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IPF肺纤维化)治疗展望

合集下载

2024年抗肺纤维化药物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抗肺纤维化药物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抗肺纤维化药物市场分析报告1. 简介肺纤维化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肺部疾病,其特征是肺组织的纤维化和瘢痕形成。

这种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并且没有根治的方法。

因此,寻找和开发有效的抗肺纤维化药物成为了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2. 市场概况2.1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全球抗肺纤维化药物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预计到2025年,抗肺纤维化药物市场总规模将达到1000亿美元。

2.2 市场竞争目前,全球抗肺纤维化药物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者包括药品研发公司和制药巨头。

这些公司通过创新研发和市场推广来争夺市场份额。

2.3 市场动态随着人们对抗肺纤维化药物需求的增加,厂商们正加大研发力度。

一些新型抗肺纤维化药物正在进入市场,这将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增长。

3. 主要产品3.1 成熟产品目前,市场上已有一些成熟的抗肺纤维化药物,包括: - 胸膜炎散 - 苦参碱 - 呼吸用酮可可碱 - 丙烯酰可胺3.2 新产品除了成熟产品外,还有一些新型抗肺纤维化药物正在研发中,包括: - 利拉鲁肺泡用雾化液 - 硫醇类化合物 - 肺泡高渗肺炎球菌脂多糖4. 市场前景4.1 市场增长因素抗肺纤维化药物市场的增长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 全球老龄化人口增加,导致患肺纤维化的患者数量增加。

- 更好的诊断技术,使得更多的肺纤维化病例被发现。

- 受到抗肺纤维化药物疗效的认可,患者对药物需求增加。

4.2 市场挑战抗肺纤维化药物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 - 研发周期长,研发成本高。

- 患者对药物效果的满意度不高,对新药疗效的期望较高。

- 抗肺纤维化药物市场尚未形成完全成熟的监管体系,存在一定的风险。

4.3 投资机会尽管市场竞争激烈,但抗肺纤维化药物市场仍然存在投资机会。

随着研发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药的研发周期和成本逐渐减少,有望提高药物的疗效和耐受性,增加市场竞争力。

5. 总结随着全球抗肺纤维化药物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

【综述】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药物临床试验进展

【综述】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药物临床试验进展

【综述】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药物临床试验进展⽂章来源: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0,43 (03): 256-262DOI:10.3760/cma.j.issn.1001-0939.2020.03.025作者:李怡华叶俏单位:⾸都医科⼤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间质性肺疾病临床诊疗与研究中⼼摘要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种慢性进⾏性纤维化性肺疾病,预后不良。

⽬前抗肺纤维化药物吡⾮尼酮和尼达尼布已获批上市,能够部分地延缓IPF患者肺功能的下降。

随着对肺纤维化机制的认识,针对不同部位、不同靶点的抗肺纤维化药物研发速度加快,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本⽂就IPF抗肺纤维化新药临床试验进展进⾏综述。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种慢性进⾏性肺纤维化疾病,表现为劳⼒性呼吸困难、肺功能下降,其胸部影像或病理特征是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疾病进展严重影响患者的⽣活质量,以致呼吸衰竭、死亡[1,2,3,4]。

IPF预后差,未经治疗的患者诊断后中位⽣存期为3~5年[1]。

以IPF为代表的慢性纤维化性肺疾病抗肺纤维化药物的研发,基于对肺纤维化机制的认识。

⽬前已有吡⾮尼酮和尼达尼布被批准上市,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在随机对照试验(RCT)和真实世界研究中证实[4,5,6,7,8]。

针对不同部位、不同靶点的抗肺纤维化药物研发速度加快,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表1),本⽂主要阐述IPF治疗药物的临床试验进展。

