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习题)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章节习题及答案第3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章节习题及答案第3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2011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章节习题及答案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当代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认为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是( )。

A.个体本能B.外在环境C.基因复制D.肌体成熟2.教育教学要求的“一刀切”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3.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这是一种( ) 。

A.外铄论的观点B.内发论的观点C.多因素论的观点D.反映论的观点4.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这是一种( )。

A.外铄论的观点B.内发论的观点C.多因素论的观点D.综合论的观点5.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6.个体身心发展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称为( )。

A.关键期B.机能期C.发展期D.差异期7.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8.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心理学家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 )提出来的。

A.互补性B.阶段性C.顺序性D.不平衡性9.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A.主导因素B.决定因素C.物质前提D.无关因素10.“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

A.霍尔B.华生C.高尔登D.格塞尔11.一般来讲,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 )。

A.幼儿期B.少年期C.童年期D.青年期12.教学中“拔卣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 )。

A.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B.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C.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规律D.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13.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乍主张( )。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二因素论D.教育万能论14.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

教育学习题集3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教育学习题集3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人的身心发展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 主观性B 普遍性C 基础性D能动性2.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的是( )。

A 外铄论B 内发论C 环境决定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3. 我国古代“内发论”代表人物是( )。

A 孔子B 荀子C 孟子D老子4.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的是( )。

A外铄论 B 内发论 C 遗传决定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5.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 孔子B 荀子C 孟子D老子6.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 )的典型代表。

A外铄论 B 内发论 C 遗传决定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7.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人不同于动物的( )。

A特殊性 B 社会性 C 创造性D自觉性8.“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D互补性9.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这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D互补性10.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反映。

A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D差异性11.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高峰:在心理方面,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更后。

这些现象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D差异性12.心理学家提出关键期或最佳期概念的依据是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D差异性13. 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D互补性14.教育教学中搞“一刀切”、“齐步走”,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现代教育学第三章习题

现代教育学第三章习题

现代教育学第三章习题第三章学习测试题一、单选题1.“按教育规律办事”的前提是()。

A. 认识教育规律B.认识客观事物C.利用教育规律D.发挥主观能动性2.教育艺术的创造性主要决定于()。

A. 教师B. 教育思想C. 教育制度D. 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3.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是()。

A. 教育风格B.教育质量C.教育方法D.教育思想4.教育艺术中最基本的是()。

A. 教育准备艺术B. 教育组织艺术C. 言语艺术D. 教育方法艺术5.教育发展的内在原因是()。

A.教育目标与受教育着发展水平的矛盾B.社会发展需要C.个人发展需要D.教育本身需要6.往往把教育规律绝对化、偶像化,把教育规律当作是一种异己的力量是()的观点。

A.唯物主义B. 唯意志论C.宿命论D.唯心主义7.我们认识教育规律的目的是()。

A.发现教育规律B.创造教育规律C.改造教育规律D.利用教育规律8.产生幽默意境的各个环节中,具有关键意义的是()A.制造悬念B.铺垫渲染C.产生突变D.出现反转二、多选题1.从共时的角度划分,教育活动可以划分为()。

A.教育者B. 受教育者C.教育设备D. 教育中介E.教育文化2. 从历时的角度划分,教育活动可以划分为()。

A. 教育目的B. 教育者C. 教育手段D. 受教育者E. 教育结果3. 运用系统方法,可以把教育规律系统划分为()。

A.教育结构规律B.教育功能规律C.教育的内容规律D.教育的外部规律E.教育发展规律4.教育的言语艺术主要包括()A.口头言语艺术B.书面言语艺术C.体态言语艺术D.活动言语艺术E.参与言语艺术5.将教育规律的理性认识转化为教育实践活动的行动,所需要的环节有()A.教育规律理论化B.教育理论目的化C.建立教育实践的观念模型D.技术化E.行动化6.下列属于现代教育的一般原则的有()。

A.人道性原则B.创造性原则C.民主性原则D.主体性原则E.艺术性原则7.下列属于教育艺术特点的是()A.情感性B.创造性C.民主性D.主体性原则E.审美性8.下列属于教育口语特点的有()。

项贤明《教育学原理》课后练习题答案

项贤明《教育学原理》课后练习题答案

项贤明《教育学原理》课后练习题答案绪论:一、名词解释题1、教育学: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教育活动及其内在规律的科学。

