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联系生活实际
为了更好的通过实际生活来渗透物理学习,应着手从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开展:
一、课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物,其知识大多是对与生活实际相关的物理规律的总结,并为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而服务的。初中物理的许多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相关,教学前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生活实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打破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神秘感,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并有助于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1.结合生活实例设疑引入
在学习“升华和凝华”时,我是这样引入新课的:在生活中,我们会碰到一些习以为常的事情,对以下这些事情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呢:①寒冷的冬天,冰冻着的衣服会直接变干;②衣柜里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直至消失;③日光灯管用久了两端会发黑。这样三个贴合生活实际的例子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物理的距离,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
联系生活实际
知识的产生、发展、检验与深化都离不开生活实际。初中物理是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最紧密的一门学科。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力求做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因此,在教学中巧妙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所学知识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创设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
教学中创设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有利于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并能逐步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压强测量”时,先让学生猜想班里哪个学生站立时压强最大,从而引入探究活动去辨明结果。
紧密联系实际,实现物理教学的生活化
紧密联系实际,实现物理教学的生活化物理课程的生活化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让物理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有效地融合起来是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开展生活化教学,让学生的学习与他们的社会生活经验真正联系起来,将知识放在生活背景中学习,使物理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对社会,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价值。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了阐述。
一、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把物理知识与生活、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鼓励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提高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体会到生活中处处蕴含物理,学习物理的动力也会逐渐增强。
如在教学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比热”这一概念时,通常的做法是通过做等质量的水和煤油加热的实验,作比较分析,然后得出“比热”的概念。
但实际上总有部分学生的思维跟不上,不能真正明白其含义。
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举一些反映“比热”的生活实例,比如:在夏天烈日的照射下,赤脚走在水泥地上要比赤脚走在干泥土上烫脚;为什么汽车等发动机选用循环流动的水冷却;为什么内陆地区的夏季比沿海地区炎热,冬季比沿海地区寒冷,等等。
通过这样一些生活实例,唤起学生利用现有的感性认识构筑对物理概念的理性认识。
正确的认识往往要经过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多次反复。
当学生从原有的感性认识出发,通过学习上升为理性认识,初步掌握了其规律以后,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产生质的飞跃,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究知识。
如物态变化这一章,学生在学习时感到不易掌握,而六种物态变化往往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天热时,泼在地上的水很快消失;天寒时结冰;霜的出现,窗上结冰花;空气中湿度大时,墙壁上、黑板上会出现水珠。
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提醒学生观察这些现象,并予以解释,把书本知识很自然地融入实际生活中,使学生感到物理中的知识有的是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但没有找到规律,可以应用生活经验,通过创造活动,改善我们的认知结构。
“物理教学联系生活实际”论文
“物理教学联系生活实际”的探讨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学的物理教学要重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初中物理教材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增加了许多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的内容,密切了物理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教材以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通的物理现象作为讨论问题的切入点,让学生感到亲切和熟悉,从而愉快地进入物理科学世界。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既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又重视实际技能的训练,切实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促使学生将所学应用于指导生产与生活实践,是初中物理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根据笔者长期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本文谈谈“物理教学联系生活实际”的实践和体会。
一、启发认知性,培养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能力“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这是新课程对教学的要求。
现代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认知主体,知识只是在他们与认识主体在建构活动中的行为相冲突或相顺应时才被建构起来。
教学不但要适应学生的生理特性、心理特性,还要适应他们的认知结构。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学习物理新知识中会根据这些生活经验和生活事实,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探究、检验,以建构新的知识体系”。
对于刚接触物理的初中学生来说,教师首先要告诉学生“初中的物理不仅是小学《自然科学》的延伸,而且要比小学的《自然科学》更加神奇、更加精彩”。
