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2.15冷空气过程简析
高考地理气候变化基础知识图解
高考地理气候变化基础知识图解在高考地理中,气候变化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理解气候变化的基础知识对于我们分析和解决相关地理问题至关重要。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直观的方式来深入了解这一关键内容。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并非简单地指天气的短期变化,而是指在较长时间尺度上,气候要素(如温度、降水、风等)的平均状态和变化趋势。
从时间尺度上来看,气候变化可以分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和近代气候变化。
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跨度极大,通常以百万年甚至亿年为单位。
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地球经历了多次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
例如,在冰期,全球气温显著降低,大量的水以冰的形式存在,海平面下降,陆地面积扩大;而在间冰期,情况则相反,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相对较短,一般是指几千年以来的气候变迁。
这一时期的气候变化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比如,温暖湿润的气候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了文明的繁荣;而寒冷干燥的气候则可能导致粮食减产,引发社会动荡。
近代气候变化则主要是指工业革命以来的气候变化。
在这一时期,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日益显著。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砍伐森林等行为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增加,进而引发全球气温上升,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是当前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之一。
其带来的影响广泛而深远。
在生态系统方面,气温升高会改变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许多物种因为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气候而濒临灭绝。
同时,冰川和冻土的融化也会破坏生态平衡。
对人类社会而言,全球变暖带来的危害更是不容忽视。
海平面上升威胁着沿海地区的城市和居民,许多低海拔的岛屿甚至可能被淹没。
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干旱、飓风等的频率和强度增加,给农业生产、水资源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巨大挑战。
此外,气候变化还会影响人类的健康,例如通过传播疾病、加剧空气污染等途径。
那么,导致气候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呢?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都在其中发挥着作用。
气温急剧下降的原因
气温急剧下降(也称为寒潮、冷空气爆发等)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解释:
1. 强冷空气南下:
- 当极地或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大规模向中低纬度地区移动时,会导致气温骤降。
这种冷空气南下通常与大气环流的变化有关,例如西伯利亚高压增强或北极涛动正位相等现象,使得冷空气得以南扩,形成强烈的寒潮。
2. 冷锋过境:
- 冷锋是冷气团向前推进,取代原来占据的暖气团,当冷锋过境时,气温会迅速下降,伴随阴雨、雪、霜冻等天气现象。
冷锋过后,气温往往会降至一个较低水平。
3.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影响:
- ENSO现象,特别是拉尼娜事件期间,可能会引起全球气候格局的变化,间接影响某些地区的冷空气活动,导致气温异常下降。
4.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极端气候事件:
- 在全球变暖的总体趋势下,气候系统稳定性减弱,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可能会增加。
虽然整体上看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但在某些特定时段和地区,可能会出现比以往更剧烈的气温骤降现象。
5. 城市热岛效应与局地气象条件:
- 城市化进程改变了地表特性,加剧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温差。
在某些情况下,当冷空气强烈袭击时,城市地区原有的温度优势可能会被打破,导致城市气温同样急剧下降。
6. 季节变化与天文因素:
- 随着季节变迁,尤其是秋冬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变远,日照时间缩短,太阳辐射强度减弱,这会自然导致气温下降。
同时,地球自转轴倾斜引起的日照角度变化也会影响各地接收太阳能的多少,进而影响气温。
综合上述各种因素,气温的急剧下降是多种自然和人为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可能有所不同,需要结合当时的气候背景和天气系统演变进行具体分析。
典型天气过程分析--天气分析I—寒潮1
低槽东移型
此类寒潮的冷空气常来自冰岛以南的 洋面,途径欧洲南部、地中海、里海、 巴尔喀什湖进入我国新疆或蒙古,然后 取西路或西北路影响我国各地。 这类寒潮的冷空气路径很长,容易 变性,所以寒潮强度不大。不过,在以 下三种情况下,冷空气可达到寒潮强度
(1) 低槽东移过程中,受地形、有新鲜冷空气 或贝加尔北部残留的冷空气合并使冷空气强度 加强. (2)低槽东移到乌拉尔山以东时,从黑海到里 海有明显的暖平流,高压脊发展,脊前西北气 流加强,促使新鲜冷空气从新地岛加速南下与 原低槽中的冷空气合并. (3) 蒙古气旋、东北低压强烈发展又向东北移 去,有利冷空气主力向东偏北移。黄河气旋及 江淮气旋发展将导致冷空气南下而爆发寒潮
以概括出三种主要的环流型:
小槽发展型 低槽东移型(这次过程) 横槽型
小槽发展型
小槽发展型也称为脊前不稳定小槽东移发展型。这类寒潮是由不 稳定短波槽发展引起强冷空气爆发造成的。 通常,高空500hPa不稳定小槽最初出现格陵兰以东洋面上。小 槽在东移南下过程中不断发展,最后在亚洲大陆东岸发展成一个大槽, 称为东亚大槽。对应槽后地面高压强烈发展,在高空西北气流影响下 东移南下,爆发寒潮影响我国。 实质是通过不稳定小槽、小脊发展,引导新地岛以西冷空气南下, 取西北路径经西伯利亚、蒙古入侵我国。
3、寒潮路径的预报:
1、地面高压的轴向。 地面冷高压的长轴方向往往就是寒潮入侵的方向。 如:高压长轴呈南北向时,冷空气南侵,当高压长 轴为东西向时,冷空气一般偏东移。
2、看地面正变压中心的移向。 地面+△P3和△P24中心的移向,大致与寒潮 高压的路径相同。 3、引导气流
4、寒潮降温的预报:
(1)、寒潮降温幅度预报,以确定冷空气的等级 ;
