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圆针结合梅花针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观察
磁圆梅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儿童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疗效观察
磁圆梅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儿童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疗效观察林明慧1,刘东升2,吴智刚1,吴定腾1海南西部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1、中医科2,海南儋州571700【摘要】目的观察磁圆梅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儿童痉挛型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22年10~12月在海南西部中心医院儿童康复科门诊及残联定点治疗的60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观察组患儿给予磁圆梅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康复功能训练治疗,两组均干预治疗3个月。
采用肌张力Ashworth 量表(MAS)及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 -88)评价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改善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的MA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儿的MAS 评分为1.67(1.00,3.0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4(1.83,4.0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的GMFM -88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儿的GMFM -88评分为69.47(24.09,93.7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79(5.15,88.4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磁圆梅针联合康复训练能有效缓解痉挛型脑瘫患儿肌肉痉挛状态,降低肌张力,从而提升患儿的运动能力。
【关键词】痉挛型脑瘫;磁圆梅针;康复训练;肌张力;粗大运动功能【中图分类号】R7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350(2024)06—0819—04Curative effect of magnetic plum needl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spastic cerebral palsy in children.LIN Ming-hui 1,LIU Dong-sheng 2,WU Zhi-gang 1,WU Ding-teng 1.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1,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Hainan Western Central Hospital,Danzhou 571700,Hainan,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agnetic plum needl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training on spastic cerebral palsy in children.MethodsA total of 60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who were treated inthe Children's Rehabilitation Outpatient Department,Hainan Western Central Hospital and the Disabled Persons'Federa-tion from October to December 2022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with 30cases in each group.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magnetic plum needl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and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rehabilitation function training,both for 3months.Modified Ashworth Scale (MAS)and 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 (GMFM -88)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symptom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Results After 3months of treatment,the total improvement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67%,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6.67%of the control group (P <0.001).After 3months of treatment,MAS scores in both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and MAS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67(1.00,3.08)points,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2.34(1.83,4.00)points in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0.05).After 3months of treatment,GM-FM -88scores in both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and GMFM -88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69.47(24.09,93.74)points,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51.79(5.15,88.49)points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0.05).Conclusion Magnetic plum needl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muscle spasm,reduce muscle tension,and improve the movement ability of childrenwith spastic cerebral palsy【Key words 】Spastic cerebral palsy;Magnetic plum needle;Rehabilitation training;Muscular tension;Gross mo-tor function ·论著·doi:10.3969/j.issn.1003-6350.2024.06.012基金项目:海南省普通科研课题(编号:22A200160)。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临床观察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临床观察黄日龙;夏青;朱宗俊;袁海;陈瑞全;肖洪波【摘要】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70例偏瘫肢体痉挛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
