

当美元锚定过多的货币汇率,东南亚国家与主要贸易国之间的互动将会不相适应。

加上使用固定汇率制在未能抑制其国内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还使得其真实汇率上升,产品出口压力和进口需求量变大,加剧经常贸易项目逆差。

由于此次危机波及了东南亚国家的整个金融领域,从股市、汇市、债市到房地产行业最后波及整个经济体系。

货币危机、银行业危机、债务危机相继发生、同时存在,因此也可以定义为系统性金融危机。

从系统性金融危机产生机制来看,其主要发生在金融资产繁荣、金融市场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较高、金融资产被严重高估、财政和外债比较严重的国家或者地区。

世纪大骗局之1998香港金融保卫战

世纪大骗局之1998香港金融保卫战
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世界上也曾经爆发过多次金融危机,如日本经济危机、英国的英镑危机、墨西哥危机、东南亚经济危机,其中东南亚经济危机涉及面广,后波及俄罗斯、巴西等国,形成全球性金融危机,在这里我们将简单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做个简单的回顾,然后重点分析人们津津乐道的香港金融保卫战,与通常人们认为的香港金融管理当局取得了阻击索罗斯等国际金融机构的全面胜利不同,我认为香港金融管理当局是坠入了精心设计的骗局。
以索罗斯为首的对冲基金在国际金融资本的支持下,横扫东南亚,作为四小龙之一的香港尤如惊弓之鸟,时刻警惕。值得注意的是在泰国发生金融危机的7月份,香港恒生指数不但没有跌,反而涨了。可惜香港当局没有注意到这个信号,上边通过对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了解,我们知道尚不存在攻击港币的基础,你说靠发动货币战争横扫多个国家的索罗斯不知道吗?连英国都曾败在其手下,索罗斯当然清楚地很,不可能通过港币远期外汇掉期交易来牟利,那他攻击港币的目的何在呢?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索罗斯一开始的盈利目标就锁定在做空恒指期货上了,所以1997年7月在泰国金融危机的情况下,香港恒指奇怪的不跌反涨就可以理解了,这正是国际对冲基金做空恒指的建仓期。
从香港金融管理局主席任志刚后来的描述,香港金融管理当局在1998年8月才明白过来,上当了。他这样写道:1998年8月,我们面临的形势更为复杂。投机者对我们的金融市场发起了联合的精心策划的攻击。投机者发现,在短期内通过集中性抛售港元,能够暂时抬升货币局制度下的利率,这将对股票价格施加向下的压力。通过短期内对这种货币施加压力并且抛售股票,即使他们不能冲破设定的汇率,他们也可能从股票指数期货合同上获取一笔收益。其实港府明白的太晚了,1998年8月13日香港恒生指数跌穿6600点,从1997年8月16000多点的高位下跌将近10000点,此时离8月28日的恒指交割期时间已近,可以说胜败已定。

香港汇率制度

香港汇率制度

香港汇率制度一、前言香港汇率制度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重要经济制度之一,对于香港的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汇率制度的背景、实施机构、汇率机制和运作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背景香港汇率制度的实施起源于1997年,当时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保持香港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和金融稳定,特别是为了避免资本外流和货币贬值等问题,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采取了固定汇率制度。

三、实施机构香港汇率制度由香港特别行政区金融管理局负责实施。

该机构成立于1993年,是一个独立的财政部门,其职责包括货币政策、外汇储备管理和金融监管等。

四、汇率机制香港汇率制度采用固定汇率机制,即与美元挂钩。

具体来说,每个美元可以兑换7.8港元。

这个比例在1998年被确定,并一直保持至今。

五、运作香港汇率制度的运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货币发行和外汇储备管理。

1. 货币发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通过香港金融管理局负责发行货币。

货币主要包括钞票和硬币,以及银行存款等。

在汇率制度下,香港的货币供应量受到严格的控制,以确保货币稳定。

2. 外汇储备管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通过香港金融管理局负责管理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是指国家持有的外国货币和国际储备资产等,用于维护汇率稳定和应对外部风险。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通过购买美元来维护固定汇率,并通过投资外汇储备来获取收益。

