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三四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
一、教育发展的政治基础
社会政治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社会政治影响受教育者的公民意识和行为
社会政治决定受教育权利
二、教育发展的人口基础
人口年龄结构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人都就业结构制约教育的内部结构
人口地域分布制约学校布局
人口分布与民族教育
人口流动与教育
三、教育发展的文化基础
民族文化传统影响教育
社会和公民文化水平影响教育
社会文化影响教育内容
四、教育发展的经济基础
生产力制约人才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
生产力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生产力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第二节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具有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
•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制造舆论来影响社会政治生活
•3、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化
二、教育的人口功能
•1、教育能改善人口质量
•2、教育能减少人口数量
•3、教育可以改善人口结构,实现人口迁移
三、教育的经济功能
•1、促进经济发展
•2、培养社会所需人才
四、教育的文化功能
1、影响文化的传递
2、影响文化的选择
3、影响文化的融合
第四章教育与个体的发展
第一节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素质
(美国的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教育”。

中国古代孟子:人性善,人生而有四端。

民间谚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

”)
概念:是指人与生俱来的有机体的构造、形象、感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生理解剖特点。

作用:(一)遗传是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
(二)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个体发展过程和阶段(例子:双生子爬楼梯实验——在实验中,孪生子之一从出生后第48周起,每天作10分钟爬楼梯训练。

到第52 周,他能熟练地爬上5 级楼梯。

另一个孪生子从第53周才开始接受同样的训练。

两周以后,两
个孪生子都可以自己爬到楼梯顶端,而不需要别人帮助。


(三)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个体生理和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四)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后天的塑造更重要)
二、环境是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外部条件
概念:是围绕在个体周围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

包括: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宏观的社会环境;微观的社会环境
作用:是人身心发展的外部条件
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性作用
首先,看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也不难窥见。

如地理环境对人个性的影响:有人对我国南方人与北方人的个性作过比较研究,认为南方人机灵些、含蓄些,北方人憨厚些、直率些,这与南方多丘陵、山区和水田,北方多平原、高原和旱地有一定关系。

再比如北方滑冰、滑雪运动员比南方多得多,水平也普遍比南方高。

这也说明自然环境还影响着人的才能的发展。

其次,人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如从性别角色期待讲,父母总是爱给男孩买枪、坦克和益智方面的玩具,而给女孩则买布娃娃、餐具之类的玩具,这就暗示了他们的发展方向。

女孩子男性化、男孩子女性化,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三、主观能动性是影响个体发展的内在动力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逆境、顺境
心理测验《霍兰德职业性格倾向测验》包括两个维度:能力与兴趣。

四、教育对个体发展起主导作用
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原因:1、学校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
2、学校教育是在受过专门训练和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的。

3、教育能够根据科学的要求,协调影响人发展的诸因素。

第二节学生的发展和教育
一、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一)小学生的生理发展
1.身高、体重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
2.骨骼处在生长发展的重要阶段
3.肌肉发育
4.心血管发育
5.脑及神经系统方面
(二)小学生的心理发展
注意: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
例子:高强的父母每晚安排他做作业达三个小时之久。

往往一吃好晚饭就开始,到11点还不一定结束。

高强也不“争气”,人在书桌前,心在电视机上,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小便,心不在焉,忙碌不停,一小时能做完的功课,花了三小时还不能完成。

父母怀疑他有多动症,高强却抱怨说:“反正做快做慢都要10点钟结束,干脆边做边玩。

”为什么高强要马拉松似地做作业呢?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一次集中注意力的最长时间仅20分钟左右,超过这个限度,他就不可能专心致志地连续动脑筋做作业。

感知觉:不随意性—随意选择;不稳定性—较持久和稳定;被动—主动
记忆:机械记忆—意义识记
例子:二年级的杨光,平时不愿动脑筋做作业,东抄西凑地向老师交差,父母对此视若无睹。

到了临考前两天,父母才硬逼着杨光挑灯夜战。

杨光还真聪明,一读就记住,不到10点钟就可以收兵了。

谁知考试结果只有70分。

父母长吁短叹,说这孩子忘性大。

为什么杨光前一天
晚上能背诵如流,第二天考试时却忘了一大半呢?
儿童的记忆有个特点,就是记得快,忘得也快,只有通过反复复习才能强化记忆,减少遗忘。

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1、思维发展的质变过程
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发展
2、不能摆脱形象性的逻辑思维。

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甚至要借助直观来理解抽象概念。

3、四年级(10岁左右)是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是儿童思维发展产生质变的关键年龄.
例子:李玲是二年级小学生,父母常给她开“小灶”,每晚做完作业之后,就认真地教她学英语。

父母教得很费劲,李玲却瞌睡得要命,学了一小时还记不住一个单词。

是她太笨了吗?不,是因为她对枯燥的字母、单词根本不感兴趣。

后来李玲的父亲改用形象、生动的教育方式,不到一个月,李玲就能用英语对客人作简单的应酬。

其实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词的抽象思维发展。

感情:易暴露、不稳定
意志:薄弱
小学儿童的学习态度
(1)对教师的态度——低年级:特殊的尊敬和依恋。

中年级:选择性的、怀疑的
(2)对集体的态度——从无到有
(3)对作业的态度——从“不当回事”到“当回事”
(4)对评分的态度——知道评分的意义
师生关系:
对自己喜欢的教师报以积极反应,重视自己喜欢的教师的评价;
对自己不喜欢的教师的评价往往做出消极的反应
对教师的态度情感成分较重。

