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26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26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26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26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1963年,我上初三,写了一篇作文叫《一张画像》,经我的语文老师推荐,在北京市少年儿童征文比赛中获了奖。

一天,语文老师拿着一个厚厚的大本子对我说:“你的作文要印成书了,你知道是谁替你修改的吗?”我睁大了眼睛,有些莫名其妙。

“是叶圣陶先生!”老师将那大本子递给我,又说:“你看看叶老先生修改得多么仔细,你可以从中学到不少东西。

”我打开本子一看,里面有这次征文比赛获奖的20篇作文。

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回到家,我仔细看了几遍叶老先生对我作文的修改。

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

类似这样的修改很多,长句断成短句的地方也不少。

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删掉原句中“包”这个动词,使得句子干净了也规范了。

而且“书皮”改成“包书纸”更确切,因为书皮可以认为是书的封面。

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叶老先生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则简短的评语: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

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

”这则短短的评语,树立了我写作的信心。

这一年暑假,语文老师找到我,说:“叶圣陶先生要请你到他家做客。

”我感到意外:像叶圣陶先生那样的大作家,居然要见一个初中生!那天下午,天气很好。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阅读答案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阅读答案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阅读答案【篇一:《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二课时作业(答案)】课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选段,回答问题。

的大作家。

他跟我的谈话,让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

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

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1、“糊”字用音序查字法查,用部首查字法查,在字典有三种解释:a、粘b、粥c、不清楚。

在文中的意思应选。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庆幸(荣幸、幸运)非凡(出众、杰出)楷模(榜样)3、“我”感到庆幸的原因是: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

4、“作家就是这样做的”,“这样”是指;“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这么”是指对文一丝不苟。

5、作者认为“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非凡”指重大,“意义非凡”的原因是叶老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并和“我”亲切交谈,“我”感受到叶老先生高尚的品质,使“我”受益匪浅。

6、“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这句话的含义是:这句话不仅写实,而且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爬山虎的绿代表着叶老先生高尚的品质,激励着我前进。

7、对于写好作文,你有什么心得体会?写下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写好作文要做到事例加感受,事例做到具体真实,用词要准确、语句要规范,完成后要认真修改。

十、课外阅读。

找海龟“妈妈,我的小海龟跑掉了。

我到处找都没找到它。

”六岁的小伊芙急切地对妈妈说。

她的妈妈,大名鼎鼎的居里夫人正坐在地板上,身边尽是书。

“伊芙,你在哪里跟小海龟玩的?”“院子里,”小女孩说,“小猫要惹它,它藏起来了。

”妈妈站起来,拉住女儿的手:“走,带我到丢失海龟的地方去看看。

”伊芙把妈妈引到一条狭窄的小路上。

“就在这里,”她说,“嗬,可怜的小海龟。

”“你没有见到它有多久了?”“五分钟吧。

”小女孩回答。

“那么,它不会走出五米远的。

你就在离这里半径五米的圆圈里仔细找找看。

”伊芙双膝跪下,翻开厚厚的落叶,拨开密密的草丛,不久就在妈妈指定的范围找到了小海龟。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三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三篇

【导语】这篇课⽂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写的回忆⽂章,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给“我”批改作⽂,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对⽂⼀丝不苟、对⼈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品和⼈品。

⽆忧考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标】 〖知能⽬标〗 1、会认7个⽣字。

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莫名其妙”等词语。

2、能联系上下⽂,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课⽂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3、感受叶⽼的认真、质朴,懂得学作⽂应先学做⼈。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情感⽬标〗 从叶⽼批改的作⽂及教导中体会他“认真、平和、亲切、质朴”的作品和⼈品。

【教学重、难点】 联系上下⽂,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课⽂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并从中体会叶圣陶⽼先⽣的⼈格美,学会做⼈。

【课前准备】 1、搜集叶圣陶和肖复兴的资料,阅读他们的作品;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和作品,初步了解这两位作家。

