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系统疾病PPT课件
合集下载
血液病ppt课件
心健康。
06
血液病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新药研发与治疗技术进展
新药研发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血液病领域的新药研发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针对特定 基因突变的药物已经问世,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治疗技术进展
除了药物治疗外,血液病的治疗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例如,免疫治疗、细胞治疗等新型 治疗手段正在逐步应用于临床,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01
02
03
04
疾病知识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血液疾病的 相关知识,提高对疾病的认知
和理解。
心理疏导与支持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提供心 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缓解
焦虑、抑郁等情绪。
应对策略指导
指导患者及家属应对病情变化 和康复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
提高应对能力。
社交支持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增加社交支持和交流,促进身
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及早发 现血液异常指标,预防血液疾
病的发生。
健康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增加富 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摄入 ,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 入。
控制慢性疾病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 性疾病,降低血液疾病的风险 。
避免暴露于有害物质
避免长期接触化学物质、放射 线等有害物质,减少对血液系
详细描述
免疫学检查可以检测自身抗体和免疫细胞功 能,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可以检测基因 突变和染色体异常,这些检查结果有助于制 定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04
血液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靶向治疗
化学治疗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蛋白质的药物, 旨在精准打击癌细胞,减少对正常细 胞的损害。
06
血液病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新药研发与治疗技术进展
新药研发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血液病领域的新药研发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针对特定 基因突变的药物已经问世,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治疗技术进展
除了药物治疗外,血液病的治疗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例如,免疫治疗、细胞治疗等新型 治疗手段正在逐步应用于临床,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01
02
03
04
疾病知识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血液疾病的 相关知识,提高对疾病的认知
和理解。
心理疏导与支持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提供心 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缓解
焦虑、抑郁等情绪。
应对策略指导
指导患者及家属应对病情变化 和康复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
提高应对能力。
社交支持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增加社交支持和交流,促进身
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及早发 现血液异常指标,预防血液疾
病的发生。
健康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增加富 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摄入 ,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 入。
控制慢性疾病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 性疾病,降低血液疾病的风险 。
避免暴露于有害物质
避免长期接触化学物质、放射 线等有害物质,减少对血液系
详细描述
免疫学检查可以检测自身抗体和免疫细胞功 能,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可以检测基因 突变和染色体异常,这些检查结果有助于制 定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04
血液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靶向治疗