二、简答题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

2、教育学的主要发展趋势有哪些?答:(1)教育学研究呈现与众多科学交叉发展的趋势;(2)教育学的研究视野突破学校教育的框架而向更加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扩展,研究者越来越倾向于从整体上系统地、综合地、全面地认识人类教育现象;(3)教育学领域的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并呈现出信息化、国际化和全球化等时代特征。

3、简述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的教育方针,以及邓小平在1985年重申该教育方针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答;(1)教育方针: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2)历史与现实意义:“三个面向”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战略方针,为我国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教育界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大规模教育改革的浪潮。

三、论述题结合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和我国教育改革的实际,试述如何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和理论创新。

答:(1)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世界观,是我们所学习和研究的教育学最根本的理论基础;(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认识教育问题最基本的思想方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指导我们社会主义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最重要的科学理论;(3)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中解决实际教育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教育学理论的重要行动指南;(4)在具体教育实践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认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并运用对这类规律的认识来正确开展教育活动,成功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科学指南。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立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面对依法治教、教育公平、课程改革、教育创新等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有中国特色的教育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思想方法,借鉴世界先进教育经验和教育理论,独立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探讨和教育科学研究,就一定能够继续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不断发展。

《教育学》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练习题(较全)

《教育学》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练习题(较全)

《教育学》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练习题(较全)练习题库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一、名词解释1、人的发展——参考答案: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其身心发生的连续不断的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2、遗传素质——参考答案:遗传素质是指生物的亲代能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后代的现象,包括有机体的构造、感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

3、环境——参考答案:环境是指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产生影响的外部客观世界。

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4、主体因素——参考答案:主体因素主要是指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它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环境和自我的能力和活动。

5、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参考答案: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身心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个体身心的发展是具有一定顺序的,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能逆向发展。

二、填空题1、人的发展包括和的发展。

2、人的心理的发展包括和。

3、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4、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可以概括为、、、、。

5.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是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

6.所谓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于形成的时期。

7.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上的特点。

8.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

9.美国生理和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胎儿的发育大部分是由基因制约的,这种由基因制约的发展过程就是。

10.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

11.所谓,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12.个性亦称,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立性。

13. 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

14.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称为是。

教育学练习题

教育学练习题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填空题1、,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2、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教育的过程。

3、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教育。

4、中国奴隶社会教育内容是六艺教育,六艺是指、、、、数等六门课程。

5、中国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即《大学》、、、。

6、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教育,也就是的教育制度。

7、古代雅典的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而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

8、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

9、传统教育学的代表者是,现代教育学流派的代言人是。

10、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中。

二、名词解释1、教育(广义):2、教育(狭义):3、制度化教育:三、选择题1、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A、中庸B、礼记C、论语D、学记2、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记载在()。

A、中庸B、礼记C、论语D、学记3、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是()A、四书B、五经C、六艺D、八股文4、义务教育的实施在()之后。

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第三次工业革命D、第四次工业革命5、"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命题的提出者是()A、夸美纽斯B、洛克C、杜威D、赫尔巴特6、"教学相长","及时而教"等教育思想最早出自我国的()。

A、中庸B、大学C、论语D、学记7、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著作是()A、中庸B、礼记C、论语D、学记8、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重视启发教学的教育家是我国的()。

A、孔子B、孟子C、荀子D、朱熹9、主张"有教无类"的观点的人是()。

A、孔予B、孟子C、荀子D、朱熹10、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的著作是()。

A、中庸B、礼记C、论语D、学记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一、填空题1、决定教育规模与速度的因素是。

教育学练习题(含答案)

教育学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现代教育(jiàoyù)的本质一、单项选择题1.西方近代(jìndài)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第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 ) 。

A.教育的生物(shēngwù)起源论B.教育的心理(xīnlǐ)起源论C.教育(jiàoyù)的劳动起源论D.教育的生活起源论2.“君子忧道不忧贫”,故孔子把请学稼、学圃的樊迟视为“小人”。

这反映了( ) 。

A.古代教育具有鲜亮的阶级性;B.古代教育具有鲜亮的等级性C.古代教育脱离生产劳动D.古代教育形式简洁3.教育本质的“双重属性说”认为,教育原来具有( ) 双重性质。

A.上层建筑和生产力B.上层建筑和为阶级斗争效劳C.为阶级斗争效劳和为进展经济效劳D.为进展经济效劳和为传递文化和促进人的进展效劳4.教育起源于( )。

A.人类早期的心理模仿;B.人类的生产劳动;C.生物界老动物对幼小动物的照料D.本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争论5.在( )教育阶段,教育与生产劳动是完全分别的。

