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适宜的爱
给孩子适宜的爱
给孩子适宜的爱
我对什么是适宜的爱,提炼了四个关键词:
一是陪伴。
对于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陪伴。
父母要安排专属自己和孩子的时间,尽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
不要农村留守,也不要城市留守。
二是空间。
要给孩子自主活动的空间,不要过多限制孩子,要懂得“留白”和“包容”,让孩子自由生长。
三是忌满。
不要溺爱孩子,不能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
要让孩子懂得,幸福的人生包含了有些东西得不到、不该得。
让孩子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四是信任。
爱首先是信任。
对家长的信任是孩子构建对他人、对世界和对自己认同的基础。
信任是互相的。
家长要先信任孩子,孩子才会学会信任家长、信任他人。
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都可以成长为他自己最想成为的那一个人。
适宜的爱
给孩子适宜的爱作为教师这个职业,看多了形形色色的家庭所带出来的孩子,有坚强自立的,有羞怯胆小的,有任性妄为的,有斯文有礼的……这些性格的造成都是和父母表达爱的方式有关。
现在的我也是一名责任重大的妈妈了,对如何适宜的表达我的爱,这是我和家长、和同事朋友常常讨论的话题。
孩子就像种子,适宜的爱是恰到好处的阳光雨露,哺育种子生根、发芽、成长陪伴她们快乐成长。
一、让孩子知道“爱”是相互的、是需要“回报”的。
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爱,象所有的无条件爱着孩子的妈妈那样,从孩子生下来的那一天起,我就牺牲了我所有的时间,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不求回报的包揽了孩子所有的事情。
孩子一有风吹草动,我就赶紧行动,她摔了、碰了,我会马上跑过去又哄又抱、问长问短。
做为一个妈妈,我不求回报的付出,我认为这些都是母亲应该做的。
天下的妈妈不都这样吗?点点现在4岁了,她会在我回家的时候帮我拿鞋,会在我做家务的时候给我捶背,还会用她稚嫩的声音对我说:“妈妈,你辛苦了!”她会过来帮我做家务,吃完饭帮着收拾,出去玩的时候,她会摘一朵花,“妈妈,送给你!”她会深情地看着我,一天说好多遍:“妈妈,我好爱你,我会一直爱你!”······看着女儿一天天的长大,一天天的懂事,听她说出的“爸爸妈妈我爱你们”,心里的慰籍一下将我全身的疲惫和烦恼瞬间清零,感觉为她所做的,所付出得再多都值得。
她的转变是有一次让我感到我应该让她懂得“回报”。
大概是点点两岁多的某一天吧,点点和我一起玩,无意间,她的小手重重的打到我的眼睛,顿时我眼冒金星,睁都睁不开,疼得眼泪都出来了。
我当时就捂着眼睛叫好疼啊好疼啊。
点点当时估计也吓着了,看着我不知所措,呆呆的不说话,过了一会儿就自顾自跑到旁边玩起来了。
我眼睛疼过了以后,看着一旁玩得开心的孩子,看着她象没事人一样,我想了很多。
她现在固然很小,可是平时她摔了或是我不小心碰疼她,我都立刻跟她道歉,又吹又哄。
给孩子适宜的爱心得体会(2024)
引言概述爱心是一种温柔而无私的情感,它是我们对他人关怀、呵护和支持的表达。
对于父母来说,给予孩子适宜的爱心是培养他们健康成长、塑造良好品格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如何给孩子适宜的爱心。
正文内容第一大点: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1.创造亲密的家庭环境:提供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使孩子感觉到父母的关怀和爱意。
2.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孩子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倾听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尊重他们的意见。
3.鼓励开诚布公的对话: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不给予批评和指责,而是以理解和支持的态度回应。
第二大点:提供爱心的物质保障1.提供稳定的经济环境: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确保他们的衣食住行无忧。
2.提供适宜的教育资源: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3.给予他们合理的奖励和惩罚:根据孩子的成绩和行为进行适度的奖励和惩罚,以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第三大点: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1.肯定和鼓励他们的努力:无论孩子的成绩如何,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努力是有价值的。
2.鼓励孩子参与各种活动:让孩子参与有意义的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才能,并给予他们支持和赞赏。
3.培养积极的心态:教导孩子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不断进取。
第四大点:教导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1.榜样的力量:作为父母,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正确行为的榜样,教导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2.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教导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纪律意识。
3.培养善良的品格:教导孩子尊重他人、友善待人,培养他们关爱社会、热心公益的品格。
第五大点:给予孩子适宜的关注和支持1.创造积极的亲子互动:从孩子的兴趣和需求出发,与他们一起参与有意义的活动,增进亲子间的感情和理解。
2.给予孩子适度的独立自主权:在合适的时机,给予孩子适度的自主决策权,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给孩子适宜的爱》之学前班王梓璇妈妈