• • • • 符合寒潮环流形势 东亚大槽可能重建 南支与北支槽的叠加 地面气旋发展(先有北方气旋、后有南方气旋发展)
寒潮分析报告
寒潮分析报告1. 寒潮的定义和特点寒潮是指在气象学上,冷空气向南方快速传输的天气系统,带来较强的冷空气、降温和大风的天气过程。
寒潮常出现在冬季,是造成寒冷天气的重要原因之一。
寒潮一般具有以下特点:•温度降幅大:寒潮带来的冷空气是从高纬度地区袭击,其温度较低,使得气温迅速下降。
•持续时间短:寒潮的移动速度快,一般为几个小时到几天不等,很少会持续超过一周。
•强风伴随:寒潮过程中常常伴随着较强的风速,尤其是寒潮南下前沿带,风速往往较大。
2. 寒潮形成的原因寒潮的形成与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活动和大气环流的变化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以下因素会促使寒潮的形成:•冷空气活动:极地寒潮是最常见的寒潮类型,主要是由于极地冷空气活动带来的。
当极地冷空气在中高纬度地区经过山脉或其他地形障碍时,会加速向南方传输,从而形成寒潮。
•大气环流异常:当大气环流异常,如强冷空气锋面形成、高空急流等现象出现时,也会加速寒潮的形成和南下过程。
•冷涡效应:冷涡是指在冷空气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封闭低压系统,具有较强的旋转性,能够加强和延长寒潮的影响。
3. 寒潮的影响寒潮对气温、天气和生活带来显著影响。
以下是寒潮的主要影响方面:3.1 气温的下降寒潮带来的冷空气温度较低,往往导致气温的急剧下降。
在寒潮影响区域,白天和夜间的气温都会明显下降,寒潮南下带来的低温天气可能会持续几天甚至更长时间。
3.2 强风的影响寒潮伴随着较强的风速,尤其是寒潮前沿带。
这种强风往往会对交通、建筑物和农作物造成一定的影响。
寒潮过程中的大风还可能引发较大范围的沙尘暴。
3.3 降雪和冰冻天气寒潮过程中,随着冷空气南下并与湿气相遇,可能会引发降雪或冰冻降水。
这种降水形式会增加道路结冰的风险,对交通、农业和城市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3.4 对农业的影响寒潮对农业产生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寒潮带来的低温和冰冻天气可能损害农作物的生长,尤其是果树、蔬菜和一些早春作物。
此外,冷空气还会对农田的土壤水分产生影响,降低作物的产量。
寒潮的气候现象 解读寒冷天气的科学原理
寒潮的气候现象解读寒冷天气的科学原理寒潮的气候现象:解读寒冷天气的科学原理寒潮是指在冬季或初春期间,强劲的冷空气从北方或西北方向突然南下,并引起气温迅速下降,气候异常寒冷的现象。
寒潮的到来常常伴随着大风、降雪等极端天气,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农田、交通出行等带来很大的不便。
下面将根据科学原理解读寒潮的气候现象。
一、寒潮形成的原因寒潮的形成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冷空气活动和地形地势。
1. 冷空气活动:寒潮是由冷空气活动引起的,当北方或西北方的强劲冷空气加速南下时,会将原本温暖的空气迅速推向南方,使得气温急剧下降。
这种冷空气的活动是由于高空急流和地面气压系统的相互作用所引发的。
2. 地形地势:地形地势对寒潮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影响。
比如山地地形容易阻挡冷空气南下,使得寒潮南进的速度相对较慢;而平原地带则容易被冷空气直接影响,降温幅度更大。
二、寒潮带来的影响寒潮的到来会带来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影响:1. 温度急剧下降:寒潮的最明显特征就是气温突然下降,有时会显示为“冷气袭击”。
这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于户外工作的人们来说,需要采取措施保暖。
2. 极端天气现象:寒潮的到来常伴随着大风、降雪等极端天气现象。
寒潮的强冷空气与暖湿气流相遇产生大规模的云雪,给交通、农田等带来不便。
3. 气压变化:寒潮过程中,冷空气的南下会改变周围的气压分布。
由于冷空气密度大,一旦到达一定地区,会迫使原有暖空气上升,导致气压下降。
三、如何应对寒潮天气面对寒潮天气,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做好防护和应对:1. 注意保暖:寒潮天气应注意保暖措施,穿上厚厚的衣服、帽子、手套等防寒保暖物品,确保身体保持温暖。
2. 预防交通事故:寒潮天气路面容易结冰或积雪,给道路交通带来很大的危险。
出门前应该提前查询道路情况,慢行谨慎驾驶。
3. 防范农田灾害:寒潮天气对农田有一定的危害,如冻害、冰害等。
农民需根据天气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保护农作物的安全。
2024版《寒潮天气过程》PPT课件
《寒潮天气过程》PPT课件目录•寒潮天气概述•寒潮天气的形成原理•寒潮天气的观测与预报•寒潮天气的影响与危害•寒潮天气的防御与应对措施•寒潮天气的研究与展望寒潮天气概述定义降温幅度大影响范围广伴随大风和雨雪定义与特点寒潮天气是指由于极地或寒带冷空气大规模向南侵袭,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大风和雨雪的天气现象。
不仅影响北方地区,南方地区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短时间内气温骤降,降幅可达10℃以上。
寒潮天气往往伴随着大风和雨雪,给交通和农业带来不利影响。
冻害农作物低温导致农作物受冻,影响产量和品质。
影响畜牧业寒潮天气对畜牧业也有不利影响,如导致牲畜受冻、饲料短缺等。
道路结冰低温导致道路结冰,给交通带来不便和安全隐患。
影响航空运输寒潮天气可能导致航班延误或取消,影响旅客出行。
易引发感冒和呼吸道疾病低温使得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病毒和细菌。
加重心脑血管疾病低温刺激血管收缩,加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
通过对寒潮天气的深入研究,可以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公众提供更准确的气象服务。
提高天气预报准确性指导农业生产保障交通安全促进人体健康了解寒潮天气的特点和影响,可以指导农业生产者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损失。
对寒潮天气的预测和预警可以帮助交通管理部门及时采取措施,保障交通安全畅通。
通过研究寒潮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机制,可以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建议,促进人体健康。
研究意义与重要性寒潮天气的形成原理冬季,西伯利亚地区形成强大的高压系统,是冷空气堆积和向南爆发的重要源地。
西伯利亚高压极地涡旋阻塞高压极地地区低空的气旋式环流,可将冷空气引导至中纬度地区,与暖湿气流交汇产生寒潮。
中纬度地区高空的高压脊,可阻止冷空气向南扩散,使其在某地区堆积加强。
030201大气环流背景冷空气源地与路径源地冷空气主要源于北极、西伯利亚等中高纬度地区,这些地区冬季严寒,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形成冷高压。
路径冷空气南下主要有三条路径,分别是西路、中路和东路。
黄南地区一次寒潮天气过程及模式检验分析