A.古代B.近代C.现代D.当代6.在有史以来的教育中,除( )以外,都具有阶级性的特征。

A.三代教育B.近代教育C.现代教育D.原始教育7.对于教育学的进展阶段,国外比较典型的三分法是把它分为( )三个阶段。

A.萌芽阶段、形成阶段、科学阶段B.萌芽阶段、独立阶段、科学阶段C.萌芽阶段、独立阶段、进展阶段D.形成阶段、独立阶段、理论深化阶段8.“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等有关教育的论述见之于对后世影响极大的( )。

A.《学记》B.《论语》C.《大学》D.《孟子》9.早在古希腊时期,著名思想家( ) 就提出了“什么是教育”的问题,针对雅典关心培育具有什么类型身心教养市民所发出的谈论,进出“美德是否可教”的命题。

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苏格拉底D.昆体良10.近代最早的一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教育学著作是《》。

A.学记B.论语C.教育漫话D.大教学论11.裴斯泰洛齐一生写了很多教育论著,其中最著名的是《》。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判断题3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判断题3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判断
题3
第三章教育与个体身心的发展
1.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是老子。

(错)
2.英国哲学家盗克的白扳说是外铄论的典型代表。

(对)
3.人的力量是人的身体力量和精神力量的综合。

(对)
4.13—17岁属于人生的青年期。

(错)
5.人的本质不足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对)
6.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

(对)
7.循序渐进的教育要求是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拌提出来的。

(对)
编辑推荐: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判断题汇总
最新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章节练习汇总
201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时间专题
2014年教师资格全国统考、地方省考通关取证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9大报考基本须知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辅导(两学版)招生方案
:教师资格考试介绍教师资格考试培训教师资格考试教材。

《教育学》章节练习题 第三章

《教育学》章节练习题 第三章

《教育学》章节练习题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 A )。

A、生理活动B、心理活动C、认识活动D、实践活动2、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B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3、遗传因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D )。

A、现实性B、必然性C、方向性D、可能性4、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D )的特点。

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5、下列哪一种做法不利于教育发挥促进儿童发展的主导作用( C )A、教育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B、教育始终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C、教育始终要顺应儿童的成熟,反映儿童已有的发展D教育过程中始终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6、与学生主体性内涵不一致的特点是( B )A、自主性B、长期性C、主动性D、创造性7、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C )A、遗传素质B、家庭环境C、学校教育D、社会人文地理条件8、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求,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发展成熟机制决定的,该观点属于( A )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D、白板说9、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是( C )A、荀子B、孔子C、孟子D、老子10、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成因,“白板说”观点属于( B )。

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D、平衡论11、主张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因素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属于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 D )观点。

A、内发论B、白板说C、外铄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12、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D )。

教师资格格考试《教育学》专用教材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教师资格格考试《教育学》专用教材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本章重点1.识记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及相关概念。

2.理解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

3.运用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作用的基本原理,分析普通中等教育在促进青少年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从历年考试来看,本章所占比重较大,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很多,题型多以选择题、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本章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有:内发论和外铄论的代表人物、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尤其注意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少年时期和青年时期的年龄特点、初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其中,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这两个知识点是重中之重,考生需加以重视。

第一节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个体身心的发展,个性的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教育。

另外,能否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则是教育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关键。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这是人的各方面的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

简单地说,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身体的发展(结构形态、生理机能)和心理的发展(认识能力和心理特性、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

其中,身体的发展是就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两个方面而言的。

机体的正常发育包括身体盼各个器官、各个系统的健康生长,它是个体体质增强的条件和主要内容;而体质的增强又有助于有机体的正常发育。

心理的发展是指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完善两个方面,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是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统一和谐的发展。

个体的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相互联系。

一方面,由于心理是脑的机能,因此,身体的发展,特别是神经系统的发展支配着心理的发展;另一方面,身体的发展也受到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特征的影响,尤其是情感对人的身体发展影响最大。

教育学第三章 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教育学第三章 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的主要因素是( )。

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传统D.科学技术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起()。

A.决定作用B.加速作用C.延缓作用D.加速或延缓作用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

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4.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传统与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