2、预习课⽂。

【教学过程】 ⼀、板书课题,学⽣质疑,导⼊新课 1、读课题,质疑。

2、检查预习,⽣简介作者。

⼆、初读课⽂,整体感知 学⽣⽤⾃⼰喜欢的⽅式⾃⼰读课⽂: 1、划出⽣字新词。

2、想⼀想: 读了课⽂,你有什么不懂的地⽅?⽤⼩问号标出来。

三、学习⽣字新词,整体感知课⽂ 1、指名学⽣读⼀读,说说⾃⼰理解词语的⽅法,师评价。

2、会读的同学站起来齐读,师⽣共同评价。

3、填空,整体感知课⽂。

四、精读课⽂,突出重点 1、学⽣质疑。

2、划出描写爬⼭虎的句⼦,指名读,说说分别是描写什么时候的爬⼭虎,它们有什么不同,并谈谈⾃⼰的感受。

3、指导感情朗读: 这确实是⼀种美的景⾊,⼀幅幅美的画⾯,也可以说,作者在这⼉营造着⼀种美的意境。

这美的意境是不是单单由⾃然景⾊的美、爬⼭虎那绿绿的美构成的呢?更重要的是因为有什么?那么,叶⽼美的⼈格体现在哪些地⽅呢?请同学们⼩组合作,读读课⽂,找出具体事例,划记出直接写叶⽼⼈格之美的句⼦。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作文9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作文9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作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作文9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作文1我家窗前,是一面满是爬山虎的墙。

它是绿的那么耀眼,密的那么紧簇。

放学回家时,每次都会路过那里。

它是那么壮观、魁梧。

绿,但让人看着舒服;密,但一点也不觉得乱。

只见那绿叶,一片接着一片,但却又不挡光,光可以照到每一片叶子上,在阳光下星星闪闪,真的可以说是一件伟大的手工作品。

不,再怎么伟大的作品,也比不上这片爬山虎的。

它生来就这么好吗?它到底用了多少努力?这是一个狂风大作、电闪雷鸣的夜晚,天没有完全暗下来,风就起来了。

那时,爬山虎只有现在的一半高,而那场雨太大、太大了。

当时的情景,雨打在窗上,只能很勉强的看清一点;路上打伞的人们,被风吹的东倒西歪;鸟儿也都在自己的窝里,蜷缩着身体,为自己保暖。

爬山虎很艰难的抓在墙上,和将被打落的命运进行抗争。

它虽然现在让人觉着摇摇欲坠,但它最后却能更加枝叶繁茂,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这颗坚强的心,所以才不会在风雨中死去的原因吧。

第二天起来,我看到爬山虎的叶子掉了很多,可见它在昨晚的风雨中熬过了多少磨难,但,藤依然紧紧倚在墙上,没有了多少叶子,显得单调,但仔细观察,便会在一些小小的地方发现嫩嫩的绿芽。

对啊,爬山虎在那么的狂风暴雨中都没有低头,我们也不能被一次考试失败而打倒了啊!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作文2如少女的秀发一样垂下,如瀑布一般流泻,如唯恐走失的孩子紧攥妈妈的手一样攀牢一面墙!一副绿绿的画,——它们便是我在叶圣陶的文字中认识的爬山虎。

爬山虎的绿,绿的那么深沉。

那铺天盖地的绿,让人惊讶得目瞪口呆。

远远望去,就像绿色的绒毯挂在墙上。

人们禁不住这绿的诱惑,纷纷拍照留念。

爬山虎的叶子有轻柔的、有硬邦的,大小不一。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写叶圣陶先生给“我”修改作文的事:“我”看到了 叶老对作文的修改,阅读了叶老的简短评语,对叶老 的人品产生了初步印象,也树立了写作的信心。
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的态度。
作文的修改
作文的修改主要抓住下面几个方面来进行: (1) 把用词不准确的地方改准确。 (2) 把不通顺的句子改通顺。 (3) 把长句断成短句。 (4) 删去重复啰唆的词句。 (5) 增添一些词句,使表达的意思更清楚、 更完整。 (6) 改正错别字和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
肖复兴 北京人,1947年生,
1966年高中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 1968年到北大荒插队,1982年毕业于 中央戏剧学院。当过大中小学教师, 曾任《小说选刊》副主编,现任《人 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已出版50余 本书,曾多次获全国及北京、上海等 地区优秀文学奖。主要作品有系列长 篇小说《中学生三部曲》、长篇报告 文学《与当代中学生的对话》《和当 代中学生通信录》等。近著有《肖复 兴自选集》,《肖复兴散文》等。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写于1992年, 原文题目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怀念叶圣陶先生》,选入教材时有删 改。
肖复兴先生简介
推荐 翻阅 莫名其妙 篇章 眼帘
密密麻麻 书页 动词 删掉 燥热 春风拂面 绿葱葱 握手 融洽 黄昏
余晖 摇曳 庆幸 堪称楷模
模模糊糊 意义非凡
我上初三的时候,写了一篇叫《一张画像》的作 文,经我的语文老师(),在北京市少年儿童征 文比赛中获了奖。一天,语文老师给我看了叶圣 陶爷爷帮我()的作文后,我愣住了,在他的修 改中,我感受到了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犹 如()。更让我激动的是,那年暑假,他还邀请 我去他家(),一进门,扑入()的是一墙() 的爬山虎,它使我消去了夏日的(),通过和() 十分()的交谈,我才明白,为什么他是一位堪 称()的大作家,这真是个意义()的夏天。