黄南地区一次寒潮天气过程及模式检验分析摘要:2021年11月5~7日黄南地区出现了入冬以来的第一次强寒潮天气,此次冷空气强度大,影响整个黄南地区,伴随出现的强降温、降雪以及浮尘天气对居民生产生活、交通等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文采用常规观测资料、Micaps 高空和地面资料、欧洲中心(EC)模式和中国气象局(CMA)预报资料,利用天气学、动力学的方法,对此次寒潮天气成因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1)此次寒潮天气,高空有明显冷中心,中心值达到-44℃,地面上有冷高压和冷锋存在,入侵并影响黄南地区的冷空气路径主要是“东路”;(2)此次寒潮降温的原因主要是高层强冷平流的入侵以及晴空辐射降温共同导致的;(3)寒潮前期黄南地区的高温,聚集能量,给寒潮过程中的强降温提供了基础;(4)对于此次寒潮关键系统及降温幅度的预报而言,EC模式的准确性及稳定性比CMA模式更优。
关键词:寒潮黄南地区降温降雪数值模式1 引言寒潮天气过程是一种大规模的冷空气活动过程,寒潮天气的主要特征是降温和大风,有时还伴有雨、雪、雨凇等【1】。
青海地区的寒潮一般发生在春、秋、冬三个季节。
青海出现寒潮时,冷空气所经之处常出现降温、大风沙尘、降雪等天气,影响范围广【2】。
寒潮天气的预报不仅对居民日常生活至关重要,还对国防、经济生产部门做好预防其危害及利用其有效因素有重要的意义。
黄南藏族自治州(下文简称“黄南”)地处青藏高原的边坡地带,地势复杂,冬春两季受南下的冷空气影响较大,多半能在此地区达到寒潮的标准。
影响青南地区的冷空气一般分为两路,一路是强冷空气灌入南疆盆地后,逐渐溢入高原西侧阿尔金山山口,从而进入柴达木盆地,进而自西向东影响北部大部地区,后部冷空气很强时也可以南溢进入黄南地区,此股冷空气一般被青海天气预报工作者称为“西路冷空气”;另一路是北疆冷气团的一股冷空气沿着祁连山北侧的河西走廊地区迅速东移南下,因沿途路径相对较为平坦,移速较快,很容易在高原东北部河谷地区形成向西回流倒灌的冷空气,成为影响黄南等地区的另一股冷空气, 此股冷空气一般被青海天气预报工作者称为“东路冷空气”【3】。
霜降与冷空气寒潮冰冻天气的形成与特点
霜降与冷空气寒潮冰冻天气的形成与特点霜降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表示秋季逐渐进入寒冷的阶段。
在霜降之后,随着气温的下降,冷空气逐渐增多,形成了寒潮和冰冻天气。
本文将讨论霜降与冷空气寒潮冰冻天气的形成与特点。
一、霜降的形成霜降是指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中纬度地区平均气温降至摄氏10度以下的节气。
这一时期,北半球太阳照射的角度逐渐降低,日照时间减少,导致地表温度下降。
同时,由于北方地区的冷空气活动加剧,冷空气向南方移动,带来了较低的温度和湿度,这使得霜降时期的气温进一步下降。
二、冷空气的形成冷空气指的是温度较低、密度较大的空气团。
冷空气主要形成于北方高纬度地区,当高温低压系统活动较强时,会将冷空气推向南方。
冷空气的运动过程中,会与暖空气相互作用,形成锋面,从而带来降雨和变温。
冷空气在移动过程中,经过地形障碍或其他气象条件的影响,其影响范围和程度会有所不同。
三、寒潮的特点寒潮是冷空气南下的一种极端天气现象,其特征是短时、大范围的低温天气。
寒潮来袭时,气温迅速下降,风力增大,天空晴朗或多云,湿度较低。
寒潮所带来的强冷空气使得温度急剧下降,甚至出现冰冻现象。
此外,寒潮还会影响大气压力分布,引发强风和大风降温天气。
四、冰冻天气的特点冰冻天气是寒潮和冷空气的共同效应,其特点是低温、结冰、降雪和大风。
在冰冻天气中,气温通常在零度以下,导致水体结冰以及路面结冰,给人们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不便和危险。
此外,降雪也是冰冻天气的表征之一,大风同样会伴随降温,加剧天气的寒冷程度。
冰冻天气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一系列的影响。
在冰冻天气中,人们要加强防寒保暖措施,注意交通安全,避免滑倒和事故的发生。
农业方面,冰冻天气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种植户需要采取措施防止农作物的受冻、冻害现象的发生。
总结起来,霜降与冷空气寒潮冰冻天气形成的原因是太阳照射角度减小、冷空气南下、温度下降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寒潮和冰冻天气的特点是短时、大范围、低温、风力增大、结冰以及降雪和大风等现象。
14.12.20第三波较强冷空气过程简析
2014年12月20-22日较强冷空气过程简析
2014年12月20日一股较强冷空气(部分地区寒潮性冷空气)南下,过程最低气温如下:
21日
徐家汇2.1度,人民广场1.6度,陆家嘴1.7度,青浦0.3度,松江0.7度,宝山1.5度,崇明-1.5度,奉贤-1.4度,嘉定1.1度,金山-0.3度,闵行1.2度,浦东1.7度。
22日
徐家汇0.1度,人民广场-0.1度,陆家嘴1.1度,青浦-4.5度,松江-2.7度,宝山-3.3度,崇明-4.9度,奉贤-4.3度,嘉定-2.9度,金山-1.7度,闵行-3.0度,浦东0.1度。
以下为存档图1、温度实况
2、地面天气实况图
3、GFS(美国机构)预报图
4、EC(欧洲机构)集成预报图
5、EC(欧洲机构)预报图12月17日的机构预报
12月19日的机构预报
12月20日的机构预报
12月21日的机构预报
12月22日的机构预报。
2024版《气象灾害寒潮》ppt课件
在畜牧业和渔业生产中,要根据寒潮 影响情况合理调整养殖结构,如增加 饲料储备、调整养殖密度等。
2024/1/26
01
02
选育耐寒品种
针对寒潮频发的地区,选育耐寒性强 的农作物品种和畜禽品种,提高抗寒 能力。
03
加强田间管理
在寒潮来临前,加强农作物田间管理, 如增施有机肥、中耕培土等,提高土 壤保温能力。
提升数值预报模式性能
不断改进数值预报模式,提高模式分辨率和物理过程描述能力,以增 强对寒潮天气的预测能力。
强化预警发布与传播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及时制作和发布寒潮预警信息,并通过多种渠道 进行广泛传播,确保公众及时获取预警信息并采取防范措施。
加强科研与业务结合
深入开展寒潮天气机理和预测技术研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业务应用 能力,持续提高寒潮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预测信息。
区域数值预报模式
针对特定区域,采用高分辨率区 域数值预报模式,提高寒潮天气
过程的精细化预测水平。
集合预报技术
应用集合预报技术,评估预测结 果的不确定性,为寒潮预警提供
更全面的决策依据。
2024/1/26
21
提高预警准确性和时效性途径
2024/1/26
加强观测网建设
优化观测站网布局,提高观测频次和精度,确保及时获取寒潮天气过 程的实时监测数据。
05
04
设施农业防护
对于设施农业,要提前做好温室大棚 的加固和保温工作,确保农作物正常 生长。
14
04
寒潮对城市运行和居民 生活影响及应对
2024/1/26
15Leabharlann 对交通出行和能源供应影响交通出行受阻
寒潮带来的低温、大雪、冰冻等恶劣天气会导致道路结冰、能 见度降低,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造成交通拥堵、 延误甚至交通事故。
15日起新一股冷空气来袭2022
15日起新一股冷空气来袭202215日起新一股冷空气来袭2022今明两天(10月13日至14日),我国降水仍多集中在西部地区,中东部大部继续维持雨水稀少、天气干燥的格局。
另外,受热带扰动影响,海南岛部分地区雨势较强。
展望后期,15日起新一股冷空气将影响我国,提醒公众关注天气变化,及时添衣保暖。
冷空气强度根据强弱程度,中国将冷空气分为五个等级:弱冷空气、中等强度冷空气、较强冷空气、强冷空气和寒潮。
弱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48小时内降温幅度小于6℃的冷空气。
