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行政权力

合集下载

第三章 行政职能

第三章 行政职能
2
• 经过一年多努力,A湖流域500万人民群众 恢复A湖秀丽姿色的期望,逐渐成为现实。 但也有人对政府治理A湖污染的工作提出异 议,说:政府何必花这么大财力、精力来 管理本该是那些污染水源的工厂应负责的 事情;重重处罚那些工厂,问题就可以解 决;A湖治理污染,一般市民没有责任,何 必老是向市民大作宣传呢?
22
按时间序列可以分为: 长期计划 、 中期计划 、 按时间序列可以分为 : 长期计划、 中期计划、 短期计划。 短期计划。 按管理权力分布的层次序列可以分为: 按管理权力分布的层次序列可以分为 : 中央 计划、地方计划、基层计划。 计划、地方计划、基层计划。 按功能、 按功能、地位和作用范围综合性程度可分为 : 战略计划、战术计划、作业计划。战略计划按 战略计划、 战术计划、 作业计划。 作用的范围可分为国家战略计划、 作用的范围可分为国家战略计划、地区战略计划 基层战略计划;按功能可分为综合战略计划、 、基层战略计划;按功能可分为综合战略计划、 单一战略计划、混合战略计划; 单一战略计划、混合战略计划; 按性质又可分为: 攻势战略计划、 按性质又可分为 : 攻势战略计划 、 守势战略 计划、分析战略计划等。 计划、分析战略计划等。
概念理解
主体是国家公共行政机关和其他公共组织 对象广泛地涉及政治、经济、文化、 对象广泛地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 依法行政是公共行政职能得以履行的一种重要方式
二、公共行政职能体系
公共行政职能的各部分内容既相对独立, 公共行政职能的各部分内容既相对独立, 又相互联系, 又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职能体系
3
• 请以行政职能的相关理论来分析省、市政 府关于治理A湖污染的工作,并回答对案例 中的那些异议应如何认识?
4
学习目标

权力的三个要素

权力的三个要素

权力的三个要素【摘要】:因而,这三种基本权力也就成了国家政治权力构成的三个基本要素。

因此,依法行政是国家行使行政权的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3.行政权的行使方式主要表现为统一指挥和首长负责制。

与此同时,在每一个部门和每一级层次也实行首长负责制。

目前,大多数国家的行政权均实行统一指挥和首长负责制的体制,只有个别小国的行政权实行集体领导制,如瑞士政府就是委员会体制。

一、政治权力的构成政权分为国家政权和非国家政权,其中最重要、最主要的是国家政权。

在现代国家,无论采取何种国家权力结构模式,都离不开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这三项基本权力。

因此,这三种基本权力成为国家政权的三个基本要素。

(一)立法权立法权是指国家制定、修改和废除法律的权力,即把统治阶级的意志上升为法律的国家权力。

立法权是国家权力的首要权力,是其他各种权力运行的前提。

立法权的主要特征是:1.立法权的行使机构是国家代议机关,如议会、国会、人民代表大会等。

这些机构经选举产生,是民意和民权的代表机关和组织工具。

代议机关的成员通过自己的工作,把选民的意志和要求作为创制法律的动力和内容。

2.立法权的行使围绕国家的立法工作而展开。

立法工作是现代国家职能中的一项基础工作。

国家机器的运行,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的形成和维持,都有赖于法律规范提供依据,从而使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都变为有条不紊运行的法律关系,实现国家的法制化。

而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就必须有法可依,通过法律为全体社会成员建章立制。

因此,立法工作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也就具有基础性和前提性地位。

立法权的行使为社会成员的行为设定了规范,也为国家生活铺设了轨道。

3.立法权的行使方法,是一个从提议到讨论、协商、投票,最后形成国家统一意志的过程。

立法权的主要功能是代表选民,把民意形成国家意志。

所以,它的行使方式是由各种利益和要求在立法过程中相互交汇、冲突、组合的社会背景决定的。

正因如此,立法权是一种集体运作的权力,是一种多数决定权。

第三章行政体制

第三章行政体制

第三章行政体制学习要点一、行政体制的概念与特点1.行政体制的涵义、类型体制与制度的区别:制度是社会为人们规定的共同和全然的行为准则。

具有稳固、普遍的权威的特点。

体制是制度的具体的外在的表现形式和实施方式,是有关制度主体如政治组织、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具有不稳固的和可变的特点。

行政体制:又称行政治理体制,要紧是指一个国家行政系统中的权力划分、职能配置、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等关系模式的总和。

