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三节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学案中图版必修2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 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检测 中图版必修

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 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检测 中图版必修

第三节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教材第94页探索漫画中的人物在用木筏上的木材作燃料,其结果必然导致木筏越来越小,最终会使大家都沉入水中,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

漫画从深层次说明人类目前过度索取资源,损害环境,将会危及人类的生存。

因此,人类必须转变一系列违背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改变损害环境的各种行为,尽快地恢复受损的环境,减少新的发展活动对环境造成新的损害,这样才能保证人类与环境持久地、和谐地发展下去。

二、教材第95页思考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改变自己的态度和习惯,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三、教材第100~101页思考1.1994年3月,《中国21世纪议程》经国务院颁布实施。

为了落实该议程,我国所做的主要工作和成就如下图所示:《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进一步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目标。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困难有:人口基数庞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经济发展水平低等。

解决办法:就我国的基本国情和要实现的发展战略目标而言,中国今后不能再走只注重数量增长,而不考虑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为指导,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高度制定国家发展战略和相应的对策,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四、教材第101页复习题1.我国人口基数庞大、资源相对短缺、环境污染、经济发展水平低等严峻的问题,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为实现所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当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减少过度包装,倡导简朴生活,节能节水,选购环保产品,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拒食野生动物,实行垃圾分类回收,积极宣传环保知识等。

3.通过互联网等形式查找案例即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公众参与。

[课堂小结]学业达标两名小学生针对大街小巷到处分布烧烤羊肉串摊点的现象,向社会公众发出紧急呼吁:“口下留情救绿荫!”据此完成1~2题。

2020_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三节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教案中图版必修

2020_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三节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教案中图版必修

调,进一步分析措施中
20 Q6: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生:阅读材料、 体现的可持续发展的
分 Q7:南理解人
钟 发展的那些内涵?
纳回答。
类行为调整在其中的
Q8:是如何体现的?
的关键作用。培养学生
Q9:南社古村落的发展得益于哪些社会主体行
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2. 将某某茶山南社古村落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运用于爨底下古村落旅游发展中,将可持续发
展的理念进一步深化,学以致用。
3.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培养学生有意识的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自己的
行为。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南社古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措施,理解其中渗透的可持续发展的概
生:爨底下、灵 案例入手,引导学生关
【过渡】在京郊众多的民俗村里,爨底下村依
水村、桑峪村、 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托其人文与自然资源优势,发展民俗旅游,给
马兰村等
运用真实贴近生活的
当地村民带了可观的经济利益。
9
案例,学生更有话可
Q2:你对爨底下村有哪些方面的了解?

生:回答
说,更有感知力,更好
Q3:根据你的了解,爨底下村在民俗旅游发展
社会系统
(目标)
人 地 不 协 调
行为人调整 观念转变
人 地 协 调
可 持 续 发 展
经济系统
生态系统
(条件)
(基础)
-3- / 4
word
-4- / 4
word
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科目:地理
教师:
班级:班
时间:
教学背景分析
一、课程标准
运用资料,说出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并解释其缘由。

高中地理第四章第3节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导学案中图版必修2

高中地理第四章第3节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导学案中图版必修2

第三节 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课程标准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学习目标1.了解可持续发展应具有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认识公众在可持续发展中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2.联系当前人类生产、生活的实际,运用具体的事例说明人地关系协调的途径。

(重点)[基础知识梳理]教材梳理1 转变观念阅读教材P 94~P 96第一自然段,填写下列知识。

1.发展观(1)传统发展观:发展就是经济增长。

(2)可持续发展观⎩⎪⎨⎪⎧ 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全面发展2.资源观(1)传统资源观⎩⎪⎨⎪⎧ 资源是无限的资源的价格只是反映了人们对这种资源开发利用所耗费的劳动(2)可持续发展资源观:重新认识和评价自然界对人类的价值,并在经济核算系统中加以考虑。

3.环境观(1)传统环境观:忽略自然环境的价值。

(2)可持续发展环境观:重视能源和原料的使用方式,以求减少损失、杜绝浪费,并尽量不让废物进入环境,以减轻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4.伦理道德观(1)传统伦理道德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和约束。

