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专业(先进制造技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以下简称机械专业)是工科领域中重要的专业之一,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卓越工程师是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机械专业可以制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应该对机械专业的核心课程进行精选和优化。

核心课程包括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工艺、自动控制理论等,这些课程是机械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需要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中予以重视。

同时,还应该增加一些前沿课程,如3D打印技术、智能制造等,培养学生对新技术的敏感度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可以开设机械设计竞赛,让学生在团队协作中设计制造一个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机械装置。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实际的设计和制造技术,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企业,了解最新的机械制造技术和工艺流程,拓宽他们的视野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再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应该加强学生的实习实习环节。

可以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他们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熟悉机械设计和制造的流程,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管理能力。

同时,学校还可以成立实习指导小组,为学生提供实习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最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还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可以开设一些通识教育课程,如文化素养、团队合作、沟通能力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此外,还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交流和科研活动,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也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以及各类科技比赛,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应该注重核心课程的优化、实践教学的加强、实习实践环节的加强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精)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精)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Machine Design & Manufacturing and Their Automation(门类:工学,二级类:机械类,专业代码:080301)一、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专业领域内的技术基础理论和相关专业知识,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技术问题的基本素质,能在企业从事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机电设备的控制监护,或在相关行业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传授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及电子技术、机电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重视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机电设备控制监护、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与开发及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并掌握一定的社会科学、人文艺术、经济管理、法律、国防等方面的知识,具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爱岗敬业、求真务实、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数学、力学、机械学、机械设计工程学、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制造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基础、计算机及信息化技术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5、具有工程及设备的管理、安全、质量和效益观念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6、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能力;7、基本掌握一门外语,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

三、主干学科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电子学、计算机科学。

四、主要课程/学位课程主要课程: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需求。

为了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针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了本专业的培养方案。

一、专业概况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工科类专业的一种,旨在培养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目标1.理论水平: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力学等基础知识,深入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控制等专业知识。

2.实践能力:具备机械设计和制造的实际操作技能,能够熟练运用CAD/CAM等工具进行机械设计和制造。

3.创新能力:具备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能够在机械设计和制造领域中提出并解决问题。

4.工程素养: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跨学科交叉能力,能够在工程项目中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三、专业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力学等基础科目,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专业课程: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学、自动控制原理等核心课程,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思维能力。

3.实践教学:包括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实习等实践课程,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

四、实践环节1.实习实训:学生在大学期间需要参加一定的实习实训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和参与工程项目,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个人素质。

2.课程设计:学生需要完成一定的课程设计项目,锻炼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3.毕业设计:毕业前,学生需要完成一项毕业设计项目,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五、实验室建设学校将加强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和配备,配置先进的设备和软硬件工具,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六、专业发展前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可以在机械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行业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控制等工作。

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燕山大学试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总体方案1.总体思路主要依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以及“电子信息工程”等传统优势特色专业,联合国内一些知名企业,按过渡期、正常试招和正常招生三个阶段分步参加试点,逐步稳妥地推进,总结并吸收国内外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科学定位各专业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标准和培养目标,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对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需求。

通过深入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探索适于区域与行业、特色鲜明的地方重点大学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与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适应各种工程实践需求的能力。

2.组织管理体系(1)学校成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领导小组和工作组。

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本科教学工作及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担任,成员由相关学院、教务处、学生工作处、人事处、财务处、国有资产管理处等部门主要领导组成。

领导小组负责科学设计和部署各阶段的建设任务,提供政策、人力、财力保障,督促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与互相协作,指导解决推进工作中出现的复杂问题。

(2)“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工作组的成员由教务处、学生工作处、人事处、财务处、国有资产管理处等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及相关学院教学院长、工程教育专家、部分企业领导组成,下设“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办公室(挂靠教务处),具体负责该项计划的实施,就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学籍管理、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改革、教学计划、实训实习、毕业设计、校企合作、国际合作、质量保障、招生方式、毕业要求等方面开展工作。

(3)学校成立专门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聘请教学、科研及工程经验丰富的教授和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等担任委员,负责“卓越工程师”班学生培养过程中的指导与重大事宜决策。

