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巴黎圣母院》教案
部编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著导读 《巴黎圣母院》》优质课教案_9
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雨果的生平与主要作品,理解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2、激发阅读兴趣,熟悉内容提要,体会主人公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美;3、介绍多角度对比手法及其效果。
二、重点难点:教学目标2、3三、辅助手段:多媒体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885年6月1日,法国举行了一次国葬,这是一次有200万人参加的规模空前的葬礼,然而,哀悼的既不是显赫的法国国王,也不是战功卓著的将军元帅,而是《巴黎圣母院》的作者维克多·雨果。
雨果是怎样一个人?他的一生有怎样的成就呢?竞有如此多的粉丝来为他送行。
今天,让我们走进雨果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来一探究竟。
(多媒体放映课题)。
二、雨果简介:(1802—1885) 幼年深受母亲影响,政治观点偏于保守。
20年代受法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政治态度开始转变,文学观点也逐渐从保守立场转向浪漫主义。
1831年,雨果完成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的创作。
这是他所有小说中浪漫主义色彩最浓的一部。
他是19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家,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板书:推介理由:1、名家名作。
)三、创作缘起:数年前,雨果参观圣母院时,在一座尖顶钟楼的阴暗角落里,发现有个手刻的字:’ANAГKH (希腊语“命运”的意思)。
这几个大写的希腊字母,经岁月侵蚀,黑黝黝的,深深凹陷在石头里面。
所蕴藏的宿命和悲惨的意义,深深震撼了作者的心灵。
雨果左思右想,这苦难的灵魂是谁,非把这罪恶的烙印,或者说这灾难的烙印留在这古老教堂的额头上不可,否则就不肯离开这尘世。
基于以上对命运的深刻思考,雨果开始了对《巴黎圣母院》的创作。
(点拨:丰厚的学识积累和对“命运”的深刻思考是写作的前提。
)据雨果夫人回忆:他买了一瓶墨水和一身灰色羊毛披肩,将全身从脖子到脚尖统统包住。
部编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著导读 《巴黎圣母院》》优质课教案_15
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教案【教学目的】1、激发学生阅读《巴黎圣母院》的兴趣,在课堂导读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自主阅读2、了解小说的人物、情节及欣赏的角度【教学重点】1、消除阅读障碍,提出阅读《巴黎圣母院》的建议【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文章美丑对照的原则2、理解并归纳《巴黎圣母院》的艺术特色【课前准备】预习并预设问题,从而达到在阅读、交流中合作解决问题的目的;影片【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内容与活动安排】第三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介绍了雨果,这位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家,认识了美丽善良的吉普赛女郎(爱斯梅拉达)、钟楼怪人(卡西莫多),还有阴郁的副主教弗洛罗,英俊却花心的侍卫队队长弗比斯,还有诗人甘果瓦,乞丐王国的善良的人们,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巴黎圣母院》故事的背后,去欣赏雨果——这位法国诗人、剧作大家创作的巧妙和他的良苦用心。
二、教学过程(一)整体介绍《巴黎圣母院》是雨果浪漫主义的代表作。
他运用对照的方式组成惊心动魄的情节,创造了异乎寻常的人物。
作者通过四个男人与爱斯梅拉达的爱的对照及其人物本身的自我对照,表现四种不同的爱和作者对真、善、美的鉴别准则及爱憎态度。
(二)思考讨论:1、请学生前后左右自由分组,用十五分钟的时间,思考讨论两个问题:问题一:小说中四个男人:弗比斯、弗洛罗、甘果瓦和卡西莫多,他们对爱斯梅拉达的爱有何不同?问题二:《巴黎圣母院》的艺术特色对照原则和浪漫主义的夸张与幻想表现在哪儿?2、教师可以在讨论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3、每个小组明确指定发言的同学(三)分析鉴赏1、请学生发言2、教师明确:不同的爱(1)弗比斯:轻浮的爱弗比斯是爱斯梅拉达唯一心爱的男人。
在卡西莫多劫持爱斯梅拉达时,他英雄般的救了她,爱斯梅拉达死心塌地的爱上他。
而弗比斯呢?实际是个轻薄的花花公子,他对爱斯梅拉达的爱只是逢场作戏。
对他来说,美丽但贫穷的爱斯梅拉达绝不是他的梦中情人,而对表妹德丽丝小姐,弗比斯爱的是她的名门与嫁妆。
《巴黎圣母院》教案
《巴黎圣母院》教案教案:《巴黎圣母院》一、教学目标1.了解《巴黎圣母院》的背景和作者2.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情节3.学习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和他们的内心世界4.分析小说的文学特点和艺术价值5.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二、教学内容2.小说情节和主题3.重要人物及其内心世界分析4.小说的文学特点和艺术价值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0分钟)教师详细介绍维克多·雨果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巴黎圣母院》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主题和情节,激发他们对小说的思考和探索。
步骤三:学习小说情节和主题(30分钟)步骤四:分析重要人物及其内心世界(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如卡西莫多、埃斯梅拉达、克洛德·福罗洛等。
学生可以通过角色分析工具来深入了解每个人物的性格、动机和内心世界,并探讨他们在小说中的作用和发展。
步骤五:探究小说的文学特点和艺术价值(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文学特点,如叙事手法、描写技巧、语言运用等。
同时,让学生讨论小说的艺术价值,如其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对人性的揭示等。
学生可以举例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步骤六:巩固和拓展(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小说的理解和感受,并相互补充和提问。
