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护患关系与人际沟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服务对象来说是一种良好 的社会心理支持。
第二节
护患关系
三、护患关系的基本内容 (一)技术性关系
(二)非技术性关系
第二节
护患关系
(一)技术性关系
技术性关系是指护患双方在一系列的护理活动 中,以护理人员拥有相关的护理知识及技能 为前提所建立的行为关系。
护患关系建立的基础,是维系护患关系的纽带。
和角色,内心不一定认可 精神权威型:内心共同认可,下
对上心服口服 表现形式 外显型心理方位:明显上、下位
之分 内隐型心理方位:外显行为上不
明显
(二)人际关系的心理方位及心理距离
确定时间 始定型心理方位:开始确定 渐定型心理方位:过程中形成
(二)人际关系的心理方位及心理距离
2、心理距离 (1)概念:人际交往中,双方按照情感亲疏程
(一)社会认知
3、社会认知的偏差:(重点) 认知形成过程的3个主要成分:( )、( )、( )。 认知者、认知对象、交往的情景 认知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单选题、名词解
释、多选题) (1)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是指交往双方在首次接触
时,根据交往对象的外显行为等做出综合性判断和评 价而形成的最初阶段。 研究表明:在信息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 呈现的信息在社会认知过程中产生的影响更大,即首 因效应。
共同参与型
第二节
护患关系
1、主动-被动型 护理人员在护患关系中占主导地位,显著的心
理差位关系。
使用对象:主要使用于昏迷、休克、全身麻醉、 有严重创伤及精神病等无自主意识的服务对 象。
特征:护理人员为服务对象做什么。(单选题)
第二节
护患关系
2、指导-合作型
护理人员主要针对服务对象的需要进行全面指 导,服务对象有一定的主动性,但这种主动 性是以执行护理人员的意志为基础,以主动 配合为前提。
第四章 护患关系与人际沟通
LOGO
第一节 人际关系
❖ 内容包括: 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关系的特征 人际关系的功能 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基础 人际关系的原则 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193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首 先提出。 概念:(名词解释) 广义: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以及人与人之
(一)护患关系的概念(名词解释)
指护理人员和服务对象之间在彼此尊重、接受 文化差异的基础上,交感互动所形成的一种 特殊的人际关系。
广义:各种人际关系;
狭义:护理人员与服务对象之间。
第二节
护患关系
(二)护患关系的特征(简答题)
1、帮助与被帮助性关系:专业性人际关系 2、工作关系:职业行为,护理工作的需要。应
第二节
护患关系
(二)非技术性关系
是护理人员与服务对象在交往中心理、社会、 伦理道德、法律等方面的关系。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道德关系:是非技术性关系中最主要的内容。 (单选题)
2、利益关系: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生的物质 和精神方面的利益关系。
必须在维护服务对象的健康及利益的前提下。
第二节
护患关系
(一)社会认知
2、社会认知的特征(多选题): (1)知觉信息的选择性:交往双方并不是接受
对方所有的信息,而是倾向于对某些信息进 行加工迅速形成个人信息。 中心特质:阿希,在印象形成中起到中心作用 的特质。 边缘特质: (2)认知过程的互动性 (3)认知形成的一致性:不矛盾 (4)社会认知的评估性:主观评估性。
度来保持和调整彼此的距离。情感越密切, 心理距离越近,称为正性心理距离,用心理 相容度来表达;反之为负性心理距离,用心 理相斥度来表达。
(二)人际关系的心理方位及心理距离
2、心理距离(重点)(选择题) (2)等级:+4~~~-4, 正四级(密友):设身处地,主动,不图回报 正三级(好友):主动,一般不图回报 正二级(朋友):互有好感,主动,回报期望 正一级(初识):一些好感,再次交往意图 零 级(路人):没太多感觉,无再次交往欲望 负一级(对手):会冲突 负二级(冤家):有冲突,矛盾突出 负三级(劲敌):冲突表面化,有报复心理 负四级(夙敌):随时将对方置于死地
五、护患关系的发展过程
3个阶段:熟悉期、合作期、终止期(填空题)
1、熟悉期:与护理人员初期接触阶段。
主要任务:护理人员与服务对象建立初步了解 和信任关系。
