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课件(共22张PPT)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课件(共22张PPT)

对某个字的理解:此句意思是处处是春色,人们还要到南山去寻觅。“苦”,形容 执著地追求,表达出了人们这种寻觅春色的执着。
(四省联考)C.“无巡”意为不拣选地方,形象 地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畅饮时的随意状态。
薄暮出城仍有伴, 携壶藉草更无巡。
对某个字的理解:这里的“无巡”当是不停推杯换盏地饮酒,分不清喝了多少巡 (次)。
作者 陆游 李贺 王建 陈与义 杜荀鹤 刘禹锡 陆龟蒙 王安石 陆游 杨巨源 陆游 魏了翁 李白 王勃
主题 爱国 乐观 坚定 美育 品格 劳动教育 友情 批判性阅读 耿介正直 积极乐观 劳动教育 国泰民安 深厚友情 个人价值4
命题价值导向
近五年来,高考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的选材主题基调是
昂扬明媚的,注重对学生的价值引导,非常注意所选诗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 一项是( ) A. 首句用词平易而含蕴丰富,写出了诗人与 友人重逢的感受,也体现出二人友情的深厚。 B. 诗人在称赞友人品行的同时对其处境表示 了担忧与同情,并告诫友人要适时曲意逢迎。 C. 二人河上相会,花朵争艳,鸟声此起彼伏, 生机盎然,烘托出了友人聚会的欢快之情。 D. 全诗情、景、理交融,既写出了对友人的 关切,也富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引人思考。
B.“花舞大唐春”写鲜花迎来的不是小 山村的春天,而是整个大唐的春天,尽显诗 人的胸襟与气魄。
C.“三径”运用典故写居处荒芜而内心 凄凉,与《归去来兮辞并序》“三径就荒” 的用法相近。
D.尾联卒章显志,诗人毫不掩饰地抒发 了自己喜悦的心情,祝愿年年岁岁风物常新。
【答案】C 【解析】“迷三径”有回家的路被萌发的春草遮蔽之意,但全诗洋溢着家
歌作品与教材相关内容的关联,也非常注意和学生生活实际 中的日常场景对接,尽可能营造一种令学生感到熟悉的生活 情境,真正考察学生的解读诗歌的能力。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课件(共45张PPT)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课件(共45张PPT)

政治:诸侯争霸 的繁荣,成为中国古
,战争不断,社 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
会混乱
展的高峰;
礼治
经济:铁农具、 ②为中国古代文化的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牛耕出现,社会 经济迅速发展
发展奠定了基础; ③对后世有十分重要
而深远的影响
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0
合作探究
以史为鉴:诸子百家的思想中有哪些积极的东西值 得现代社会吸收和利用?
0
原理。
0
合作探究
百家争鸣
文化 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学派 代表
主要思想
社会背景
影响
道家
儒家
墨家
0
பைடு நூலகம்法家
春秋 老子 战国 庄子 春秋 孔子 战国 孟子 战国 荀子
战国 0 墨子
0
战国 韩非子
“无为而治”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主张德政,反对苛政 仁政、民贵君轻
①促进了思想和学术
➢ 时代:春秋后期
➢ 国籍:楚国

著作:《道德经》 0
0
➢ 评0 价:道家学派创始人
0
➢ 主张:①应顺其自然; ②事物都有对立面, 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③政治上“无为而治”。
合作探究 孔子和儒家学说
任务三
【小组探究】观看微课:孔子及其学说,结合教材内容,小组合作整理孔子的个人信 息并掌握其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搜集整理学习孔子有关教育的言论,培养良好的学 习习惯。
儒家的仁政思想—— 以德治国,公平公正
孔子的教育思想—— 全民教育,因材施教等 法家的法治思想—— 以法治国,服务人民
0 墨家的兼爱非攻—— 博爱平等,反对战争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课件-优秀课件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课件-优秀课件

本词所塑的人物形象如下:
少年得志的英雄周瑜——(客观人物形象):雄 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感慨、叹息的“我”——(抒情主人公):多情应 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答案:通过周瑜形象和自我形象的对比刻画, 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人生易老而壮志难酬所 表现的抑郁难平的思想感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 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折柳赠别”是唐代著名风俗,《折杨柳词》 是唐代赠别思乡名曲。“羌笛何须怨杨 柳”“客舍青青柳色新”等唐代名句中都涉及 这一风俗,“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词。
“折柳”这首曲子富有惜别怀远之意。本 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 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 是全诗的关键。
无论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之类的景象, 还是“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 作尘,只有香如故”之类的物象,都归为景物 形象的范畴。这些艺术形象,同样也是客观事 物与作者主观的心灵相互交融的结果。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鉴赏角度——所写人物身份性格、所写 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态度。
激情探究:
阅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塑造 了什么人物形象?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思 想感情?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 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诗三四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 见长江天际流”描绘了怎样的形象?你感 悟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描写了作者由渡口相送以至“孤帆”“远 影”消尽,而自己仍然驻足远望的情景,感受 到了作者送别朋友而久久不肯离去的深沉而浓 郁的绵绵友情。