中等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48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6℃但小于8℃的冷空气。
较强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48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8℃,但未能使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8℃或以下的冷空气。
强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48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8℃,而且使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8℃或以下的冷空气。
寒潮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24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8℃,或48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10℃,或72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12℃,而且使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4℃或以下的冷空气。
冷空气影响冷空气入侵的主要影响是带来降温和大风,有时也会出现大范围的雨雪天气,这是冷、暖空气交汇作用的结果。
当暖湿空气的条件不好、环流条件不利时,冷空气入侵也不一定会带来降水天气,因此,并不是冷空气愈强,所产生的雨雪天气也愈强。
人体方面首先,强冷空气能使空气中湿度显著降低,鼻咽粘膜因此而变得干燥,以致发生细小的皱裂,感冒病毒便可乘虚而入。
与此同时,由于气温的下降,鼻咽部的局部温度可降至32℃左右,这样的温度正适合粘膜裂口内的病毒生长繁殖。
再加上呼吸道受强冷空气刺激,可引起局部血管收缩,使粘膜分泌的免疫球蛋白相应减少,这就更为感冒病毒的入侵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其二是强冷空气袭击前后的2-3天内,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骤然下降,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寒冷刺激难以适应,如果不及时添衣服保暖,就特别容易受凉,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给各种不同类型的感冒病毒入侵造成可乘之机。
南充市寒潮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南充市寒潮天气过程对比分析南充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地处长江上游,气候特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充市年平均气温在16摄氏度左右,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相对干燥。
在冬季,南充市常常受到寒潮天气的影响,给市民生活和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对南充市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寒潮天气对南充市的影响。
一、寒潮天气过程寒潮是指北方寒冷气团南下南海及南海沿岸,同时南海的暖湿空气被南下寒冷气团顶起形成的天气现象。
寒潮的到来常常伴随着温度骤降、风力加大、霜冻等现象,对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南充市常常在冬季受到寒潮的影响,寒潮天气过程的特点是温度骤降、风力增大、湿度降低。
南充市寒潮天气的到来常常伴随着气温骤降,原本温暖的气候一夜之间就变得寒冷刺骨。
在寒潮到来的前一天,南充市的气温常常在10摄氏度左右,但是随着寒潮的来袭,气温往往会骤降到零下,最低甚至会达到零下10摄氏度左右。
寒潮天气还伴随着风力的加大,大风吹起,刺骨寒风扑面而来,给市民出行和生产带来一定的困难。
湿度的降低也是寒潮天气的特点之一,南充市在寒潮天气来临之前常常是湿度较高的天气,但是一旦寒潮来临,湿度会明显降低,干燥的空气会让人感到不适。
二、寒潮天气对南充市的影响1. 生活影响南充市寒潮天气的到来对市民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寒潮天气会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一定的困难。
寒潮来临时,气温骤降,大风吹起,道路上易出现结冰现象,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寒潮天气也会给市民的生活带来一定的不便,比如洗涤衣物的难度增大,晾晒衣物的时间变长等。
2. 农作物影响寒潮天气会对南充市的农作物产生一定的影响。
寒潮来临时,气温骤降,易出现霜冻现象,会对农作物造成一定的损害,尤其是一些娇嫩的蔬菜、水果作物,更容易受到寒潮天气的影响,给农民的生产带来一定的困扰。
寒潮天气也会对南充市的工业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
寒潮来临时,空气湿度降低,温度骤降,加之大风吹起,会增加部分工业生产的难度,比如一些需要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进行生产的企业,可能需要增加一定的能源消耗来维持恒温恒湿的生产条件。
阿克苏一次罕见冬季大风过程研究分析
阿克苏一次罕见冬季大风过程研究分析近日,新疆阿克苏地区发生了一次罕见的冬季大风过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这次大风过程造成了严重的灾害,给当地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次罕见的大风过程,我们对其进行了研究分析。
一、大风过程概述据当地气象部门的数据显示,这次大风过程发生在12月初,持续了近一周的时间。
最强的风速达到了15米/秒,造成了许多树木被连根拔起,建筑物受损严重,农作物遭受了严重破坏。
整个地区受灾面积达到了数千公顷,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
二、大风形成的原因分析1. 天气系统影响这次罕见的大风过程是由于天气系统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
据气象部门的分析,这次大风过程是由于西伯利亚冷气团向南推进,与南方暖湿气团相遇,形成冷暖空气交汇区。
在这个交汇区域内,形成了大范围的气压梯度,从而引发了强烈的风暴。
地面上的高压系统也加剧了这次大风的强度,使得大风过程变得更加罕见和剧烈。
2. 地形地貌影响阿克苏地区地形多为平原和盆地,其地形地貌对大风过程的形成也起到了重要影响。
在这次大风过程中,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遭受了最严重的影响,因为风力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导致了风力更加剧烈。
三、大风对当地的影响1. 农作物受灾严重这次大风过程给当地的农作物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许多农田内的作物被大风吹倒,导致了庄稼无法及时收获,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2. 建筑物受损大风过程中,许多建筑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有的屋顶被吹飞,有的房屋倒塌,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
