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的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

合集下载

如何合理安排体育课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

如何合理安排体育课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

如何合理安排体育课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体育课的密度是指课内各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同课的总时间以及各项活动之间的比例关系。

课间各项活动占多少时间没有固定的比例,但从体育教学过程特点和任务出发,学生的实际练习和教师指导活动应占主要成分,体育教师应力求用最少时间进行组织教学并减少其它不必要休息等时间。

所谓运动负荷,又称运动量或生理负荷,它是指人体在运动活动中所承受的生理刺激。

合理的运动负荷,它必须遵守人体的活动规律,是随着身体练习而逐渐加大的。

根据专家们的有关研究“通常把正常学生取得最佳健身效果的心率区间确定为120—140次/分之间,而一节课上,将此心率的保持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上,并以中等强度和中等量结合的运动负荷为主,兼顾学生的课后恢复。

”这等于给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定了个标准。

这个120—140次/分之间是怎样得来的呢?当然,是通过测量后,计算出来的。

目前对于运动负荷的测量,方法很多。

用得最多的无疑是对平均心率和练习密度的测量。

对于一节课的平均心率来说,它的最高峰应达到多少,要视其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生理特点以及气候而定。

体育课密度和负荷的限定质,根据科学鉴定和学生体质情况一般为,13-16岁(初中)平均心率130-150次/分,平均练习密度25-30%。

体育与健康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在体育课中让学生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每节体育课,如果没有达到一定的练习密度,没有一定的运动负荷,学生就无法掌握运动技能,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也无法得到发展,达不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因此,合理地安排和调节中小学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对教师体育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对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完成体育课的基本任务,具有积极的意义。

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做到合理安排和调节呢?综合以上影响学生体育课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的因素,可根据上课的时间负荷的大小,以及出现的高峰来合理进行安排。

并且要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安排每节课的教材和确定课的任务要求教师课前的备课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安排教材内容时,应合理搭配不同性质、不同负荷、适宜数量的教材。

运动负荷与密度

运动负荷与密度
运动负荷过小,对身体发展作用不大,达不到体育课
预期效果;运动负荷过大,超过学生生理负担能力,
会引起过度疲劳,有损身体健康,因此合理安排体 育课的运动负荷,对增强学生体质、掌握运动技术
和技能、对提高教学质量都有重要意义,体育教师
必须科学地安排和调节课的运动负荷。
2、能够促进学生各种能力产生定向变化
适宜的运动负荷应该能够促进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发展体能, 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在这 几个方面都产生定向变化。 (1)在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的不同阶段,运动负荷的安排 不同。 (2)运动负荷要符合发展各种不同身体素质的不同要求。 (3) 运动的乐趣也需要适宜的运动负荷来诱发。
量正常,可以维持同样的运动强度;如果脉搏次数逐渐降低,说明仍然
具有一定的潜力,可以适当增加负荷量,但负替量的增加要循序渐 进。——摘自中国青年报2004年9月27日对毛振明教授“孩子该如何进 行体育锻炼”的专访。
(八)体育课运动负荷的测定与计算
心率测定法,是通过一次课中多次测定学生的心率,了 解和掌握一次课心率变化情况,分析生理负荷安排是否合理。 其具体的测定步骤如下:
(六)体育课运动负荷的检查和评定
一堂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安排是否合适,要通过实践来检验 和评定。通常采用观察法、自我感觉法、生理测定法检验。 ①观察法。教师在课中通过对学生外部表现进行观察,主要 从学生的脸色、呼吸、汗量以及完成动作的质量、控制身
体的能力、注意力、练习的积极性等方面判断生理负荷的
大小。 ②自我感觉法。以学生自述主观感觉来判断生理负荷的大
小。如自我感觉对练习的兴趣、课后饮食、睡眠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③生理测定法。包括测定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肺活量、 吸氧量、尿蛋白等生理生化指标。最常用的是心率测定法。

小学体育课中的运动负荷与练习密度

小学体育课中的运动负荷与练习密度

小学体育课中的运动负荷与练习密度作者:陈喜田来源:《辽宁教育·教研版》2019年第03期体育教学有其自身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为使学生掌握技能、技巧,增强体质,教师要合理安排运动量和练习密度。

从一些学校和本地区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看,多数教师对运动量较重视,却对练习密度不太重视。

要想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教师应合理安排运动量和练习密度。

结合本地区实际,我对小学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及运动负荷开展了相关研究。

(一)相关概念的再认识运动负荷简称负荷,广义是指有机体在运动(身体练习)过程中所承受的生理、心理负担,分为运动生理负荷和运动心理负荷两种。

运动生理负荷是指运动训练给予运动员机体生理上的刺激,生理负荷使运动员有机体各器官系统产生适应性变化,提高机体参与运动竞技的能力。

决定运动负荷大小的主要因素是“量”和“强度”。

“量”是指完成动作的次数、组数、时间、距离等;“强度”是指完成练习所用力量的大小和机体的紧张程度,包括动作的速度、练习的密度、练习间歇时间的长短、负重的大小、投掷的距离、跳跃的高度和长度等。

