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民主视野下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思考(2)

合集下载

推进工资集体协商的几点思考与建议(同名14223)

推进工资集体协商的几点思考与建议(同名14223)

强职工对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利益。

(一)清除认识障碍,实现思想统一,是形成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合力的前提一是在理论上对一些错误观念亟须廓清。

比如,对于工资集体协商会增加企业劳动力成本的问题,便需要从理论上澄清,打消有关各方的顾虑。

事实上,虽然我国经济在短期内不会丧失劳动力丰富的优势,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劳动力供给长期大于需求的格局将逐渐发生逆转。

对中国企业来说,真正面临的考验不是工资集体协商带来的劳动力成本增加,而是竞争优势能否与时俱进地与劳动力成本同步增长。

只有适应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变和内在规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让我国工人参与到价值回报更高的国际产业竞争中去,才是根本出路。

二是消除以为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职工工资只增不减的误解。

工资集体协商是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效益来协商调整职工的收入分配,企业生产经营效益好,职工收入按协商的比例同步增长,企业生产经营效益不好,职工收入按协商的比例不增长或适当减少,这是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的题中之意。

三是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必须彻底从带有计划经济时期烙印的工作和思维惯性中走出来,牢固树立工资维权的理念,实现工会维权观念的转变,不仅要帮扶济贫,更要维护工资这一职工核心权益;不仅要组织文体活动,更要着力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

在具体的工资集体协商中,就要注意处理好坚持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促进企业发展与维护职工权益的关系、企业自主分配与协商共决的关系,以及工会既要积极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又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的工作格局等。

四是调动广大职工参与工资集体协商的热情和积极性。

职工是工资集体协商的一方主体,也是主要受益者。

因此,能否调动广大职工参与工资集体协商的热情和积极性,使他们关注、参与、监督工资集体协商,是工会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提高协商质量和水平的关键。

通过强化职工代表的责任意识,以职工群众的关注度、支持力,使工会在工资集体协商中占据主动。

关于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力支持。
加强宣传
加大对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宣 传力度,提高企业和员工的认 知度和参与度。
推进立法
积极推动工资集体协商相关立 法工作,为协商工作提供法律 保障和依据。
强化监督
建立健全工资集体协商的监督 机制,确保协商结果的履行和 落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THANK YOU
发展。 • 综上所述,工资集体协商在各地区、各行业的普及程度和实施现状存在差异,但其对于提高劳动者收入、促进
企业稳定发展及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都具有积极意义。针对现状,应进一步加强工资集体协商的推广和实施,完 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保障,以提高劳动关系的和谐度和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03
工资集体协商存在的 问题与挑战
方认真履行协商结果。
03
设立奖惩机制
对认真履行协商结果的单位或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对违反协商结果的
单位或个人进行相应的惩罚,以激励和约束双方认真执行协商结果。
06
结论与展望
调查结论汇总
工资集体协商意识普及程度提高
调查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员工认识到工资集体协商的重要性,并愿意参与其中。
协商机制建设逐步完善
企业普遍建立了工资集体协商的制度化机制,包括协商程序、参与人员、协商内容等,为 协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协商效果逐渐显现
通过工资集体协商,一些企业成功实现了员工工资的合理增长,同时也提高了员工的工作 积极性和满意度。
对未来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展望
拓展协商范围
将工资集体协商推广到更多企业和行业,覆盖更广泛的员工群体 ,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服务业
近年来,服务业工资集体 协商逐渐兴起,特别是金 融、互联网等高薪行业, 通过协商保障员工权益。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范文(二篇)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范文(二篇)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范文一、引言工资是劳动者劳动所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劳动者权益、维护劳资关系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建立健全和谐的劳动关系,制定并执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意义、目标以及具体内容,以期为企业建立健全的工资制度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意义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指劳资双方通过集体谈判、协商等形式讨论和确定工资标准、工资结构、工资调整机制等相关事项的制度。

其意义在于:1.维护劳动者权益。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可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工资按照合理标准发放,避免因单方面决定而导致的不公平情况。

2.促进劳资和谐。

通过集体协商,劳方与资方可以充分交流,增进彼此了解,减少产生矛盾和纠纷的可能性,促进劳资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3.提高企业竞争力。

通过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企业可以更好地激励员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三、目标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目标包括:1.确保工资公平合理。

通过协商制定工资标准、工资结构,并考虑劳动者的工作量、工作质量、工作能力等因素,确保工资制度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2.保障劳动者权益。

制定工资调整机制,及时调整工资水平,符合通胀率等实际情况,确保劳动者的收入能够与物价水平相匹配。

3.促进劳资和谐。

通过集体协商,劳方和资方共同参与制定工资制度,增强合作意识,促进劳资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4.提高企业竞争力。

合理制定工资制度,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四、内容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具体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资标准制定。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工资标准的计算方法、基准、比例等。

同时,应考虑员工的工作内容、工作负荷、工作环境等因素,确保工资标准公平合理。

2.工资结构确定。

工资结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及福利等组成部分。

协商确定不同工资项目的权重比例、计算方法以及发放周期等,确保工资结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对建立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思考.doc