《给孩子适宜的爱》有一种爱,叫做“父爱”和“母爱”,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爱,这种适度的爱是真正的爱孩子,如果这种爱、爱的过度就变成了溺爱,孩子的人生将受到很大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哪个父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的,爱能够,但是一定要讲究一个度。
有些孩子自己能够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事情了,家长们还是会主动替孩子做,不让孩子自己动手去做,这样长期如此,孩子什么时候才能学会独立呢?我是一名护士,在我的单位中常常能见到有父母极度溺爱孩子的。
有天有个孩子的父母在门诊处大声吵嚷着,我们科室所有的医护人员都赶了过去,让我们医生尽快地给孩子就诊,医生忙问就诊原因,当这位家长说:“我的孩子跟别的小朋友在楼下玩不小心摔了一跤,头磕在了一个石头上”。
主治医生观察了一下孩子的头部,发现并无大碍,也连忙告诉家长不用太担心,仅仅轻微擦伤。
谁知孩子的妈妈说了一句让我们感到惊讶的话。
她说:“不行,我的孩子必须要拍X 光片!我家可就这个个宝贝,要是真有什么事那可不行!”连医生都说没有大问题能够回家了,孩子的妈妈却硬要去拍X光片,这未免也太小题大做了吧。
我认为这样的孩子只会在一个圈子内走动,长大了也会形成依赖,这样孩子便会永远长不大,最终是一个窝囊废。
这样的结果家长真的喜欢吗?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要让他自己尝试着去做,即使做的不好也没相关系,适当的鼓励他再接再厉,慢慢的他会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
有的家长,孩子在幼儿园、在学校受不得一点委屈,即使是做错了事情让老师批评了也觉得孩子委屈的不行了,或是心理有阴影了,不能准确看待老师的教育批评,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会经历不了一点点的风波和波折,内心十分脆弱,不够强大,所以家长一定要从小树立孩子准确看待任何人的批评教育以及经历一些挫折,做错了事情要敢于担当勇于承认,接受别人的教育和批评,树立自信心。
在送儿子去幼儿园的时候,我发现有好多小朋友不爱把自己的好吃的、好玩的与人分享,不懂的分享的乐趣,家长知道了,也一味的替孩子说话:“我家宝宝从小就这样,我们不要求他与别人分享。
幼儿园:给孩子适宜的爱
给孩子适宜的爱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我园开展了“给孩子适宜的爱”主题宣传活动。
活动中,充分利用宣传展板、给家长的一封信、校园网站等形式向家长进行广泛宣传,倡导家长学习领会《指南》精神,走近孩子,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引领家长不断反思、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把握对孩子爱的“温度”和“尺度”,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和教育观,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引导和帮助家长学会尊重、倾听、关爱幼儿,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此次活动的开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融洽了家园关系,转变了家长的育儿理念,受到了广大家长、社会的赞誉。
给孩子适宜的爱
给孩子适宜的爱每一位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可以说现在的孩子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那我们应该如何给予孩子适宜的爱呢?适宜的爱,就是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有益的爱,包括对孩子的正确引导、耐心陪伴、默默付出和培养孩子独立精神。
不适宜的爱就是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不利、以不恰当的方式表达的爱,包括给予孩子无限制的物质满足、对孩子言听计从、答应孩子的无理要求、包办孩子一切事情等。
我们要把握对孩子爱的尺度,爱多了就是溺爱,爱少了会让孩子感觉不到爱。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
爱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用童心童趣去陪伴孩子的成长。
比如孩子说谎,我们要正确看待,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分不清想象和现实,把想象当成现实,这时候我们要了解孩子说谎的原因,正确的引导孩子,不能一味地指责孩子。
还有些家长喜欢拿自已的孩子跟其他孩子比较,觉得别人家孩子什么都好,自己的孩子一无是处,这种横向比较对孩子的发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所以给孩子适宜的爱首先要了解孩子,懂孩子,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
有人说过:“中国的父母是天底下最爱孩子的,但却是最不懂得如何爱孩子的。
”对于如何去爱孩子,不少父母存在着误区,有些成为孩子的保姆,事事包办代替,用服务来表示自己的爱;有些成为“警察”,试图抓住孩子每个小错误来纠正,试图避免他们犯一点点错;有些则是将自己过去的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因此陷入亲子之争。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大班有一种现象特别明显,孩子在幼儿园生活自理能力很好,自己吃饭,自己换衣服,午睡时自己铺被子睡觉,起床后自己叠被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特别独立。
可是家长反映在家里却截然相反,孩子在要大人帮忙穿衣穿鞋,甚至有些孩子还要大人喂饭。
在家里父母包办代替习惯了,孩子也形成了依赖,觉得在家自己就是“小公主”,“小皇帝”,什么事都不用做。
家长的关爱让孩子感受到温暖
家长的关爱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家长的关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的温暖关怀能够给予孩子安全感和信任,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培养出自信、友善和懂得爱与被爱的品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家长的关爱如何让孩子感受到温暖。
一、情感关怀家长的情感关怀是孩子感受到温暖的重要来源。
在这个物质化的社会,家长的亲切问候、温暖的拥抱、真诚的微笑都是孩子感受到家庭温暖的重要方式。