可以提出一些延伸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四、教学评价1.参与度: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程度来评价他们对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
2.协作能力: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和交流能力,评价他们是否能够充分发挥集体智慧。
3.思考能力:通过学生的回答问题和提出观点来评价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4.阅读理解: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观察学生的阅读笔记来评价他们对小说情节和人物的理解程度。
五、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或观看与《巴黎圣母院》相关的影视作品,进一步了解故事和人物。
2.组织学生写作《巴黎圣母院》的读后感和评析文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教案
巴黎圣母院教案【篇一: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教案】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教案高一语文组熊宇红【教学目的】1、激发学生阅读《巴黎圣母院》的兴趣,在课堂导读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自主阅读2、消除阅读《巴黎圣母院》中存在的障碍,大致了解小说的人物、情节及欣赏的角度【教学重点】1、消除阅读障碍,提出阅读《巴黎圣母院》的建议2、化长为短,以片段学习与影片相参照为案例进一步学会阅读、欣赏外国长篇小说的方法【教学难点】1、如何化繁为简地介绍中世纪的欧洲及法国2、如何引导学生欣赏作者既精彩幽默有时又有些罗嗦冗长的语言【课前准备】让同学进入教学博客,完成“讨论区——一吐为快”中预设的问题,从而达到在阅读、交流中合作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学内容与活动安排】一、导入课堂背景音乐:法语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中单曲《美人》吉普赛女郎(爱斯美拉达)、钟楼怪人(卡其莫多)是世界文艺长廊中的经典形象,一个无与伦比地美,一个世所罕见地丑。
但人们熟悉了解他们的途径更多是通过电视、电影、音乐剧甚至是动画片。
《巴黎圣母院》是各种艺术门类改编“永恒的主题”。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巴黎圣母院》,回到最原汁原味的小说本身。
二、教学过程(一)走近雨果维克多〃雨果 (1802.2.26-1885.5.22)是举世闻名的法国诗人、剧作家、小说家、散文家、政论家和文艺理论家,2002年他诞生200周年时,法国把当年命名为“雨果年”,足见其在法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极为重要的地位。
作品有26卷的诗歌、20卷的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学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
在中国,雨果更多以小说家的身份出现,因为中国的读者更熟悉他的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其中《巴黎圣母院》“法国浪漫主义历史小说的杰作”“浪漫主义文学的里程碑”为雨果“成为法国以至欧洲最重要作家之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跨越阅读障碍,提出阅读建议1、问题一:拖沓冗长,难以继续绕过障碍,先看故事。
巴黎圣母院教案范文
巴黎圣母院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巴黎圣母院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及艺术特点;(2)掌握法国哥特式建筑的主要特征;(3)认识巴黎圣母院在法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的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分析巴黎圣母院的建筑特点;(2)采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巴黎圣母院与其他哥特式建筑的异同;(3)运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巴黎圣母院对后世建筑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巴黎圣母院的热爱与尊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2)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3)引导学生认识到巴黎圣母院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巴黎圣母院的历史背景及建筑风格;(2)巴黎圣母院的建筑特点及艺术价值;(3)巴黎圣母院对后世建筑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巴黎圣母院建筑风格的形成原因;(2)巴黎圣母院与其他哥特式建筑的异同;(3)巴黎圣母院在建筑史上的地位。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PPT等;2. 参考资料:关于巴黎圣母院的历史、建筑、艺术等方面的书籍和文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巴黎圣母院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其建筑特点;(2)简要介绍巴黎圣母院的历史背景。
2. 教学内容:(1)巴黎圣母院的建筑风格及特点;(2)巴黎圣母院的建筑艺术价值;(3)巴黎圣母院对后世建筑的影响。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巴黎圣母院的建筑特点;(2)比较巴黎圣母院与其他哥特式建筑的异同;(3)探讨巴黎圣母院对后世建筑的影响。
4. 总结:(1)总结巴黎圣母院的建筑特点及艺术价值;(2)强调巴黎圣母院在建筑史上的地位;(3)引导学生关注文化遗产的保护。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所学内容,绘制巴黎圣母院的建筑草图;3. 调查我国具有哥特式建筑特点的教堂,并与巴黎圣母院进行比较。
六、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实地考察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巴黎圣母院,让学生亲身体验其建筑之美;2. 邀请建筑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深入讲解巴黎圣母院的建筑特点及艺术价值;3. 开展巴黎圣母院主题的艺术创作活动,如绘画、摄影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教学教案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1)
