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苷类抗生素
抗生素类药—氨基苷类抗生素(药物学课件)
思考题
1.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常用的药物及其共同特性有哪些? 2.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3.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哪些不良反应? 4.链霉素、庆大霉素的临床应用有哪些?
措施:可将维生素K1溶于500ml10%葡萄糖液中,维生素C
溶于500ml5%葡萄糖液中,分别静滴,将庆大霉素剂量改 为16万u,分2次肌注。
氨基糖苷类与多粘菌素
多黏菌素类 ( polymyxins )
是从多黏杆菌培养液中分离获得的一组多肽类抗生素。 含有多黏菌素A、B、C、D、E、M几种成分,临床使用 多黏菌素B(polymyxin B)、多黏菌素E(polymyxin E, colistin,抗敌素),二者药理特点相似。
本品分子中的醛基受电子效应的影响,既有还原性又有 氧化性。易被氧化成链霉素酸而失效,也可被还原性药 物如维生素C等还原失效。这在临床配伍使用时须注意。
典型药物
链霉素
NH HO NH C NH2
H2N C HN
NH HO
OH
OH 链霉胍
H3CHN
OH
HO
O
OH
O
OH O
CHO
CH2OH
CH3 链霉双糖胺
杀菌作用呈浓度依赖性 具有明显的PAE 具有初次接触效应 在碱性环境下作用增强
FEE(frist exposure efffct),即指抗菌药 物在初次接触细菌时有强大的抗菌效应,能 迅速杀死细菌,再度接触或连续与细菌接 触,并不明显地增强或再次出现这种明显地 效应,需要间隔相当时间(数小时)以后, 才会再起作用。
化学治疗药—氨基苷类抗生素(药理学)
产生耳毒性、肾毒性 用于治疗尿路感染
口服难吸收
用于治疗肠道感染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共性
• 抗菌机制 抑制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 (起始、延伸、终止) 1.起始阶段: 抑制70S亚基始动复合 物的形成; 2.延伸阶段: 与30S亚基的P10蛋白结合,致A位歪曲, mRNA错译,阻止移位; 3.终止阶段: 阻止终止密码子与A位结合; 阻止70亚基的解离。
避免与增加肾毒 性的药物合用 小儿、老年人、 休克、脱水及肾 功能不全患者禁 止应用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共性
神经-肌肉麻痹
原因: 氨基苷类在突触前膜与Ca2+ 结合部位结合
抑制乙酰胆碱释放
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阻断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共性
过敏反应
较少见,一旦发生较青霉素引பைடு நூலகம்的过敏性 休克严重,宜首选注射葡萄糖酸钙进行抢救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口服治疗肠道感染的原因? • 为何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用于治疗尿路感染? • 从体内过程角度出发,阐释氨基糖苷类抗生 素导致耳毒性、肾毒性的原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共性
不能透过血-脑屏障
不能用于治疗脑膜炎
血浆蛋白结合率低,在 肾皮质、内耳内外淋巴 液高浓度蓄积
大部分药物以原形从肾 脏排出,尿中浓度高
氨基苷类
氨基苷类 氨基苷类
大肠杆菌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共性
肺炎克雷伯杆菌
• 静止期杀菌剂 • 主要抗G-杆菌、绿脓杆菌、结
核杆菌,对厌氧菌不敏感
• 杀菌速率与杀菌时程成浓度依 赖性
具有初次接触效应
具有较长的PAE
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增强
志贺菌 痢疾杆菌
变形杆菌
❖ 耐药性 ❖ 产生钝化酶 ❖ 改变胞浆膜通透性 ❖ 细胞内转运功能异常 ❖ 作用靶位改变
3.氨基苷类抗生素
细菌耐药机理
1. 基因突变菌株的核蛋白靶位蛋白改变, 影响药物与核蛋白体的结合。
2. 钝化酶的作用。N-酰基转移酶(ACC)、 O-腺嘌呤转移酶(AAD)、O-磷酸转 移酶(APH)使本类药物失活,被钝化 的药物阻断正常药物进入菌体内。
代表药物
【应用】链霉素是继青霉素之后发现 的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抗生素,也是 链霉素 最先用于临床的氨基糖苷类药物,在 我国目前仍是治疗肺结核病的一线药 庆大霉素 物。除此之外,主要用于鼠疫与兔热 【不良反应】最重要的是耳毒反应。此外 病,布氏杆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 还有变态反应,常见皮疹,也可发生过敏 性休克,其发生率低于青霉素,但死亡率 高。皮肤过敏试验的阳性率低,与临床发 生过敏反应率不符,由于目前尚无比皮试 法更好的预防措施,卫生部明文规定,使 用链霉素一律做皮试。临床用静脉注射葡 萄糖酸钙抢救过敏性休克。
第四十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由氨基糖与氨基环醇通过氧桥连 接而成的苷类抗生素,又称氨基糖苷-氨基环醇类 抗生素。 按抗菌作用可分为三代,第一代以链霉素为代表,在1944 年发现,目前除链霉素主要作为一线抗结核药,新霉素口 服用于肠道消毒外,其它均已少用。第二代以1963年发现 的庆大霉素、1967年发现的妥布霉素为代表,抗菌作用有 所扩大,增强。第三代均为氨基环醇上氮位取代衍生物。
3.
