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 1.4.2有理数的除法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1.4.2 有理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2.会正确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及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负数的乘法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
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
1.有理数乘法法则;
计算:-9÷=-9÷1=-9.
[分析]-9÷是乘除混合运算,应该从左到右按顺序进行计算,或者运用除法的法则将除法统一成乘法,再按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答:解法有错误,错误的原因是在只含乘除的同级运算里,没有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而错误地先算,出现的错误,另外,本例是阅读理解错题,是当前中考的一个特点题型.
3.如果有括号,就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大括号里的.
让学生初步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应用新知
体验成功
例1(教材例8)计算:
(1)-8+4÷(-2);
(2)(-7)×(-5)-90÷(-15).
[说明]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例2观察下列解题过程,看有没有错误.如果有,请说明错误的原因,并给予纠正;如果没有错误,请指明用了什么运算律.
2.有理数除法法则
通过复习,使学生及时巩固已经学习的知识,为学新知识做好准备
交流对话
探究新知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是指一个算式里含有加、减、乘、除的多种运算.
下面的算式里有哪几种运算?
3+50÷22×( )-1.
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规定如下:
1.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2.同级运算,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2《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2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2《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除法》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有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并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除法的计算。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加法、减法和乘法。
他们对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有理数除法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则。
2.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除法的计算。
3.能够运用有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2.有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通过案例分析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练习题。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除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则。
例题:小明有3个苹果,他想把这3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并结合例题进行讲解。
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同号相除,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除;异号相除,取相反符号,并把绝对值相除。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有理数除法的计算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讲解。
(1)计算2/3 ÷ 2/3。
(2)计算-5 ÷ 2。
(3)计算3/4 ÷ (-1/2)。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进行有理数除法的计算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讲解。
七年级数学上册1.4.2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有理数除法课型:新授课【教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把握有理数除法法那么,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和分数的化简.二、进程与方式通过学习有理数除法法那么,体会转化思想,会将乘除混合运算统一为乘法运算.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学生勇于探讨踊跃试探的良勤学习适应.【教学方式】教学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重点】正确应用法那么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有理数除法的两种法那么【课前预备】教师预备教学用课件。
【教学进程】二、新授引入负数后,如何计算有理数的除法呢?例如8÷(-4).依照除法意义,这确实是要求一个数,使它与-4相乘得8.因为(-2)×(-4)=8因此 8÷(-4)=-2 ①另外,咱们明白,8×(-14)=-2 ②由①、②得 8÷(-4)=8×(-14)③③式说明,一个数除以-4可以转化为乘以-14来进行,即一个数除以-4,•等于乘以-4的倒数-14.探讨:换其他数的除法进行类似讨论,是不是仍有除以a(a≠0)能够转化为乘以1a呢?[例如(-10)÷(-4)]从而得出有理数除法法那么: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那个数的倒数.那个法那么也能够表示成:a÷b=a·1b(b≠0),其中a、b表示任意有理数(b≠0)例如:两数相除的商仍有符号和绝对值两部份组成,由于除法可转化为乘法,因此商的符号确信与有理数乘法类似,你可否取得与有理数乘法法那么类似的除法法那么吗?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零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都得零.这是有理数除法法那么的另一种说法,具体采纳哪一种方式,灵活选用.例5:计算:(1)(-36)÷9;(2)(-1225)÷(-35).分析:(1)题,36能被9整除,能够用方式二,直接除;(2)题是分数除法,•可转化为乘法.