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3课《唐诗两首》教案 鄂教版

合集下载

(鄂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唐诗两首》教案

(鄂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唐诗两首》教案

第23课唐诗两首导学练测资料包一、课文导学【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一、字词积累:挂罥ju…n:挂,缠绕。

塘坳…o:低洼积水的地方。

俄顷一会儿。

漠漠:乌云密布的样子。

布衾q‰n:布被子。

安得:哪里能得到。

安,哪里。

广厦sh…:高大的房子。

庇bŒ:遮蔽,保护。

寒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突兀w”:突出。

荷箪食:挑着食物。

荷,挑,提。

但惜:只是珍惜。

惜,珍惜。

秉:拿着。

曾不事:不曾从事。

事,从事。

岁晏:年终。

晏,晚。

二、相关背景:1、关于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的瑶湾。

出身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官僚家庭。

十三世祖杜预是西晋旬将,祖父审言是武则天时著名的诗人,父闲曾为兖州司马和奉天县令。

杜甫一生约分为四个时期。

35岁以前,是他的读书和壮游时期。

这时正当开元盛世。

他的经济状况也较好,是他一生中最快意的时期。

诗人从小就“好学”,7岁时已开始吟诗,“读书破万卷”、“群书万卷常暗诵”的刻苦学习,为他的创作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从20岁起,他结束了书斋生活,开始了为时10年以上的“壮游”。

先南游吴越,后北游齐赵。

在这长期的壮游中,诗人接触到祖国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壮丽河山,不仅充实了他的生活,也扩大了他的视野和心胸,为他早期诗歌带来了相当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望岳》诗为代表。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正流露了诗人对一切事业的雄心壮志。

杜甫走向现实主义,是从第二期(35至45岁)十载长安的困守开始的。

晕是安史之乱的酝酿时期,当权的是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杜甫不公不能实现他的政治抱负,而且开始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屈辱生活,以到以常挨饿受冻。

生活折磨了杜甫,也成全了杜甫,使他逐渐深入人民生活,看到了人民的痛苦,也看到了统治阶级的罪恶,从而写出了《兵车行》、《丽人行》、《赴奉先咏怀》等现实主义杰作。

十年困守的结果,使杜甫变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这才确定了杜甫此后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的方向。

秋鄂教版语文九上第23课《唐诗两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观刈麦》word教案

秋鄂教版语文九上第23课《唐诗两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观刈麦》word教案

观刈麦教学目标能够准确、流畅生动地朗读课文。

整体理解诗歌思想含义,感知诗歌中的艺术形象写作训练,片断练习。

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都来自农村。

他们对农村生活非常熟悉,九年级的学生还比较欠缺读懂一首诗歌的基本方法。

读诗还停留在诗歌意义的表层次上,缺乏深入的思考,更不能联系现实生活来进行知性的阅读欣赏。

他们普遍爱诗,对古典诗歌有比较浓厚的兴趣。

良好的解读和巧妙的引导能够激发他们的阅读激情。

他们天真善良仁慈,虽然远离生活但是渴望了解生活。

通过文学作品走进真实的人生是他们的愿望。

重点难点通过抓关键词句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痛苦,并探究造成这种现象的社会根源。

感悟作者对农民的深切同情,掌握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的写作手法。

增强社会责任感,珍惜幸福生活。

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活动1【导入】[投影展示]图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大家知道写什么的吗今天我们共同来探究另一篇描写农民劳作的诗歌《观刈麦》活动2【讲授】题目解说《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时写的.县尉官职不高,需要到民间查访.在查访中,作者亲眼看到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悲惨生活,大有感触,从而写出了这首反映当时农村实际的好诗篇.观刈麦,就是看割麦子.活动3【活动】[投影展示]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昨夜间一场南风吹过,那小麦铺满陇沟焦黄。

师:这就是丰收的场面,来,孩子来用情朗读。

(生动情朗读。

)师:猜想一下,辛苦一年,终于丰收了,农民会怎么样呢?生:会特别高兴,欢呼雀跃。

生:他们会聚在一起搞活动庆祝丰收。

生:他们会休息一段时间,享受生活享受丰收。

师:说得真好。

按照常理,确实是应该这样的啊!但到底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在白居易的《观刈麦》中去寻找答案。