⼀、IPF发病机制和药物作⽤靶点在易感基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下,吸烟、慢性微吸⼊、职业暴露、病毒感染、机械牵张和环境污染,导致肺泡上⽪细胞⽼化和反复损伤,从⽽异常激活,分泌促炎、促纤维化介质,包括成纤维细胞⽣长因⼦(FGF)、结缔组织⽣长因⼦(CTGF)、趋化因⼦等;同时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可分泌⾎⼩板衍⽣因⼦(PDGF)、⾦属蛋⽩酶(MMPs)等,参与炎症反应和修复。

上述物质通过肺间质细胞、肺间质周围细胞、循环纤维细胞、上⽪间充质转化和内⽪间充质转化多种途径,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治疗展望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治疗展望
尽管我们 对 主 导 进 行 性 肺 纤 维 化 的 机 制 进 行 了 大量研究,但目前为止,对IPF 没 有 特 效 的 药 物 治 疗, 而且对药物治疗的时间和方法存在一定争议。目前 治疗药物包 括 糖 皮 质 激 素,N-乙 酰 半 胱 氨 酸,免 疫 抑 制如硫 唑 嘌 呤、环 磷 酰 胺,吡 非 尼 酮,抗 凝 药 物,免 疫 调节 剂 如 白 介 素-γ-1b(IFN-γ-1b)和 内 皮 素 受 体-1
西部医学 2013年1月 第25卷第1期 Med J West China,Ja·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治疗展望*
文 富 强 ,胡 倩 婧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内科·人类疾病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吸病学研究室 ,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组织学和(或)影像学表 现 为 寻 常 型 间 质 性 肺 炎 ,病 因 不 明,呈 慢 性 进 行 性 加 重的间质性肺疾病。IPF 好发于老年患者,在50岁以下人群中罕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临 床 症 状 包 括 咳 嗽、呼 吸 困 难和体力活动受限。疾病进展过程难以预测,但通常进行性恶化,疾病急性加重可能致命。IPF 目 前 尚 无 有 效 的 治 疗 药 物,其预后不 良,IPF 患 者 的 中 位 生 存 期 限 为 确 诊 后 2.5~3.5 年。 近 年 来,随 着 细 胞 和 分 子 生 物 学 的 发 展 ,人 们 对IPF 的 形 成 机 制 有 了 更 深 层 次 的 理 解 ,肺 纤 维 化 新 的 治 疗 靶 点 应 运 而 生 。 现 就 特 发 性 肺 纤 维 化 的 治 疗 进 展 做 一 述 评 。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科 技 支 撑 计 划 资 助 项 目 (2012BA105B02) 执行编委简介:文富强,教 授,博 士 生 导 师,呼 吸 病 学 国 家 杰 出 青 年 科学基金获得者。呼吸病学国家重点学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内 科主任、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 验 室 呼 吸 病 学 研 究 室 主 任,美 国 胸 科 医 师 学会中国地区负责人之一,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 员。 四 川 省 学 术 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医学会理事。在 SCI收录的国际呼吸疾 病 著 名 杂 志 发表英文论著60余篇。为《美国生理杂志》审稿人,《中华 医 学 杂 志 英 文 版 》、《中 国 呼 吸 和 危 重 监 护 杂 志 》、《中 华 医 学 遗 传 杂 志》、《西 部 医 学》等 杂 志编委、常务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基金评审 专家。曾获亚太呼吸病学会青年研究员奖、全军医学科技进步奖等。

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作为特发性肺纤维化药物治疗的可能性

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作为特发性肺纤维化药物治疗的可能性

◇综述与讲座◇摘要特发性肺纤维化(IPF )是一种进行性、不可逆和典型的慢性纤维化肺病,近年来,对IPF 的病理生理学认识、临床诊断和治疗有了显著进展。

但至目前为止,仍然没有治愈IPF 的方法。

第二信使环磷酸腺苷(cAMP )在IPF 的发展过程中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或向肌成纤维细胞分化。

磷酸二酯酶4(phosphodiesterase 4,PDE4)是肺成纤维细胞中主要的cAMP 降解酶,在纤维化的进展中上调,PDE4抑制剂在IPF 模型中具有体内和体外抗纤维化作用。