对建立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思考.doc

对建立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思考-■目前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协商的相关法律法规缺失,工资协商无“法”可依;行业协会缺位,工资标准无尺可量;协商主体双方不平等,体制问题难以跨越;产业利润率过低,增资协商缺少条件;职工对工资协商的自觉意识较弱等■工资分配是当前职工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在工资分配行为市场化、契约化特征充分显现的今天,不管你是否愿意,工资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终将是要走向前台的。

为此,必须把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作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必须高度重视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指导和服务功能,形成多层次集体协商结构;必须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工资保障机制;必须建立职工劳动报酬收入与经营者业绩捆绑的考核机制及以正面激励为主,推进构建企业与职工“共决、共享、共赢”的新型劳动关系?最近,上海市纺织工会重点对工资专项集体协商开展情况作了一次调查。

情况表明:作为集体协商核心内容的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进展并不顺利。

除了宏观环境、政策因素等原因外,纺织行业长期调整消耗了一部分发展后劲和机遇,使得产业利润低下,这也直接导致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难以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一、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1.相关法律缺失,工资协商无“法”可依。

提高工资集体协商相关法律法规的完整性,是推进和完善工资集体协商的首要前提。

然而我国有关工资集体协商的法律法规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工资集体协商的有关法律尚未进入立法程序。

尽管上海市已累计发出6个文件,但充其量是指导意见或工作通知,缺乏法律意义上的制约性和强制力,很难成为推动工资集体协商的利器,由此造成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与不建一个样,谈与不谈一个样。

2.行业协会缺位,工资标准无尺可量。

行业协会作为行业自律性中介组织,是沟通企业与社会各界的桥梁和纽带。

行业协会熟悉行业政策及标准,有能力协商、引导和管理同行业企业的行为,在工资集体协商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而目前行业协会的发展很不平衡,组织不健全、会员单位少、经费不够用等问题困扰着行业协会的发展。

关于工会做好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思考

关于工会做好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思考

关于工会做好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思考关于工会做好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思考 __市总工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曾晓虹依法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是新时期推动工会工作改革创新、发挥职能优势、保障改善民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科学发展的一项根本性举措。

自2021年9月起各级工会组织对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开展和实施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陌生到认识,从不解到理解,从外行到内行,从被动到主动,从无为到有为经历了一个苦与乐、酸与甜、悲与喜的历程。

在不断深入学习和努力实践的过程中,我体会到,工会要在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发挥作用,收获成效,应当注重“三个转变”、落实“四个到位”、着力“五个强化”。

三个转变:1、工作对象方面:从重点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向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推进方面转变。

发挥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面广、效率高,职工方代表对企业依赖度低,便于形成行业标准等优势。

2、工作方法方面:从工会一家单打独斗向整合资源,发挥三方四家协调机制作用方面转变,紧抓党建带工建的契机,努力形成党委领导、行政运作、工会力推、职工参与的格局,确保工资集体协商有效落实。

3、工作措施方面:从就事论事的签订协议向建立和完善监督考核机制、政策法律约束,注重履约方面转变。

确保协议约定的条款得到落实,依法保障职工劳动经济权益。

四个到位:1、认识到位:工资是涉及企业和职工双方共同利益的问题,是劳动关系的核心内容。

对职工来说工资收入是生活的主要来源,是劳动权益和经济利益的体现,对企业来说,工资是人工成本的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投资经营者追求资本利润最大化、职工追求劳动分配最大化,这就构成了劳动关系矛盾的突出问题,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建立现代化制度,促进劳动关系稳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通过工资集体协商,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工资分配共决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依法保障职工参与工资分配和获得合理劳动报酬的权益,实现劳动关系双方互利共赢共创和谐企业,确保广大职工共享和谐社会。

关于建立和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实践和思考

关于建立和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实践和思考

关于建立和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实践和思考工资集体协商是指工会或经民主选举产生的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根据政府制订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等,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定工资集体协议的行为。

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建立经营者和劳动者确定劳动报酬的有效机制,是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现代化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环节,也是寻求职工追求工资收入最大化、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最佳结合点的有效途径。

在工资分配行为市场化、契约化特征充分显现的今天,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已成为大势所趋。

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通过平等协商的办法决定和调整工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工资决定的基本制度。

通过这个制度,既可以避免由政府决定,导致政企不分,又可以避免由劳动力的使用方单方决定,导致分配不公,同时,可以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状况,由劳资双方通过协商一致的办法决定工资,从而达到互利双赢。

随着鞍钢经济国际化、市场化进程加快和国企改革的逐步深入,原来为为国民经济发展起支撑作用的传统产业,面临着重组的局面,客观上导致职工的劳动与其报酬不相符。

当前企业劳动定额、工资支付领域存在以下问题:一、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存在的问题1、企业工资增长缓慢。

在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一线职工的工资收入并没有得到合理较快增长。

在对企业职工的调查中,许多职工表示自己的收入和几年前相比没有什么增加,有相当一部分职工表示企业最近几年来没有给自己调整过工资。

几年来,鞍钢职工工资收入没有得到合理较快的增长,特别是鞍钢医院职工工资收入和几年前相比没有什么增长。

鞍钢医院、疗养院等单位职工工资平均月收入较市属医院低。

近年来,民营企业职工工资收入有一定的工资增长,但鞍钢职工工资收入增长缓慢、水平明显偏低。

应该让企业知道,工资增长机制表面上看可能是以企业多掏工资为代价,但从长远来看,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