3. 对交通的影响由于大风过程,道路上杂物满地,给交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大风还导致了部分路段的封闭,使得当地的交通陷入瘫痪状态。
四、应对措施1. 加强气象监测预警在未来,当地政府和气象部门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天气变化,加强预警工作,提前做好大风过程的预防措施,降低灾害损失。
2. 做好防风抗灾准备对于农民来说,需要加强农作物保护措施,防止大风对农作物的影响。
寒潮的气候现象 解读寒冷天气的科学原理
寒潮的气候现象解读寒冷天气的科学原理好嘞,以下是为您创作的关于“寒潮的气候现象解读寒冷天气的科学原理”的文案:咱先来说说啥是寒潮啊。
这寒潮可不是一般的冷,那是能让你冷得直哆嗦的厉害家伙!我记得有一年冬天,我去东北出差。
好家伙,一下车,那股子冷风就像无数根小针一样,直往脸上扎。
我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戴着帽子围巾手套,把自己裹得像个粽子,可还是觉得冷。
周围的人都急匆匆地走着,谁也不想在这冰天雪地里多待一分钟。
这其实就是寒潮带来的威力。
寒潮啊,简单来说,就是一种从高纬度地区迅速向中低纬度地区侵袭的冷空气。
它就像一支来势汹汹的“冷空气大军”,所到之处,气温骤降,风雪交加。
那为啥会有寒潮呢?这就得从大气环流说起啦。
在地球的大气层里,空气可不是瞎转悠的,它们有着自己的“行动路线”。
在高纬度地区,冷空气不断堆积,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像水库里的水满了一样,一下子冲了出来,形成了寒潮。
寒潮来袭的时候,可不是光冷那么简单。
风也会变得特别大,有时候能把树都给吹歪了。
就像那次在东北,我看到路边的一些广告牌都被吹得摇摇欲坠,真让人担心。
而且这雪啊,下得又急又猛,一会儿功夫,地上就积了厚厚的一层,走在上面嘎吱嘎吱响。
寒潮对咱们的生活影响可大了去了。
先说交通吧,道路结冰,车辆行驶变得特别危险。
有一回寒潮来了,高速路上好多车都因为打滑出了事故,交通瘫痪了好一阵子。
再说说农业,农作物可经不起这寒潮的折腾。
要是保暖措施没做好,很容易就被冻伤冻死,农民伯伯一年的辛苦可就白费啦。
不过呢,寒潮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
它能杀死一些害虫和病菌,让来年的农作物少受点病虫害的侵扰。
而且,下的雪还能给土地补充水分,有利于来年的春耕。
咱们要怎么应对寒潮呢?首先得关注天气预报,提前知道寒潮啥时候来,好做好准备。
家里的暖气得保证热乎,多准备点厚衣服。
出门的时候一定要穿得暖暖和和的,千万别要风度不要温度。
总之啊,寒潮这玩意儿虽然厉害,但只要咱们了解它的脾气,做好应对措施,就能把它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寒风刺骨小寒节气的气温变化与冷风吹拂
寒风刺骨小寒节气的气温变化与冷风吹拂寒风开始刺骨,小寒节气正式到来。
在这个时候,气温的变化和冷风的吹拂成了我们生活中最为直观的感受。
本文将从气温变化的原因、寒风产生的原因以及小寒节气的气象特点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气温变化的原因在小寒节气中,气温的变化是最明显的。
寒冷的空气来袭,让人感到寒风刺骨。
这是由于天文因素和大气环流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
首先,天文因素是气温变化的首要原因之一。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通常出现在公历1月5日或6日。
这个时候,北半球的太阳直射点正处于南回归线上。
由于太阳高度角偏低,太阳直射点的热量无法直接照射到地表,导致了气温的下降。
其次,大气环流也对气温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在小寒节气中,寒潮和冷空气的南下使得气温骤降。
冷空气从高空向低空流动,带来了许多冷空气团,使得气温骤降,形成寒冷的天气。
二、寒风产生的原因寒风刺骨是小寒节气中最明显的感受之一,它是由于气压差异和冷空气的流动所引起的。
气压差异是寒风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小寒节气中,由于大陆内部陆地因冷却而形成高气压,而海洋保持较高的温度,形成低气压。
这种气压差异会使得冷空气从高压区向低压区流动,形成寒风。
另外,冷空气的流动也是寒风产生的重要原因。
寒冷的空气造成了温度梯度,冷空气就会顺着温度梯度向低温区域流动。
当冷空气通过地形的障碍物时,它会被迫爬升并加速,形成了一股较强的寒风。
三、小寒节气的气象特点小寒节气有着一些独特的气象特点,这与寒潮和冷空气的南下有关。
首先,小寒节气中的气温下降明显,寒冷的天气持续时间较长。
这是由于冷空气南下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增加,带来了更多寒冷的天气。
其次,小寒节气的降水量相对较少,多是干燥的天气。
这是因为冷空气中的水汽较少,难以形成降水。
最后,小寒节气的风力较强,正是寒风吹拂的主要原因之一。
冷空气南下过程中,会带来强风天气,使得人们感到寒冷而刺骨的寒风。
总之,小寒节气的气温变化和冷风吹拂是寒冷季节的典型特征。
《2024年我国近46年来的寒潮时空变化与冬季增暖》范文
《我国近46年来的寒潮时空变化与冬季增暖》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的持续变化,我国的气候环境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其中,寒潮和冬季增暖现象的时空变化成为了我国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就我国近46年来的寒潮时空变化及冬季增暖现象进行深度分析,以期为我国的气候变化研究和应对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二、我国寒潮的时空变化1. 寒潮的定义及影响寒潮是指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条件下向低纬度地区侵袭,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的天气过程。
寒潮对我国的气候环境、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2. 近46年来的寒潮时空变化近46年来,我国的寒潮活动呈现出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体上,寒潮活动的频率和强度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在北方地区。
从时间分布上看,寒潮活动在冬季更为频繁,且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
从空间分布上看,寒潮活动在北方地区更为频繁,而南方地区的寒潮活动相对较少。
三、冬季增暖现象的分析1. 冬季增暖的定义及影响冬季增暖是指冬季气温持续上升的现象。
这种现象对我国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人类健康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2. 近46年来的冬季增暖现象近46年来,我国的冬季气温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
这种增暖现象在北方地区更为明显,而南方地区的增暖速度相对较慢。