活动4【活动】第二部分:热身运动师:来,我们先做热身运动。

[投影展示]·按照自己的理解,声情并茂地大声诵读全诗两遍,把全诗分为三层。

·边读边思考: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你的初读感受。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唐诗两首导学案鄂教版20190418155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唐诗两首导学案鄂教版20190418155

第23课唐诗两首一、课文导学【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一、字词积累:挂罥ju…n:挂,缠绕。

塘坳…o:低洼积水的地方。

俄顷一会儿。

漠漠:乌云密布的样子。

布衾q‰n:布被子。

安得:哪里能得到。

安,哪里。

广厦sh…:高大的房子。

庇bŒ:遮蔽,保护。

寒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突兀w”:突出。

荷箪食:挑着食物。

荷,挑,提。

但惜:只是珍惜。

惜,珍惜。

秉:拿着。

曾不事:不曾从事。

事,从事。

岁晏:年终。

晏,晚。

二、相关背景:1、关于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的瑶湾。

出身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官僚家庭。

十三世祖杜预是西晋旬将,祖父审言是武则天时著名的诗人,父闲曾为兖州司马和奉天县令。

杜甫一生约分为四个时期。

35岁以前,是他的读书和壮游时期。

这时正当开元盛世。

他的经济状况也较好,是他一生中最快意的时期。

诗人从小就“好学”,7岁时已开始吟诗,“读书破万卷”、“群书万卷常暗诵”的刻苦学习,为他的创作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从20岁起,他结束了书斋生活,开始了为时10年以上的“壮游”。

先南游吴越,后北游齐赵。

在这长期的壮游中,诗人接触到祖国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壮丽河山,不仅充实了他的生活,也扩大了他的视野和心胸,为他早期诗歌带来了相当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望岳》诗为代表。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正流露了诗人对一切事业的雄心壮志。

杜甫走向现实主义,是从第二期(35至45岁)十载长安的困守开始的。

晕是安史之乱的酝酿时期,当权的是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杜甫不公不能实现他的政治抱负,而且开始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屈辱生活,以到以常挨饿受冻。

生活折磨了杜甫,也成全了杜甫,使他逐渐深入人民生活,看到了人民的痛苦,也看到了统治阶级的罪恶,从而写出了《兵车行》、《丽人行》、《赴奉先咏怀》等现实主义杰作。

十年困守的结果,使杜甫变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这才确定了杜甫此后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的方向。

从45岁到48岁,是杜甫生活的率三期,陷贼与为官时期。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唐诗两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鄂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唐诗两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鄂教版
(高耸,此处形容广厦)(同”现”,出现)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小屋)
哪里能得到千万间高大的房屋,普遍地遮蔽天下 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都喜笑颜开,而高大的房屋在狂风 暴雨中也不会倾倒,安稳得像山一样。
啊!什么时候,我的眼前能一下子出现这样高大的房 屋,我自己即使茅屋被狂风吹破,被冻死了也心满意足!
思考:无法入眠的杜甫在想些什么?表现了诗人怎 样情怀?
怒号 挂罥 长林梢
bì 庇护
wù qīn chóng 突兀 布衾 三 重 茅
ào 沉塘坳
zhuǎn qǐng sāng shà xiàn 飘 转 俄 顷 丧 (秋深)(怒吼)(虚数,泛指多) (纷纷下坠,散落) (挂)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江边的地方) (高高的树梢)
诗人以小见大,推己及人,希冀“广 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 颜”,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 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4、这首诗先叙事,后抒情,主 旨是什么?
全诗描写作者饱经离乱、 困苦凄凉的生活,并由己及 人,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 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忧国 忧民的情感。
(停) (阴沉灰暗)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一会儿)(像墨一样黑) (渐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qīn,被子)
(睡相不好)(被里)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泛指整个屋子 ) (雨点细密,像下垂的麻线)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到天亮) (睡得很少) ( “由何”,如何)
第三节:破屋漏雨 忧思痛苦
第四节:祈求广厦 忧国忧民
2、本诗有两个突出的语言特色,一 是用词生动,形象鲜明;二是结构 严谨,层次井然。那么哪些字词使 你特别留意的?为什么?