家长可以通过陪伴孩子、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想法,以及对他们的喜怒哀乐的真实回应来展示关怀和爱意。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家长的耐心倾听和包容,能够帮助他们平复情绪、解决困惑。
这种情感关怀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能够让孩子感到被理解、被尊重和被关注,培养出他们自尊、自爱和给予他人关爱的意识。
二、教育指导除了情感关怀,家长的教育指导也是让孩子感受到关爱的重要方面。
家长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这种教育应该是以身作则的,家长要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言谈来引导孩子,让他们学会正确的行为和言语礼仪。
例如,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讲故事、玩游戏,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此外,家长还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长,为他们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和知识资源,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帮助他们发展潜能,培养兴趣爱好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时间陪伴在家长的忙碌工作中,能够抽出时间陪伴孩子也是对他们的关爱表达。
家长要积极主动地与孩子互动,分享彼此的生活点滴。
例如,一起做饭、散步、看电影、读书等等。
这些共同的经历和回忆会使孩子感到被重视和关心,让家庭的氛围更加温馨和谐。
同时,家长的陪伴也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自己,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四、充分赞扬家长的赞扬和鼓励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
家长要注意及时发现和肯定孩子的优点和努力,鼓励他们勇敢尝试和克服困难。
这种积极的反馈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动力,激发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
给孩子适宜的爱
给孩子适宜的爱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们都非常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有用的人才。
但是,多数家长往往把焦点集中在学校教育上,而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则不被重视。
其实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中,家庭教育才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起着基石的作用。
作为父母的我们要承担这个责任,应该高度重视这个问题。
“家庭教育好比植物的根苗,只有根苗茁壮,才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
”我们当家长的一定要克服溺爱、偏爱、护短幼儿的心理,以科学的方法重视家庭教育,特别是幼儿早期教育。
我们应该考虑的就是如何更符合幼儿自身的发展需求、理性地把握爱的“温度”和“尺度”,克服“过度保护”、“过高期待”、“过分控制”、“过于放任”等不良现象和问题的发生,从尊重孩子的人格、倾听他们的心声起程,陪伴孩子走过幸福的童年!当前,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以下一些代表性的问题:一是谴责错误、训斥不良: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犯错误,许多家长在遇到这种情况会严厉谴责孩子,阻止孩子再犯同样的错误,但是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有些孩子可能会不再犯错,但是这会可能会使孩子失去承担错误的能力,有些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反其道而行之。
不管是哪种情况,都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
特别是性格急躁的家长,发现孩子犯了错之后,大声训斥,孩子当时就会慌张,没有安全感,长期下去,孩子的会变得畏首畏尾,软弱怕事。
二是只看缺点、不依不饶: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缺点,更何况是还在成长期孩子,但是很多家长会紧抓孩子的缺点不放,本意可能是好的,意在使孩子改正缺点,但是翻来覆去的强调这些缺点,不但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尤其是当着孩子的面数落缺点,更会加剧他的缺点,就会出现越管越糟的现象。
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特别是6岁以上的孩子,已经懂得自我区分好坏和优差之分,他们也需要赞扬获得认同感,对于一些原则性缺点我们需要循序渐进地教导孩子,急功近利的人为干预,粗暴纠正,不利于孩子真正养成良好习惯,发现自己的优点。
给孩子适宜的爱论文【精选5篇】
【第一篇】论文题目: 给孩子适宜的爱--家长请正确对待你的爱摘要:管教孩子是为人父母的责任, 也是我们爱孩子的美好天性之一, "爱"和"管教"并不相悖, 千万别坠入因"爱的教育"而放任溺爱孩子的误区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学会自立自强, 孩子主观能动的潜能才会充分开掘, 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成长的路上少走弯路, 快乐成长.关键词:幼儿成长家庭溺爱; 适宜;现代独生子女家庭中, 充满着一种现象叫做"爱泛滥".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 都把自己无私的爱全部同时倾注在小小孩子的身上, 自从孩子出生, "宝宝你别动", "宝宝奶奶来", 是这一类家庭中的口头禅.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 捧在手里怕碎了.宝宝要东绝不买西, 宝宝说上大人就绝不下, 小小孩子成了家里的"大王", 凌驾于成人头上, 造就了好多孩子耍赖、任性、懒惰、适应性差等一系列性格问题.