冬季增暖现象导致我国的气候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如降水模式的改变、植被生长季的延长等。
四、寒潮与冬季增暖的关系及影响因素1. 寒潮与冬季增暖的关系寒潮与冬季增暖是两个相互关联的气候现象。
寒潮活动的频繁和强度增加,可能会对冬季增暖的速度和程度产生影响。
同时,冬季增暖也可能改变寒潮活动的频率和强度。
2. 影响因素影响我国寒潮和冬季增暖的因素众多,包括全球气候变化、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等。
其中,全球气候变化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极地地区的冰雪融化,海洋温度上升等都会影响我国的气候环境,从而影响寒潮和冬季增暖的现象。
五、结论与展望通过对我国近46年来的寒潮时空变化及冬季增暖现象的深度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我国的气候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寒潮活动的频率和强度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而冬季气温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
冷气团控制下的天气 冷气团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冷气团控制下的天气冷气团控制下的天气状况今天给各位分享冷气团控制下的天气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冷气团控制下的天气状况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那我们会感到非常荣幸,现在开始吧!冷暖气团的性质冷暖气团的性质冷暖气团的性质: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
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晴朗。
冬季主要受变性极地大陆气团影响,它的源地在西伯利亚和蒙古,称之为西伯利亚气团。
它所控制的地区,天气干冷。
此外,来自北太平洋副热带地区的热带海洋气团可影响到华南、华东和云南等地。
北极气团也可南下侵袭中国,造成气温急剧下降的强寒潮天气。
夏季,西伯利亚气团在中国长城以北和西北地区活动频繁,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主要受变性的热带海洋气团影响。
以上两种气团的交汇,是构成中国盛夏南北方区域性降水的主要原因。
此外,热带大陆气团常影响中国西部地区,被它持久控制的地区,就会出现严重干旱和酷暑。
来自印度洋的赤道气团,可造成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大量降水。
不同气团,其变性的快慢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气团,其变性的快慢还和它所经下垫面性质与气团性质差异的大小有关。
一般说来,冷气团移到暖的地区变性较快,在这种情况下,冷气团低层变暖,趋于不稳定,乱流对流容易发展,能很快地将底层的热量传到上层。
相反,暖气团移到冷的地区则变冷较慢,因为低层变冷趋于稳定,乱流和对流不易发展,其冷却过程主要靠辐射作用进行。
冷空气控制下的天气冷空气控制下的天气A、同一种天气系统控制但强弱不同有时天气也不一样,故不符合题意;B、天气系统形成的直接原因是太阳辐射,因为太阳辐射造成水的蒸发、造成陆地受热不均形成温差从而导致气压差形成气流的运动,故不符合题意;C、由于冷气团密度大,暖气团密度小,所以无论是冷锋还是暖锋,都是暖气团在上面冷气团在下面,故不符合题意;D、天气系统处于不断的生长、移动、消亡中,使的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系统不同,故正确.故选:D为什么冷气团过境前天气晴朗为什么冷气团过境前天气晴朗冷锋过境前气压低为什么天气晴朗1.这里说冷气团控制下的天气的气压低是和冷锋过境后,此地由冷气团控制,气压升高相对而言冷气团控制下的天气的.也就是说气压高低是两种情况对比冷气团控制下的天气的结果.常有阴雨天气冷气团控制下的天气的是低压中心和低压槽附近,不是所有的低压部位都有雨.2.单一气团控制时,大气性质较均一,较稳定,所以多晴朗天气.有气团运动抬升才可能有成云致雨现象.关于冷气团控制下的天气和冷气团控制下的天气状况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可继续搜索关键字。
2014年宁夏两次强冷空气天气过程分析
2014年宁夏两次强冷空气天气过程分析肖云清;谭志强;陈豫英;方宁莲【摘要】2014年4月23日至25日和2014年5月8日至11日宁夏境内出现的两次强冷空气天气过程,造成了全区寒潮或强降温、大风、降水、霜冻等灾害性天气.通过对两次过程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冷空气强度和移动路径等关键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揭示宁夏寒湖的天气成因和形成机制,并提高寒潮天气的预报能力.两次过程高空亚洲中高纬环流形势基本表现为“一脊一槽”型,动力机制均为高空旋转低压槽与强锋区,促使寒潮暴发的流场分别为“大槽东移型”和“低槽旋转型”;冷空气暴发后宁夏上空均由西北气流控制,地面冷高压均进入关键区并达到寒潮强度;但由于两次寒潮过程冷高压移动速度和南压位置以及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冷空气的强度、发展、移动路径不同,造成冷高压变性速度不同,天气放晴后最低气温出现时间各有其特点.两次过程的降温幅度和对宁夏造成的影响也不同在此基础上,对两次过程总结,进一步整理出宁夏冬春季寒潮天气的预报着眼点.【期刊名称】《宁夏工程技术》【年(卷),期】2016(015)001【总页数】7页(P6-12)【关键词】寒潮;天气过程;对比分析【作者】肖云清;谭志强;陈豫英;方宁莲【作者单位】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宁夏银川 750002;银川市气象局,宁夏银川 750002;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宁夏银川 750002;宁夏气象台,宁夏银川750002;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宁夏银川 750002;宁夏气象台,宁夏银川750002;宁夏气象台,宁夏银川7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58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各类寒潮的发生频次呈减少趋势,且强度有所减弱.近十几年来,随着全球气温明显升高,尤其是冬季增温显著,寒潮的发生频次明显减少.寒潮是宁夏冬半年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宁夏寒潮多发生在过渡季节的春秋两季(约占寒潮总数的80%以上),全区性寒潮过程以春季最为频繁,4月份寒潮最多,占31%,春季寒潮70%以上伴有沙暴、降水、霜冻、冻雨等天气[1—4].宁夏气象工作者陈豫英、沈跃琴、邵建等对宁夏的寒潮个例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一些客观定量化指标[1—4].本文通过对2014年4月23日至25日和2014年5月8日至11日宁夏境内出现的两次典型寒潮过程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冷空气强度等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宁夏气象工作者多年来提出的寒潮天气的预报指标,揭示宁夏寒潮的天气成因和形成机制,提高寒潮天气的预报能力.