(2)可持续发展观⎩⎪⎨⎪⎧ 处理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关系的伦理 道德也是必需的人类必须与其他生物保持和谐与平衡 的关系5.消费观(1)传统消费观⎩⎪⎨⎪⎧ 鼓励消费,以刺激生产产生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可持续发展消费观⎩⎪⎨⎪⎧ 生产时少投入,多产出消费时多利用,少排放 图表解读 读教材图4-3-2人类对环境造成的压力,据图分析人类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提示 本图展示了在传统观念影响下,人类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大量排放生产和生活垃圾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施用化肥、农药造成土壤污染和水污染等;使用手机、电脑等造成电磁辐射污染;工矿企业、汽车等排放有害气体,造成大气污染;乱砍滥伐森林,造成资源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等。

教材梳理2 调整行为和加强国际合作阅读教材P 96~P 100第一自然段,填写下列知识。

高中地理第四章第三节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学案中图版必修2

高中地理第四章第三节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学案中图版必修2

第三节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学习目标定位] 1.通过对比的方式,理解可持续发展观在发展观、资源观、环境观、伦理道德观和消费观等方面与传统发展观的不同。

2.结合我国国情,分析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所采取的办法。

3.熟悉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个人应具有的态度和责任,自觉贯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一、转变观念1.发展观(1)传统发展观:发展就是①经济增加,国民生产总值(GNP)成了衡量发展的一个标志。

(2)可持续发展观:追求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包括②环境质量的改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的精神修养的提高、社会风尚的改善、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等。

2.资源观(1)传统资源观:资源是无穷的,资源的价钱是资源开发利用所花费的劳动的反映。

(2)可持续发展资源观:从头熟悉和评价自然界对人类的③价值,并在经济核算系统中加以考虑。

3.环境观(1)传统环境观:忽略④自然环境的价值。

(2)可持续发展环境观:重视能源和原料的利用方式,减少损失、杜绝浪费,减少废物排放。

4.伦理道德观(1)传统伦理道德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⑤规范和约束。

(2)可持续发展伦理道德观:人类不是自然界的中心,而是自然界食物链上的一个环节,人类必需与其他生物维持⑥和谐与平衡的关系。

5.消费观(1)传统消费观:鼓励消费,以刺激生产;产生了资源欠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现象。

(2)可持续发展消费观:生产时尽可能⑦少投入、多产出,在消费时尽可能⑧多利用、少排放。

二、调整行为1.政府行为(1)概念:政府行为是国家的管理行为,诸如制定⑨政策、法律、法规和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等。

(2)对环境影响:政府的⑩政策和计划行为,尤其是涉及⑪资源开发利用或经济发展的计划行为,会对环境产生久远而深刻的影响。

2.市场行为(1)概念:指各类市场主体包括企业和个人在⑫市场规律支配下,进行商品生产和互换的行为。

(2)全面推动⑬清洁生产,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高中地理 4.3 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教案 中图版必修2

高中地理 4.3 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教案 中图版必修2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三节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2)过程与方法:在案例探究中提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案例分析,关注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学会分析生活中环境问题产生的各种原因,并思考解决这些环境问题的对策。

二、教学重点怎样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转变观念和调整行为三、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中观念的调整四、教学过程附录:案例1:(《绿色GDP》)GDP是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某一个国家的GDP值越高,代表其发展程度越高。

但例如,发生了洪灾,就要修堤坝,这就造成投资的增加和堤坝修建人员收入的增加,GDP数据也随之增加。

再例如,环境污染使病人增多,这明摆着是痛苦和损失,但同时医疗产业大发展,GDP也跟着大发展。

中国在20多年来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但这“增长”又是通过多少自然资本损失和生态赤字换来的呢?案例2:(《自来水的收费问题》)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自然资源是没有价值的,资源的价格只是反映了人们对这种资源开发利用所耗费的劳动,如自来水的价格只反映自来水的生产成本(也包括自来水厂的利润),而水本身的价值没有计算在内。

案例3:(《电影〈金刚〉的启示》)电影《金刚》播出后反响强烈,剧中的人们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将生活在热带雨林的大猩猩“金刚”设法捕获,并将他带到繁华的城市,并用粗大的铁链锁起来,供观众观赏。

案例4:(《在德国看环保》)消防演习:十分钟内处理管道泄漏风景优美的垃圾填埋厂大量污染物排放的化工区依旧蓝天白云环境政策:给环境造成损害的人要承担环境受损的费用德国公众严格的垃圾分类习惯德国小学生的环保记录本环保在德国已催生出一个庞大的产业板书设计:巩固练习夯基达标1.在当今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人类最应该()①享受消费②转变观念③调整行为④治理污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思路解析:要保障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改变一系列违背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改变损害环境的各种行为,尽快恢复被破坏的环境,减少以至消除新的发展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新损害。