两组均进行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另加针刺治疗(头针+肢体穴位电针)。
每周治疗6d,休息1d,每天1次,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价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改良Barthel评分指数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 〈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改良Ashworth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
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改善脑卒中偏瘫肢体痉挛状态,而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在缓解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痉挛状态,降低肌张力,改善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显著优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
【期刊名称】《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35)004【总页数】4页(P59-62)【关键词】脑卒中;痉挛性瘫痪;针刺;康复训练【作者】黄日龙;夏青;朱宗俊;袁海;陈瑞全;肖洪波【作者单位】[1]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安徽合肥230031;[2]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安徽合肥2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脑卒中(中风病)是临床常见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及高病死率的特点。
随着医疗水平的持续发展,脑卒中患者的存活率不断提高,但大部分患者都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偏瘫肢体的痉挛是目前较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近年来国内在针刺结合现代康复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研究日趋增多,疗效也得到肯定。
本研究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改善偏瘫肢体痉挛状态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针刺结合现代康复技术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
针刺结合现代康复技术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目的评价中风偏瘫痉挛状态实施针刺结合现代康复技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92例纳入本次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
对照组实施现代康复技术治疗,观察组实施针刺结合现代康复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
结果在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上,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于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实施针刺结合现代康复技术疗效显著,值得采纳应用。
标签:针刺;现代康复技术;中风偏瘫痉挛状态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是中风后常见的一种合并症,针对此类合并症,在未能有效解除的情况下,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生存状态[1]。
因此,有必要采取及时有效的医治方法。
本次将我院收治的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92例纳入研究,其目的是评价针刺结合现代康复技术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92例纳入本次研究,复合我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并将严重认知功能障碍、失语者排除在外[2]。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
观察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62.5±2.3)岁;病程2~24天,平均病程(14.6±2.1)天。
对照组男27例,女19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62.8±2.4)岁;病程为3~22天,平均病程(14.8±2.3)天。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现代康复技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针刺结合现代康复技术治疗。
具体治疗方法如下:1.2.1 针刺治疗方法即实施分期整体针刺疗法,于患者痉挛期采取针刺措施,指导患者行患侧痉挛优势侧穴位,包括肩前、天泉、尺泽、臂中、合谷、血海、阴陵泉以及三阴交等。
综合针法对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疗效观察
Ob e v t n o l i a fe f f c mp e e sv e d i g meh d o r a m e to p si t t fh mi l ga sr k s r a i fci c le c so o r h n i e n e l t o s f rt e t n fs a tc s e o e p e i t o e o n n a
v e t bd cp ntr B i di o oyau uc e( A)go p( o p .B ls cl auu cue( A)go p( o p ,B lsa dmnl c — d n u ru Ag u ) A pu a cp ntr S r s p ru B g u ) A pu b o ia au r p ntr E)gop( op n A+S u c e( r u Cg u )a dB u r A+A op( op . A dB +S + A pu jc oa au u c r ,si au A g u D g u ) n A A A lsi etn l cp n t e kn— c— r r n i u
论 著
T e tsrai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i s o ra o tnmeiiea d e np amay hn ejun l fe o dcn n t oh r c e h h ・3 ・
综 合 针 法对 中风 偏 瘫 痉 挛 状 态 的疗 效 观 察
杨 明玉
h mi lg a e pe i .M e h d : Wi n f d d a n si c tra a d e r l d c i r 5 ai ns w t p p e t e p e i r a d m y d — to s t u i e i g o t r e n n ol r e a 1 0 p t t i a o lci h mi lg awe er n o l e h i c i i e ti e h c