量和强度的关系要处理适当,强度越大,则量就要相应减少;强度适中,则量可以相应加大。

教师要做到适量安排,以练习者能够承受并有一定的疲劳为度。

运动心理负荷是指运动者在运动(身体练习)过程中所承受的心理负担。

一般指运动中的情绪、注意力和意志等方面的心理变化。

其变化强度是否适宜,对运动(包括教学、训练、锻炼)的效果具有特殊的作用,尤其是在激烈的竞技体育比赛中,运动心理负荷则更具有决定性意义。

(二)运动负荷的影响因素心理负荷和生理负荷是一对从属于运动负荷量的相关因素。

在体育课上,心理负荷和生理负荷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共同影响学生身体的发展。

生理负荷由运动量(次数与组数、时间与距离)和强度(速度与密度、间歇时间、投掷距离和跳跃的高度远度)决定,心理负荷与外在环境(教师的授课能力和体育器材场地及天气)和运动个体的学习状态、意志品质有关。

体育课的练习密度与强度对学生体能有什么影响?

体育课的练习密度与强度对学生体能有什么影响?

思考一下,体育课的练习密度与强度对学生体能有什么影响?
就课堂教学而言,小学生运动技能学习、掌握、运用以及体育情感、态度、行为品格等方面都与体育课中合理的练习密度与练习强度密不可分。

而在体育课中练习密度与练习强度对学生体能有什么影响,就更值得我们去思考与研究了。

这里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体能?体能是指:为圆满完成各种使命任务必须具备的融躯体工作能力(体力)、大脑工作能力(脑力)和心理调控能力(心力)于一体的综合生物学素质。

我们所说的体育课中的体能主要是指体力。

在体能的三个组成部分(体力、脑力、心力)中,体力包含了力量、耐力、速度、柔韧、灵敏协调、平衡等身体外在的、以躯体活动为主要特征的身体素质。

而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是指在一节课中,练习时间与实际上课时间的比例。

练习密度大,运动负荷、运动强度也就大,运动强度的大小,是以心率的大小衡量体育课运动量的大小。

运动医学认为,120次/分以下运动量为小,120-150/分为中等,150-180次/分为大,180次/分为过大。

运动强度小,则达不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大运动量对促进心脏和呼吸功能,增强肌肉强度和骨质密度、提高反应灵敏度。

从而增强学生体质有着直接促进作用,学生只有在大运动密度强度下锻炼身体,才能有效地提高体质。

运动负荷与练习密度预计技能分析——《体育教学》论坛“教学技能”栏目观点汇总

运动负荷与练习密度预计技能分析——《体育教学》论坛“教学技能”栏目观点汇总

问题三 :有关运 动负荷 与练 习密度测量过程 中的 “ 中等学生”?
在测量运动负荷与练习密度过程 通过 掌握学生及时脉搏数来调控运 动 中,我们 往往 会选 择一 个测定 对象 , 负荷 ,而且 必须 是面 对每一 位学 生 。 即 “ 中等 水平 学生 ” ,那 么他 真 的具 没有针对 “ 中等生”来测试及 时脉搏 , 有代表性 吗?如何判断这位 同学处于 来衡量其他 优秀生、不合格生 的运动 “ 中等水平”? 衡量那个 “ 中等学生 ” 负荷 ,还 是应该面对全体学生 比较科
每一位必须尽 自己最大潜 能来完成教 公众 开放 的课 ,是公开 让大 家观摩 、 科学 的,这只是一堂课 的参 考数据而 师 安排的任务 ,这种课 ,练习密度和 学 习、研讨 的课 ,这样 的课只有剖析 已
问题二 :常态课应如何掌握运动负荷?
【 江苏 ・ 李 安成 】运 动负荷 是 由 以判断出运动负荷和练 习密度 的适 应 运动量和运动 强度组成 。运动量是 由 性 。 组数 、次数 、时间组成 ,当然 ,这里 【 江苏 ・ 李安 成】 常态课 判断运 面还存在着优 秀、 中等 、合格 以及须 动 负荷 的大小一般用观察法较 为简单 努力的不 同运动层 面的学生群体 ,他 实用 。通 过对学生的 眼神观察 、面色 们在 本质上 存在 着运 动负荷 差异 性 , 观察 、注意力 、呼吸、动作 的完成等 , 要能够有所 区别。 汗) 、学生练 习时间等几方面来考量 , 我经常使用的方法是观察学生 的主动 性 是否 调动 起来 ,学 生学 到 了什 么 , 学 生是否 出汗 ,学生是否有 笑声 ,学 生 的评价等方面 。
硕 ,因此 ,衡 量好课标准的练 习密度 和运 动负荷显然是不能合弃 的。难道 只是 看表 面的热闹程度来判定和说服 大 家吗?我们 不否 认有些公开课纯粹

[教育学]体育课密度与生理负荷的测定

[教育学]体育课密度与生理负荷的测定

第三节体育实践课的密度与负荷一、体育实践课的密度(一)概念体育课密度亦称一般密度或综合密度,是指课中各项教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的总时间的比例,以及各项活动之间的时间比例。