4.
抗菌作用机理
带阳离子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菌外膜阴离子快速结 合,并聚集,然后以细菌呼吸链中的辅酶Q为载体,跨膜 进入菌体,与核蛋白体30S亚基不可逆地结合,干扰蛋白 质合成的“翻译过程”,使“阅读”密码出现错误,把错 误的氨基酸掺入肽链中,或使肽链中的氨基酸序列改变, 合成出无功能或功能异常的蛋白质,细菌不能利用,不能 生长。本类药物还可作用于70S亚基,使70S亚基与mRNA 形成不正常的蛋白质合成始动复合物,使蛋白质的合成在 早期就停止。此外本类药物还可阻止终止因子与核蛋白体 的结合阻止已合成的蛋白质释放。综合以上作用结果,细特点 抗菌作用机理 细菌耐药机理 代表药物
氨基甙类和氨基糖苷类
氨基甙类和氨基糖苷类一、引言氨基甙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它们在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它们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不同,因此在选择和使用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抗生素的抗菌谱。
本文将详细介绍氨基甙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特点、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
二、氨基甙类抗生素氨基甙类抗生素是一类由氨基糖和氨基配糖体构成的抗生素,其化学结构与天然产物相似。
这类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作用,主要针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
常见的氨基甙类抗生素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等。
1.链霉素链霉素是最早发现的氨基甙类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尤其对结核分枝杆菌有特效。
它通过与结核分枝杆菌核糖体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抗菌作用。
然而,链霉素易产生耐药性,且具有一定的肾毒性和耳毒性,因此在使用时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剂量。
2.庆大霉素庆大霉素是临床上常用的氨基甙类抗生素,对多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均有抗菌作用。
其作用机制与链霉素相似,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抗菌作用。
庆大霉素的适应症较广,可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但也需要关注其可能引起的肾毒性和耳毒性。
3.妥布霉素妥布霉素是一种广谱氨基甙类抗生素,对多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其作用机制与链霉素和庆大霉素相似,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抗菌作用。
妥布霉素的肾毒性和耳毒性相对较低,但仍需注意合理使用,避免产生耐药性。
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由氨基糖分子和非糖部分的苷元结合而成的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作用,主要针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常见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包括卡那霉素、新霉素、阿米卡星等。
1.卡那霉素卡那霉素是一种广谱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多种革兰氏阴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阳性菌有抗菌作用。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与细菌核糖体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抗菌作用。
卡那霉素的适应症较广,但肾毒性和耳毒性较大,因此在使用时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剂量。
氨基苷类抗生素
药理学(第9版)
庆大霉素(gentamycin)
临床应用 1. 治疗各种G-杆菌感染的主要抗菌药,尤其对沙雷菌属作用更强,为氨基苷类中的首选药。 2. 可与青霉素或其他抗生素合用,协同治疗严重的肺炎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肠球菌、葡萄 球菌或草绿色链球菌感染。 3. 可用于术前预防和术后感染。 4. 局部用于皮肤、黏膜表面感染和眼、耳、鼻部感染。 不良反应:主要有耳毒性、肾毒性和神经肌肉阻滞,偶可发生过敏反应。