如提出各专业、各层次人才培养规格和要求,探讨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提出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实施步骤,审定专业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等重大事项。

机械设计制造和其自动化(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和其自动化(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Mechanical Design and Manufacture and Automation(Excellentengineer program)专业代码:080202执笔人:审核人:毛征宇一、培养目标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适应、有特长”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创新品质和发展潜力,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应用方法和基本技能,在机械行业的生产和科研一线从事机电产品设计、制造、运行管理与维护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2.1 人才培养定位以华中地区产业链为依托,立足长株潭地区工程机械、矿山机械、轨道交通机械及高端数控机床等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需求,采用校企联合培养形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打造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机械工程师。

2.2 “3+1”培养模式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即在校学习3年,企业实习、实训1年。

2.3 轮岗实习与项目设计相结合在企业学习阶段,采用“轮岗实习”与“项目设计”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分别针对企业的研发、生产、管理与维护进行系统培训。

具体完成工业基础知识训练、质量管理训练、机械成套设备的制造与装配工艺训练、企业生产和工程项目管理、机械设备运行与维护、机械产品技术服务、机械成套产品的安装与调试等7个方面专业知识能力的轮岗训练。

同时以项目贯穿于一年的学习中。

第七学期设置“机械传动系统创新性设计与工艺训练”项目设计环节,在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指导下,使学生接受机械产品、机械装置设计、机械系统设计及工艺安排企业项目作为设计课题,使学生在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与创新能力上得到进一步提高。

2.4 科学、严谨的企业学习阶段管理办法与学校培养方案相配套,制定了“企业培养方案”,采用双导师制,对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考核,确保各阶段的培养质量。

因此,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应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1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自动控制、企业管理等相关基础知识;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锁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基本的科技开发与组织管理能力;6)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准则,身心健康,意志坚定,勇于开拓。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目录1. 内容描述 (3)1.1 培养目标 (4)1.2 培养原则 (5)1.3 培养模式 (5)1.4 课程设置依据 (7)2. 专业基础与核心课程 (8)2.1 机械设计基础 (9)2.2 机械制造技术 (10)2.3 控制工程基础 (12)2.4 自动控制原理 (13)2.5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14)2.6 智能制造技术 (15)2.7 程序设计基础 (17)2.8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18)2.9 专业英语 (19)3. 实践教学与工程训练 (20)3.1 实验、实习、实训 (22)3.2 综合性实践项目 (26)3.3 创新创业训练 (27)3.4 毕业设计(论文) (28)4. 技能与素质教育 (30)4.1 计算机应用能力 (31)4.2 外语应用能力 (33)4.3 工程软件应用 (34)4.4 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 (35)4.5 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37)4.6 终身学习能力 (38)5. 教育教学资源与保障 (39)5.1 教学设施与环境 (41)5.2 师资队伍 (42)5.3 教学内容与方法 (43)5.4 教学质量监控 (44)6. 师资队伍建设与培训 (45)6.1 教师队伍结构 (46)6.2 教师专业发展 (48)6.3 教学团队建设 (49)7. 评价与反馈机制 (50)7.1 学生评价体系 (51)7.2 教师评价体系 (52)7.3 培养方案评价 (54)7.4 反馈与修订 (56)8. 管理与实施 (56)8.1 教学管理 (58)8.2 学生管理 (59)8.3 质量监控 (60)8.4 实施计划与进度 (62)1. 内容描述本方案旨在培养掌握机械工程基本理论、自动化技术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专业人才,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从事设计、制造、测试、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卓越工程师。

机械工程基础知识:包括机械设计理论、材料科学、制造工艺等核心课程,使学生掌握机械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背景和目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工程类专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管理等工作。

二、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1)高等数学:介绍基本的微积分和数学分析知识,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2)大学物理:涵盖力学、电磁学、光学等基本物理学知识,为后续的机械原理和电气控制等课程提供理论基础。

(3)工程图学:培养学生具备机械图纸的绘制和阅读能力,掌握工程图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材料力学:介绍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力学行为,为机械设计提供材料选择和分析的基础。