鄂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唐诗两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件

鄂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唐诗两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件
课间活动注意安全
• 请听,那颗千疮百孔的心中发出了怎 样的呐喊?
----超越时空的伟大情怀
遥寄杜甫
• 请大家思考一下,把你要对杜甫说 的话儿痛快地说出来吧!
一份油然而生的敬意; 一份出自内心的关怀; 一片穿越时空的祝福; ......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未犹 解怜 忆小
长儿 安女 。,
作者简介
• 杜甫(712-770),字子美,因
居少陵,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 老,因其做左拾遗、检校工部员 外郎,称杜拾遗、杜工部,唐代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 圣。有《杜工部集》,与李白并 称“李杜”,又因有别于杜牧, 亦称“老杜”。杜甫生活在唐王 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 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 史”。
体裁介绍
• “歌行体” •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
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 “歌”或“行”的颇多,二 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 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 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 自由,富于变化。
学习目标
•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诵诗歌,感悟诗中 所包来,等下请位同学给我们当回
导游,带我们去参观当时的草堂。
--- 一贫如洗的凄伤之地
走近杜甫
• 把你想象中的诗人情形描述一下 • 提示:
可以从人物的语言、行为、心 理、外貌和表情入手描述
----孤苦伶仃的苍老形象
聆听杜甫
• 试想,堂堂一代诗圣,却落得如此境 地。这是谁之过?你们内心又作何感 想呢?
课堂练习
二、杜甫名句填空 1、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 • 2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 • 3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 • 4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 • 5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 • 6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

鄂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唐诗两首》课件

鄂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唐诗两首》课件

诗词欣赏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首诗作于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延续七年多 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了。诗人在剑南喜闻蓟北光复,想到 国家可以重新安定,人民可过安定生活,自己可以携眷还 乡,喜极而涕。诗人的“喜”,从另一个方面表现了他忧 国忧民的深沉情感。全诗毫无点饰,情真意切。读首诗, 我们可以想象作者当时对着妻儿侃侃讲述捷报,手舞足蹈, 惊喜欲狂的神态。因此,历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这首诗, 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称赞它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 诗。”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农家少闲 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 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 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 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 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 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 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 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一会儿,风停了,乌云像墨一样黑, 秋天的天空乌云密布,天也渐近黄 昏,黑了下来。 •盖了多年的被子,又硬又冷,像铁 一样,娇惯的儿子因为睡相不好, 把被里都蹬破了。因为屋漏,床上 没有一块干燥的地方,而雨水还像 麻线一样不断流。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3《唐诗两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学案 鄂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3《唐诗两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学案 鄂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23《唐诗两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学案鄂教版定向·诱导学习目标:1.了解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学习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准确背诵默写全文。

自学·探究课前学习一、了解创作背景公元759年,关内大饥,杜甫弃官西行,最后抵达成都。

760年春天,他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处。

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草堂漏雨如注,无法安居,给全家生活带来了很大痛苦。

在此情境之下,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歌。

(诗歌写的是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二、了解作者其人。

请读下列作品,给予杜甫全面的评价。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世上疮痍,诗中圣哲社会病态,振笔疾呼民间疾苦,笔底波澜百姓疾苦,震撼人心——郭沫若题“成都杜甫草堂诗史堂”对联“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根植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他从而成为社会、时代以及人类的代表和喉舌。

”——别林斯基我如此看杜甫:三、熟读文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准确注音:怒号()三重()茅挂罥()下者飘转()沈塘坳()俄顷()布衾()丧()乱广厦()大庇()天下寒士突兀()2.简述本文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

课堂学习一、同桌互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停顿。

二、两人合作,借助课下注释口头翻译课文。

(注意重难点词语,做上标记。

)三、班级交流翻译情况。

逐句过关,推荐同学们需要重点注意的词句翻译。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唐诗两首学案鄂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唐诗两首学案鄂教版

23 唐诗两首学习目标:1.感受两首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2.品尝两首诗的语言。

一、基础学问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风怒号.()挂罥.()沉塘坳.()倚.杖()布衾.()广厦.()突兀.()2.下列加点词说明有误的一项是()A.高者挂罥.(罥:挂,缠绕)长林梢B.下者飘转沉塘坳..(塘坳:低洼积水的地方)C.秋天漠漠..(漠漠:乌云密布的样子)向昏黑D.俄顷..(俄顷:突然)风定云墨色3.题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什么意思?“歌”该怎样说明?4.默写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最终一段表现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忧国忧民的崇高志向的几句诗。