解:(1)(-36)÷9=-(36÷9)=-4(先确信符号,再求绝对值);(2)(-1225)÷(-35)=(-1225)×(-53)=45.例6:化简以下分数:(1)123-;(2)4512--.分析:分数能够明白得为除法,因此要按除法法那么进行,能够直接除,也能够转化为乘法,利用乘法的运算性质简化分数.解:(1)123-=(-12)÷3=-4;(2)4512--=(-45)÷(-12)=(-45)×(-112)=154.例7:计算:(1)(-12557)÷(-5);(2)÷58×(-14).分析:(1)题是分数除法,应转化为乘法,由于12557化为假分数,计算量大,能够把12557写成125+57后用分派律.(2)题是乘除混合运算,应将它统一为乘法以便约分.解:(1)(-12557)÷(-5)=12557÷5 (先确信符号)=(125+57)×15(除转化为乘,同时将12557写成125+57)=125×15+57×15(运用分派律)=25+17=2517(2)÷58×(-14)=52×85×14=1碰到乘除混合运算时,可先确信结果的符号,再将它统一为乘法,另外,既有小数,也有分数时,通常把小数化为分数,以便约分.三、随堂练习讲义第36页练习四、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有理数的除法法那么,有理数的除法有两种方式.一是依照“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那个数的倒数”,转化为乘法,按乘法法那么进行.二是依照“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一样能整除时用第二种方式.乘除混合运算,先统一为乘法,再按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的法那么计算.五、作业布置讲义第38页习题1.4第4、六、7(4)~(8).六、板书设计:有理数的除法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那个数的倒数.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零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都得零.七、课后反思。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2《有理数的除法(2)》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2《有理数的除法(2)》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除法(2)》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1章第4节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有理数除法法则,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法则进行计算。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法、减法和乘法,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有理数的加、减、乘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有理数的除法,他们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例如除以一个负数该如何计算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他们熟练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有理数除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有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除以一个负数的运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理解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2.使用示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有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运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大量的练习中,熟练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展示例题和练习题。
2.准备黑板,用于板书解题过程。
3.准备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有理数的加法、减法和乘法。
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有理数的除法。
2.呈现(10分钟)展示PPT,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和计算方法。
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初步理解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内容。
七年级数学上册《1.4.2有理数的除法》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3,乘除混合运算该怎么做呢?通过教科书44页例8的学习,由学生自己叙述计算的方法:先将除法转换为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
4,计算:(1)(-36)十9;
(2) (-12)÷(一4)÷(一1 );
2,有理数除法是一种运算.在上课时,既要减少一些繁难的例题,又要通过一定的练习使学生能熟练地运用法则,进行准确的计算.
3,通过例题讲解和练习训练,使学生注意到以下两点:(1)有理数除法法则遵循“符号优先”原则,即先确定符号,再把绝对值相除.(2)对于多个有理数相除,运算时可以从左到右进行,也可把除法转化成乘法后再进行计算.
(一1 )÷(一2)-(-1 )×(一 )
小组合作完成上面题目的填空,探讨并归纳出有理
数的除法法则.
2, 运用法则计算:(1)(-15)÷(-3);
(2)(-12)÷(一 );(3)(-8)÷(一 )
观察商的符号及绝对值同被除数和除数的关系,完
成教科书43页的填空.
3,师生共同完成教科书43页例6。
(3)(一 )×(一 )十(一0.25)
补
偿
提
高
自主学习指导p25
作业布置
与
预习提纲
教科书第46页习题1.4第4、6题
教
学
札
记
1, 前面已学过有理数加法、减法、乘法,这些运算为学习有理数除法作了铺垫,而除法在小学时已经接触到过,学生也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本课的重点是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通过小组讨论、小组合作,不仅能突破重点,也能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理数的除法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精品教案《1.4.2 有理数的除法》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精品教案《1.4.2 有理数的除法》一. 