其次是通过做一些简单易行的学生“似懂非懂”的小实验如“吹不走的乒乓球”、“纸片托住一杯水”、“不倒翁”、“很难拉开的小吸盘”、“上下运动的滚摆”等,让学生一开始就建立起“物理的确很神奇”的初步印象,从而有利于继续学习活动中兴趣性的培养。
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树立起“物理学与人们的生活实践联系最紧密,物理现象就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物理知识来源于实际,是人们生产、生活实践中获得经验的总结;人们时时刻刻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应用物理现象。
生活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衔接
生活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衔接张连友【期刊名称】《高中数理化》【年(卷),期】2018(000)018【总页数】1页(P37)【作者】张连友【作者单位】山东省寿光现代中学【正文语种】中文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学科教学的最有效途径——以生活作教育、以社会作学校.此观点不仅尊重了知识来源于生活的规律,也呈现了学习知识的最高目标——应用于生活.高中物理教学亦应如此,因为物理知识亦是来源于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并最终走向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在这中间,甚至会有一些发明创造.所以,《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全新的教学要求:选择与学生发展有用的物理知识与技能展开教学,强化学科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聚焦物理学科发展引起的社会变化和造成的社会问题.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致力于衔接知识与生活,改变过去以抽象理论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1 以生活实例导入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在高一开始就会有很多学生因为物理知识的枯燥而失去对物理的学习兴趣.物理知识抽象、晦涩,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高,所以提高学生的物理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对提高物理教学效率十分重要.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引入生活实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实例具有具体化的特征,与学生的感觉器官形成连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高一上学期教学“摩擦力”时,教师可以以这样的实例引入:当你用力推一箱货物的时候却推不动,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当你用沾满肥皂水的手去拿啤酒瓶,一不小心就会摔碎啤酒瓶,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是与东西的质量有关,还是与你所用的力气大小相关,亦或是其他的因素在起作用呢?在学习了这一节的知识后,我们便可以解释这些现象,此外还可以解释其他类似的生活现象.2 以生活实例说明物理知识,降低理解难度高中物理教材的概念,多是运用分析、归纳等思维方式对物理现象的本质属性进行提取,应用生活实例对其进行解释,具有返璞归真之效,能够有效降低学习难度.另外,我们可以用生活实例阐述物理规律.物理规律是科学家们经过假设、推理、判断、分析等思维活动对自然现象的科学揭示.高中物理所蕴含的规律,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且涉及很多公式,如果教学中运用一些生僻的术语和比较拗口的话进行表述会让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和接受.应用生活实例进行阐述,还规律于生活中,能够有效降低物理规律的晦涩度,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比如,在高一上学期教学“牛顿第三定律”时,教师在让学生识记“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方向相反、大小相等、在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后,可以应用手拍桌子时有痛感的例子进行阐述.手拍桌子,手给桌子向下的作用力,此时,桌子形成向上的反作用力,使手产生痛感,拍得越重手越痛,是因为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越大,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此外,教师还需借助生活实例帮助学生厘清规律中的诸多条件,避免学生发生规律的错用.仍然以牛顿第三定律为例,可以细化为四点:两个物体发生接触,两个力大小相等,两个力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3 以生活材料组织实验,提升实验的趣味性在自然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实验是必不可少的.学生既可以在学习中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发现,又可以从实验中学习知识.然而目前的高中物理教学,多是实验室中的实验,实验材料也是特别购置的,这让学生觉得物理实验同物理知识一样遥远,学生对实验很难产生兴趣.用生活材料组织实验教学则不同,这样做不仅可以缩短学生与实验的距离感,还能有效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比如,在进行“动量定理”的实验演示时,教师可以简单地选择抽纸板的实验,其实验物品中的鸡蛋、硬纸板、海绵、玻璃杯等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材料容易得到,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反复进行实验,并在成功中获得喜悦.另外,要注意不能忽视实验中的观察与分析,这是实验的根本所在,实验是为了证明假设,实验是为了有所发现.4 自编生活性习题,学以致用目前的物理习题,多是运用物体、木箱、弹簧、地面等词语组织起来的,将物理知识的应用贯穿其中,缺乏生活化的词语表述显然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另外,脱离生活的表述虽然能让学生学到纯粹的知识,却不能学以致用.对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融入物理知识的生活习题,由此,习题不仅是习题,也是生活必备常识.总之,物理知识的学习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针对物理知识的抽象性特点,在实际教学中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物理知识的学习能力.。
生活与物理
生活与物理
生活中处处都是物理的影子。
从我们每天的起床到上床睡觉,从我们呼吸到行走,无一不受到物理规律的影响。
物理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可以用物理学的知识来解释。
比如,为什么我们的身体会受到重力的影响而不会飞向天空?这就是因为地球对我们施加了引力,这是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体现。
再比如,为什么我们在开车时需要系安全带?这是因为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物理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让我们更加安全和舒适地生活。
物理学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
比如,通过物理学的原理,我们可以制造出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和丰富。
从手机到电脑,从电视到冰箱,都是物理学知识的应用。
物理学还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能源,保护环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可持续。
生活中的物理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
通过学习物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而且,物理学的研究也在不断推动着生活的进步,为我们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惊喜。