对我区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对我区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对我区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几点思考与建议工资是劳动关系双方物质利益的焦点,是劳动关系最实质的核心问题。

加强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协调和稳定企业内部劳动关系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全总将工作重点放在了“两个普遍”的推行上,通过出台各种法规和政策,保证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落实,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当前,在新疆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新形势下,建立健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成为稳定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

但从目前推行的具体情况看,无论在理论上或是实践中,工资集体协商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区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现状近年来,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区贯彻《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自治区集体合同条例》等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力度不断加大,集体合同、职代会等制度的覆盖面持续提升,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在全区稳步推进,职工收入水平逐步提高,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我区在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方面主要做了如下努力:一是推动了地方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

2009年,自治区七家单位联合下发了《关于全面推动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集体协商工作的指导意见》,2010年,自治区人大将《自治区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列入了立法计划;2011年2月,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的通知》。

9月,自治区出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

这些为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提供了重要政策法律依据。

二是加强检查指导。

2008年,自治区人大组织对《自治区集体合同条例》进行了专项执法检查。

2009年6月,自治区总工会在新源县召开了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现场观摩交流推进会,通过现场观摩交流和讨论,起到了较好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三是加大培训力度。

2010-2013年,自治区总工会在工会干部学校举办多期工资集体协商培训班,全区基层工会干部有近千人次参加了培训。

四是加强相关制度建设。

积极推动企业建立和完善集体合同、职代会、厂务公开等制度,对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于做好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思考

关于做好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思考

关于做好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思考陕西丰宝化工有限公司工会主席鲍乃成工资是职工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保证职工工资合理增长,是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所在。

工会作为介于劳资双方的群众性政治团体,在当前全社会积极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成了各级工会组织的重要工作。

从整体上看,企业工会组织在进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态度积极、措施得力,为推动职工工资集体协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走在了其它机关部门的前面。

但这项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仅仅有工会的努力是不够的。

如果工会一方单家独进的局面得不到改进的话,不仅调节劳动关系的法律制度难以真正建立,工会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更重要的是,职工将失去对工会的信任和对法律公正的信赖,劳资关系的动荡与激化将会动摇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乃至对创建和谐社会构成危害。

因此,加快工会体制的改革,积极推动立法,建立规范和具可操作性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将是政府推动、工会组织实施的的今后一段时期的一个重点方向。

一、强化工会的力量和作用1、工会是否有代表性,是建立真正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保证。

要想建立真正能够代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进行工资协商的制度,首先必须建立能够真正代表职工利益的工会组织。

要改变以往动员说服企业单位建立工会组织的做法,由上一级工会帮助职工组织起来,建立工会组织,改变以往由企业行政方面任命或企业行政领导人兼任工会主席的做法,代之以工会主席职业化,即,由上一级工会组织按照《工会法》和《工会章程》的规定,在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等社会范围内,公推公选具有担当这一职位相应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的优秀干部和人员,担任工会主席。

选任的工会主席归上一级工会组织直接领导,工资由上一级工会组织发放,彻底改变工会主席角色错位的被动局面。

2、保证工会在谈判中能够代表和维护职工利益。

在一些工会力量薄弱的乡镇企业、民营中小企业,可以考虑采用以下方式增强工会的代表性:一是职工谈判代表由职工通过民主形式选举产生,未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可由企业党组织召开职工大会,民主选举职工谈判代表。

协商民主视野下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思考

协商民主视野下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思考

国签订工 资专 项集体 合同 5 . 12万份 , 20 年 同期增 全 、 比 07 监督不到位等 因素 , 许多企业没有设立工会 组织或形
加 1. 6 9万 份 , 长 4 . % ; 盖企 业 9 . 增 93 覆 0 2万 个 , 比 同虚设 。导致工会组织 , 尤其是基层 工会组织很难在工 20 0 7年 增 加 2 8万个 , 长 4 % ; 盖 职工 6 7 . 增 5 覆 17 6万 资集体协商 中起到应有的 , 发挥政府 、 要 工会和企 业作用 ,
系 J 。从 目前情 况 来看 , 资集 体协 商制 度在 实 践 中 工
建立 和谐 劳 动关 ・、 工资集体 协 商制 度在 我 国的 发展 及 其制 约 因 努力形成企 业 和职工 利益共 享 机制 ,
j 1 | 2. c 06 霄 1
民与治 主法
协 商 民 主视 野 下 完善 工 资集体协 商制 度 的思考
侯 莎 莎
( 西北政 法 大学 政 治与公 共 管理 学院 , 陕西 西 安 702 ) 112
[ 摘
要 ]工资集体 协商制度是 市场经济条件 下, 建设和谐 劳资 关系的重要 制度安排 。构 建符合 中国实 际的 工资集体协

我 国从上世纪 9 0年代 中期就开始推行工资集体协 主要存在 以下 薄弱 环节 : 商制度 ;0 0年 1 , 工 资集体 协商试 行办法 》 20 1月 《 以原