人教版小学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人品和文品。

课文借物喻人,感人至深。

课文篇幅较长,含义深刻的句子比较多。

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有点难度,基于此我从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和感受叶老认真的态度,以及对下一代的关爱入手。

在教学过程中,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自寻新知,我设置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

为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条件,为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

在引入新课时,我先让学生欣赏满墙的爬山虎让学生回忆,问:你们想到了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我想到了学过的课文《爬山虎的脚》。

”我便顺势出示《爬山虎的脚》中描写爬山虎样子的句子让学生读。

谈话:“《爬山虎的脚》是我国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写的,他曾经影响和培养了一大批文学青年的成长,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肖复兴就是其中一位。

1992年,肖复兴为了怀念叶老先生写了一篇文章—《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边板书课题,学生读题质疑。

改变了以往的谈话方式,让学生加深对叶圣陶先生的了解。

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读课文。

目的是通过这个问题来完成这一段的教学内容,进而引出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我的习作的。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寻求新知。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轻松、平等而又浓烈的气氛中主动获取新知。

在理解课文这个环节中,我先采用倒叙的方式,以“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

”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脉络,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以深入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中,去感受人物形象,初步感悟叶圣陶的文品和人品。

接着出示自学提纲:⑴叶圣陶先生对我作文的评语是怎样写的?⑵看了叶圣陶先生的评语,“我”非常激动,从哪儿可以看出“我”为什么那么激动?⑶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

《那一片绿绿的爬山虎》阅读理解

《那一片绿绿的爬山虎》阅读理解

那一片绿绿的爬山虎——怀念叶圣陶先生1.一次偶然的机遇,能够改变一个人终生的命运。

2.小时候,捏着可怜巴巴的一角七分钱,踮着脚尖从家门口对面的邮局里买来一本《少年文艺》时,我开始迷上文学。

我渐渐沉浸在我国现代文学之中。

鲁迅、冰心、叶圣陶、许地山……一位位相继闯入我的心中。

他们的作品令我爱不释手。

冥冥幻想里,我像今天青少年朋友一样,想入非非地想像着他们的模样、为人及性格。

但是,我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会结识他们当中的一位,并且能够聆听他的教诲。

二十余年弹指飞去,当他白发如银时,我竟如他一样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在我的人生旅途中,他起的作用举足轻重。

3.他就是叶圣陶先生。

4.1963年,我正上初三,写了一篇作文《一张画像》,是写教我平面几何的一位老师。

他教课很有趣,为人也很有趣,致使这篇作文写得也自以为很有趣。

经我的语文老师推荐,这篇作文竟在北京市少年儿童征文比赛中获奖。

自然,我挺高兴。

一天,语文老师拿来厚厚一个大本子对我说:“你的作文要印成书了,你知道是谁替你修改作文的吗?”我睁大眼睛,有些莫名其妙。

“是叶圣陶先生!”老师将那大本子交给我又说:“你看看,叶老先生修改得相当仔细,你可以从中学到不少东西!”5.我打开本子一看,里面有这次征文比赛获奖的二十篇作文。

我翻到我的那篇作文一下子愣住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勾或直线、曲线。

那篇作文简直像是动过大手术鲜血淋漓继而又绑上错综复杂的绷带一样。

6.回到家,我仔细看了几遍叶老对我作文的修改。

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让我立即感到用字的准确性。

类似这样的地方修改得很多,倒装句改得很多,长句子断成短句的地方也不少。

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删掉原句中“包”这个动词,使得句子干净也规范多了。

而“书皮”改成“包书纸”更确切,因为书皮可以认为是书的封面。

10,四年级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生字词及好词好句

10,四年级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生字词及好词好句

10,四年级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生字词及好词好句1.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仿佛是自然界的一幅画卷,将生命的蓬勃与自然的美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2.阳光下,爬山虎的叶片闪烁着健康的光泽,那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绿色,让人心生欢喜。