因此,生活与物理密不可分。
物理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物理学的知识,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初中阶段,物理学科一直是其中的重要学科组成部分之一。
物理学科本身与实际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很多知识点和物理现象在生活中都有着密切的体现。
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要提高对生活化教学的重视程度,真正地将课堂教学活动和实际生活进行结合,这样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认知效果,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和学习质量。
一、转变传统的物理教学观念1.树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物理知识源于生活,但又高度抽象化。
在教学中要由生活中现象引入物理知识,又要把物理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因此,在初中物理学习中,让学生养成一种生活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而养成生活意识是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能够解决问题,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现行的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已经做到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向实际生活靠拢,使教材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基本达到同步进行,这是该教材的一大亮点,这样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进行生活化的物理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对生活实践产生兴趣,并在实践中增强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生活化的初中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课堂上学生的主体作用。
生活化的课堂是学生自己探究知识并获取知识的课堂,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做好引导作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湛的教学艺术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创设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获取知识,学会思考,能够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
把学生作为物理课堂教学的主体,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是最佳有效的手段,是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科学定位。
这不仅有利于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使学生爱学、会学、乐学。
二、让物理面向生活1.在备课阶段融入更多的生活化的思路对于物理教师来说,在备课阶段做好充分准备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关键性一环。
教师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要对于当堂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刻的分析,把握好课堂教学的重点,融入更多的生活化的理念和思路。
小学物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小学物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小学物理与日常生活有很多联系,以下是一些例子:
物体的运动:学习物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体的运动,比如了解什么影响物体的运动速度,为什么自行车骑得快可以保持平衡等等。
磁力与磁性:学习磁力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磁性物质的特性,比如为什么磁铁可以吸引其他金属物体,为什么指南针指向北极等等。
电流与电路:学习电流与电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电的基本原理,比如为什么电灯需要接通电源才能亮起,如何使用电池让电子设备工作等等。
重力与力:学习重力与力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体受到的力的作用,比如为什么物体会掉落到地面上,为什么抛物线运动的物体具有曲线轨迹等等。
温度与热能:学习温度与热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热的概念,比如为什么热水比冷水更容易融化物体,为什么冰会融化成水等等。
通过学习物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解释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现象,同时也能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结合
初中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结合一、引言初中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的重要阶段。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实用性和价值。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阐述初中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结合,以期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一些生活实例融入到教学内容中,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例如,在学习“声现象”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现象,如音乐会上的乐器演奏、自然界中的风声、雨声等。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实验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一些生活元素融入实验中,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感受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
例如,在学习“浮力”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何在水中悬浮一个重物,通过实验探究找到答案。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课外活动与生活实际的结合课外活动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可以将一些生活元素融入其中,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感受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与物理知识相关的趣味竞赛,如拔河比赛中的力学原理、水杯水球等趣味实验等。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结论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可以通过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实验教学与生活元素相融合、课外活动与生活元素相联系等多种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让他们在物理学习中感受到科学的力量和价值。
“物理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若干方面的思考