教材分析《1.4.2 有理数的除法》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有理数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理解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并能灵活运用有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运算,对有理数的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学生可能对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理解不深,容易与整数除法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并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有理数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让学生理解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有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有理数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理解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有理数除法中的符号变化和运算规则,能够灵活运用有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和例题,让学生理解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2.实践法:学生通过自主练习和小组讨论,巩固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除法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教师准备有理数除法的PPT课件,内容包括运算规则、例题和练习题。
2.练习题:教师准备有理数除法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工具:教师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每个同学分1个苹果,小明需要分给几个同学?让学生回答问题,引出有理数除法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呈现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和例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2《有理数的除法》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2《有理数的除法》。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除法运算,包括正数、负数以及0的除法。
-例题:计算-6÷2,5÷(-3),(-8)÷(-4),0÷(-5)等。
2.了解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性质,如“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习题:根据除法的运算性质,判断以下各式的符号:12÷(-3),(-16)÷4,(-9)÷(-3)等。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有效表达的能力,通过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过程,提升学生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2.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有理数除法应用于生活情境中,增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的规律以及0不能作为除数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有理数除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用实际物品来模拟除法过程,演示如何平均分配。
2.教学难点
-除法运算符号的处理:学生容易在处理不同符号组合的除法运算时出错,需要通过大量练习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符号的处理规则。
-举例:解释为什么(-8)÷(-2)=4,而(-8)÷2=-4,通过图示或具体情境帮助学生理解。
- 0的除法问题:0作为除数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是新的,需要明确0不能作为除数的规则,并解释其原因。
-举例:讨论0作为除数时的情况,为什么0不能作为除数,可以通过数轴或逻辑推理来说明。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4.2《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1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4.2《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2《有理数的除法》是学生在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有理数除法的基本规则、除法运算的符号表示以及除法运算的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有理数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乘法运算,对于数学符号和运算规则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学生在进行有理数除法运算时,可能会对符号的转换和运算规则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除法的基本规则,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实践,学生能够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有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除法的基本规则和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有理数除法运算中的符号转换和运算规则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有理数除法的基本规则和运算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2.实践法:学生通过进行有理数除法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并能够运用有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教师需要准备有理数除法的教学课件,包括有理数除法的基本规则和运算方法的讲解,以及有理数除法的练习题目。
