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疾病课件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ppt课件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ppt课件
5
意识障碍的分类
觉醒度改变
嗜睡(somnolence)
昏睡(sopor) 昏迷(coma)
意识内容改变 意识模糊(confusion) 谵妄状态(delirium)
6
嗜睡
是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 睡眠时间过度延长,但能被叫醒 醒后可勉强配合检查及回答简单问题 停止刺激后患者又继续入睡
7
昏睡
比嗜睡较重 患者处于沉睡状态 正常的外界刺激不能使其觉醒 高声呼唤及其它较强烈刺激方可唤醒 对言语的反应能力尚未完全丧失 可作含糊、简单而不完全的答话
视力障碍
单眼或双眼全部视 野的视力下降或丧 失
视野缺损
视野:为眼球平直 向前注视某一点时 所见到的全部空间
视野缺损:指视 野某一区域出现 视力障碍而其他 区域视力正常
40
视 觉 传 导 通 路
视杆、视锥细胞
双极细胞

神经节细胞

视交叉
最外层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 是视觉感受器
视网膜双极细胞通过树突与 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联络
37
周围性眩晕
前庭感受器及前庭神经颅外段
迷路炎、中耳炎、前庭神经元 炎梅尼埃病、乳突炎、咽鼓管 阻塞等 发作性、症状重、持续时间短
鉴别
中枢性眩晕
病变部位
前庭神经颅内段、前庭神经 核
常见疾病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 病、小脑肿瘤、脑干病变、 听神经瘤、颞叶癫痫等
程度及持续时间 症状轻、持续时间长
幅度小、多水平或水平加旋转、 眼球震颤 快相向健侧
19
失用(apraxia)
是指神志清楚,无感觉、运动和智能障碍的 情况下,患者丧失完成有目的或精细动作的 能力。
20
失用的临床类型及表现

神经系统疾病ppt课件

神经系统疾病ppt课件

32
星形胶质细胞瘤
33
星形胶质细胞瘤
34
星形胶质细胞瘤(原浆型)
35
星形胶质细胞瘤(见坏死灶周围细胞呈假栅栏状排列)
36
星形胶质细胞瘤(可见出血及血管内皮细胞增生)
星形胶质细胞瘤
2
少突胶质细胞瘤
(oligodendriglioma)
成人多见,源于少突胶质细胞。 好发部位: 皮质浅层
大体: 灰红,半透明,界限清楚,
脑膜刺激症:颈项强直;角弓反张;
屈髋伸膝征(+)
脑脊髓液改变:压力增高,浑浊,蛋白
含量增多,糖量减少, 涂片可找到细菌。
13
结局和并发症
大多数能痊愈,病 死率5%以下 并发症:脑积水:脑膜粘连,脑脊液 循环障碍。颅神经麻 痹:耳聋、视力障碍、 斜视、面神经瘫 。 局部脑软化导致肢 体瘫痪:脑底脉 管炎致血管
神经系统疾病
1
特殊性
病变定位与功能障碍关系密切
相同病变在不同部位,出现不同结果 脑的病变均可引起颅高压和脑疝
脑内恶性肿瘤罕见颅外转移,其他
器官的恶性肿瘤常转移至脑。
2
内 容
神经系统疾病的基本病变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神经系统肿瘤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常见并发症
3
第二节 感染性疾病
19
病理变化
肉眼 : 脑水肿,点状出血和软化灶。 镜下 :1 血管套及炎症反应
2 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肿胀, 尼氏小体崩解消失; 神经细胞卫星现象, 噬神经细胞现象 3 软化灶形成 4 胶质细胞小结 小胶质细胞结节状增生
20
正常神经元
21
22
卫星现象(Neuronal degeneratoin and satellitosis)