针灸结合康复技术治疗中风后偏瘫的疗效观察
针灸结合康复技术治疗中风后偏瘫的疗效观察目的探讨针灸结合康复技术治疗中风后偏瘫的疗效。
方法此次以随机数字将2015年1月~2017年3月于我院诊治的中风后偏瘫患者5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用常规方法+针灸+康复技术治疗;全面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并将所获治疗总有效率作对比分析。
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灸+康复技术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的效果显著,可充分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标签:针灸;康复技术;中风后偏瘫绝大多数中风患者均会出现偏瘫,此后遗症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不仅增加了家庭负担,更是对社会造成了相应的负担。
现代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推动了中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对中医及康复技术治疗中风后偏瘫的研究亦持续深入,结果均提示针灸+康复技术了有效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
此次以随机数字将所选患者50例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分别给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式治疗,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此次以随机数字将所选患者5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男女占比为16:9;年龄53~78岁,平均年龄为(62.91±5.35)岁;患病时间为1~9个月,平均时间为(6.14±1.83)个月。
观察组男女占比为14:11;年龄54~76岁,平均年龄为(62.85±5.13)岁;患病时间1~7个月,平均时间为(5.02±0.43)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1.2.1 对照组方法本组用常规方法治疗[1]:为患者抗凝聚、抗感染,及时纠正血糖及电解质,控制血壓稳定。
1.2.2 观察组方法本组用常规方法+针灸+康复技术治疗:常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针灸+康复技术贯穿于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中。
1.3 观察指标详细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并将所获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作对比分析。
MRI定位围针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观察
MRI定位围针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观察摘要61例中风偏瘫病人随机分为MRI定位围针组31例,头针组30例。
经过30次针刺治疗,2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P(2)治疗前后MRI对照在31例MRI定位围针治疗组中,有10例于治疗后进行了MRI复查。
治疗前共发现腔隙性梗塞灶72个,治疗后共有63个病灶较前缩小,总有效率为87.5%,其中1个病灶完全吸收消失,有2例治疗中出现3个新病灶。
治疗前后MRI对照见表2。
4 讨论MRI定位围针法治疗中风偏瘫是根据传统方法的局部邻近取穴与循经远道取穴的原则,取穴重点在头部。
祖国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手足三阳经皆会于头。
围针位于病灶周边,局部针刺有疏通经络气血、加强局部血流的作用。
配以合谷、太冲名曰四关穴,《灵枢·九针十二原》认为”四关主治五脏。
”合谷为阳明经穴,多气多血,有调整全身气血作用。
太冲为肝经原穴,能平抑肝风。
肾经原穴太溪能滋肾阴,潜肝阳。
曲池能清热,丰隆祛痰,血海、三阴交活血散瘀,足三里补气。
以上诸穴合用共奏疏通经络气血,调整脏腑,平衡阴阳之功。
中风病人在MRI所示为脑局灶性损害,T2W呈斑点状高信号,T1W呈斑点状低信号。
病变区缺血,在病理上表现为脑细胞缺氧、细胞性水肿、间质性水肿及细胞坏死液化等阶段[2]。
早期在脑细胞缺氧时,如能及时治疗,病变区及时完全恢复血液供应,可望病灶恢复正常,本组有1例即是。
但大多数病人治疗时已相对较迟,因此,在治疗中病灶中央脑损伤常已成不可逆损伤,病灶周围因缺血相对较轻,如侧枝循环能及时有效建立,血液供应得以改善,可使病变范围缩小,而病变中央常形成一坏死液化小囊腔。
故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MRI定位围针法可以随着病灶的位置、大小、形状、数量具体运用,较之常规头针在相应运动区或感觉区上采用线状针刺更具针对性。
经对比研究,提示MRI定位围针法疗效优于头针组。
因此,可以做为治疗中风偏瘫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5 参考文献1 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2 高元桂,蔡幼铨,蔡祖龙.磁共振成像诊断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196。
针灸结合康复技术治疗中风后偏瘫的应用效果评估及研究
,
1 对 象 和方 法
1 . 1 研 究 对象 。选 取 水 院 于 2 0 1 3 年 6月 至 2 0 1 6 年 8月 期 间 门
x , J ’ 照 组 明显 要好 , 二 者之 间差异 显 著 , P< O . 0 5 , 具体 如表 1 所q
诊拨 收究 ,病 例选 取 标 准 : ( 1 )
6 4
・
W( ’ r l ( { L a t e s t Me d i c n e I n f o r ma l i ㈨ ( E l e c t r o n i c Ve r s i o n ) 2 0 1 7 Vt ) 1 . 1 7 N( ) . 2 2
药物 与 临床 ・
针 灸结合康 复技 术治疗 中风 后偏 瘫 的应 用效果评 估及研 究
冯 志 标 ,谭 肖琼
( J 尔省 厂 ’ l i i 十 人} i 院 康 理 疗科 ,广 彖 j 州 5 1 0 4 0 5)
摘 要 :目的 研究分析针灸结合康复技术治疗中风后偏瘫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 0 1 3 年6 月至2 0 1 6 f i - 8 月 期间门 诊接收的中风后偏瘫患者6 6 例纳入研究 ; 随机对照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 3 例, 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对症治疗,
观察 组在基础上联合实施针灸和康复技术,比 较 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经 3 个月 的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 2 7 % , 观
.
察组总有效率 为9 O . 9 %,通过 比较分析可知观察组疗效 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 0 5 0结论 结合针 灸与康复技术治疗 中风 后 偏瘫 , 可提 高 治疗 效果 ,临 床 应用 推广 价值 高。
关 键 词 :偏 瘫 ;针 灸 ;中风 ;康 复 技 术
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分析
160• 中医中药 •中风在临床上是十分常见,而且也是比较难以治疗的一种病症,这种病症很容易使患者在治疗后出现严重的后遗症情况,中风后痉挛性瘫痪就是临床上较为严重的一种后遗症。
有研究认为,75%以上的患者在中风康复以后都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最为主要的功能障碍就是中风以后的痉挛性瘫痪[1]。