是工会职 能较弱 , 指导作用欠 缺。虽然各级工会
国家劳 动部第 9号令 发布 , 要求 在 企业 中逐 步 推行 工 组织被赋予 了推行集体 协商的职能 , 由于体制机制等 但 工会在这 方面 的作 用发 挥得还 不够充 分。 资集体 协商制度 ;0 8年 实施 的《 动合 同法》 开展 方面的原 因 , 20 劳 对

关于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汇报人:日期:CATALOGUE目录•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概述•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实践•工资集体协商中的问题与对策•工资集体协商的效果评估与展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概述01工资集体协商是指企业工会或职工代表与雇主或雇主代表依法就企业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劳动报酬问题进行平等协商的行为。

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机制,也是企业劳动关系双方自主协调劳动关系的有效手段。

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工资是职工最关心的问题,工资集体协商可以保障职工获得合理劳动报酬的权益。

应,提高职工的工资待遇和生活水平。

促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稳定问题引发的劳动纠纷和争议。

通过协商,可以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促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维护社会稳定。

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动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整体的发展。

更多的优秀人才和投资。

0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集体合同规定》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都明确规定了工资集体协商的相关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020304工资集体协商的法律依据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实践02熟悉国家和地方有关工资集体协商的法律法规,确保协商在合法的前提下进行。

了解法律法规收集信息确定协商代表收集与协商相关的信息,如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行业工资标准等,以便制定合理的协商方案。

选派或指定具备代表性的协商代表,确保协商结果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030201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准备公示和实施将协商结果公示,并按照约定实施,同时监督执行情况。

形成协商结果经过充分讨论和协商,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形成协商结果。

进行协商在协商会议上,双方就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寻求共识或妥协。

提出协商意向由工会或职工代表向企业方提出协商意向,并提交相关资料和要求。

确定协商议题双方共同确定协商议题,并商定协商的时间、地点和人员等事项。

充分沟通关注重点灵活应对坚持原则01020304确保双方代表之间的充分沟通,避免信息不对称和误解。

浅谈工资集体协商形式化工作心得

浅谈工资集体协商形式化工作心得

浅谈工资集体协商形式化工作心得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工资集体协商已经成为了用于调节劳资关系,促进劳动关系协调稳定的重要制度性安排。

随着优秀的集体协商文化的不断深入实施,企业中对于工资集体协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人在工作中关于工资集体协商形式化展开了探讨,经过不断的思考和实践,总结出了一些心得体会,结合实际情况谈一谈。

一、注意细节,确保沟通顺畅工资集体协商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信息沟通的顺畅性。

因此,作为协商过程中的负责人,必须要注意细节,好好安排好每一个细节工作,这样既能确保协商是在非常积极的环境下进行的。

在协商之前,首先要明确协商的时间、地点、主题等方面的安排,保证所有相关方面信息的交流都是自由的。

当协商正式开始的时候,就可以进行细节控制了。

比如,提前准备好会议室、资料、茶水等,做好每一个协商细节工作,从而确保整个协商过程畅通无碍。

二、注重团队合作,提高协商效率工资集体协商需要多个相关方面的人员一同参加,因此,必须要注重团队合作,提高协商效率。

首先要确定主持协商的领导,负责推动协商进程,确定一下相关工资方案的原则要求,以一个互信、开放、诚信的态度宣传相关工资协商原则。

同时,采取合适的沟通协商模式,尽密切相互间沟通,协商。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充分考虑多个方面的利益,更可以迅速达成一致,提高协商工作的效率。

三、倡导务实的原则,确保协商是友好合作的协商的时候,能够突出协商团队间的合作能力。

遵循务实原则,以合作的方式参与协商,提高了协商的效率,更能让参与协商过程的人员在协商中发挥出自己的优劣势,获得完美的体验。

与此同时,协商一定要充分结合实际工资管理体系和工资福利政策,必须突出工资集体协商的合作性,尽可能地让协商内容符合各方面的需求,让每个人都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目标。

四、制度化的管理体系,建立完整的考核机制最后,工资集体协商这个任务完成之后,就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

实现规划之后,就要为协商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

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感想

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感想

在我国,工资集体协商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重要机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劳动关系的日益复杂,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作为一名参与工资集体协商的工作人员,我深感责任重大,同时也收获颇丰。

首先,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让我深刻认识到公平正义的重要性。

在协商过程中,我看到了企业方和职工方在利益诉求上的差异,也看到了双方为了实现共同利益而进行的努力。

通过协商,我们共同制定了符合企业实际和职工利益的工资标准,这不仅保障了职工的合法权益,也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我明白了公平正义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其次,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锻炼了我的沟通协调能力。

在协商过程中,我需要与各方代表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诉求,协调各方利益,寻求共识。

这使我学会了倾听、表达、沟通和协调,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

同时,我也意识到,沟通协调能力在职场中至关重要,只有善于沟通协调,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再次,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让我更加关注职工权益。

在协商过程中,我深入了解到了职工在生产、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困难和需求。

这使我更加关注职工的权益,努力为他们争取更多的福利待遇。

同时,我也明白了,作为一名职工代表,要始终把职工的利益放在首位,为职工发声,为职工谋福祉。

此外,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还让我感受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