它由该国的差不多的政治制度规定,受该国经济制度、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制约。

行政体制的核心::就行政体制各组成部分的地位和关系而言,行政体制的核心是行政权力的划分和行政职能的配置。

就行政体制组成部分的存在状态而言,有表态的行政组织结构体制和动态的行政运行机制。

前者构成行政体制的硬件系统,具有相对的稳固性和沿袭性。

后者是对行政主休行为的方式、原则和程序的规范性约束,它阻碍行政治理的差不多方向。

二者互相依存、互相阻碍。

2.行政体制的特点第一,行政体制产生的先导性。

一个阶级或社会集团,在取得统治地位后,就必须第一构建一系列相应的行政治理体制,以爱护本阶级的统治。

第二,行政体制存在的永久性。

一个国家采取何种体制去行政,是政治的经济的、历史的、现实的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可不能因某个人或某些人的主观好恶任意确定和随意更换。

第三,行政体制对行政效率阻碍的全局性。

第四,行政体制各构成要素的可变必性。

行政体制的某些构成要素诸如权力体制、领导体制等会隋着它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和环境的变化而迟早地发生部分的甚至全部的改变,以适应新的基础和环境的需要。

二、行政体制的功能行政体制对行政系统乃至社会都有重要的作用和功能。

这些功能可分为积极功能和消极功能。

积极功能:指它能提高行政治理的效能,增加行政资源的作为,促进社会的进展与进步。

表达在:第一,对政府行政组织的框定、调控和制约的作用。

第二,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经济的促进、保证和爱护作用。

行政权力

行政权力

(二)现代行政权力的来源
Hale Waihona Puke 1、宪 法、法 律和法 规
2 、 惯例 裁决
3、 授权
4、 法理
1、宪法、法律和法规是行政权力的主要来源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的最高法 律规范。 (2)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实体法,基制定和 执行不能与宪法相抵触。 (3)行政法规是行政机关为了有效地执行宪法 和法律、履行政府职能而依法制定的各种行政 管理规范的总和,其制定和执行不得与宪法和 法律相矛盾。
人民大会堂
中华人民共和国、越南、朝鲜、前苏联、前东欧 等社会主义国家均被普遍认为实行这种政权组 织形式。在一些实行独裁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政 治实体中,如训政时期的中华民国、苏哈托时 期的印度尼西亚也实行议行合一的体制。
其基本特征是: 由人民直接或间接选举的代表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机关产生, 各自对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并受其监督。 优势与弊端: 一方面,议行合一体制在国家机构的设臵和权力的分 配方面比三权分立制度更有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实行 的国家大多同时实行一党执政,所以,议行合一体制 比较容易导致集权和专制的形成,相应的权力制约机 制的缺乏,甚至于官僚主义、机构重叠的产生等等, 从而造成许多社会和政治矛盾。这从历史上的苏联、 东欧国家、印尼和巴黎公社等国家或政府的僵硬体制 可以看到议行合一体制的弊端。因此,从体制上改革 议行合一,原则上会是国际社会民主化的一个方向。
第二章
行政权力
第二章
行政权力
重点掌握: 1、现代行政权力的含义、来源、分类; 2、行政体制的构成要素; 3、行政权力体制中的三权分立制和议行合一制; 4、行政领导体制中的首长制与委员制,集权制与 分权制。 一般了解: 1、行政体制的功能; 2、行政体制的类型; 3、行政责任与行政处罚; 4、行政区域。

第三章 行政领导

第三章 行政领导

五、行政领导的方法、方式和艺术
行政领导的根本方法 行政领导的主要方式 行政领导艺术

1、行政领导的根本方法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
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 来,到群众中去;

矛盾分析:以具体、全面、
发展的辩证思想看问题。 群众路线既是方法,更是 目的和动机。

2、行政领导的主要方式

按不同的关注重心:
重人式; 重事式; 人事并重式。

按不同的权威运用:
强制式; 说服式; 激励式; 示范式。
3、行政领导艺术
涵义:领导方法的个性化、艺术化体现,具有独创性、随
机性和权变性的特点。
内容:
授权艺术:适度授权、 量能授权、逐级授权、授权 追踪、授权留责等; 用人艺术:知人善任— —知其短长、以诚相待、用 长避短、用养结合、合理激 励、奖励有度等; 处事艺术:专心本职、 统筹安排等; 运时艺术:时间意识、 高效利用等。
2、行政领导者的个人素质

政治素质; 知识素质; 能力素质; 心理素质。 一般领导者的 其他素质:生 理素质、驱动 力素质等。
怎样认识行政领导者素质中的先天、 后天因素?
3、行政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