这种病情会使患者的肌肉出现萎缩,使患者的关节存在痉挛对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行动能力都产生影响。
如果对患者的病情不进行有效的控制,那么发展到后期就会对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进展产生影响,不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恢复。
通过对患者的临床治疗的干预可以得出,针灸对于改善患者的痉挛程度,提升患者运动功能具有较好的效果。
针对于此,本研究分析选择采用针灸疗法对于中风后痉挛性瘫痪进行治疗的效果,并将主要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所有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患者,共计选入患者64例,所有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研究选则采用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32例。
对于本研究对照组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得出,患者当中的男性和女性比例为17∶15,患者的年龄为57~86岁,平均年龄为(72.4±10.5)岁;本研究观察组患者中患者的男性和女性比例为18∶14,患者的年龄为59~87岁,平均年龄为(71.5±11.6)岁。
本研究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检验和诊断均被确诊为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方面没有差异性,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本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配合采用康复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运动和学习,做好对患者的常规功能锻炼,并为患者选择电刺激疗法进行治疗。
为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在患者能够容忍的疼痛范围之内对患者进行小幅度的肢体运动,为患者进行被动活动各关节,活动的幅度主要以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避免患者出现痛感。
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价值研究
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价值研究【摘要】目的研究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价值。
方法将本诊所2019年12月-2021年04月的62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分别实行针灸治疗和常规治疗,比较治疗成效。
结果观察组SIAS评分高于参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相对较高,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治疗中,针灸治疗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能够对其病情恢复起到促进作用,值得将其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针灸;中风;痉挛性瘫痪[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value of acupunctureand moxibus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pastic paralysis after stroke. Methods 62 patients with spastic paralysis after stroke in our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9 to April 2021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reference group. Results the SIA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relatively high,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pastic paralysis after strok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can improve their clinical symptoms and promote their recovery,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Stroke; Spastic paralysis中风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病症,患者经治疗后很容易产生后遗症,其中以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最为常见,会影响患者的行动、日常生活能力。
优势病种中医治疗难点及解决难点的思路与措施简化
优势病种中医治疗难点及解决难点的思路与措施优势病种一:中风病:在2009年度治疗过程中主要存在卒中后偏瘫痉挛、失语2个难点。
1、卒中后偏瘫痉挛1.1 难点分析: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是脑卒中恢复期出现率极高的后遗综合征之一,发病率达80%。
1.2 解决思路:我们选取临床上治疗本病疗效较好的头针、夹脊穴配合Bobath康复技术,克服传统体针针刺的弊端,从神经电生理角度出发,究其根本病因制定选穴原则,使电针头针、电针夹脊穴、Bobath康复技术三要素优化组合,形成治疗脑卒中后患者偏瘫肢体痉挛状态的新方法---通督解痉法。
1.3 采取措施:通督解痉法:A.针刺取穴:主穴:颈4~胸1夹脊穴,腰1~骶l夹脊穴,左右交替蛇形刺,左右交替。
头针选取头皮针国际标准线:偏瘫肢体对侧顶旁1线、顶颞前斜线。
B.针刺体位:坐位或俯卧位。
C.操作方法:取穴后,用75%酒精对皮肤常规消毒,选用0.25×40mm毫针,颈4~胸1夹脊穴斜刺(针尖向脊柱方向,针身与皮肤呈45°~75°角)0.5~O.8寸、腰2~骶1夹脊穴斜刺(针尖向脊柱方向,针身与皮肤呈45°~75°角)0.5~0.8寸。
采用平补平泻手法,针刺以得气后采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选择密波(100Hz)接于针柄进行电针治疗,强度以病人能承受为度,留针30分钟,日1次,周6次,1月为一疗程。
头针选取头皮针国际标准线:偏瘫肢体对侧顶旁1线、顶颞前斜线,平刺至帽状腱膜下,快速捻转2-3分钟,约200转/分,采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选择疏波(2Hz)接于针柄进行电针治疗,强度以病人能承受为度,留针30分钟,日1次,周6次,1月为一疗程。
2、卒中后失语2.1 难点分析:失语、吞咽功能障碍是中风后常见症状之一,对脑卒中的致残率及死亡率均有很大的影响,并可独立影响死亡率。
2.2 解决思路:舌部取穴,重点针刺舌体或周围穴位治疗中风失语。
2.3 采取措施:我们在临床实践基础上查阅大量文献,逐步形成了“解语利窍”针法。
针刺结合现代康复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的临床观察
[ 阮 慧红 . 灸 治 疗 腰 椎 间 盘 突 出症 术 后 腰 腿 痛 [ ] 针 灸 临 床 杂 4] 针 J.
志 ,0 7,0 4 :8 2 0 1 ( )4 .
[ ] 孙 继 响 . 刺 治 疗 腰 椎 间 盘 突 出症 胶 原酶 溶 解 术 后 疼 痛 [ ] 针 灸 5 针 J. 临 床杂 志 ,07,3 3 :5 20 2 ( ) 1. [ ] 杨利学. 6 中西 医 结 合 治 疗 腰 椎 问 盘 突 出症 术 后 腰 腿 痛 5 6例 分 析 [ ] 现 代 中医 药 , 0 34 5 :5 J. 20 ,( ) 3 .