此外,PDE4广泛参与炎症过程,炎症过程在IPF 的发病机制中也很活跃。

因此,抑制PDE4是一种潜在的治疗IPF 的方法。

本文综述了IPF 的发病机制和PDE4抑制剂在治疗IPF 中的生理功能。

关键词磷酸二酯酶4(PDE4);特发性肺纤维化(IPF );炎症反应;氧化应激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2501(2023)07-0818-06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3.07.013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 )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纤维化间质性肺炎,主要特征是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 )过度沉积,导致肺的静态肺顺应性降低,气体交换中断,最终导致呼吸衰竭和死亡[1]。

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急剧上升,据报道,欧洲和北美每年有(2.8~18)/10万人,而亚洲和南美洲为(0.5~4.2)/10万人,在初次诊断后中位生存期仅为3~5年[2-3]。

IPF 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有两种抗纤维化药物被批准并推荐用于治疗IPF [4],即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

目前的治疗方法只能减缓,不能逆转或停止疾病进展,并伴有可能导致治疗延迟或停止的副作用。

目前,唯一可能治愈IPF 和其他ILD 的治疗方法仍然是肺移植。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治疗与进展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治疗与进展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治疗与进展贺琛;俞小卫【期刊名称】《临床肺科杂志》【年(卷),期】2015(020)010【总页数】3页(P1890-1892)【作者】贺琛;俞小卫【作者单位】213000 江苏常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213000 江苏常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正文语种】中文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指原因不明,并以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sual interstitial pneumonia,UIP)为特征性组织病理学和(或)影像学改变的一种慢性进展性纤维化型肺间质疾病。

其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占肺间质疾病的20%~30%,平均生存时间为3~5年,逐渐进展,最终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被称为“不是癌症的癌症”。

肺纤维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环境和职业暴露、吸烟,合并症尤其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和遗传多态性等。

而对这些因素的识别非常重要,它可以对疾病起到预防策略,并有利于早诊断和早治疗。

近年来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在治疗上也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

1.抗炎治疗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用于治疗IPF患者已有超过50年历史,因可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过程、抑制其分泌细胞因子、减少肺泡巨噬细胞等作用而被认为可减缓肺纤维化的发展。

然而,2003年,Cochrane等系统评价15篇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IPF的论文,指出没有文章符合最低标准纳入meta分析,表明糖皮质激素在IPF患者无有益影响[1]。

该分析更新至今仍未有新的证据结果。

2.抗氧化剂许多体外和体内的肺纤维化动物试验模型表明氧自由基在肺纤维化的形成中是一个关键因素,而N-乙酰半胱氨酸(NAC)已被证实:在IPF具有抗氧化性能,还能减少氧化剂诱导上皮细胞损伤。

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安慰剂对照,NAC治疗IPF一直存有争议。

在近期的NEJM杂志上,Raghu等研究结果显示:NAC不能改善患者的FVC和DLCO。

但在6分钟步行距离、欧洲生存质量评分、SF-36精神评分、ICECAP总评分等方面,NAC则有优势[2]。

肺部纤维化的症状和治疗进展

肺部纤维化的症状和治疗进展

免疫学检查
检测血清中的乳酸脱氢酶、碱性 磷酸酶等指标,反映肺部损伤程 度。
检测自身免疫抗体等指标,辅助 诊断肺部纤维化是否与自身免疫 疾病相关。
组织病理学检查
肺活检
通过手术或穿刺等方法获取肺部组织 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是确诊肺部 纤维化的金标准。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
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细胞成分 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肺部炎症和免 疫状态。
尼达尼布
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抑制肺部纤维化相关信号通路,从而减轻肺部纤维化 程度。
药物联合应用及效果评价
药物联合应用
针对肺部纤维化的复杂性,目前多主张采用多种药物联合应用的治疗方案,如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吡非尼 酮与尼达尼布等联合使用,以期达到更好的治、影像学表现等多方面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目前的研究表明,药物联合应 用可显著提高肺部纤维化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发病机制
肺部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环境、免疫和炎症等多个因素。目前 认为,肺部纤维化是由于肺泡上皮细胞损伤后,异常修复和纤维组织增生所致 。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和死亡率
肺部纤维化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已 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危险因素
吸烟、职业暴露、环境污染、遗传因素等是 肺部纤维化的主要危险因素。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建议
营养支持
肺部纤维化患者常因呼吸困难、食欲减 退等原因导致营养不良,因此需要给予 营养支持,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
VS
饮食调整
建议患者采用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 饮食,同时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 和矿物质的食物摄入。避免过多摄入高脂 肪、高盐和高糖食物。
心理干预在肺部纤维化患者中的应用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中西药物治疗进展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中西药物治疗进展