“物理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若干方面的思考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物理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让教学联系实际,打造生活的课堂,因为教育具有生活意义,同时生活具有教育意义。
在物理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加强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从生活走进物理。
1 创设真实的生活情景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努力把课本中的知识转化为生活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欲望,引导学生探究,帮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
让物理知识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受真实的问题,真实的情境,使学生感悟到物理问题的存在,引起一种学习的需求。
初中学生已具有相当多的生活经验,其中包含着大量与物理知识有关的现象或者问题。
例如,在一节复习课上,首先提问:你的父母上街选购一口咸菜缸时,他们往往是怎么选择的?凭着学生的经验,讨论后归纳得出以下几种选购方法:可以轻轻地敲缸,听其声音是否嘶哑:对着亮光,观察缸里边有无光射进;可以将缸压入水中,观察缸里有无水渗进;可以先往缸的边缘加些水,然后点燃一张纸扔进缸中,迅速盖好盖子,观察水是否被吸入缸中等。
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问:这些方法分别应用了哪些物理知识呢?这样有助于学生真正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学习物理知识是有用的,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我们知道,只有在生活化的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才能更有兴趣学,更加易于学,只要是源于真实生活的知识都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必须找到教科书知识融于实际生活的结合点,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将教科书范例内化为自己的需要,激发他们共同参与的热情。
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和挖掘教科书中的生活化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爱好出发,努力创造真实的课堂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真实的生活实际,只有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敢说、敢做、乐说、乐做,如此“寓教于乐”,教学任务才能得以顺利完成。
高中物理力学生活化研究和实践
高中物理力学生活化研究和实践高中物理力学是学生学习物理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包括力、运动、能量等知识点。
如何将高中物理力学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了解物理定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是教学中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高中物理力学的生活化研究和实践展开讨论。
一、生活化研究1. 培养实际动手能力高中物理力学是一个需要大量实验操作的学科,通过实验可以深入理解物理定律。
在生活化研究中,老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易操作的力学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从而理解力学定律的实际应用。
可以设计一些与运动、力的关系相关的实验,如摆锤实验、运动与力的关系实验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 强化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融入一些与生活相关的例子和案例,让学生在学习物理力学知识的理解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在学习力和运动的关系时,可以讲解汽车行驶的力和动力学原理;在学习能量守恒定律时,可以讲解自行车骑行的能量转化等。
通过这些生活化的案例,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并将其应用到生活中去。
3. 强调跨学科融合高中物理力学与数学、化学、生物等学科有很多交叉点,可以通过跨学科融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并将其应用到生活中去。
在学习运动学时,可以融入一些数学知识,如速度、加速度等的计算;在学习静力学时,可以融入一些化学知识,如物体的密度、比重等的计算。
通过这些跨学科的融合,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并将其应用到生活中去。
二、生活化实践1. 开展物理科技实践活动在生活化实践中,可以开展一些物理科技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设计和制作一些物理科技产品,深入理解物理知识,并将其应用到生活中去。
可以组织学生设计和制作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装置,如摩擦系数测试仪、能量转化实验装置等,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深入理解物理知识,并将其应用到生活中去。
初中物理和生活的关联教案
初中物理和生活的关联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帮助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生活中的力学现象:如行走、跳跃、举重等。
2. 生活中的热学现象:如烹饪、保暖、冷却等。
3. 生活中的电学现象:如家用电器使用、电路原理等。
4. 生活中的光学现象:如视力、摄影、彩虹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物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分别讲解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生活中遇到的物理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实践:安排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或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知识的应用。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与生活关联的认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物理知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互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生活实例。
3. 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或课外实践活动。
4.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实践能力:评价学生在实验或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评价学生在课堂表现、实践能力和课后作业等方面的表现,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大学物理教学设计之四
Vo. 0 No 3 2 1 12 . 0 0
物 理 教 学 与 生 活 实 际 结 合
— —
大 学 物 理 教 学 设 计 之 四
鲍 鸿 吉
( 济 大 学 物 理 系 , 海 2 0 9 ) 同 上 0 0 2
( 稿 日期 : 0 9 0 — 8 收 2 0 60 )
内容 之 一 . 1 兴 趣 是 最 好 的 老 师 俄 国文 学 泰 斗 托 尔 斯 泰 说 过 :“ 功 的 教 学 成 所 需 的 不 是 强 制 , 是 激 发 学 生 的 兴 趣 . 心 理 学 而 ”
研 究认 为 , 习兴 趣是学 生 学 习动 机 中最 活 跃 、 学 最
图 1 猫 下 落 的 录像 截 屏
生熟悉 的生 活实 际 , 激 发学 生 学 习兴 趣 的最 好 是
方法 之一 .