A.具有阶级性B.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C.不能脱离政治经济D.具有永恒性5.政治经济对教育的影响经常要以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为中间环节,这主要是因为教育具有()。

A.历史性B.永恒性C.阶级性D.相对独立性6.我国目前的教育有很多方面不同于解放初期的教育,这反映了教育具有()。

A.历史性B.永恒性C.阶级性D.相对独立性7.蔡元培是以下()理论的倡导者。

A.教育独立论B.教育万能论C.人力资本论D.筛选假设论8..教育为政治经济服务,主要通过()表现出来A培养人 B参与政治活动 C传播文化和科学知识 D参与经济活动9. “人受了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 )理论的观点A.教育独立论B.教育万能论C.人力资本论D.筛选假设论10. “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教育活动是使蕴藏在人体内部的能力得以增长的—种生产性活动”这是( )理论的观点A.劳动力市场论B.教育万能论C.人力资本论D.筛选假设论11.“教育的主要作用不在于提高人的认知水平,而是对具有不同能力的人进行筛选”,这是()理论的观点A.劳动力市场论B.教育万能论C.人力资本论D.筛选假设论12.()理论也被称为“文凭理论”A.劳动力市场论B.教育万能论C.人力资本论D.筛选假设论13.教育家孔子“删诗书,定礼乐,修春秋”,就整理并发展了殷周以来的中华文化,说明教育具有( )功能A.文化传承B.文化交流C.文化选择D.文化创新二、多项选择题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 )A.目的 B.领导权 C.受教育权 D.手段 E.方法2..生产力水平决定着( )A.规模 B.领导权 C.受教育权 D.结构 E.方法3.人口状况影响着教育的( )A.规模 B.结构 C.受教育权 D.质量 E.方法4.教育现代化主要包括( )A.教育观的现代化 B.教育目标的现代化 C.教育结构的现代化D.教育理论的现代化 E.教育内容的现代化5. 教育的人口功能主要表现在()A.控制人口的数量 B.改善人口的质量C.调整人口的结构 D.拉动人口的迁移6. 教育的科技功能主要表现在()A.教育对科学知识的再生产B.教育通过科学研究直接生产科技知识C.现代高等教育成为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渠道D.教育进行科技人才的生产和再生产7. 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A.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B.教育的文化交流功能C.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D.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8.知识经济的特点主要有()A.是一种信息化经济B.是一种网络化经济C.是一种创新型经济D.是一种智力支撑型经济9. 多元文化教育的价值在于()A.旨在促进多元文化社会中人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B.倡导教育公平,反对任何形式的歧视和偏见C.提倡对学习者主体性和自主性的尊重D.鼓励举办重点学校10. 信息社会对教育的主要影响在于()A.在学习的时空条件上实现了学习的革命B. 以信息化手段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C. 师生关系的重塑D. 学习方式的人性化、个性化、主体化、全球化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 D3.B4.B5.D6.A7. A8.A9.B 10.C 11.D 12.D 13.C二.多多选择题1.ABC2. ADE3.ABD4.ABCDE5.ABCD6.ABCD7.ABCD8.ABCD9.ABC 10. ABCD。

2019自学考试教育学原理章节练习题(3)

2019自学考试教育学原理章节练习题(3)

2019自学考试教育学原理章节练习题(3)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一、选择题1、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是由( )决定的。

A.文化传统B.受教育者的需求C.生产力发展水平D.教育的规模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思想的提出是在党的( )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 十五大3、从根本上来说,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最终是由( )决定的。

A.政治制度B.经济发展水平C.文化传统D.人口数量4、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主张实际上是把( )相隔离了。