每次课中的教学活动有救师指导、组织措施、学生练习、观察与休息、学生互相帮助与保护等5项(表8—4)。

课中某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例,称为专项密度,如教师指导的密度、课组织措施密度、学生练习密度等。

1.教师的指导:包括教师的讲解、示范、纠正错误、演示教具和个别指导等。

2.组织措施:包括整队、调动队形、搬运安装、分发和收回器材等。

3.学生练习:包括教师规定的练习和自我练习。

4.学生间相互帮助、观察、讨论、分析等。

5.休息:指学习后必要的休息和必要的等待时间。

对于体育课而言,上述五种活动都是必不可少的,并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任务,各种活动分别占有不同的份量和比重。

一般是教师指导约占15-20%左右;学生练习约占30-50%左右;组织措施约占10-15%左右;学生的观察、帮助约占12-25%,但这只能作为参考,不可照搬。

应注意根据课的具体目标、教材性质、学生人数、场地器材、气候条件等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

课的密度安排是否合理,即是否有效、合理地使用体育课的时间,直接影响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体育课密度的安排与调控在具体操作时应注意下列要求:1.教师在课前要根据课的任务、教材特点、教学条件等情况,合理地确定和安排各项活动的时间和分量,要进行周密的计划和准备。

如新授课,教师指导的比重就相对大一些,而复习课则学生的练习时间相对多一些;再比如,强度小的教材(武术、技巧、长跑等),要比强度大的教材(短跑、投掷等),练习时间相对长一些等等。

2.改进和提高课的组织水平,严密教学组织,对场地器材设备摆放要便于教学,要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课中各项教学活动的队形变换和分组方法,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组织措施和队伍调动。

3.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巧。

初中体育课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问题研究

初中体育课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问题研究

知识文库 第14期129初中体育课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问题研究梁键新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只有充分认识体育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体育训练密度与运动负荷对于学生体育锻炼重要性,并把握好度的大小,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学生体育训练进行合理有效的安排,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更好的积极投入到生活与学习之中,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1 全面认识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及影响因素 1.1 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体育课中的练习密度是指体育课中学生们练习的总时间与某体育课课时总时间的比例,是对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评价与掌握运动技能情况重要指标。

体育教师只有积极合理地利用时间进行上述活动,并进行科学的合理安排,保证运动时间,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老师所授予的体育技能。

体育课中的运动负荷包括负荷量与运动强度,其又称为生理负荷,是指人体受身体训练的刺激而引发的生理反应。

由此而知,在体育训练之中,体育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自我身体机能指标进行安排合理有效的运动负荷才能收到积极有效的成果,将会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全面发展,实现体育教学在教学中的积极意义。

1.2 影响因素(1)对练习密度的影响因素: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影响体育课运动密度的因素有许多,因情况与背景的变化而也将会产生相应不同的结果。

在影响训练密度中最主要的两方面是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的积极配合度与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技巧,只有通过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积极学习,配合老师积极掌握体育技能,同时体育教师拥有自己的独特的教学方法与管理体制,才能增加体育教学中的运动密度,实现时间的有效合理利用。

除了这两方面之外,同时,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天气情况、训练场所、环节、器材等方面也将会影响体育运动的密度,只有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把握其发展规律,才能全面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合理有效安排训练时间。

(2)对运动负荷的影响因素:运动负荷包括运动强度与训练量,因此,影响运动负荷的因素包括运动强度与运动过程中的时间,另一方面,训练时的速度与负重量又影响着训练的强度,彼此之间相互影响,运动时间是指在某一次体育教学中的训练总时间或者是某一各训练的间歇时间,其持续的长短与体育课中的运动负荷大小成正比。

[小学三年级]体育课运动负荷与密度测定与分析报告

[小学三年级]体育课运动负荷与密度测定与分析报告
三、体育课的分析报告
教师常规
(1)课前要求
1.根据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安排好教学计划,写好学年学期单元和课时等四个计划。
2.按课时计划布置好上课场地,准备好教具,搞好教学环境卫生。
3.做好自身的准备活动。
4.穿整洁的运动服装和运动鞋,带好口哨,保持仪表端正,提前15分钟到达上课地点,指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体育课运动负荷与密度测定与分析报告
一、体育课的运动负荷
1 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练习所用的力量大小和机体的紧张程度,影响运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练习时的速度和负重量。如初中生100米快速跑,跑后即刻心率可达到180次/分以上,慢跑1分钟,心率一般在130次/分左右,显然前者强度大,后者强度小。在体育活动中,较大强度的项目有跑、跳、攀登等,而走、爬、投掷等的运动强度则相对较小。
(2)课堂要求
1.认真检查学生的出勤,着装情况,明确宣布本节课的内容,任务和要求,安排见习生,带领学生做好准备活动。
2.通过教学给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风范和耐劳毅力的锻炼。
3.讲解语言清晰简洁,示范动作力求准确规范,老年女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做示范,合理组织课堂练习。
4.各种类型课都有适宜的运动量和密度,加强安全教育,采取有利的安全防护措施。
2.有伤病或女生的例假等情况,课前须向任课老师请假后参加见习。
3.课前3分钟应按教师制定地点站好队,并保持安静准备上课。
(2)课堂要求
1.专心听课,认真思考,认真观察示范。
2.遵守纪律,注意安全,按教师布置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进行练习,不得自行变换联系内容,不开玩笑,练习中应有秩序,听从小组长指挥。
3.不随便移动器材的位置的高度,不得坐在器械上,注意保持场地。器材的卫生整洁。