到了三岁上幼儿园时, 所有问题就显现出来, 这一类孩子往往焦虑期漫长, 哭闹厉害, 独立性、自理能力差, 很难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我是一名幼儿老师, 见过许许多多被惯坏, 宠坏的孩子, 这类孩子大概会占到班里三分之一的人数.三分之一, 这不是一个小数目, 我想我们应该有必要重视这毁掉三分之一孩子的现象, 冷静客观的把"爱"和"规矩", 同时给孩子, 让孩子因为有我们的爱而灿烂生活.现在我想通过几个真实的案例来告诉大家一些问题, 也希望家长们能够明确如何理智客观的对待自己爱.一、百依百顺只会让孩子感到痛苦雨薇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 由于爸爸在外地工作长期不在身边, 妈妈总觉得亏欠孩子, 于是就加倍的弥补, 要什么买什么, 只要她喜欢, 能买得到样样都买, 平常吃的用的都不用说了, 就连"戒指""高跟鞋", 他也样样给买.过度的溺爱让雨薇的入园焦虑期格外长, 到中班上学期的时候才好些, 记得小班的她天天早上送幼儿园, 妈妈、姥姥、舅姥姥三人齐上阵, 早上一睁开眼, 就要和她斗智斗勇, 讲条件找理由哭哭涕涕软磨硬泡, 样样都过一遍, 无可奈何才上幼儿园, 而且这种状况反反复复持续了很久, 天天看到她这样上幼儿园, 妈妈忧心重重.妈妈爱孩子的心是好的, 却错把溺爱视为爱.总认为我有能力满足她, 只要孩子要, 绝对就不说不, 殊不知这样无谓地满足总会有达不到的时候, 毕竟不是什么东西都能用钱买来的.家长过分的放任迁就孩子, 就会助长孩子不合理的欲望, 强化他们的为所欲为, 而屡屡屡遭受挫折所得到的只能是痛苦, 只能是对你的爱感到失望.二、祖辈的爱无法代替父母的爱淼淼自从出生就是奶奶全权负责, 妈妈忙着上班把一切都推给了奶奶.所有该由母亲承当的角色都转移给了奶奶, 奶奶也乐得其所, 精心抚养, 一切都包办代替.淼淼都上幼儿园中班了走路还抱着, 孩子心理上对奶奶十分依赖, 总是喜欢藏在奶奶身后, 幼儿园里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也不愿意交流, 总是默默流泪, 孩子们最喜欢玩滑梯, 可每次淼淼都会站在一个老师不易发现的"平安"角落里, 不爱去玩, 也不和孩子们交流和游戏.父母把自己的职责推卸给了老人, 自己却过着轻松的生活, 总觉得老人疼孩子, 比自己有时间, 肯定会把孩子照顾的很好.可实际上老人有老人的生活习惯, 老人是无法悉数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 孩子好动, 老人好静, 孩子需要丰富的环境, 老人却生活缺泛变化……再加上奶奶的包办代替, 什么都帮孩子做, 这使得正在形成个性品质时期的淼淼害怕、懦弱、依赖、久久无法适应幼儿园生活, 像穿着厚厚的铠甲的人, 自己无法冲破, 别人也无法介入.奶奶的爱无形阻碍了孩子的成长, 好心办坏事, 但成长的足迹只有一次, 谁又为这个阶段教育失败来买单呢?三、我们的爱不能让孩子失去自我翔翔是个聪明机灵的小男孩, 可就是独立性差、任性, 只要是自己的倔脾气一上来, 我们做老师的怎么做都无济于事.记得刚小班的时候翔栩好长时间都不习惯按时自己午睡, 天天一到午睡时他就在活动室里跑来跑去, 告诉他去睡觉就是不肯.小朋友都睡了, 他无聊的时候他就会围在老师身边问东问西, 有时候老师严厉了, 他就会哭起来, 伤心的找妈妈, 不管说什么都不愿上床睡觉, 这种状况持续了好长时间.后来经过和家长的交流才知道, 翔挧天天睡觉都是奶奶陪在身边, 或抱在怀里, 要摸着奶奶的脸这样才能入睡, 这种爱让孩子独立性受到影响, 每次午睡翔翔总会想起奶奶, 不是哭闹, 就是辗转无法入睡.卢梭曾说过:儿童最初依赖意识的形成, 正是源于自身的柔弱, 随之产生的, 便是统制与专制的念头.最初是奶奶为了让孩子在睡觉时不再哭闹, 陪伴在他的身边, 可时间久了孩子变得不习惯单独入睡, 只要单独入睡, 就会感到不适, 如同缺少什么, 他的行为统治了成人, 也让自己的成长受到了阻碍.家长总是认为自己的做法比孩子高明、保险, 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 却忽略了孩子个性和独立性的开展.最后我想告诉亲爱的家长们, 溺爱孩子, 根本不是爱, 而是一种软暴力, 实质是不把孩子当成一个真正的人, 所以对现代的父母来说, 不仅要"该出手时就出手"释放我们的爱, 也要懂得该放手时且放手适时地管教.金韵蓉老师的?爱在左, 管教在右?一书, 有这样一段话, 我非常喜欢并赞同, "管教孩子是为人父母的责任, 也是我们爱孩子的美好天性之一, '爱'和'管教'并不相悖, 千万别坠入因'爱的教育'而放任溺爱孩子的误区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学会自立自强, 孩子主观能动的潜能才会充分开掘, 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成长的路上少走弯路, 快乐成长.---------------------------------------------------------------------------------------------------------------------------------------------感谢您使用本套资料,您可以根据您的风格和实际情况对本套资料做相应的修改,这样才能变成属于您的东西,切勿完全照抄照搬哦,这样就失去了本套资料存在的初心,相信您在工作和学习路上会一路高歌,完成您最初的梦想。
少溺爱多真爱
给孩子要少溺爱多真爱家长朋友们,大家上午好!2015年度的“学前教育宣传月”主题就是“给孩子适宜的爱”。
今天,我给大家讲的就是关于怎样给孩子适宜的爱的问题。
我的讲话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适宜对孩子的爱的表现;第二,不适宜对孩子的爱的表现;第三,怎样表达自己的爱,孩子才能感受到、感受深。
第一,适宜对孩子的爱的十大表现(一)时刻给孩子充满温暖和关怀的照顾孩子获得父母或长辈温暖的关心和照顾以后,就会产生很强烈的安全感,并且会对父母或长辈产生强烈的信任感。
让孩子体验你深刻的关怀、你的“爱的表现”如:抚触、轻摇、说话、微笑与歌唱等等都会影响孩子将来的想法和行动。
(二)及时回应孩子向你发出的信息有时,孩子无法用嘴巴来向你表达他们的心情、喜好或需求,但是他们会向父母发出许多信号,例如声音、动作、表情及眼神的接触等。
注意他们的情绪。
不管孩子生气或快乐,都要及时回应,尽量了解他们的感受,及时明白他们想说什么想要什么想做什么。
(三)多和孩子说话、给他们阅读、为他们唱歌多和孩子说话,锻炼他们的说话能力,有助于他们今后和别人的沟通和应变了能力。
为孩子唱歌、放音乐、说故事、读故事书。
多利用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来编故事,将他们接触到的人或者事编进你为他们编的故事里,让他们明白好人坏人、好事坏事、好话坏话。
让他们具有初步的辨别好坏、区分美丑的能力。