六、优点与缺点香港汇率制度具有以下优点:1. 稳定性高:固定汇率机制可以避免货币贬值和通胀等问题,保持经济稳定。

2. 可预测性强:固定汇率机制可以使企业和投资者更加容易预测未来的汇率变化,降低交易成本。

3. 国际信誉高: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其汇率制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但也存在以下缺点:1. 缺乏灵活性:固定汇率机制难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无法灵活应对外部冲击。

2. 外汇储备压力大:为了维持固定汇率,香港政府需要大量购买美元,从而增加了外汇储备压力。

七、结论香港汇率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在维护香港经济稳定和金融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

但是加息和减少港元供应量却直接导致了 但是加息和减少港元供应量却直接导致了 股市、楼市的下跌。恒生指数在1997 1997年 股市、楼市的下跌。恒生指数在1997年10 28日跌到8775点 日跌到8775 月28日跌到8775点,比8月7日的最高水平 下跌47.4% 楼宇价格也普遍降低10% 47.4%。 10%至 下跌47.4%。楼宇价格也普遍降低10%至 20%。与此同时,由于利率升高, 20%。与此同时,由于利率升高,资金成 本增加,投资和消费势必下降。 本增加,投资和消费势必下降。加之港元 的汇价相对于亚洲已经贬值的货币明显偏 港产品出口和香港的旅游、 高,港产品出口和香港的旅游、零售业也 受到影响。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通货紧缩、 受到影响。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通货紧缩、 需求下降、失业增加、市场萧条, 需求下降、失业增加、市场萧条,整个经 济处于严重的衰退局面。 济处于严重的衰退局面。
自1998年5月,国际游资大肆反扑,他们兵分 1998年 国际游资大肆反扑, 三路,高卖低买、拉长补短,向香港汇、 三路,高卖低买、拉长补短,向香港汇、股、 期三市同时发难:从香港银行拆借巨资, 期三市同时发难:从香港银行拆借巨资,打 压汇市;尽数抛出股票,将股市放低; 压汇市;尽数抛出股票,将股市放低;在期 市预订大批指数看跌单,只等港府乖乖就范, 市预订大批指数看跌单,只等港府乖乖就范, 束手被擒。他们苦心积虑,布下连环套: 束手被擒。他们苦心积虑,布下连环套:第 一步,短时间内大量抛售港币, 一步,短时间内大量抛售港币,迫使港府提 高利息,香港股市必将出现几天狂跌; 高利息,香港股市必将出现几天狂跌;
(五)结果
香港政府8 香港政府8月份果断的直接入市及有关监管措施 的强化,稳定了证券市场的信心, 的强化,稳定了证券市场的信心,使股指很快止 跌回升, 跌回升,并迫使国际炒家不得不以较高的价格补 入抛空的股票和期指。 入抛空的股票和期指。最后是国际炒家以严重损 失被彻底击退。仅索罗斯就赔了8亿美元。 失被彻底击退。仅索罗斯就赔了8亿美元。尽管 这时香港仍处于衰退阶段, 这时香港仍处于衰退阶段,但生产总值负增长的 幅度开始收窄。1998年第四季度本地生产总值比 幅度开始收窄。1998年第四季度本地生产总值比 上年同期减少5.7% 1999年第一季度比上年同期 5.7%, 上年同期减少5.7%,1999年第一季度比上年同期 减少2.9% 第二季度比上年同期增加1.1% 2.9%, 1.1%, 减少2.9%,第二季度比上年同期增加1.1%,香港 经济逐步走向复苏。 经济逐步走向复苏。

98年香港金融危机

98年香港金融危机

一场世纪末的金融战一、引子自1997年7月泰国发生货币危机,国际炒家一路横扫东南亚。

1997年10月国际炒家第一次大规模冲击港元,迄今为止,国际炒家与香港特区政府已先后交手四次。

特区政府虽然守住了港元与美元之间的联系汇率制,但付出了不菲的代价。

在前三次交手时,港府对付国际炒家的惯用手段是抽紧银根,加高利率,以增加炒家猎取和持有港元的成本。

而伴随着利率的上升,不可避免地就引发香港股票市场的暴跌。

同时,利率长期高企更使处于逆境中的香港经济雪上加霜。

1998年8月份港府与国际炒家第四次交手,港府一反前三次的惯常做法,直接与国际炒家在香港的汇、股、期三市面对面地交锋,先是以代替港府库房购买港元的名义接下了国际炒家的全部港元抛盘,更于8月14日星期五,史无前例、破天荒地直接介入香港股票市场及期市,在股票现货市场上直接吸纳炒家的大量抛盘和抛空,同时在股票期货市场大量买进当月恒生指数期货合约。