高考古诗词鉴赏(ppt)PPT课件

高考古诗词鉴赏(ppt)PPT课件

完整编辑ppt
23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1. 忧国伤时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反映离乱的痛苦 表达山河沦丧的痛苦 同情人民的疾苦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完整编辑ppt
24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2. 建功报国 建功立业的渴望 保家卫国的决心 报国无门的悲伤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 问:这首诗选用了哪些美好的意象?为我 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此事时认识 个什么样的形象?
完整编辑ppt
7
答题链接高考
• 【2016全国一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 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
完整编辑ppt
8
答题链接高考
• 8.(6分) • (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汉江江水回旋万里,分成
了很多支流。江水四溢,泛滥于中国,波涛汹涌 迅疾奔流。 • (2)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远望汉江水势浩瀚无边, 气势宏大的景象。 • (3)借景抒情,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
• “啼”字表面写黄莺鸣叫,深层写黄莺殷
殷挽留、凄凄惜别时离人伤心的啼哭,拟
人手法,赋予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
移位,曲笔手法,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
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完整编辑ppt
37
• 答题公式
公式: 释义+手法(修辞或表现)+表达 诗人的情感
模式:某字在诗中的意思是 ,生动的形 象地写出了 的情景,淋漓尽致地表达了 作者 的感情。

《古代诗歌鉴赏》课件(共218张)

《古代诗歌鉴赏》课件(共218张)
《古代诗歌鉴赏》 课件 (共218张)
《古代诗歌鉴赏》 课件 (共218张)
题材类别 山水田园诗 边塞军旅诗
怀古咏史诗
托物言志诗 送别怀人诗 羁旅思乡诗
《古代诗歌鉴赏》 课件 (共218张)
古诗题材类别总结一览表
主要手法
情感术语
借景抒情
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闲适淡泊悠然自得 超然物外 厌恶官场
《古代诗歌鉴赏》 课件 (共218张)
《古代诗歌鉴赏》 课件 (共218张)
-8-
三、审体裁,明章法,了解结构特点 以律诗和绝句为例,前人将律诗和绝句的章法归结为 “起”“承”“转”“合”四字。“起”即一首诗的起句,“承”是承接起句,是 “起”句的延续、延伸,“转”就是转句,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合”则是 合笔,是结句,往往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如王昌龄的《闺 怨》: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赏》 课件 (共218张)
-9-
首先“闺中少妇不曾愁”,这是“起”,写出了“少妇”无忧无虑的感受。 接着的“春日凝妆上翠楼”,这是“承”上句的“不曾愁”而来。这里,诗 人写少妇相思之情,不是直接进入,而是迂回曲折,所以,第三句“忽 见陌头杨柳色”承接上一句而“转”,其中一个“忽”字,明确地表明了 少妇的情感发生了变化。最后“悔教夫婿觅封侯”,是诗歌的“合”,是 少妇“怨”的集中表现,其中的“悔”字很好地表现了少妇由“不曾愁” 而达到最后的“怨”情。可以说,诗人的构思婉转曲折,很有吸引力, 而且卒章显志,使诗歌的感染力增强。
别留心四种意象:①月——“月是故乡明”,诗人移情于 月,象征人世间的聚散;②雁——“人归落雁后”,它是 触动诗人乡思的重要媒介;③危楼——“独自莫凭栏”, 古人常因思乡情切而登楼凭栏,借此表现归思;④书信— —“家书抵万金”,书信是用来传递相思之苦的,要领会 诗中家信的作用。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课件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 军 行》 5、厌恶战事,批评边将无能,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陇西行四首》
应该注意的是,边塞诗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复杂的,往 往是几种感情交织在一起。
比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包含了几方面的内容: 边塞壮丽的风光,边塞环境的艰苦恶劣,和朋友离别的不舍 之情,对家乡的思念。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读懂一首诗,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
古 读标题:诗歌题材
读作者 代 读注释
思想情感

