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资料讲解

合集下载

运动疲劳与恢复PPT课件

运动疲劳与恢复PPT课件
伤发生 也有良好作用。
2. 睡眠:睡眠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好方式。睡眠时大脑皮层 的兴奋过
程降低,体内分解代谢处于最低水平,而合成代谢过程则相对较高,有 利于体内能量的蓄积。成年运动员在平时训练期间,每天应有8一9小时 的睡 眠。在大运动量和比赛期间,睡眠时间应适当延长。青少年运动员 的睡眠时间,应比成年运动员长,必须保证每天有10小时睡眠。如果上、 下午都安排训练,中午应有适当时间午睡(1.5~2小时)
第8页/共17页
营养生化监控
• 反映肌肉状态及蛋白质代谢的相关指标:血
尿素氮(bun)、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 尿蛋白、尿潜血、尿胆原、尿3-甲基组氨酸(3mh) 等,用以反映肌肉蛋白质的分解和合成代谢 状况,肌肉细胞大强度收缩后的损伤及恢复状况等
• 内分泌学指标:血睾酮(t)、皮质醇(cor)、血、
• 桑那浴:又名热空气浴或芬兰式蒸气浴。除有镇静,使肌肉关节组织充血作 用 外,还可促使大量排汗。摔跤、举重等运动员常用于赛前减 重。进行桑 那浴的方法介绍如下: 1.在54~71C环境中,停留10~20分钟。 2.在100~120C环境中,停留5~7分钟。反复4~5次。每次间隔时间用冷 水淋浴10~15秒钟,或用温水淋浴2.5~ 3分钟。结束后在更衣室内休息 5~7分钟
第14页/共17页
营养强化剂
• 营养强化剂的的作用原理是通过某些特殊营养素的使用,调整机体代谢的内 环境,以调动人体的最大的潜能。
• 特殊氨基酸和蛋白质 • 肌酸 • 果糖 • 抗过氧化物的强力营养素
第15页/共17页
谢谢!
抗过氧化物的强力营养素
第16页/共17页
谢谢您的观看!
第17页/共17页
疲劳产生的原因

运动生理学——第十五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规律

运动生理学——第十五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规律
运动生理学
第十五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规律
本章导读
绪言 第一节 赛前状态(竞技比赛出现较多
第二节 进入工作状态和稳定状态
第三节 运动性疲劳
第四节 恢复过程
第十五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规律
绪 言
人在参加体育活动过程中,工作能力和某些 器官的机能发生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在运动之 前就已经开始,直持续到运动结束后一段时间, 根据它们的发生顺序分别叫做赛前状态--进入工 作状态--稳定状态--疲劳和恢复过程:
4、各种外界因素:场地、气候、心理状态。
(三)“极点”和“第二次呼吸”
1、“极点”与“第二次呼吸”产生现象
在一定强度和一定持续时间的运动过程中, 会出现一种非常难受感觉胸闷,呼吸困难、 心率急增、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而不 协调,精神低落甚至想停止运动等主客观 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极点”。
2、特点:
无氧代谢功能、产生HL、氧债积累、工作 时间短、强度大。
注意:氧债能力随训练程度呈现差异,一般 人约为10升,训练有素耐力型运动员可达 15-20升,有文献报道22.8升,
成人安静时需氧量每分钟约为200-300ml
分析阐述:
图中运动员的每分钟需氧量平均为6升,其 最大摄氧量能力仅为5升,要从5升/分的 “家底”支付6升/分的氧消耗。体内每分钟 尚以产生7克乳酸作代价来透支1升氧(即出 现1升氧债)。如果运动员要坚持下去,每 坚持1分钟必然增加1升氧债,直到氧债能 力竭衰为止。
应该指出各种机能并不是在运动结束后开 始恢复,不过故分解过再合成,所以能 量物质不可能完全恢复只有在运动结束后 强烈的消耗停止,合成过程超过分解过程 人体机能才能逐步彻底得到恢复。
一、能量物质的恢复过程

疲劳和恢复过程

疲劳和恢复过程

疲劳和恢复过程一、运动性疲劳疲劳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运动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一种生理功能变化,我们提出疲劳的目的是为了在运动中延缓疲劳的出现以及运动后尽快的消除疲劳,促进恢复过程,提高人体功能能力。