病理学神经系统疾病ppt课件

病理学神经系统疾病ppt课件
小胶质细胞或巨噬细胞吞噬神经组织崩解产物后,胞体增大,胞质中出现 大量小脂滴,HE染色呈空泡状,称为格子细胞或泡沫细胞,苏丹染色呈阳 性反应。
.
小胶质结节
.
细菌性疾病
脑膜炎的广义概念和狭义概念 脑膜炎基本类型
化脓性脑膜炎 淋巴细胞性脑膜炎 慢性肉芽肿性脑膜炎
.
急性化脓性脑膜炎
致病菌
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 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脉络丛上皮细胞
.
神经元及神经元基本病变
神经元形态 神经元基本病变
神经元急性坏死(红色神经元) 单纯性神经元萎缩 中央性Nissl小体溶解和轴突反应 神经元胞质内包含体形成 细胞结构蛋白异常 软化灶形成
.
大脑锥体细胞
核大而圆,核 仁明显;核周 胞浆有Nissl 小体
Negri bodies
临床病理联系
前驱症状:3-5天,头痛,全身不适,恶心呕 吐
狂躁型狂犬病表现:70-80%,烦躁,侵袭行 为,喉痉挛(恐水症) 麻痹型狂犬病:20%,肢体麻痹,感觉异常
晚期:心肺功能紊乱
.
Rabies viral antigens can be demonstrated in infected cells by means of fluorescent antibody technique.
浸润的炎性细胞
袖套现象
.
选择性感染
疱疹病毒 乙型脑炎病毒
乳多空病毒 脊髓前角灰质炎
颞叶、顶叶眶部神经元
大脑皮质、基底节、视丘 神经元
少突胶质细胞 运动神经元
.
流行性乙型脑炎
epidemic encephalitis B
特点
乙型脑炎病毒(虫媒病毒)所致变质性炎, 简称乙脑,“日本夏季脑炎”

《神经系统疾病》课件

《神经系统疾病》课件
详细描述
一般检查包括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神经系统检查则重点 关注脑神经、运动系统、感觉系统、协调和反射等方面的检查,以评估神经系 统的功能和排除可能的神经系统疾病。
实验室检查
总结词
实验室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生化指标和免疫状态,为神经系统疾病的诊 断提供依据。
详细描述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血液生化、免疫学检测和脑脊液检查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感染、炎症、免疫 异常或肿瘤等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的病理变化。
04
神经系统的基本病变
神经元病变
神经元的死亡、损伤或功能异常。
神经纤维病变
神经纤维的断裂、损伤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化。
神经胶质病变
神经胶质细胞的异常增生、炎症或退化。
脑脊膜病变
脑脊膜的炎症、感染或肿瘤。
02
神经系统疾病的分类
神经退行性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
一种以记忆障碍为主要表现,伴有其他认知功能 损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肌肉疾病
肌无力综合征
一种以肌肉疲劳无力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多发性肌炎
一种以四肢近端肌肉受累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重症肌无力
一种由于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表现为肌肉疲劳无力、眼睑下垂等。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 重症肌无力危象: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神经-肌肉接头处传 递功能障碍加重,引起呼吸肌无力、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的 紧急状态。
03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
病史采集
总结词
获取患者详细的病史是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步骤。
详细描述
医生应询问患者的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严重程度,以及是否有家族病史、药物使用情况、职业和 环境因素等。同时,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种族等人口学特征对于某些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也有帮 助。

神经系统疾病 PPT课件

神经系统疾病 PPT课件
如CT –體內有金屬植入物/心臟起搏器等不能
• 腦血管成像 • MRS等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ranscranial Doppler (TCD)
數字減影腦血管造影(DSA)
腦電圖(支持臨床診斷,但不能否定診斷)
是癲癎診斷最常用的一種輔助檢查方法 癎樣放電:尖波、棘波、尖-慢波或棘-
共濟運動2
2.跟-膝-脛試驗
• 小腦損害
– 動作不穩
• 感覺性共濟失調
– 閉眼時動作不穩
共濟運動3
3.其他
• 快速輪替動作
– 陽性:動作緩慢、不協調
• 閉目難立征(Romberg征)
小腦病變 (睜眼閉眼均不穩)
感覺性共濟失調 (睜眼穩閉眼不穩)
感覺檢查
• 淺感覺
– 痛覺/ 溫度覺/觸覺 – 冷水(0˚~10˚C) /熱水(40˚~50˚C)
診斷依據
• 診斷 • 鑒別診斷:表17-10
輔助檢查
顱腦CT
➢ 是確診SAH的首選診斷方法 ➢ 假陰性:出血量不多/貧血/顱後窩 ➢ CTA可顯示動脈瘤或血管畸形
腰椎穿刺術
➢ 診斷有決定性意義 ➢ 常見均勻一致的血性CSF,壓力增高 ➢ 時間久,可見皺縮紅細胞;腦脊液黃變 ➢ 腰穿應謹慎,防止腦疝,原則上不應測壓
• MRI:對發現腦幹和小腦病灶較CT 可靠
治療原則
1、急性期治療 (1)一般治療及護理 (2)控制腦水腫,降低顱內壓 (3)調整血壓 (4)改善腦的血液供應
2、治療原發病
溶栓治療
藥物:
➢ 尿激酶(UK) ➢ 重組的組織型纖溶酶原啟動劑(rt-PA)
適應症 併發症
腦出血
• 是指腦實質內的血管自發性破裂出血。