除去节假日,港府对股市的整个干预行动整整持续了10天,结束于8月28日的恒生指数期货合约结算日。

第四次交手虽然保持了联系汇率制并且将恒生指数推高达1200点,但港府为此也花费了大量的外汇基金并担上了干预市场的名义。

有人称港府与国际炒家之间的第四次交手是一场金融世纪大战,战役本身已足够惊心动魄、扣人心弦了,而隐藏在战役后面的内涵以及由此次战役所引发的争论和思考更是令人回味无穷!二、造势1、国际炒家客观情势上,国际炒家占据一定优势:(1)自回归之后,香港经济遭受亚洲金融风暴和泡沫经济爆裂的双重打击;(2)80年代中期以来香港通货膨胀明显高于主要工业国家,但港元兑美元的名义汇率保持不变,造成港元相对美元等国际货币的币值严重高估;(3)由于经济不景气,再加上市场对港元联系汇率的前途存有疑虑,不少香港居民和企业将大量流动资产兑换成国际货币,存入瑞士、温哥华、伦敦等,导致资本外流和港元存款不断下降,并且这种趋势一直在持续;(4)1998年以来,香港经济的萎缩和失业率状况的恶化使得港府在维持联系汇率的政策目标与其它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很难找到一种理想的平衡点;(5)受到亚洲金融风暴的拖累和国际投机者的连番阻击,香港的股市和楼市已较1997年高峰期平均大幅下挫五成至六成,对香港银行体系的安全和稳定构成了异常沉重的压力。

1998年香港金融保卫战揭秘

1998年香港金融保卫战揭秘

1998年香港金融保卫战揭秘:没有硝烟的战场2008-10-1715:45:48扬子活力论坛【大中小】发表评论1997年下半年,美国著名金融家索罗斯旗下的对冲基金在亚洲各国和地区发起了连番狙击,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使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几十年来积存的外汇瞬间化为乌有,由此引发了巨大的亚洲金融危机。

1998年6月到7月间,索罗斯把矛头对准了港元,开始有计划地向香港股市及期市发动冲击。

兵临城下将至壕边对冲基金在对香港金融市场进行冲击时,往往受制于香港金融监管部门的传统作法,即提高短期贷款利率。

利率的上升会提高投机的成本。

在这次炒家冲击香港金融市场时,与以往最大的不同点就是,炒家没有进行即期拆借活动,而是预先囤积了大量的港元。

这些港元来自多方面,但一个很重要的来源是一些国际金融机构于1998年上半年在香港发行的一年至两年期的港元债券,总金额约为300亿美元,年利息为11%。

这些国际金融机构将这些港元掉期为美元,而借入港元的主要是一些对冲基金。

这些港元成为对冲基金攻击香港金融市场的低成本筹码,使投机者具备了在汇市进行套利的有利条件,而对冲基金又在外汇市场上买入大量的远期美元以平衡风险。

声东击西兴风作浪自1997年10月以来,国际炒家4次在香港股、汇、期三市上下手,前3次均获暴利。

1998年7月底至8月初,国际炒家再次通过对冲基金接连不断地狙击港币,以期推高拆息和利率。

很明显,他们对港币进行的只是表面的进攻,股市和期市才是真正的主攻目标。

1998年6月到7月,当恒生指数攀升至8000点高位的时候,对冲基金大举沽空恒指,建立了大量的恒指空仓头寸。

对冲基金之所以建立恒指空仓,是因为它们预计港股在受到冲击后恒生指数必然会大幅下跌,而恒指期货合约的价格是每点50港元,也就是说,若建的是空仓,恒生指数每下跌一个点,就可以给做空者带来50港元的利润。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香港的未来何去何从,不禁令局外人生疑。