体育课的练习密度

体育课的练习密度

体育课的练习密度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就是指课堂上,各种练习活动合理的运用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

就是衡量一节课就是否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目的,效果依据之一。

体育课如果没有一定的练习密度,就不能达到增强体质之目的。

教师要善于根据课的任务、学生年令、健康状况及作业条件等,尽可能地从学生多做练习出发,注重安排好课的练习密度,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技术、技能达到增强学生体质之目的,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多年教学实践体会到,一节课的练习密度一般在30%以上较为适当、在这个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任务、可适当调整练习密度。

那么怎么安排课的练习密度才算合理呢?我认为应考虑下面几个因素。

1、练习密度于课的教学任务有关根据教材的不同课次,不同的教学任务、目的,练习密度也不一样。

如:以掌握动作要领与技术为主的新授课,教师以讲解示范指导为主,这样学生练习次数相对减少,练习密度就小,而复习课,就是以巩固已学会的动作为主,练习次数增多了,练习密度自然就增大。

体育课的密度分为综合密度与专项密度两种。

综合密度(也称一般密度)就是指一节课中各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

一节课中的各项活动有:教师指导(如讲解、示范、演示教具、纠正错误等),学生做练习,相互观察与帮助,练习后必要的休息,组织措施(如整队、交换练习地点的调动队伍)等项。

这些活动中某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称为专项密度。

如教师指导的密度、组织措施的密度等。

运动密度(又称练习密度)就是指一节课中,练习时间与实际上课的总时间的比例。

影响运动密度的因素就是多方面的,因此,很难确定统一的标准数据。

各地区或不同情况的学校,可研究确定一个大致的范围为评价运动密度,提供参考。

研究体育课的密度,目的在于最有效地利用上课时间。

通过体育课密度的研究,可检查每节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对体育课来讲,上述项活动都就是必要的。

但从体育教学的特点瞧,学生做练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运动负荷分析

运动负荷分析

运动负荷与密度测定与分析报告科学合理的运动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何为科学合理的运动,在体育课中,我们一般将一节课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作为一种很好的衡量方式。

在这次实习过程中,我接触的是当代七年级的初中生,针对本人在实习期间对课堂的观察及科学合理的测量,仅就我所在的初中学生的体育课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作以下分析。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健康行为。

3.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4.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受益。

根据新课标的一系列要求,结合当今社会初中生的身体及心理情况,通过游戏竞赛等方法,是的学生的运动参与性及活动积极性提高,以达到运动检测的效果。

1.1研究对象宜昌市花艳中学701班学生44人,以一次体育课50米跑教学任务为例进行运动负荷监测。

1.2研究方法分别测定课前安静时、课的开始部分、课的基本部分及结束部分脉率。

课开始的准备部分为10 min;课的基本部分为30 min,分别测第5、10、15、20、25、30分钟脉率;结束部分为5 min。

以每分钟脉搏平均值为基础,以课的每分钟平均脉搏数、各部分每分钟平均脉搏数、主要教材的每分钟平均脉搏数绘制脉搏测定曲线图,计算平均生理负担量和生理负荷量等级,确定生理负荷量指数。

要特别注意课前安静时脉率,尽量设法排除课前影响脉率的各种外部因素,否则,计算出来的生理负荷指数可因安静时的脉率的上升而偏低。

1.3结果课前安静时脉率为80次/min;课的开始部分脉率为100次/min;课的基本部分第2分钟脉率为128次/min,第7分钟脉率为130次/min,第12分钟脉率为142次/min,第17分钟脉率为158次/min,第22分钟脉率为178次/min,第27分钟脉率为140次/min;结束部分脉率为100次/min。