脑 血管 病是 危害 中老年 人健 康 的常见病 、 多发 病 ,
F。 是我ຫໍສະໝຸດ 国农村 和城 市人 口疾 病 死亡 的第 二 大 原 因 , 当 是
今 世界 对 人类危 害最 大 的 3种疾 病 之 一 , 有 发病 率 具
1 临床 资料
全部病 例均 来 自于我 院门诊 及病 房 中风后 痉挛性
( 文校对 : 志强 本 李 收 稿 日期 :0 1— 9— 4 21 0 0 )
穴位 , 以调整 机体 阴 阳平 衡 , 筋 活络 , 可 舒 调畅气 血 , 使
针 刺 结 合 现代 康 复 治疗 中风 后痉 挛 性 瘫 的 临床 观察
罗清平
摘要: 探讨针刺结合现代康复技术对中风后痉挛性瘫患者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 目的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
力, 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 针刺; 现代康复; 中风后痉挛性瘫
d i1 3 6 /.sn 1 0 —9 4 2 1 . 3 0 5 o:0. 9 9 j i . 0 3 8 1 . 0 2 0 . 6 s 文 章编 号 :0 38 1 2 1 .30 2 —3 10 .9 4( 0 2)0 —5 8 0
梅花针叩刺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临床观察
梅花针叩刺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比较梅花针叩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单纯康复训练治疗,每日一次,连续两周为一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梅花针循经叩刺,每日一次,连续两周为一个疗程;观察统计及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AS、FMA、MBI评分。
结果:对照组患者有效率%,观察组%,二组患者在治疗后MAS、FMA、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t>6.5,p<0.001),其中观察组疗效更优于对照组(t>6.5,p<0.001),治疗过程中无不良事件发生。
关键词:梅花针;脑卒中;肢体痉挛脑卒中是我国常见与多发病,有着较高的致死及致残率,但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脑卒中死亡率逐渐降低,但致残率却居高不下。
脑卒中偏瘫后1个月,痉挛发生率42.7%,3个月和6个月分别达到63.7%和65.7%;脑卒中后偏瘫肢体肌肉痉挛是导致运动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1],而运动障碍限制了患肢的随意、协调运动,严重阻碍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因此,如何缓解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状态成为偏瘫康复的核心问题。
目前针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西医以药物干预和运动疗法为主。
运动疗法起效慢且作用时间不持久,药物干预毒副作用多。
近年来,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逐渐形成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的治疗方案,众多研究表明[2],二者的结合疗效优于单一治疗,临床可操作性强。
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感觉、言语、认知等各种功能障碍,在改善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方面显示独特的优势;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部入选病例来自本院2020年4月-2021年9月脑病科门诊及住院卒中伴有肢体痉挛患者,入选患者120例,按照患者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
其中对照组60例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60.5±6.8)岁,平均病程(1.2±0.3)月,NIHSS评分(7.6±1.4)分;观察组60例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59.2±7.8)岁,平均病程(1.1±0.4)月,NIHSS评分(7.3±1.8)分;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性别、年龄、平均病程、NIHS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具体见表1。
梅花针叩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手拘挛临床观察
梅花针叩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手拘挛临床观察梅花针叩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手拘挛临床观察陈思岐1,何立2*,高秀领2,王颖颖2,康国辉2,封丽华3(河北省中医院1康复科,2针灸科,石家庄050011;3石家庄市第三医院针灸科)脑卒中为老年人多发病、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四大特点。
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是主要的功能障碍之一,偏瘫后3周内约80%~90%脑卒中患者有着不同程度的痉挛,一般持续3个月左右,持续时间的长短与临床治疗技术有很大关系[1-2]。
其中中风后手拘挛是功能康复过程中的难点,表现为手指屈曲、强握、被动活动困难、不能伸展,甚则日久出现手掌糜烂[3]。
医学各界都在积极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西医治疗方法有药物、肉毒素局部神经肌肉阻滞等,中医治疗有针刺、中药、熏洗、放血等方法,各种方法疗效不等[4-11]。
本研究采用梅花针叩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手拘挛,并与单纯康复训练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共纳入中风后手拘挛患者70例,均为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前来河北省中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患者,采用SPSS 21.0软件按就诊次序将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和康复训练组,每组35例。
其中综合治疗组4例患者因惧怕梅花针叩刺疼痛刺激、1例因病情加重退出试验;康复训练组3例因外院就诊、1例自行加服抗痉挛药物退出试验,故最终综合治疗组30例、康复训练组31例纳入统计。
综合治疗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7~69岁,平均(59±7)岁;病程最短35 d,最长180 d,平均(117.4±43.3)d;脑梗死19例,脑出血11例。
康复训练组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46~70岁,平均(58±6)岁;病程最短30 d,最长160 d,平均(99.4±35.1)d;脑梗死21例,脑出血10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磁场综合治疗系统结合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效果探索
磁场综合治疗系统结合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效果探索【摘要】目的:探讨磁场综合治疗系统结合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效果,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