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三节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导学案中图版必修2

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三节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导学案中图版必修2

第三节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学习目标] 1.通过对比的方法,理解可持续发展观在发展观、资源观、环境观、伦理道德观和消费观等方面与传统发展观的不同。

2.结合我国国情,分析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所采取的措施。

3.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自觉贯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一、转变观念二、调整行为1.政府行为(1)概念:政府行为是国家的管理行为,诸如制定政策、法律、法规和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等。

(2)对环境的影响:政府的政策和规划行为,尤其是涉及资源开发利用或经济发展的规划行为,往往会对环境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2.市场行为(1)概念:指各种市场主体包括企业和个人在市场规律的支配下,进行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行为。

(2)全面推进清洁生产,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3.公众行为(1)概念:指公众在日常生活中诸如消费、居家休闲、旅游等方面的行为。

(2)对环境的影响:随着人口的增长,特别是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公众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在环境问题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3)倡议思考清洁生产是否有废弃物的产生?答案清洁生产并不是完全没有污染物和废弃物排出,其基本思想是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控制和治理,由终端处理转变为对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的处理,从而尽可能少地产生环境污染。

三、加强国际合作1.目的:建立真正的全球伙伴关系。

2.原则:保护地球遵循“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思考加强国际合作,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哪一个原则?答案共同性原则。

探究点转变观念与调整行为材料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变革,是人类行为方式的变革。

公众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也是环境的管理者。

因此,公众是否认识、愿意接受并积极参与,是实施这些变革的必要条件。

材料二工厂实行清洁生产,社会公众积极参与,选购带环境标志的产品。

下面两幅图表示清洁生产产品生命周期和部分“环境标志”。

材料三可持续发展公众行为调整。

2012高一地理教案4.3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图版必修二)

2012高一地理教案4.3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图版必修二)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4.3 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2)过程与方法:在案例探究中提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案例分析,关注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学会分析生活中环境问题产生的各种原因,并思考解决这些环境问题的对策。

二、教学重点怎样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转变观念和调整行为三、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中观念的调整附录:案例1:(《绿色GDP》)GDP是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某一个国家的GDP值越高,代表其发展程度越高。

但例如,发生了洪灾,就要修堤坝,这就造成投资的增加和堤坝修建人员收入的增加,GDP数据也随之增加。

再例如,环境污染使病人增多,这明摆着是痛苦和损失,但同时医疗产业大发展,GDP也跟着大发展。

中国在20多年来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但这“增长”又是通过多少自然资本损失和生态赤字换来的呢?案例2:(《自来水的收费问题》)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自然资源是没有价值的,资源的价格只是反映了人们对这种资源开发利用所耗费的劳动,如自来水的价格只反映自来水的生产成本(也包括自来水厂的利润),而水本身的价值没有计算在内。

案例3:(《电影〈金刚〉的启示》)电影《金刚》播出后反响强烈,剧中的人们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将生活在热带雨林的大猩猩“金刚”设法捕获,并将他带到繁华的城市,并用粗大的铁链锁起来,供观众观赏。

案例4:(《在德国看环保》)消防演习:十分钟内处理管道泄漏风景优美的垃圾填埋厂大量污染物排放的化工区依旧蓝天白云环境政策:给环境造成损害的人要承担环境受损的费用德国公众严格的垃圾分类习惯德国小学生的环保记录本环保在德国已催生出一个庞大的产业教师讲述的全文资料:(来源于《中国青年报》)吉林发生特大污染时,我正在德国“2005年拜耳青年环境特使”论坛上,这是拜耳公司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举办的活动,我因一篇环境报道获奖受到邀请。

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 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学案 中图版必修2

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 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学案 中图版必修2

第三节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转变观念传统观念向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转变将是根本的、深刻的,它会带动整个人类文明的转变。

观念传统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①发展观认为发展就是经济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就成了衡量发展的一个标志经济增长只是发展的一部分,用经济增长代替发展是片面的,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追求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的全面发展②资源观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要求人类重新认识和评价自然界对人类的价值,并在经济核算系统中加以考虑③环境观自然环境的价值往往被人们忽略要达到具有可持续意义的经济增长,必须重视能源和原料的使用方式,以求减少损失、杜绝浪费,并尽量不让废物进入环境,以减轻对环境造成的压力④伦理道德观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和约束处理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关系的伦理道德也是必需的,人类必须与其他生物保持和谐与平衡的关系⑤消费观鼓励消费,以刺激生产生产时尽可能少投入、多产出,在消费时尽可能多利用、少排放二、调整行业: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和公众行为。