合理的静态结构:
年龄结构; 知识结构; 智能结构; 气质结构。

合理的动态结构:
合力关系—— 良性互补、互动; 合力状态—— 团结、高效、有力。
曾明山 分管教育、农村财务及 经营管理工作,并负责联系岭厦社 区、下岭贝村。 何惠忠 分管安全生产、消防、 水务工程建设运营中心、涉水事务 (含供水、排水、节水、污水处理 回用及水资源综合利用、水资源保 护和防排涝等事务)、自来水公司 工作,并负责联系塘边社区、浮竹 山村。 钟应基 协助人大主席做好人 大工作,负责人大日常工作,分管 工会、城市综合管理和执法、文化 执法分队、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园 林公司工作,并负责联系新旧围社 区、霞边村。 陈尚荣(挂职) 分管交通、社 会工作,帮助协调省、市重点项目 建设,并负责联系西溪村。

行政管理学第三章练习及答案

行政管理学第三章练习及答案

“行政管理学”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权力的特性,权力可分为()A.本原性权力与从属性权力B.公共权力与私人权力C.政治权力与经济权力D.文化权力与社会权力解析:根据权力的特性,权力可分为本原性权力与从属性权力。

本原性权利不受他种权利的制约。

从属性权利是从本原性权利派生而来的。

2.不受他种权力的制约,权力主体的意志是独立的和最高的权力类别是()A.从属权力B.公共权力C.政治权力D.本原权力解析:根据权力的特性,权力可分为本原性权力与从属性权力。

不受他种权力的制约,权力主体的意志是独立的和最高的权力类别是本原权力。

3.行政权力是一种()A.经济权力B.社会权力C.政治权力D.主权权力解析:行政权力是一种是政治权力。

4.行使行政权力的主体是()A.行政决策机构B.行政管理机构C.行政执行机构D.行政监督机构解析:行使行政权力的主体是行政管理机构。

5.行政权力的目的是()A.实现国家意志B.维护阶级统治C.规范政党行为D.实现利润最大化解析:行政权力的目的是实现国家意志。

6.行政权力的重要基础是()A.国家强制力B.国家意志C.国家机关D.国家主权解析:行政权力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强制力。

7.现代行政权力的根本来源是()A.人民群众B.行政职位C.专业知识D.个人魅力解析:现代行政权力的根本来源是人民群众,权力是人民群众给的。

8.行政权力合法性的基础是()A.执行性B.有限性C.公共性D.广泛性解析:行政权力合法性的基础是公共性。

9.行政权力合法性的基础是行政权力的()A.强制性B.执行性C.公共性D.有限性解析:行政权力合法性的基础是行政权力的是公共性。

10.现代行政的目的在于实现()A.公共利益B.集团利益C.家庭利益D.个人利益解析:现代行政的目的在于实现公共利益。

11.关于行政责任的说法,以下选项中错误的是()A.公共责任B.与行政权利对等的责任C.基于行政职权关系而产生的责任D.公民责任解析:关于行政责任的说法,不是公民责任。

第三章 行政职能与行政组织

第三章 行政职能与行政组织
• 行政职能反映行政管理活动的内容、实质和方 向,是行政组织设置的依据。所谓职能,是指 一定的人员或组织所承担的职责和功能作用, 是职与能的辩证统一。 • (一)行政职能的涵义和特征 – 行政职能是指行政机关在管理活动中承担的 职责和具有的功能作用,它反映国家行政管 理的内容、实质和方向,是行政组织设置的 依据。
(三)行政职能确立的依据和原则
• 1、依据。行政管理职能确立的依据,简言之,即社会 的需要。政府机关不能主观地决定自己管什么,而只 能根据社会的需要来确定自己的管理职能。而社会需 要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决定的。生产力发 展的要求,是派生各种社会需要的本原,也是满足各 种社会需要的最终途径。 因此,基于生产力发展要求而派生的社会需要,是行 政职能确立的根本依据。
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三)行政职能确立的依据和原则
• 2、行政职能确立的原则。 –第一、适应性原则。一个国家行政职能的确立,只 能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确立,要适应本国的各种具 体条件。这些条件主要包括:
• 其一,生产力发展水平。一般地说,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 了生产的社会化程度。生产力水平高,则生产的社会化程 度就高,社会上的人流、物流、财流、信息流等的流量就 大, 这时生产过程中的诸要素(人、生产资料、工具、 技术、信息等)更为复杂,互相的联系更趋紧密,而要实 现生产过程诸要素的紧密结合,需要政府出面的事情将会 增多。同时,生产力的发展也使得其他领域的活动(文化、 教育、科技、民政、交通等)更趋复杂,相应地,政府在 这些领域所应承担的责任也会加重。因此,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是现代世界各国政府普遍存在职能扩大趋势的合理根 据。
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 2、行政职能确立的原则。
–第二、必要原则。总的来看,政府有一种自我权力 扩大的趋势,其职能常发生不必要的扩大。因此, 政府在确定行政职能时,应严格地限制在“必须去 管,不管不行”的范围内。 –第三、胜任原则。政府行政职能的确立,不仅是行 政环境提出需要的问题,它同时还涉及政府的内部 条件是否胜任满足这些需要的问题。 – 第四、发展原则。政府职能的确立应有动态眼光。 社会发展是历史的必然,因此社会需要也是变化发 展的,以社会需要为依据确立的行政职能也必然是 动态、发展的。所以,行政职能的确立必须贯彻变 革的精神,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适时 地转变政府的行政职能。 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第三章 行政组织和行政权力