2. 专业课程(1)机械原理:介绍机械系统的结构和运动原理,培养学生进行机械设计和分析的能力。

(2)机械制造工艺学:介绍常见的机械制造工艺和加工方法,培养学生的制造工艺分析和优化能力。

(3)自动控制原理:介绍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进行自动化设计和控制的能力。

(4)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机械设计和制造的能力,包括CAD、CAM等软件的应用。

3. 专业选修课程(1)机器人技术:介绍机器人的结构和控制方法,培养学生进行机器人系统设计和应用的能力。

(2)数字化制造技术:介绍数字化制造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进行数字化制造系统设计和管理的能力。

(3)智能控制技术:介绍智能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进行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和优化的能力。

三、实践环节1. 实习实训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参加实习实训,通过在企业或科研院所的实践活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2. 毕业设计学生需要进行毕业设计,选择一个具有一定难度和创新性的机械设计或制造项目,完成设计方案、制造和测试等工作,并撰写毕业论文。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汕头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汇报材料一、正进行的工作1. 制定了详细的实施计划和预算方案(见附件一)。

2. 汕头大学已根据实施方案批复了支撑经费。

3. 明确培养目标:要依据社会需求、学校定位、专业特色,制定出适合本学校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4. 初步制定了专业教学大纲和培养标准:根据工程师培养共同体各方的深入调研,制定出一系列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学习效果目标,并形成一个集合。

5.制定了专业课程计划及企业培养方案:依据专业学习效果目标集合,制定合理的课程与实践环节结构,制定每门课程或环节的课程大纲,并明确各课程与实践环节对专业学习效果目标的贡献,形成整体的矩阵或其它表现形式。

课程计划保证3年完成全部的校内学习环节。

6. 与东莞伟易达公司、汕头创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汕头新华包装机械有限公司合作,已选派了14位2007级的同学在企业进行为期1年(到2011年5月30日)的企业培养和毕业设计,并逐步形成了管理制度和相应的管理文档,为今后2010级的全面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意见和建议1. 尽快出台与企业联合建设“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实施方案和申请指南;2. 给出企业长期联合培养的具体激励机制;3. 尽快汇总出各高校在与企业联合培养方面的经验和做法的材料,便于相互学习和提高;4. 如何建议各区域实施高校的联动机制?5. 中小民营企业如何与高校进行有效的产学合作?附件一:汕头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0-2014年实施计划和经费预算一、原则与任务1.1 实施原则多环节统一培养原则:依据EIP-CDIO工程教育改革的要求,在本科生阶段设立学业导师制,一级项目设立指导教师,毕业设计设立指导教师。

这些环节目的都是培养学生的四大能力,有条件和可能将这些环节统一起来培养。

通过这样的原则,即达到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又满足EIP-CDIO工程教育改革的需要,同时要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也比现在的单独环节的培养更有成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卓越计划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卓越计划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卓越计划)(“3+4”)(级)一、培养目旳本专业基于“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旳工程教育理念,面向区域经济建设需要与机械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以数控操作技能和工程技术应用为主线,着力培养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应用措施和基本技能,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能在机械行业生产一线从事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机电产品设计制造、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机电技术运用与改造,以及机械行业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旳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毕业生应获得旳知识和能力本专业学生重要学习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测试技术、机电控制技术等方面旳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旳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电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旳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如下几方面旳知识和能力:1.具有良好旳心理素质、道德品质和很好旳人文素质,具有较强旳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旳职业道德。

2.具有从事机械工程工作所需旳有关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经济和管理知识,有机械工程科学旳知识和应用能力。

3.具有设计和实行工程试验旳能力,并可以对试验成果进行分析。

4.具有机电系统设计、维护、调试以及工艺分析与设计旳能力,具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旳基本素质。

5.具有技术文献检索旳基本能力,具有阅读和翻译本专业英文资料,并具有一定旳听、说、读、写能力。

6.具有专业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旳基本能力,可以初步处理本专业旳基本工程技术问题,具有较强旳自学习能力,具有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组织管理旳基本能力。