香港汇率保卫战案例分析

香港汇率保卫战案例分析

《国际金融》案例分析题目:香港汇率保卫战案例分析学生姓名乔宇星学号201431056院系经济管理学院专业金融硕士年级2014级1.案例背景1997年7月,亚洲金融风暴爆发。

美国著名金融家索罗斯旗下的对冲基金运用索罗斯独创的反射理论,在亚洲各国和地区发起了持久的连番狙击,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使这些国家和地区几十年来积存的外汇一瞬间化为乌有。

1997年10月下旬,在亚洲金融风暴中获取巨利的国际炒家索罗斯将目标转向香港,先后于1997年10月、1998年1月、6月和8月四次阻击港汇、港股和恒指期货市场以图获取暴利。

与此同时,特区政府在这三大市场上与国际投机者展开了顽强的对抗港币实行联系汇率制,所谓联系汇率制,就是一种货币发行局制度。

根据货币发行局制度的规定,货币基础的流量和存量都必须得到外汇储备的十足支持。

换言之,货币基础的任何变动必须与外汇储备的相应变动一致。

它是香港金融管理局首要货币政策目标,在联系汇率制度的架构内,通过稳健的外汇基金管理、货币操作及其他适当的措施,维持汇率稳定。

联系汇率制度的重要支柱包括香港庞大的官方储备、稳健可靠的银行体系、审慎的理财哲学,以及灵活的经济结构。

因此,香港的联系汇率制有自动调节机制,不易攻破。

但港币利率容易急升,利率急升将影响股市大幅下跌,这样的话,只要事先在股市及期市沽空,然后再大量向银行借贷港币,使港币利率急升,促使恒生指数暴跌,便可象在其他国家一样获得投机暴利。

自1997年10月以来,国际炒家4次在香港股、汇、期三市上下手,前三次均获暴利。

1998年7月底至8月初,国际炒家再次通过对冲基金,接连不断地狙击港币,以推高拆息和利率。

很明显,他们对港币进行的只是表面的进攻,股市和期市才是真正的主攻目标,声东击西是索罗斯投机活动的一贯手段,并多次成功。

2.案例及其分析(1)案例国际炒家根据之前的炒作经验,为8月份在香港的外汇、股票现货和恒生指数期货三个市场上炒作做了周密的准备。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
20102010-9-29 4
联系汇率制度的具体规定
汇丰、渣打和中银三家发钞银行增发港币时,须 汇丰、渣打和中银三家发钞银行增发港币时, 7.8港元等于 港元等于1 按7.8港元等于1美元的汇价以百分之百的美元向 外汇基金换取发钞负债证明书,而回笼港币时, 外汇基金换取发钞负债证明书,而回笼港币时, 发钞银行可将港币的负债证明书交回外汇基金换 取等值的美元。 取等值的美元。 这一机制又被引入了同业现钞市场,即当其他持 这一机制又被引入了同业现钞市场, 牌银行向发钞银行取得港币现钞时, 牌银行向发钞银行取得港币现钞时,也要以百分 之百的美元向发钞银行进行兑换, 之百的美元向发钞银行进行兑换,而其他持牌银 行把港元现钞存入发钞银行时, 行把港元现钞存入发钞银行时,发钞银行也要以 等值的美元付给它们。 等值的美元付给它们。 这两个联系方式对港币的币值和汇率起到了重要 的稳定作用,这是联系汇率制的另一特点。 的稳定作用,这是联系汇率制的另一特点。 20102010-9-29
5
港币汇率是自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动的
在香港的公开外汇市场上,港币的汇率是 在香港的公开外汇市场上, 自由浮动的, 自由浮动的,即无论在银行同业之间的港 币存款交易(批发市场), ),还是在银行与 币存款交易(批发市场),还是在银行与 公众间的现钞或存款往来(零售市场), 公众间的现钞或存款往来(零售市场), 港币汇率都是由市场的供求状况来决定的, 港币汇率都是由市场的供求状况来决定的, 实行市场汇率。 实行市场汇率。 联系汇率与市场汇率、固定汇率与浮动汇 联系汇率与市场汇率、 率并存,是香港联系汇率制度最重要的机 率并存, 理。
20102010-9-29 8
香港联系汇率需要大量外汇储备
联系汇率制度依赖香港庞大的外汇储备支 持。 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期间,港元曾受到以 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投资者大手买卖而造成 汇价大幅波动,其后香港金融管理局决定 投放资金稳定汇价,令7.8港元兑1美元的汇 率才可继续维持。