方法:我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中,从中选择了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病例,按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病例数均为40例,后者接受常规传统针刺及现代康复运动疗法,前者则同时接受磁场综合治疗系统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与对照组77.50%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较高,差异较为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a)、白细胞介素-6(IL-6)]、Barthel指数以及FMA评分比较,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两个疗程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a)、白细胞介素-6(IL-6)]均相对较低,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P<0.05),治疗两个疗程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FMA评分均相对较低,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P<0.05)。
结论:对中风后遗症患者应用磁场综合治疗系统结合中医治疗,能够提高治疗的有效性,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推广。
【关键词】针刺;中风后遗症;磁场综合治疗系统;疗效中风的主要患病人群是中老年人,治疗进程缓慢,常伴随着较多后遗症,例如半身不遂、麻木不仁、口角歪斜、言语不利等,危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加剧了患者家庭的经济压力。
本次研究对象为中风后遗症患者,对我院收治的80例接受不同的治疗方法的患者进行研究,通过临床治疗结果的对比来证实磁场综合治疗系统结合中医治疗的临床价值,如下所述: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我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中,从中选择了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病例,按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病例数均为40例。
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对头针治疗中风偏瘫后脑功能重塑机制研究
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对头针治疗中风偏瘫后脑功能重塑机制研究一、概述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中风偏瘫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头针疗法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近年来的临床实践中显示出显著的治疗效果。
为了更好地理解头针治疗中风偏瘫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对头针治疗后的脑功能重塑机制进行深入探究。
中风偏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常导致患者运动、感觉、语言等功能的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头针疗法通过刺激头皮上的特定穴位,调动五脏六腑的精气,达到整体治疗的目的。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头针治疗在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神经成像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大脑在任务或静息状态下的功能活动。
通过fMRI技术,我们可以观察到头针治疗对大脑功能网络的影响,进而揭示头针治疗的作用机制。
本研究通过对比头针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头针治疗前后的fMRI数据,分析大脑功能网络的变化情况,以探究头针治疗对中风偏瘫后脑功能重塑的影响。
1. 介绍中风偏瘫的定义、危害及治疗方法作为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指的是由于脑部血管突发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损伤,进而引发的身体一侧肢体肌力减退、行动不便甚至完全丧失活动能力的一种病理现象。
这一病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还可能导致其生活质量大幅下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中风偏瘫的危害性不容忽视。
患者往往伴随着肢体感觉障碍,如冷热感知丧失、痛觉异常等,这些症状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影响其心理健康。
偏瘫还可能导致患者视野缺损,进一步限制其活动范围和社交能力。
长期的中风偏瘫还可能引发各种并发症,如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
针对中风偏瘫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急性期治疗和恢复期治疗。
治疗重点在于控制病情发展,如控制血压、血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磁圆梅针治疗中风后肢体感觉障碍30例
磁圆梅针治疗中风后肢体感觉障碍30例穆岩【摘要】目的观察磁圆梅针配合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偏身感觉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中风伴偏身感觉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行磁圆梅针配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感觉障碍评定积分及Barthel指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优于对照组的86.7%(P<0.05).两组治疗后肢体感觉障碍总积分、Barthel指数均有改善(P<0.05),以上各项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均P< 0.05).结论磁圆梅针配合常规针刺是治疗中风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一种有效方法.【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5(013)011【总页数】3页(P70-72)【关键词】中风;偏瘫;磁圆梅针;感觉障碍【作者】穆岩【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针灸科,北京100035【正文语种】中文脑中风后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感觉障碍,如感觉缺失、感觉减退、感觉过敏、感觉异常等[1]。
据报道约有65%的脑中风患者有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感觉障碍,约有50%的偏瘫患者有某种程度的感觉障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从临床情况来看,患者肢体感觉障碍对肢体运动功能有明显的影响,相当多的患者运动及平衡障碍多因感觉障碍所致,感觉功能的恢复可促使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因而重视感觉障碍的康复治疗对中风患者整体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有极其重要意义。