“罗森塔尔效应”
培养重点
1.学会学习
(1).学习兴趣的培养
(2).良好学习习惯与学习态度的养成
(3).学习方法的掌握:阅读,解题,识字
2.培养良好的品行
低年级的要侧重常规训练;中年级应侧重集体主义教育;高年级侧重社会公德、意志品质的教育。

习惯主要依靠简单的重复和有意识的练习。

二、初中生的身心发展
总体特征:发育迅速、身心剧变、自我意识突出、独立精神加强
(一)初中生的生理发展
1.身体迅速发展
2.性成熟开始
3.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巨大变化大脑发育趋于成熟,脑重量和体积接近成人,大脑结构和功能接近成人;大脑机能还不完善
(二)初中生的心理发展
1.认知发展的特点
注意:集中、稳定性增强
感知觉:提高
记忆:有意识记忆占主导,但无意识记忆和机械记忆起较大作用
想象:有意想象发展
思维:逻辑思维占相对优势
例如,有“地球是平的”和“地球是圆的”两个命题,要儿童做出是非判断。

小学儿童思维受具体事物或知觉资料的支配,他们所看到的地球是平面的,因而无法理解为什么地球是圆的。

初中学生不受眼前具体事物的支配,可依据假设进行推理。

他们可能会这样思考:如果地球是平的,那么太阳就不可能每天都从东方升起,在西边降落,只有是圆形的,才能解释这一现象。

由这一假设演绎的过程,得出了地球是圆的这一结论。

(一)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
创造性: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敏感、少保守性,常有丰富奇特的幻想,喜欢别出心裁和标新立异等。

批判性:在不愿意轻易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对别人的思想、态度及意见要进行审查,并对此持怀疑和批判态;开始严肃地对待自己的思想和主张,能有意识地调节、支配、检查和论证自己的思想。

(二)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
片面性:在思想的偏激与极端,不能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是抓住一点不计其余。

具体表现为:狂热的明星崇拜;分析问题常钻牛角尖,经常陷入思想的死潭而不能自拔;在思想上缺乏严谨性及全面性,对一些问题的处理虽有新意,但不准确。

表面性:在分析问题时还经常被事物的个别特征和外部特征所困扰,难以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中去,尤其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评价往往失之表面化。

为何愤青不适合当中学老师?
2.情感和意志发展的特点
情感:半外露、好胜心强
意志:行动性、目的性有发展,但坚持性不足
3.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表现在:(一)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体征
(二)深切重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
(三)十分关心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情绪特征
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击
首先,由于初中生身体外形的变化,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

在心理上他们也希望能尽快进入成人世界,希望尽快摆脱童年时的一切,寻找到一种全新的行为准则,扮演一个全新的社会角色,获得一种全新的社会评价,重新体会人生的意义。

其次,由于性的成熟,初中生对异性产生了好奇和兴趣,但又不能公开表现这种愿望和情绪,所以,体会到一种强烈的冲击和压抑。

人际关系的发展
(一)同伴关系的特点
择友标准发生变化——志趣相同、性格相近、烦恼相似、能相互理解;朋友关系日益重要,好朋友范围缩小,但较稳定;男生和女生关系的变化
(二)与父母关系的变化特点
对父母依赖减少(依恋、行为、观念等脱离);同时能全面评价父母(榜样作用削弱)
(三)与教师关系的变化(从多方面评价教师)
三、高中生的身心发展
生理和心理相当成熟
(一)高中生的生理发展
1.身体发育基本成熟
2.性机能的发育基本成熟
3.神经系统发育完善
(二)高中生的心理发展(基本接近成人)
认知:抽象的逻辑思维
情绪、情感丰富,意志力日趋成熟
认识发展逐渐成熟
对异性的好感与爱慕
追求理想、探索人生的意义
第三节教育必须适应个体发展的规律
一、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顺序性
例:由具体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从机械记忆发展到意义记忆等)
二、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阶段性
(主要指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有不同的本质特征),决定了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三、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决定了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差异性
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主要指三方面的差异:
(1)不同儿童的同一方面发展,其速度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
(2)在不同方面发展的相互关系上的差异,(如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有的强有的弱);(3)具有的不同个性心理倾向上的差异(如兴趣、爱好和性格等)。

身心发展速度的不匀衡性
身心发展速度的不匀衡性是指:同一方面在不同的年龄段发展的不匀衡性;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均衡性。

认识身心发展速度的不匀衡性,有利教育探明智力发展的关键期,了解不同方面的发展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使学习与成熟相适应。

试分析:初三级班主任王老师对学生张明近期的表现感到不安。

为了了解张明在家中的情况,王老师主动到张明家家访。

在同张明父亲交流情况时引用了一句古语:"养不教,父之过",偏偏张明的父亲是较真的人,便对王老师说:"王老师,您这话欠妥。

'养不教,父之过'意思是说孩子是我生养的,我没教育他,都是我的错。

现在,我把孩子送学校接受教育,你们教不好,这应是老师的过错,怎么能说是我们做家长的过错呢?"结果,双方未能在教育张明的问题上达成共识。

问题:王老师和家长的说法正确吗?试分析原因。

(从影响个体成长的因素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