5.诗人杜甫在这首诗中忧思深广,推己及人,舍己为人,但他却对“公然抱茅入竹去”的南村群童说是“忍能对面为盗贼”,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6.联系全诗,简要分析“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同步解读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西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7.说说下边句子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八月秋高风怒号(秋高:)②卷我屋上三重茅(三重茅:)③高者挂罥长林梢(罥:)④俄顷风定云墨色(俄顷:)⑤布衾多年冷似铁(布衾:)⑥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庇:)8.用现代汉语说说下边句子的意思。

①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②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中哪几句诗句表现出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10.人们常说,杜甫的诗形象地记录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过程,深刻地揭露当时统治阶级骄奢淫逸和政治腐败,真实地描绘当时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凄惨命运,成为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一面镜子。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3《唐诗两首》教案 鄂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3《唐诗两首》教案 鄂教版

唐诗两首一、课文导学【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一、字词积累:挂罥ju…n:挂,缠绕。

塘坳…o:低洼积水的地方。

俄顷一会儿。

漠漠:乌云密布的样子。

布衾q‰n:布被子。

安得:哪里能得到。

安,哪里。

广厦sh…:高大的房子。

庇bŒ:遮蔽,保护。

寒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突兀w”:突出。

荷箪食:挑着食物。

荷,挑,提。

但惜:只是珍惜。

惜,珍惜。

秉:拿着。

曾不事:不曾从事。

事,从事。

岁晏:年终。

晏,晚。

二、相关背景:1、关于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的瑶湾。

出身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官僚家庭。

十三世祖杜预是西晋旬将,祖父审言是武则天时著名的诗人,父闲曾为兖州司马和奉天县令。

杜甫一生约分为四个时期。

35岁以前,是他的读书和壮游时期。

这时正当开元盛世。

他的经济状况也较好,是他一生中最快意的时期。

诗人从小就“好学”,7岁时已开始吟诗,“读书破万卷”、“群书万卷常暗诵”的刻苦学习,为他的创作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从20岁起,他结束了书斋生活,开始了为时10年以上的“壮游”。

先南游吴越,后北游齐赵。

在这长期的壮游中,诗人接触到祖国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壮丽河山,不仅充实了他的生活,也扩大了他的视野和心胸,为他早期诗歌带来了相当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望岳》诗为代表。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正流露了诗人对一切事业的雄心壮志。

杜甫走向现实主义,是从第二期(35至45岁)十载长安的困守开始的。

晕是安史之乱的酝酿时期,当权的是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杜甫不公不能实现他的政治抱负,而且开始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屈辱生活,以到以常挨饿受冻。

生活折磨了杜甫,也成全了杜甫,使他逐渐深入人民生活,看到了人民的痛苦,也看到了统治阶级的罪恶,从而写出了《兵车行》、《丽人行》、《赴奉先咏怀》等现实主义杰作。

十年困守的结果,使杜甫变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这才确定了杜甫此后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的方向。

从45岁到48岁,是杜甫生活的率三期,陷贼与为官时期。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3 唐诗两首(第2课时)教案 鄂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3 唐诗两首(第2课时)教案 鄂教版

唐诗两首第二课时观刈麦【教学目标】1. 能够准确、流畅生动地朗读课文。

2. 理解文章大意,体会诗中感情。

3. 写作训练,片断练习。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体会感情【教学过程】一、新知导入,明确目标。

今天我们学习《观刈麦》,“刈”是“割”的意思。

白居易看敢麦子都看到了什么呢?又想到了什么呢?(板书课题,作者)简介作者:白居易——字乐天……(见板书)明确目标。

(见课前教学目标)二、学生自学,初步感知。

1. 请二至三名学生读课文。

其他学生注意正音。

刈荷箪童稚饷田灼秉穗吏禄2. 出示思考题,学生读书。

①作者怎样描绘割麦人劳动的情景?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他们“不知热”?并且还“惜”夏日长?②拾麦者为什么去拾麦?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请用一个字概括。