运动负荷、练习密度实施技能发展与例析

运动负荷、练习密度实施技能发展与例析

坚 I 篁 J L 琚 l _ 『J - 、 u 『 姑 l 练 I 习 速 度 、 方 式
图1 运动负荷 影响因素
度的 方 式 进 行 调 指标
实施技 能发展提 出了相关的要求 ,同时进行 了举例 分析 。 关键词 : 运 动负荷 ; 练 习密度 ; 实施枝 能 中图分类号 :G 6 5 5 . 9 6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0 0 5 - 2 4 1 0( 2 0 1 5 )1 0 - 0 0 1 6 一 O 5 通过降低练习密度或增加休息时 间的 方式进行调节 。 ( 2 )适宜 的运 动 负荷 与练 习密
1 . 什Y - , 是 体 育课 运 动 负荷 与练 习
密度 ?
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 ,它直接对人 的机体产生刺激与作用 ,如呼吸频率 体育 课 运动 负 荷 是指 学生 在 课 加 快 、 心 率 加 快 、 肺 活 量 提 高 、 血 中从事身体练习时所承受的运动的量 流 量 加 快 等 , 之 后 还 可 以 产 生 血 乳 与 强度 的总称 ,是身体练习对机体刺 酸等 ,但是运动负荷大小不 同,对有 激 程度 的反 应 。l 1 1 运 动负荷包 括运动 机体的刺激程度是不 同的,如果运动 量 和运 动强度两个方面 ,影响负荷量 负荷 过 小 ,对 机 体产 生 的刺 激量 不 的主要 因素是练习的次数 、总时 间、 够 ,那么这样 的运动形式对学生 的身 总重量 等 。运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 内 体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如果运动负 完 成 练 习 所 用 的 力 量 大 小 和 机 体 的 紧 荷过大 ,对学生身体产生 了过度疲劳 张程度 ,影响负荷强度的主要物理数 现象 ,那么这样 的运动 形式 也是对学 据是练 习时 的速度 、时间、次数 、距 生健康不利 的。因此 ,我们在体育教 离 、重量等 ( 图1 )。 学过程 中 ,需要考 虑运 动负荷这 个重 由于体育课程的特殊性 ,我们通 要指标 ,这也是一个教学效果 的定量 常运用 “ 心率”这个生理指标来测量 化 指 标 。练 习密 度 与运 动 负荷 虽 然

中学体育课的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

中学体育课的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

由小变大 , 如课 的前半部分为新授教材—— 投掷 , 后半部分为复 习教材——连续立定跳
远 。任不管采取哪种模式 ,运动负荷总的调
秒 ,3 0 米快速跑为 6 秒。
安排课 的运动负荷 ,总的来说 ,应根据
人体 生理机 能活动能力 变化 的规律和人体
机能适应性规律,循序渐进 ,逐渐加大运动
练习密度工作的基本环节 。深入挖掘教材 的
照新课程理念上好体育课的标准之一 , 而合 理安排运动负荷又是一个非常复杂 、 科学性 很强 的问题。因此 , 在我们 的课堂教学 中,

思想 内容和潜力 , 提高课的组织水平 ,尽量 减少不必要的措施 , 调动队伍迅速合理 , 场
定要根据教学对象 、 教学任务 、 教材 内容
7秒 ,3 O米车轮跑为 8秒 ,3 O米跨步跑为 8
练习。前高后低型主要指课 的基本部分 的前 半部分运动负荷较大,后半部分较小。前低
后高型则与前高后低型正好 相反 ,运动 负荷
教 师在 预计课 的密 度前 ,深入调查 研 究 。充分掌握学生情况 , 是准确预计课 的练 习密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 另外在了解情 况中 还要 了解 同时上 课的班级 教学 内容 和所需 的场地 、 器材情况 ,了解体育课前后课程的 性质及其它活动。只有这样 才能制订合理的
强度则相对较小 。 总之 ,让学生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是按
练习密度 ,提高预计练习密度 的准确性。
中学体育课一般为 4 5分钟 , 合理运用 时间的 4 0 分钟 , 那就是 :课的密度 : 4 0 / 4 5 ×1 0 0 %= 8 9 %。我们 可分为教师指导 、学 生练习、组织措施 、观察与帮助等 。课间各 项活动 占多少时间没有 固定 的比例 , 但从体

体育课练习密度与负荷

体育课练习密度与负荷
5.合理的运用器材 通过充分开发器材,不但能解决器材不足、人数多 的矛盾,而且加大了学生运动量和练习密度;动作多 样,激发了学生兴趣,调动学习锻炼的积极性,并能 调剂学生生理负担,促使学生身体全面发展。
(六)如何课前预计学生练习密度
预计体育课学生练习密度主要利用分段、分组 法。将一堂课分成苦干个段,预计每一段的学 生练习密度后求得每一段的练习时间,将每段 的练习时间相加被一堂课的总时间除得出一堂 课的学生练习密度。每一段学生练习密度是练 习时将学生分成若干个组,每组学生同时练习 人数与这组内的总人数之比是每一段学生练习 密度。
(二) 影响体育课运动负荷的主要因素
1. 运动强度 2. 运动时间 3. 练习密度 4. 教师的教学内容、教法和组织措施 5. 学生的个别差异
(三)体育课生理负荷的安排与调节方法
1.改变身体练习的内容来调节生理负荷。 2.改变动作的某些基本要素来调节生理负荷。 3 .改变身体练习的重复次数,延长或缩短练习的时
x1+x2+x3+…….+x15 X=-----------------------------
15 =1924/15 =128.3次/分 指数=128.3/84
=1.53
关于适合运动心率的问题
初中生:
适宜的运动脉搏=(最高脉率-安静时脉率)*65%+安静时的 脉搏
20岁以下青少年,最高脉率一般为200次/分,而经常锻炼、 体能水平好的青少年,最高心律能够达到220次/分。通常 比较适宜的运动脉搏应保持在最高脉率的50%-80%的范围 之内。
(2)运动负荷应符合学生的身体发展和运动水平。 应根据 学生年龄、性别、身体发展、运动水平、体质强弱等方安 排运动负荷还应考虑其他有关的制度,其他体力活动的负 担量及气候变化、练习场地和卫生情况等。