2.练习题目:教师需要准备一些有理数除法的练习题目,包括简单和复杂题目,以供学生在课堂上和实践中的练习使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实例,如分数的除法,引出有理数除法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除法的基本规则和运算方法。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2《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2《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2《有理数的除法》是学生在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除法。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有理数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理解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并能灵活运用有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乘法,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是,对于有理数的除法,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因此需要通过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本质。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掌握有理数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能够灵活运用有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
2.教学难点: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本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深入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本质。
2.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练习巩固: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制作有关有理数除法的PPT课件,辅助教学。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有理数除法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有理数除法解决问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有理数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本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练习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教师巡回指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有关有理数除法的练习题,检验自己对有理数除法的掌握程度。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有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和应用。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4.2《有理数的除法(2)》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4.2《有理数的除法(2)》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除法(2)》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有理数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但是对于除法运算的理解仍然有所欠缺,特别是在处理负数除法的时候,容易出错。
因此,在教学这一节的时候,需要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理解除法运算的规则,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有理数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除法的计算。
3.让学生理解除法运算的规则,并能够灵活运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有理数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除法运算的规则,特别是在处理负数除法的时候。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学生的练习和讨论,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2.粉笔、黑板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复习有理数的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引出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过程。
3.操练(10分钟)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完成一些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5.拓展(10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有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和解答,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一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体系。
七级数学上册1.4有理数的乘除法1.4.2有理数的除法(2)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 1.4.2 有理数的除法 (2)教课目的:1. 掌握有理数加、减、乘、除运算的法例,运算次序,可以娴熟运算.2.能运用法例解决实质问题 .要点:如何按有理数的运算次序,正确而合理地进行计算.难点:如何按有理数的运算次序,正确而合理地进行计算.教课流程:一、知识回首问题 1:有理数除法法例:答案:除以一个不等于0 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即: a÷ b= a·1( b≠0)b或: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 0 的数,都得 0.问题 2:化简以下分数 .(1)72320_____; (2)_____; (3)_____. 86516答案:- 9;;0二、研究1例 1计算: (1)( 125 5) ( 5) 7追问:如何计算简易呢?答案:运用分派律简化运算.5解:( 125) ( 5)7(125 5)1 7 51251 51 5 75251 72517练习 1:下边是小明和小红达成的同一道除法计算题:74691671小明: ( - 4211) ÷7=-11×7=-11=-611;77117111小红: ( - 4211) ÷7= ( -42-11) ×7=- 42×7-11×7=- 6-11=- 611.(1) 你以为的方法简易;6(2)依据简易方法计算 ( -48 ) ÷( - 6). 13答案:小红66116111解: (2)( -48 ) ÷( - 6)=(48+) ×=48×+×=8+= 81313661361313三、研究 2例 1计算: (2) 2.5 5 ( 1 )84解: 2.5 5 ( 1 )845812541追问:乘除混淆运算,应如何进行计算呢?答案:先将除法转变为乘法;而后确立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练习 2:1. 以下计算不正确的选项是( )1A.12×( -3) ÷( - 4) = 9B.( -6) ÷2×( -2) =6C.