3.爬山虎的枝条伸展自如,像是在向世界展示它的生命力,让人感受到一种向上的力量。

4.在微风的吹拂下,爬山虎的叶子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人们讲述着它的故事。

5.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自然界的精灵,它的存在为这片大地带来了无尽的生机和活力。

6.爬山虎的叶片上,有着清晰的纹路和细小的绒毛,那是一种生命的印记,让人感到无比的亲切。

7.在阳光的照耀下,爬山虎的叶片显得格外鲜绿,那是一种生命的颜色,让人感到无比的温暖。

8.爬山虎的枝条弯曲有致,像是在跳着一曲优美的舞蹈,让人感受到一种生命的韵律。

9.轻风拂过,爬山虎的叶子摇曳生姿,仿佛在为大自然演奏一曲优美的乐章。

10.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如同一片绿色的海洋,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澎湃和力量。

11.阳光透过叶片,洒在爬山虎的身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那是一种美丽的画面,让人流连忘返。

12.爬山虎的枝条柔软而坚韧,像是在告诉人们,生命的力量在于坚持和不屈。

13.在雨后的清晨,爬山虎的叶片上沾满了晶莹的水珠,那是一种清新的绿色,让人感到无比的宁静和舒适。

14.爬山虎的影子在墙上留下了一片绿色的印记,那是一种生命的印记,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的力量。

15.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如同一幅生动的画卷,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美丽和力量。

16.风起叶动,爬山虎的枝叶摇曳生姿,仿佛在向人们展示它的生命力和美丽。

17.阳光下的爬山虎闪烁着金色的光芒,那是生命的光芒,让人感到无比的惊喜和感动。

18.爬山虎的叶片一层叠着一层,像是在诉说着一段段生命的故事,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感动和敬意。

19.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让人感受到一种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美丽。

20.风过叶落,那是生命的轮回和更迭,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在阳光下依旧灿烂夺目,让人感受到一种生命的魅力和无限可能。

四年级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

四年级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

四年级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四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短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发现了山坡上绿绿的爬山虎,并与它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通过这篇文章,学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体味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教学过程中,我意识到了以下几点值得反思的地方:首先,课前导入不够生动。

我在课前导入的时候只是简要介绍了一些关于爬山虎的知识,并未引起学生的兴趣。

下次教学中,我可以通过出示一些爬山虎的图片或者视频,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探索爬山虎的世界中。

其次,朗读语调需要调整。

在学生课文朗读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声音单调,缺乏情感的表达。

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我在引导学生朗读时,并未在正确的地方示范,或者未给予足够的指导。

下次教学中,我可以使用录音带或者视频的方式给学生示范正确的朗读语调,让他们模仿,提高自己的语感。

再次,教学过程中缺乏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这堂课上,我主要采用了讲述、朗读、提问等教学方法,但是缺乏互动和合作的环节。

在下次教学中,我可以设置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例如通过观察爬山虎的图片,学生自己分析和总结爬山虎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最后,对于文字理解和思考还需提高。

在讲解课文内容时,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一些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难,不能深入思考课文中的寓意和情感。

下次教学中,我可以采用更具体的例子和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引导他们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

综上所述,通过对《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的反思,我意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多样化的尝试,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字理解和思考能力。

这样可以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也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思考能力。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词语解释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词语解释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词语解释【春风拂面】
拂,轻轻擦过。

本文形容……像春风一样在脸上轻轻擦过,使人感到非常愉快、舒服。

【堪称楷模】
堪,可以,能够。

楷模,榜样,模范。

可以称为模范,是值得学习的榜样。

【莫名其妙】
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隔岸观火】
形容和自己关系不大,采取旁观态度。