体育课的练习密度

体育课的练习密度

体育课得练习密度体育课得练习密度就就是指课堂上,各种练习活动合理得运用时间与课得总时间得比。

就就是衡量一节课就就是否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目得,效果依据之一。

体育课如果没有一定得练习密度,就不能达到增强体质之目得。

教师要善于根据课得任务、学生年令、健康状况及作业条件等,尽可能地从学生多做练习出发,注重安排好课得练习密度,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技术、技能达到增强学生体质之目得,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多年教学实践体会到,一节课得练习密度一般在30%以上较为适当、在这个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任务、可适当调整练习密度。

那么怎么安排课得练习密度才算合理呢?我认为应考虑下面几个因素。

1、练习密度于课得教学任务有关根据教材得不同课次,不同得教学任务、目得,练习密度也不一样。

如:以掌握动作要领与技术为主得新授课,教师以讲解示范指导为主,这样学生练习次数相对减少,练习密度就小,而复习课,就就是以巩固已学会得动作为主,练习次数增多了,练习密度自然就增大。

体育课得密度分为综合密度与专项密度两种。

综合密度(也称一般密度)就就是指一节课中各项活动合理运用得时间与实际上课总时间得比例。

一节课中得各项活动有:教师指导(如讲解、示范、演示教具、纠正错误等),学生做练习,相互观察与帮助,练习后必要得休息,组织措施(如整队、交换练习地点得调动队伍)等项。

这些活动中某项活动合理运用得时间与实际上课总时间得比例,称为专项密度。

如教师指导得密度、组织措施得密度等。

运动密度(又称练习密度)就就是指一节课中,练习时间与实际上课得总时间得比例。

影响运动密度得因素就就是多方面得,因此,很难确定统一得标准数据。

各地区或不同情况得学校,可研究确定一个大致得范围为评价运动密度,提供参考。

研究体育课得密度,目得在于最有效地利用上课时间。

通过体育课密度得研究,可检查每节课中存在得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对体育课来讲,上述项活动都就就是必要得。

但从体育教学得特点瞧,学生做练习有着重要得作用。

我国中小学体育课运动负荷强度 练习密度研究

我国中小学体育课运动负荷强度 练习密度研究

2、学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使其 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体育课的教学内容,科学地控制运动负荷强度 和练习密度。
3、家长应孩子的身体素质发展,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 质。同时,家长也应支持学校和教师的工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内容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体育课密度整体水平较高,但仍有提升空间。在20节实地观察的体育课 中,教师讲解示范时间约占25%,学生练习时间约占50%,课堂休息时间约占25%。 其中,学生练习时间相对较少,部分原因是教师过多讲解或课堂管理时间过长。
2、运动负荷相对较低,难以达到预期锻炼效果。在实地观察的20节课中, 学生平均心率低于120次/分钟的课程占55%,低于130次/分钟的课程占80%。这表 明大部分体育课的运动负荷相对较低,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和体能水平。
然而,过高的运动负荷强度可能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运动负荷强度,确保学 生在适宜的生理范围内进行锻炼。
四、结论与建议
初中体育课运动负荷强度特征及其与体质的相关性表明,适宜的运动负荷强 度对提高学生的体质状况和健康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教学方案,确保学生在适宜的生理范围内进 行锻炼。学校应该加强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力度,提 高体育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感谢观看
1、运动强度:初中体育课程中的运动强度主要由学生的心率、呼吸频率等 生理指标来衡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运动强度, 确保学生在适宜的生理范围内进行锻炼。
2、运动密度:初中体育课中的运动密度主要指学生在一节课中参与锻炼的 时间比例。在合理的教学安排下,学生应该能够达到每节课30分钟以上的运动时 间。

体育课的练习密度与运动 负荷

体育课的练习密度与运动 负荷

体育课的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运动负荷会直接影响:一是,技术学习的熟练程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提升;二是,生理机能的负荷承载的锻炼程度,即:体质健康;三是,意志力磨练程度,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由此可见,运动负荷与三维目标的达成是密切相关的。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必须科学安排学生的运动负荷。

一、体育运动负荷的概念界定及影响因素1.相关的概念再认识运动负荷简称负荷。

广义是指有机体在运动(身体练习)过程中所承受的生理、心理负担。

分运动生理负荷和运动心理负荷两种。

生理负荷是指运动训练负荷给予运动员机体生理上的刺激。

通过生理负荷使运动员有机体各器官系统产生适应性变化,提高机体参与运动竞技的能力。

决定运动负荷大小的主要因素是:“量”和“强度”。

“量”是指完成动作的次数、组数、时间、距离等;“强度”是指完成练习所用力量的大小和机体的紧张程度,包括动作的速度、练习的密度、练习间歇时间的长短、负重的大小、投掷的距离、跳跃的高度和长度等。