例 如 , 讲 授 角 动 量 守 恒 定 律 时 , 问 学 生 在 提
“ 为什 么猫 一 般 在 高 处 下 落 时 不 会 摔 死? 学 生 比 ”
物理 与工程
Vo. 0 No 3 2 1 12 . 0 0
同 样 原 理 ? ( 案 是 否 定 的 ) 也 可 以 在 课 堂 上 放 ”答 ,
一
生错误 地认 为 大 学 物 理 是 中学 内容 加 高 等 数 学 , 没有新 的 内涵 , 到 对 他 们 的专 业 学 习 、 业 、 感 就 生 活没有 太大 的帮助 , 习物 理 的积 极 性 不 高. 们 学 我
现 实 并 带 有 强 烈 情 感 色 彩 的 因 素 , 推 动 学 生 学 是 习最 实 际 的 内 部 动 力 . 了 兴 趣 , 能 产 生 积 极 的 有 便
2 培 养 学生 的创 新思 维能 力 知识 是能 力 的载体 , 新 是 能力 的灵魂 . 理 创 物 创新 思维 是 物 理 思 维 活 动 中的 高 级 过 程 , 个 人 是 在 已有 物 理 知 识 和 经 验 的 基 础 上 从 某 些 物 理 现
浅谈物理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离 , 学生 深切地感 受到科 学的真 实性 , 让 感受 到科 学和 社会及 E常 生活 的关系 。如利发展 , 而不断发展 , 不断生 长 , 就是生活” 。因此 , 最好 的教育就是“ 从生活 中学 习” 。物理来 源于生活 , 那 么物理教学就应该将课 堂与生活紧密联 系起 来 , 体现物 理来 源于生 活 , 寓于生 活 , 又是解决 生活 问题 的基本 工 具 。在物理教学 中要有意识地加 强物理与生活 的联系 ,
引导 学 生 从 生 活走 进 物 理 。
一
证压强和受力面积的关 系, 比较滚 动摩擦和滑 动摩擦 的 大小关系 , 测金属 的直径 , 制作 滑动变阻器等实 验; 用乒 乓球做浮力 、 气压 与温度 的关 系 , 的作用效果 , 力 能的相
互转化 等实验 ; 用塑料袋做摩擦起 电 、 物体的浮沉 、 的 光 直线传播 、 液体压 强与深度 的关系 等实验 ; 用矿 泉水瓶
做液体压 强与深度 的关 系、 大气压 强、 音调 与频 率 的关
系等 实 验 。 三、 让学 生用 所学 的物理 知识 解决 生活 中的实 际问题
、
创设生活情景 , 充分利用学生 已有的生活经验
在物理 教学 中 , 可根 据学 生 的年 龄 特 点和 生 活体 验, 科学 、 有效地创造生 活情景 , 让学生在熟悉 的物理生 活情景 中愉快地 探究 问题 , 采用 灵 活多样 的导人 方法 , 找到解决问题 的规律 。可采用讨论 、 辩论 、 小组 活动、 参 观、 调查等活动 “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 和技术 的兴趣 , 为他
二 、 学 生 体 验 生 活 , 倡 使 用 身 边 的 物 品 进 行 实 让 提
验
至 高科 技领 域 中的地 位和作 用 , 从而更 加相信科 学 , 热 爱科学 , 树立 良好 的科技 意识 和“ 学技术是 第一生产 科
物理教学与应与生活相联系
物理教学与应与生活相联系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215-02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
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自然哲学,到牛顿时代的经典力学,直至现代物理中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都是物理学家科学素质、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思维的有形体现。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1.向物理学家学习物理学存在于物理学家的身边。
勤于观察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做礼拜时,悬挂在教堂半空中的铜吊灯的摆动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后来反复观察,反复研究,发明了摆的等时性;勇于实践的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为认清”天神发怒”的本质,在一个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日子,冒着生命危险,利用司空见惯的风筝将”上帝之火”请下凡,由此发明了避雷针;敢于创新的英国科学家亨利o阿察尔去邮局办事。
当时身旁有位外地人拿出一大版新邮票,准备裁下一枚贴在信封上,苦于没有小刀。
找阿察尔借,阿察尔也没有。
这位外地人灵机一动,取下西服领带上的别针,在邮票的四周整整齐齐地刺了一圈小孔,然后,很利落地撕下邮票。
外地人走了,却给阿察尔留下了一串深深的思考,并由此发明了邮票打孔机,有齿纹的邮票也随之诞生了;古希腊阿基米德发现阿基米德原理;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研究身边的琐事并有大成就的物理学家的事例不胜枚举。
2.从身边现象学习物理物理学也存在于同学们身边。
学了测量的初步知识,同学们纷纷做起了软尺。
有位同学别出心裁,用透明胶把制好的牛皮纸软尺包扎好,这样更牢固。
然后,用大大卷泡泡糖的包装盒作为软尺的外壳,在盒的中心利用铁丝做一摇柄中心轴,软尺的末端固定在轴上,这样一个可以收拾并反复使用的卷尺诞生了。
同时,这位同学受软尺自作的启示,用实验解决了一道习题:用软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若把软尺拉长些,测量值是偏大还是偏小?他做了这样一个模拟实验: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标上刻度,然后用透明胶粘贴,再扯下来,便做成了”软尺”,用”软尺”不仅找到了上题的答案,而且还清楚地看到分度值变大了,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学了电学的有关知识后,同学们对蚯蚓能承受的最大电压进行了探究:当给它加上1.5v的电压时,蚯蚓迅速分泌粘液,且奋力挣扎,从瓶内跳出瓶外。
小学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小学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小学物理与生活有很多紧密的联系,下面是一些例子:
1.力与运动:小学物理教学中会学习到力与运动的关系。
例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推动自行车时,需要施加力才能让它移动。
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使用力量,如推、拉和控制身体的动作。
2.热与能量:小学物理还会涉及热与能量的概念。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热,比如用炉灶做饭、使用电热水壶煮水等。
了解热与能量的传递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和控制能量,如合理使用家电、防范火灾等。
3.声音与光:小学物理也会教授声音与光的基本知识。
我们在生活中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如人声、交通声等。
理解声音的传播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沟通。
此外,我们也会遇到光线的折射、反射等现象,例如我们看到镜子中的反射图像。
了解光的基本性质可以帮助我们解释这些现象。
4.电流与电路:小学物理还包括一些有关电流和电路的基本知识。
我们在生活中使用的很多设备,如电灯、电视、手机等,都需要电流来工作。
理解电流和电路的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电器,并且注意电的安全使用。