游褒禅山记学习目标1. 理清本段行文思路2. 借鉴启发学以致用教学重难点重难点:理解本段思路,辨析“志、力、物”三者的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开始学习《游褒禅山记》,大家一起梳理了一二自然段,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节课内容。
首先从文体特征入手,《游褒禅山记》是一篇山水游记类散文。
(PPT展示)既然是散文在内容上一般就是由事即理或由景即理。
本文就是按照这个思路来展开行文的。
1、2自然段叙事,讲游山经过;3、4自然段借游生议、即事见理,写游山心得。
这节课我们将着重分析第三自然段,看看作者怎样由事入理,抒发了什么感慨?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二、明确目标(PPT展示学习目标)1. 理清本段行文思路2. 借鉴启发学以致用三、整体感知:首先我们一起齐读本段。
(学生朗读第三段)读得很流利,看来同学们之前预习得还不错。
现在老师将本段的重难字词进行点拨,我们共同完成本段文言字词的积累。
古今异义1、于是余又叹焉。
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
为单音词连用。
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
2.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古义:周围;今义:左和右两方面、支配、表示概数等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古义:到达,达到,动词;今义:表示另提一事或达到某种程度词类活用1、而其见愈奇。
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2、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3、火尚足以明也。
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3、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5、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文言句式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状语后置句)2、不随以止也(省略句)3、此余之所得也!(判断句)四、合作探究请学生讨论本段(PPT展示)本段着重写什么?可以分几层?(行文思路)作者的“叹”给你哪些启发?学生讨论后呈现讨论结果,各小组代表回答,组员补充,老师点评(PPT展示)余有叹:1、古人求思有得的原因2、世人避难就易的现象3、到达险远奇观的条件(有志、有力、不怠、有物、尽志)五、课堂小结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的很热烈,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作者仅仅是给我们总结到达险远奇观需要的条件吗?显然不是,险远奇观只是比喻指,指是那些宏伟目标、远大理想。
部编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著导读 《巴黎圣母院》》优质课教案_0
一、教学目标:1. 学习本文多重对比描写和场面描写方法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3. 能够对人性中“美与丑”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并能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学习本文多重对比描写和场面描写方法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能够对人性中“美与丑”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并能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三、教学方法:讨论探究法、点拨法四、课时安排: 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学生阅读节选部分,整体感知课文1、思考:(1)中心事件是什么?明确:卡西莫多受刑(2)受刑分几个阶段?明确:受刑前、受笞刑、示众(3)围绕中心事件,写了哪些场面?明确:施刑者行刑、群众侮辱折磨、、爱斯梅拉达喂水喝(4)场景法叙事是《巴黎》的写作手法之一,选文中哪个场景最令人感动?明确:喂水喝(5)为什么喂水给仇人喝?副主教为什么弃之不顾?明确:善良,人性的美丽自私,阴险,道貌岸然((二)人物形象理解1、读一读57段至67段,让我们感受一下这动人的一刻,同时,思考一下,卡西莫多受刑时皮开肉绽,鲜血直流都没有流泪,为什么在喝到爱水后流下也许是生平第一次泪?(提示:这水肯定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水,那是什么境况下的水呢?这水中包含着些什么呢?)(也可分三问来理解)(1)让学生读代表性语句(2)体会卡西莫多此时心情(3)读表现口渴语句、读三次要水喝的,体会卡西莫多的身体上的痛苦。
明确:伽西莫多在受刑时受尽其他群众的侮辱折磨,连他此生最重要、最爱戴、最崇敬的、唯一的亲人都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弃他不顾,连喊三次给水喝却招来更多的侮辱折磨。
失望至极,爱斯梅拉达出现后,他本以为爱斯梅拉达是来报复的,没想到爱斯梅拉达以德报怨、不计前嫌,对善良姑娘的感激、对自己的自责,这人性的自然流露,令他掉下了也许生平第一颗眼泪。
2、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这样一对比,人性的美丑显露无遗。
通过多角度对比表现人物性格和主题,是《巴黎圣母院》的主要特色,节选部分中就有多重对比,找出这些对比,思考这些对比有什么作用?明确:1、伽西莫多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德行外在丑陋,但内心善良,受刑时有超人的顽强和忍耐,可是爱~送水时却流出感激之泪。
2022年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巴黎圣母院》》3
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太湖县牛镇中学曹忠伟【教学目的】1、激发学生阅读?巴黎圣母院?的兴趣,在课堂导读根底上进一步进行自主阅读2、消除阅读?巴黎圣母院?中存在的障碍,大致了解小说的人物、情节及欣赏的角度【教学重点】1、消除阅读障碍,提出阅读?巴黎圣母院?的建议2、化长为短,以片段学习与影片相参照为案例进一步学会阅读、欣赏外国长篇小说的方法【教学难点】1、如何化繁为简地介绍中世纪的欧洲及法国2、如何引导学生欣赏作者既精彩幽默有时又有些罗嗦冗长的语言【课前准备】让同学进入教学博客,完成“讨论区——一吐为快〞中预设的问题,从而到达在阅读、交流中合作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学内容与活动安排】一、导入介绍背景引入1885年6月1日,法国举行了一次国葬,有2021人参加,哀悼的既不是显赫的法国国王,也不是战功卓著的将军元帅,而是?巴黎圣母院?的作者维克多雨果。
今天我来向同学们导读?巴黎圣母院?。
二、教学过程〔一〕走近雨果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家,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著名的诗人、小说家、文学评论家和政论家,也是诗歌的革新者、浪漫派戏剧的创立者,法国人民最喜爱的作家之一。