化学治疗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蛋白质的药物, 旨在精准打击癌细胞,减少对正常细 胞的损害。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ppt课件
组织
二价亚铁
三价高铁(Fe3+)
(Fe2+)
与转铁蛋白分离
高铁还原为亚铁
血红蛋白
二价亚铁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ppt课件
21
5.铁的贮存和排泄
贮存-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形式贮存于 肝、脾、骨髓等器官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排泄-每天铁的排泄量不超过1mg,主要 从粪便中排出,少数由尿、汗液排出,哺 乳期妇女每天从乳汁中排出铁约1mg。
<32 缺铁性贫血、铁粒幼 细胞性贫血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ppt课件
7
2、按血红蛋白浓度分类
贫血程度 轻度 中度 重度 极重度
血红蛋白浓度
> 90 g/L 60~90 g/L 30~59 g/L
< 30 g/L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ppt课件
临床表现
症状轻微
活动后气促、 心悸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ppt课件
1
贫血病人的护理
❖ ▲缺铁性贫血 ❖ ▲再生障碍性贫血 ❖ ▲巨幼细胞性贫血 ❖ ▲溶血性贫血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ppt课件
2
教学目标
❖ 掌握缺铁性贫血、再障的定义、临床表现、 护理
❖ 掌握贫血的临床表现 ❖ 熟悉缺铁性贫血、再障的病因、治疗要点 ❖ 了解缺铁性贫血、再障的发生机制及实验室
红蛋白铁,其他为肌红
蛋白铁、转铁蛋白铁及
体内铁
乳铁蛋白、酶和辅因子
(男性50~55mg/kg,结合的铁)
女性35~40mg/kg) 贮存铁(包括铁蛋白和
含铁血黄素,
男性为1000mg,女性 为300~400mg)
5.0-1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再障) PPT课件
24
[临 床 表 现 ]
一.症状 进行性贫血、出血和反复感染 1.贫血
呈进行性贫血 原因:造血功能低下所致,少数病人可存在无效 红细胞生成(原位溶血)即骨髓生成的红细胞在 未释放至周围血液前已被破坏 贫血程度严重,并具有贫血的各种临床表现
25
贫血的-临床表现
皮肤粘膜苍白
常见体征
由于贫血时缺氧的敏感器官血流量明显增加, 而皮肤粘膜毛细血管则缺血。故皮肤粘膜苍白, 尤以口唇、甲床、结膜最显著 神经肌肉缺氧,常伴有倦怠乏力、头晕、耳鸣、 记忆力减退和注意力不集中等。甚则可发生昏厥
分类
红细胞疾病:贫血、红细胞增多等
粒细胞疾病:粒细胞缺乏等
单核细胞和巨细胞疾病: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疾病:淋巴瘤、白血病等
造血干细胞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脾功能亢进
出血性及血栓性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5
贫
血
(Anemia)
贫血:外周血单位体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 H b ) 浓度、红细胞(RBC)及血细胞比容(HCT)低于可 比人群正常值的下限 其中以 H b 最为可靠,也是临床上诊断贫血的最常 用的实验室指标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10-15mg(Kg/d)连用5天 抗胸腺球蛋白3-5mg(Kg/d)连用5天 NOTE: 用药前需做过敏试验 用药过程中用糖皮质激素防治过敏反应 静滴不宜过快,每日剂量应维持点滴12-16小 时;可与环孢素组成强化免疫抑制方案
43
二.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
(一)免疫抑制治疗 2.环孢素
8
贫血根据病因分类
1.红细胞生成不足贫血 包括:原料缺乏和造血功能障碍、再障
2.红细胞破坏过多贫血
包括:多种原因引起溶血性贫血
[临 床 表 现 ]
一.症状 进行性贫血、出血和反复感染 1.贫血
呈进行性贫血 原因:造血功能低下所致,少数病人可存在无效 红细胞生成(原位溶血)即骨髓生成的红细胞在 未释放至周围血液前已被破坏 贫血程度严重,并具有贫血的各种临床表现
25
贫血的-临床表现
皮肤粘膜苍白
常见体征
由于贫血时缺氧的敏感器官血流量明显增加, 而皮肤粘膜毛细血管则缺血。故皮肤粘膜苍白, 尤以口唇、甲床、结膜最显著 神经肌肉缺氧,常伴有倦怠乏力、头晕、耳鸣、 记忆力减退和注意力不集中等。甚则可发生昏厥
分类
红细胞疾病:贫血、红细胞增多等
粒细胞疾病:粒细胞缺乏等
单核细胞和巨细胞疾病: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疾病:淋巴瘤、白血病等
造血干细胞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脾功能亢进
出血性及血栓性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5
贫
血
(Anemia)
贫血:外周血单位体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 H b ) 浓度、红细胞(RBC)及血细胞比容(HCT)低于可 比人群正常值的下限 其中以 H b 最为可靠,也是临床上诊断贫血的最常 用的实验室指标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10-15mg(Kg/d)连用5天 抗胸腺球蛋白3-5mg(Kg/d)连用5天 NOTE: 用药前需做过敏试验 用药过程中用糖皮质激素防治过敏反应 静滴不宜过快,每日剂量应维持点滴12-16小 时;可与环孢素组成强化免疫抑制方案
43
二.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
(一)免疫抑制治疗 2.环孢素
8
贫血根据病因分类
1.红细胞生成不足贫血 包括:原料缺乏和造血功能障碍、再障
2.红细胞破坏过多贫血