在协商过程中,我们需要与企业方、职工方、相关部门等多方协作,共同推动协商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也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任务。

然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部分企业方对工资集体协商的认识不足,存在抵触情绪。

其次,协商过程中,双方诉求差异较大,难以达成一致。

再次,协商机制不够完善,影响了协商工作的效率。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企业方对工资集体协商的认识,使其认识到协商工作对企业和职工的益处。

推进工资集体协商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推进工资集体协商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强职工对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利益。

(一)清除认识障碍,实现思想统一,是形成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合力的前提一是在理论上对一些错误观念亟须廓清。

比如,对于工资集体协商会增加企业劳动力成本的问题,便需要从理论上澄清,打消有关各方的顾虑。

事实上,虽然我国经济在短期内不会丧失劳动力丰富的优势,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劳动力供给长期大于需求的格局将逐渐发生逆转。

对中国企业来说,真正面临的考验不是工资集体协商带来的劳动力成本增加,而是竞争优势能否与时俱进地与劳动力成本同步增长。

只有适应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变和内在规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让我国工人参与到价值回报更高的国际产业竞争中去,才是根本出路。

二是消除以为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职工工资只增不减的误解。

工资集体协商是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效益来协商调整职工的收入分配,企业生产经营效益好,职工收入按协商的比例同步增长,企业生产经营效益不好,职工收入按协商的比例不增长或适当减少,这是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的题中之意。

三是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必须彻底从带有计划经济时期烙印的工作和思维惯性中走出来,牢固树立工资维权的理念,实现工会维权观念的转变,不仅要帮扶济贫,更要维护工资这一职工核心权益;不仅要组织文体活动,更要着力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

在具体的工资集体协商中,就要注意处理好坚持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促进企业发展与维护职工权益的关系、企业自主分配与协商共决的关系,以及工会既要积极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又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的工作格局等。

四是调动广大职工参与工资集体协商的热情和积极性。

职工是工资集体协商的一方主体,也是主要受益者。

因此,能否调动广大职工参与工资集体协商的热情和积极性,使他们关注、参与、监督工资集体协商,是工会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提高协商质量和水平的关键。

通过强化职工代表的责任意识,以职工群众的关注度、支持力,使工会在工资集体协商中占据主动。

对工资集体协商形式化的反思

对工资集体协商形式化的反思

对工资集体协商形式化的反思工资是职工赖以生存的根本,保证职工的报酬权是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所在。

为此,在当前全社会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成为各级工会的重头戏。

从整体上看,我们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毋庸质疑的是,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在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突出的问题就是工资集体协商的形式化,工资集体协商的质量普遍不高。

如果这一现象不能得到及时遏制,不仅这一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制度难以真正建立,工会的作用难以发挥,更重要的是职工将失去对工会的信任和对法律的信念,劳动关系日益激化甚至动荡不安的现状将无法协调和改变。

因此,加快工会体制的改革,推进立法,建立多层次的集体协商结构,将是今后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避免形式化倾向的必然选择。

笔者认为应该在以下三方面入手,解决工资集体谈判形式化问题。

(一)强化工会的力量和作用1、建立真正代表职工利益的工会组织。

工会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建立真正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保证。

要想建立真正的集体谈判制度,必须首先建立真正能够代表职工利益的工会。

要改变以往动员说服企业建立工会的做法,积极发动职工组织起来成立工会;改变由企业任命或领导人兼任工会领导人的做法,按照《工会法》和《工会章程》的规定和要求,由职工选举产生工会主席,真正实现工会的民主化和群众化。

2、保证工会在谈判中能够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利益。

在一些工会力量还不强的中小企业,可以考虑采用下列方式增强工会的代表性:一是职工谈判代表由职工投票选举产生。

为加强工会的代表性可以采用未建立工会的企业推举协商代表的做法,除工会主席外,其他协商代表的产生由职工民主选举,并经职工半数以上同意,以此推进工会民主化,增强其代表作用。

二是由上级工会派出代表直接介入企业的集体协商中,协助指导和监督企业的集体协商工作,加强企业工会的力量。

三是可以由政府委托一些组织、甚至可由政府亲自出面与雇主谈判,一些经验证明这也是一个可行的做法。

关于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心得

关于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心得

关于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心得稳步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深化收入安排制度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

广西已印发《关于全面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看法》,要求力争在—3年内,在全区已建立工会的企业普遍建立工资集体协调制度。

就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谈几点看法。

一、稳步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深化经济体制和社会领域改革的重要任务为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就颁发了《工资集体协商试行方法》,10多年来,一些地区和企业主动推行工资集体协商方法,为推动工资制度改革、完善安排制度积累了阅历。

但总的来说尚处于实施的起步阶段,实施的地区和行业也不平衡。

随着多种全部制经济形式的进展和就业、劳动用工政策的深刻改变,需要深化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安排制度的改革,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更好地保障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企业和职工的主动性,促进经济进展。