雨果一生著作甚多,普及文学的各种体裁,包括诗歌、戏剧、小说、文艺理论、政论等,整个作品充满人道主义激情。
〔二〕走近作品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艺术地再现了四百多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历史真实,宫廷与教会如何狼狈为奸压迫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怎样同两股势力英勇斗争。
小说中的反叛者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和面容丑陋的残疾人卡西莫多是作为真正的美的化身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而人们在副主教弗罗洛和贵族军人弗比斯身上看到的那么是残酷、空虚的心灵和罪恶的情欲。
小说的发表,使雨果的名声更加远扬。
(三)情节概述1月6日是西文传统的愚人节。
1482年的这一天,整个巴黎城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人们从四面八方向旧城区涌去。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 2 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教学设计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认识并认识作家雨果一生及其代表作品。
2·阅读高中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部分,经过梳理主要人物关系,认识《巴黎圣母院》这部作品的故事情节。
3·借助优秀电电影段和与之对应的原著的赏析,领会雨果美丑比较原则。
学习重点:借助优秀电电影段和与之对应的原著内容的赏析,领会雨果“美丑比较”原则。
学习难点:借助雨果对爱斯梅拉达与卡西莫多典型性格的塑造,研究雨果所宣扬的人道主义的精神力量。
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简介作家、作品【知识链接】1·雨果( 1802-1885), 19 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家,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幼时深受母亲影响,政治见解比较保守,最初的作品都是一些歌颂王朝威仪的颂诗,从前碰到国王的赏赐。
20 年代受法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
1827 年,雨果公布《〈克伦威尔〉序》,强烈抨击了古典主义的各样清劝说律,主张自然中存在的所有,无论是丑的恶的还是美的崇拜的,都可以成为艺术题材,而且提出了美丑比较的审美原则,从而使这篇序言成为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宣言。
随后公布了包括戏剧《欧那尼》,诗集《东方集》《秋叶集》在内的一大批拥有显然浪漫主义色彩的剧本,诗歌和小说。
1831 年,雨果完成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的创作。
1851 年 12 月,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雨果公布演说,激励民众起义抗争。
起义被镇压后,雨果被迫开始了十九年的流亡生活。
这十九年的生活虽苦不堪言,但并没有磨掉雨果的锐气,也没有让他低落下去,相反他的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雨果文思泉涌,诗集《处分集》《静观集》,大型史诗《历代传说》以及小说《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等接踵问世。
这些作品想象丰富,色彩浓厚,画面弘大,气派雄浑,感情火热,充满着向非正义宣战的浪漫主义激情,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性作品。
部编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著导读 《巴黎圣母院》》优质课教案_6
巴黎圣母院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作者,积累文学常识;2.过程与方法目标:消除阅读障碍,从整体上把握小说的人物、情节及写作手法,分析文章中四个男人对爱斯美拉达不同的爱;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美与丑。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结合小说情节,体会四个不同地位的人对爱斯美拉达不同的爱,以此体会真正的爱情以及人物美丑的判断标准;难点:体会四个不同地位的人对爱斯美拉达的不同的爱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自主合作探究法三、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播放歌曲“Dance Mon Esmeralda”。
介绍,这是法语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中的单曲,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巴黎圣母院》作为世界上经典的文学作品,被多次改编,不仅有电视、电影、音乐剧,甚至还有动画片。
那么多人阅读它,那么多人对它进行改编,足以见得《巴黎圣母院》的精彩。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一下法国著名文学家雨果的作品《巴黎圣母院》。
(二)、作者介绍雨果(1802—1885),19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家,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最受人们喜爱的作家之一。
他的作品大多都洋溢着人道主义精神,如《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
(三)、整体感知通过对《巴黎圣母院》主题思想的讲述回忆故事相关情节。
(四)合作探究根据师生对情节的回忆,概括:这些情节之所以令我们记忆犹新,令我们为之震撼,是因为作者雨果对于不同阶层的人们的行为的揭示。
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小说中四个爱着或是爱过爱斯美拉达的男人对她的是怎样的爱?小组讨论5—8分钟,分析这四种爱,并随机指定其中两个组探讨一个人物的爱,然后通过一讲一评的形式总结出四种不同的爱,即弗比斯——轻薄的爱、克洛德——兽性的爱、甘果瓦——自私的爱、加西莫多——纯正的爱。
(五)拓展延伸通过四种人物对爱斯美拉达不同的爱,得出真正的爱情不是自私的,人的美丑应以心灵的美丑为判断标准,并结合当今的人物对别林斯基的名言“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来”这句话谈感想,教师适当归纳或点评,启发学生正确评价身边的人物,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巴黎圣母院》教案