本文所分析的两次寒潮天气过程,与过去寒潮过程比较,有其突显的天气特征,通过对两次过程发生前期升温幅度、降水量级和相态、冷空气过后降温幅度和降温时间等变化成因的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宁夏沙尘暴天气的成因和形成机制,对做好沙尘暴的预报、监测及防灾减灾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2014年4月23日至25日(简称“4·23”过程)和5月8日至11日(简称“5·8”过程),宁夏出现了两次寒潮大风沙尘雨雪天气过程,部分地区还出现了雷暴(冰雹、短时强降水)、大风、沙尘暴、寒潮、雨雪和霜冻天气(表1).“4·23”过程,宁夏出现了雷暴(冰雹、短时强降水)、大风、沙尘暴、寒潮、雨雪和霜冻天气,最大降水在海原达14.3 mm.大部地区出现了5级左右偏北风并伴有沙尘,大武口、惠农、平罗、陶乐、同心、韦州、麻黄山7站瞬时风力达8~9级,惠农、平罗、贺兰、青铜峡、盐池、中宁6站出现沙尘暴,惠农最小能见度700 m.永宁、吴忠、盐池、中卫和中宁等地温度降幅超过12℃,达寒潮.“5· 8”过程同心、中卫、海原、兴仁、隆德、六盘山6站出现了雨夹雪或小雪,其他地区出现了阵雨或小雨,最大降水出现在六盘山区隆德山河乡和山河石碑,均为15.6 mm.5月9日平均气温较8日普遍下降7~12℃,其中石炭井、惠农、吴忠、陶乐、永宁、中卫、中宁、兴仁、盐池、麻黄山、海原、同心、固原及韦州等地气温降幅超过10℃,达寒潮;10日平均气温较8日普遍下降10~12℃,其中吴忠、陶乐、中卫、中宁、兴仁、麻黄山、海原、同心及韦州等地降幅超过12℃,达寒潮.5月11日清晨,全区有332站最低气温低于3℃,达轻霜冻,其中154站低于0℃,达霜冻.“4·23”过程天气现象比“5·8”过程复杂,但寒潮强度不如“5·8”过程.1.1 寒潮暴发前回暖幅度“4·23”过程和“5·8”过程两次过程相距不到半月时间,寒潮暴发的频率比历年较高.寒潮前夕,4 月23日及5月8日宁夏全区气温普遍较高,尤其是中北部地区,“4·23”过程前最高气温达到26℃以上,“5·8”过程寒潮前回暖更加明显,5月8日最高气温中北部地区大部达31℃以上,中宁达到32℃(图1).可以看到两次过程前在宁夏中北部地区出现最高气温,“5·8”过程升温幅度更大,寒潮前明显回暖,最高气温飙升是两次过程的共同特点.1.2 降水实况“4·23”过程和“5·8”过程两次过程降水分布不尽相同.“4·23”过程基本降水时间在24日08时至25日08时之间,降水量级中北部大于南部,最大降水量海原14.3 mm.“5·8”过程降水时间延续较长(5 月9日08时至5月11日08时之间),中宁、六盘山、隆德、和泾源等地降水量较大.各地降水量见表2.“4·23”过程降水集中在中北部;“5·8”过程出现了全区范围的降水,雨量最大出现在六盘山区.1.3 降温及霜冻情况“4·23”过程从23日08时到25日08时48 h全区大部降温在10℃以上,其中吴忠、永宁、中卫、中宁、盐池等5站点达12℃以上.25日全区气温达到过程最低(图2a),可以看到在贺兰山沿山及泾源到海原一线出现了霜冻或轻霜冻天气.“5·8”过程按照24 h降温10℃以上或48 h降温12℃以上的标准,全区25个站点中有14个站点达到寒潮标准.“5·8”过程比“4·23”过程整体降温幅度大,冷空气势力强,达寒潮标准的站点多一倍以上.两次过程相比较,“4·23”过程霜冻影响主要是南部及山区,而“5·8”过程影响范围大,并且宁夏中北部地区最低气温也达到霜冻或轻霜冻.2.1 高空500 hPa、700 hPa环流形势分析“4·23”和“5·8”两次过程从500 hPa环流形势分析有所不同(图3).“4·23”过程前期,在乌拉尔山一带气流较平直,在里海一带为弱脊,而我国新疆以北地区为一明显的冷槽,在东亚一带为高脊控制.在中亚地区基本为“一脊一槽”型,新疆冷空气分股东移南下,高原东侧有明显南支气流,且有温度露点差小于5℃高湿区.这一次寒潮过程按天气分型应为“大槽东移型”,冷空气自西北偏西路径影响宁夏.“5·8”过程前期,在东亚一带为“两脊一槽”型,槽线位置仍在新疆以北地区,与“4·23”过程不同的是这次过程在新疆以北形成了闭合的低涡环流,冷空气主体分为南北两段,北段冷空气移至贝加尔湖以北地区,而南段在新疆北部.新疆有穿脊冷空气分股东移南下,高原东侧有明显南支气流发展,且有温度露点差小于5℃高湿区配合.分析表明:两次过程中高纬环流背景场及促使强冷空气暴发的流场相似,亚洲中高纬环流形势均表现为“一脊一槽”型,高压脊位于乌拉尔山西侧,低槽(冷涡)位于东海岸,动力机制均为高空旋转低压槽与强锋区,促使寒潮暴发的流场均为“低槽旋转型”.对应700 hPa“4·23”和“5·8”两次过程均有明显的冷平流,“4·23”过程在新疆一带有明显的冷槽落后于高度槽,在河套西北方向有明显的暖脊阻档,使冷空气堆积以储藏能量,温度线与高度线成90°交角,强冷平流引导冷空气东移南下,暴发了寒潮.“5·8”过程冷空气主体位置略偏北,温度脊的方向呈东北西南向,温度槽和高度槽在后来的变化中以横向为主转为竖槽,横槽转竖引导冷空气大举南下,暴发了寒潮.2.2 700 hPa系统和相对湿度场分析“4·23”和“5·8”两次过程在700 hPa(图略)图上,在宁夏以西偏南位置,均有冷式切变,在宁夏中北部有暖式切变,冷式切变线触发了不稳定能量的释放,暖式切变以南的偏南暖湿气流的维持,对宁夏增湿从而产生降水有明显的支撑作用.在“4·23”过程暖式切变在宁夏中部略偏南,“5·8”过程暖式切变在宁夏中北部略偏北的位置,两次过程中“5· 8”过程偏南风的分量明显加大,这和季节有关.中空(700 hPa)切变线的存在是宁夏降水发生的重要系统,一般情况下春夏季宁夏出现大范围的降水常有冷式切变移来,同时在宁夏南部形成暖式切变,随着暖式切变线的北移,切变线南部的偏南气流带来大量水汽,是宁夏中空增湿达到饱和并降水的重要因素.图4为“4·23”和“5·8”两次过程降水发生时的湿度情况,在宁夏一般春季降水,在降水前增湿一般比较明显.“4·23”过程因前期数值预报在锋区内相对湿度明显增大,可以看到在24日20时湿度实况,在宁夏东南部地区大部相对湿度达到90%以上,24日白天到夜间出现降水,盐池—同心—海原以南地区首先开始,并且降水量大于中北部地区,与湿度实况相吻合.5月8日20时宁夏北部地区相对湿度在40%以下,但上游地区从新疆东部到张液一带有明显的湿度锋区,梯度较大,一般在河西一带相对湿度出现明显的锋区,东移到宁夏上空后,因水汽输送条件比河西地区有利,因此锋区到达宁夏后常有降水出现.此次过程降水主要在5 月9日白天到10日夜间全区大部出现降雨或降雪天气.2.3 850 hPa变温和地面冷锋移向及移速分析“4·23”和“5·8”两次过程850 hPa都有明显的负变温区域(图5),可以看到在“4·23”过程中,负变温中心在宁夏北部,“5·8”负变温中心在宁夏中部偏东位置,变温最大值两次过程均为13℃左右;但影响范围明显不同,“4·23”过程-10℃影响区域只有石嘴山市大部,而“5·8”过程影响范围几乎是宁夏全区,因此“5·8”过程达寒潮的站数多于“4· 23”过程,灾害损失也远重于“4·23”的寒潮天气过程.预报时考虑4月26日清晨天气转晴,将会出现过程最低气温,但实况4月26日清晨因有风有云,最低气温预报比实况明显偏高,造成霜冻预报错误.“5·8”过程天气转晴时间与预报相似,因此这次过程无论从降水量、降水相态到降温幅度和风速预报均强于“4·23”过程;其寒潮和霜冻影响也比“4· 23”过程要强,预报也较为准确.地面冷高压强度见图6.“4·23”过程地面冷高压轴向为自西北向东南方向,冷高压中心在宁夏北部,中心气压值为1 024 hPa;而“5·8”过程冷高压轴向基本为东西南向,冷高压中心自西向东穿过宁夏中部,中心气压值为1 020 hPa.比较两次过程冷高压中心值均未达到宁夏寒潮当月的指标,但降温幅度确都出现了较大范围的寒潮,因此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宁夏寒潮相应指标有待修改.从地面冷峰的移向和移速看,两次过程也有所不同(图7).