三、加强国际合作:1.目标:实现由传统模式向新模式即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转变2.要求:建立真正的全球伙伴关系,坚持《21世纪议程》中保护地球“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改变一系列违背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改变损害环境的各种行为,尽快地恢复被损害了的环境,减少以至于消除新的发展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新损害。

据此完成1~2题。

1.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包括可持续的、区别于传统观念的(A)①发展观②资源观③价值观④环境观⑤消费观⑥伦理道德观⑦生育观⑧世界观⑨健康观A.①②④⑤⑥ B.⑤⑥⑦⑧⑨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⑤⑦⑨2.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坚持(C)A.鼓励消费,刺激生产 B.多投入,多产出C.多利用,少排放 D.不投入,不产出2014年4月22日是世界第44个地球日。

地球日是由美国人海斯等发起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世人的响应而推广的,主要意图是倡导可持续消费,选择绿色生活,善待地球。

2020_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三节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教案2中图版必

2020_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三节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教案2中图版必

第三节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课程标准【旧】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新】运用资料,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课标分析:“说明”,针对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缘由,在这里“说明”侧重在解说,通过解说使之明确了解。

强调语言表述的完整性,表达清楚事情来龙去脉。

在把握的过程中,要结合核心素养以及学业水平的层级要求来考虑,同时,说明要结合具体的案例,要能准确、清晰、简明地将相互间的关系表达出来,这是作为行为的结果,但在这个结果的形成过程中,学生应该有相应的心理活动和感受,能够对正确的环境观、环境意识态度的形成,形成认识上的认同。

二、学情分析本课面对的是高中一年级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处于高中与初中的过渡阶段,思维正是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段,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好好引导。

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的整体地理素养要求较高,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较高,应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凸出重点内容,免去繁琐的知识点灌输。

三、教学目标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了解可持续发展应具有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

2.运用资料,认识政府、市场和公众在可持续发展中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3.结合实例,说明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需要转变的观念;2.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调整的行为类型;3.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全球合作。

教学难点:从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角度全面思考和分析具体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来指导行动,使学生树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信心和勇气,在生活中实践可持续发展。

五、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合作式教学等。

六、教学过程(板书)是同志的讲话,让他们最终下定决心进行改变。

案例探究: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材料一二说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怎样的思想观念?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现在开始。

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3 通向

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3 通向
4.3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自主梳理
一、转变观念
传统观念向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转变将是根本的、深刻的,它会带动整个人类文明的转变。
观念
传统观念
可持续发展观念
①发展观
认为发展就是经济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就成了衡量发展的一个标志
经济增长只是发展的一部分,用经济增长代替发展是片面的,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追求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的全面发展
②资源观
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要求人类重新认识和评价自然界对人类的价值,并在经济核算系统中加以考虑
③环境观
自然环境的价值往往被人们忽略
要达到具有可持续意义的经济增长,必须重视能源和原料的使用方式,以求减少损失、杜绝浪费,并尽量不让废物进入环境,以减轻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④伦理道德观
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和约束
2、_________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加强国际合作
《21世纪议程》明确了世界各国对于保护地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责任原则。
【学习新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_____________,即:
解决措施
②_____________,即:
一、转变观念
传统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





二、调整行为
1、_________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4.3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第1课时)教案中图版2解析

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4.3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第1课时)教案中图版2解析

4.3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教学目标:1.利用“人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和“人口与资源”、“人口与污染排放的关系”数据图表,阐述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2.依据不同问题情境,做出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行为选择。

3.依据图表说出加强国际合作的原则和意义。

二、教学重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

学生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原则等已有知识基础,欠缺的是对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应采取的措施和途径。

三、教学难点树立可持续发展观,调整自身行为。

自身行为的调整受到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知识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往往会在处理具体问题时,采取错误的行为。

四、教学方法:探究式(分析法、讨论法、问卷调查法)“人类与环境关系”虽不是课标要求的内容,但它是本单元的核心和理论支撑点。

透过对人与环境关系的分析,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和必然性。

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分析,学生可以在探究过程中,对具体问题进行正确的社会行为选择和评价,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社会责任感,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在利用问卷调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自我评价和矫正,达成课程学习目标。