第三章   行政组织和行政权力

二、行政组织的种类






1、首脑机关 2、职能机关 3、辅助机关 4、咨询机关 5、派出机关 6、驻外机构
三、行政组织体制的类型

1、根据最高决策权归属人数的多少分类 (1)首长制 行政组织的最高决策权和责任归属于行政 首长一人承担的行政组织体制。
优点:责任明确,指挥统一,决策迅速。 缺点:容易造成独断; 对行政首长能力、精力要求较高。
4 我国的行政组织体制
(1)我国行政组织体制的特点 中国特色的行政首长负责制。 两个显著特点: a)首长虽拥有最后决定权,但重大问 题必须通过集体讨论。 b)首长对其领导的行政机关负有完全 责任。
(2)我国行政组织的精简趋势 a) 减少行政层次 以前:省 — 市 — 县 — 区 — 乡 现在:省 — 市 — 县 — 乡 以前:局 — 科 — 股 现在:局 — 科 b) 裁减重叠、多余的部门 裁减冗员和多余的副职、虚职 中央政府的历次改革: ◇1982年,国务院各部门从100个减为61个, 人员编制从5.1万减为3万。


帕金森定律:官僚机构日益庞大与行政效率成 反比。 W A C D
的乘法律 工作乘法律
H

2、威尔逊对行政组织机构的分类
公共行政机构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机构内人 员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的可观察性方面。

1)生产型机构 下属的付出和成果均能观察到。 格雷莎姆定律:可测算成果的工作往往会 排挤不可测算成果的工作。 2)程序型机构 能观察到下属的付出,但难以看到其相 应成果。
2 行政权力的分配原则
1)合法原则
◇权力分配主体合法
◇权力分配程序合法
2)职权分明原则 3)权责一致原则 ﹡绝对责任 4)职权全面原则 5)适度原则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第三版_笔记 第一章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第三版_笔记 第一章
5、第三条道路
6、治理理论
第二十一章典范革命与官僚制典范批判
1、典范革命
2、“威尔逊—韦伯范式”原则批判
3、“威尔逊—韦伯范式”官僚制度批判
第二十二章政府理论创新
1、理论创新的进程与内容
2、新公共行政学
3、重塑政府、政府再造、撤出制高点
4、创新公共行政
第二十三章修正政策与改革政府
1、福利国家、公共管理与改革
值得强调的是,政府公共行政管理在宪法意义上具有明确无误的公共属性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与此相一致,“合法性”和“有效性”构成了政府一切行政管理思想和行政行为的基本价值标准。
二、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目的
第一,研究关于建立和完善国家行政制度的理念、理论和方法,根本目的在于如何确保政府的行政宗旨,确保政府及其官员依法行政,防止政府及其官员侵权、越权甚至实行行政专横,同时确保政府及其官员积极而有效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公共行政职能。
第四,全面培养政府公务员,尤其是行政通才。其综合性的学科优势有助于弥补技术专家的不足。其独特的学科体系既可以对现现职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也可以对未来人员进行基础教育。因此说,公共行政学是一门作用独到的学科。
三、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学的范畴归纳为四大部分,即组织原理、人事行政、财务行政、行政法规。
2、市场化、社会化与改革
3、修正政策与改革政府国家案例:英国、美国、新西兰
第二十四章问题与争论
1、关于“企业家政府”的批评
2、政府职能与“钟摆”
3、公共行政(学)的任务
详细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公共行政学概述
一、公共行政学的涵义
公共行政学,亦称行政学、行政管理学,相近的学术称谓另有公共事务管理学、公务管理学、政府管理、公共管理等。英文名称为Public Administration