7.具有团体合作精神和较强旳交流沟通能力,具有一定旳开拓与创新精神。

8.具有国际视野、终身教育旳意识和继续学习旳能力。

三、重要课程工程力学I 工程力学II 工程材料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数控加工工艺学四、重要实践性环节课程设计假期企业顶岗实习专业技能综合实习CAM实训毕业设计五、重要专业试验课程试验(工程材料机械制造技术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制造工艺学等)六、原则学制四年七、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八、周次分派九、教学进程安排符号阐明:—理论教学★入学教育~军训×实习// 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考试十、课程教学进程表课程教学进程表(续)十一、集中实践性环节教学进程表十二、课程模块学分分派表十三、课程课时分派表十四、有关阐明1.形势与政策课程按专题分散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1学分不计入总学分。

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学校培养标准

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学校培养标准

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学校培养标准根据国家通用标准,按照行业专业标准的基本要求,结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和办学特色,制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机械工程师培养的学校标准。

应用型工程师主要从事产品的生产、销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维护。

按照本标准培养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工程学士,达到了见习机械工程师技术能力要求。

1技术知识和推理能力1.1基础科学知识1.1.1自然科学基础知识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物理具备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包括数学或数值技术、测试与试验的应用能力。

1.1.2工具性知识大学英语、机械制图、C语言程序设计具备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计算机网络与专业常用软件的应用能力;英语的阅读和交流能力;扎实的工程制图知识、工程实践中熟练表达复杂图形的能力,熟悉机械工程相关的标准。

1.2核心工程基础知识1.2.1工程力学与材料科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掌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具有应用其发现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1.2.2电工与电子技术电工学、电子技术掌握电工学、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应用其发现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1.2.3计算机与控制技术控制工程基础、机电数字控制基础、电器控制与PLC技术掌握控制理论、单片机、PLC的基本知识,具有单片机、PLC编程能力和应用工程控制的能力。

1.2.4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技术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掌握机械系统设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用计算机进行零、部件的辅助设计与分析;了解实用设计方法和现代设计方法;掌握常用工程材料的种类、性能,以及材料性能的改进方法,能够针对零部件性能要求合理选材;熟悉本岗位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技术内容、方法和特点,能进行工艺方案、工艺装备以及参与生产线和车间平面布置设计,分析、解决现场出现的工艺问题;熟悉机械制造主要设备的工艺范围、设计原则与程序以及技术经济评价指标;熟悉常用传动与控制技术,能够进行常用传动与控制设备、零部件的选择、调试和维护;掌握流体传动、电机、电器、拖动控制等原理,具备初步分析、处理机电液传动与控制系统的能力;了解机械制造自动化的有关知识。

福州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福州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扎实基础理论、科学思维方法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从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的设计、研究、管理与创新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模式采取“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即3年校内培养加累计1年时间在企业学习,四年级结束时,对满足培养要求的学生发给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文凭。

三、规模和生源每年面向本科第一批理工类招收全日制本科生200人,从2010级起该专业全部学生均将纳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四、培养措施及特色1、突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打造一批工程教育特色课程坚持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核心,大力开展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加速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培养大批素质高、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的应用综合型人才,除了现有在校的理论课程学习外,将突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打造一批工程教育特色课程,如安全生产教育、企业现场工种工作、基本设计模式、机电产品设计与制造、检验方法与测试、质量体系认证认识、设备安全检验技术、原料采购与产品销售、成本核算与质量控制、生产组织与管理、产品开发与制造过程、工程项目管理实习、课题论证调研、基本工艺设计与管理。

2、学生至少一年时间到企业顶岗或挂职,接受工程实践训练通过到企业顶岗或挂职,接受工程实践训练,学生能掌握本行业相关的政策、法律和法规;能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按确定的质量标准、程序开展工作;能与项目相关方(委托人、承包商、供应商等)协商、约定;能建立和使用合适的管理体系,组织并管理计划和预算,协调组织任务、人力和资源,提升项目组工作质量;能具备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能力,洞察质量标准、程序和预算的变化,并采取恰当的措施,确保项目或工程的顺利进行;学生参与指导和主持项目或工程评估,能提出改进建议。