包括:多种原因引起溶血性贫血
儿童造血系统疾病PPT课件
• 溶血性贫血— 新生儿溶血病、地中海贫血
贫血+黄疸+肝脾肿大+网织红细胞
• 再生不良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三系+网织红细胞降低+无肝脾肿大
编辑版ppt
26
两种类型贫血鉴别(一)
缺铁性贫血
年龄 原因
6m-2y 铁缺乏
临床
一般表现 髓外造血
苍白/消瘦 有
神经系统 较轻
巨幼细胞性贫血
6m-2y VtB12/叶酸缺乏
二系以上异常
网织红 + 粪OB
- ↑+
营养性 溶血性
出血性
编辑版ppt
骨髓涂片
再生障碍 性贫血
白血病 其它
22
贫血诊断(三部曲)
病 史 体格检查 外周血象
有无贫血及程度
RBC形态+Ret计数+WBC+BPC
大致原因
编辑版ppt
23
A.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B. β地中海贫血
C. 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Fe、叶酸、VtB12、 EPO
• 造血功能障碍 (原发性和继发性)
再生障碍性贫血
• 其它原因
感染、炎症、癌性贫血
编辑版ppt
15
贫血病因分类
2.破坏过多(溶血性) – 红细胞内:先天性
• 膜缺陷: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 酶缺乏: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 Hb异常: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病
蜡黄/ 虚胖 有 较显著
编辑版ppt
27
两种类型贫血鉴别(二)
缺铁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
外周血象 小细胞低色素
大细胞性
骨髓象
胞浆落后于胞核 巨幼样变、核幼浆老
铁代谢指标 异常
正常
贫血+黄疸+肝脾肿大+网织红细胞
• 再生不良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三系+网织红细胞降低+无肝脾肿大
编辑版ppt
26
两种类型贫血鉴别(一)
缺铁性贫血
年龄 原因
6m-2y 铁缺乏
临床
一般表现 髓外造血
苍白/消瘦 有
神经系统 较轻
巨幼细胞性贫血
6m-2y VtB12/叶酸缺乏
二系以上异常
网织红 + 粪OB
- ↑+
营养性 溶血性
出血性
编辑版ppt
骨髓涂片
再生障碍 性贫血
白血病 其它
22
贫血诊断(三部曲)
病 史 体格检查 外周血象
有无贫血及程度
RBC形态+Ret计数+WBC+BPC
大致原因
编辑版ppt
23
A.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B. β地中海贫血
C. 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Fe、叶酸、VtB12、 EPO
• 造血功能障碍 (原发性和继发性)
再生障碍性贫血
• 其它原因
感染、炎症、癌性贫血
编辑版ppt
15
贫血病因分类
2.破坏过多(溶血性) – 红细胞内:先天性
• 膜缺陷: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 酶缺乏: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 Hb异常: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病
蜡黄/ 虚胖 有 较显著
编辑版ppt
27
两种类型贫血鉴别(二)
缺铁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
外周血象 小细胞低色素
大细胞性
骨髓象
胞浆落后于胞核 巨幼样变、核幼浆老
铁代谢指标 异常
正常
血液系统疾病ppt课件
第二章 贫血概述
定义: 贫血是指外周血液的RBC容量减少,低 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症状。 我国标准:海平面地区,成人男性Hb<
120g/l,女性<110g/l,孕妇< 100g/l,即为贫血。
WHO标准(1972):比我国各↑10g/l。
分类
按贫血进展速度分:急性、慢性贫血 按RBC形态分: 按贫血程度分: 按骨髓红系增生情况分: 按发病机制或病因分 :可反映贫血的病理本质
贫血的细胞学分类
类 型
大)
>100
80~100
常见疾病
32~35
32~35
巨幼贫、溶贫、MDS
AA、纯红AA、急性 失血、溶血性贫血、 IDA、铁粒幼贫血、 海洋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80
<32
贫血的严重度划分标准
轻度贫血: Hb >90g/l(低于正常低限) 中度贫血: Hb 60~90g/l 重度贫血: Hb 30~59g/l 极重度贫血:Hb <30g/l
淋巴系统
中枢淋巴器官:
胸腺、胚胎肝、出生后的骨髓
周围淋巴器官:
淋巴结、扁桃体、脾、沿消化道及 呼吸道分布的淋巴组织。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骨髓中的幼单核细胞、血液中的单核细 胞。 巨噬细胞(淋巴结、脾、结缔组织、肺 泡等处巨噬细胞,肝脏的kupffer细胞, 神经系统的小神经胶质细胞等)。
症、恶组等。
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疾病:ML、ALL、CLL、MM。 造血干细胞疾病:AA、PNH、MDS、ANLL、骨纤等。 脾功能亢进: 出血性及血栓性疾病:血管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凝血障碍性疾病、DIC、血栓性疾病。
血液系统
组成: 血液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课件
•结节硬化型HL(陷窝细胞)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15
• 病灶中
弥漫性 各种炎 细胞的 浸润 (LC、 嗜酸粒 C、组 织C、 纤维母 C)
• 轻度纤
维化
混合细胞型HL(镜影细胞)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16
o 细胞核呈 水泡状增 大,单核 且多分叶 状 —— 爆米花, 核仁较典 型R-S细 胞小 .