万方数据
·152·
韭塞史医药2Q螋生2旦筮至8鲞筮2期垦£豇i婴g』鲤趔鲤Tradition酬一Chinese Medicine,February,2009.VoL 28,No.2
随着炎症、微血管损伤、微血栓的形成。韩文阳等【121 指出Lazar等认为血纤维蛋白溶酶原制剂可以通过 改变uPA与PAl一1之间的比例来完成对肺纤维化 程度的调节。目前国内部分医院采用低分子肝素进 行治疗。刘绍霞等[131治疗IPF患者,对照组仅给予吸 氧、抗感染、对症和糖皮质激素等常规治疗,治疗组 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钠50IU.kg,加 生理盐水20ml,Qd,疗程2个月。结果表明:治疗组 Pa02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O.05),对照组Pa02变 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VC、MVV、DLCO、DL/ VA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FEVl治 疗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肺 功能无明显改善。 1.5抗细胞因子及生长因子治疗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肺纤维化发展过程 中扮演双重角色:在炎症发展阶段可促进肺泡炎的 发生;在纤维化阶段参与肺组织损伤的修复。所以。 使用蛋白酶抑制剂抑制MMPs的表达含量。在损伤 修复阶段抑制活性,使能更有效地参与到肺纤维化 的治疗过程中。【蚓 1.7转录因子
韩文阳等【15】指出Cho等研究表明。Nrf2在保护 组织免受肺纤维化侵害中起到重要作用.其机制可 能是增加细胞内抗氧化剂的含量。 1.8一氧化氮(NO)
N一乙酰半胱氨酸(NAC)是谷胱甘肽的前体物 质。能够提高肺内谷胱甘肽含量,抑制IPF的形成。 陈小兵等【nJ指出Behr对18例肺纤维化患者应用免 疫抑制剂的基础上加用NAC600mg/次,Tid,共12 周。结果显示患者肺功能明显改善,支气管肺泡灌洗 液中谷胱甘肽含量明显增加。 1.4抗凝治疗

特发性肺纤维化衰老相关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特发性肺纤维化衰老相关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特发性肺纤维化衰老相关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特发性肺纤维化( IPF) 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进行性、不可逆性、致死性的肺间质性疾病。

IPF 的发病及其进展机制尚不清楚。

IPF 无法治愈,目前的抗纤维化治疗只能部分阻止纤维化的进程。

既往研究结果显示,IPF 是一种衰老相关性疾病,约2 /3 的IPF 患者年龄超过60 岁,平均诊断年龄为66 岁。

IPF 常发生于老年人,而很少发生于年轻人,提示年龄和此疾病相关。

然而衰老促进肺纤维化的机制尚不明确。

IPF 可能同衰老过程有共同的病理生理机制,衰老的特征在肺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是目前探讨的热点。

一、基因的不稳定性与IPF随着年龄增加而引起的DNA 累积损伤是公认的衰老特征。

随着年龄增长,当异常基因持续存在时,会破坏细胞基因组的稳定性,从而导致细胞稳态失调。

研究表明,与健康人群相比,50% 的IPF 患者痰液样本中细胞表现出基因改变、微卫星不稳定性( MSI) 或杂合性丧失( LOH) ,且IPF 患者肺蜂窝结构中也存在MSI。