【融洽】
彼此感情好,没有抵触。

【摇曳】
摇荡。

【推荐】
把好的人或事物向人或组织介绍,希望能接受。

【干净】
本文指句子简洁明日,不啰唆。

【身临其境】
亲自到了那个环境。

【平易近人】
指对人平和,容易让人接近。

【闪烁】
(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

【秘诀】
能解决问题的不公开的巧妙办法。

【典雅】
优美不粗俗。

【指南】
比喻辨别方向或正确方法的依据。

【要素】
构成事物的主要成分。

【大气候】
本文指有大的作为,取得大的成就。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文章通过描写爬山虎的生长过程,表达了作者对教育和 个人成长的深刻思考,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 深入思考自身成长和教育的意义。
个人观点与反思
对教育方式的思考
在文章中,作者通过描写爬山虎的成长过 程,表达了自己对教育的看法。他认为, 教育应该像爬山虎一样,既有自由的空间 ,又有攀岩的动力,而不是被束缚在花盆 里。这种观点让我反思了自己接受的教育 方式,是否应该更加注重个性和兴趣的发 展,而不是只关注成绩和排名。
青少年成长的主题
文章强调了青少年时代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特别是良 师益友的引导和帮助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02
故事情节
开头与结尾
开头
故事从“我”看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开始,描述了“我”的心情和周围环境,为读者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 氛围。
结尾
“我”经历了许多事情后,重新回到那片爬山虎前,感受到它的生命力与美好,表达出对生命的热爱与感慨。
02
叶圣陶
一位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是肖晓的 偶像和榜样。他的作品对肖晓产生了 深刻的影响,激发了他对文学和写作 的兴趣。
03
肖晓的同学和朋友
他们与肖晓一起学习和生活,互相帮 助和支持,共同成长和进步。他们的 角色虽然不是主角,但是在故事中也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反派角色
• 高年级的同学:他们欺负肖晓和他的同学,是故事中的反派 角色。他们通过威胁和恐吓来逼迫肖晓和他的同学为他们做 事,但是最终被肖晓和他的朋友挫败。
个人特点
肖晓非常聪明,对各种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他善于观察、思考和总结,同时也很有领导 能力,能够带领同学们一起完成任务。他善良、热情、正义,对待朋友和家人都非常关心 和爱护。
次要人物
01

10、四年级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生字词及好词好句

10、四年级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生字词及好词好句

以下是一些四年级《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好词好句:
生字词:
piān篇、jin荐、fān翻、lin帘、y页、shān删、c词、zho燥、w握、qi洽、hūn昏、tīng厅。

好词:
绿绿葱葱、郁郁葱葱、爬山虎、翻书、推荐、删除、词语、干燥、握手、融洽、黄昏、客厅。

好句:
1. 夏日的阳光透过树叶,洒在爬山虎的叶子上,仿佛每一片叶子都在微笑。

2.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像绿色的海洋,让人心旷神怡。

3.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爬山虎的叶子上,闪闪发光,美丽极了。

4. 看着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我仿佛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和美好。

5. 爬山虎的叶子在阳光下摇曳生姿,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见证了季节的更替,也见证了我们的成长。

7. 看着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我不禁想起了童年时光,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

8.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像一位绿色的使者,为我们带来清新的空气和美好的心情。

9. 爬山虎的叶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向我们诉说着什么。

10.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我们童年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读后感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读后感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读后感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读后感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读后感1当代作家肖复兴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回忆了他中学时代,叶圣陶爷爷如何关心他学习的事情。

由于我的一段特殊经历,所以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感到格外亲切。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不仅使我看到了自己作文的种种毛病,也使我认识到了文学事业的艰巨:不下大力气,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

”这句话对我的启发教育特别深刻。

五年级的一天,妈妈将给我准备的课外资料塞进了我的书包。

我很不情愿,可眼珠骨碌一转,妙计已生,何不以次为内容写篇作文参加“校园与家庭”杯关国征文比赛呢?主意一定,脑筋一动,大笔一挥,一篇题为《书包又胖了》的作文出笼了,给老师一看,老师给我提了不少修改意见。

我信心百倍地进行了修改,喜气洋洋拿给老师过目。

老师又提了几条建议,我耐心地修改。

如此到了第五次,老师还有不满意的地方。

我忍无可忍,不改了。

平时我的作文都那么出色,这篇作文让我一而再再而三地改,并且有了五次,这不是刁难我吗?我对老师一肚子的怨气,心想:哼,我不听你那一套。

两天过去了,老师给了我一个任务:读六年级的一篇课文,题目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我自知心里有病,不知老师这次葫芦里又装着什么,便老老实实读了起来。