淋巴细胞为主型HL(爆米花样细胞)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4
一、霍奇金淋巴瘤
(Hodgkin lymphoma, HL)
❖ 大多属于B淋巴细胞源性。 ❖ 细胞形态多样性。
瘤巨细胞(Read-Sternberg cell) 各种炎细胞 纤维化 CD15 CD30 ❖ 主要发生在淋巴结。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5
❖病理变化
▪ 病变部位:一般从颈部淋巴结、锁骨 上淋巴结开始。
nonlymphocytic leukemia,ANLL)
• 骨髓髓样造血前身细胞单克隆增生, 分化成熟障碍—停止在母细胞阶段。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29
• 病变特点
骨髓内肿瘤细胞的弥漫性增生,全身各 器官广泛浸润,不形成肿块。
周围血中大量原始细胞。 肿瘤细胞在淋巴结副皮质区及窦内浸润。 脾内原始及幼稚细胞主要累及红髓,在
12
组织学分型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HL 经典型HL
结节硬化型HL 女性最常见 混合细胞型HL 淋巴细胞为主型HL 淋巴细胞消减型HL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13
•由胶原纤 维带分割为 多个细胞性 结节,结节 内部的细胞 构成多样,典 型的RS Cell少,但 可见陷窝C
结节硬化型HL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14
《2023 CSCO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指南》解读PPT课件
血液系统疾病现状
血液系统疾病是一类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包括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造血干 细胞移植已成为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临床实践需求
近年来,随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然而,在临 床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移植后复发、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因此,制定一部科学、实用的指南,对 于规范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多发性骨髓瘤
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
对于新诊断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作 为一线治疗方案,有助于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
复发多发性骨髓瘤
对于复发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或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可作为有效的挽救治疗方案。
其他血液系统疾病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同胞全相合供者造血干 细胞移植,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
指南目的与意义
规范临床实践
通过制定指南,明确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 适应症、禁忌症、治疗方案等,为临床医生提供明确的指 导,规范临床实践。
提高治疗效果
指南的制定基于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旨在推 广最佳实践,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促进学术交流
指南的制定过程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专家,通过指南的发 布和推广,有助于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 血液系统疾病治疗领域的发展。
适应症
包括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血液 系统恶性肿瘤,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良性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系统疾病。
禁忌症
包括严重的心、肝、肺、肾功能不全 ,活动性感染,以及妊娠等。
血液系统疾病是一类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包括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造血干 细胞移植已成为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临床实践需求
近年来,随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然而,在临 床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移植后复发、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因此,制定一部科学、实用的指南,对 于规范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多发性骨髓瘤
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
对于新诊断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作 为一线治疗方案,有助于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
复发多发性骨髓瘤
对于复发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或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可作为有效的挽救治疗方案。