《巴黎圣母院》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巴黎圣母院》的作者、背景和历史意义。
2.理解小说《巴黎圣母院》的情节、主题和人物形象。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4.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读懂小说《巴黎圣母院》。
2.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3.理解小说所表达的主题和思想。
三、教学过程引入:教师通过引入巴黎圣母院的图片和建筑特点,向学生介绍巴黎圣母院的背景和历史文化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阅读与理解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小说《巴黎圣母院》的选段,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掌握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学生可以结合课本和其他阅读材料进行参考和补充。
2. 人物形象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小说中的不同人物形象,包括男主角卡西莫多、女主角埃斯梅拉尔达,以及教士弗洛洛。
每个小组选取一个人物,通过分析其性格、行为和言语等方面,总结人物形象的特点,并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3. 情节展开与主题讨论学生与同组成员共同讨论小说中的重要情节,探究情节发展的原因和影响,并分析小说所表达的主题和思想。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对小说中的某个情节或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展示自己的见解。
4. 阅读策略培养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来理解和分析《巴黎圣母院》这一文学作品,比如预测、推理、归纳总结等。
通过练习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5. 文学欣赏学生自主选择一段或几段自己喜欢的文字,进行朗读和欣赏,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可以通过朗诵比赛、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更好地领会文学作品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四、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小组讨论的表现以及个人作业的完成情况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价。
可以采用文字评价、口头评价和小组互评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并持续改进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五、拓展延伸1.参观巴黎圣母院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巴黎圣母院,亲身感受其宏伟和壮丽。
部编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著导读 《巴黎圣母院》》优质课教案_12
《巴黎圣母院》名著导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巴黎圣母院》这节名著导读课属高一学生“外国名著”导读课,对学生来说,有相当隔膜与难度。
对此,在教学设计方面宜侧重兴趣指引和难度简易。
按文本初步设置四个步骤:走近名著、走进名著、欣赏名著、崇敬名著。
大致沿用文本中的“背景介绍、作品导读、思考探究”三部分模式而略作整合、稍加提升。
结合高一学生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聪明才智,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大胆尝试、并真正实现“学生是课堂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新理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鼓励学生多技能发展。
【教学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2)关注人物命运;(3)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理解美丑对照原则;(2)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课件2】(学生:武烨杉)【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媒介】多媒体幻灯片展示【学习过程】新课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了名著导读《家》,了解了《家》中这个大家庭的腐朽与衰败,关注了觉新、梅、鸣凤等人物的悲剧命运,深切地感悟到青春的美好与进步,现在让我们跨出《家》门,再次进入雨果的名著《巴黎圣母院》的学习,去领悟《巴黎圣母院》的别样精彩……【课件1】(学生:武烨杉)今天受邀做大家的导游,曹老师心里很高兴,让我们相互陪伴,一路同行吧!好,让我们愉快开启名著导读的长途旅行!【课件3】(以下均是教师)第一集:走近名著作家作品、背景介绍【课件4】1.猜一猜:分别提供雨果、海明威、狄更斯三人塑像,使学生竞猜,以加强对雨果的初步认识。
【课件5】2.作家作品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19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家,法国人民最喜爱的作家之一。
曾被称为“为穷人说话的人道主义作家”。
作品内容:《巴黎圣母院》艺术地再现了四百多年前法国国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历史真实,宫廷和教会如何狼狈为奸压迫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怎样同两股势力英勇斗争。
歌颂了真善美,鞭挞了假恶丑。
【课件6】3.背景介绍数年前,作者参观圣母院时,在一座尖顶钟楼的阴暗角落里,发现墙上有个手刻的字:‘AN’ARKH(希腊语“命运”),这些难以描状的符号,所蕴藏的宿命和悲惨的意义,深深震撼了作者的心灵。
《巴黎圣母院》-人教版必修2语文教案