读到第二遍,耳边仿佛听到了老师的声音:肖复兴的话你看到了吗?你下大力气了吗?哦,老师已经把准了我的脉,并给了处方,同时下了药。

老师,您真有眼力。

于是,我对那篇作文进行了第五次“手术”。

当我第六次被老师叫到办公室时,看到的是布满点点红线和蝇头小字的第六稿。

《书包又胖了》一文在征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现在,在老师的指导下详细学习《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想一想,我那篇作文能获奖,得益于肖复兴的话。

是呀,文学事业是艰巨的,不下功夫,怎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再想一想,其他的事又何尝不是呢?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读后感2都说爬山虎是四季长青的植物。

2024年《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_4

2024年《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_4

2024年《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2024年《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1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教学过程中,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自寻新知,我设计了下面各个环节开展教学。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寻求新知。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轻松、平等而又浓烈的气氛中主动获取新知。

我在第一课时理解课文这个环节中,我这样安排:先出示自学提纲:⑴叶圣陶先生对我作文的评语是怎样写的?⑵看了叶圣陶先生的评语,“我”非常激动,从哪儿可以看出“我”为什么那么激动?⑶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

让学生读自学提纲,接着要求学生读第一部分的内容,采用自学法,让学生独立完成自学提纲。

在解决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这个问题时,我以读讲结合的方法来完成这个教学任务。

二、利用重点的词语体会字句中含着的思想感情。

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进一步理解“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样写的”这个句子,体会叶老的人品、作品,体会从叶老身上得到的启示和教育,品味并体验作者的感受。

为了解决“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什么三十年来肖复兴都忘不了”这个问题,我利用过渡语言设疑导入:作者的感受这么深的原因是叶老先生仔细、认真地为“我”修改习作,感受叶老不仅仅是为“我”改了一篇习作,并且使“我”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怎样作文。

我采用自学法让学生通过读读划划来完成这个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小结、归纳出修改习作的一些方法。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学生评评议议,教师采用读讲结合的方法,促进学生深入地理解知识,为如何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扫除障碍。

三、在练习中巩固新知,深化新知。

课堂的修改练习是对掌握新知的延续和提高,学生的知识必须经过训练,才能转化为技能。

因此,我讲读课文之后,根据叶圣陶先生为肖复兴修改习作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写写自己在第一课时里的收获,并进行全班交流,有目的地让学生更把第一课时的内容进行总结,促进学生对叶老修改作文的发法有更深刻的掌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改写作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改写作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改写作文爬山虎与我的童年。

记得小时候,老家的院子里有一大片爬山虎,那绿油油的叶子,简直像翡翠一样。

我常常在那绿色里捉迷藏,感觉自己就像那叶子
一样,能随风飘摇。

夏天一来,阳光穿过爬山虎的缝隙,照在地上,一块块的光斑,漂亮极了。

我就喜欢躺在下面,享受着微风的吹拂,听着蝉儿叫,
心里那叫一个舒服。

有回,我仔细看了看那些爬山虎的藤蔓,它们紧紧贴在墙上,
仿佛在说,“看,我多努力,才能长得这么高!”我突然觉得,这
些爬山虎不只是绿色,它们还代表了生命力。

现在长大了,回到老家,看到那片爬山虎还是那么绿,心里就
暖暖的。

这片爬山虎啊,它见证了我从小孩长成大人,也见证了我
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说实话,现在的生活节奏快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我都快忘记那
片爬山虎了。

但每次停下来,静下心,想想那片绿色,我就觉得心里特别宁静。

那片爬山虎啊,它一直在我心里,提醒我,要珍惜生活的每一刻。

【读后感】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后感_400字

【读后感】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后感_400字

【读后感】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后感_400字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一篇描写大自然的短篇散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极具生命力和美丽的爬山虎,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和生命的价值。

自然是生命之源,是我们生存的基础。

绿绿的爬山虎,在这片自然环境中独立生长,繁衍生息,挣扎着生存。

它从小小的种子长成了高大而壮观的爬山虎,充满着生命力和生命的力量。

当风吹过树叶,爬山虎就像交响乐般欢快地舞动,这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

同时,在作者的笔下,我看到了生命的价值。

这片爬山虎可以称之为大自然的明珠,在这片茂密的森林中,它像一只忠诚的看门狗一样守护着这片土地,使得这片森林不被污染和破坏。

这种强大的生命力和生命力量,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宝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生命、呵护生命,让生命在自然中继续繁衍生息。