在IPF 患者中,基因微卫星不稳定性和基因丢失的基因学改变最为常见,细胞核及线粒体DNA 累计损伤伴随整个衰老过程。

总之,IPF 患者肺细胞存在慢性DNA 损伤。

尽管IPF 的主要病因尚不清楚,但是对部分患者而言,基因异常如表面活性蛋白A2( SFTPA2) 、表面活性剂蛋白C( SFTPC) 、ELMO/CED-12 结构域2( ELMOD2) ,粘蛋白5B( MUC5B) 、转化生长因子( TGF) -β1和两个端粒酶基因( hTERT 和hTR) 均被认为是肺纤维化的危险因素。

新的证据表明,DNA 修复机制的增强可能延长IPF 患者的寿命和治疗衰老相关疾病。

二、端粒磨损与IPF在众多衰老学说中,端粒缩短被认为是细胞衰老最有影响的机制,端粒缩短时激活DNA 引起细胞衰老和凋亡。

端粒缩短是IPF 的一个危险因素,端粒酶突变也是家族性IPF 的最常见原因。

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肺癌的诊断与治疗2024(全文)

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肺癌的诊断与治疗2024(全文)

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肺癌的诊断与治疗2024(全文)摘要随着特发性肺纤维化(IPF)规范化诊疗策略的推广、医患双方对于IPF 的深入认识以及抗纤维化药物吡非尼酮、尼达尼布广泛应用以来,IPF患者的预后较前改善。

肺癌、肺动脉高压等难治性的IPF合并症/伴发症就日益被大家关注。

为提高对于IPF并肺癌(IPF-LC)的临床认知和诊疗水平,本文将系统性介绍IPF-LC患者的临床-影像-病理特征、临床诊疗策略。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好发于老年男性、病变主要局限于肺部的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迄今,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IPF患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气短、干咳,常可伴有杵状指;其肺组织学病理和(或)胸部高分辨率CT特征性地表现为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sual interstitial pneumonia,UIP)型[1]。

随着临床医师和患方对于IPF的进一步认识、规范化诊疗策略的实施,再加上抗纤维化药物吡非尼酮、尼达尼布的广泛应用,IPF患者的预后已较前改善[2]。

胃食管反流、呼吸睡眠障碍、肺癌、肺动脉高压、肺部感染等常见的并发症/伴发症对于IPF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则日益凸显,尤其是其中的肺癌、肺动脉高压还是严重影响IPF预后的危险因素,引起了临床医生的高度关注。

虽然靶向治疗药物、抗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可明显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但鉴于上述抗肿瘤药物可能导致免疫性肺炎等药物性间质性肺疾病和(或)诱发IPF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IPF,AE-IPF)[3, 4, 5],治疗量的肺癌放疗、外科手术切除等也可能引起放射性肺炎、AE-IPF [6, 7, 8, 9],IPF合并肺癌(IPF-LC)患者常常仅接受传统的化疗,这将严重影响这类患者的生存。

为改善IPF-LC患者的预后,在早期诊断肺癌的基础上,还亟需探索合适的新型治疗措施。

尼达尼布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研究进展

尼达尼布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研究进展

尼达尼布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研究进展摘要] 尼达尼布是一种新型的抗纤维化药物,在多个临床试验中证实能够延缓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患者肺功能下降速度,是治疗IPF 的一线药物;目前,笔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尼达尼布应用于IPF的临床研究和安全性等信息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研究表明,尼达尼布能减缓轻中度IPF患者肺纤维化的进展及肺功能下降的速度,且可能对重度IPF患者有效。

[关键词]尼达尼布;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研究进展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是一种病因不明,病变局限于肺部的慢性进行性纤维化的间质性肺炎。

IPF患者的预后较差,在明确诊断后其平均生存中位数时间约为2.5~5年[1]。

2011年,第一个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IPF诊断和治疗指南发布,该指南指出尚无有确切疗效的IPF治疗药物,既往用于治疗IPF的药物均为有条件不推荐或者强推荐不使用药物。