③作者面对此情此景是怎样想的?体现了什么情感三、学什探究,教师讲解。

1. 教师明确:炎炎的烈日下,辛勤劳动和农民却不知热,他们珍惜这劳动的时光。

作者真实的写出了劳动人民之心,尤其是这种特定环境中的变态心理。

2. 教师明确:一个“税”道出了劳动人民的辛苦劳作却食不果腹的真正原因。

今日的拾麦人即昨日的割麦人,今日的割麦人也有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人。

强烈的讽刺意味尽在不言之中。

教师明确:作者在深深的自责,暗自惭愧。

由农民生活的痛苦想到自己、想到高官的舒适生活。

强烈的讽刺意味尽在不言之中。

四、学生再读课文,当堂训练。

以“你看:”描述割麦者或拾麦者劳动的场景。

(一百字以内)五、总结扩展。

这首诗中,白居易以自己的深切感受,把农民的生活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做了对比,就是希望朝廷有所感悟,手法巧妙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想想我们伸张在新中国,红旗下,党中央国务院,在三减轻农们的负担,我们这些农家的孩子没有理由不去珍惜现在的幸福时光,好好学习。

六、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唐诗两首》课件鄂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唐诗两首》课件鄂教版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茅 屋 为 秋 风 所 破 歌
秋风破屋 群童报茅 夜雨沾湿 推己及人
如闻其声 风 如感其形
天公毁屋 叹 群童顽皮 叙事
黎民困苦 布衾似铁 苦 屋漏床湿 长夜难眠
忧 忧国忧民 抒情 心忧天下
导入新课
观 刈白
居 麦易
讲授新课
走近作者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到其曾祖 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 大诗人之一。有《白氏长庆集》传 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 翁》《琵琶行》等。
讲授新课
翻译课文
又看见一个贫穷的女人,抱着孩子站在正在地里劳作 的农民的身旁。她右手捡拾掉在地里的麦穗,左臂上 挎着一个破旧的篮筐。听了她的诉说,听见的人无不 为她感到悲伤。因缴纳租税,家里的田地都已买光, 只好拾点麦穗来填充肌肠。
讲授新课
翻译课文 如今我有什么功德,从来没有种过地、养过蚕,却每 年拿三百石俸禄,到了年底还有余粮。想到这些我私 下暗自惭愧,整天不安难以忘记。
哪里能得到千万间高大的房屋,普遍地遮蔽天下贫寒的读 书人,让他们都喜笑颜开,而高大的房屋在狂风暴雨中也 不会倾倒,安稳得像山一样?啊!什么时候,我的眼前能 一下子出现这样高大的房屋,我自己即使茅屋被狂风吹破, 被冻死了也心满意足!
讲授新课
理清思路
现实 水 到 渠 成
秋风破屋 心情苦痛 风 白 群童抢茅无 天 可奈何
讲授新课
预习检测 标注字音。 怒号 háo 挂罥 juàn 长林梢 cháng 庇护 bì
突兀 wù 布衾 qīn 三重茅 chóng 沉塘坳 ào 飘转 zhuǎn 俄顷 qǐng 广厦 shà 见此屋 xiàn

【教育专用】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唐诗两首第1课时公开课教案鄂教版5

【教育专用】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唐诗两首第1课时公开课教案鄂教版5

唐诗两首第一课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目标】①揣摩诗歌语言。

②品味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③进行朗读训练。

【重、难点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抒情诗,最能体现出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在制定的三个学习目标中,应该以“朗读训练”为重点(当然,也是难点)。

无论是为深入理解体味本诗,还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都要求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指导训练。

教学大纲中也要求诵读古典诗歌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

【教学设计】一、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甫的一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注:用多媒体在字幕上打出题目)大家都知道,唐朝有两位伟大的诗人,一位是李白,他是浪漫主义诗人,人们把他叫做“诗仙”;再一位就是杜甫,他是什么诗人?(学生回答:现实主义诗人。

教师板书。

)人们叫他为?(学生回答:“诗圣”。

教师板书。

)1982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人”。

杜甫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一场有名的战乱,那就是?(学生回答:安史之乱。

教师板书。

)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

当时是田园荒芜、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饥饿哀号,到处是流血死亡。

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

这些诗篇因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之为“诗史”--用诗歌写成的历史。

我们刚学过他的诗歌《登高》。

我起个头,大家一起背诵。

(注:学生背诵完毕,教师用多媒体打出画面凄冷的字幕--《登高》全诗,并用异色突出“万里悲秋常作客”一句)是呵,万里悲秋常作客。

“万里”不是一万里路,“作客”也不是到别人家里吃饭、聊天,而是“居无定所、到处飘泊、客居他乡”的意思。

《登高》一诗即是诗人客居四川奉节时所写,抒发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推荐K12学习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唐诗两首第1课时教案鄂教版