诗歌形象:人物、景物(意境)、事物 志向哲理

读诗文 关键字(诗眼)词句 语言风格
表达技巧(艺术手法) 典故
8
7
6
5
4
3
2
1



羁托咏





旅物史




怀
思言怀



怀

乡志古





诗诗诗


诗 歌 题

1
山水诗主要以山水作为 描写和抒发感情的对象。描 写自然风光为主。
田园诗多以田园风光为题 材。主要是描写农村生活、农 夫和农耕。
田园诗的典型物象 景物、人物、农具、植物、动物
1、景物:郭外、原野、农田、墟落、炊烟、白云、清泉、郊外 、草屋、柴门、荆扉、 2、人:邻人、野老、农夫、樵夫、渔夫、林叟、山客、牧童 3、农具:耒、耜、锄头、犁 4、植物(食品):五谷(黍)、栗、桑、麻、菊、 5、动物:鸡、犬、牛、羊、蚕、蛙
抒情方 ①借景抒情,融情入景;②乐景写哀情(反衬)。 式

高中古诗词鉴赏精品PPT课件

高中古诗词鉴赏精品PPT课件
参考答案
苏轼的诗句表达了对历史流转、英雄不在的感慨,侧 重怀古。
“大江东去水悠悠”抒发了作者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 救之时的悲痛心情,侧重现实。
27.10.2020
14
四.看意象。
在诗歌中,常常有一种反复出现的 意象来表达诗人特定的情趣和意味, 它代表民族和人类共同的情感和体 验。也就是说,某些意象某些情感 具有对应规律。 必须以解读诗词的 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的诗词意象 为突破点。


3 诗歌的表达 技巧
4 诗歌的思想 内容和作者
27.10.2020
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的表 达技巧
评价诗歌的思 想内容和作者 观点态度
分析诗歌词句的表 达技巧、抒情手法 和塑造形象的方法 等
总结诗歌内容,分 析作者观点态度
5
具体要求
• ①理解诗歌中词语的含义。 • ②概括诗歌的中心思想。 • ③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 • ④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 ⑤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27.10.2020
1
27.10.2020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明确这个考点在高考中的地位、命题
特点、考查形式及命题趋向。 2、如何读懂一首古代诗词。
(过程与方法) 点拨引导、强化训练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热爱民族文化
27.10.2020
3
新课标《考纲》解读
1、考试能力要求 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
且答案比较开放,评阅赋分尺度不好把握。
3.从试题赋分看,除14份试卷保持原来分值外,天津
卷、重庆卷、湖南卷和辽宁卷的分值均作了1-3分的升值
微调,其中辽宁卷由原来8分升至11分。表明这些省份有

古代诗歌阅读与鉴赏(课件)

古代诗歌阅读与鉴赏(课件)

②每首诗的句数不限,可长可短。
近体诗的特点:
①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
②诗歌有严格的音韵格律要求,即绝句二四押韵,律诗二 四六八押韵。律诗四联八句律诗的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按表现手法分类:
浪漫主义 —— 想象、夸张、语言华美,一般表现对理想的 追求或对现实的不满和逃避。 现实主义——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 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其他还有:粗犷豪放、缠绵哀怨、含蓄蕴藉、悲怆幽怨。
例题:
对苏轼《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一词分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D、这首词反映了作者谪居黄州时的孤独与寂寞,表达了他 孤高自赏,不愿与世俗同流的生活态度。
答案:C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 对比、反语、反复等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抒情手段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怀古伤今
表现手法:
1、关于情与景 2、写史 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美景衬哀情 借古抒怀 虚实相生 借古讽今 想象 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 用典 铺垫 象征
诗歌具有以下重要特征:
1、强烈的抒情性:最集中、精炼、概括地反映社 会生活,充满作者浓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 2、和谐的音乐美:节奏鲜明,音调铿锵,讲究 押韵。 3、语言凝练,形象,含蓄。
古体诗 近体诗 隋唐时期出现的比较讲究音韵格律的诗歌。
古体诗的特点: ①作者是唐代以前的诗歌,一般都是古体诗。 ②唐诗中凡题目里有“行、吟、歌、引”等标志性字眼的 均为古体诗。

诗歌鉴赏(课件)-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课件(全国通用)

诗歌鉴赏(课件)-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课件(全国通用)