1998年香港股灾研究综述

1998年香港股灾研究综述

1998年香港股灾研究综述作者:王家栋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21期摘要:1997年7月香港回归后,国际金融巨鳄针对香港股市漏洞发起攻击,在最早的1月和5月中旬,国际炒家都大获其利,而香港的银行、旅游、投资等众多行业都受到冲击,严峻的经济形势最终迫使香港特区政府于8月份入市击退国际炒家。

关键词:香港;股灾;索罗斯股灾(The Stock Market Disaster)是股市灾害或股市灾难的简称。

它是指经济活动中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受某个偶然因素影响,突然爆发的股价暴跌,从而引起社会经济巨大动荡,并造成巨大损失的异常经济现象。

亚洲金融危机,是国际金融炒家1997年至1998年间在东南亚、东亚期货、股票和汇率三个市场上同时攻击、获利,东南亚、东亚因此经济受损,社会动荡,甚至长时期衰退的现象。

对于香港1998年股灾的研究,学界往往将其放在东南亚、东亚金融危机,或是1998年香港金融保卫战、香港金融狙击战中,将香港股灾作为其中一个内容来开展研究。

笔者认为,如果仅仅截取整个股灾中的一点,亦或是一段来研究,将1998年股灾放在了金融危机、香港金融保卫战、香港金融狙击战等主题的从属的位置,往往会忽视一些股灾特有的非常值得我们研究的东西。

7月6日,A 股大涨,沪指涨近6%,创2年半新高,市场高呼牛市在即。

而香港股市受到疫情和基本面影响,估值已经跌至历史地位。

回望香港股市历史,对预判香港股市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笔者所掌握资料,主要涵盖了香港通史及香港经济史、香港股票市场运行、东南亚金融危机、衍生工具及对冲基金的运作、香港金融保卫战和香港金融狙击战等几个方面。

1.;;;; 相关通史类著作据笔者目力所及,关于香港的大部分的通史或经济史著作,内容都或多或少涉及香港股票市场历史及香港股灾。

通史方面主要有香港大学前校长王赓武主编的《香港史新编》、刘蜀永主编的《20世纪的香港》、陶存主编的《香港回归十年志》、陈昕、郭志坤主编的《香港全记录》。

九八香港危机-政府的钱损失(思考是否如此)

九八香港危机-政府的钱损失(思考是否如此)

声东击西 兴风作浪
自1997年10月以来,国际炒家4次在香港股、汇、期三市上下手,前3次均获暴利。1998年7月底至8月初,国际炒家再次通过对冲基金接连不断地狙击港币,以期推高拆息和利率。很明显,他们对港币进行的只是表面的进攻,股市和期市才是真正的主攻目标。声东击西是索罗斯等国际投机者投机活动的一贯手段,并多次成功。
香港金融保卫战默认分类 2007-08-26 19:18:47 阅读57 评论1 字号:大中小
从1997年7月开始掀起波澜的的那场金融风暴,如火山喷发般迅速席卷了亚洲进而搅动了整个世界,那些在风暴中倒下的国家,身陷经济崩溃的泥潭,只能任人宰割,而依然在风暴中挺立的香港,它的金融市场也已经遍体鳞伤。在这个时候,特区政府已经意识到,尽管已经化解了国际炒家们的数次冲击,但更猛烈的风暴还没有到来,特区政府必须以更强硬的手段、更主动的姿态去迎接挑战。也是在这个时候,一直在等待最佳时机的索罗斯正在不断积蓄能量,准备对香港发动最后一击。这场香港金融保卫战的大决战终于在1998年8月拉开了帷幕。
洞察其奸 港府迎战
国际炒家在泰国、马来西亚的胡作非为,给这些国家的经济造成了毁灭性打击,可谓来者不善。所以,在分析、研究亚洲其他市场形势后,为了维持香港金融市场的稳定,香港政府决定调巨资迎战这些疯狂的国际炒家。
这是一场以金钱、智慧和魄力为武器的你死我活的金融大战。无论是挑战者,还是应战者,都深知其成败所蕴含的利益与风险。
攻城略地 乘胜追击
初战得手,并不意味对手会弃城投降,因为离期指合约的交割还有时日,港府明白恶战还在后头。果然,从8月25日开始直至28日,双方展开了转仓战,港府的目的是迫使国际炒家为投机付出高额代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8年港币汇率研究光大证券研究所陈小蓓由于香港实行的是联系汇率制度,因此,港币会不会贬值的问题,实际上是联系汇率制度的存质问题。