3、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利用机械学院与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院等单位多年开展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校与企业双导师制方面积累的经验,在大一和大二的基础阶段配备校内专业导师,对学生开展学业规划和指导,进入大三后再为学生配备校内和企业双导师,根据学生情况和企业生产实际需要选定合适的培养方向,并为学生学习、实践和科技创新提供指导。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 .doc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 .doc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Mechanical Design and Manufacture and Automation(Excellentengineer program)专业代码:080202执笔人:审核人:xxx一、培养目标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适应、有特长”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创新品质和发展潜力,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应用方法和基本技能,在机械行业的生产和科研一线从事机电产品设计、制造、运行管理与维护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2.1 人才培养定位以华中地区产业链为依托,立足长株潭地区工程机械、矿山机械、轨道交通机械及高端数控机床等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需求,采用校企联合培养形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打造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机械工程师。

2.2 “3+1”培养模式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即在校学习3年,企业实习、实训1年。

2.3 轮岗实习与项目设计相结合在企业学习阶段,采用“轮岗实习”与“项目设计”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分别针对企业的研发、生产、管理与维护进行系统培训。

具体完成工业基础知识训练、质量管理训练、机械成套设备的制造与装配工艺训练、企业生产和工程项目管理、机械设备运行与维护、机械产品技术服务、机械成套产品的安装与调试等7个方面专业知识能力的轮岗训练。

同时以项目贯穿于一年的学习中。

第七学期设置“机械传动系统创新性设计与工艺训练”项目设计环节,在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指导下,使学生接受机械产品、机械装置设计、机械系统设计及工艺安排企业项目作为设计课题,使学生在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与创新能力上得到进一步提高。

2.4 科学、严谨的企业学习阶段管理办法与学校培养方案相配套,制定了“企业培养方案”,采用双导师制,对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考核,确保各阶段的培养质量。

因此,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应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自动控制、企业管理等相关基础知识;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锁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基本的科技开发与组织管理能力;6)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准则,身心健康,意志坚定,勇于开拓。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

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道德养成为根本,以工程实践为主线,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坚持近些年我校教学改革的探索经验和成功的做法,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

努力发展校企合作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机制,确保大学、企业和学生等三方在人才培养上的积极性和深度参与,为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与良好综合素质的全面型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基础理论,学习包括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受到企业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执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应用型工程师的基本标准,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维修、生产组织管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沟通交流能力和职业道德。

在学校和企业的双重培养目标的影响下,应达到如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系统的掌握本专业宽广的技术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现代控制技术、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对机械工程问题具有系统表达、建模、求解、论证及设计的能力;、能正确认识机械工程学科对于客观世界的影响,了解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熟悉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关的政策和法规;、熟悉制造业企业运作基本模式与流程,养成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具有编制、实施机械制造工艺规程、从事工装设计、制造工作的能力,具有从事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设备的编程及操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先进制造技术方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先进制造技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旨在教育培养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技术应用、数控加工工艺、数控加工编程、数控机床设备电气设计和安装调试、加工操作及故障诊断、数控机床维护和维修的现场应用型高级机械制造工程师,侧重于先进制造技术的综合运用,不过分强调理论基础的系统化,但要求掌握较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具备较强的专业适应能力,具有跟随技术进步,不断自我完善和长远发展的潜力。

二、培养标准依据先进制造技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学校专业标准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的基础知识、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按课程知识模块分别表述如下:(1) 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掌握必要的数理知识,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和外语,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扩大学生知识面和广度,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兼备人文、社科与科学素养;(2) 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的电工和电子技术、微处理器应用以及机电系统运行所需的控制理论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应用能力;(3) 培养学生掌握常规低压电气元件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方法,掌握可编程控制(PLC)系统的设计与集成方法,掌握数控机床中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调试、使用和维护(维修);(4)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机械设计理论和技能,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知识,要求能够熟练编写出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并运用先进制造设备完成机械加工过程;(5) 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制造所需要的机械CAD和CAM知识,要求熟练使用比较流行的相关软件,培养相应的二次应用开发能力,特别强调与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知识的结合和综合运用;(6) 培养学生在掌握数控机床基本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熟练操作和使用各类数控机床,制造合格的机械零件,并且能够科学合理地维护、保养和维修,以发挥出数控机床的综合效能;(7) 通过专业素质拓展培养学生解决机械制造工程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跟踪先进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及时更新和提升专业技能,并具备终身学习意识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8) 通过企业实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加以综合运用,培养学生具有现场工程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程意识;(9) 通过多层次、多种形式的课外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合理构思,创新设计和科学实施本专业领域有关的工程项目的能力。