药理学(第9版)
2. 肾毒性 此类药物对肾组织有极高亲和力,大量积聚在肾皮质,导致肾小管、尤其是近曲小管上
皮细胞损伤。通常表现为蛋白尿、管型尿、血尿等,严重时可导致无尿、氮质血症和肾衰竭。 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链霉素。 避免合用有肾毒性的药物,如强效利尿药、顺铂、第一代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等药物。
耳鸣、听力减退和永久性耳聋,其发生率依次为新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西索米星 >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链霉素>依替米星。
药理学(第9版)
耳毒性的预防 (1)询问患者是否有眩晕、耳鸣等先兆症状,定期检查听力,注意“亚临床耳毒性”。 (2)避免与其他有耳毒性的药物合用,如万古霉素、强效利尿药、镇吐药、甘露醇等。 (3)镇静催眠药、有镇静作用的其他类药因可抑制患者的反应性,合用时也要慎重。
依替米星(etimicin)
1. 本品特点为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毒性低。 2. 对大部分 G+及G-菌有良好抗菌作用:尤其对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肺炎杆菌、沙雷菌属、 奇异变形杆菌、沙门菌属、嗜血流感杆菌及葡萄菌属等有较高的抗菌活性。 3. 对MRSA有一定抗菌活性。 4. 耳毒性、肾毒性和神经肌肉麻痹的发生率在目前本类药中最低。
药理学氨基甙类抗生素课件
1.耳毒性
慎重用药:
儿童
表述不详 老人 生理性耳聋 孕妇 尽量不用 避免与有耳毒性药物合用:万古霉素、强效 利尿药、镇吐药、甘露醇 镇静作用药抑制病人反应性。
2.肾毒性
经肾排泄并在肾皮质部蓄积,主要损害近曲
小管上皮细胞,但不影响肾小球, 化验可见蛋白尿、管形尿,严重者可发生氮 质血症及无尿等。 年老、剂量过高及与其他肾毒性药物(如呋 塞米、多粘菌素、两性霉素B)合用易发生
妥布霉素
由链丝菌培养液中提得,也可由卡那霉素B脱
氧而成。 口服难吸收,肌内注射吸收迅速。可渗入胸 腔腹腔滑膜腔达有效治疗浓度。 对肺炎杆菌、肠杆菌属与变形杆菌属的作用 较庆大霉素强;
妥布霉素
对铜绿假单孢菌作用是庆大霉素2~5倍,并
且对庆大霉素耐药者仍有效,与抗铜绿假单 孢菌的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合用。 对其它革兰阴性菌活性不如庆大霉素,革兰 阴性菌仅对葡萄球菌有效。
第四十一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天然:链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庆大
霉素、西索米星以及小诺米星。 人工半合成:、奈替米星、依替米星、阿米 卡星、异帕米星等。
抗菌作用
需氧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
菌、变形杆菌属、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 志贺菌属和枸椽酸杆菌属等具高度抗菌活性。 对沙雷菌属、沙门菌属、产碱杆菌属、不动 杆杆菌属、嗜血杆菌属也具有抗菌作用。 对革兰阴性球菌如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 菌的作用较差;
临床应用
①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革兰阴性杆菌抗菌活性
低 ②对鼠疫与土拉菌病,此是首选药;与四环 素合用治疗鼠疫最有效。 ③治疗多重耐药的结核病 ④青、链合用治疗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 球菌及肠球菌引起的感染性心内膜炎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一.氨基苷类抗生素的共性
1.化学结构基本相似 碱性,易溶于水,性稳定
2.抗菌谱极相似 主要对革兰氏阴性菌有强抗菌活性,
在碱性中作用增强,静止期杀菌强
3 抗菌作用机制相同 (1)抑制蛋白质合成的多个环节
抑制核糖体70S亚基始动复合物的形成 选择性地与核糖体30S亚基上的靶蛋白结合, 造成A位歪曲,使mRNA密码错译 阻止肽链释放因子R进入A位,使已合成的 肽链不能释放 阻止70S解离,造成细菌体内核糖体耗竭, 循环受阻 (2)破坏细菌细胞膜,增加其通透性
和能量利用,导致Na+-K+ATP 功能障碍
比较:链霉素<妥布<奈替米星<庆大 C.避免与耳毒性和抗组胺药合用
耳毒性药物:万古霉素、高效利尿药、顺铂 抗组胺药:苯海拉明、美克洛嗪、布可立嗪
机理: 内耳淋巴液中药物浓度过高,损害内耳
柯氏器内、外毛细胞的糖代谢和能量利用, 导致内耳毛细胞的细胞膜钾钠离子泵障碍, 使毛细胞功能受损 预防:
氨基苷类抗生素 aminoglycosides
含氨基醇环与氨基糖分子,并由配糖键连接成苷 而得名
1 来自链霉菌
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大观霉素
2 来自小单孢菌