这包括两个层次:香港金融管理局会不会将港币与美元脱钩,以及联系汇率制度是否经得起国际投机者冲击。

一、联系汇率的特点港元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的主要内容是:新增加发行的港元要有十足的美元向外汇基金交纳保证,以换取外汇基金的负债证明书,才能发行港元。

发钞银行向持牌银行发售港元必须要求持牌银行有等值美元存入发钞银行,才能换取港元。

当要把港元回笼时,发钞银行也是以同样的汇率向外汇基金换回负债证明书。

发钞银行向持牌银行回笼港币时的做法同外汇基金与发钞银行的做法一样,外汇基金与发钞银行有义务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调整利率,直至使用外汇基金来维护1美元兑换7 . 8港元的预定官价,使公开市场汇率在预定官价的2 %幅度上下浮动。

联系汇率的物质基础是外汇基金的美元储备和少量其他储备资产。

据资料披露,1 9 9 3年底外汇基金的资产总额达3 4 8 0亿港元,其中外币资产达4 3 0亿美元;1 9 9 4 年外汇基金的资产达4 0 3 8亿美元,其中美元资产占 7 0 %,1 9 9 5年底香港外汇基金总值达4 5 0 0亿港元,其中外币资产达5 3 0亿美元,另外外汇基金与汇丰银行达成新的结算制度,其要点是汇丰银行在外汇基金处开设一个港元帐户,并在该帐户中维持一个余额,其数量不得少于银行体系内其他银行的总结算净额;外汇基金对这一正值余额不支付利息。

如果汇丰银行的这一余额降到上述总结算净额以下,汇丰银行就须向外汇基金就这两余额的差额交纳利息。

1 9 9 2年4月8日港府金融当局实施“流动资金调节机制“,用于银行公会的各成员,调节隔夜资金头寸,外汇基金收购与出售外汇基金票据和政府债券的价格差就形成贷款利率或贴现率。

在管理机构上,1 9 9 3年4月1日,成立金融管理局,新的金融管理局由外汇基金管理局和银行业监理处构成。

金融管理局的职能为:通过外汇基金,维持联系汇率制度,稳定港币;对银行业务和接受存款公司业务进行监管,确保银行体系的安全和稳定。

二、金融危机对联系汇率的冲击在东南亚货币危机骨牌效应的影响及国际炒家的突袭之下,香港恒生指数于10月21日跌765.33点,22日跌1200点,28日狂泻1400多点,跌幅达13.7%,下跌点数在香港历史上前所未有。

排列在恒生指数十大跌幅纪录之首的是被称为“八七股灾”的1987年10月26日,当天共下跌了1120.7点,收市指数为2241.69,跌幅高达33.33%。

在过去,港股下跌还有两次令人恐慌的纪录,一次是在1994年1月6日,该天恒生指数共下跌了793.43点,收市报11374.5点;一次是在1996年3月11日,下跌820.34点,收市报13102.73点。

而10月28日这一天的跌幅则跃居第二。

加上连跌数日的这些跌幅,若以今年的高点16820计算,到28日的最低点,共跌掉7000多点,幅度为40%多。

以单日计算,上市公司市值损失了4335亿港元,同8月份市值高峰期的43354亿港元比较,减少了15420亿港元,减幅达三成半,这意味着香港富豪们的身家亦大幅缩水。