(四)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简单地说,就是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时候该洗脸洗手,什么时候才可以吃饭喝水,什么时候必须睡觉,让他们知道在一天当中该做哪些事情,并且要让他们明白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事情等,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培养,有助于他们今后离开父母的生活圈子以后也能有自强自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坚决不能让他们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
(五)在安全范围之内,鼓励孩子玩耍,自己找乐趣大多数孩子天性爱动,他们会对父母之外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对于孩子的这种好奇的举动,父母应该加以鼓励,而且要在孩子回头寻求安全感时,表现出接受的态度,让孩子与同龄、不同龄的小朋友互动,进行人际关系的探索,但是要帮助他们之间发生的一些小冲突。
给孩子适宜的爱
教育部决定在2013年5月20日至6月20日期间,面向家长和教师开展了以“学习《指南》,了解孩子”为主题的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园里也进行了倡导,这项活动真的是很好,可以让我们跟得上最新的教育理念,对家长来说都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下面我将自己与孩子相处的事情各位爸爸妈妈们分享。
作为一名家长,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学习成长,尤其是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对此更加关注。
之前零零碎碎的也看了不少育儿方面的书,有启发,但总感觉不系统、不全面,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参照,直到看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顿觉眼前一亮。
《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设定了“阶梯状”的成长参照,给家长指明了教育的方向,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指导手册。
不瞒大家,我看《指南》并没有从头开始看,而是先看的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因为我很好奇,我的米琪在这五个领域是不是都达标了。
仔细一对照,在上述五个领域中,她在“语言”、“科学”领域发展要优于一般标准,尤其是想象力、创造力空前强大,随便给她一幅图或者几句话就能给你编出一个“有鼻子有眼”的故事;“社会”领域发展只能说基本合格,适应群体生活的能力要稍差一些,这方面家长有责任;“艺术”领域发展较好,能够欣赏美,同时还比较“臭美”;“健康”领域发展一般,营养不均衡,生活习惯较差。
这么一对照,让我对自己的孩子有了一个更加全面客观的了解,今后的教育也可以更加有的放矢。
如果说发展目标是给了我们努力方向的话,那么教育建议就是送给我们的“育儿经”了,不一定要全盘照搬,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发展状况,有针对性的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阅读《指南》给了我很多的收获:家长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必须首先做到。
例如,要求孩子认真倾听别人说话,那么父母就要认真倾听孩子说话;要求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父母首先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等等。
要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
不要急功近利,拔苗助长,过于重视孩子智力的开发,而忽视了孩子品德、个性、健康、习惯等方面的培养。
三岁幼儿演讲稿
1.给孩子适宜的爱三分钟演讲稿各位老师、家长大家中午好。
这是我的女儿,小三班的李思越,小名多多。
前两天我带着她出去玩,路过一个小区门口,见到了我再也熟悉不过的场景。
几个幼儿园大小的孩子一起在玩耍,后面跟着头发苍白的老人,捧着饭碗,拿着勺子,嘴里喊着:来,吃一口啊,乖。
这个充满现场感的场景让我想起了多多刚从外婆家带回我们自己身边的日子,那时多多也是习惯了边玩边吃,一到吃饭点就说:“你们来喂我嘛,外公外婆就是那么喂我的嘛”,我们当时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我们朝她大吼,吃饭啦,你还玩什么玩,然后火速抱到桌子前,孩子可能大哭大闹,然后你狠狠揍他一顿,双方都不得安宁,另外一种,就是依她所愿,端着碗像哄姑奶奶似得去喂她。
她吃得开心,玩得开心,而我们却折腾的满头大汗,也许1-2个小时都还不够。
当时我就在想到底哪一种是最适宜的呢?到底哪一种才是爱?你可能会说,两种都是爱嘛。
可不是嘛,哪个父母不爱孩子,父母为孩子所做的一定是出于爱。
关键就是这是不是适宜的爱。
前一种方法,朝孩子大喊,会让孩子感到恐惧害怕,让孩子感到冰冷的亲子关系,影响孩子今后人格的发展,后一种则是我们大家口中经常说的溺爱。
这是两种极端,我们却可以发现,身边的家庭往往就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先吼孩子揍孩子,孩子大哭大闹甚至不吃饭了,爷爷奶奶就出现了,把父母臭骂一顿,然后他们开始喂饭了。
这其中始终找不到“适宜”在哪里。
到底什么叫做适宜,其实我认为适宜就是要按照孩子的发展规律来办事。
我是一位心理学老师,给大家讲讲心理学家曾经做过的有趣的实验:实验者发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给吃两颗。
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眼睛或头枕双臂做睡觉状,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语或唱歌来转移注意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更丰厚的报酬。
在美味的奶糖面前,任何孩子都将经受考验。
5.给孩子适宜的爱(大班上期)
就像应该“适当不满 足”孩子生理需要的原则 一样,父母也0应该以“以 三分为度”理智地“克扣” 有关的供给。
延迟满足 是指为了长远的、更大的利益而自愿延缓或者放
弃目前的、较小的满足。 从小时候的自控、判断、自信的小实验中能预测
内归因
自我反思成长
找问题的原因、 想法解决问题、 追求新的成功。
3. 奖惩适度,满足适度的需要, 让幼儿树立健康的学习动机。
家长如何奖励孩子?