可以看到“4·23”的这次过程冷锋的移速明显慢于“5·8”过程,从移动方向看,“4·23”过程冷锋移向基本是自西向东移动,锋后冷高压主体偏北,气团在移动过程中变性,因此达寒潮站点较少,25日天空没有完全放晴,到26日气团变性明显,加之平均风力较大,因此最低气温下降不明显,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对较小.而“5·8”过程冷锋移速快,锋面和锋后冷高压到达河套后以南压为主,并且移速较快,气团变性慢,因此相对于5月8日,24 h降温达到10℃以上,或48 h达到12℃以上,或者两者同时达到的站数达13个,天气放晴后最低气温也明显下降,10日和11日最低气温均较低,全区有332自动站点最低气温低于3℃,达轻霜冻,其中154站低于0℃,达霜冻,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比“4·23”过程严重.K指数主要用作对流性天气的一个热力指标,从两次过程前后K指数变化,可以分析两次过程中不稳定能量释放情况.从图8a、图8b可以看出,“4·23”过程前后,K指数从23日08时宁夏中南部地区35℃以上,中北部28~30℃,到25日08时南部地区小到10℃,东北部地区大部在-10℃以下,K指数变化非常剧烈,实况全区大部地区出现了雷暴等对流性天气现象.对比“5·8”过程K指数变化有类似的趋势(图8c、图8d),但“5·8”过程前宁夏大部K指数小于25℃,过程后5月10日20时K指均大于0℃,即“5·8”过程K指数变化值相对较小,说明能量释放不及“4·23”过程明显.实况在“5· 8”过程中全区以稳定性降水为主,降温剧烈,但降水形势以普雨或普通雨夹雪为主,没有出现雷暴等对流性天气现象,降水分布也比较均匀.假相当位温θse是大气的一个温湿特征量,等压面上的假相当位温的大小,取决于温度和湿度的大小.在温度变化不大时,θse值的大小可定性反映大气湿度的大小,因此可根据θse的大小来判断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两次过程降水量、降水量级和范围均有所不同,“4·23”过程降水量是中北部降水量较大,“5·8”过程是中南部降水量较大,因此对中卫和盐池分别作假相当位温时间序列垂直剖面图(图9).“4·23”过程,降水主要时段为24日08时至25日08时,由图9a可以看到降温前中卫站在24日08时850 hPa的θse值约为320 K,降水后到25日08时θse值约为300K,最大变化值Δθse为20K. “5·8”过程,降水时段主要为5月9日08时到5月10日08时,中卫站在此次过程降水时段850 hPa 的θse变化为 321~309 K,最大变化值为Δθse为12℃.同时盐池站在两段降水时段的变化为323~292 K和321~305 K,即变化值Δθse为31 K和16 K.分析表明,两次过程均经历冷空气来临后,假相当位温明显下降,降水过程结束后假相当位温急速下降的过程,对比降水区域降水大值区与假相当位温下降明显的区域有较好的对应(图略).说明两次过程在冷锋过境前的大风天气和过境后的降水天气有不稳定能量连续释放的时段.这两次大范围寒潮天气均是由强盛的冷平流从西北路西北偏北路快速南下造成,宁夏上空均是在地面寒潮冷锋过境后自北向南由暖平流转为冷平流控制,随着500 hPa高空主槽过境,冷平流强度增强,降温加速.不同的是:“4·23”过程冷锋(冷高压中心)东移为主,而“5·8”过程以南压为主,并且南压速度较快.总结两次过程的相同天气特点:(1)冷空气到达前回暖明显,是两次寒潮过程明显也是共同的特点.两次过程均产生较强的热力不稳定条件,出现强对流性天气.(2)两次过程降温时间较长,气温降幅大,“5· 8”过程比“4·23”过程更加明显.(3)两次过程锋后全区出现降水,中南部地区甚至达中雨雪或暴雪.(4)两次过程锋区降温剧烈,“4·23”过程锋区过境当天出现大范围霜冻,“5·8”过程在过程后连续两天降温,降温幅度超过前一次过程.500 hPa高空锋区、700 hPa冷平流中心强度、地面冷高压的强度及移动方向,锋前的气压梯度可以初步判断出冷空气的强度,地面冷高压进入关键区(43°~65°N、65°~85°E)是判断冷空气能否影响宁夏的必要条件之一,高空环流形势的演变则进一步揭示了冷空气移动路径及具体的影响时间.这两次寒潮过程,数值预报产品对高度场、地面气压场及850 hPa温度场的形势演变预报都较为准确. 700 hPa相对湿度及其变化,是在冷空气到来后是否有降水的关键所在,而是否降水也直接影响到降温的幅度.本文中两次过程的预报着眼点:降温幅度(主要考虑寒潮前回暖强度、冷空气强度、地面冷高压强度等)、降水(降水范围、降水量、降水相态)、霜冻(主要考虑冷空气过后近地面最低气温高低).(1)两次过程是由于前期气温回暖明显,平均气温明显偏高,造成大气层结不稳定;中低层冷空气强,且快速下沉,高层冷空气不断补充南下,冷高压加强,高压前部气压梯度大,锋面过境加之不稳定造成了降水、大风、沙尘、寒潮天气. (2)两次过程均呈现气温骤降,降水相态由雨转雪,由于地表温度高,雪快速消融吸热,气温进一步降低.(3)降水相态的预报是春季降水预报重点考虑的因子,中低层气温的变化及变化时间是造成降水相态不同的主要原因,两次过程预报时对低层冷空气的强度及降温降水时间的对应估计不足,造成降水相态有偏差.(4)地面积雪快速融化使气温骤降,使4月25日平均气温较低.两次过程预报时考虑不足,寒潮强度预报均偏弱.【相关文献】[1]陈豫英,赵光平.两次典型强沙尘暴过程的对比分析[J].气象,2003,29(9):18-22.[2]陈豫英,陈楠,马金仁,等.近48 a宁夏寒潮的变化特征及可能影响的成因初步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 (6):939-951.[3]陈豫英,陈楠,邵建,等.2008年12月两次寒潮天气对比分析[J].气象,2009,35(11):29-38.[4]陈豫英.宁夏两次典型寒潮天气的对比分析[J].陕西气象,2004(2):4-6.。
分析两地气温日变化过程
分析两地气温日变化过程
(1) 太阳辐射
最强时为当地地方时12时。
(2) 地面辐射
当地时间12时时,地面所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大于地面损失的辐射热量,地面热量盈余,地面温度仍在升高。
当地大约午后1时左右,地面热量由盈余转为亏损的时候,地面温度为一天中最高值。
(3) 大气温度
当地大约午后2时左右,地面已经通过辐射、对流等方式把热量传给大气,此时气温达到最高值。
随后,太阳辐射继续减弱,地面热量持续亏损,地面温度不断降低,气温随之也不断下降。
至日出前后,地面热量由亏损转为盈余的时刻,地面温度达到最低值,气温也随后达到最低值。
因此,气温最低值总是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的这种周期性的日变化,有时会因天气影响而遭到破坏,如雷雨天气或强冷空气活动,可使气温最低值出现在午后;上午是阴天,正午晴天,最高气温就有可能出现在下午,反之则有可能出现在上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12月15-18日强冷空气(部分地区寒潮)过程简析2014年12月15日一股强冷空气(部分地区寒潮性冷空气)南下,16日本市出现大风天气,除徐家汇外大部分地区风力达到6-7级,部分地区达到了7级以上。
过程最低气温如下:
17日
徐家汇0度,人民广场0.4度,陆家嘴0.3度,青浦-0.6度,松江-1.5度,宝山-0.7度,崇明-2.8度,奉贤-3.0度,嘉定-1.3度,金山-2.0度,闵行-0.4度,浦东0.6度。
18日
徐家汇0.7度,人民广场-1.5度,陆家嘴0.1度,青浦-5.2度,松江-4.2度,宝山-3.5度,崇明-5.8度,奉贤-5.7度,嘉定-3.1度,金山-4.5度,闵行-3.4度,浦东-3.5度。
以下为存档图1、温度实况
2、地面天气实况图
3、GFS(美国机构)预报图12月9日集成预报
12月13日集成预报
4、EC(欧洲机构)预报图12月8日的机构预报
12月9日的机构预报
12月10日的机构预报
12月11日的机构预报
12月12日的机构预报
12月13日的机构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