2.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 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6分)
①“翁前子后孙扶掖”句,认为家庭中应存在亲厚和睦, 谐乐融洽的伦理关系。
②“商行贾坐农耕织”句,指出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应各 守本分,各司其职。
每答出一点给3分。“结合内容”1 分,“分析道理”2 分。
送别 李白 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的友人即将乘船出发,沿水路驶往三峡方向。 B.诗人表示友人将去的地方景色优美,而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 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 D.诗中前后两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将离别的友人,含义并无不同。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注] 魏了翁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
读诗句 疏通句意,存疑最可贵
觅什么?什么人情?为什么苦?
热闹的节日氛围:声音、画面、动作、活动。
2021年上海卷 晁补之《虞美人》 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词中画线部分。
2020年全国1卷 陆龟蒙《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020年新高考1卷 杜甫《赠别郑炼赴襄阳》 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 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020年全国2卷 王安石《读 史》
须知此意无今昔:指必须要明白,此中的深意,从前和现在都是同一个道理。 须知,指必须要知道。此意,此中的深意。无今昔,指不用区分现在和从前。即现 在和从前都是一个道理。

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ppt课件

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ppt课件
克服畏难情绪,巧拿关键8分
万年 中学
高2012级高考复习专用
鉴赏古代诗歌考点阐释 考点要求:
❖1、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鉴赏文学 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 的观点态度。
考点分解
❖鉴赏形象意境 ❖鉴赏语言风格 ❖赏析表达技巧 ❖分析思想态度
1
鉴 分析诗歌中的
1.意境上突出了幽静的特点。(2分)表 现了作者对优美大自然的热爱。(2分)
夜雨连明春雨生,娇云浓暖弄微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鸽相对鸣。
2.这首诗表达技巧上很有特色,请分条简要 阐明。(4分)
2.表达技巧:(1)第二句运用了“弄”字, 具有拟人化特点,十分精当地描绘出和风轻拂, 雨云漂浮,丽日隐现的天气特征,相当传神。 (2)末句写耳中所闻,描写了绿阴深处乳鸽细 语的景象。以有声衬无声,突出了庭院寂寂之 境。(3)景中寓情,通过描写“春雨”“娇 云”“花竹”“乳鸽”等景物,表现诗人游沧 浪亭时闲适、愉悦的心情。(答对两条得4分)
⑵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 析。
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 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 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 然。
1.诗歌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思帝乡
孙光宪
如何?遣情情更多。永日水晶帘 下敛羞娥。六幅罗裙窣(sū)地,微行 曳碧波。看尽满池疏雨,打团荷。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⑴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 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
诗人的这一思想充斥在整篇诗作中。诗人以“云自无心 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 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 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

高考语文复习中国古代诗歌鉴赏优秀课件PPT

高考语文复习中国古代诗歌鉴赏优秀课件PPT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 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 谁知? 【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 (1)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 分析。 【答】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 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 情。
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
感。
(关系+景物+情感)
05年全国: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
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都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
(4)从关键词、关键句入手 关键词一般指诗眼或词眼,所谓诗词之眼,是指诗歌最精
炼传神的字眼,这些地方往往是诗歌感情之所在。如王昌龄的 《闺怨》:“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一个“悔” 字把这位少妇的“闺怨”浓愁抒发得淋漓尽致。王安石《葛溪 驿》(08年湖南):“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一个“乱”字,贯穿始终,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李白《菩 萨蛮》(04年浙江):“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一个 “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使主题更 加鲜明。
常规真题 09年辽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08年江苏: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类似的题目在高考中俯拾即是。常规命题都是直接要求
回答出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第一题是针对全篇的发问的,
第二题针对部分诗句发问。
变式真题 09年江苏: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 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07年天津:“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这两道命题,虽然没有直接要求回答出诗歌情感,但在回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问:诗人的形象是怎样通过诗句展现的?
答:苍茫的烟雨和孤独的 楚山,烘托出诗人送别时 凄寒孤寂之情;诗人以晶 莹透明的冰心自喻,展现 了诗人为官清白、心地纯 洁的形象。
二 、 自然景物