庆大霉素、西索米星、小诺米星
3 人工半合成
阿米卡星、奈替米星
主要优点:
抗需氧G-杆菌活性强 PAE(抗生素的后效应)明显
主要缺点:
因“亚临床耳毒性”发生率高达10-20%, 故在早期耳鸣、眩晕时进行听力监测,并依 肾肌酐清除率及血浓度调节剂量。
(2)肾毒性 亲和力高 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轻:肾小管肿胀 重:蛋白尿、管型尿、血尿
氨基甙类抗生素
3. 临床少用,可作为二线抗结核药
其他氨基糖苷类 抗生素
妥布霉素 对绿脓杆菌的作用较庆大强(2-4倍),且无交 (Tobramycin)叉耐药;主要用于绿脓杆菌的严重感染。
奈替米星 对G+球菌的作用强于其他氨基糖苷类 ( Netilmicin) 不易产生耐药性,与其他药物无交叉耐药
2. 分布: 耳淋巴液 浓度高 肾皮质
耳毒性 肾毒性
可透过胎盘屏障--------孕妇禁用
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3. 消除:90%原形肾小球滤过排泄 ------------- 泌尿系统感染
抗菌谱较广
1、 G-细菌 2、 G+球菌
对 G-杆菌有强大的杀灭作用; 对 G-球菌效碱差性环境能增活
青头合用可扩容 耐药金葡菌:有效
主要不良反应
三毒一敏
2、肾毒性(8%)
蛋白尿、管型尿、血尿、氮质血症等;
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新霉素>奈替米星 避免与肾毒性的药物合用-----第一代头孢菌素
多粘菌素等 万古霉素
主要不良反应 三毒一敏
3. 神经肌肉毒性:阻滞运动神经-肌肉接头
链霉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 机理:氨基苷类与Ca2+结合
+
+
+
?
二、常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特点及应用
阿米卡星(amikacin,丁胺卡那霉素)
1. 氨基糖苷类中抗菌谱最广(结核) 2. 对绿脓杆菌突出; 3. 对钝化酶稳定; 4. 常用氨基糖苷类耐药菌株的感染——首选
二、常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特点及应用
庆大霉素(gentamycin)------最常用
氨基苷类抗生素
第5页,共19页。
(B)耳蜗神经损害:听力减退或耳聋 (发生慢) 发生率: 新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 西梭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链 霉素
6
第6页,共19页。
机理: 内耳淋巴液中药物浓度过高,损害内耳
柯氏器内、外毛细胞的糖代谢和能量利用, 导致内耳毛细胞的细胞膜钾钠离子泵障碍, 使毛细胞功能受损。
发生率: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 链霉素,奈替米星毒性最低,乙基西梭霉素 毒性低。
8
第8页,共19页。
(4) 神经肌肉阻断作用: 主要表现呼吸抑制
(A)与剂量及给药途径有关。 (B)静注快,合用肌松剂、全麻药时
明显。 (C)机理:抑制突触前Ach释放并阻断
突触后Ach-R,这一作用是药物与 突触前膜“钙结合部位”结合有关, 使Ca2+下降,阻止Ach释放,故可 用钙剂或新斯的明治疗.
第三十三章
第三节 氨基苷类抗生素
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西 梭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乙 基西梭霉素等抗菌素在化学结构上都是 具有氨基糖分子与非糖部分的甙元结构 而成的甙,因此统称氨基糖甙类抗菌素.
1
第1页,共19页。
一.氨基苷类抗生素的共性
1.化学结构基本相似,碱性,易溶于水, 性稳定
3、不良反应:<卡那霉素
16
第16页,共19页。
(六)西梭霉素 1.抗菌谱,体内过程与庆大相似。 2.对绿脓杆菌作用>庆大2倍,对金葡
球菌属、大肠、变形、化脓球菌有 效。 3.应用:上述敏感菌感染
17
第17页,共19页。
Hale Waihona Puke 第二节 多粘菌素类多粘菌素是多粘杆菌培养液中提得的 抗生素,有B、E两种。 [抗菌作用和临床应用]
26 氨基苷类抗生素
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
抗菌谱最广的氨基糖苷类,对结核杆菌、铜绿假单
胞菌均有效;对钝化酶稳定,不易产生耐药性。主 要用于对其他氨基糖苷类耐药菌株的感染。
16
谢谢
17
防治:(1)皮试 (2)肾上腺素+10%葡萄糖酸钙
13
六、常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链霉素(Streptomycin)
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亦是第 一个抗结核药。 抗菌谱:对结核分支杆菌有效,对G-杆菌和铜绿假 单胞菌活性最低;细菌耐药性严重。 临床应用: 土拉菌病(兔热病)、鼠疫(合用四环素)-首选 结核病:+ 其他抗结核药 细菌性心内膜炎:+ 青霉素 不良反应:耳毒性最常见(前庭损害为主),其次 为过敏性休克、神经肌肉麻痹,肾毒性少见。