通过这篇文章,我明确了自然界万物的宝贵,也认识到了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与自然相处,珍惜生命、尊重生态环境。

生命是神圣和宝贵的,我们都应该像这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样,保护自然、珍惜生命、让大自然更加美好。

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后感_四年级作文

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后感_四年级作文

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后感
主要内容:“我”有一篇叫《一张画像》的精选作文得了奖。

于是,教师告诉我是叶圣陶爷爷帮我修改的。

过了几天,叶圣陶爷爷请我去四合院做客。

我和叶圣陶爷爷谈得很和谐,眼前的爬山虎也长得很绿。

好句:⑴翻到我的那篇精选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感言:叶圣陶爷爷改的多细心啊!
⑵我们的交谈很和谐,好像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

感言:叶圣陶爷爷真是个和颜悦色的人。

⑶在我的眼里,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感言:那片爬山虎长得真繁茂啊!
好词:获奖、修改、莫明其妙、递给、认真、愣住、映入、眼帘、增添、精确性、删掉、封面、春风拂面、敬爱、评语、树立、居然、绿葱葱、爬山虎、跳跃、闪烁、光点、距离、交谈、和谐、蕴含、摇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曳、庆幸、堪称榜样、模含糊糊、不凡。

读后感:作者用了由景入情的方法写本文,写出了这么好听的精选作文,真了不起。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材理解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材理解

《那片绿绿的登山虎》教材理解一、教材解读1课文简说。

这篇课文是作家肖中兴在 1992 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想文章,回想 1963 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阅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谨小慎微、对人平和真挚,可谓模范的文品和人格。

课文先写叶圣陶先生给“我”改正作文的事:“我”看到了叶老对作文的改正,阅读了叶老的简洁考语,对叶老的人格产生了初步印象,也建立了写作的信心。

而后写“我”到叶老家里做客,两次详细描绘了叶老家院子里满墙的登山虎:下午刚进院时见到的阳光照射下的登山虎和傍晚时夕阳余辉照射下的登山虎,作者经过写登山虎表达了自己当时的心情。

最后写这件事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作者说:“在我的眼前,那片登山虎老是那么绿着。

”与题目响应,委婉地写出了15 岁那个夏季的事情向来留在作者的脑海中,叶圣陶先生的音容笑容、和蔼教诲向来激励着他行进。

选编这篇课文的企图,是指引学生经过阅读作家肖中兴的成长故事,领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学习经过描绘光景抒发感情的方法,同时感悟如何改正作文。

本课教课的重难点是领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并从叶老对《一张画像》的改正中学习改正作文的方法。

2词句分析。

(1)使得句子洁净了也规范了。

“洁净”,在这里指句子简洁理解,不啰嗦。

“规范”,指语言标准、模范。

(2)我固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阅中感觉到他的仔细、平和以及暖和,如春风拂面。