EG:护理人员在此阶段需要向服务对象介绍相 关医护人员、病区的环境及设施、医院的各 种规章制度;收集资料对病人进行评估;良 好的第一印象等。
第二节
第三节 人际沟通
二、人际沟通的意义(了解) 1、信息沟通功能 2、心理保健功能 3、自我认识功能 4、建立及发展人际关系 5、改变人的知识、态度及能力
第三节 人际沟通
三、人际沟通的特征(填空题) 1、双向性 2、情境性 3、统一性 4、整体性 5、客观性
第三节 人际沟通
四、沟通的基本要素及层次 (一)沟通的基本要素 1、沟通的触发体:信息背景。刺激及理由 2、信息发送体:信源 3、编码:信息发送者将所要表达的信息,按照
(三)人际吸引
1、概念:是人与人之间在情感上相互接纳和喜 欢的现象。
2、影响因素(多选题) 个人特质:外貌、才能、个性品质 相近性:远亲不如近邻、近水楼台先得月 相互性:相似性、互补性、相悦型。
五、人际关系的原则
❖ 人际关系的原则(简答题) (一)交互原则 (二)平等原则 (三)互利原则 (四)信誉原则 (五)相容原则 (六)情景控制原则
六、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 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一)人际关系发展状态 1、零接触状态 2、开始注意状态 3、表面接触状态 4、情感卷入状态:轻度、中度、深度 (二)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由浅入深) 定向选择、情感探索、情感交流、稳定交流 (三)人际关系的平衡
第二节
护患关系
一、护患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一)、个体功能 1、发展健全的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知、自我
体验及自我调节。 2、促进不良行为的改变; 3、保持身心健康。 (二)、社会功能 1、营造良好的社会人际氛围 2、增强群体凝聚力
四、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基础
❖ 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基础 (一)社会认知 (二)心理方位及心理距离 (三)人际吸引
避免过多的感情投入。
3、以服务对象的健康为中心 4、多方位的人际关系:与服务对象、医师、家
属、朋友、同事。
5、互动关系 6、治疗关系:致病和治病 7、短暂的人际关系:护理服务结束即结束 。
第二节
护患关系
二、护患关系的意义(了解)
1、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开展护理工作的重要前提, 在护理工作中,各种措施的实施必须依靠护 患双方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
第三节 人际沟通
内容: 一、人际沟通的概念 二、人际沟通的意义 三、人际沟通的特征 四、沟通的基本要素及层次 五、人际沟通的基本方式及障碍 六、促进有效沟通的技巧
第三节 人际沟通
一、人际沟通的概念 广义:人类整个社会沟通过程,不仅包含信息、
情感及思想的沟通,同时也包含相互作用个 体的全部社会行为,以及采用的各种大众传 播媒介所进行的沟通。 狭义: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 分类:(填空题) 自身沟通、人际沟通、小组沟通、公众沟通、 大众沟通。
EG:
第二节
护患关系
六、护患冲突
人际冲突的概念: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群 体相互之间在目标、观念、期望、知觉不一 致时存在的互不相容、相互排斥的紧张状态。
护患冲突:是护患交往过程中发生的人际冲突, 是影响护患关系健康发展的因素之一。
第二节
护患关系
(一)常见原因 1、角色不明:对彼此的期望值过高 2、责任冲突: 3、权益差异:服务对象 4、理解分歧
以习惯性思维为基础。
来源途径
(二)人际关系的心理方位及心理距离
1、心理方位 (1)定义:心理上主导性及权威性的差异。 心理差位关系、心理等位关系 心理差位关系:一方从心理上具有主导性和权
威性,上下级之分。 心理等位关系:没有心理等级的差异。
(二)人际关系的心理方位及心理距离
(2)心理差位程度等级(下级对上级)(单选 题)
3、法律关系
4、文化关系:护理活动以文化背景为基础。
护理人员要尊重服务对象的宗教信仰及风俗习 惯,时刻注意自己的语言、举止及表情,对 不同文化背景的服务对象采用不同的沟通方 式,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5、价值关系:体现人的社会价值。
第二节
护患关系
四、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重点) 主动-被动型
指导-合作型
特征:护理人员教会病人做什么?