( -5) ÷( -1) ×5= 125D.( -2) ÷( -10) ×( - 31)=-2533答案: B2. 填空:(1)( -48) ×3÷( -6) ÷( - 8) = ______.(2)( -6) ×( -5) ×0÷( - 30) = ______.答案:- 3; 03. 计算:(1)5( 4)(1) ;(2)2 (2)(4)( 44) 4775解:(1)5(4) (1)4 54480(2)2( 2 )(4)( 4 4 )7752745 272456四、研究 3例 2计算: (1)-8+4÷( - 2) ;(2)( -7) ×( - 5) -90÷( - 15)追问: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淆运算该如何进行呢?答案:先乘除,后加减.解:(1) -8+4÷( - 2)=- 8+( -2)=- 10(2)( -7) ×( - 5) -90÷( - 15)=35-( -6)=35+ 6=41练习 3:1. 计算 3-2×( - 1) 等于 ( )A.5B.1C.- 1D.6答案: A112. 计算6×( -6) ÷( -6) ×6- 6 等于 ()A. -5B.-36C.30D.- 6答案: C3. 计算: (1)60 ÷( - 15) -6×( - 5) ; 2 - 152+(- 3) 0.12534解:(1)60 ÷( - 15) -6×( - 5) =- 4-( -30) =- 4+ 30 = 262152(3) 0.1253410 (3)8 410 ( 6)16五、应用提升1. 某班举行数学知识比赛,共分5 个小组,此中 4 个小组的成绩以下表所示:小组 第一组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人数15 13 14 12 小组均匀分与全班均匀分的差值4-3- 21(1) 这四个小组的总均匀分比全班均匀分高仍是低?为何?(2) 依据 (1) 你能判断第五组的均匀分比全班均匀分高,仍是低?解: (1) 高.∵ 4×15+ ( -3) ×13+ ( -2) ×14+1×12= 5又∵5>0∴这四个小组的总均匀分比全班均匀分高.(2) 由(1) 可知,前四个小组的总均匀分比全班均匀分高,因此第五组的均匀分要比全班均匀分低.2. 某企业昨年 1~ 3 月均匀每个月损失 1.5 万元, 4~ 6 月均匀每个月盈余 2 万元, 7~10 月均匀每个月盈余 1.7 万元, 11~ 12 月均匀每个月损失 2.3 万元,这个企业昨年总的盈亏状况如何?解:设盈余额为正数,损失额为负数.则企业昨年整年盈亏额( 单位:万元 ) 为:( -1.5) ×3+2×3+1.7 ×4+ ( -2.3) ×2=- 4.5 + 6+ 6.8 -4.6= 3.7答:这个企业昨年整年盈余 3.7追问:你会用科学计算器计算“万元.( -1.5)×3+2×3+1.7 ×4+( -2.3)×2”这个式子吗?科学计算器指出:是符号键式子 ( -1.5)×3+2×3+1.7 ×4+( -2.3)×2 的按键次序:六、体查收获今日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1.有理数乘除混淆运算应如何计算?2.如何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淆运算?七、达标测评11. 计算 1÷( -9) ×( - 9) 的结果是 ()A.1B.-1C.81D.- 81答案: C2.以下计算正确的选项是 ( )4 31A. -1÷ 3× 4=- 1B.-8×[ - ( - 4)]= 2C.2-2×5= 01 51D.- 8- 8÷ 3=- 2答案: D3.两个不一样的有理数 a, b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则以下结论错误的选项是( )aA. ab = 0B. a + b = 0C. b =- 1D.| a | = | b |答案: A4. 如图, A , B 两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分别为a ,b ,以下式子建立的是 ( )aB. a - b > 0C.a ( b - 1) < 0D.( b - 1)( a + 1) < 0A. b > 0答案: C5. 计算下边各题 .(1)6 ( 12) ( 3); (2)3 ( 4)( 28)7;(3)(48) 8 ( 25)( 6); (4)42 ( 2) (3) ( 0.25).34答案: 2;- 16;- 156;- 256. 填在下边各正方形中的四个数之间都有同样的规律,依据这类规律,m 的值是_______.答案: 158八、部署作业教材 38 页习题 1.4 第 7(4)(5)(6)、8(1)(2)题.。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4.2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2 新人教版

有理数的除法(第二课时)一、温故互查1、复述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2、计算下列各题:(1)(-12)÷3= (2)(-45) ÷(-12)=(3)(-30) ÷(-45)= (4)-2.5÷85= 3.在小学分数中的分数线相当于 ,分子是 数,分母是 数。
二、设问导读材阅读教材P 35-37 完成下列各题:1. 阅读例6,把分数化为除法运算时,被除数或有时加了括号,为什么?2. 分数线还有什么作用?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注意什么?3. 乘除混合运算的步骤是:(1)先将 (2)再 (3)最后4.阅读例7,每一步是在做什么?运用了什么法则?与同伴交流并展示。
5.温习提示:小数在乘除运算中一般要化为分数,在进行化简。
6. 阅读例8,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时,应按照 的顺序进行。
7. 阅读例9,感受在进行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运用。
三、自我检测1.化简下列分数(1)216- (2)4812- (3)654-- (4)3.09-- 2. 计算:(1)(11412-)÷(-4); (2)(-24)+(-2)÷(-0.1);3.下列计算是否正确?为什么?29÷(-3)×31=29÷(-1)=-29 四、巩固训练1.计算:(1)(-0.75)÷45÷(-0.3); (2)(-0.33)÷(-31)2.计算:(1)(11312-)÷4 (2)-27÷412×94÷(-24);(3)(53-)×(-212)+(-211)÷3 (4)221214⨯-+÷-)(;4. 某冷冻厂得一个冷库现在的温室是-6℃,现在有一批食品需要在-30℃冷藏。
如果每小时降温4℃,问几小时能降到所需要的温度?五、拓展探究1.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若a,b 异号,则a.b< 0,b a < 0 B. 若a,b 同号,则a.b> 0, ba > 0 C.b a -=b a -=-b a D. b a --=-b a 2. 若a ≠0,求a a 的值。
七年级数学上册 1.4.2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有理数的除法
例2计算下列各题,从对(3)(4)(5)的解决中你能发现什么?
(1)(-36)÷9;
(2)(-125)÷(-5);
(3)-2.5÷×(-);
(4)(-12)÷(-4)÷(-1);
(5)(-)×(-)÷(-0.25).
二、探究新知
1、由上面的问题1,计算方便吗?想过别的方法吗?
2、由上面的问题2,你的计算方法是先算法,再算法。
例2计算下列各题,从对(3)(4)(5)的解决中你能发现什么?
(1)(-36)÷9;(2)(-125)÷(-5);
(3)-2.5÷×(-);
(4)(-12)÷(-4)÷(-1);
(5)(-)×(-)÷(-0.25).
乘除是同级运算,应该从左到右进行运算,若化为乘法运算则可以利用乘法交换律计算
三、作业1、P39第7题:
3、结合问题1,阅读课本P36—P37页内容(带计算器的同学跟着操作、练习)
4、结合问题2,你先猜想,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应该是
.