一定要轻物质、重精神; 无物质奖励,只有精神奖励。
先物质加精神,后取消物 质,只有精神奖励;
三、同孩子交朋友 同孩子交朋友, 能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 走进孩子的世界,才是成功的父母,
给孩子适宜的爱
请思考:
1.幸福是可以由父母向孩子赠与或奉献的吗? 2.孩子将来的幸福是靠牺牲父母以及孩子现在的 幸福来换取的吗? 3.你认为的幸福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吗?
有一种寒冷,叫做我妈觉得我冷!
幸福是一种主观体验,它是靠个人在一 生中不断努力争取而不断收获而得的。
让我们的爱成 为孩子成长的动力, 让家成为孩子前进 的加油站!
我爱您,妈妈! 您从来不说我比别的孩子差,您总 是在我干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 赞许的地方。 我留念和您在一起的所有时光.
——比尔盖茨
工具四:确认
确认是家长帮孩子培养价值观的一系列 过程
我们要帮孩子分清是非善恶,树立正确 的价值观。
工五:陪伴
孩子需要的是你的本身,而不是你的钱财 。 陪伴孩子,满足他的精神需求,孩子才会有安全
出他长大后个性的效应,就叫迟延满足效应或称糖果 效应。
技巧一:延迟从一分钟开始
给孩子适宜的爱
给孩子适宜的爱疼爱自己的孩子是父母的本能,热爱别人的孩子是教师的职责,而能走进孩子的心灵,给孩子适宜的爱则是我们幼儿教师的神圣职责。
我们幼儿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幼小的心灵,这就需要我们付出更多、更深的爱,这种爱是宽泛的、细腻的,我们每一天都要用微笑去迎接每一个孩子,用“爱心、耐心、细心”去呵护每一个孩子,用一颗充满激情和真诚的心悄然走进孩子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滋润和呵护幼儿,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1、用微笑、拥抱、眼神来滋润孩子的心田。
“微笑着迎接每一个孩子,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老师的微笑是鼓励、是赞许,是宽容。
陈鹤琴先生说:“一个满面笑容的教师,大家都会喜欢。
儿童是最有感情的,你态度和蔼,开口常笑,使儿童感到温暖,感到亲切,他就会接近你。
”孩子们是天真的,在我们的抱抱、摸摸、亲亲、轻抚、蹲下来同他们轻轻地交谈、热情地回答孩子的问题后,很多的孩子逐渐将依恋家人的感情转移到对教师的依恋。
老师的微笑是鼓励、是赞许,是宽容。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老师的微笑能增加他的信心,帮他克服困难;当孩子获得成功、做了好事时,老师的微笑使他觉得获得认同,倍加高兴;当他们不小心犯错时,老师的微笑又能减轻他们的恐惧感和心理压力。
老师时时发自内心的微笑,如同春天和煦的春风,轻轻吹开了孩子的心扉;如同春雨,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
对于幼小的孩子们来说,老师的微笑能使他们感到亲切、感到温暖,从而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这样他们才愿意和你亲近,和你交流,才能把你当作自己的好朋友。
而拥抱则更好的传递了老师的爱,让孩子感受到无比的温暖。
就如同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他们来到新的环境里,一切都是陌生的,孩子感到紧张、恐惧,于是就产生了哭闹情绪,这时,摸一摸孩子的头,抱一抱孩子,能减少孩子的焦虑心情。
对幼儿来说,老师的拥抱更能让他们感受到如同妈妈般的温柔亲切。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通过微笑,眼神和手势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能给幼儿信任、赞赏、宽容、谅解等情感的体验,使幼儿感受到教师给予他们的真诚的爱。
爱的呵护保育员给予孩子的爱护
爱的呵护保育员给予孩子的爱护爱是一种无私的情感和行为,它能够温暖人的心灵,促进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个称职的保育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给予他们爱的呵护。
本文将探讨保育员如何给予孩子爱护,推动他们在温暖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首先,保育员通过建立亲密关系传达爱的情感。
在幼儿园或托儿所的环境中,孩子们与保育员的接触时间可能会超过与父母的时间。
因此,保育员需要努力与孩子们建立起亲密的关系。
他们会用温暖的目光注视着孩子的眼睛,用温柔的语调与他们交流,用关怀的动作触碰他们的身体。
这些行为都传递着保育员对于孩子们的爱和关心,使孩子们感受到被珍视的情感。
其次,保育员通过创造温暖的环境给予孩子爱的呵护。
一个温暖的环境不仅仅是指温度适宜,而是在细节上注重孩子们的需求和喜好。
保育员会为孩子们准备舒适的床铺,在角落里摆上一本精美的图书,或者挂上孩子们喜爱的图片,都是为了给孩子们营造一种温馨、安全的氛围。
此外,保育员还会定期清扫和整理教室,保持干净整洁的环境,这不仅仅是为了孩子们的卫生和健康,更是为了让他们感受到被呵护的温暖。
再次,保育员通过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给予爱的呵护。
创造力是孩子们天性中具备的独特品质,保育员会运用各种活动和游戏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
他们可能会组织绘画比赛,鼓励孩子们用画笔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或者引导孩子们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通过模仿和创造来培养想象力。
保育员会从各个方面鼓励孩子们发掘自己的潜力,给予他们无限的支持和鼓励。
这样的爱护不仅仅是对孩子们的赞美,更是对他们成长的重要指引。
最后,保育员通过提供关怀和照顾给予孩子爱的呵护。
孩子们经常需要保育员的帮助和照料,无论是生活起居还是学习成长。
保育员会给予孩子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关怀,确保他们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同时,保育员也会关注孩子们的情感变化和身体健康,及时给予他们适当的安慰和医疗照顾。
这些关怀和照顾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爱的呵护,还能够培养他们对他人的关心和照顾之心。
幼教:给予孩子爱的滋养
幼教:给予孩子爱的滋养幼儿教育,作为一个人一生中最早的教育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迅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而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给予孩子爱的滋养,让他们在关爱和尊重的环境中成长,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关爱每一个孩子幼儿教育需要我们用爱心去关注每一个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兴趣和需求。