巴黎圣母院 - 人教版必修2语文教案一、教学设计背景《巴黎圣母院》作为人教版必修2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融合了文学、历史、人文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是一篇较为复杂的文本。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本分析方法和写作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了解《巴黎圣母院》的背景、主题、结构等内容;2.掌握文本分析方法和写作技巧,能够分析文本并进行创意写作;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步骤1. 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简要介绍《巴黎圣母院》的背景和主题,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随后,教师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 你们对巴黎圣母院有什么了解? - 你们读过关于巴黎圣母院的其他文本吗? - 你们觉得这篇文章的主要讲什么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逐步引入正式的学习内容。
2. 阅读、分析和讨论(30分钟)学生阅读课文《巴黎圣母院》,分析文章的结构、主题和人物形象等要素,同时注意文本细节和描写技巧。
学生可以在阅读时逐段进行讨论和总结,梳理出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3. 创意写作(30分钟)以《巴黎圣母院》为素材,让学生进行创意写作。
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创作,比如运用想象力,写一篇描绘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文章;或者根据文本细节,创作一幅有关巴黎圣母院的图画等等。
4. 总结、评价和反思(20分钟)学生通过组内或个人的形式,总结和评价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定位。
同时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总结和反思,以便更好地指导之后的教学。
四、教学手段1.教师演示和讲解2.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3.个人和小组合作讨论和创作4.文本分析和思考导图五、教学评估1.学生书面作业和个人创作2.课堂讨论和交流互动3.教师评估笔记和反馈六、课堂拓展1.探讨《巴黎圣母院》对后世文学和文化构成的影响;2.组织学生到图书馆或艺术博物馆等地参观,深入了解历史和文化背景;3.学生自行查阅有关法国历史和文化的资料,了解巴黎圣母院的历史和现状;4.进行现场角色扮演或小剧场表演,增强对课文内容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教学教案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3)_1
整本书的阅读在救助中见美丑——《巴黎圣母院》导读教学目标:1、学习名著阅读的基本方法。
2、了解雨果的“美丑对照的审美原则”,培养学生追求美、憎恶丑的情感。
3、树立正确的人性观、爱情观。
教学重难点:1、学会赏析人物形象,分辨人性的真善美假恶丑。
2、学习多角度对比表现人物性格和主题的方法。
3、形成正确的人性观、爱情观。
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手段导入新课,以问题引导赏析经典片段,以学生表演活动体悟人物情感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名著读什么?品读经典情节,赏析人物形象,欣赏创作手法,思考社会人生活动一:谁来救加西莫多?这部名著在上个世纪被多次拍成电影,其中1956年版的最经典,我们一起欣赏电影的一个经典片段“一滴眼泪换一滴水”(2分钟)台上受刑的是谁?加西莫多,一个长得奇丑的弃儿,敲钟人,劫持说明无知为何被鞭刑?克洛德(副主教)唆使他劫持埃斯梅拉达,被卫队长菲比斯抓住送水的是谁?埃斯梅拉达电影是导演的再创作,作为读者应该要亲自阅读原著,才能品出原汁原味。
下面让我们就从经典情节入手,走进这部大作。
第一个经典片段“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即第一次的救助加西莫多落难了,谁会来救加西莫多?克洛德?劫持的主谋,教堂副主教,收养他的主人骑在它背上的神甫看清了犯人是谁的时候,那神甫却低下眼睛,用两只踢马刺踢着骡子急忙转身走开了,好象在逃避一声耻辱的呼唤似的,他很不愿意在那种场合被一个不幸的人认出来并且向他致敬呢。
那个神甫正是副主教堂·克洛德·孚罗洛谁给他配个画外音?天哪!这该死的倒霉蛋,千万别扯上我!快走!为何克洛德不上前救他?怕连累他,怕劫持埃斯美拉达的事暴露副主教的冷漠、自私,道貌岸然、缺乏同情心周围的人?不救助不同情,反而哄笑,扔东西,咒骂何处可见?两处描写,鞭打时,要水时邪教的怪物!”一个说。
“骑扫帚把的家伙!”另一个嚷道。
可恶的敲钟人?”“敲晚祷钟的就是这个魔鬼呀!”“啊,聋子!独眼!驼背!怪物!”“这个丑像比所有的医药还能使孕妇流产呢!”鞭打时,民众的咒骂侮辱主要是针对他的外表丑陋,因外表丑觉得他内心是恶,足见他们的肤浅无知要水时,民众扔脏东西、石子,把一块在阴沟里泡过的海绵扔到他脸上,“拿去吧,恶汉!算我欠你的情哪!”有个妇人把一块石子向他头上扔去:“这是给你在黑夜里用那些倒霉的钟惊醒我们的教训!”“这只碗给你去喝水!”一个男人把一个破瓦罐向他的胸脯扔去,“我老婆就是因为看见你从她面前走过,才生下了一个两个脑袋的娃娃!”“我的母猫生下了一只六只脚的小猫!”一个老妇把一块瓦片向他头上扔去,尖声嚷道。
《巴黎圣母院》公开课教案
《巴黎圣母院》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巴黎圣母院》的背景及作者雨果激发学生对小说的阅读兴趣1.2 教学内容简述《巴黎圣母院》的背景及作者雨果的生平和创作意图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巴黎圣母院的建筑特点及历史背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小说的主题和现实意义1.3 教学活动教师介绍《巴黎圣母院》的背景及作者雨果学生观看图片或视频,了解巴黎圣母院的建筑特点及历史背景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小说的主题和现实意义学生分享对小说的阅读兴趣和期待第二章:小说情节梳理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培养学生对小说情节的分析和概括能力2.2 教学内容简述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分析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概括小说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性格特点教师简述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学生阅读小说,了解故事的发展和人物关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概括小说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性格特点第三章:人物分析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培养学生对人物行为的分析和评价能力3.2 教学内容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探讨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互动评价人物的行为和选择3.