五、教学过程课程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读“人口与资源”、“人口与污染排放的关系”数据图表,说说人类与环境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引导学生画出“人类与环境关系”示意图。

什么是资源?什么是废弃物?资源和废弃物的共同的存在形式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垃圾等废弃物?看来,要实现可持续发思考问题,并与教师共同绘制“人类与环境关系”示意图。

说出对资源和废弃物的理解。

物质、能量思考,并得出结论:废弃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帮助学生理解人地关系,明确可持续发展实现的基础展,我们要转变我们原有的发展观、资源观、环境观、消费观和伦理道德观。

正确认识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态度和行为,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资料一:大兴安岭某地区的森林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如果你是当地领导,你会怎样处理森林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问题。

2020_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三节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课件中图版必修

2020_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三节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课件中图版必修
第三节 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要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 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爨底下村
旅游开发对古村落建筑造成一定破坏;居民保护意识淡薄。
盲目私搭乱建,扩大居住面积,影响古村落的景观风貌。
由于是社区主导的自主开发模式,旅游接待大多为自 发组织,只求眼前利益,跟风现象严重,一家农家饭家 家农家饭,旅游产品单一,特色不突出。
旅游产品单一,特色不突出
村支部书记韩波提到:“民居没有卫生间,留不住客人, 之后要改造,可能就要毁掉。”全村有一处简陋的厕所, 大量生活垃圾采用露天自然分解方式。
古村落的保护、开发和旅游 业的发展不协调
基础设施不完善
爨底下古村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旅游开发对古村落建筑 01 造成一定破坏;居民保
护意识淡薄。
景观风貌。
缺乏统一的管理、规划 03 与保护
古村落的保护、开发和 04 旅游业的发展不协调
基础设施不完善 05
盲目私搭乱建,扩大居 02 住面积,影响古村落的
景观风貌。
旅游产品单一,特色不 03 突出
古村落的保护、开发和 04 旅游业的发展不协调
基础设施不完善 05
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
谢谢观看!
爨底下古村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旅游开发对古村落建筑 01 造成一定破坏;居民保
护意识淡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盲目私搭乱建,扩大居 02 住面积,影响古村落的

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3节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学案中图版必修2

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3节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学案中图版必修2

第三节 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学习目标:1.知道通向可持续发展道路应具备的观念和正确的行为。

(重点)2.理解公众在可持续发展中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重点)3.掌握通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要途径。

(重点)一、转变观念 1.发展观(1)传统发展观;发展就是经济增长。

(2)可持续发展观⎩⎪⎨⎪⎧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全面发展2.资源观(1)传统资源观⎩⎪⎨⎪⎧资源是无限的资源的价格只是反映了人们对这种 资源开发利用所耗费的劳动(2)可持续发展资源观:重新认识和评价自然界对人类的价值,并在经济核算系统中加以考虑。

3.环境观(1)传统环境观:忽略自然环境的价值。

(2)可持续发展环境观:重视能源和原料的使用方式,以求减少损失、杜绝浪费,并尽量不让废物进入环境,以减轻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4.伦理道德观(1)传统伦理道德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和约束。

(2)可持续发展伦理道德观⎩⎪⎨⎪⎧处理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关系的 伦理道德也是必需的人类必须与其他生物保持和谐与平衡的关系 5.消费观(1)传统消费观⎩⎪⎨⎪⎧鼓励消费,以刺激生产产生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 破坏(2)可持续发展消费观⎩⎪⎨⎪⎧生产时少投入,多产出消费时多利用,少排放二、调整行为和加强国际合作1.调整行为(1)政府行为①概念:政府行为是国家的管理行为,诸如制定政策、法律、法规和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等。

②对环境影响:政府的政策和规划行为,尤其是涉及资源开发利用或经济发展的规划行为,会对环境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2)市场行为①概念:指各种市场主体包括企业和个人在市场规律支配下,进行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行为。

②全面推进清洁生产,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3)公众行为①概念:指公众在日常生活中诸如消费、居家休闲、旅游等方面的行为。

②对环境影响:随着人口的增长,特别是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公众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在环境问题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③倡义:2.加强国际合作(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建立真正的全球伙伴关系。

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三节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教案4中图版必修

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三节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教案4中图版必修

第三节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教学目标】1.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2.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重、难点】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学情分析】学生学习了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基本原则的内容【导入新课】请问什么样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呢?【学生回答】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