我们要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倾听他们的声音,理解他们的感受,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我们要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我们要关注每个孩子的身体发展,给予他们适当的锻炼和照顾,确保他们的身心健康。
二、营造温馨的氛围一个温馨、舒适的氛围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我们要营造一个充满爱和关怀的环境,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
我们要关注教室的布置,让孩子们感受到安全和舒适;我们要关注教学方式的采用,让孩子们感受到有趣和生动;我们要关注与孩子的互动,让孩子们感受到关爱和尊重。
这样的氛围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注重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要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我们要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园的表现,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我们要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我们要与家长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为孩子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亲子关系的建立能够增强孩子的安全感、信任感和归属感,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强大的动力。
四、培养良好的习惯幼儿教育要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我们要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和适宜的环境创设,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社交习惯。
我们要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我们要引导孩子积极参与活动,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培养他们的情绪管理和自我调节能力。
良好的习惯能够让孩子受益终身,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加自信、自立、自强。
家长的关爱与支持
家长的关爱与支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关爱与支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的爱是孩子最坚强的后盾,也是孩子前进路上最强大的力量。
本文将讨论家长关爱与支持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给予孩子最好的关爱与支持。
一、关爱是孩子成长的基石无论是在物质还是精神上,家长的关爱对孩子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
在物质方面,家长应提供孩子所需的生活必需品,如营养饮食、舒适的居住环境和适宜的教育资源等。
同时,在精神上,家长要给予孩子温暖、理解和支持,关爱孩子的内心世界,尊重孩子的个人兴趣和价值观。
二、支持是孩子成才的助推器家长的支持对孩子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家长应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帮助解决问题、指导学习,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机会。
此外,家长还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激励,鼓励孩子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三、培养良好的沟通与互动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良好沟通与互动是关爱与支持的基础。
家长应尊重孩子的意愿与选择,给予孩子空间和自由发展的机会,同时要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与孩子建立起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基础。
在沟通中,家长应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意见,关心他们的需求和困惑,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指导。
四、提供积极的行为榜样作为孩子的榜样,家长应以积极的态度示范正确的行为和价值观念。
家长应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注重品德修养和情感发展,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
同时,家长还应帮助孩子培养积极的心态和适应能力,教会他们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方法,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和成长。
五、提供全面的能力培养家长应关注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全面的能力培养机会。
这包括对孩子进行生涯规划的引导和培养创新能力、合作精神、沟通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
家长应鼓励孩子参与各种课外活动,培养其兴趣和特长,并提供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孩子全面发展。
六、注重孩子心理健康的培养家长应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并给予必要的关注和支持。
孩子正处于成长发展的阶段,面临着许多身心变化和挑战,家长应耐心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帮助他们认识和处理自己的情绪。
家长给孩子的一封信(童音幼儿园)
给孩子适宜的爱------家长给孩子的一封信亲爱的宝贝,自从你来到这个世界,爸爸妈妈都从未停止过爱你,用尽全力想给你最好的,只希望你能在快乐和幸福中长大。