本研究采用磁圆梅针治疗中风后肢体感觉障碍患者30例,并与常规针刺治疗30例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60例中风后肢体感觉障碍患者均为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北京市护国寺中医医院住院(北京针灸医院)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治疗组中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为(62±13)岁;平均病程为(60.5±32.8)d;脑梗死25例,脑出血5例。
磁圆梅针联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神经及血管功能损伤的调节作用
磁圆梅针联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神经及血管功能损伤的调节作用李为成;石挺丽;高中;樊伟;刘建浩【期刊名称】《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年(卷),期】2021(23)11【摘要】目的比较磁圆梅针叩刺督脉结合康复训练与单纯磁圆梅针叩刺督脉、单纯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96例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叩刺康复组、叩刺组和康复组,每组32例。
叩刺康复组采用磁圆梅针叩刺督脉结合康复治疗,叩刺组采用叩刺治疗,康复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每周5次,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分别对治疗前后改良的Ashworth评分(MAS)、Fugl-Meyer评分(FMA)、Barthel指数(BI)评分进行比较,同时对治疗前后血清中的轴突导向因子(Netrin-1),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protein 1,VCAM-1)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s,VEGF)水平进行比较。
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MAS、FMA及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叩刺康复治疗比叩刺治疗及康复治疗更能有效改善MAS、FMA及BI评分水平(P<0.05)。
同时,叩刺康复治疗比叩刺治疗及康复治疗更能有效调节血清中的Netrin-1、BDNF、VCAM-1以及VEGF水平(P<0.05)。
结论磁圆梅针叩刺督脉结合现代康复可以通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缓解血管功能损伤,从而更好的改善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患肢肌张力,缓解患肢痉挛状态,提高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总页数】7页(P4344-4350)【作者】李为成;石挺丽;高中;樊伟;刘建浩【作者单位】三亚中心医院;三亚市中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5【相关文献】1.头针同步运动疗法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老年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躯体感觉诱发电位、肢体运动和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2.火针疗法联合温阳通络汤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3.前列地尔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4.针刺华佗夹脊穴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痉挛型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5.脐针结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梅花针循经叩刺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疗效观察
梅花针循经叩刺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疗效观察尹蓁枝;韩为;张国庆;童文倩;李岳楠【期刊名称】《中医药临床杂志》【年(卷),期】2024(36)1【摘要】目的:观察梅花针循经叩刺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符合标准的72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
对照组予脑卒中基础治疗联合针刺治疗,每周5次,2周为一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梅花针叩刺阳明经,上肢叩刺手阳明大肠经,下肢叩刺足阳明胃经,每周3次,2周为一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
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和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分级变化,并比较2组间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FMA评分、BI评分和上下肢MAS分级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以上3项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梅花针循经叩刺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较单纯的针刺治疗更为显著,能够明显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痉挛状态,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页数】5页(P143-147)【作者】尹蓁枝;韩为;张国庆;童文倩;李岳楠【作者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5.2【相关文献】1.针刺联合梅花针循经叩刺治疗腓总神经麻痹23例2.梅花针循经叩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3.梅花针循经叩刺结合耳穴埋豆治疗妊娠恶阻疗效观察4.针刺联合梅花针循经叩刺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及弥散张量成像的应用5.梅花针循经叩刺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灸康复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探讨
针灸康复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探讨【摘要】分析在治疗中风后偏瘫时针灸康复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观察对象选择在2021年7月~2022年7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6例中风后偏瘫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各33例。