其他血液系统疾病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同胞全相合供者造血干 细胞移植,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
指南目的与意义
规范临床实践
通过制定指南,明确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 适应症、禁忌症、治疗方案等,为临床医生提供明确的指 导,规范临床实践。
提高治疗效果
指南的制定基于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旨在推 广最佳实践,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促进学术交流
指南的制定过程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专家,通过指南的发 布和推广,有助于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 血液系统疾病治疗领域的发展。
适应症
包括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血液 系统恶性肿瘤,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良性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系统疾病。
禁忌症
包括严重的心、肝、肺、肾功能不全 ,活动性感染,以及妊娠等。
《2023 CSCO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指南》解读 PPT课件
04
指南更新要点及亮点
更新要点概述
干细胞来源选择
新增脐带血、胎盘等来源干细胞移植相关内容,为 临床提供更多选择。
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
强化免疫抑制剂使用规范,降低移植后并发症风险 。
移植后管理
完善移植后随访、康复及生活质量评估等方面内容 ,提高患者生存率。
新增内容及亮点分析
儿童移植适应症扩展
针对儿童血液系统疾病,新 增部分适应症,提高治疗效 果。
患者C
一名患有多发性骨髓瘤的中年患 者,经过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和 后续免疫治疗,病情得到缓解, 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经验教训总结
重视移植前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确保移植适应症和禁忌症的准确把握,降低移 植风险。
个体化预处理方案
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分期和预后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预处理方案 ,以提高移植成功率和患者生存率。
制定个体化的预处理方案,以降低移植后排斥反应和并发症风 险。
加强移植后患者的免疫抑制治疗和感染防控,提高移植成功率 和患者生存率。
成功案例分享
患者A
一名患有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年轻 患者,经过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 移植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目前已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患者B
一名患有能 ,避免了长期依赖输血和免疫抑 制剂的风险。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发展
简述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历史、现状及前景 。
国内外指南概况
概述国内外相关指南的现状及差异。
指南目的与意义
01
规范造血干细胞移 植治疗
明确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 统疾病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操作 规范。
02
提高治疗效果
03
推动行业发展
通过规范化治疗,提高造血干细 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缓解 率、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造血系统疾病营养》课件
预防贫血:如铁、叶酸、维生素B12等
提高免疫力:如蛋白质、维生素A等
促进伤口愈合:如蛋白质、维生素C等
蛋白质:造血系统疾病的患者需要充足的蛋白质来维持血细胞的生成和修复
铁质:铁质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造血系统疾病的患者需要补充足够的铁质 维生素:维生素B12、叶酸等维生素对造血系统疾病的患者非常重要,可以促进血细胞 的生成和修复
水分:造血系统疾病的患者需要补充足够的水分,以维持血液的循环和代谢
均衡饮食:保证 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等营 养素的均衡摄入
增加铁质:多吃 富含铁质的食物, 如红肉、动物肝 脏、豆类等
补充维生素:多 吃富含维生素C、 维生素B12、叶 酸等食物,有助 于造血
避免刺激性食物: 少吃辛辣、油腻、 生冷等刺激性食 物,以免加重病 情
出血:血小板数量 减少,导致皮肤、 黏膜、内脏出血
感染:白细胞数量 减少,导致免疫力 下降,易感染
肿瘤:造血系统肿 瘤,如白血病、淋 巴瘤等,影响造血 功能,危及生命
营养与造血系统疾 病的关系
提供造血原料:如铁、叶酸、维生素 B12等
促进骨髓造血:如蛋白质、维生素D等
维持血细胞功能:如维生素C、锌等
造血系统疾病患者 的营养补充
蛋白质是造血系统的重要营养素
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 重来调整
蛋白质的来源包括肉类、鱼类、豆类、 奶类等
蛋白质的补充应选择优质蛋白质,如鸡 蛋、牛奶、瘦肉等
蛋白质的补充应适量,过量摄入可能导 致肾脏负担加重
蛋白质的补充应与维生素、矿物质等营 养素协同作用,以促进造血系统的健康
适量摄入铁质:如动物肝脏、红肉、绿 叶蔬菜等
适量摄入维生素C:有助于铁质的吸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个月开始
(二)出生后造血
骨髓造血
红骨髓 黄骨髓
骨髓外造血(extramedullary hematopoiesis)
肝、脾、淋巴结造血 → 代偿
.