随着你渐渐懂事,面对身边很多的‘小皇帝’‘小公主’例子,以及各媒体播出的关于教育方面的节目,我们重新审视了自己,因为我们深知,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不能缺少教育和爱,而这种教育和爱都是要把握分寸的,不能随意,更不能溺爱。
这将影响你的一生。
于是,我们开始在生活中悄悄地做了改变,首先是让你尝试着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比如,以前每天早上起床,你只需要把手伸出来,睡眼朦胧的配合我把衣服,鞋子穿好,刷牙洗脸几乎都是一手包办,现在,我们特意让你自己动手,虽然开始你很不乐意,可经过一段时间后,在我们的不断鼓励下,你现在已经完全可以自己独立完成这些事情。
生活中,我们也惊奇的发现,你也在尝试去做一些生活中的小事,比如,折叠衣服,分发碗筷,收理玩具,打扫房间。
我们看到了你的努力,也同时看到了你在努力后得到的快乐。
我们多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你都能像现在一样,努力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努力从中找到快乐。
幼儿园里每个月都会记下小朋友们的变化,从你的生活小册子中,我们发现你在学校并不是像在家里那样活泼,面对陌生人,你也是难开‘金口’,为此,爸爸妈妈一度很困惑,不知道是在哪里出了问题,后来,我们开始关注这方面教育的文章,在老师的细心帮助下,有一次送你上学的时候,我第一次听见了你主动大声和老师说‘早上好’,慢慢地,你的性格有了一点变化,虽然还有待更进一步,但你的一点点改变,我们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我们想说,宝贝,加油!过度的保护,也是一种溺爱。
偶然之中,有一次小朋友与你抢玩具,你非常生气地大哭不止,最后,事件在别的小朋友被妈妈抱走后才得以平息。
这件事让我们又一次认识到,爱你,不仅要培养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也要培养你的心理素质,要让你懂得分担,懂得分享,懂得尊重别人,正确去看待任何人的批评教育,能够积极树立自信心,以及,适当的时候受点挫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孩子适宜的爱
父母的爱是自发的、无私的、宝贵的感情表达,是孩子参与社会生活的长久支持,是孩子永远不会失去的财富,是孩子与他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石。
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对于激励孩子的志气、增进孩子的自信心、帮助孩子纠正错误、走出失败的困扰,都是十分有益的。
爱孩子,光为孩子含辛茹苦、无私奉献还不行,父母还必须勇于向孩子表达自己的爱。
当孩子做了一件让你高兴的事,你要说,“孩子,我爱你!”;当孩子遭受失败和挫折,你要说,“孩子,我们爱你!”;当孩子犯了错误,受到批评,你也要说,“孩子,你做的这件事情我们不赞同,但我们爱你!”。
爱的明确表达,是让孩子放心生活;为孩子的长远考虑,是爱的深度表达。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少给他人添麻烦。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个人才能真正自立于社会。
少给他人添麻烦,才能让你积累的人际关系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发挥作用,这是我们的处世经验。
家长在和孩子旅游、探亲、购物等过程中,孩子的东西要尽量让孩子背,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要尽量让孩子自己解决。
长此以往,孩子就会知道,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尽量不给父母和他人添麻烦;这种独立的意识,对于孩子的人生是十分重要的。
让孩子在实践中接受自然惩罚,由此增长见识。
家长提供的捷径和经验,孩子未必买账。
即使走在父母教导的捷径上,他也不一定安
心,甚至会对自己设计的道路念念不忘。
父母在保障孩子人身安全的前提下,要舍得让孩子在实践中走弯路、吃苦头,接受自然的惩罚。
溺爱会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
大多数孩子在幼儿初期,对生活自理充满热情。
让他们扫地、叠被、洗碗、整理物品,他们都很喜欢,并逐渐能够胜任。
因为在这些活动中,孩子可以得到两个收获,第一,自己能行;第二,对于这个家庭来说,自己是有用的。
而过分溺爱,不让孩子做任何服务于他人和家庭的事情,会使孩子不知不觉地感到自己没有能力;长期以往,孩子就会产生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
溺爱会使孩子失去奋斗的目标和动机。
凡是溺爱孩子的家庭,几乎都把满足孩子的物质欲望放在首位,孩子要什么买什么。
这不仅会使孩子养成不珍惜父母的劳动和艰辛,形成挥霍、浪费、多变的消费习惯,而且还会产生更深层次的依赖心理:既然什么都有了,自己还奋斗干什么?因此失去奋斗的目标和斗志。
溺爱会使孩子生活在自认为永远正确的世界里。
在溺爱下成长的孩子,要什么有什么,开始会产生“自己什么都正确”的错觉,后来则会演变成以自我为中心,什么都要按自己的意愿办的霸王性格。
这种人在外表上个性十足,但内心意志脆弱,一旦离开父母的保护,就难以适应艰难的环境,稍受挫折就有可能支撑不住。
有的父母总认为“打是亲,骂是爱”,因此,打着爱的旗号,对孩子十分严酷,其后果也不堪设想。
严酷的管教可能使孩子性格懦弱。
在严酷的管教面前,孩子往往没有辩解和说明的机会,一些孩子就可能形成内向(少说)、消极(少做)、木讷(不敢自然的表达自己对某
件事情的看法)、懦弱(不敢坚持自己的观点或阐明自己的理由)。
严酷的管教可能使孩子圆滑、说谎、欺骗。
如果家长不愿意去了解孩子和适应孩子而只知道坚持己见,对于处于弱势地位的孩子来说,他们就必须去适应父母。
因此,为了对付父母的严酷管教,一些孩子就会变得圆滑,以便讨父母的欢心。
一些孩子甚至处于无奈,用说谎和欺骗的方式来躲过父母的严酷指责或惩罚。
严酷的管教可能使孩子性格暴躁、具有攻击性。
在父母的严酷管下,孩子会受父母的影响,认为“强者永远有理”,在与小伙伴的交往中性格暴躁、具有攻击性,并逐步发现到霸道的地步。
严酷的管教可能导致孩子更为严重的身心后果。
这包括孩子的自残、自杀及其对父母的报复。
在幼儿时期的孩子还小,我们家长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我们的孩子。
其实每个孩子都会存在很多坏习惯,坏习惯并不可怕,但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及时帮助孩子改正坏习惯!孩子是社会的花朵,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从小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帮助别人、尊重别人的美德,让每个孩子都不再沉浸在家长的溺爱中,让每位家长都可以以真正的爱来呵护我们的孩子,让每朵花都变得更好美丽,更加优秀。
所以在这里,我真心奉劝每一个家长,放下你们的溺爱之心,让孩子在大自然的探寻中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