此后,随着新药的研究发展以及更多药物临床研究的完成,IPF的药物治疗了有了更多的循证依据,原用于治疗IPF的多数药物被临床研究所否定,而新注册上市的抗纤维化药物尼达尼布在临床试验中显现出较好的结果,先后被美国、欧盟、中国等国家批准用于治疗IPF。

2015年,IPF诊治指南也进行了更新,新指南将尼达尼布列为有条件推荐使用药物[2]。

尼达尼布现已成为治疗IPF的主要药物之一,本文拟从临床试验和安全性方面对尼达尼布的抗肺纤维化作用进行综述并进行比较,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临床试验研究尼达尼布的临床研究主要包括一项Ⅱ期临床和两项Ⅲ期临床试验。

2011年,Luca等[3]开展了一项名为TOMOROW针对尼达尼布治疗IPF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为期52周Ⅱ期剂量探索性试验,试验组将尼达尼布剂量分别设定为50 mg qd、50 mg bid、100 mg bid、150 mg bid。

特发性肺纤维化药物治疗进展

特发性肺纤维化药物治疗进展

特发性肺纤维化药物治疗进展
洪阳;江德鹏
【期刊名称】《临床医学进展》
【年(卷),期】2024(14)4
【摘要】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其特征是肺实质不断形成疤痕,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和早期死亡,通常具有特征性影像学和组织学表现。

特发性肺纤维化严重影响人体的呼吸功能,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

IPF预后差,死亡率高,目前尚无根治药物出现。

尽管如此,近年来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研究也有所增加。

这篇综述系统地阐述了特发性纤维化的药物治疗进展,希望为后续的治疗方案提供一些参考。

【总页数】6页(P186-191)
【作者】洪阳;江德鹏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
【相关文献】
1.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2.特发性肺纤维化药物治疗进展
3.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进展
4.自噬调节与特发性肺纤维化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5.细胞衰老与特发性肺纤维化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吡非尼酮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探究

吡非尼酮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探究

吡非尼酮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探究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致命的肺部疾病,对肺泡和支气管结构造成严重损害,导致肺功能逐渐恶化和呼吸衰竭。

虽然治疗选项很少且效果有限,但吡非尼酮的应用已经在治疗IPF患者中展现出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吡非尼酮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促进剂,目前已经被FDA批准用于治疗某些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患者。

最近一些研究表明吡非尼酮可能对IPF的治疗也具有一定的潜在效果。

一项针对吡非尼酮治疗IPF的临床试验(PANTHER-IPF)于2017年公布了初步结果,该研究对70名符合IPF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了为期12周的治疗。

研究结果表明,与接受安慰剂的对照组相比,吡非尼酮治疗组的肺功能指标有所改善,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相当。

此外,其他前瞻性研究也表明吡非尼酮治疗对IPF病情有改善的趋势。

总体而言,吡非尼酮对IPF的治疗潜力正在得到广泛研究,可以作为目前治疗IPF的重要选择之一。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吡非尼酮的使用必须在临床检查和医生监控下进行,以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和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PLD
混乱的名称 • DPLD 弥漫性间质性肺病(ATS专家共识) • ILD 间质性肺病(第23版希氏内科学2008) • DLD 弥漫性肺病(第3版呼吸内科学2008) 疾病侵犯部位: 弥漫,双侧 异质性:多种多样 有别于:气道病,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病, 血管性疾病……..
DPLD
• DPLD的分类也是众说纷纭,2000年 发表的欧美专家共识是大多数人的认 识 • 一般说来:不是急性, 不是肿瘤,不 是一般生物源性感染
吡非尼酮-IPF治疗
• 吡非尼酮是一种口服具有活性的小分子药物,它 能够抑制胶原的合成,减少多种细胞因子的产生, 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繁殖及其相应细胞因子的兴奋 作用。 • 主要药效学实验结果显示,该药具有良好的抗肺 纤维化作用。我们的实验室结果显示,吡非尼酮 可以明显抑制体外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从而减少 胶原纤维的生成。 • 动物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小鼠灌胃给药的 LD50 为1112.4mg/kg。动物长期毒性研究结果表明未 见明显毒性反应,提示本品使用较为安全