003第三章 行政职能

003第三章 行政职能

行政学概论
二、中国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
转变职能的重心
转变职能的关系
转变职能的方式
转变职能的困难
行政学概论
转变职能的动力
1、转变职能重心
宏观调控职能
社会管理职能 公共服务职能
[003][焦点访谈] 李荣 融当好国资守护神
行政学概论
[003]追查“苏丹红”
视频
2、转变职能关系
(1)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政府的关 系、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关系 。 (2)政企关系 图示 (3)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4)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5)理顺政府与资产的关系
行政学概论
案例思考题:
案例中, 1、美国的社区管理与我国的有什么不同? 2、试运用行政职能设定的理论尺度,分析案例中 美国地方政府、社区管理者、物业开发商在社区管 理中各自承担的角色是否适当? 3、本案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行政学概论
第一节:行政职能概述
一、行政职能的概念和特点 二、行政职能的类别及变化趋势
行政学概论
三、功利主义学-----代表人物
1、人性是趋乐避苦,追求幸福 即功利。 2、应把功利原则作为建立 政治制度的基础。 3、政府的任务是保证公民健 康、物价稳定、公民教育等 4、在经济领域中政府 的格言是“安静些!”
行政学概论
边沁
三、功利主义学-----代表人物
认为人性是追求自由
政府应保证人民的思想 自由和经济自由
行政学概论
命侧 的版 大: 团革 结命 的 大 联 合 、 革
第二节:近代西方关于行政管理 职能的几种理论 一、 “守夜人” 与有限政府理论 二、政府干预与福利国家理论 三、功利主义学及其代表人物 四、公共选择学派及 其他新自由主义学派理论

第三章: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第三版_行政权力

第三章: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第三版_行政权力

马克斯· 韦伯(1864-1920)生 于德国一富有家庭。1889年获 柏林大学法学博士。作过见习 律师,在海德堡大学和慕尼黑 大学任过教。1895年患精神疾 病。1919年曾参与魏玛宪法制 定工作。1920年 6月14日因患 肺炎在慕尼黑逝世。 马克斯· 韦伯的《论官僚制度》 一文,成为现代科层制组织理 论的奠基之作。
(5)检查评估授权成效。
3、行政授权的方式
行政授权的方式十分复杂,根据不同标准,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
(1)根据授权的内容不同,可分为一般授权、特定授权、复合 授权、弱性授权。 (2)根据授权的媒介不同,可分为书面授权和口头授权。 (3)根据授权的法律依据不同,可分为正式授权和非正式授权。
4、行政授权的条件
行政授权是权力转移活动,对行政管理活动成败有重要影响。 行政授权的条件
1)外部环境因素
2)组织人事基础 3)操作意义上的限制条件
(二)行政权力分配的途径
逐级授权 权力下放 地方自治 权力“外放”
二、行政权力的分配原则
程序合法 职权分明 权责一致 权利明确 内容全面
单一制与联邦制比 较
(二)行政权力分配的途径
逐级授权 权力下放 地方自治 权力“外放”
行政授权
1、行政授权的含义及特点
含义: 行政组织内部上级行政机关依法定程序把某些行政权力授予 下级行政机关或公务人员行使,下级行政机关或公务人员获得授
权后,就可以在授权范围内自主地处理有关的行政事务
性质:
不偏向任何利益集团
自由裁量权 广泛性: 行政权力行使客体范围上的广泛性 不可处分性:行使的自由度, 不可放弃 自我膨胀性:
二、行政权力的基础 (一)行政权力的基础
1.权力基础:权力之所以受到服从,乃是因为权力背后的力量,这种力量构

我国宪法第三章国家机构主要内容

我国宪法第三章国家机构主要内容

我国宪法第三章国家机构主要内容
我可以为您提供我掌握的有关我国宪法第三章国家机构的主要内容。

我国宪法第三章是关
于国家机构的章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国家权力机构: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家立法机关),它是最高权力机关,由代表全国人民的代表组成,负责制定法律和决议;
b. 国务院(国家行政机关),由总理、副总理和各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行政管理、执行法律和决议;
2. 国家监察机构:
国家监察委员会是负责监察工作的国家机关,它的职责是依法监察国家公职人员和国家
机关工作人员。

3. 国家审判机构:
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负责审理各类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案件;
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检察机关,负责监督司法活动,检察刑事案件的合法性。