A.教育与生活B.教育与经济C.教育与政治D.教育与生产劳动5、一个地区的人们平均文化水准越高,人口出生率就越低,这体现了教育的( )。

A.人口功能B.政治功能C.经济功能D.文化功能6、以下对于文化传统与教育发展的关系的述说不准确的是( )A.文化传统影响和制约着教育内容的选择B.文化传统影响和制约着教育目的的确定C.文化传统直接决定着教育的性质D.文化传统影响和制约着教育改革的政策7、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文化传统8、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需求水准最终取决于( )A.生产力水平B.社会制度C.文化背景D.科技水平9、以下对于人口状况与教育发展的关系的述说不准确的是( )A.人口数量是影响教育规模和投资的最终决定因素B.人口就业结构制约着教育的内部结构C.人口的地域分布制约着学校布局和办学形式D.教育的发展能够改善人口素质10、在同一社会文化共同体内将文化从这个代传到另一代,教育的这种功能称之为( )A.传递—保存文化功能B.传播—丰富文化功能C.选择—提升文化功能D.创造—更新文化功能11、教育现代化的目的是实现( )A.教育观点现代化B.人的现代化C.教育条件现代化D.教育内容现代化12、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 )A.教育观点的现代化B.教育内容的现代化C.教育管理的现代化D.教师素质的现代化13、人类教育赖以存有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 )A.人口环境B.自然环境C.政治制度D.社会生产14、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是( )A.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B.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C.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D.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15、教育现代化的内在特征表现在( )A.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B.逐步形成一个多样、开放的大系统C.在教学上,表现出革命性、灵活性、和个性化D.教育民主化和教育主体性16、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时间是( )A.1995年3月B.1995年5月C.1987年5月D.1989年6月17、确立我国教育战略地位的理论依据是( )A.“三个代表”B.”三个面向”C.马克思主义原理D.*理论二、简答题简述教育对社会文化的选择功能。

教育学公共基础知识试题

教育学公共基础知识试题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2。

学校教育始于(.奴隶社会初期)3。

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论著是中国古代的(学记)4.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孔子)5.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6。

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的规律)7。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形成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8。

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建立,其作者是(夸美纽斯)9。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儿童中心主义说)10。

下列教育家中,属于实用主义代表的是(杜威)11.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20世纪(60年代)12.以“教育的全民化"为教育特征的是(现代)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

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生产力)2。

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生产关系)3.美国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者舒尔本次认为,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4。

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5.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这是教育的(相对独立性)6。

科学知识在未用于生产之前,只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或潜在的生产力,要把潜在的生产力转为人能掌握并用于生产的现实生产力,必须依靠(教育)。

7.教育要解决的问题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财富,形成受教育者的个性。

这说明(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8。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对世界教育发展的状况作了总结:“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于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

”教育的发展之所以要超前于经济发展,这是因为(教育的周期性长,未来经济建设需要的人才,必须提前培养)9.下列不属于教育独立性的表现的是(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过程)10.现在很多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都担负着发展科学、产生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任务,有建立科研、生产联合体的趋势,这说明(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11.不能凸显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战略地位的是(教育是一种“消费事业”)12。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练习题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练习题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一、选择题1、()影响和制约着教育目的和培养规格。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传统 D.人口状况2、()影响和制约着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发展和革新。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传统 D.人口状况3、()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传统 D.人口状况4、()制约着学校的布局。

A.人口数量 B.人口质量 C.人口的地域分布 D.人口的结构5、()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也是衡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准和重要内容。

A.教育思想现代化 B.教育制度现代化C.教育内容和方法现代化 D.教育管理现代化6、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报告《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第一次()。

A.把教育列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B.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强调教育的突出战略位置C.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D.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7、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报告《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强调:()。

A.把教育列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B.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强调教育的突出战略位置C.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D.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8、1995年5月6日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

A.把教育列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B.“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强调教育的突出战略位置C.“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D.“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9、下面关于教育与文化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A.教育包含文化B.文化包含教育C.教育和文化是完全独立的D.教育和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10、教育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和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说明教育具有()。

A.社会性B.长期性C. 相对独立性D.意识性11、下面关于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之关系说法错误的是()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C.教育是实现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重要手段D.教育通过造就政治人才影响社会政治经济制度12、()是我国教育战略地位确立的依据。

教育学整册填空题(含答案)

教育学整册填空题(含答案)

教育学整册填空题(含答案)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1、狭义的教育是指以____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____。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学校教育)2、教育随着____的产生而产生,随着____的发展而发展。

(人类,社会)3、____的形成,即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

(学校教育系统)4、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____,也就是指________。

(正规教育,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5、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____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____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____学制)以及____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____学制)。

(清朝末年,1902,壬寅,1903,癸卯)6、____世纪末,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实行初等义务教育并逐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19)10、普通教育主要以____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是以____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升学,就业)7、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8、六艺:________。

(礼、乐、射、御、书、数)9、春秋战国时期____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促进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私学)10、汉武帝以后,采纳了董仲舒的"____、____"的建议,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1、隋唐以后盛行的____制度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

福建省中小学教育综合知识1001题答案解析教育学2022

福建省中小学教育综合知识1001题答案解析教育学2022

福建省中小学教育综合知识1001题答案解析【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A【解析】在奴隶社会初期,学校的产生标志着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