运动性疲劳是由于运动而引起的运动能力和身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现象,这就是说,引起运动性疲劳的原因是运动,而不是疾病、药物、环境和营养素等因素,运动能力的下降是暂时的经过休息可以恢复,与过度训练和某些疾病不同。

运动性疲劳是一个很复杂的生理现象,不同性质、不同强度和不同持续时间的运动,其疲劳产生的原因不同。

从大脑皮层到肌纤维的每个环节都可以发生疲劳,只是在不同性质的运动和不同的实验条件下,首先和主要发生的部位可能会不相同。

我们所提到疲劳是疲劳的主要形式躯体性疲劳,主要表现为运动能力下降。

躯体性疲劳可以分为中枢性疲劳即疲劳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疲劳即疲劳发生在外周部分,即神经肌肉接点或肌纤维。

中枢性疲劳发生的部位起于大脑、止于脊髓运动神经元。

研究表明,动物在运动时如不产生明显疲劳,运动又在稳定状态下进行,脑中的生物化学变化不明显;如果在长时间运动引起疲劳时,中枢神经系统也会产生不同的抑制过程,并与外周系统的变化相互影响。

其生化机制可能是神经细胞技能失调。

而外周性疲劳发生于神经肌肉接点至骨骼肌收缩蛋白。

应用肌电图技术测定表面动作电位证明,运动性疲劳可能发生在神经——肌肉接点。

如果在10秒钟内运动的最大功率输出、力量的下降与CP储量减少并行发生。

长时间运动可以使体内糖原大量消耗;糖原消耗越多,疲劳症状越明显。

一旦糖储备量下降而使脂肪酸大量参与供能,做功能力随之下降;同时还会因为血糖水平低下引起的中枢供能不足,并发生疲劳。

大强度运动会引起肌肉乳酸生成增多。

乳酸在体内的堆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肌肉的张力和ATP的合成,引起运动性疲劳。

有时候骨骼肌在收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代谢堆积物积累及其力量产生的影响。

由于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机制是一个多元、综合、复杂系统,是多因素的综合,一个或几个因素的变化相互作用导致疲劳出现。

第十五章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第十五章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第十五章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一)填空题1. 生理性疲劳主要包括体力疲劳、疲劳、疲劳和混合型疲劳等。

2.负荷的与是影响整体各环节功能活动能否适应整体功能水平的重要因素。

3.中医理论从整体出发提出了疲劳、疲劳和疲劳。

4. 剧烈运动后,释放量减少,使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发生障碍。

5. 肌质网终池具有贮存及调节肌浆浓度的重要作用,这些作用在肌肉收缩和舒张过程中都起关键的作用。

6. 运动时有多种因素可以影响肌质网的机能(如ATP含量减少,酸中毒,自由基生成等),进而影响了钙离子的和作用,因此与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常有着密切的关系。

7. 细胞内Ca2+代谢异常,肌浆网释放Ca2+减少和再摄取Ca2+能力下降,均会导致兴奋-收缩,出现。

8. 形体疲劳主要表现为、疼痛等征候;9.神志疲劳主要表现为虚烦不眠、、等征候。

(二)判断题1.生理性疲劳是机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生理现象,是一种“预警”信号,是防止机体功能受损的保护性机制。

()2.现代竞技运动不断冲击人体的生理极限,机体功能水平在不断被打破而又不断建立新平衡的动态变化中发展提高。

()3.极量强度的有氧运动,肌肉疲劳可能与神经-肌肉接点前膜释放Ach量减少,难以引起接点后膜去极化,使骨骼肌细胞不能产生兴奋、收缩有关。

()4.细胞内Ca2+代谢异常,肌浆网释放Ca2+减少和再摄取Ca2+能力下降,均会导致兴奋-收缩脱偶联,出现运动性疲劳。

()5.不同运动项目的疲劳存在一定的规律性,短时间最大强度运动性疲劳往往与能源贮备动用过程受抑制有关。

()6.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性疲劳是由于肌细胞内代谢变化导致ATP转换速率下降所致。