• •
平均PaO2为74.8±11.6mmHg。
平均SaO2为94.6±2.3%。 6分钟步行试验:试验前平均即刻SpO2为94.9±2.2%,


停止平均即刻SpO287.9±7.2%
平均距离为410.7±104.3m。
• FAS中,治疗前各组受试者的肺功能检查、血气、影像学积分及6分 钟步行试验等各项指标没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大于0.05。各组情况 详见表4至表6。
吡非尼酮-IPF治疗
• 几乎在同期,(2005-2008年) 国内也在上海睿新基因技术有 限公司支持下开展了: • 吡非尼酮胶囊治疗特发性肺间 质纤维化的Ⅱa期临床试验
IPF治疗
• 本试验管理结构
主要研究者:朱元珏教授,徐作军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 参加研究人员: 康健教授,李振华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李惠萍教授 上海市肺科医院 陈萍教授 沈阳军区总医院 代华平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王思勤教授 河南省人民医院 管理人员:吴骏,王漪 上海睿星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监查人员:张岭,周丽,刘湘丽,张华,马彦丽,赵瑞,陈 学峰,王晓婷 上海睿星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统计学负责人:苏炳华教授 泰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统计分析人员:魏朝晖博士 泰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Demedts et al., NEJM 2005
N-acetylcysteine in IPF
• Vital capacity (% pred.)
0 6 12
-0.1
-0.2
• Months
DL,CO (% pred.)
• Months
0
Months 6 6
12
12
0
0
-8
p=0.003 Demedts et al., NEJM 2005
NAC治疗IPF
• • • • • 安全,副作用不大 部分患者维持一定时间的稳定 未能防止急性加重的发生 明确适应症,探求合宜的剂量 提高其疗效
吡非尼酮-IPF治疗
• Cat.No. Product Name 1093
Pirfenidone
Chemical Name: 5methyl-1-phenyl2(1H)-pyridinone
吡非尼酮-IPF治疗
• 监查、稽查情况
• 申办单位先后委派刘湘丽、周丽、张岭、
张华、马彦丽、赵瑞、陈学峰、王晓婷监
查本试验,从2006年3月至2008年4月,共
进行了145次现场监查
吡非尼酮-IPF治疗
• • • • 严格按照GCP新药临床试验要求 保证每一位入选患者诊断符合要求 严格按照方案随访和治疗 3年多的共同工作,大家均在多方面有了提 高:对疾病,对患者,对新药观察,对共 同合作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nternational Group
Exploring NAC I Annual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high-dose N-acetylcysteine (NAC) in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 安全性指标:不良事件
生命体征、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
IPF治疗
• 本试验管理结构
主要研究者:朱元珏教授,徐作军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 参加研究人员: 康健教授,李振华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李惠萍教授 上海市肺科医院 陈萍教授 沈阳军区总医院 代华平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王思勤教授 河南省人民医院 管理人员:吴骏,王漪 上海睿星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监查人员:张岭,周丽,刘湘丽,张华,马彦丽,赵瑞,陈 学峰,王晓婷 上海睿星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统计学负责人:苏炳华教授 泰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统计分析人员:魏朝晖博士 泰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N乙酰半胱氨酸(福露诗,易维适….)
其他已曾被临床应用但效果欠佳:
INF-gamma,免疫抑制剂,秋水仙碱,雷公藤甙……
正在开发和研究的新途径和新药:很多, 如吡非尼酮,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IPF治疗
• 非药物治疗 器官移植-单肺或双肺移植 胚胎,间充质或其他体细胞移植IFIGENIA s源自udyIPF治疗-吡非尼酮
• 观察指标 • 疗效主要观察指标:肺功能变化(包括动脉血气分析)
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结果变化 生存率比较
• 疗效次要观察指标:
试验期间病人急性加重事件(频率和 严重程度) 临床症状变化(呼吸困难、咳嗽) 胸部X线/ HRCT所显示肺间质变化情况 生活质量变化(St. George医院呼吸困难问题调查问卷)
吡非尼酮-IPF治疗
• 基线时:平均VC占预计值的百分数为67.7±18.8%; • 平均FEV1.0占预计值的百分数为72.0±18.0%;