2.C【解析】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教育的心理起源论都认为教育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获得的,否定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3.B【解析】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4.C【解析】教育的民主化追求让所有人接受同样的教育,这就意味着对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学生予以特别照顾,从而否定了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

5.C【解析】赫尔巴特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和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特点。

而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杜威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是儿童中心主义的代表人物,其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6.C【解析】1806年,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出版了《普通教育学》,其中的思想主要包括:(1)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2)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3)提出了教学的形式阶段理论;(4)强调教学的教育性;(5)提出了教育过程中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7.A【解析】我国出现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是在夏代。

8.A【解析】道家主张“道法自然”。

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顺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9.C【解析】对于获得知识,墨家认为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途径,前两种都不够全面和可靠,必须重视“说知”,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知识。

10.A【解析】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作此解释。

11.D【解析】“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包括:《诗》《书》《礼》《易》《春秋》。

12.D【解析】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他于1776年在德国的柯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

小学教育学基础各章习题

小学教育学基础各章习题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单项选择题1.学校教育产生于( )。

A.奴隶社会初期 B.奴隶社会末期 C.封建社会初期 D.原始社会末期2.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 )。

A.家庭教育 B.职业教育 C.学校教育 D.社会教育3.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

A.《大学》 B.《中庸》 C.《孟子》 D.《学记》4.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 )。

A.礼、乐、射、辞、书、数 B.文法、修辞、辩证法、礼乐、书数、射御C.算术、几何、文法、辩证法、天文、书数 D.礼、乐、射、御、书、数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而殆”的思想出自( )。

A.《学记》 B.《大学》 C.《论语》 D.《师说》6.“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 )。

A.《学记》 B.《论语》 C.《尚书》 D.《孟子》7.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是( )。

A.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B.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

路德C.美国教育家杜威 D.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8.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的(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赫拉克利特 D.亚里士多德9.古代希腊以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对话而著称的大教育家是( )。

A.苏格拉底 B.亚里土多德 C.德谟克利特 D.柏拉图10.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的教育家及其著作是( )。

.A.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11.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 )。

A.裴斯泰洛奇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柏拉图1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 )。

A.《论语》 B.《学记》 C.《四书集注》 D.《孟子》13.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

A.《论语》 B.《师说》 C.《学记》 D.《孟子》14.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教育学第三章_教育与社会发展(附答案).

教育学第三章_教育与社会发展(附答案).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练习题一、填空题1.教育的根本任务是________。

2.通过________实现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

3.________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与一定生产力相适应的要求。

4.从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________的要求;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________的要求;第三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________的要求;信息革命后,提出了________的要求。

5.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与比例构成。

6.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________理论。

7.教育是一种________的文化现象。

8.教育与文化是________的关系。

9.________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又对一定的政治经济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10.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取决于物质资料生产能为教育提供的物质基础,以及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再生产对劳动力的________程度。

11.学校文化是指________。

12.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标准,学校文化可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13.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主要的表达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的权利。

15.________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及教育内容和手段的更新。

16.________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17.19世纪中叶,英国教育思想家斯宾塞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课程理论以后,世界各国许多重大教育改革都是以________为核心。

18.舒尔茨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________的分析方法,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本章重点提示)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人的身心发展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主观性B.普遍性C.基础性D.能动性2.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3.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的是()。

A.外铄论B.内发论C.环境决定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4.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

A.生理活动B.心理活动C.认识活动D.实践活动5.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6.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

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这是()。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7.我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B.旬子C.孟子D.老子8.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A.现实性B.必然性C.方向性D.可能性9.下列说法中,对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一观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B.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是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的C.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D.教育的发展对人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好的教育一定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10.下列哪一种做法不利于教育发挥促进儿童发展的主导作用?()。

A.教育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B.教育始终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C.教育始终要顺应儿童的成熟,反映儿童已有的发展D.教育过程中始终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11.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A.并不重要的时期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C.没有效果的时期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12.小学生的思维()。

A.正处于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并行发展阶段B.正处于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渡阶段C.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D.完全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13.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B.荀子C.孟子D.老子14.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要坚持()。

A.全面发展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D.统一要求15.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的典型代表。

A.外铄论B.内发论C.遗传决定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16.对正常发育的儿童来说,遗传素质对其身心发展起()。