推荐K12学习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唐诗两首第1课时教案鄂教版

唐诗两首第一课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目标】①揣摩诗歌语言。

②品味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③进行朗读训练。

【重、难点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抒情诗,最能体现出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在制定的三个学习目标中,应该以“朗读训练”为重点(当然,也是难点)。

无论是为深入理解体味本诗,还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都要求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指导训练。

教学大纲中也要求诵读古典诗歌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

【教学设计】一、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甫的一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注:用多媒体在字幕上打出题目)大家都知道,唐朝有两位伟大的诗人,一位是李白,他是浪漫主义诗人,人们把他叫做“诗仙”;再一位就是杜甫,他是什么诗人?(学生回答:现实主义诗人。

教师板书。

)人们叫他为?(学生回答:“诗圣”。

教师板书。

)1982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人”。

杜甫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一场有名的战乱,那就是?(学生回答:安史之乱。

教师板书。

)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

当时是田园荒芜、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饥饿哀号,到处是流血死亡。

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

这些诗篇因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之为“诗史”--用诗歌写成的历史。

我们刚学过他的诗歌《登高》。

我起个头,大家一起背诵。

(注:学生背诵完毕,教师用多媒体打出画面凄冷的字幕--《登高》全诗,并用异色突出“万里悲秋常作客”一句)是呵,万里悲秋常作客。

“万里”不是一万里路,“作客”也不是到别人家里吃饭、聊天,而是“居无定所、到处飘泊、客居他乡”的意思。

《登高》一诗即是诗人客居四川奉节时所写,抒发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课唐诗两首教案和练习一、字词积累:挂罥:挂,缠绕。

塘坳:低洼积水的地方。

俄顷一会儿。

漠漠:乌云密布的样子。

布衾:布被子。

安得:哪里能得到。

安,哪里。

广厦:高大的房子。

庇:遮蔽,保护。

寒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突兀:突出。

荷箪食:挑着食物。

荷,挑,提。

但惜:只是珍惜。

惜,珍惜。

秉:拿着。

曾不事:不曾从事。

事,从事。

岁晏:年终。

晏,晚。

二、相关背景:1、关于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的瑶湾。

出身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官僚家庭。

十三世祖杜预是西晋旬将,祖父审言是武则天时著名的诗人,父闲曾为兖州司马和奉天县令。

杜甫一生约分为四个时期。

35岁以前,是他的读书和壮游时期。

这时正当开元盛世。

他的经济状况也较好,是他一生中最快意的时期。

诗人从小就“好学”,7岁时已开始吟诗,“读书破万卷”、“群书万卷常暗诵”的刻苦学习,为他的创作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从20岁起,他结束了书斋生活,开始了为时10年以上的“壮游”。

先南游吴越,后北游齐赵。

在这长期的壮游中,诗人接触到祖国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壮丽河山,不仅充实了他的生活,也扩大了他的视野和心胸,为他早期诗歌带来了相当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望岳》诗为代表。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正流露了诗人对一切事业的雄心壮志。

杜甫走向现实主义,是从第二期(35至45岁)十载长安的困守开始的。

晕是安史之乱的酝酿时期,当权的是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杜甫不公不能实现他的政治抱负,而且开始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屈辱生活,以到以常挨饿受冻。

生活折磨了杜甫,也成全了杜甫,使他逐渐深入人民生活,看到了人民的痛苦,也看到了统治阶级的罪恶,从而写出了《兵车行》、《丽人行》、《赴奉先咏怀》等现实主义杰作。

十年困守的结果,使杜甫变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这才确定了杜甫此后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的方向。

从45岁到48岁,是杜甫生活的率三期,陷贼与为官时期。

这是安史之乱最剧烈的时期,国家岌岌可危,人民灾难惨重,诗人也历尽艰险。

在陕北,他曾经和人民一起逃难,在沦陷了的长安,他曾经亲眼看到胡人的屠杀焚掠,和人民一同感受国亡家破的痛苦。

为了献身恢复事业,他只身逃也长安,投奔风翔。

脱贼后,他被行为左拾遗。

就在做官的头一个月,他因“见时危急”,上疏触怒隶宗,几受刑戮,从此他屡遭贬斥,但也因而多次获得深入人民生活的机会。

使他写出了《悲陈陶》、《哀江头》、《春望》、《羌村》、《北征》、《洗兵马》和“三吏”、“三别”等一系列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和爱国精神的诗篇,并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