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学生阅读小说,关注人物的行为和选择教师组织小组讨论,探讨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互动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写作活动,表达对人物行为的评价第四章:主题探讨4.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理解小说所表达的主题和思想培养学生对小说主题的分析和思考能力探讨小说的主题和思想分析小说中的象征和隐喻元素联系现实生活,思考小说的现实意义4.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小说的主题和思想学生阅读小说,注意象征和隐喻元素教师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思考小说的现实意义第五章:课程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总结学生在本次公开课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对《巴黎圣母院》进行深入阅读和拓展学习5.2 教学内容回顾本次公开课的学习内容和成果提出进一步阅读和拓展学习的要求和建议5.3 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次公开课的学习内容和成果学生分享自己在公开课中的收获和感受教师提出进一步阅读和拓展学习的要求和建议学生领取拓展阅读材料或参与小组讨论,继续深入阅读《巴黎圣母院》第六章:文学手法分析6.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识别小说中的文学手法培养学生对文学手法的分析和欣赏能力6.2 教学内容介绍小说中的比喻、拟人、象征等文学手法分析小说中的具体例子和效果探讨文学手法对主题和人物塑造的作用6.3 教学活动教师介绍小说中的文学手法学生阅读小说,寻找例子并分析其效果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文学手法对主题和人物塑造的作用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创作自己的文学作品,运用所学文学手法第七章:历史文化背景探究7.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小说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背景的研究和理解能力7.2 教学内容介绍小说创作时期的法国历史和文化特点分析小说中反映的历史文化元素探讨历史文化背景对小说的影响7.3 教学活动教师介绍小说创作时期的法国历史和文化特点学生阅读小说,注意其中的历史文化元素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历史文化背景对小说的影响第八章:比较阅读8.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发现不同作品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培养学生对不同作品的分析和评价能力8.2 教学内容选择与《巴黎圣母院》主题或风格相似的其他文学作品分析比较两篇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等方面的异同探讨不同作品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表现和思考8.3 教学活动教师介绍比较阅读的目的和方法学生阅读选定的其他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比较阅读的发现和思考第九章:创意表达9.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进行文学创作或艺术表达培养学生对文学和艺术的欣赏和创作能力9.2 教学内容鼓励学生以小说中的情节或人物为灵感,进行文学创作或艺术创作介绍不同类型的文学和艺术表达方式,如写作、绘画、表演等分析学生创作的作品,探讨其与小说的联系和独特之处9.3 教学活动教师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进行文学创作或艺术创作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进行创作教师组织作品展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和反思,提高创作能力第十章:课程总结与反思10.1 教学目标总结学生在本次公开课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对《巴黎圣母院》的学习进行反思,提高学习效果10.2 教学内容回顾本次公开课的学习内容和成果学生分享自己在公开课中的收获和感受教师提出进一步学习和改进的建议10.3 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次公开课的学习内容和成果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教师提出进一步学习和改进的建议学生领取拓展阅读材料或参与小组讨论,继续深入阅读《巴黎圣母院》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分析了《巴黎圣母院》公开课的教案,共包含十个章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教案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阅读《巴黎圣母院》的兴趣,在课堂导读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自主阅读
2、了解小说的人物、情节及欣赏的角度
【教学重点】
1、消除阅读障碍,提出阅读《巴黎圣母院》的建议
2、以影片片段欣赏和思考讨论的方式进一步学会阅读、欣赏外国长篇小说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文章美丑对照的原则
2、理解并归纳《巴黎圣母院》的艺术特色
【课前准备】预习并预设问题,从而达到在阅读、交流中合作解决问题的目的;影片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内容与活动安排】
第三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介绍了雨果,这位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家,认识了美丽善良的吉普赛女郎(爱斯梅拉达)、钟楼怪人(卡西莫多),还有阴郁的副主教弗洛罗,英俊却花心的侍卫队队长弗比斯,还有诗人甘果瓦,乞丐王国的善良的人们,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巴黎圣母院》故事的背后,去欣赏雨果——这位法国诗人、剧作大家创作的巧妙和他的良苦用心。
二、教学过程
(一)整体介绍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浪漫主义的代表作。
他运用对照的方式组成惊心动魄的情节,创造了异乎寻常的人物。
作者通过四个男人与爱斯梅拉达的爱的对照及其人物本身的自我对照,表现四种不同的爱和作者对真、善、美的鉴别准则及爱憎态度。
(二)思考讨论:
1、请学生前后左右自由分组,用十五分钟的时间,思考讨论两个问题:
问题一:小说中四个男人:弗比斯、弗洛罗、甘果瓦和卡西莫多,他们对爱斯梅拉达的爱有何不同?