这些只是一些例子,小学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还有很多。
通过学习物理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并解释我们周围发生的现象,同时也可以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与物理相关的问题。
初中物理教学与生活现象的紧密结合
初中物理教学与生活现象的紧密结合物理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初中生正处于物理学习的入门阶段,如何将生活中的现象与物理教学紧密结合,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的魅力,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阐述如何将生活现象与初中物理教学紧密结合。
一、利用生活现象导入新课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利用生活现象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例如,在讲解《声现象》这一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一些声现象,如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声音?声音是如何传播的?为什么有些声音会让人感到烦躁?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对新课内容产生兴趣,进而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将生活现象贯穿课堂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将生活现象贯穿课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例如,在讲解《光的折射》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一些光折射现象,如水中的鱼看起来比实际大、筷子在水面处弯折等。
通过这些现象,让学生理解光的折射原理,进而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三、结合生活实践进行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生活实践进行实验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例如,在讲解《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器材进行实验,如手电筒、小灯泡、电池等,让学生通过连接这些器材,了解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通过这样的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连接方式,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现象物理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例如,在讲解《温度与热》这一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冬天人们会感到寒冷?为什么物体在温度升高时会膨胀?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了解温度和热的基本概念,进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五、组织生活化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组织生活化的课外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与生活现象的关联
初中物理教学与生活现象的关联物理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活动、科学实验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将生活现象与物理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物理教学与生活现象的关联。
一、生活现象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可以用物理知识来解释,如彩虹的形成、光的折射、热胀冷缩等。
将这些生活现象引入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物理概念往往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
而生活中的实例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使他们更容易掌握相关知识。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将生活现象引入课堂,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实践能力。
二、初中物理教学与生活现象的关联1.彩虹的形成与光的折射彩虹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光经过水滴的折射、反射和折射形成的。
在讲解彩虹的形成原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彩虹的颜色分布,解释不同颜色是如何产生的。
通过这个实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光的折射原理,并学会如何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其他光学现象。
2.热胀冷缩与温度计的使用物体受热时会膨胀,遇冷时会收缩。
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也是热胀冷缩原理的基础。
在讲解热胀冷缩原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温度计的测量范围会发生变化。
通过温度计的使用,学生可以了解到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读数方法,从而更好地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摩擦力与鞋底材料的选择摩擦力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它影响着我们的行走、爬楼梯等行为。
不同的鞋底材料会对摩擦力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讲解摩擦力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鞋底材料对摩擦力的影响,并解释为什么不同的鞋底材料会有不同的效果。
通过这个实例,学生可以了解到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和如何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鞋底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摘要物理本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是物理。