稳步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深化社会领域改革的重点工作。

深化社会领域改革,要求进一步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正义,建设和谐社会。

改革收入安排制度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正义的重要措施。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表达了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根据市场机制调整、企业自主安排、公平协商确定、政府监督指导的原则,由劳动关系双方集体协商,确定工资安排制度、工资安排方式、职工年度工资水平、变更和解除工资协议的程序、工资终止条件及工资协议的违约责任等,是一种适应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确定和增长机制,为保证劳动者共享进展成果、促进社会公正正义、化解劳动关系双方冲突乃至实现工人的民主权利供应了制度保障。

二、加强政府对工资集体协商的规范和引导我国颁发《工资集体协商试行方法》以来,实施的范围不大、效果不抱负,地方政府的规范引导不力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缘由。

“十二五”规划要求“主动稳妥扩大工资集体协商掩盖范围”,国务院部署今年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讨论制定收入安排改……。

关于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工资集体协商是指企业职工代表或企业工会接受职工的委托与企业资方就企业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支付办法、工资标准以及相关涉及工资的重要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并且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定工资协议的行为。

最近,美国职业男篮的工资协议风波典型地展示了资本主义国家工资协议的“谈判型”模式。

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工会组织如何推动劳资双方的工资集体协商,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实现企业与职工双赢,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工会及有关方面共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企业工资制度改革的步伐,建立企业工资民主决策机制,进一步提高工资集体协商水平,使全区企业尽快建立起“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政府监控指导”的工资分配新体制,在区委的领导和区政府的支持下,我们与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今年在全区企业范围内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试点工作。

回顾一年的工作,在经验教训基础上,我个人对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实践和思考如下:一、推行工资集体协商的主要措施及经验我区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截止到目前,规工资专项合同,覆盖企业1558家;餐饮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单独签订和区域性覆盖签订企业数901家;区域性工资专项合同签定数100份,覆盖企业890家;行业性工资专项合同签定数2份,其中建筑行业一份,覆盖企业181家,餐饮行业一份,覆盖企业901家;开展区域性工资协商示范典型试点数2家(一家是红卫路街,一家是红钢城街);开展行业性工资协商示范典型数2个(一个是红卫路的餐饮行业,一个是建管站的建筑行业)。

今年工资集体协商收获颇丰,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主要效果如下:1、促进了利益共同体的形成。

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职工的工资不再由企业经营者单方说了算,而是由职工代表与经营者通过平等协商决定。

通过工资集体协商和签订工资协议,一方面使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成为经营者与职工的共同目标和责任,另一方面在保证实现企业生产目标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改善职工的劳动条件和生产条件,使企业经营者与劳动者之间形成了利益共创、责任共负、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工资集体协商的思考

工资集体协商的思考

浅谈对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思考工资是民生之源,是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劳动关系的核心,也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工资集体协商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组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从去年全总提出的“两个普遍”到今年提出的“三年规划”可以看出,在非公和民营企业里,由于劳资矛盾比较突出,员工的维权意识较强,工资集体协商的重视度和推进度较高;而相对于国有控股企业来说,工资集体协商进程就显得不温不火。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劳动关系日渐多元化、复杂化的今天,如何抓好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的工资集体协商,如何发挥好国有企业工资协商的带头作用将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国企工资集体协商的必要性依法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贯彻落实国家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关于“按照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平等协商确定、政府监控指导的原则,形成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决定机制和增长机制”和“积极稳妥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范围”的现实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建立和完善企业工资分配机制的重要举措。

因此,深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对于调动职工积极性,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被认为是全民的,职工就是企业的主人,工资就由国家来确定,劳动关系比较和谐不需要进行集体协商,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

无论是国企改革的实践,还是对改革的认识,都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

纵观国企30年改革历程,从初期推行企业承包制,到实行企业改制、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的建立,乃至近年来对企业重组上市、引入市场资金和约束,再到下一步国企依托资本市场实行公众公司改革,国企将向实现企业的多元化和国有资产的资本化目标迈进。

随着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的融合,劳动关系也日渐多元化和复杂化,新问题和新矛盾也随之日益突出。

关于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心得2篇

关于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心得2篇

关于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心得 (2)关于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心得 (2)精选2篇(一)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可以有效地平衡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和劳动力价值,增强职工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通过集体协商,劳动者可以与雇主就工资待遇进行公开、平等的谈判,实现双方的权益平衡。

在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过程中,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关键的:首先,要加强劳动者的组织建设。

只有劳动者具备一定的组织力量,才能在谈判中有更大的话语权。

因此,建立强大的工会组织和职工代表机构,加强劳动者的培训和组织能力,提高谈判的效果。

其次,要加强雇主的参与和支持。

雇主是工资集体协商的另一方,他们的支持与参与是推进协商制度的重要条件。

雇主需要明确认识到协商制度的好处,积极参与到谈判中,并且愿意提供合理的工资待遇。

同时,政府也需要出台相关的支持政策,鼓励雇主参与协商,并提供帮助和指导。

再次,要建立健全的协商机制和制度。

包括明确的谈判程序、参与人员的选举与组织、信息公开和保密机制等。

只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制度,才能保证协商的公平和有效性,为劳动者争取到合理的工资待遇。