此外,我国宪法还规定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和职权。

这些机构在我
国政治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负责履行各自的职责,以维护国家的法制和治理。

请注意,上述内容仅为概述,并不包括细节和具体规定。

如需了解更详细的信息,建议参阅我国宪
法全文。

行政权力与权责划分

行政权力与权责划分

行政权力与权责划分行政权力与权责划分是现代行政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一个社会中,行政机关拥有行使权力的职责,而权力的行使应该受到一定的限制和规范。

因此,划分行政权力与权责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公正、合理和高效的行政管理。

行政权力的划分涉及到权责的划分。

权责是行政权力的具体体现,是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基础和依据。

行政权责的划分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合法性原则。

行政权责的划分应该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任何行政机关的职责行使都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不得越过法定界限。

第二,专业性原则。

行政权责的划分应该根据行政机关的特点和性质进行。

不同的行政机关应该有不同的职责划分,以便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提供相关的公共服务。

第三,高效性原则。

行政权责的划分应该以提高行政效能为出发点。

行政机关的职责划分应该合理、清晰,避免出现职责交叉、职责模糊的情况,以提高行政效率。

第四,监督机制原则。

行政权责的划分应该考虑到监督的需要。

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应该受到其他机关、社会和公众的监督。

权责划分应该使得监督机制更加有效,以防止滥用职权、腐败和不公正行为的发生。

在行政权责的划分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明确行政机关的职能。

行政机关的职能是指该机关应该履行的具体职责和任务。

明确行政机关的职能有助于行政机关根据职责划分权责。

第二,确定行政机关权责的优先次序。

在行政机关的职责划分中,有些职责比较重要,有些职责则相对次要。

在划分权责时,应该根据职责的重要程度和紧迫程度确定权责的优先次序。

第三,明确行政机关的行政程序和决策机制。

行政程序和决策机制是行政权责划分的重要依据。

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时,应该有一套明确的程序和机制,以确保决策的合法性和效率。

第四,建立监督机制。

权责划分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对行政机关的监督。

监督机制的建立应该是权责划分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保证行政机关不滥用权力,有效履行职责。

在实际的行政管理中,行政权责的划分往往涉及到各个层级的行政机关,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下属机构等。

行政学概论 第三章行政权力

行政学概论 第三章行政权力

(三)行政权力的人格化问题
行政权力的主体和客体都包括人的因素,其 运行只有依靠人才能实现。 在行政权力分配过程中,权力与人结合的过 程(人格化) 。此过程通常是通过人事行政 实现的。 行政权力与职位相联系(非人格化),人取 得一定职位后才拥有行政权力。行政权力与 占据一定职位的人的利益相联系,如果缺乏 制约,滥用职权的现象不可避免。行政权力 非人格化的根本在于制度化。 因此应正确处理职位、权力和人之间的关系。




(二)行政授权方式
1、根据授权的性质和内容,将行政授权分为:
(1)充分授权,也叫一般授权,是指上级行政主体在 下达任务时,允许下属自己决定行动方案,并能进 行创造性工作。 (2)不充分授权,也叫特定授权,是指上级领导对于 下属的工作范围、内容、应达成的绩效目标和完成 工作的具体途径都有详细规定,下级行政主体必须 严格执行这些规定。 (3)制约授权,又叫复合授权,这是把某项任务的职 权分解授给两个或多个子系统,使子系统之间产生 互相制约的作用,以免出现疏漏。 (4)弹性授权,亦称动态授权,是指在完成同一项任 务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授权方式。
(一)行政权力的涵义



一般说来,权力是根据行使者的目的去影响他人行 为的能力,其内容包括主体、客体、目的、作用和 结果等方面。 按照其性质,权力可划分为政治权力、经济权力、 社会权力等等。 政治权力是某一政治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 为达到某种目标而在实际政治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对 于政治客体的 制约 能力。( 凭借这种制约能力,政治 主体拥有对于社会价值的支配手段)
(1)目的不同。行政权力的目的是执行国家意志,实现社 会公共利益或保障社会利益的实现;而政党权力的目的则 是执行本党集体的意志,其所要实现的目的只能代表社会 当中部分人的利益。 (2)结构不同。行政权力是国家权力运行系统的一部分, 但政党权力却自成系统。 (3)合理合法度不同。行政权力作为国家权力的一部分, 具有自然合法性基础;而政党权力属于一种集团性权力, 它没有必然合法性,需要个社会;而政党权 力的客体只限于党内; (5)手段不同。行政权力拥有暴力威慑的后盾,且主要 通过法律手段行使;而政党则依靠意识形态等符号力量, 主要通过纪律手段行使权力。