4
胎儿及出生后不同时期的造血情况
.
5
二、血象特点
(一)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量
出生时 RBC (5.0 ~ 7.0)×1012/L;Hb 150 ~ 220g/L 2 ~ 3个月时生理性贫血 (physiological anemia) (3×1012/L,110g/L) 网织红细胞
3d内 0.04 ~ 0.06,7d 0.02以下,婴儿期后成人水平
(二)白细胞数与分类
初生时 WBC 15 ~ 20×109/L 8岁后接近成人水平 白细胞分类(二次交叉)
(三)血小板数
与成人相似(150 ~ 300×109/L)
.
11
二、血象特点
(四)血红蛋白种类
图 血红蛋白基因组成
.
12
图 人类胚胎期至婴儿早期血红蛋白四聚体(A)和亚单位(B)发育
.
13
二、血象特点
(四)血红蛋白种类
胚胎4 ~ 8周 → 3个月
Hb Gower 1(ζ2ε2)
胚胎型Hb Hb Gower 2 (α2ε2)
Hb Portland(ζ2γ2)
胚胎3个月 → 6个月
胎儿型 — HbF 0.90
胎儿血红蛋白(HbF,α2γ2)
出生时Hb
HbF 0.70;HbA 0.30;HbA2 < 0.01
(二)白细胞数与分类
初生时 WBC 15 ~ 20×109/L 8岁后接近成人水平 白细胞分类(二次交叉)
(三)血小板数
与成人相似(150 ~ 300×109/L)
.
9
小儿时期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两次交叉
.
10
二、血象特点
(一)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量
出生时 RBC (5.0 ~ 7.0)×1012/L;Hb 150 ~ 220g/L 2 ~ 3个月时生理性贫血 (physiological anemia) (3×1012/L,110g/L) 网织红细胞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儿科学系
儿科学
临床、基础、预防医学专业
造血系统疾病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Children’s Hospital of Fudan University
.
1
造血系统疾病
重 掌握小儿造血和血液系统特点
点 了解小儿血液系统常见疾病概况
提
掌握小儿贫血分类、诊断标准、诊断步骤和方法 熟悉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发病机理、铁代谢特点
< 6个月的婴儿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暂定)
新生儿 < 145 g/L 1 ~ 4月 < 90 g/L 4 ~ 6月 < 100 g/L
以上都以海平面计,
海拔每增高 1000米,Hb升高约 4%
.
18
【贫血的分类】
1. 按程度分类
红细胞(×1012/L) 血红蛋白(g/L)
轻度 中度 重度 极重度
3d内 0.04 ~ 0.06,7d 0.02以下,婴儿期后成人水平
(二)白细胞数与分类
初生时 WBC 15 ~ 20×109/L 8岁后接近成人水平 白细胞分类(二次交叉)
(三)血小板数
与成人相似(150 ~ 300×109/L)
.
7
生理性贫血 (physiological anemia)
新生儿建立自主呼吸,血氧含量增加,EPO合成减少 胎儿期红细胞寿命较短,相对破坏较多(生理性溶血) 婴儿生长发育迅速,循环血容量迅速增加
3~4 2~3 1~2 <1
≥90 60 ~ 90 30 ~ 60
< 30
轻度 中度 重度 极重度
新生儿期 血红蛋白(g/L)
120 ~ 144 90 ~ 120 60 ~ 90
< 60
.
19
【贫血的分类】
2. 按病因分类 (1)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不足
.
17
贫血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
表 发生贫血时人群中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低限值
年龄 6个月至59个月儿童
血红蛋白
g/l
110
红细胞比容
l/l
0.33
5-11岁儿童
115
0.34
12-14岁儿童
120
0.36
WHO/NHD. Iron Deficiency Anaemia Assessme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2001.