量和强度要处理适当。

强度越大,则量就要相应减少,强度适中,则量可以相应加大,要做到适量,以练习者承受得了并有一定的疲劳为度(学术文献数据库)。

运动心理负荷的简称。

指运动者在运动(身体练习)过程中所承受的心理负担。

一般指运动中的情绪、注意和意志等方面的心理变化。

其变化强度是否适宜,对运动(包括教学、训练、锻炼)的效果具有特殊的作用,尤其是在水平接近,争夺激烈的竞技体育比赛中,则更具有决定性意义(新时期新名词大辞典)。

2.运动负荷的影响因素心理负荷和生理负荷是一对从属于运动负荷量的相关因素。

在体育课上,心理负荷和生理负荷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共同影响着学生身体的发展[1]。

生理负荷由运动量(次数与组数、时间与距离)和强度(速度与密度、间歇时间、投掷距离和跳跃的高度远度)决定,心理负荷又与外在环境(教师的授课能力和体育器材场地及天气)和运动个体学习状态、意志品质有关(如图1)。

中学体育课的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探究

中学体育课的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探究

中学体育课的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探究中学体育课的本质是为学生提供一种比较系统的体育锻炼,旨在为学生的身体素质起到一定的提升作用。

近年不断改革的中学体育课程,其中的练习密度以及运动负荷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深刻探究中学体育课程设计中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练习密度是指每场体育课程中学生准备、实施和结束的活动量。

它代表着学生在体育课上的有效参与时间,也反映了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锻炼程度与负荷程度。

有效的练习密度,能够有效组织学生的活动,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参与体育活动;此外,恰当的练习密度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并可以有效减少体育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性。

运动负荷作为中学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有效负荷大小。

运动负荷决定着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获得的身体素质水平,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运动负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有效性和客观性。

适当的运动负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还可以减少可能出现的负荷过大造成的伤害。

体育课的设计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体能水平等多种因素,合理设计出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使得学生能够在舒适安全的环境下进行有效而安全的体育锻炼。

同时,应该制定一定的体育教师培训方案,使教师能够正确地为学生设计出科学、合理、安全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

除此之外,应该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以了解学生在体育课上的锻炼程度,以及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否有所提升。

这有助于及时调整和优化活动的内容与负荷,并及时调整练习密度,以满足学生身体发展的需求。

综上所述,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在中学体育课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要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以确保学生能够在舒适安全的环境下进行体育锻炼;其次,要建立评估机制,以确保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所提高;最后,要开展相应的教师培训,使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有效、科学、安全的体育锻炼。

总之,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在中学体育课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设计和评估要求认真、谨慎,以保证学生能够在安全和舒适的环境中进行有效的体育锻炼。

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练习密度与运动强度的分析

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练习密度与运动强度的分析

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练习密度与运动强度的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中阶段是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体育与健康课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和机会。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的学习压力大、课业繁重,导致他们缺乏足够的运动时间和机会,练习密度和运动强度也相对较低。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适量的运动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和减轻压力。

加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的练习密度和运动强度,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的练习密度与运动强度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定义、关系、影响因素以及现状,同时提出提高练习密度与运动强度的策略和意义,旨在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练习密度与运动强度的关系,分析其对学生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的影响,为提高学生整体健康水平和学业表现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找出影响学生练习密度与运动强度的因素,了解当前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练习密度与运动强度的现状,探讨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也将探讨如何制定有效的策略和政策,以提高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练习密度与运动强度,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2. 正文2.1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对学生锻炼的重要性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在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体育课和健康课的锻炼,学生可以增强体质,提高体能水平,预防和减少各类疾病的发生。