【追问】如何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呢?【学生活动一】王牌对王牌A队长:传统的发展观认为发展是经济的增长,国民生产总值成为衡量的一个标志;(附材料近几年国内经济增长报告)B队长:可持续发展认为追求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的全面发展;(附材料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A队长: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无限的;B队长:人类重新认识和评价自然界对人类的价值,并在经济核算系统中加以考虑;A队长:自然环境往往被人们忽略;B队长:达到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经济增长,必须重视能源和原料的使用方式,以求减少损失、杜绝浪费,并尽量不让废物进入环境,以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A队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规范和约束;B队长:人与人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关系的伦理道德;(附象牙、熊胆、穿山甲等材料)A队长:鼓励消费,以刺激生产;B队长:少投入,多产出;多利用,少排放;【点拨】由此可至,可持续发展需要转变的观念有发展观、资源观、环境观、伦理道德观和消费观等,这种根本、深刻的改变,会带动整个人类文明的转变。

转变了观念,重要的是要有所行动,这就需要调整行为。

【学生活动二】我的角色我做主府行为:制定和落实环境保护相关法律、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加强对产品的环境监督管理、加强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预防污染为主严控污染为主等等;2.市场行为指各种市场主体包括企业和个人在市场规律的支配下进行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行为,一般指企业。

【知识拓展】1.清洁生产是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目的,以管理、技术为手段进行全过程控制的新型生产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教材第94页探索漫画中的人物在用木筏上的木材作燃料,其结果必然导致木筏越来越小,最终会使大家都沉入水中,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

漫画从深层次说明人类目前过度索取资源,损害环境,将会危及人类的生存。

因此,人类必须转变一系列违背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改变损害环境的各种行为,尽快地恢复受损的环境,减少新的发展活动对环境造成新的损害,这样才能保证人类与环境持久地、和谐地发展下去。

二、教材第95页思考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改变自己的态度和习惯,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三、教材第100~101页思考1.1994年3月,《中国21世纪议程》经国务院颁布实施。

为了落实该议程,我国所做的主要工作和成就如下图所示:《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进一步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目标。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困难有:人口基数庞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经济发展水平低等。

解决办法:就我国的基本国情和要实现的发展战略目标而言,中国今后不能再走只注重数量增长,而不考虑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为指导,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高度制定国家发展战略和相应的对策,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四、教材第101页复习题1.我国人口基数庞大、资源相对短缺、环境污染、经济发展水平低等严峻的问题,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为实现所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当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减少过度包装,倡导简朴生活,节能节水,选购环保产品,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拒食野生动物,实行垃圾分类回收,积极宣传环保知识等。

3.通过互联网等形式查找案例即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公众参与。

[课堂小结][A级抓基础]读可持续发展示意图,完成1~2题。

1.E、F、G的内容分别是( )A.人口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B.第一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二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C.农业可持续发展、工业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D.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的可持续发展2.E1、F1、G1的内容可能分别是( )A.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控制人口规模、提高生活质量B.健康与卫生、能源生产与消费、保护生物多样性C.农业与乡村的发展、保护大气层、荒漠化防治D.消除贫困、城市发展、防灾与减灾解析:第1题,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三部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故选D。

第2题,和上题对应相关的应是健康和卫生、能源生产与消费、保护生物多样性。

答案:1.D 2.B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清洁生产成为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下图分别是传统经济流程图和循环经济流程图。

读图,完成3~4题。

3.两种流程的最大区别是( )A.从自然界获取的资源数量不同B.向自然界排放的废弃物不同C.产品的经济效益不同D.投入的多少不同4.在循环经济流程图中,评估产品对自然的影响应( )A.从资源开发环节评估B.从产品生产过程评估C.从废弃物排放情况评估D.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评估解析:第3题,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

从图中可以看出,两种流程最大的区别在于向自然界排放的废弃物不同。

第4题,本题考查对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知识的全面理解。

循环经济流程图是复杂的,在复杂的环节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产生危害,因此,评估产品对自然的影响应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评估。

答案:3.B 4.D近年来,鄂尔多斯市鄂旗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构建产业链,推进产业良性循环、良性发展,实现产业循环升级。

下图为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部分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