行政权力的概念

行政权力的概念

行政权力的概念
行政权力是国家行政机关依靠特定的强制手段,为有效执行国家意志而依据宪法原则对全社会进行管理的一种能力。

它是政治权力的一种,与立法权力、司法权力相对应。

为了更好地理解行政权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主体:行政权力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他们通过合法的授权,代表国家行使行政管理职权。

2. 来源:行政权力来源于国家宪法和法律的授权,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3. 性质:行政权力具有强制性、权威性和公共性。

强制性体现在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权威性体现在行政机关的决定对行政相对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公共性体现在行政权力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而行使的。

4. 范围:行政权力的范围广泛,涉及国家行政管理的各个领域,如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环保等。

5. 功能:行政权力的主要功能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6. 制约:为了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必须对其进行制约和监督。

制约包括内部制约和外部制约,内部制约主要是通过行政机关内部的制度和程序进行制约,外部制约主要是通过立法、司法、舆论等方面进行监督。

行政权力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进行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对于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公民权利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为了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必须对其进行制约和监督,确保其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行政权力

行政权力

第四章
2.影响行政权力行使程度的因素 行政权力的行使程度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首先,行政权力的目的和手段的合理性与正 当性是根本的因素。 其次,影响行政权力行使程度的另一个因素 是行政权力的强度。 再次,影响行政权力实现程度的因素也包括 行政客体的潜在能力问题。 复次,影响行政权力实现程度的因素也包括行 政权力作用的范围。 最后,影响行政权力实现程度的因素还包括行 政环境问题。
第四章
其次,行政权力分配的第二个途径是所谓权力 下放。 再次,行政权力分配的第三个途径是地方自治。 最后,行政权力分配的第四个途径是权力“外 放”。 权力外放主要在于解决行政权力主体和社会之 间的关系,实际上也就是行政权力与社会权力 之间的关系问题,亦即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第三节 行政授权 一、行政授权的涵义 行政授权乃是授权的一种形式,系指行政组织 指行政组织 内部上级机关把某些权力授予下级行政机关或 职能机构, 职能机构,以便下级能够在上级的监督下自主 地行动和处理行政事务。 地行动和处理行政事务。 二、行政授权方式 根据行政工作内容的重要性程度、 1 . 根据行政工作内容的重要性程度 、 上级行 政主体的管理水平和下级行政主体的管理能力 等综合情况,可将行政授权划分为充分授权 充分授权、 充分授权 不充分授权,制约 授权和弹性授权 弹性授权等方式。 不充分授权 制约 授权 弹性授权
三、行政权力的特征 其一,公共性。 其六,膨胀性。 其二,手段性。 其三,自主性。 其四,一元性。 其五,时效性
第四章
第二节 行政权力的分配 一、行政权力分配的方式与途径 1.行政权力的分配方式 (1)结构性分配 (2)功能性分配 2.行政权力分配的途径 首先,行政权力的分配主要是通过逐级授权的途径 实现的。 所谓行政授权,就是较高层次的行政主体授予下级 行政主体以一定的责任与管理权限,使下级行政主体 在上级的监控下获得某种自主行使的权力。

3行政职权

3行政职权

二、行政职权的类型
固有行政职权和非固有行政职权
与行政机关或者有关组织原有身份的关系不同 法律来源不同 与行政机关或者有关组织的存续时间不尽一致
羁束行政职权和自由裁量行政职权
是否给行政主体留有选择的余地
三、行政职权的分配、委托和行政协助 行政职权的分配:
行政主体为了有效地行使行政职权,而 对自己拥有的行政职权的行使权在其内部组 成机构和公务员之间进行分工的活动。
案例2:
张某用自行车驮着两筐白菜到农贸市场上去出售。 到农贸市场之后,张某因为急于出售,便没有到指 定的摊位,而是在存放自行车处叫卖。这时,在农 贸市场执勤的工商管理员王某以张某未在指定摊位 出售为由,将张某的秤杆和秤砣拿走。张某便赶到 工商管理局市场办公室去索要自己的秤杆和秤砣, 王某不给。张某便抓起王某脱在地下的鞋子,说: “你不给我秤,我便把你的鞋子拿走。”王某急忙 往回抢鞋,双方拉拉扯扯,厮打在一起。很快,其 他市场管理人员也赶过来帮王某一起厮打。在厮打 过程中,张某全身多处受伤,不得不住院治疗,共 花去医药费千余元。张某出院后,要求工商管理局 赔偿其医疗费1500元,误工补贴2000元,精神损失 和其他费用4000元,总计人民币7500元。该县工商 管理局审查后认为,本案王某和其他几位肇事者的 伤害行为与工商管理局无关,属个人行为,故工商 管理局对张某的赔偿请求不予受理。张某不服,遂 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行政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五条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 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因而,该区劳动局是有权进行监督检查的部门。 并且,被告认定原告严重阻挠被告工作人员行 使监督检查权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在执法 程序上有立案审批表、案件处理审批表,程序 合法。因而,人民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一款判决驳回原告 的诉讼请求,维持区劳动局的处罚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行政权力
第一节行政权力的产生及其来源
[ 名词解释] 行政权力:行政权力是一种公共性权力、从属性权力,也是一种政治权力,它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被授予行政管理权限的其他社会组织,为有效执行国家意志,依法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一种能力或力量。