.
2
第一节
小儿造血和血液特点
.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造血特点
(一)胚胎期造血
中胚叶造血期(mesoblastic hematopoiesis)
胚胎 3周开始 卵黄囊血岛 6周后退化
肝脾造血期(hepatic hematopoiesis)
胚胎 6-8周开始 4-5月达高峰 6个月开始减退
骨髓造血期(medullary hematopoiesis)
示 掌握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分期、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
熟悉小儿缺铁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掌握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熟悉血友病的遗传特征、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了解血友病诊治进展
熟悉儿童白血病发病情况、种类及预后
了解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原则
了解儿童白血病的诊治进展
.
8
二、血象特点
(一)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量
出生时 RBC (5.0 ~ 7.0)×1012/L;Hb 150 ~ 220g/L 2 ~ 3个月时生理性贫血 (physiological anemia) (3×1012/L,110g/L) 网织红细胞
3d内 0.04 ~ 0.06,7d 0.02以下,婴儿期后成人水平
3d内 0.04 ~ 0.06,7d 0.02以下,婴儿期后成人水平
(二)白细胞数与分类
初生时 WBC 15 ~ 20×109/L 8岁后接近成人水平 白细胞分类(二次交叉)
(三)血小板数
与成人相似(150 ~ 300×109/L)
.
6
二、血象特点
(一)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量
出生时 RBC (5.0 ~ 7.0)×1012/L;Hb 150 ~ 220g/L 2 ~ 3个月时生理性贫血 (physiological anemia) (3×1012/L,110g/L) 网织红细胞
2岁→成人
成人型
HbA 0.95 HbA2 0.02~0.03
胎儿型 HbF < 0.02
.
14
二、血象特点
(五)血容量 新生儿占体重 10% 儿童占体重 8 ~ 10% 成人占体重 6 ~ 7%
.
15
第二节
儿童贫血总论
.
16
定义
贫血(anemia)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症状 外周血液中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 称为贫血
(二)出生后造血
骨髓造血
红骨髓 黄骨髓
骨髓外造血(extramedullary hematopoiesis)
肝、脾、淋巴结造血 → 代偿
.
4
胎儿及出生后不同时期的造血情况
.
5
二、血象特点
(一)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量
出生时 RBC (5.0 ~ 7.0)×1012/L;Hb 150 ~ 220g/L 2 ~ 3个月时生理性贫血 (physiological anemia) (3×1012/L,110g/L) 网织红细胞
3d内 0.04 ~ 0.06,7d 0.02以下,婴儿期后成人水平
(二)白细胞数与分类
初生时 WBC 15 ~ 20×109/L 8岁后接近成人水平 白细胞分类(二次交叉)
(三)血小板数
与成人相似(150 ~ 300×109/L)
.
11
二、血象特点
(四)血红蛋白种类
图 血红蛋白基因组成
.
12
图 人类胚胎期至婴儿早期血红蛋白四聚体(A)和亚单位(B)发育
.
13
二、血象特点
(四)血红蛋白种类
胚胎4 ~ 8周 → 3个月
Hb Gower 1(ζ2ε2)
胚胎型Hb Hb Gower 2 (α2ε2)
Hb Portland(ζ2γ2)
胚胎3个月 → 6个月
胎儿型 — HbF 0.90
胎儿血红蛋白(HbF,α2γ2)
出生时Hb
HbF 0.70;HbA 0.30;HbA2 < 0.01
(二)白细胞数与分类
初生时 WBC 15 ~ 20×109/L 8岁后接近成人水平 白细胞分类(二次交叉)
(三)血小板数
与成人相似(150 ~ 300×109/L)
.
9
小儿时期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两次交叉
.