参照组落实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施以针灸康复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同时,评估治疗前、治疗后两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神经功能缺失程度等。
结果治疗前,两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等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各项评分与参照组的各项评分相比,均呈更优显示,两组之间的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风后偏瘫患者接受针灸康复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更理想,有利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有效恢复,也也有利于降低对患者神经功能造成的损伤,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针灸康复治疗;中风后偏瘫;神经功能所谓的中风,其实也就是脑卒中,这是临床上一种十分常见的病症,通常情况下,中老年人群是主要发病人群。
虽然现阶段的医疗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治疗中风时也能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不过依旧难以避免一系列后遗症的发生,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难以提高,其中十分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即为偏瘫,这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与此同时,也会对患者的康复信心带来极大的打击。
部分患者在中风偏瘫之后,其肢体会因为受到长期缺乏运动的影响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肌肉力量下滑以及神经功能减退等情况,这会对患者的病情康复造成极大的阻碍[2]。
因此,一定要给予患者及时、有效地治疗。
本次实验主要分析了在治疗中风后偏瘫时针灸康复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观察对象选择在2021年7月~2022年7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6例中风后偏瘫患者,使用随机法进行平均分组,各33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 原 ,0 3 0 0 0 6 )
中图分类号 :2 7 7.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7 8 6 0( 2 01 5 )0 6 — 0 1 1 8 — 0 2 证型 【 摘 要】 目的:拟证 明 “ 解痉纠偏 ”针法 治疗 中风 后偏瘫痉挛 的临床疗效 。方法 :随机分 为治疗组 3 0例和对 照组 3 0例 ,
e l e c t r i c n e e d l e a c u p u n c t u r e . T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wa s g i v e n we s t e r n me d i c i n e b a c l o f e n . Th e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l y r e c o g n i z e d mo d i i f e d AS h o wr t h
治疗 组采用磁 圆针 、梅 花针、 电针综合治疗 ,对照组则采用西 药巴氯芬进行治疗 。以国际公认的修改 的 A S h o w r t h痉挛评定级 、
简化 F u g l - M e y e r评价法 、B l a r t h e l氏 A D L指数分别评定痉挛程度 、运动功能水平 、日常生活 能力 ,反 映患者功能水平 ,客观指
标G A B A( r 一氨基 丁酸 )、G L U ( 谷氨酸 )的血清水平测定进行评价 。结果 :治疗组治疗脑 出血后便秘的总有效率为 9 2 . 3 %,对 照
组的总有 效率为 8 i . 0 %,两组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 。结论 :磁 圆针结合梅花针 治疗 中风后偏 瘫痉挛疗效 显著 ,优 于对照组 ,在 保证疗效更显著 的基础上 ,相对更便于操作 。 【 关键词 】中风 ;磁 圆针 ;梅花针 ;偏瘫痉挛 [ A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p r o v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c u r a t i v e e f f e c t o f ” s p a s t i c i t y - r e l i e v i n g a n d h e mi p l e g i a — c o r r e c t i n g ’ ’ a c u p u n c t u r e t h e r a p y
o n s p a s t i c h e mi p l e g i a a f t e r s t r o k e . Me t h o d s : P a t i e n t s we r e r a n d o m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r e a t me n t g r o u p( 3 0 c a s e  ̄a n d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3 0 c a s e @ . T h e t r e a t me n t g r o u p wa s g i v e n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t r e a t me n t o f ma g n e t i c n e e d l e a c u p u n c t u r e , p l u m b l o s s o m n e e d l e a c u p u n c t u r e a n d
a b i l i t y o f d a i l y l i f e . T h e o b j e c t i v e i n d e x G AB A ( r - a mi n o b u t y r i c a c i d ) , G L U( g l u t a ma t e ) w a s me a s u r e d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l e v e l o f t h e s e r u m.
.n i c a l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2 0 1 5 V o 1 . ( 7 )No . 6
D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 7 8 6 0 . 2 0 1 5 . 0 6 . 0 6 2
s p a s t i c r a t i n g ,s i mp l i f i e d F u g l - Me y e r a n d Bl a r t h e l ’ S ADL i nd e x we r e us e d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d e g r e e o f s p a s t i c i t y , mo t o r f u n c t i o n l e v e l ,
磁 圆 针 结 合 梅 花 针 治 疗 中 风 后 偏 瘫 痉 挛 状 态 的 临 床
疗 效 观 察
Ob s e r v a t i o n o f Cl i n i c a l Cu r a t i v e Ef f e c t o f Ma g n e t i c Ne e d l e Co mb i n e d wi t h P l u m Bl o s s o m Ne e d l e o n T r e a t me n t o f S p a s t i c He mi p l e g i a a f t e r S t r o k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