三、基本学制四年。

四、培养模式依据机械制造行业对本专业现场工程师的能力要求与课程及教学活动关联矩阵(附件1),具体实施“基础教育+专业教育”、“校内教学+企业实践”两个两段式(1+2+0.5+0.5)的教育培养模式,即:一年级为基础教育,二年级和三年级为专业教育,前三年在校内培养,第四年在相关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顶岗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

五、理论课程体系根据学校实施“卓越计划”总体方案,结合先进制造技术卓越工程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打破传统的“基础课-专业课-工程实习”三段分割的教学模式,以如图1所示的“专业能力进阶”培养方式对应用型先进制造技术卓越工程师的教学计划进行科学合理安排,全过程采用“系列化项目教学法”,多维度、交错融合、螺旋式提升学生的综合工程应用能力,通过项目内容侧重点的差异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能力培养。

掌握机械零件、机械结构、机械设备和机电控制的基本工作原理,能够熟练准确地识图和制图,具备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掌握金属材料特性和机械制造工艺,熟悉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和机电控制的核心技术,具备利用工程语言初步分析实际问题和进行专业表达的能力。

获得大型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系统化训练,具备综合利用专业知识和科学的实践方法准确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全过程 采 用系列化 项依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先进制造技术卓越工程师面向机械制造行业的需求,重点培养学生在机械制造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可编程控制系统设计与集成、数控机床操作以及故障诊断维修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根据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将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要求按照公共基础模块、机电系统控制基础模块、顺序控制系统模块、机械设计制造基础模块、CAD/CAM模块、数控机床综合运用模块、综合素质拓展模块、校企联合培养模块、综合能力课外培养模块等9个模块进行划分,具体的模块构成如图2所示。

公共基础模块思想道德修养数学和物理知识计算机和英语运用能力1~4学期校内培养1、主要课程图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先进制造技术卓越工程师培养课程模块化体系人才 培 养 体 系综合能力课外培养模块社会实践模块创新能力培养模块1~8学期 校企联合培养校企联合培养模块企业实习模块毕业设计模块7~8学期 校企联合培养紧紧围绕每个知识点制订先进制造技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实施方案,并设置相应的主要课程包括:工程制图(含AutoCAD)、机械设计基础、数控加工技术、数控加工工艺与夹具、数控机床及刀具系统、机床电气与PLC、数控技术、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等等。

2、课程模块(1) 公共基础模块教学目的:基础教育主要包括数理知识、思想道德、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学习和培养,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通过扩大学生的知识广度,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兼备人文、社科与科学素养。

模块构成:该模块包含政治思想、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所有的“两课”教育;工科学生必备的数学(高等数学和工程数学)、大学物理基础知识;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学体育等。

整合内容:学校统一将对“两课”教育、大学英语考级(CET4)和大学体育在全校层面上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注重实效和应用能力的提高。

(2) 机电系统控制基础模块教学目的: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电工、电子、微处理器应用以及机电系统运行所需的控制理论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能力。

模块构成:电工、电子技术及其实验,微处理器原理及应用和综合训练,机电一体化系统及其控制理论,电力拖动伺服系统以及数控检测技术等。

整合内容:以机电一体化系统作为应用背景和控制对象,强调够用的控制理论基础知识和实用的控制手段。

(3) 顺序控制系统模块教学目的:掌握常规低压电气元件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方法;掌握可编程控制(PLC)系统的设计与集成方法;了解液气压传动的基本知识、执行元件和气动基本回路的组成及控制;掌握数控机床中“液-气-电”控制系统的设计、调试、使用和维护(维修)。