()7.超量恢复的程度和时间取决于消耗的程度,肌肉活动量愈大,消耗过程愈剧烈,超量恢复愈明显。

()8.运动实践证明,运动员在超量恢复阶段参加训练或比赛,能提高训练效果和创造优异比赛成绩。

()9.运动性疲劳的中医理论是从整体出发,分型注重征候、项目特性、个体表现、四时气节与环境等。

运动员的运动性疲劳与恢复

运动员的运动性疲劳与恢复

浅谈运动员的运动性疲劳与恢复一、恢复在体能训练中的意义体能训练的发展过程,是先从片面追求量的积累阶段开始的。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视为世界体育运动发展史上的大运动量时期。

期间高水平运动员所完成的运动量总额,往往都已达到或接近极限水平。

在这种状况下,人们要想再依靠进一步加大运动量的手段来提高体能已不大可能。

所以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为了促进体能的继续提高,在保证数量指标基本稳定的基础上,人们开始把注意力对准了如何进行系统的科学的加大强度训练上来。

从而使得体能训练进入了量与质(强度)相结合的发展阶段。

经过多年量与强度的结合训练,人们开始尝试大负荷量和大强度相结合,同步提高、同时达到最大值的训练方法。

向新的极限挑战!此时的体能训练的特点为“一快二多三大”,即训练周期的节奏快、训练天数多、课次多、每次训练的运动量大、强度大、密度大。

随着新极限的出现,人们再次开始寻求新的发展途径。

近年来对恢复手段的研究和应用,为体能训练开创了新局面。

采用积极有效的恢复手段与方法,促使体能在近乎极限状态下的继续提高。

向恢复要体能正逐步成为共识。

至此,体能训练的发展进入了运动量、强度、恢复三位一体的新阶段。

积极有效的恢复手段与方法,可以充分保证量与强度“积累效应”的完成。

它在尽快消除体内各种疲劳因素的同时也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以较好的身心状态迎接下一极限的到来。

从某种意义上讲,现阶段提高体能主要在两次极限的间隙上做文章。

那么间隙时间的长短,则完全取决于恢复手段的优劣。

恢复对于提高体能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正在日趋明显地表现出来。

量的积累、质(强度)的提高、恢复的完善是运动员提高体能的三大要素。

其三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任何盲目偏重或忽视其中之一者,都将成为体能训练的失败者。

二、疲劳的概念与类型1.劳的概念疲劳是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或各器官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的一种生理现象。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训练中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由机体运动本身所引起的“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的机体运动能力暂时下降的现象。

运动生理学——第十五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规律

运动生理学——第十五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规律
这些变化在田径及游泳等项目中更为明显。 研究和掌握这些变化的特点,对于更快的提高工 作效率,防止伤害事故,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成 绩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 赛前状态(竞技比赛出现较多)
(一)概念
赛前状态——人体在比赛或训练前某些器官 或系统产生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为什 么说是条件反射性)
(二)机制
在大脑皮质的主导作用下,运动员在训练或 比赛前,就能预先动员各器官、系统的潜力, 为即将来临的肌肉活动做好准备,率先克服 神经系统和各器官机能的惰性,使身体更快 地发挥出最大的工作能力。
(三)特征
出现脉博快,收缩压升高,呼吸频率加快,
肺通气量和氧吸收量加大,汗腺活动加强, 血糖增高等等外部出汗、尿频现象.
4、各种外界因素:场地、气候、心理状态。
(三)“极点”和“第二次呼吸”
1、“极点”与“第二次呼吸”产生现象
在一定强度和一定持续时间的运动过程中, 会出现一种非常难受感觉胸闷,呼吸困难、 心率急增、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而不 协调,精神低落甚至想停止运动等主客观 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极点”。
人的最大速度为100%那么起跑后: 第1秒钟速度为55%, 第2秒钟速度为76%, 第3秒钟速度为91%, 第4秒钟速度为95%, 第5秒钟速度为99%
(一)产生进入工作状态的原因:
人体运动是有惰性的,这种惰性包括物理 上和生理上的惰性要克服这些惰性就需要 有一定时间,因而产生进入工作状态。
2、超限抑制产生:当刺激的强度超过大脑皮 层工作能力的界限时,条件反射的反应强度不 仅不增高,反而降低。
对比赛淡漠,浑身无力(外刺激强度过大,运 动量过大)。如举例跳高、篮排足球类项目等。
(六)赛前状态的调节 1、适宜的准备活动 2、增加比赛实践经验 3、合理安排赛前的活动 4、气功、心理训练(射击) 举例女排,美国与中国女排录音,赛前适