神经系统疾病症状学PPT医学课件

神经系统疾病症状学PPT医学课件

完全性失语
所有语言功能明显障碍
偏瘫\偏身 感觉障碍
缘上回皮质或深部白质内弓状纤 维束受损
TCMA—Broca区前上部 TCSA—颞顶叶分水岭区 MTA—分水岭区大病灶
大脑半球大范围病变
命名性失语
命名不能
颞中回后部或颞枕交界区病变
失语症临床表现
鉴别诊断--构音障碍
构音障碍(dysarthria)特点 发音困难\语音不清\音调&语速异常
意识障碍--临床分类
3. 特殊类型意识障碍--醒状昏迷(coma vigil)
(2)无动性缄默症(akinetic mutism)
脑干上部或丘脑网状激活系统, 前额叶-边缘系统损害
对外界刺激无意识反应, 四肢不动\不语, 肌肉松弛 无锥体束征, 无目的睁眼或眼球运动 睡眠-醒觉周期保留 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体温高\心跳&呼吸节律不规则
简单模糊作答, 旋即熟睡
意识障碍--临床分类
1. 以觉醒障碍为主的分类
(3) 昏迷 (coma)
意识水平严重下降, 是一种病理性睡眠状态 对刺激无意识反应, 不能被唤醒 患者起病状态\症状&体征可能提示昏迷病因 可分为浅\中\深昏迷
意识障碍--临床分类
1. 以觉醒障碍为主的分类
(3) 昏迷 (coma)
纯口语(speech)语音障碍 发音器官神经肌肉病变导致运动不能或不协调 语言形成&接受能力, 听理解\阅读\书写正常
病变: 上\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导致球麻痹 小脑病变\Parkinson病\肌肉疾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重症肌无力)
第三节 视觉障碍 Disturbances of Vision
• 病变: 优势半球大病灶, 如大脑中动脉区

神经系统疾病概述 ppt课件

神经系统疾病概述 ppt课件
持续性胀痛、闷痛,无固定部位
引流性头痛
头部外伤脑脊液外流或腰椎穿刺 整个头部持续性胀痛,摇头震荡
以后引起颅内压降低
时加剧,平卧后好转。
16
(二)护理评估
• 1、病史评估:发病情况、头痛部位、性质与程度、 发生和持续时间、影响头痛的因素、伴随症状
• 2、身体评估: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克氏征及 有无颈项强直、头部有无外伤
角膜反射等, 判断意识障碍的程度
31
昏迷病人口腔护理
32
吸痰护理(用物准备)
33
吸痰护理(操作)
34
留置导尿的护理
35
护理措施及依据(续)
躁动的护理 ➢ 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 适当约束 ➢ 注射时需防断针 ➢ 防抓伤 ➢ 防皮肤擦伤
约束带的使用
36
卧气垫床
卧床病人压疮预防 骨突处按摩
37
45
言语障碍
1.失语症 脑损害导致的语言交流能力障碍 包括言语表达或理解能力受损或丧失 (1)Broca失语 (2)Wernicke失语 (3)传导性失语 (4)命名性失语 (5)完全性失语 (6)失写 (7)失读 2.构音障碍 由于发音器官神经肌肉病变致 运动不能或不协调,使言语形成障碍
46
护理评估要点
20
护理评价
• 病人能正确地说出诱发头痛的因素,并 能有效的应用减轻头痛的方法,头痛减 轻或消失
21
意识障碍
意识:是指对外界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 觉察能力
意识障碍的程度
深昏迷 浅昏迷 昏睡 嗜睡
22
• 嗜睡:是最轻的意识障 碍。呼之能应、应答正 确。
23
昏睡:
• 较嗜睡重,持续处于睡眠状态,强刺激方 能唤醒,应答不切题。

神经疾病(PPT课件)

神经疾病(PPT课件)