“拂”,轻轻掠过,“春风拂面”指像春风同样从脸上轻轻掠过,形容令人感觉特别快乐、舒畅。

作者运用这个比喻,更形象地表达出自己对叶老的感觉。

二、教课目的1认识 7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

正确读写“介绍、眼帘、删掉、规范、燥热、和睦、傍晚、客堂”等词语。

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能联系上下文领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4学习改正作文的方法,培育仔细改正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3 4 5 6 7 8 9 10 9 10
这样好!爱好文学的人 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 多读各科的书。 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 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自 己的历史更不行。
1
2
3
4
5
6
7
8
9
10
9
10
问1
问2
1、课文题目是《那片绿绿的爬
山虎》但实际上是介绍爬山虎这种植物吗? 2、课文哪几处写到了爬山虎? 用“~~~”画出来。 3、读读这些句子,作者这样描
1
2
3
4
5
6
7
8
9
10
9
10
问1
问2
为什么说“我”15岁时 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
1
2
3
4
5
6
7
8
9
10
9
10
问1
问2
我好像知道了,或 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 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 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9 10 问1 问2
在我的眼前,那片 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写有什么用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9
10
问1
问2
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 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 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 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 虎虎有生气。
1 2 3 4 5 6 7 8 9 10 9 10 问1 问2
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 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 楷模的大作家。他跟我的谈话,让我 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的懂得了: 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 这么写的。我15岁的那个夏天意义非 凡。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 么绿着。
1 2 3 4 5 6 7 8 9 10 9 10 问1 问2
叶老先生见了我,像会见大人一样同 握手 距离缩短 我握了握手,一下子让我觉得距离缩短不 少。
1 2 3 4 5 6 7 8 9 10 9 10 问1 问2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 亲切 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 期待 认真 质朴 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 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1 2 3 4 5 6 7 8 9 10 9 10 问1 问2
我非常庆幸,自己第 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 人品 作品 堪称楷模 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 大作家。
1
2
3
4
5
6
7
8
9
10
9
10
问1
问2
从“改文”和 “做客” 这两件 事中,你从哪看出叶老不但“作品” 还有“人品”都堪称“楷模”?用 “——”画出有关的句子,再读读, 体会体会。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流利。
2、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件事?用小标题概 括出来。
我会读:
piān yè hūn jiàn fān lián wò hú shān qià huī kǎi
篇章 推 荐 翻开 眼 帘 删掉
fàn zào tīng
页码 规 范 燥热 握手 融 洽
黄昏 客 厅 模糊 余晖 楷模
1 2 3 4 5 6 7 8 9 10 9 10 问1 问2
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 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他 认真 平和 温暖 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 春风拂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9
10
问1
问2
叶老先生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了一 则简短的评语: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 具体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 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 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儿上深受感动, 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这则短短 的评语,树立起我写作的信心。
1
2
3
4
5
6
7
8
9
10
9
10
问1
问2
这一年暑假,语文老师找到我, 说:“叶圣陶先生要请你到他家做 客。”我感到意外:像叶圣陶先生那 样的大作家,居然要见一个初中生!
1
2
3
4
5
6
7
8
9
10
9
10
问1
问2
那天下午,天气很好。我来到叶老先 生住的四合院。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 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 减少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 跳跃 小精灵 闪烁 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 的光点。
肖复兴,现任《人民文学》杂
志社副主编。已出版长篇小说、 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集、散 文随笔集和理论集80余部。近著 有《音乐笔记》、《日子的回 忆》、《纸的生命》、《父亲手 记》、《总有一处让你感动》等。 曾获全国及北京上海优秀文学奖 多种,《音乐笔记》获首届冰心 散文奖。《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向往奥运》、《荔枝》、《银 色的心愿》、《寻找贝多芬》等 篇入选大中小学课本。)
是因为我永 远忘不了叶老 的 。
问1 问2 1 2 3 4 5 6 7 8 9 10 9 10
叶圣陶(1894-1988)现代作家、儿童文
学作家、教育家。江苏苏州人。原名叶绍钧 , 字圣陶。主要笔名有叶匋、 圣陶、桂山等。
与叶圣陶爷爷会面 后,“我”有什么感受?
课文哪个自然段写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9
10
问1
问2
1963年,我上初三,写 了一篇作文叫《一张画像》,经
我的语文老师推荐,在北京市少
9
10
问1
问2
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 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 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 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 或直线、曲线。
1
2
3
4
5
6
7
8
9
10
9
10
问1
问2
1
2
3
4
5
6
7
8
9
10
9
10
问1
问2
回到家,我仔细看了几遍叶老先生对我作文的 修改。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 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类似这样的修改很多,长句 断成短句的地方也不少。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 “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 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 删掉原句中“包”这个动词,使得句子干净了也规 范了。而县“书皮”改成了“包书纸”更确切,因 为书皮可以认为是书的封面。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 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 温暖,如春风拂面。
年儿童征文比赛中获奖。
1
2
3
4
5
6
7
8
9
10910问1问2一天,语文老师拿着一个厚厚的大本子
对我说:“你的作文要印成书了,你知道是
谁替你修改的吗?”我睁大了眼睛,有些莫
名其妙。“是叶圣陶先生!”老师将那大本
子递给我,又说:“你看看叶先生修改得多
么仔细,你可以从中学到不少东西。”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9
10
问1
问2
想来有趣,那一下午,叶老先生没谈我 那篇获奖作文,也没谈写作。他没有向我传 授什么文学创作的秘诀、要素或指南之类。 相反,他几次问我各科学习成绩怎么样。我 说我连续几年获得优良奖章,文科理科学习 成绩都不错。他说道:“这样好!爱好文学 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 书。“他又让我背背中国历史朝代,我没有 背全,有的朝代顺序还背颠倒了。他又说: “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 文学的人不搞清自己的历史更不行。 ” (原文删去的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