运动疲劳与恢复

运动疲劳与恢复

运动疲劳与恢复我们做任何工作,无论是脑力或体力,都能使体内的代谢过程增强,消耗能量。

工作越紧张,体内物质能量代谢过程越强,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工作也越紧张。

当工作到一定时间,会引起工作能力逐渐降低,出现疲劳。

疲劳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

如果不是过度疲劳,这并不会影响人体健康,工作停止,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就能清除疲劳,恢复正常工作能力。

现代运动训练,运动负荷不断增大,运动员有机体的疲劳也在不断加深。

所以,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加快有机体的恢复过程,已经成为运动训练过程中计划安排和实施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运动训练,由于负荷的增大,运动员的伤病现象也不断地增加。

据学者研究,近几年高水平运动员的伤病增加了30%。

在运动训练中,过度疲劳的发生比过去增多了。

解决这个问题,学者认为,一方面要靠科学地安排运动负荷,另一方面就要靠各种有效的恢复措施。

运动性疲劳和合理的恢复手段,可以促进运动员机能水平提高;相反,过度疲劳不仅影响训练效果,这可能引起各种机能障碍,以致损害运动员的身体健康。

因此,了解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对加速和消除运动性疲劳是有积极意义的。

一、运动性疲劳的概念肌肉运动能力下降是运动性疲劳的基本标志和本质特性。

自本世纪以来,研究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对运动性疲劳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运动应激性代谢加强的负效应可能是运动性疲劳发生的根本原因。

如代谢基质的耗竭、代谢产物的堆积、代谢环境的酸化。

它们通过多种渠道可能引起肌纤维结构完整性,能量供应、神经体液调节等的改变,导致运动肌肉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

所以,运动能力下降即疲劳发生是其必然结果。

在1982年的第5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上,运动性疲劳定义为:“机体的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力竭是疲劳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疲劳时继续运动,直到肌肉或器官不能维持运动,即为力竭。

这个疲劳定义的特点是:⑴把疲劳时体内组织、器官的机能水平和运动能力结合起来评定是疲劳的发生和疲劳程度;⑵有助于选择客观指标评定疲劳。

运动性疲劳和恢复过程

运动性疲劳和恢复过程
运动性疲劳和恢复过程
第一节 运动性疲劳
概述: 疲劳: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和/
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1982年的第5届国际运动 生物化学会议)。 运动性疲劳:指在运动过程中,机体的机能能力或工作 效率下降,不能维持在特定水平上的生理过程。 或:由于运动而引起的运动能力和身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现 象.
一、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可能机制
• “能量衰竭学说” • “代谢产物堵塞学说” • “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 • “中枢保护性抑制学说” • “自由基学说” •“突变理论” • “离子代谢紊乱” •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论” • “中医理论”
(一)“衰竭学说”
观点:能源物质的耗竭(特别是糖原和CP的消耗) 依据:长时间运动产生疲劳的同时常伴有血糖浓度
• 此外,血糖下降、缺氧、pH值下降、盐丢失和渗透压 升高等,也会促使皮质神经元工作能力下降,从而促进 疲劳(保护性抑制)的发生和发展。
(五)“自由基损伤学说”
自由基:指外层电子轨道含有未配对电子的基团, 如 氧 自 由 基 (O2) 、 烃 自 由 基 (OH+) 、 过 氧 化 氢 (H2O2)及单线态氧(O2)等物质。
2.外周性疲劳
可能发生的部位是从神 经-肌肉接点到肌纤维 内部线粒体。
(1)神经肌肉接点 (2)肌细胞膜 (3)肌质网 (4)线粒体 (5)收缩蛋白
三、不同运动练习的疲劳原因 (结合P321)
四、运动性疲劳的判断
(一)生理指标: 1、肌力测定 (1).背肌力与握力 测定方法:早晚各测一次,求出其数值差。 判断方法:如次日晨已恢复,可判断为正常。 (2).呼吸肌耐力 测定方法:连续测5次肺活量,每次间歇30秒。 判断方法:疲劳时肺活量逐次下降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高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高

第二阶段
运动后 恢复占明显优势 能量物质、器官系统能力主机那恢复至 原来水平

第三阶段 超量恢复
超量恢复
恢复的第三阶段 运动时消耗的物质及各器官、系 统的机能恢复并得以超过原有水 平

物质消耗↑→超量恢复明显;出现延迟 运动量小→超量恢复不明显;出现较早

二、机体能源贮备的恢复
磷酸原的恢复:20~30秒合成一半,2~ 3分钟完全恢复 肌糖元贮备的恢复: 影响因素:运动强度和运动持续时间; 膳食 氧合血红蛋白的恢复 运动后几秒钟