估计香港十大富豪共损失超过2100亿港元。

由于房地产首当其冲,跌幅较其他股份大,四大房地产富豪身家亦损失最大。

总之,港股持续暴泻,跌势之猛,损失之巨,震惊世界。

另外,国际投机家在汇市方面也费尽心机,一面大量泻空期指,打压港股,一面大量抛售港元,欲使其汇率下滑,从中获利。

但由于香港经济稳定且当局进行了有效的监控与反击,终于没能得逞,失望而回。

香港股市大幅振荡的原因比较单纯,主要有两点:(一)受东南亚货币危机的骨牌效应影响,投资者信心受挫。

东南亚货币和股市危机深化,一些以东南亚投资为主的基金要应付客户的赎回,香港又是天然避风港,较易套现,故而港元、港股便成为沽售的目标,另外,由于马来西亚在危机爆发后采取措施,限制沽空当地一百种股份,打击了欧美机构投资者对整体亚洲市场的信心,导致亚洲股市纷纷大幅滑落,欧美资金有调离亚洲的趋势,故港股亦难幸免。

摩根斯丹利更在这一危机关头弃港股而不顾,其首席分析员比格斯更宣布看淡亚洲股市,其公司将在港持股的比重从2%降到0,在四家大型基金组织的带动下,许多外资纷纷沽货离场,直接导致港股大跌。

(二)国际投机者在东南亚得手后,矛头直指香港、新加坡和台湾据有关分析员推测,国际投机者在东南亚货币危机中赚了不下30亿美元,之后,有迹象表明,这股游资又流窜到了台湾、香港、新加坡这三个外汇储备位居世界前列的新兴市场。

10月底,台湾出现汇市股市一并泻落的局面,据说是国际投机家通过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卖空台股指数合同所引起的,台湾方面为此进行保卫战,创下半年来7316.78点的新底。

这些国际金融大鳄在狙击港股、港汇和期指时,手法相当狡猾,招中有招,声东击西,用心良苦,先在沽空期指、期权方面发难,然后在股市、汇市上造成沽货势头。

据有关消息报道,美资、英资以及欧洲其它国家的大型基金都曾在最近数月抛出数亿港股沽盘。

故此造成港股及港元的动荡。

三、香港当局的反击措施及效果面对炒家的疯狂进攻,香港特区政府主要采用以下措施成功地捍卫了港元的联系汇率并稳定了股市。

(一)为了避免港元受到狙击,提高炒家成本,香港金管局毅然宣布,将不再采用6.25%的官方贴现率向那些借款过多的银行提供资金,而是要根据情况以惩罚性的利率来调整资金供应状况。

这一决定导致银行同业市场利率骤升。

至23日已上升250%,接下来的几天里,曾飙升至300%。

银行间拆息亦上升。

在23日这一天,一个月期的银行拆息为37.28%,而前一天是10.6%;一个月期的香港银行拆息达47.5%,而前一天则是10.71%。

面对这种再投资价格的猛涨,以香港汇丰银行为首的各主要银行都宣布它们的银行基本利率将提高0.75个百分点,即由8.75%上升到9.50%。

早在8月中旬,香港金管局也是通过抽紧银根,扯高同业拆息去迎击投机者的。

金管局提高对银行的贷款利息,迫使银行把多余的头寸交还回来,让那些借钱沽港元买美元的投机者面对坚壁清野之局,在极高的投机成本下望而却步。

故在很短的时间内,即8月20日使港市恢复平静。

(二)香港金管局方面,这次除了扯高息口以支持港元汇价外,还动用政府储备金不断在外汇市场上沽出美元,买入港元,巩固汇率,同时还游说各上市蓝筹公司,趁其股票被国际炒家超卖打压,实际价格被低估之际,用低价大量吸纳蓝筹股,从而把恒生指数抬上去;另一方面又在期货市场上大量买入期指合约以支持香港股市,因为国际炒家很可能在10月期指合约平仓时,由于淡仓过多并遭遇挟仓,造成严重损失,从而知难而退。