问题二:《巴黎圣母院》的艺术特色对照原则和浪漫主义的夸张与幻想表现在哪儿?
2、教师可以在讨论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
3、每个小组明确指定发言的同学
(三)分析鉴赏
1、请学生发言
2、教师明确:
不同的爱
(1)弗比斯:轻浮的爱
弗比斯是爱斯梅拉达唯一心爱的男人。
在卡西莫多劫持爱斯梅拉达时,他英雄般的救了她,爱斯梅拉达死心塌地的爱上他。
而弗比斯呢?实际是个轻薄的花花公子,他对爱斯梅拉达的爱只是逢场作戏。
对他来说,美丽但贫穷的爱斯梅拉达绝不是他的梦中情人,而对表妹德丽丝小姐,弗比斯爱的是她的名门与嫁妆。
因此当爱斯梅拉达落难无辜的被黑暗势力迫害致死时,他根本不看她一眼,与贵族小姐完婚了。
因此,弗比斯的俊美掩盖着心灵的空虚与丑恶。
(2)弗洛罗:轻浮的爱
弗洛罗与爱斯梅拉达的矛盾是小说的主要线索。
弗洛罗外表道貌岸然,骨子里却是衣冠禽兽。
他对爱斯梅拉达的美色垂涎三尺,表现出疯狂的爱恋,但这是一种兽念,占有。
在勾画弗洛罗的卑劣灵魂时,作者运用一分为二的辨证观,一方面写他的灵魂是丑恶的,品行是卑下的:另一方面也说明弗洛罗的兽欲意念的强烈与西方宗教的禁欲主义分不开,弗洛罗既是施恶者,也是受恶者。
(3)甘果瓦:干瘪的爱
爱斯梅拉达出于不让有才学的诗人无辜丢命的目的表示愿意与他结婚,而并非爱上他。
甘果瓦虽然知识丰富,却是一个“心灵本来就是混沌,无决断,且复杂的人”,对爱斯梅拉达的救命之恩知而不报,这就说明这个人无情无义;当爱斯梅拉达受难时还协助敌人陷害救命恩人,这说明他不但是懦夫,庸人,还是一个无灵魂无品行的卑鄙恶人,因此甘果瓦对爱斯梅拉达的感情是一种干瘪的无品行的爱。
(4)卡西莫多:纯正自卑的爱
他对爱斯梅拉达的爱慕从外表看来似乎不配,而且他内心也有自卑感,但这是他对理想的追求,是一种忠诚,感恩,崇拜及献身的精神,是人类自然天性中最美好的情感。
因此,卡西莫多的形象是《巴黎圣母院》众多形象中最具美学价值的形象,外表丑陋无法淹没灵魂的纯洁。
《巴黎圣母院》的艺术特色
对照原则
1、“美丑对照”原则的运用
(1)人物之间对照
①爱斯梅拉达(美貌)—卡西莫多(丑陋);
②爱斯梅拉达(善良)—弗罗洛(狠毒);
③爱斯梅拉达(钟情)—弗比斯(轻薄)。
(2)人物自身对照
①卡西莫多:外表丑陋却内心高尚;
②弗比斯:英俊潇洒却人格卑劣;
③弗罗洛:道貌岸然却阴险恶毒。
浪漫主义的夸张与幻想
(1)、惊心动魄的情节:
被劫之后意外获救、遭陷害后送上刑场、被救入院险象环生、临刑前夕母女相认;
(2)、异乎寻常的人物:
美得白璧无瑕、丑得令人恐怖;
(3)、离奇怪诞的场景:
狂欢节上五光十色的人群、千奇百怪的笑声和表情、遗骸分开化为尘土;
3、小结:雨果通过描写这四个处于不同地位,不同阶级的人对爱斯美拉达的内容不同,方式不同的爱,在强烈对照中揭示了美与丑,善与恶,形式与内容,灵魂与躯体,情与欲之间的内在矛盾。
(三)课后作业
1、思考《巴黎圣母院》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
2、课外自行阅读雨果的《悲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