脑 积 水
67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68
41
一、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一)胶质瘤
• 生物学特性: • 良恶性的相对性:浸润性生长,无包膜; • 局部浸润: • 转移:脑脊液转移
42
分类
星型细胞瘤(ⅠⅡⅢⅣ级) 室管膜瘤(ⅠⅡⅢⅣ级) 少突胶质瘤(ⅠⅡⅢⅣ级) 神经元—星型细胞瘤 • 分级标准: 1)瘤细胞非典型性;2)核分裂: 3)内皮细胞增生; 4)坏死。
• 1 颅内高压,脑疝形成(herniation):
主要由于颅内占位性病变和脑脊液循环阻塞所 致的脑积水。
– 海马沟回疝
– 扣带回疝
– 小脑扁桃体疝
• 2 脑水肿
– 血管源性:间质性水肿
– 细胞毒性:细胞内液体
56
扣 带 回 疝
57
小脑扁
桃体疝
58
海 马 沟 回 疝
脑水肿的分类
血管源性
细胞毒性
50
星形细胞瘤Ⅱ
51
肥 胖 型 星 形 细 胞 瘤
52
Ⅱ-Ⅲ
星 形 细 胞 瘤
53
Ⅱ-Ⅲ
星 形 细 胞 瘤
血 管 增 生
54
三、转移性肿瘤
• 可累及脑、脊髓,脑较多见; • 原发瘤:最多为支气管肺癌,其次乳腺癌; • 脑转移瘤部位:多位于皮质白质交界处。
55
第五节 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并发症
64
• 2)脑脊液循环阻塞—阻塞性或非交通性 脑积水
• 脑脊液循环路径的发育异常 • 颅骨畸形 • 颅内肿瘤 • 粘连性阻塞:出血、炎症、外伤
65
• 3)脑脊液吸收障碍—交通性脑积水 蛛网膜粒的闭塞、静脉窦的血栓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星现象
பைடு நூலகம்
lattice cell 格子细胞
噬神经细胞现象、小胶质细胞结节
小胶质细胞结节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常见并发症
一、颅内压升高及脑疝形成 (一)颅内压升高
脑脊液压力持续地超过2kPa时(正常 为0.6-1.8kPa) ,即为颅内压增高。这是 由于颅内内容物的容积增加,超过了颅腔所 能代偿的极限所致。 主要原因:颅内占位性病变
粒细胞、纤维素,少量淋巴
细胞及单核细胞渗出; ③ 可找到细菌; ④ 脑实质一般不受累或轻度水肿。
蛛网膜下腔增宽,血管扩张,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四、临床病理联系
1、发热,皮肤粘膜淤点或淤斑,外周 血中性粒细胞↑;
2、脑膜刺激症:颈项强直、角弓反张、 屈髋伸膝征(Kernig征)阳性;
3、颅内压升高:剧烈头痛、喷射性呕 吐、小儿前囟饱满、视神经乳头水 肿等
Ghost cell and neuronophagia
二、神经纤维的基本病变
1、Waller变性 (wallerian degeneration)
2、脱髓鞘(demyelination)
三、神经胶质细胞的基本病变
1、噬神经细胞现象(neuronophagia) 2、卫星现象(satellitosis) 3、格子细胞(gitter cell)(泡沫细胞) 4、小胶质细胞结节(microglial nodule) 5、反应性胶质化与胶质瘢痕
• infective source:各种病原微生物 • routes of infection: 1、血源性感染:如脓毒血症等 2、局部扩散:颅骨开放性骨折、
鼻窦炎、中耳炎等 3、直接感染 :创伤或医源性感染
4、经神经感染:如狂犬病毒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
物,致脑沟回结构模糊不 清—浑浊、蒙纱巾状。
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
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
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
镜下:
① 珠网膜血管扩张充血; ② 珠网膜下腔增宽,大量中性
2、单纯性神经元萎缩:慢性渐进性变性 以至死亡的过程。