在日益发展的电子产品时代,学生长时间沉迷于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中,缺乏运动锻炼,导致身体素质下降、肥胖率增加等问题日益突出,而体育与健康课的开展可以有效促使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通过参加体育与健康课,学生可以培养合作精神、团队意识、挑战自我的勇气等价值观念,锻炼学生的身体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品格,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息 等 时 问 。 如 : 生 练 习 时 间 为 8 0秒 , 么 一 节 课 时 间 合 速 跑 2 ? 学 4 那 O米 , 、 轮跑 3 2车 O米 , 、 步 跑 3 3跨 O米 , 3 4、 0米 加 速 跑 。 成 秒 后 即 : 5× 6 2 0 4 0— 7 0秒 , 算 学 生 练 习 时 间 与 上 课 总 时 间 采 用 6组 轮 换 , 计 方 法 如 下 : 师 本 人 ( 指 定 中 等 水 平 学 计 预 教 或 比例 , 算 公 式 为 :学 生 练 习 时 间 ) 全 课 时 间 一 (4 / 7 0 生 )按 照 教 法 措 施 逐 项试 跑一 次 或 几 次 , 时 记 下 试 跑 时 间 。 演 ( ÷ 8020) , 同
X 1 0 一3 . 所 以 力 求 一 次 课 学 生 练 习 时 间 在 百 分 之 三 测 定 一 次 时 间 为 :O米 加 速 跑 为 7秒 , O米 车 轮 跑 为 8秒 , 0 0 21 2 3 3
十 五 左 右 。 我 们 知 道 一 堂 课 中 学 生 做 练 习 总 时 间 与 课 的 总 时 米 跨 步 跑 为 8秒 ,O米 快 速 跑 为 6秒 。 3
的 问 题 。 而 这 个 问 题 在 工 作 中 往 往 是 难 以 掌 握 好 的 。 多 年 生 的练 习次 数 , 便科 学 地 安 排 课 的 练 习 密 度 。 以
来 , 过 认 真 总结 , 了一 定 收 效 , 得 体 育 课 安 排 合 理 , 生 通 有 使 学
再 次 , 师 要 有 第 一 手 教 材 , 是 说 , 师 制 定 教 学 练 习 教 就 教
间 比例 为 课 的练 习 密 度 , 那 么 在 4 ? 5分 钟 的 一 次 课 中 准 备 活 练 习 时 间 为 3分 钟 3 O秒 。
21 0 0e T e he a hi w ac r Te c ng
J n ,0 0 u e2 1
No. 6
第 6 期
体 育 课 的 练 习 密 度 与 运 动 负 荷
杨 光
( 南 省 周 口 市 农 业 机 械 化 学 校 , 南 , 口 ,4 6 0 ) 河 河 周 6 0 0
间 的 比 例关 系 。 如 : 学 体 育 课 一 般 为 4 分 钟 , 理 运 用 时 时 间 , 后 结 合 对 象 特 点 和 场 地 器 材 条 件 , 定 每 项 练 习 次 中 5 合 然 决
间的 4 1分 钟 , 就 是 : 的 密 度 : 1 4 那 课 4 / 5× 1 0 一 9 课 间 时 数 , 一 次练 习 时 间乘 以该 项 教 材 总 的 练 习次 数 , 得 出 该 项 0 1 将 就
上 课 积极 性 高 , 果显 著 。具 体 做 法 如 下 : 育 课 的 密 度 是 指 密 度 时 根 据 自 己钻 研 时 所 制 定 的 组 织 教 法 , 对 每 项 具 体 教 效 体 针
课 内各 项 活 动 合 理 运 用 的 时 间 同课 的 总 时 间 以及 各 项 活 动 之 法 措 施 , 要逐 个 亲 自体 验 ( 指 定 的 中等 水 平 学 生 ), 时 记 下 或 同
程 特 点 和 任 务 出 发 , 生 的 实 际 练 习 和 教 师 指 导 活 动 应 占 主 学
例 如 : 们 制 定 的 一 次 教 材 内 容 : 速 跑 、 基 本 部 分 上 我 快 在
要 成 分 , 求 用 最 少 时 间 进 行 组 织 教 学 并 减 少 其 它 不 必 要 休 占去 1 力 O分 钟 , 生人 数 为 男 、 各 2 学 女 5人 , 法 措 施 : 、 立 加 教 1站
教材 。
【 键 词 】 育 课 ; 习 密 度 ; 动 负 荷 关 体 练 运 【中 图 分 类 号 】 3 . 6 G6 3 9

【 献 标 识码 】 文 B
【 章 编 号 ] 0 1 42 (O O 0 —0 3 —0 文 10— 1821)6 17 2
堂 体 育 课 的练 习密 度 , 繁 多 的体 育 课 准 备 工 作 之 一 , 施 , 动 队 伍 迅 速 合 理 , 地 布 置 便 于 教 学 。 改 进 教 学 方 法 , 是 调 场
间 我们 可分 为 教 师 指 导 、 生 练 习 、 织 措 施 、 察 与 帮 助 等 。 教 材 的 练 习 时 间 , 后 将 全 部 练 习时 间 相 加 除 总 时 间 , 得 的 学 组 观 最 所 课 问各 项 活 动 占多 少 时 间 没 有 固定 的 比 例 , 从 体 育 教 学 过 商 是 该 次 课 的 练 习 密 度 。 但
也 是 衡 量 教 学 效 果 的 一 个 重 要 方 面 , 以 说 , 何 准 确 地 预 计 提 高教 学 技 巧 , 课 精 炼 , 出重 点 , 范 正 确 , 习 与 休 息 合 所 如 讲 突 示 练
体 育 课 的 练 习 密 度 , 成 了 一 个 需 要 很 好 地 加 以 研 究 和 解 决 理 交 替 , 于 运 用 练 习 法 的竞 赛 因 素 , 大 密 度 , 求 增 加 学 就 善 加 力
【 要】 堂 体 育 课 的 练 习 密度 , 繁 多的 体 育 课 准 备 工 作 之 一 , 是 衡 量 教 学 效 果 的 一 个 重 要 方 面 , 以说 , 何 准 确 地 摘 一 是 也 所 如
预 计体 育课 的 练 习密 度 , 成 了一 个 需 要 很 好 地 加 以研 究和 解 决 的 问题 。 科 学 预 计 一 堂课 ( 育 ) 练 习 密度 是 一 项 较 复 杂 、 就 体 的 较 细致 的工 作 , 受 多 因 素 的 影 响 , 准 确 地 预 计 课 的 练 习 密 度 , 先 要 了解 情 况 ; 次 , 研 教 材 ; 次 , 师 要 有 第 一 手 它 要 首 其 钻 再 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