最后,要落实协商结果并进行监督。

达成的协议和议定书必须得到双方的履行,雇主要按协议支付工资,劳动者要按协议履行自己的责任。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协商结果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检查,确保协商的效果得以充分实施。

总的来说,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一项系统性的改革任务,需要多方合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只有理解和尊重各方的权益,确保协商的公平性和有效性,才能促进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关于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心得 (2)精选2篇(二)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它有助于解决劳动者工资分配不公平的问题,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在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首先,重视协商的重要性。

协商是集体协商制度的核心,通过协商可以实现雇主和劳动者的权益平衡,确保工资的公正分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6民主与法治[收稿日期]2011-02-01[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协商民主视阈下的利益表达机制研究”(09G005);西北政法大学青年科研项目“协商民主理论与利益表达机制研究”。

[作者简介]侯莎莎(1978-),女,陕西高陵人,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从事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研究。

协商民主视野下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思考侯莎莎(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122)[摘要]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和谐劳资关系的重要制度安排。

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在当前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以协商民主理论为视角,分析国外工资集体协商的经验,应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法律体系、强化工会的职能、加强政府指导、促进行业性工资协商、培育协商公共空间,以进一步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关键词]协商民主;工资集体协商;公共空间[中图分类号]D92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487(2011)06-0077-04党的十七大以来,党和政府为了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强调要提高企业职工工资水平,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推动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各地的实践表明,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在协调稳定劳动关系、保障职工收入分配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拟从协商民主理论出发,探讨中国特色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问题。

一、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及其制约因素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2000年11月,《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以原国家劳动部第9号令发布,要求在企业中逐步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2008年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对开展平等协商、订立集体合同进一步作了明确规定。

近年来,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工资集体协商得以快速推进。

据全国总工会的统计显示,截至2009年9月,全国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51.2万份,比2007年同期增加16.9万份,增长49.3%;覆盖企业90.2万个,比2007年增加28万个,增长45%;覆盖职工6177.6万人,比2007年增加2209万人,增长55.7%[1]。

2010年以后,由于出现了一些过激劳资冲突事件,推进工资集体协商被提上了更重要的议事日程。

2010年6月,全国总工会提出力争到2012年在各类已建工会的企业基本实行集体合同制度,并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

2010年7月,国家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表示,将积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建立,立足于通过协商来解决工资增长问题[2]。

201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再次指出,要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3]。

从目前情况来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在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薄弱环节:一是工会职能较弱,指导作用欠缺。

虽然各级工会组织被赋予了推行集体协商的职能,但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工会在这方面的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充分。

在国有企业中,工会领导多由企业领导兼任,如企业目标与职工目标不完全一致的时候,工会一般会偏向企业的利益;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由于制度不完善、法律不健全、监督不到位等因素,许多企业没有设立工会组织或形同虚设。

导致工会组织,尤其是基层工会组织很难在工资集体协商中起到应有的指导推进作用。

二是缺少工人参与,理性协商不足。

中国目前还是买方劳动力市场,在强资本、弱劳工的格局下,劳资双方的地位极不平衡。

尤其是在非公有制企业及职工流动性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资方单方决定工资的现象十分普遍。

长时间利益被侵害,工人已经成为“沉默的大多数”。

此外,由于产业工人的法律素养和认知水平等还欠缺,对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认识不充分,不习惯也不善于通过协商、谈判等理性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

在压抑很久的情况下,往往容易采取一些过激手段来谋求自身利益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正常开展。

三是法律规范滞后,缺乏刚性约束。

用于调解劳动关系的法律主要为《劳动合同法》。

但这部法律主要侧重于个体劳动权,涉及集体劳动权较少,规定也比较原则,且对集体合同的规定是“可以”签定集体合同。

这一可选择的法律条款,大大削弱了作为法律的强制力。

现行的《最低工资规定》、《集体合同规定》等都属于部门行政规章,刚性约束力不强。

各地关于工资集体协商的具体操作规定,也有很大差异,这固然便于结合实际运作,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弱化了法律的权威。

二、国外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成功经验及启示工资集体协商是国外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一种非常有效的工资谈判机制,已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实现合理分配、协调矛盾的基本手段。

总的来讲,国外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法制化和规范化程度高,具有公平性、稳定性和有效性。

美国注重通过立法规范劳资纠纷解决机制。

1929年的经济危机导致美国大批工人失业和半失业,劳资冲突渐趋紧张。

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罗斯福总统1935年签署了《全国劳工关系法》,该法成为美国解决劳资纠纷的主要法律和制度性安排,其主要目的是确立并且保护雇员和雇主的权利,鼓励集体谈判,消除劳工和管理层方面对大众福利有害的做法。

该法律还对罢工行为进行了规范,从罢工目的、罢工时机、罢工者行为等方面对合法罢工和非法罢工作了界定。

德国完善的劳动法律体系、独树一帜的企业内部劳资共决制,以及行业劳资组织力量平衡,使德国劳资双方呈现出较为稳定的“社会伙伴关系”。

由于德国劳资双方的组织都具有集中程度高、实力强大的特点,所以,除大众汽车公司、宝马汽车公司等一些大企业实行企业内部集体谈判外,各行业雇主协会和工会进行行业集体谈判成为解决劳资纠纷的主要方式。