759年7月,杜甫弃官历尽千辛万苦到达成都,在成都西郊盖了一所草堂,开始了他最后一期"漂泊西南"的生活。

在这漂泊的11年生活中,杜甫的生活仍然很困苦,但他总是在关心着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同时也从不曾忘记或放松自己的创作,在漂泊的11年间,他竟写了一千多首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遭田父泥饮》、《诸将》、《秋兴》等都是这时期优秀的作品。

杜甫在四川漂泊了八九年,在湖北、湖南漂泊了两三年,770年冬,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

白居易(772~846),唐代大诗人,字乐天。

先世本为龟兹人,汉时赐姓白氏。

贞元十六年(800)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后改官翰林学士、左拾遗、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

后出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在任期间,兴修水利,恤贫安民,深受百姓爱戴。

后官至刑部尚书,晚年闲居洛阳,修香山寺,自号香山居士。

白居易的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

其早期所作“讽喻诗”人仅主题鲜明,措辞尖锐,描写人物形象细腻生动,而且整体构架精巧缜密,体现叙事与议论的统一。

其“感伤诗”在当时已享“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之盛誉。

其“杂律诗”为千古传诵之名篇。

其文学理论《与元九书》成为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文献。

白居易与元稹齐名,并称“元白”,然白实胜于元。

晚年与刘禹锡唱和甚多,人称“刘白”。

著有《白氏长庆集》。

2、相关知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乾元三年(760)的春天,杜甫求亲靠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

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观刈麦》:唐宪宗元和元年,白居易参加了“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试,入第四等。

但以出言太直,不得为谏官,而补任一县尉。

这样一个职位虽不为诗人所满意,但在近两年的县尉任内,却使他亲眼看到了唐朝统治集团和地方官吏们对农民的横征暴敛,进一步了解到下层人民的许多疾苦,这对丰富他的创作源泉,推动他走上现实主义诗歌创作道路,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他的有名的同情人民疾苦诗篇《观刈麦》和揭露权贵们掠夺行径的《宿紫阁山北村》,就正是这时所写。

【整体感悟】一、谋篇立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本诗叙写了大风破屋,群童抱茅,草堂漏雨如注,诗人长夜难眠的情景,表露出诗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至死,也要得到“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

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观刈麦》:这首诗作于元和二年(807年),当时作者是一个县尉。

诗中描写农民冒着酷暑辛勤割麦的情景,并借一位贫苦农妇之口,诉说当时租税剥削的沉重和农民生活的痛苦,也表达了他对农民的同情。

二、文章脉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全诗分四段。

第一段,写秋风破屋的情景。

第二段,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

第三段,写长夜沾湿的苦痛。

第四段,写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崇高理想。

《观刈麦》:开头四句交代小麦成熟的季节,以引出以下麦收的忙碌和辛苦。

接下来四句实写作者观看到的刈麦场景,并对刈麦者的心理加以刻画,揭示农民为了多得一点收入而甘愿吃苦耐劳的美德以及令人同情的艰难处境。

“复有贫妇人……左臂悬敝筐”四句为我们展示了另一幅特写画面,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

她为什么不在家中带孩子,不在自家田里忙活,却抱着孩子来别人的田里捡麦穗呢?一只破旧的筐子已经透露出信息:都是贫困逼的啊!“听其相顾言……拾此充饥肠”这四句通过人物对话回答了一个疑问:农民辛勤劳动,为什么还这么贫穷?原来是租税剥削太重造成的啊!最后六句中,官吏的舒适富裕与农民的辛劳贫困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段抒情文字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生,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因而成为全诗的精华所在。

三、写作方法《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蓄势与陡转。

在艺术构思上,诗人先以铺陈叙述的笔法逐层推进,极写个人的不幸;蓄势既足,陡然转笔,以抒情议论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愿望。