三、促进人体功能恢复的措 施
活动性手段
活动性休息:变换活动部位和调整 运动强度 整理活动 营养性手段 中医药手段 睡眠 物理手段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第一节 运动性疲劳
运动性疲劳

机体不能将它的机能保持在某一 特定水平,或不能维持某一预定 的运动强度
运动性疲劳发生的部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枢:ATP、CP减少等 外周: 神经-肌肉接点 肌细胞膜 肌质网 兴奋-收缩偶联 收缩蛋白 线粒体 外周及中枢
产生运动性疲劳的可能机制
“能量耗竭”学说:ATP、CP、血糖、糖 原 “代谢产物堆积”学说:乳酸 “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酸碱度 “保护性抑制”学说 “突变”理论:多种因素的综合表现

离子代谢紊乱 自由基学说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论 中医理论

运动性疲劳的诊断
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 反应时 皮肤空间阈 闪光融合频率 生物电 心电图 脑电图 肌电图

主观感觉判断 疲劳自觉症状
肌力
背力与握力 呼吸肌耐力 生理生化指标 血乳酸、血尿素、血氨、尿蛋白、 尿胆原、HR、Hb、血睾酮、皮质醇、 血睾酮/皮质醇

运动性疲劳、恢复过程及过度训练

运动性疲劳、恢复过程及过度训练
度劳第
、十
恢一

复 过
章第一节、运动性疲劳的概念
第二节、恢复过程
运第三节、过度训练
程动
及性
练过疲
疲第

一 节
的、

运 动
念性




特运
化不
化不

点动
特同
特同


点运
点代



























运动性疲劳的概念
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和(或)
01
各器官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从生化角度来看:一是运动时能量体系输出的最大功率
02
下降;二是肌肉力量下降或内脏器官功能下降而不能维
持运动强度。
运动性疲劳时身体变化的特点
01
中枢疲劳的生化特点
03
肌肉疲劳的生化特点
02
主要表现为:ATP、CP减少, γ氨基丁酸、5-羟色胺等 增加,导致兴奋过程减弱。
04
主要表现为:能源物质的 大量消耗使专项所需的供 能物质和代谢过程能力下 降;代谢产物堆积使肌肉 中代谢调节能力。
不同代谢类型疲劳的生化特点
疲劳因素
磷酸原代谢 类型
磷酸原代谢 糖酵解类型
糖酵解类型 糖酵解类型、 有氧代谢类 型
有氧代谢类 型
ATP减少% 30
30 不变
CP减少% 65
90以上 50

运动性疲劳和恢复过程

运动性疲劳和恢复过程

5.在恢复过程的( C)进行下一次练习效果最好。
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
6.运动后不同的物质出现超量恢复的时间不同,( )
A
最早A,( )次之B,( )最晚。C
A.CP B.肌糖元 C.蛋白质
7.整理活动可使人体更好地由( A)过渡到( )。D
A、安静状态 B.赛前状态
C.进入工作状态 D.紧张运动状态
思考题
1.如何依据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调整和提高机体的工 作能力?
2.进人工作状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试述运动性疲劳产生机理的学说。 4.试述恢复过程的阶段特点及超量恢复的实践意义。
运动后的补充与恢复
运动后的营养补充着重于三方面
1.补充因流汗而损失的水份和电解质。 2.补充运动中消耗的肝糖元 。 3.修复受伤的肌肉和组织。
产生部位:细胞内,线粒体、内质网、细胞核、 质膜和胞液中都可以产生。
作用:由于自由基化学性活泼,可与机体内糖类、 蛋白质、核酸及脂类等物质发生反应,因而造成 细胞功能和结构的损伤与破坏。
(六)“突变理论”
观点:运动过 程中三维空间 (能量消耗、 肌力下降和兴 奋性改变)关 系改变所致 。
肌肉疲劳控制链
(四)乳酸的消除 氧化成CO2和H2O(约70%) 转化成糖原和葡萄糖(约20%) 转化成蛋白质(少于10%) 从尿和汗中排出(约1%-2%)
三、促进恢复的措施
(一)活动性手段
1.积极性休息
2.整理活动:骤停会影响氧的补充和静脉血回流,使血压降低.做整理运 动时动作应缓慢、放松.
(二)营养学手段:应注意补充能量和维生素,尤其是糖,维生素C及B1 , 应选吃富有营养和易于消化的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常用药物 有维生素B1 、B12,维生素C、E、黄芪、刺五加、人参、冬虫夏草 和花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章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一)填空题1. 生理性疲劳主要包括体力疲劳、疲劳、疲劳和混合型疲劳等。