金管局于10月21日、22日,当港元现货处于7.75水平时抛售美元干预,而当港汇刚喘定时,于24日又补仓平盘。

有消息说,金管局料理此事共动用了30亿美元的储备金。

(三)为配合反击措施,特区政府和工商界人士还发动了强有力的舆论攻势。

例如,金管局特地发表文告宣称香港外汇储备截至9月底已高达881亿美元;特区政府高层官员与香港金融、商业界的代表人物纷纷在不同场合发表讲话救市;正在英国访问的行政长官董建华离开伦敦前强调,特区政府有极大的决心维护联系汇率,香港利率高涨对股市有影响,但各间上市公司基础良好,调整只是短期的;财政司司长曾荫权、财经事务局局长许仕仁一起会见传媒,重申维持联系汇率是港府首要目标,为了这一目标而导致利息飙升,属无可避免,希望民众稍安勿躁;政务司陈方安生则呼吁所有人“保持冷静”。

香港受到区域金融波动所影响是难免的,最重要的是香港经济基础因素仍然强劲,政府也有绝对的决心捍卫港元;曾荫权否认香港目前股市的状况是“股灾”,强调港元目前正处于历来最强水平;香港总商会发表文告声明支持联系汇率制度,并呼吁金融市场中人冷静思考,重新检视香港经济根基,从而稳定市场;香港银行公会主席林纪利指出,银行隔夜同业拆息急升,反映市场混乱,明显是有投机者再次冲击港元,但香港经济基础稳固,相信市场会在一个星期内恢复元气。

(四)效果。

在香港当局正确而强有力的反击措施及香港稳定的宏观经济背景下,投机活动很快被击退。

主要表现在:1.港元汇价走强。

由于前几日投机者“空”港元而买美元,到后来,他们所持港元已无多,结果只有将美元售出买回港元,令港元汇价走强,从而使港元弱势情况完全改变过来。

香港财政司司长曾荫权指出,炒家要炒港元首先要能持有港元才行,现在,在金管局一系列紧措施的影响下,炒家已无港元补仓,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香港经济根基好,没什么弱点,故炒卖活动很难在高息下长时间维持。

2.港股强劲飚升。

由于受港元趋强,中资及本地资金入市,24家蓝筹、红筹上市公司从市场回购股份等的影响,港股大幅上扬。

中国电信重上招股价以上水平,也产生一定刺激作用,令红筹、国企喘定并作反弹,加上祖国内地减息亦成大市上扬的题材,期指又被挟仓高水几十个点子,这些因素均令恒指急速反弹。

在股市强劲反弹之下,港元汇价也恢复稳定。

3.此外,金管局还在买卖港元过程中获利,没有像其他东南亚政府那样大大耗损外汇储备。

为此,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大加赞扬财政司司长曾荫权及其同僚把这次汇率危机处理得“实在值得激赏”。

董建华认为,特区当局这次的反应快速,向市场发出了强烈讯息,表明香港的经济基础良好,经济状况与其他货币贬值的东南亚国家有所不同,投机者误认为有机可乘,但最终会知难而退。

四、经验香港在金融风暴中能经受考验,主要是香港的情形与泰国和东南亚其它国家(地区),以及当年拉美货币危机中的墨西哥,都有本质上的不同。

首先,香港执行的是真正意义上的联系汇率制。

该制度规定,发钞银行(包括汇丰、渣打和中国银行)每发行一元港元,都必须把等值的美元存入金管局的外汇基金,换回负债证明书交回外汇基金换取等值的美元。

同时,外汇基金保证以1美元兑换7.8港元的固定汇率向发钞银行发出或赎回负债证明书,发钞银行也以同样的汇价向其它银行提供或接受其它银行交回的港元现钞。

目前,包括外汇基金和地产基金组织向金管局上交的政府土地销售收入在内的香港外汇储备高达850亿美元,居世界第三。

其次,香港银行体系健全,呆坏帐比率低于1%,这与泰国等东南亚国家银行坏帐严重的情况完全不同。

其三,香港经济基本因素良好,在实行联系汇率制的14年中,每年都有财政盈余,而东南亚其它国家大都有严重的财政赤字,如泰国就高达110亿港元。

此外,香港经济保持强劲稳定,预计本财政年度香港本地GDP增长5.5%,使香港的人均本地生产总值达到2.66万美元。

最后,香港与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和墨西哥的另一个重要区别在外贸方面。

泰国和墨西哥都有巨额经常项目赤字(例如泰国去年的经常项目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