3、中央性尼氏小体溶解:为可逆性 变性,如长期存在,致神经元死亡
4、神经元胞质内包含体形成 Negri小体 、 Lewy小体
5、神经原纤维变性或神经原纤维缠结 神经元趋向死亡的一种标志
Red neuron 红色神经元
Ghost cell 鬼影细胞
为中毒性休克而脑膜的炎症病变较轻。 短期内出现皮肤、粘膜广泛出血点及
淤斑和周围循环衰竭。 机制:曾经---双侧肾上腺广泛出血、急性肾
衰(华-佛综合征)所致; 现在---内毒素导致中毒性休克和DIC ② 暴发性脑膜脑炎:脑组织也受累,可致 脑水肿、颅内高压等。
4、脑脊液改变:压力大,浑浊或脓 性,蛋白↑、糖↓;涂片或培养(+)
五、结局及并发症
1、及时治疗→大多痊愈(病死率5%以下)
2、少数→并发症: 脑积水 颅神经麻痹:耳聋、视力障碍、斜视、 面神经麻痹等 颅底动脉炎致阻塞性病变:脑梗死
暴发性流脑
主要为儿童,起病急,病情危重 ① 暴发型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主要表现
血-脑屏障、血管周围间隙构成天然 防线,一定程度上限制炎症向脑实质 扩散,但也影响某些药物进入脑内发 挥作用; 7、颅内无固有的淋巴组织,免疫活性细 胞来自血循。
神经系统疾病的基本病变
一、神经元的基本病变
1、神经元急性坏死 红色神经元:核固缩,胞体变小、 染色呈深红色 鬼影细胞: 核溶解消失, 残留细胞痕迹
脑积水 三个阶段:1 代偿期 2 失代偿期
3 血管运动麻痹期
临床症状(颅内高压三联症): 1、头痛 2、呕吐 3、视神经乳头水肿
(二)脑疝形成
1、 扣带回疝 又称大脑镰下疝 2 、小脑天幕疝 又称海马沟回疝 3、 小脑扁桃体疝 又称枕骨大孔疝
二 脑水肿(brain edeama)
是指脑组织内液体含量过多贮积而引起脑 体积增大的一种病理状态,也是颅内压升高的 重要原因。
三、病理变化
1、上呼吸道感染期:细菌在鼻咽部繁殖, 经2-4天潜伏期后,出现上呼吸道感染 症状,表现为鼻粘膜充血水肿,炎细胞浸 润,分泌物增多。 2、败血症期:粘膜淤斑,血培养阳性,患 者高热、头痛、呕吐,外周血中性粒细胞 增多等 3、脑膜炎症期 :特征性病变--
脑脊髓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肉眼:
①脑膜血管扩张充血; ②蛛网膜下腔大量脓性渗出
脑组织易发生水肿与其解剖生理特点有关: 1、血-脑屏障的存在限制了血浆蛋白通过脑毛 细血管的渗透性运动 2、脑组织无淋巴管以运走过多的液体
1 血管源性脑水肿 此型最为常见。特 别多见于脑肿瘤,脑出血,脑外伤及脑 膜炎,脑膜脑炎等。
2 细胞毒性脑水肿 多由缺血缺氧、中 毒引起细胞损伤,Na-K-ATP酶失活,细 胞内水、钠潴留所致;可与血管源性脑 水肿合并存在。
脑水肿 Cerebral edema
三 脑积水
脑室系统内脑脊液含量异常增多伴脑室 持续性扩张状态称为脑积水。 主要原因有: 1、 脑脊液循环通路阻塞 2、 脑脊液产生过多或吸收障碍。
婴幼儿:头颅渐进性增大,皮质萎缩, 智力下降等
成人:颅内压进行性升高,严重者 可致脑疝形成
感染性疾病 Infective diseases
一、概述
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脑脊髓 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多为散发性,冬春季可引起流行, 故称流行性脑膜炎,简称流脑。多见于 儿童和青少年。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脑膜炎双球菌感染上呼吸道 (在鼻咽部繁殖,成带菌者) 1 大部分不发病或引起局部卡他性炎症 2 当抵抗力低下→ 入血繁殖→ 菌血症、 败血症 →通过血脑屏障,2-3%的抵抗力 低下者到脑膜→化脓性脑膜炎
神经系统疾病课件优秀课件
特殊规律:
1、病变定位与功能障碍关系密切; 2、相同病变在不同部位,出现不同
结果; 3、颅内恶性肿瘤罕见颅外转移; 4、颅内不同性质的病变可引起相同
的后果:如颅内出血,炎症及肿 瘤均可引起颅内高压等;
特殊规律:
5、对各种致病因子的病理反应较刻板; 6、解剖生理特征具有双重性:如颅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