2. 体力疲劳主要是长时间劳动、工作和健身运动,运动系统过度活动,骨骼肌能源物质大量,代谢产物大量造成的骨骼肌细胞活动能力下降。

3. 生理性疲劳是机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现象,是一种“”信号,是防止机体功能受损的机制。

4. 生理性疲劳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经过休息和可以消除。

5. 现代竞技运动不断冲击人体的极限,机体功能水平在不断被打破而又不断建立新平衡的中发展提高。

6.负荷的与是影响整体各环节功能活动能否适应整体功能水平的重要因素。

7. 中枢疲劳可能发生在从直至运动神经元。

8.从神经-肌肉接点直至肌纤维内部的等,都是疲劳可能发生的部位。

9.通过整理活动,可减少肌肉的酸疼,有助于消除疲劳;使肌肉血流量增加,加速利用。

10.中医理论从整体出发提出了疲劳、疲劳和疲劳。

11. 整体和局部有密切的协作关系,整体是由局部组成的,但整体疲劳并非是局部疲劳的,整体疲劳更为。

12. Brooks认为,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肌工作能力降低的表现,其原因从运动到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发生。

13. 爱德华兹(Edwards 1982)形象地将运动性疲劳发生原因定位于从系统到联结部位,直至骨骼肌内部,形如一条链。

14. 剧烈运动后,释放量减少,使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发生障碍。

15. 高频电流刺激,能引起神经-肌肉接点前膜释放量减少,难以引起接点后膜,使骨骼肌细胞不能产生兴奋、收缩。

16. 肌质网终池具有贮存及调节肌浆浓度的重要作用,这些作用在肌肉收缩和舒张过程中都起关键的作用。

17. 运动时有多种因素可以影响肌质网的机能(如ATP含量减少,酸中毒,自由基生成等),进而影响了钙离子的和作用,因此与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常有着密切的关系。

18. 细胞内Ca2+代谢异常,肌浆网释放Ca2+减少和再摄取Ca2+能力下降,均会导致兴奋-收缩,出现。

19. 形体疲劳主要表现为、疼痛等征候;20.神志疲劳主要表现为虚烦不眠、、等征候。

(二)判断题1.在竞技体育领域中“没有疲劳的训练是没有效果的,没有恢复的训练是危险的”这句话不正确。

()2.生理性疲劳是机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生理现象,是一种“预警”信号,是防止机体功能受损的保护性机制。

()3.健身运动对身体功能的刺激与竞技运动一样深刻,产生的疲劳同样很复杂。

()4.现代竞技运动不断冲击人体的生理极限,机体功能水平在不断被打破而又不断建立新平衡的动态变化中发展提高。

()5.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肌工作能力降低的表现,其原因从运动中枢到骨骼肌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发生。

()6.剧烈运动后,Ach 释放量减少,不会影响神经-肌肉接点的兴奋传递。

()7.极量强度的有氧运动,肌肉疲劳可能与神经-肌肉接点前膜释放Ach量减少,难以引起接点后膜去极化,使骨骼肌细胞不能产生兴奋、收缩有关。

()8.细胞内Ca2+代谢异常,肌浆网释放Ca2+减少和再摄取Ca2+能力下降,均会导致兴奋-收缩脱偶联,出现运动性疲劳。

()9.不同运动项目的疲劳存在一定的规律性,短时间最大强度运动性疲劳往往与能源贮备动用过程受抑制有关。

()10.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性疲劳是由于肌细胞内代谢变化导致ATP转换速率下降所致。

()11.在静止用力练习时,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应部位持续兴奋,肌肉中血液供应减少以及憋气引起的心血管系统功能下降是产生疲劳的主要原因。