5、阅读P36,并动手做做
对左边问题,学生独立解决,遇到问题学生可以提出,然后由同学补充完善,从对(3)(4)(5)的解决中不难发现进行有理数乘除运算时的运算顺序,学生自己归纳
1.4.2有理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有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2)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倒数的意义,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在探索有理数除法的过程中体会法则之间的转化关系,同时体会与乘法法则的类比关系,从而对问题思考有一定的方式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能从交流中获益.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2 《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2 《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2《有理数的除法》是学生在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加法、减法、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有理数的除法运算,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材通过简单的例子引入有理数除法,然后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最后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加法、减法、乘法,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由于有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在运算规则上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除法的计算。
3.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有理数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2.有理数除法计算的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2.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3.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运用有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和实例。
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例引入有理数除法,如:计算2/3÷4/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计算。
2.呈现(10分钟)讲解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如:同号相除为正,异号相除为负;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并通过课件展示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有理数除法的计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解答一些有关有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如:小华有2/3千克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千克?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
七年级数学上册 1.4.2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2 新人教版

1、计算
(1)6-(-12) (-3)(2)3 (-4)+(-28)*7
(3)(-48)*8-(-25) (-6)(4)42 (- )+(- )*(-0.25)
(5)[1 -( + - )*24]*5
2、阅读下面的解题过程:
计算:(-15)*( -1 -3) 6
解:原式=(-15)*(- ) 6(第一步)
准确进行四则计算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教学目的、时间分配等)
一自主预习:
1、计算:63 (-1 ) +(-4 ).(- )
2、一天小红和小亮两人利用温度差测量某座山峰的高度,小红在山顶测得温度是 -1 C,小亮此时在山脚下测得温度是5 C,已知该地区高度每增加100m,气温大约下降0.6 C,这座山峰的高度大约是多少米?
=(-15)*(-25)(第二步)
=- (第三错误,第一处错误是第步,错误原因是
第二处错误是第步,错误原因是
(2)正确的结果是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4)= B、(-3) (-6)=(-3)
C、1 (-4)=1 D、(-3) 4=3
2、若a、b是有理数,且 =0,则( )
(3)-1 0.25 (-16)(4)(- ) (- ) 0
(5)(-3) (- )-(-5) (-2)(6) ( - ) (- )
(7) (8)-210 (-3 )-5 +9 -33
8、已知a=-2,b=- ,c=5,求(a-b) c的值
9、某探险队利用温度测量湖水的深度,他们利用仪器侧得湖面的温度是12 C,湖底的温度是5 C,已知该湖水温度每降低0.7 C,深度就增加30米,求该湖的深度
七年级数学上册 1.4.2有理数的除法教案2 (新版)新人教

4
9
13
学
(4)(-45)÷[(- 1 )÷(- 2 )]
3
5
过
(5)( 1 - 5 + 7 )÷(- 1 )
369
18
程
(6)-3 23+ b + c =1,求( abc )2013÷( bc × ac × ab )的值。
计检
ab c
abc
ab bc ac
二、自主探究
1.例 8 计算
(1)(—8)+4÷(-2)
(2)(-7)×(-5)—90÷(-15)
你的计算方法是先算
法,再算
法。
写出解答过程
小组讨 论,比较
二次 备课
2.自学完成例 9(阅读课本 P36—P37 页内容) 自 学 三、知识巩固
结果,归 纳有理 数的混 合运算
1、计算(P36 练习) (1)6—(—12)÷(—3) (2)3×(—4)+(—28)÷7 (3)(—48)÷8—(—25)×(—6)
课型
新授
教学难点 运算顺序的确定与性质符号的处理
教学方法 自学指导法
教学准备
整体预设
教
学 导
过入
程
设探 究
计
导案设计
学案 设计
一、知识链接
1、计算
(1) (-8)÷(-4); (2) (-9)÷3 ;