2.叙事与抒情相结合,是这首诗又一个特点。

3.语言通俗平易,灵活多变,兼用长短句,打破了“七言”的束缚,使诗人的感情自然倾泻出来。

《观刈麦》:本篇的主要特点是叙事与心理揭示融为一体。

例如描写刈麦场面的四句:“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不仅展示了农民辛苦劳动的精神,而且更深入到他们的内心进行刻画,写事与写心理完美统一。

记叙拾麦贫妇人诉说的四句:“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心灵也被耳闻目睹的悲惨景象震动了。

最后,诗人对自己“不事农桑”而“吏禄三百石”感到惭愧,表达了他对农民的同情。

四、参考译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已深了,大风怒吼,把我屋上的几层茅草都卷走了。

茅草翻飞,飞过江去,散落在江边上,其中飞得高的茅草,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茅草,飘飘悠悠,落在深塘的水边。

南边村庄上的一群儿童,欺侮我年老体弱,竟忍心如此当面作“贼”,公开地抱着散落在地的茅草,溜进竹林里去;我喊得唇焦口干也没有效果,只好拄着拐杖回来,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云层墨黑,秋天的天空乌去密布,天也渐近黄昏,黑了下来。

盖了多年的布被,又硬又冷,像铁似的,娇惯的儿子因为睡相不好,把被里子都蹬破了。

因为屋漏,床头没有一块干燥的地方,可如麻似的密集的雨点仍旧下个不停。

我自从经过安史之乱后,一直睡眠不好,这漫长的黑夜,到处都是湿漉鹿的,如何挨到天亮呢!哪里能得到千万间高大的房屋,普遍地遮蔽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都喜笑颜开,而高大的房屋在风雨中岿然不动,安稳如山!啊!什么时候我眼前能耸立这样高大的房屋,我自己即使茅屋独破,受冻至死,也是心满意足的。

《观刈麦》:庄稼人很少空闲日子,五月里家家加倍繁忙。

昨夜间一场南风吹过,那小麦铺满陇沟焦黄。

妇女们担着竹筩粟饭,孩童们提着瓦罐浆汤。

前行后撵去送晌到田里,小伙子们正操劳在南冈。

两脚蒸腾着暑天的土气,脊梁灼烤着火般的太阳。

力气耗尽了也不觉得热,只是贪图这夏日好天长。

更有那些穷苦的婆娘,抱着婴儿在他们一旁。

右手去捡那丢掉的麦穗,左臂悬挎着破烂的扁筐。

听她们相互间三言两语,禁不住引起我无限悲伤:“俺家的收成全缴了税,拾这点漏儿压压饥荒。

”如今我有什么功劳德行,从来也不从事农耕蚕桑。

从九品吃禄米足三百石,成年价到头来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好不暗自惭愧,整天到晚怎也不能遗忘。

【练习解答】第一题:诗人由自己的茅屋被秋风吹破,下雨屋漏,彻夜难眠,联想到安史之乱给天下寒士带来的深重灾难,心情十分沉重。

第二题:诗人是由面到点的顺序来观刈麦的。

即先从整体上描写农民抢收的热烈场面,后聚焦到一个“贫妇人”,写她边抱孩子边拾麦子,并诉说赋税之苦。

分别从两个层面表现了农民的苦难,并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自己不事农桑而有余粮的惭愧。

第三题:“自经丧乱”二句,暗示了“安史之乱”的时十℃背景,影射着安史之乱带来的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灾难,深化了诗的思想内容。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二句,形象地写出割麦人为了抢收而产生的异乎寻常的变态心理。

第四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最后一节表现了要拯救天下寒士、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和宽阔胸怀。

这一段语言特点有二,一是运用反问句和感叹句,使所抒之情十分强烈,具有震撼心魄的力量;二是将七字句、九字句、二字句自由灵活地穿插安排,使气势奔放。

第五题:1.焦燥:均为干枯、干燥;倚:靠。

这三个词都表现了作者“老无力”,突出遭遇的悲惨。

2.恶:不好;踏:蹬。

这两个动词表现因布被冰冷如铁而使孩子无法安睡,同时,又使本来冰冷的被子更不能睡了,起了推进诗意的作用。

3.荷:挑;携:提。

这两个动词准确地刻画出妇女与儿童不同的动作,生动形象。

4.蒸:熏;灼:炙烤。

这两个动词准确地表现刈麦时天气的炎热和农民忍受酷热的辛苦。

【类文品读】兵车行杜甫⑴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⑵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