()12.代谢产物堆积学说认为产生运动性疲劳,主要是机体严重脱水导致血浆渗透压及电解质浓度的改变等因素引起的。

()13.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认为运动性疲劳是由于血液pH值下降,某些代谢产物在肌组织中大量堆积所致。

()14.按照巴甫洛夫学派的观点,运动性疲劳是由于大脑皮质产生了保护性抑制。

()15.爱德华兹(Edwards,1982)从肌肉疲劳时能量消耗,肌力下降和兴奋性丧失三维空间关系,提出了肌肉疲劳的突变理论。

()16.突变理论认为疲劳是运动能力的衰退,形如一条链的断裂现象。

()17.肌电测试表明,随着肌肉疲劳程度的增加,积分肌电(IEMC)逐渐加大,但均方根振幅(RMS)增加不明显。

()18.一般认为,同一个体在相同负荷练习后血乳酸升高或清除时间延长是运动性疲劳的征象之一。

()19.超量恢复的程度和时间取决于消耗的程度,肌肉活动量愈大,消耗过程愈剧烈,超量恢复愈明显。

()20.运动实践证明,运动员在超量恢复阶段参加训练或比赛,能提高训练效果和创造优异比赛成绩。

()21.运动性疲劳的中医理论是从整体出发,分型注重征候、项目特性、个体表现、四时气节与环境等。

()22.一般认为,同一个体血乳酸在安静时超过正常值范围,运动时最大乳酸值升高是运动性疲劳的征象之一。

()23.一般认为,同一个人在相同负荷练习后血乳酸升高或清除时间延长是运动性疲劳的征象之一。

()24.定量负荷后,恢复时间延长;基础心率加快不一定是疲劳的征象。

()25.大负荷训练日,血红蛋白持续下降或低于正常值是疲劳的征象。

()26.乳酸是糖酵解的产物,其中仍蕴藏有大量的能量可以被利用。

()27.研究认为,乳酸绝大部分用于合成肝糖原才能被再利用。

()28.运动时心肌从血液中摄取乳酸后加以氧化利用,肝和肾不能摄取乳酸作为糖异生作用的底物。

()29.肌肉进行适度强度收缩而产生的疲劳,一般是兴奋—收缩偶联受损害的结果,这种疲劳不可能在一堂训练课中被消除,须依靠运动后的营养等恢复措施。

()30.长时间耐力训练产生的疲劳被认为是低频疲劳(low-frequency fatigue),是因为慢肌中糖储备耗竭和快肌不能进一步募集补偿慢肌活动下降的结果。

这种疲劳仅需要短时间就能消除。

()(三) 多选题1.突变理论认为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在于()A 能量消耗引起肌肉的兴奋性下降;B 在ATP耗尽时,不引起肌肉僵直;C 肌肉兴奋性下降、能量消耗和肌肉力量衰退的综合表现;D 兴奋性突然崩溃,并伴随力量或输出功率突然衰退。

2.运动性疲劳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理论认为()A 长时间剧烈运动刺激对该调节网络影响不大;B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功能增强可以引起免疫功能减弱。

C 免疫功能下降,实质上是作为机体无法再继续工作的“信号”;D 通过释放细胞因子的“反馈性信息”,作用于神经-内分泌系统,提示机体应该适时“终止运动”。

3.生理性疲劳是机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生理现象,()A 是一种“预警”信号B 是防止机体功能受损的保护性机制C 是机体功能衰损的表现D 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经过休息和调整可以自行消除4.目前,有关中枢疲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A 中枢疲劳可能发生在从大脑皮质直至脊髓运动神经元B 运动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可改变运动神经的兴奋性,使脑细胞工作强度下降C 大脑ATP和CP水平明显降低,糖原含量减少,γ-氨基丁酸水平升高,脑干和丘脑的5-羟色胺(5-HT)明显升高,脑中氨含量也增加D 剧烈运动后,Ach 释放量减少,使神经-肌肉接点的兴奋传递障碍5.目前,有关运动性疲劳发生部位的外周疲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A 脊髓运动神经元B 神经-肌肉接点C 肌细胞膜D 肌质网6.非周期性练习和混合性练习,较容易产生疲劳的重要因素是()A 不习惯性的动作B 节奏性强的动作C 要求精力高度集中的动作D 运动中动作多变化的动作7.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的自由基学说认为()A 能造成细胞功能和结构的损伤和破坏B 使膜受体、离子信道、膜蛋白酶以及膜的液态性、流动性改变,造成对膜的通透功能的影响C 线粒体脂质过氧化使线粒体的呼吸功能及ATP的有氧合成发生障碍D 仅造成上述局部变化8.恢复过程的一般规律主要表现为()A 运动时主要是消耗能源物质,体内能源物质逐渐减少,各器官系统功能逐渐下降。