(3) (—0.1)÷ 1 ×(—100); 2
2.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学生回 忆,完成 问题,教 师提问
(4) 42 ( 2) ( 3) (0.25) 34
2.P37 练习 四、自我展示 1、计算
运算顺 序 学生独 立完成, 教师请 学生板 书,然后 点评
七年级数学上册 1.4.2《有理数的除法》教案 新人教版(2021学年)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新桥镇七年级数学上册 1.4.2《有理数的除法》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新桥镇七年级数学上册1.4.2《有理数的除法》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新桥镇七年级数学上册1.4.2《有理数的除法》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有理数的除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掌握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过程与方法经历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探索过程。
情感价值观理解除法和乘法的关系,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教学重点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商的符号及其绝对值与被除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媒体资源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问题与情境小明从家里到学校,每分钟走50米,共走了20分钟,问小明家离学校有多远?(50⨯20=1000)放学时,小明仍然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回家,应该走多少分钟?(1000÷50=20)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探究新知1。
计算(1)(-2)×(-4)(2)(-3)×7解:(1)(-2)×(-4)=8(2)(-3)×7=-21你会计算8÷(-4)和(-21)÷7吗?解:8÷(-4)=-2(-21)÷7=-3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公式:a()1b a bb÷=⨯≠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2、运用法则计算:(1)(-15)÷3(2)(—36)÷9(3)(—12)÷(-16)(4)(—8)÷(—14)小组合作完成上面题目小组合作,发挥集体的力量,归纳出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应用新知,1、课堂练习,计算:(1)186(2)(63)(7)(3)1(9)(4)0(8)-÷-÷-÷-÷-学生在教学巩固练习2、例9化简下列分数(1)123-;(2)4512--3、乘除混合运算该怎么做呢?例10 计算:5(1)(125)(5)751(2) 2.58451(125)()74511511251257557511252577-÷--÷⨯--÷-=+⨯=⨯+⨯=+=()解:(1)()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课堂小结由学生归纳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谈一谈本节课得到了什么启示.作业布置教学反思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可以编辑修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5)—90÷
(-15)
你的计算方法是先算
法,再算
法。
写出解答过程
自 2.自学完成例 9(阅读课本 P36—P37 页内容) 学
三、知识巩固
1、计算(P36 练习) (1)6—(—12)÷(—3) (2)3×(—4)+(—28)÷7 (3)(—48)÷8—(—25)×(—6)
(4) 42 ( 2) ( 3) (0.25) 34
计检
测
对于 2, 先让学 生思考, 讨论,教 师点拨, 板书演 示
整体预设
导案设计
五、课时小结:
小 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结
作业
板 书 设 计
教
1、教科书 习题 1.4 第 8,12 题;
一、 知识链接 二、 自主探究 三、 知识巩固 四、自我展示 五、课时小结
学案 设计
二次 备课
组长查阅
2
学 反 思
2.P37 练习 四、自我展示 1、计算
学案 设计
二次 备课
学生回 忆,完成 问题,教 师提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小组讨 论,比较 结果,归 纳有理 数的混 合运算 运算顺 序 学生独 立完成, 教师请 学生板 书,然后 点评
1
(1)18—6÷(—2)× ( 1) 3
(2)11+(—22)—3×(—11)
(3)(-81)÷(+3 1 )×(- 4 )÷(-1 1 )
教
4
9
13
(4)(-45)÷[(- 1 )÷(- 2 )]
学
3
5
过
(5)( 1 - 5 + 7 )÷(- 1 )
369
18
程
(6)-3 23 ÷(- 1 ) 24 12
设 自 2. a + b + c =1,求( abc )2013÷( bc × ac × ab )的值。
我
abc
abc
ab bc ac
学科 课题
有理数的除法
数学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1.4.1 有理数的除法(2)
课时安排
知识 1.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三
目标 2.会正确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维 目
能力 目标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标
情感 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及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主备人 教授者
1
课型
新授
3
教学难点 运算顺序的确定与性质符号的处理
教学方法 自学指导法 教学准备
整体预设
教
学 导
过入
程
设探 究
计
导案设计
一、知识链接
1、计算
(1) (-8)÷(-4);
(2) (-9)÷3 ;
(3) (—0.1)÷ 1 ×(—100); 2
2.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二、自主探究
1.例 8 计算
(1)(—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