物理规律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离开了生活,光谈理论是没有意义的,现在高考物理题目很多都是从实际的生活情景中来,所以教学中我们就要有这种意识,把物理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做一些小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呀,通过具体的例子,一定要让先有感性的认识,再上升到理性认识,再应用。
物理教师应该见“物”讲“理”,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原始物理问题,在分析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物理知识,与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具体的生活与生产实践中,应该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策略。
教师要设法使物理教学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让物理学知识鲜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物理学无处不在,物理学的知识是有广泛应用价值的,使得物理学知识的理性力量和感性力量充分扩张。
物理知识在与生活的融合中,既能增长学生的智慧,也能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大大地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物理教学;实际生活;生产实践;学习兴趣;理性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应以教材为参考,以基础知识的掌握为切入点,注意吸纳一些时代信息,以充实和更新教材内容,为课堂教学注入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洋溢着时代的精神。
关键是兴趣,有兴趣才能有投入,才会有产出,才能有成就,否则,学了马上就忘。
大部分不从事物理及其相关工作的学生可能会把那些公式、定理、定律忘记,而物理问题的探究方法、思维方式、科学精神,可以长存于他们心中,生活中还是有很多物理知识的应用的,但是我们关注的还远远不够,所以只能停留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上,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
物理本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是物理。
物理规律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离开了生活,光谈理论是没有意义的,现在高考物理题目很多都是从实际的生活情景中来,所以教学中我们就要有这种意识,把物理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做一些小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呀,通过具体的例子,一定要让先有感性的认识,再上升到理性认识,再应用。
物理本来就是来源于生活。
叫物理,就是和学生一起探讨生活中的问题……一切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丰富的物理模型是学好物理的基础,用一些贴近生活的比喻来理解物理规律比较容易接受。
到底是高考还是学生的兴趣呢?两者并不矛盾,有了兴趣就能主动学,并且能学好,当然高考也就能考好了。
尽力做好两者的结合,是我们大家要思考和实践的。
努力探究二者完美结合之路,有效结合,应该两面兼顾,提高兴趣又提高分数。
多数学生不是为了有用才学物理,只是为了高考,没办法!联系生活实际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确实物理教师应该见“物”讲“理”,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原始物理问题,在分析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物理知识,与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具体的生活与生产实践中,应该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策略。
教师要设法使物理教学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让物理学知识鲜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物理学无处不在,物理学的知识是有广泛应用价值的,使得物理学知识的理性力量和感性力量充分扩张。
物理知识
在与生活的融合中,既能增长学生的智慧,也能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大大地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无疑,这样的课堂教学必定是教师教育机智淋漓表现的深受学生欢迎的优质教学,长久坚持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考试的能力就会提升,新高考急切呼吁这种类型考试而不是单纯的题海磨练。
原始物理问题能够很好的让学生体会物理与实际的联系,同时也能使学生更深入体会物理学理想化方法的运用。
我觉得能联系的尽量联系,因为这样会让学生觉得所学知识的重要,并能激发学习的兴趣。
一堂课,太生活,味道会太淡,太抽象,味道会太咸,恰到好处为宜。
物理研究的是自然规律,然后将自然规律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所以物理不能脱离现实,如果只是为了高考,那么,必然误入歧途,学生就会失去兴趣。
现实生活的例子转化成书本的理论和模型分析很难,有得只有表面解释,不能深入,特别是自然界的光现象。
初中物理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定性探究的内容较多,到了高中,辨证思维的内容较多,抽象了,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远了。
兴趣是最重要的,没有兴趣,现在能解得那几个题有啥用。
以后都是用不上的,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让学生更多的了解现今最先进的科技成果,才能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科研能力。
现在学的内容没有实质性的价值,只是为了做题而做题学习。
老师为了出难题而出现一些与现实毫不相干,或与现实不相符的题目。
有什么用呢?很是怀疑,科学家不可能是这样培养的,能力也不可能是这样培养的。
现在都提倡快乐学习,我也出去名校学习过,做的形式很好,但是落实真的很难到位,考试还是只有一部分人好,特别是理科,我觉得不能像文科一样,活跃的朗读背诵啊,还是要多练习。
高中物理内容与题目跟实际生活及科技结合不够,教材的更新不及时肯定是一个原因。
有一位专家指出:“上课有趣,考试有效”的课堂才是成功的课堂。
如果在物理课堂中只是教学生做题,不去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
只能让学生慢慢的失去对物理的兴趣,最终也会导致成绩下降。
最近几年来的物理高考题就是朝着跟实际生活的联系的方向命题的,探讨它很重要。
多与生活相联系,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物理现象,并思考解析,形成问题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刘建平.物理教学要联系社会生活实际[J].湖北教育,199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