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一要重点关注动词 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宋 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尽人 皆知。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蓬勃 的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弄”字把诗人欣 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
二要关注修饰语 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 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 人心。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杨万里)
问:“惜”字和“爱”字用得好,好在哪 里?
答:诗人以一个“惜”字和“爱”字赋予泉 眼、树荫以人的感情(拟人)。泉眼爱惜细流,
树荫爱恋水之晴柔,富有情趣。
空园歌独酌,春日赋闲居。泽兰侵小径,河柳覆长渠。雨去花
光湿,风归叶影疏。山人不惜醉,唯畏绿尊虚。
晴景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纷纷
王安石改“飞来”为“纷纷”, 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 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例: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 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读者
意义
形象
形象
人物形象:A、 诗中的诗人形象 (“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B、作品中其他人物。 自然景物或意象:诗人感情的载体。
意象在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
一 、
人 物 形 象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这首诗刻画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 诗句通过“鸟飞绝” “人踪
(一)、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
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写景和语言有何特点?
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
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二)质朴
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 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 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 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 煜的词。
析:忌以偏概全,如 “苦”“愁”“寂寞” 等字眼,以免扰乱全 局理解,以为是概叹 梅之不幸,生怜惜之 情。应当整体把握 作者用先抑后扬手法, 赞美梅花的高格劲节, 美好品质。
要全面解读
语言
语言
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炼的,往往一词一 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 思想内容。
鉴赏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 、造句、 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 炼字炼意的技巧。其次,要学会根据语境推断 词义的方法,并特别注意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 等情况。
三要关注特殊词 (叠词、拟声词、颜色词等)
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 戚”,叠词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或 起强调作用),骤起悱恻意境。
三 项 关 注
推敲字词
一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齐己《早梅》 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 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 “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 师”。
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多种多 样的:在抒情方式上,有直抒胸臆、间接 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 故、借古喻今等;在表现手法上,有比 兴、对比、衬托、象征、虚实结合、动 静相映等;此外还有修辞方法的运用。
登幽州台歌 直 抒情方式 陈子昂 接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抒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情 诗句开门见山, 直叙登上高台后, “前
两诗都写梦,但写法有何不同? 两诗都写梦,但写法截然相反。白诗用记梦以抒念旧之情, 元诗一反其意,以不曾入梦写凄苦心境。白诗用入梦写苦思, 是事所常有,写人之常情;元诗用不曾入梦写心境,是事所 罕有,写人之至情。
(五)、含蓄
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 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 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如梦令(李清照)(1995年高考题)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 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 孤寂。而通过“蓑笠翁”“钓 江雪” 勾画人物,突出了一位 具有坚忍不拔、卓然独立、清高 孤傲的品格的人物形象。
长干曲
崔颢
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这首诗刻画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刻画了一个热情大方、聪明伶俐、略显唐突 与羞涩的少女形象。以自问自答的形式,通 过描写男女青年初次见面时的情景来刻画人 物。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间接抒情:寓情于景(或物)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 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 着诗人的离愁别恨。
乐(哀)景哀(乐)情
《谢亭送别》唐代谢诨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
缺月之夜,桐枝摇离,但闻静夜 寒鸟哀鸣,幽人竟也不见。凄清冷落 之情袭在心头,挥之不去。
研究性学习练习
根据下面提供的三首诗,分别描写松、竹、梅 的形象,并谈谈你们对“岁寒三友”传统审美情趣 的理解。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庭竹 [唐]刘禹锡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和 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首词用什么手法刻画了什么样的形象? 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活泼,感情 丰下 自己,以便偷偷地看闯进来的翩翩少 年这一动作, 把一个少女惊诧、惶恐、 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 栩如生地刻画出来。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 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常用公式:
鉴赏诗歌语言特色 风格常用词语
清新 绚丽 含蓄
质朴 明快 简洁
陶渊明朴素自然 杜甫沉郁顿挫 白居易通俗易懂 李白豪迈飘逸 王昌龄雄健高昂 杜牧清健俊朗 李商隐朦胧隐晦 王维诗画一体 李清照缠绵悱恻 陆游高亢悲壮
作 者 的 个 人 风 格
松、竹、梅
坚毅不拨的青松,“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
挺拨多姿的翠竹,清高而有节。
傲雪报春的冬梅,傲视风寒霜雪。
它们虽系不同属科,却都有不畏寒霜的高洁 风格。它们在岁寒中同生,历来被中国古今文 人们所敬慕,而誉为“岁寒三友”,以此寓意 忠贞的友谊,表现出“高风亮节”的雅意。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 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 尘,只有香如故。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三)、绚丽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 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 锦瑟 (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四)、明快 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
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
梦微之 (白居易)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酬乐天频梦微之 (元稹)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食:清露; 居:梧桐 -----品质高洁 声:远播悠扬 -----才华出众
处所:四海为家 队伍:门前冷落 希望:争春百花
生不逢时
怀才不遇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
闻 雁

寒 塘
赵嘏(gǔ)
韦应物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孤独怆凉的意境, 这意境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 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而 涕下”。
间接抒情:借景或借物抒情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 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 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借“原 白居易 上草”的顽强抗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争,尽情发出对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自然规律不可抗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拒的感叹。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 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问:这首词集合了哪些意象?这种种意象表 达了一个什么样的主题?
鉴赏宋词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 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 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找出词中意象,试分析其意境。
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诗意亮丽的景 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