B 运动时能源物质消耗,体内能源物质逐渐减少,各器官系统功能不变。

C 运动停止后消耗过程减少,恢复过程占优势,各器官功能立即恢复到原来水平D 运动停止后消耗过程减少,恢复过程占优势,能源物质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逐渐恢复到原来水平9.超量恢复的规律主要表现为()A 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一段时间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

B 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一段时间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但保持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来水平。

C 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一段时间不能恢复到原来水平,但持续一段时间后可以超过原来水平。

D 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一段时间仅能恢复到原来水平,不能超过原来水平。

10.影响肌糖原恢复速度的主要因素有()A 运动强度B 运动频度C 运动持续时间D 膳食11.肌乳酸的代谢过程主要有()A 在肌肉收缩时,乳酸生成后即不断“穿梭”进入Ⅱa型肌纤维或Ⅰ型中氧化利用。

B 乳酸穿出肌细胞膜后经过弥散作用进入毛细血管,再通过血液循环将乳酸运输到体内其它各器官进一步代谢。

C 肝和肾不会摄取乳酸作为糖异生作用的底物。

D 运动时心肌从血液中摄取乳酸后加以氧化利用。

12.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认为引起运动性疲劳的主要因素包括()A 血液pH值下降B 机体严重脱水C 血浆渗透压改变D 血浆电解质浓度的改变(四)名词解释1.运动性疲劳2.心理(精神)疲劳3.脏腑疲劳4.神志疲劳5.生理性疲劳6.运动性力竭7.自由基8.“开窗”理论9.体力疲劳10.脑力疲劳11.整体疲劳12.骨骼肌疲劳13.电机械延迟(EMD)14.恢复过程15.超量恢复16.主观感觉判断17.积极性休息18.整理活动(五)简述题1.如何区分生理性疲劳与运动性疲劳?2.简述静止用力练习时的疲劳特点。

3.简述中医理论对运动性疲劳的分型。

4.简述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的区别与应用。

5.促进人体功能恢复的措施主要有哪些?6.简述运动性疲劳的分类。

7.何谓中枢疲劳?8.何谓外周疲劳?9.何谓兴奋-收缩脱偶联?10.简述非周期性练习和混合性练习疲劳特点。

11.简述突变理论及其特点。

12.简述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论。

13.简述超量恢复特点与实践意义。

14.简述中医药手段恢复特点。

15.简述肌糖原贮备的恢复特点。

(六)论述题1.如何认识运动性疲劳?2.阐述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的理论。

3.在学习运动技能中如何实践恢复过程?4.结合运动实践阐述疲劳特点。

5.实践中如何利用生理生化指标判断运动性疲劳?6.在运动实践中,如何应用“乳酸穿梭”特点安排训练负荷?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脑力疲劳;心理(精神)疲劳2.大量消耗;大量堆积3.生理现象;“预警”信号;保护性机制4.调整;自行消除5.生理极限;动态变化中6.性质;特征7.大脑皮质;脊髓8.线粒体;外周9.延迟性;乳酸10.形体疲劳;脏腑疲劳;神志疲劳11.代数和;复杂12.中枢;骨骼肌13.中枢神经;神经—肌肉14.Ach;兴奋15.Ach;去极化16.Ca2+;Ca2+;调节17.代谢;调节18.脱偶联,运动性疲劳19.肌肉酸痛;筋骨关节20.精神不振;困卷厌训(二)判断题1 错;2 对;3 错;4 对;5 对;6 错;7 错;8 对;9 错;10 错;11 对;12 错;13 错;14 对 15 对 16 对 17 错 18 对 19 错 20 对21 对 22 对 23 对 24 错 25 对 26 对 27 错 28 错 29 对 30 错(三)多选题1 .CD;2.BC D; 3 ABD; 4 ABC; 5 BCD; 6 ACD; 7ABC;8 AD;9 AB;10 ACD;11 ABD;12 ABC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