5.该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阶段性原则6.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在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过程中,最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 A.缺乏优惠的政策B.资源短缺C.较低的人口素质D.资金严重短缺7.下列关于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资源的消耗B.减轻了环境污染C.提高了经济效益D.生产过程中不会有任何污染物排放到环境中解析:第5题,该产业链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减轻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压力,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第6题,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地区,长期以来,这里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人口的受教育水平较低,素质较低,而循环经济产业链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第7题,该产业链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但在生产过程中避免不了会有污染物被排放到环境中。

答案:5.B 6.C 7.D[B级提能力]读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图,完成8~9题。

8.工业化起飞阶段人们最容易忽视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是( )A.发展观B.环境观C.伦理道德观D.消费观9.可持续发展要靠公众行为的调整才能得以实现,下列属于公众应该做的事情是( )A.购买包装考究的商品B.为了节省时间,使用一次性筷子、杯子、快餐盒、打火机等C.选购无氟冰箱、节能荧光灯等D.绝对不用一次性物品,包括注射器等解析:在工业化初期和起飞阶段,人们更多地关注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的保护。

购买包装考究的商品、使用一次性物品都是传统的消费观,但注射器必须使用一次性的。

答案:8.B 9.C贵糖集团以循环经济的新观念、新模式建立了两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如下图),读图回答10~12题。

10.该循环经济产业链最适宜推广的省区是( )A.河南B.广西C.黑龙江D.山东11.当前,影响该类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推广,走优势农业资源综合开发之路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A.资源B.技术C.水源D.人们的观念和政策12.关于该产业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B.提高了糖的产量和质量C.实现了生态、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D.该产业链中,主导产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市场解析:第10题,读图可知,该地区利用甘蔗制糖,而甘蔗生长需要较多的热量与水分,所以它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

比较四个省区,只有广西位于我国的南方,所以该循环经济产业链最适宜推广的省区是广西。

第11题,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当前影响该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推广,走优势农业资源综合开发之路的限制因素不是资源、技术与水源,而是人们的观念和政策。

第12题,该产业链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再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

答案:10.B 11.D 12.C13.“生态家园富民计划”以农户为基本单位、以沼气建设为核心,结合改圈、改厕、改厨、改院、改水、改路和推广高效生态农业技术,在基本解决农村生活能源来源问题的同时,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

在各类生态农业模式中,“四位一体”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将沼气池、猪舍、蔬菜栽培与日光温室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读我国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及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图(1)日光温室为沼气池、猪舍、蔬菜创造适宜的________、________条件;猪的呼吸、沼气燃烧为蔬菜提供________(气体),蔬菜的光合作用又为猪的生长提供________(气体);猪的粪便进入沼气池,产生沼气,为农户提供______,还产出沼渣、沼液,为蔬菜生产提供________。

(2)结构示意图中所显示的生产过程1和2中,________的环境效益最大。

(3)在我国农村,推广和实施各类生态农业模式的重要意义有哪些?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态农业模式的掌握以及生态农业在我国推广和实施的意义,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应该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方面回答。

答案:(1)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氧气燃料(能源) 有机肥料(2)生产过程2(3)建立良性生态系统(或形成生态良性循环),达到农业生产过程清洁化和农产品无害化;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14.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即3R)”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材料二被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现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67种,其中钾、镁、锂、锶、芒硝、石棉、电石级石灰岩等7种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许多矿产资源间的关联度极强,综合利用率高。

柴达木盆地示意图材料三柴达木部分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

(1)读柴达木盆地示意图,指出图中字母A、B代表的地理事物。

A矿产地是________;B处是________山脉。

(2)读柴达木部分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回答:①填出图中甲、乙两处的工业部门:甲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

②示意图中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做法有哪些?(3)该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还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4)生态农业是发展的八大循环体系之一,这里发展种植业的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分别是什么?解析:第(1)题,地理事物的名称是基础,对记忆的要求高,注意积累。

第(2)题,甲和乙工业部门根据工业生产之间的联系可做出判断;图中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做法可结合图中及所学知识做出回答。

第(3)题,该地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要结合该地区特点来合理安排。

第(4)题,根据柴达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点阐述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

答案:(1)察尔汗祁连山(2)①电力工业建材工业②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效率,延长了产业链;大力实施副产品的循环利用、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量及废气、废渣等废弃物的排放,体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及“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即3R)”的循环经济原则。

(3)荒漠化植被、草地、育林地保护与治理;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沙化土地保护和治理等。

(4)有利: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土地资源丰富。

不利: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气候干旱;水资源有限(灌溉水源是制约种植业的主要因素;土地盐渍化、沙化严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