集体谈判所达成的协议对行业内部所有企业的劳资双方都具有强制约束力。

在德国,大多数行业实行行业集体合同,这样不仅避免了职工被无故辞退,所有职工工资得到保障,还从缩短工作时间、实行弹性工作时间等方面保护了职工权益。

印度有关劳资纠纷的法律早在英国殖民时期就开始制定,独立之后又进行了增补。

1926年,英国殖民时期颁布的《工会法》,承认了印度早期的工会运动。

1947年印度独立后,政府制定了《工业纠纷法》,明确政府可以指派解决劳动纠纷的“协调官”、“和解委员会”、“调查法院”和“工业纠纷法院”等。

1956年,印度政府修订了这一法律,成立了“劳工法院”和“全国劳工纠纷法院”。

印度鼓励劳资双方通过和解方式化解劳资纠纷,所依照的程序为:协商讨论、谈判、和解、调解和法律裁决。

由于印度司法部门工作效率低,一个劳资纠纷案件拖上10余年没有结果也是司空见惯,劳资双方一般更愿意通过协商和调解方式解决纠纷。

综观资本主义国家解决劳资纠纷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一)法律体系完备。

美国《全国劳动关系法》对引发劳资纠纷的各种可能情况,以及谈判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都进行了较为明确的界定,基本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德国的劳动法律体系更加完备。

除《德国民法典》对劳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作了原则性规定外,德国还制定了《工人保护法》、《工作时间法》、《解雇保护法》等70多部全国性法律法规。

德国各州也根据各自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措施。

(二)工会作用强大。

美国强大的工会势力通常在劳资纠纷中扮演重要角色。

例如,2008年12月初,由于美洲银行停止融资,芝加哥市北区的共和门窗厂宣布倒闭。

由于直到倒闭前才通知员工,引起员工不满,在当地联合电工工会的组织下,200多名工人自12月5日夜间占领了工厂车间并举行静坐抗议,要求厂方支付工人应得的工资和休假补偿。

在工会的组织下,此次占厂静坐在全美引起轰动,号称是上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首次工人占厂运动,获得全社会的同情和广泛关注,事件最终得到圆满解决。

印度在独立后,在印度全国工会联盟、全印工会代表大会、印度中心工会等全国性组织的领导下,工会规模不断扩大。

这些工会与国大党、人民党和印度共产党等政党力量关系密切,在解决劳资纠纷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政府监管有力。

美国政府专门成立了国家劳工关系委员会,并通过设在全国各地主要城市的52个地区办公室负责监督、管理和执行《全国劳工关系法》。

国家劳工关系委员会由6名管理界知名人士和6名劳动界代表组成,由总统任命。

委员会的职责是提出避免劳动纠纷的建议,就可能对国家和公共福利有重大影响的争端解决提供咨询和意见。

德国政府虽然对劳资双方的谈判原则持不干预、不介入的立场,但联邦劳动部对集体行业合同享有批准权,政府可以宣布某一劳资协议对整个行业有约束力。

随着劳资冲突日益增多,印度政府在解决劳资纠纷中也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其具体做法包括:1)颁布法规,对劳资双方进行引导和规范;2)一旦协商失败,政府进行干预,促成劳资双方调解;3)充当斡旋和仲裁的角色;4)在国营企业中担当资方,直接影响劳资关系的发展变化,为私营企业提供参考和样板。

(四)鼓励劳资协商。

各国都避免劳资双方出现罢工等激烈对抗,鼓励双方通过协商、谈判来解决纠纷。

美国《全国劳工关系法》,对劳资双方协商方式作了细致规定。

要求有关各方在磋商薪水、工时、就业条件、谈判协议或者协议涉及的任何问题时,都必须带有诚意。

德国以行业劳资组织谈判为主协商工资等问题,实行的集体合同做法,稳定了劳资关系,避免了部分劳资纠纷事件的发生。

印度政府更是鼓励以和解方式化解劳资纠纷,积极介入劳资双方的协商过程,促进劳资双方调解。

三、协商民主视野下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研究协商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政治学界兴起的一种民主理论。

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英国著名社会政治理论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德国思想领袖于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等人,都是协商民主的积极倡导者[4]。

协商民主,简单地说,就是公民通过自由而平等的对话、讨论、审议等方式,参与公共决策和政治生活。

从协商民主的定义来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其实是协商民主规范意义上的体现。

首先,途径相同。

决策合法性的获得都是通过讨论、审议、对话和说服等过程获得的;其次,过程相似。

只有利益相关者普遍参与基础上形成的共识,才能获得广大政策对象的认同和支持,才能有效实施;再次,内核相近。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本质要求是集体协商,反映的是职工群体的经济利益,是建立在职工广泛参与基础上的协商,体现了协商民主的精神实质。

国内一些学者通过对浙江温岭地区毛纺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考察,进一步印证了协商民主与工资集体协商之间天然的联系。

蔡峰等人认为,温岭的成功经验一方面拓展了利益表达渠道,激发了各协商主体参与对话和讨论的热情,培养了他们的公共精神和协商能力;另一方面,还培养了协商主体的理性品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