[ 简答] 行政权力的特征。

(1)行政权力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以及被授予行
政管理权限的非政府组织。

(2)行政权力的客体是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所有的公民及由公民组成的社会组织。

(3)行政权力的目的是实现国家意志。

(4)行政权力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强制力。

[单选]国家行政权力的直接目的是行政效率。

[单选]现代民主理论认为,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
作主,主权在民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

[单选]人民是国家行政权力的根本来源。

[多选]行政权力的具体来源:
(1)强制力。

(2)诱导力。

(3)组织制度。

(4)信息。

(5)个人因素。

[ 单选] 强制力是一切权力的最原始、最直接的来源。

政治组织区别于其他民间组织的最明显之处就是合法地垄断使用强制力,国家强制力是国家权力的重要构成部分,为行政权力的行使提供最后的支持。

第二节行政权力的特性及其价值取向
[ 单选] 行政权力合法性的基础是公共性。

[多选、简答]行政权力的特性。

(1)公共性。

(2)执行性。

(3)有限性。

[ 简答] 行政权力公共性的表现。

行政权力的公共性主要体现在:
(1)行政权力的主体只能是公共机构,而不是个人
或私人组织。

(2)行政权力活动的领域是公共事务,不是私人领域。

(3)行政权力的目的是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而不是为私人利益服务。

[ 简答] 行政权力有限性的主要表现。

(1)行政权力作用范围是有限的。

(2)行政权力行使的方式是有限的。

(3)行政权力是受监督和制约的。

[名词解释]行政权力的价值取向:是指行政权力应该达到什么目标以及为谁的利益服务,它的核心是回答行政权力的目的以及由目的制约的实现目标的手段问题。

[名词解释]行政贵任:是指行政管理机关或行政管理者依其职权关系所产生的一种职责和任务。

[简答、论述]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的关系。

( 1) 就行政责任的性质而言,由于行政权力的公共性,决定了行政责任是一种公共责任。

(2)就行政责任的产生而言,行政责任是一种基于行政职权关系而产生的责任。

(3)就行政责任的大小而言,行政责任是一种与行政权力相对等的责任。

第三节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关系
[ 简答] 西方发达国家地方分权化的主要原因。

西方各国出现地方分权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和复杂的,有些具有共同性,有些则因国而异。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政府面临的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而中央集权制难以适应这一变化,出现了危机。

(1)地方分权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

(2)地方分权是为了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

(3)地方分权是为了适应政治民主化的需要。

[ 论述]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关系的演变。

(1)改革开放之前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关系的演变。

①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经济管理权力关系。

在计划经济时期,事权主要表现为经济管理权。

这种状况在2 0世纪5 0年代初奠定基础,以后由于中央政府政策的反复变化,中央与地方经济权力关系曾经有过多次调整,这些调整主要体现为"两收两放"的起伏波动。

②中央与地方政府非经济管理权力关系。

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行政权限表现为行政领导或业务指导、控制地方编制、进行行政监督。

中央政府的行政监督形式多种多样。

(2)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的关系演变。

①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经济管理权力关系。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地方政府的自主意识逐步增强,中央与地方经济管理权力关系也进行了调整。

一是扩大地方政府经济管理的财权和事权。

二是在地方推行市管县体制,突出中心城市作用,陚予一些地区政府经济"特权"。

②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非经济管理权力关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关系经过了多次调整,但中央集权仍是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基本状态。

[ 简答] 重构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关系的思路。

(1)以宪法形式明确规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权范围。

(2)实现中央与地方利益分配的合理化。

(3)实行地方分权和基层自治。

(4)健全和完善对地方权力的监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