• •
平均TLC占预计值的百分数为66.8±14.4%。
平均DLco占预计值的百分数为47.1±17.8%。 平均DLco/VA占预计值的百分数为73.0±19.7%。
吡非尼酮-IPF治疗
• 疗效评价 • 表11.1显示FAS中,受试者治疗前后DLco的变化在12个 月时较基线的差异三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经两两比较, 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于安慰剂与600mg治疗组之间,P值为
0.0016。
• 表11.2显示结果与表11.1FAS相似,在PPS中,受试者治 疗前后DLco的变化在12个月时较基线的差异三组之间有 统计学差异。经两两比较,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于安慰剂与 600mg治疗组之间,P值为0.0084。
吡非尼酮-IPF治疗
• Azuma A, Nukiwa T, Tsuboi E, et al. Double 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pirfenidone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5;171(9):1040-1047 Selman M, Carlos EG, Adrian S, et al. A Double-blind, Multicenter Study Comparing Pirfenidone and Prednisone for Moderate-to-Severe Pulmonary Fibrosis. Chest. 2003;124(4):S116.
IPF治疗
• 目的是通过临床试验观察吡非尼酮胶囊对 IPF患者肺功能(包括动脉血气分析)、六分
钟步行试验(6MWT)、生存率、生活质量和
X线影像学的治疗效果,以评价吡非尼酮胶
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确定最适当的
临床治疗剂量。
吡非尼酮-IPF治疗
• 受试者评价
• • • • • • •
例数: 72例 男 61 女 11 平均年龄 61.8±7.4岁 平均病程 23.6±33.1月 SGRQ评分为45.6±19.9分 CPR呼吸困难评分平均为5.9±3.6分 FAS中,除吸烟史外(P<0.05,无临床意义) 治疗前各组受试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其他吸 烟情况、环境接触、身高、体重、SGRQ评分、 症状、各项体征、咳嗽评分和呼吸困难评分等一 般情况方面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 >0.05)。 • 各组情况详见表2和表3。
IPF诊断共识
说明: • (1)肺活检显示UIP的组织病理学改变 • (2)排除其它间质性肺病,如药物所致, 环境接触,胶原结缔组织病等 • (3)肺功能异常改变 • (4)影像学异常 • (5)当无肺活检时需有4条主要标准和至 少3条次要标准
• IPF的治疗
IPF治疗
• 药物治疗
抗炎症性药物:皮质类固醇,效果不满意 抗纤维化药物:目前学界热切探索的目标
• UIP 不等于 特发性肺纤维化
UIP/IPF
• CRP 的有机结合是正确诊断的 必要 • 而正确诊断是正确治疗的基础
IPF现状
• 诊断不足 – 有之 • 过度诊断 – 同样存在 • 不恰当的治疗同样给患者带来 痛苦
IPF诊断共识
• 主要指标
–排除其它已知原因的间质性肺疾病 –异常肺功能结果 –HRCT显象示:双肺基底部网状异常改变 –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结果均,无组织学或细胞学改变支持其它疾病 诊断 Am Resp Crit Care Med. 2000; 161:646-664
DPLD≠IIP
DPLD
• 间质性肺炎≠IIP
举例1 药物相关-胺碘酮
施举红等,胺碘酮致肺损伤的临床病理分析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6,35 :394
举例3 结节病
慢性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HP
DPLD-II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