10
二、血象特点
(一)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量
出生时 RBC (5.0 ~ 7.0)×1012/L;Hb 150 ~ 220g/L 2 ~ 3个月时生理性贫血 (physiological anemia) (3×1012/L,110g/L) 网织红细胞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儿科学系
儿科学
临床、基础、预防医学专业
造血系统疾病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Children’s Hospital of Fudan University
.
1
造血系统疾病
重 掌握小儿造血和血液系统特点
点 了解小儿血液系统常见疾病概况
提
掌握小儿贫血分类、诊断标准、诊断步骤和方法 熟悉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发病机理、铁代谢特点
< 6个月的婴儿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暂定)
新生儿 < 145 g/L 1 ~ 4月 < 90 g/L 4 ~ 6月 < 100 g/L
以上都以海平面计,
海拔每增高 1000米,Hb升高约 4%
.
18
【贫血的分类】
1. 按程度分类
红细胞(×1012/L) 血红蛋白(g/L)
轻度 中度 重度 极重度
3d内 0.04 ~ 0.06,7d 0.02以下,婴儿期后成人水平
(二)白细胞数与分类
初生时 WBC 15 ~ 20×109/L 8岁后接近成人水平 白细胞分类(二次交叉)
(三)血小板数
与成人相似(150 ~ 300×109/L)
.
7
生理性贫血 (physiological anemia)
新生儿建立自主呼吸,血氧含量增加,EPO合成减少 胎儿期红细胞寿命较短,相对破坏较多(生理性溶血) 婴儿生长发育迅速,循环血容量迅速增加
3~4 2~3 1~2 <1
≥90 60 ~ 90 30 ~ 60
< 30
轻度 中度 重度 极重度
新生儿期 血红蛋白(g/L)
120 ~ 144 90 ~ 120 60 ~ 90
< 60
.
19
【贫血的分类】
2. 按病因分类 (1)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不足
.
17
贫血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
表 发生贫血时人群中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低限值
年龄 6个月至59个月儿童
血红蛋白
g/l
110
红细胞比容
l/l
0.33
5-11岁儿童
115
0.34
12-14岁儿童
120
0.36
WHO/NHD. Iron Deficiency Anaemia Assessme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2001.
.
2
第一节
小儿造血和血液特点
.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造血特点
(一)胚胎期造血
中胚叶造血期(mesoblastic hematopoiesis)
胚胎 3周开始 卵黄囊血岛 6周后退化
肝脾造血期(hepatic hematopoiesis)
胚胎 6-8周开始 4-5月达高峰 6个月开始减退
骨髓造血期(medullary hematopoiesis)
示 掌握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分期、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
熟悉小儿缺铁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掌握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熟悉血友病的遗传特征、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了解血友病诊治进展
熟悉儿童白血病发病情况、种类及预后
了解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原则
了解儿童白血病的诊治进展
.
8
二、血象特点
(一)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量
出生时 RBC (5.0 ~ 7.0)×1012/L;Hb 150 ~ 220g/L 2 ~ 3个月时生理性贫血 (physiological anemia) (3×1012/L,110g/L) 网织红细胞
3d内 0.04 ~ 0.06,7d 0.02以下,婴儿期后成人水平
3d内 0.04 ~ 0.06,7d 0.02以下,婴儿期后成人水平
(二)白细胞数与分类
初生时 WBC 15 ~ 20×109/L 8岁后接近成人水平 白细胞分类(二次交叉)
(三)血小板数
与成人相似(150 ~ 300×109/L)
.
6
二、血象特点
(一)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量
出生时 RBC (5.0 ~ 7.0)×1012/L;Hb 150 ~ 220g/L 2 ~ 3个月时生理性贫血 (physiological anemia) (3×1012/L,110g/L) 网织红细胞
2岁→成人
成人型
HbA 0.95 HbA2 0.02~0.03
胎儿型 HbF < 0.02
.
14
二、血象特点
(五)血容量 新生儿占体重 10% 儿童占体重 8 ~ 10% 成人占体重 6 ~ 7%
.
15
第二节
儿童贫血总论
.
16
定义
贫血(anemia)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症状 外周血液中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 称为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