模块构成:机床电气与PLC及其课程设计、液压与气压传动等。

整合内容:将常用的机床低压电气控制线路与可编程控制器应用进行整合,在整个模块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数控机床对象进行展开,并注重理论教学和工程实践环节相结合。

(4) 机械设计制造基础模块教学目的:要求学生通过本模块的学习掌握基本的机械设计理论和技能,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知识,编写出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并运用先进制造设备完成整个机械加工过程。

模块构成:工程力学、金属材料及加工、机械设计基础、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数控加工工艺与夹具以及相应的课程设计和综合训练实习等。

整合内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要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尽量避免内容重复;《数控加工工艺与夹具》课程要求重点介绍夹具的设计规律和先进的设计理念,并强调其重要性。

(5) CAD/CAM模块教学目的:掌握机械制造所需要的机械CAD和CAM知识,熟练使用比较流行的相关软件,培养相应的二次应用开发能力,特别强调与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知识的紧密结合和综合运用。

模块构成:工程制图及其软件应用实训、机床测绘、CAD/CAM实习(含机房理论授课)等。

整合内容:《工程制图》重点在于运用相关软件绘制标准的机械图纸,根据实习企业的需要优先使用Solidworks软件;工程制图测绘训练对象确定为机床,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支撑;《CAD/CAM实习》重点介绍实用软件的工程应用,期间在计算机房完成理论授课。

(6) 数控机床综合运用模块教学目的:在掌握数控机床基本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熟练操作和使用各类数控机床制造合格的机械零件,熟悉数控机床设备电气设计和安装调试方法,并能够科学合理地维护、保养和维修,以发挥出数控机床的较高综合效能。

模块构成:数控机床及刀具系统、数控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以及两个独立环节的数控加工实习等。

整合内容:在普通数控车削和数控铣削加工的基础上,要求充分利用流行的CAM软件能够完成复杂机械零件的加工及精密测量,特别强调多轴联动数控加工中心的高效运用;还包括数控设备的装调、维护和维修。

(7) 综合素质拓展模块教学目的:要求学生通过文学类、艺术类、社科类公共选修课程的学习,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根据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的需要,通过专业素质拓展课程的学习,对相关专业领域进行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应用。

模块构成:公共素质类拓展课程包含文学类、艺术类、社科类、经管类选修课程;专业素质拓展在前面相关课程模块基础上,继续向最新前沿技术、知识综合技术、跨领域交叉技术和顶岗实习企业所涉及领域进行拓展,主要包括企业管理、职业教育心理学、专业英语、机电一体化系统概论、先进制造技术概论、特种加工技术、逆向工程及应用、计算机辅助质量管理和企业实习预备知识概论等。

(8) 校企联合培养模块教学目的:参与企业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企业管理等工作,将所学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并加以综合运用。

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现场工程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程意识,进一步强化学生在相关行业及企业生产第一线现场分析和解决本专业方向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模块构成:企业顶岗实习、企业毕业设计。

(9) 综合能力课外培养模块教学目的:通过多层次、多种形式的课外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资料收集、项目研发和自我学习的能力、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等,使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得到锻炼和提高。

模块构成: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组织活动、参加科技竞赛、课外系列化创新项目教学、教师科研、专业技能培训与认证等。

3、理论课程体系鱼骨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先进制造技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模块化理论课程体系鱼骨图如图3所示。

. . . . .. 专业word 可编辑 .现场工程师数控机床综合运用模块综合素质拓展模块CAD/CAM 模块机械设计制造基础模块机电系统控制基础模块顺序控制系统模块公共基础模块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工程力学B数控技术工程制图-D液压与气压传动数控机床及刀具系统数控加工技术B 机电一体化系统概论金属材料及加工B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电工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A 电力拖动与伺服系统机床电气与PLC-A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积分变换大学物理 先进制造技术概论大学英语C 程序设计新生入学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机械设计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数控加工工艺与夹具B职业教育心理学企业管理人文社科类选修课逆向工程及应用B图3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先进制造技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模块化理论课程体系. . . . . . 专业word可编辑.. . . . .六、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相对应,在上述课程模块中基本都设置有相应的工程实践环节,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