A.前提作用B.决定作用C.促进作用D.导向作用17.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遗传素质B.家庭环境C.学校教育D.社会人文地理条件18.强调入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该观点属于()。

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D.白板说19.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成因,“白板说”观点属于()。

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D.平衡论20.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A.儿童期B.少年期C.青年期D.幼儿期21.在历史上持“遗传决定论”观点的人物是()。

A.洛克B.华生C.柏拉图D.施泰伦22.在历史上持“环境决定论”观点的人物是()。

A.柏拉图和霍尔B.柏拉图和华生C.霍尔和洛克D.洛克和华生23.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人不同于动物的()。

A.特殊性B.社会性C.创造性D.自觉性24.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

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D.大学阶段25.“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26.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遗传因素B.社会环境C.教育活动D.自然环境27.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这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28.儿童主体发展的源泉是()。

A.遗传B.环境C.教育D.主体活动29.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A.遗传素质B.个体主观能动性C.环境D.教育30.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

A.互补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31.狼孩的故事说明了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发展的()特点。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32.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这说明()。

A.教育要适应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B.教育要适应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C.教育要适应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D.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33.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34.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A.霍尔B.华生C.泰勒D.格塞尔35.教育教学中搞“一刀切”、“齐步走”,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阶段性D.互补性36.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教育必须做到()。

A.长善救失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D.教学相长37.人的身心发展速度在其整个发展进程中,呈现出加速与平缓交替发展的状态,这体现的是()。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38.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A.现实性B.必然性C.方向性D.可能性39.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若单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就会导致()。

A.社会本位论B.环境决定论C.遗传决定论D.教育万能论40.小学生容易把“B”写成“D”,这说明小学生的()还不成熟。

A.感知能力B.注意能力C.记忆能力D.思维能力41.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的特征进行。

A.顺序性B.互补性C.阶段性D.不平衡性42.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最根本动因的学者是()。

A.弗洛伊德B.威尔逊C.格塞尔D.华生43.人的生理成熟以具有()能力为标志。

A.学习B.生殖C.创造D.思考44.人的心理成熟以具有独立自主的()为标志。

A.自我意识B.创造能力C.预见能力D.选择能力45.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江西金溪有个名叫方仲永的少年,小时比较聪明,5岁时就能作诗,但由于缺乏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及时的教育培养,12~13岁时写的诗已经不如以前的好了,到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

这说明()。

A.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B.后天的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C..后天的生活条件和教育对人发展的重要意义D.社会环境是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因素46.对影响人的诸多因素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遗传对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B.人的身心发展受社会环境的制约,但是人接受环境影响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C.人的发展应完全由教育来承担D.人的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47.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

A.成熟B.环境C.遗传素质D.教育48.人们的生活经验证明,人们由于长期进行某一方面的训练,就可以使脑的某一方面反应能力提高,如印染工人可以比一般人具有较强的颜色鉴别能力,酿酒老工人具有较敏锐的鉴别酒质的能力,这种现象说明()。

A.遗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B.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C.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D.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49.“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是()的观点。

A.环境决定论B.遗传决定论C.教育万能论D.二因素论50.人的身心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

A.遗传因素B.环境因素C.教育活动D.个体因素51.在良好的环境中,有的人却没有什么成就,甚至走向与环境所要求的相反道路;在恶劣的环境中,有的人却出污泥而不染。

这种现象说明()。

A.人的发展不受环境的影响B.人们接受环境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C.好的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坏的环境更对人的发展有利D.人是环境的奴隶,个人发展是好是坏,完全由环境来决定52.“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因素对发展的影响。

A.遗传B.教育C.社会活动D.环境53.“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是()。

A.环境B.遗传C.教育D.主观努力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_______是教育的直接目的。

2.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_______过程中实现的。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_______。

3.人的心理发展是人的发展的重要内容,包括___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的发展。

4.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个体身心发展遵循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_______性等一般规律。

6.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_______,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_______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_______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美国心理学家_______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7.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_______,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中国古代代表人物是_______。

英国哲学家洛克的“_______”是一个典型代表。

另一个典型代表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_______,他甚至说: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他可以任意把他们训练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8.瑞士心理学家_______的发生认识论认为,个体认知发展依次经历了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的发展过程。

9.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_______的结果。

10.关于身心发展的动因问题,主要存在着内发论、_______、_______等不同的解释。

1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皮亚杰关于发生认识论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顺序发展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