使用对象:急性服务对象。此模式临床上最为 常见。(单选题)
第二节
护患关系
3、共同参与型
服务对象在护理活动中不仅是合作者,还是参 与者和决策者。心理等位关系。
特征:护理人员让服务对象选择做什么?(单 选题)
使用对象:慢性病且具有一定文化知识背景的 服务对象。
第二节
护患关系
(一)社Baidu Nhomakorabea认知
3、社会认知的偏差:(重点) (3)晕轮效应(光环效应):主要指对交往对
象的某种人格特征形成印象后,以此来推测 此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实际生活中,此效应常常使得人们对他人产生 偏见。
(一)社会认知
3、社会认知的偏差:(重点) (4)社会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一社会群体或
事物所形成的笼统的、固定的印象和看法。
护患关系
2、合作期:在信任的基础上开始合作。
主要任务:护理人员应用护理程序以解决服务 对象的各种身心问题,满足病人的健康需要。
EG:与服务对象共同制定护理计划、修改、解 决病人的健康问题。
第二节
护患关系
3、终止期:康复出院,护患关系进入终止阶段。 主要任务:临前为服务对象做好出院前的身体
及心理准备。
一定的码规,编制为适当的语言或非语言的 信息符号,如语言、表情、文字、图片等, 以利于信息发送和接收者的理解。(单选题)
第三节 人际沟通
4、信息及传递途径 5、解码:对所接受的语言或非语言信息符号的
翻译过程,译码。 6、信息接收者 7、信息的反馈 8、干扰
第三节 人际沟通
(二)沟通交流的层次(重点) 1、礼节性沟通:最低层次、最初阶段。 特点:使用一些问候类、表面寒暄式的、社会
A微弱差位:尊重对方的意见,但主观意愿决定 是否照办
B中强差位:按照要求照办,有意见委婉方式提 出,会保留自己意见。
C显著差位:立即照办,有意见也不敢当面提 出。心理会保留自己的意见。
D超强差位:绝对照办,甚至盲目服从。
(二)人际关系的心理方位及心理距离
1、心理方位 (3)心理方位类型(了解) 确定方式 法定权威型:外界,如社会地位
(一)社会认知
3、社会认知的偏差:(重点) (2)近因效应:是指新近获得的信息比以往获
得的信息对人的社会认知具有更重要的影响。 研究表明:a在与陌生人交往过程中,首因效应
起重要的作用;b而与熟人交往时,近因效应 影响较大;c当回忆原有信息有困难时,新近 的信息就发挥作用,出现近因效应;d当关于 某人的两种信息连续出现时,首因效应明显; e而两种信息连续出现时,近因效应发挥主要 作用。
间关系的一切方面。 狭义: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
的直接心理关系。
二、人际关系的特征
1、互动性:即交往的双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都是积极互动的主体。
特点:交往的双方常常会根据对方对自己的态 度来决定自己对交往的态度。
EG: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2、情感性:表现为人们互相接近或吸引的联合
(一)社会认知
1、概念(名词解释)
又称人际知觉,是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 为动机和意向作出的推测与判断过程,包括 感知、判断、推测和评价等一系列的心理活 动过程。(对他人的认识过程)
(填空题):社会认知的过程是根据(
)及

)进行的,又必须通过认知者
的思维活动来进行。
认知者的过去经验 ,对有关线索的分析
第二节
护患关系
(二)预防及解决护患冲突的方法(简答题) 1、消除角色不明的影响:护患双方的角色保持
一致 2、消除责任冲突的影响 3、自觉维护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 4、加强护患沟通及理解
第二节
护患关系
七、促进护患关系良性发展的方法(09年简答 题)
1、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的氛围 2、健康的工作情绪 3、与服务对象建立充分的信任关系 4、为服务对象树立角色榜样 5、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
情感,或相互排斥或反对的分离情感。 3、明确性:交往关系明确。
二、人际关系的特征
4、渐进性:人际关系的发展需要经过一系列有 规律的阶段或顺序,呈渐进性发展。
5、复杂性: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
三、人际关系的功能(简答题)
在现代生活中,人际关系已经成为影响人类身 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导致自杀的主要原因之 一就是人际关系紧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