第四十一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分类
天然氨基苷类: 链霉素、庆大霉素、 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大观霉素、 新霉素。 人工半合成氨基苷类:阿米卡星、奈 替米星、异帕米星等。
2
体内过程
1.吸收 极性大,口服很难吸收【可用于肠道感 染】,常肌注, 2.分布 血浆蛋白结合率低,主要分布细胞外 液,肾皮质及内耳淋巴液浓度很高且在该部位 浓度下降很慢,这可以解释其肾毒性和耳毒性。 可通过胎盘屏障,孕妇慎用。不能通过血脑屏 障,甚至脑膜炎时脑脊液中浓度也很低。 3.代谢和排泄 不被代谢,约90%以原形经肾 小球滤过排泄【可以用于泌尿道感染】。
8
耳毒性防治:
经常询问病人是否有眩晕、耳鸣等先兆症状 老人和儿童用药要特别谨慎,孕妇尽量不用 避免合用其他有耳毒性的药物【如呋塞米] 疗程不超过7天
9Leabharlann 邰丽华:无声世界的舞者肾毒性 新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链 霉素 表现:蛋白尿、管型尿、血尿、氮质血症等 机制:经肾排泄并在肾皮质内蓄积,损害近曲 小管上皮细胞。 预防:避免与肾毒性的药物合用,如第一代头 孢菌素、万古霉素、多粘菌素等。定期检查肾 功,尿量<240ml/8h停药。
38章 氨基苷类抗生素
3)神经肌肉接头阻滞作用 主要表现为呼吸抑制 与剂量及给药途径有关 静注快,合用肌松剂、全麻药时明显 钙剂或新斯的明治疗
4)过敏反应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皮疹,发热,严
重过敏性休克(尤以链霉素易引起, 发生率仅次于青霉素G)
抢救药品:葡萄糖酸钙(首选),
Ad
第二节 常用氨基苷类抗生素
6. 不良反应
1)肾毒性 年老、剂量大、合用肾毒性药 物(如速尿等)易发生。 发生率:新霉素>卡那霉素>庆 大霉素>链霉素
2)耳毒性(第八对脑神经损害)
前庭功能损害 发生率: 新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西索米星>庆大霉素> 妥布霉素>奈替米星 耳蜗神经损害 发生率: 新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西索米星>庆大霉 素>妥布霉素>链霉素
妥布霉素(tobramycin)
1.抗菌作用,体内过程和不良反应似庆大,对 克雷伯、肠杆菌和变形杆菌强于庆大,对铜绿 假单胞杆菌作用>庆大2-5倍,其他弱于庆大; 2.用于G-杆菌感染,尤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3.耳毒性<庆大
丁胺卡那霉素(amicacin,阿米卡星)
1、抗菌谱:本类最广,对G-杆菌和金 葡菌作用强大,耐钝化酶(肠道G-菌、 铜绿假单胞杆菌产生); 2、主要用于:对其它氨基苷类耐药 株菌感染。
第三十八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Aminoglycosides)
天然氨基糖苷类
链霉素(streptomycin) 卡那霉素(kanamycin) 西索米星(sisomicin) 庆大霉素(gentamicin) 妥布霉素(tobramycin) 新霉素(neomycin)
28-氨基苷类抗生素
7.
本类药物不宜与其他肾毒性药物、耳
毒性药物、神经肌肉阻滞剂或强利尿剂同
用。与注射用第一代头孢菌素类合用时可
能增加肾毒性。
8.本类药物不可用于眼内或结膜下给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因可能引起黄斑坏死。
教材和参考书
教材:《实用药理基础》张虹主编,化学工 业出版社。 参考书: 1.《Basic Concepts in Pharmacology》, edited by Janet L.stringer,2002。北大医学出版 社。 2.《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杨藻宸,人 民卫生出版社。 3.《药理学》七年制教材,杨世杰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思考题
1.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同药 理作用和不良反应有哪些? 2.常用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
哪些?试述它们的作用特点。
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
目的与要求
1.掌握四环素和氯霉素的主要抗菌 谱、用途及不良反应。 2.熟悉其他四环素类抗生素的作用 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四环素和氯霉素的主要抗菌谱、 用途及不良反应。 难点:四环素和氯霉素的作用机制。
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 amikacin
耐药菌株感染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临床用药指导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总后卫生部
二00四年八月十九日
临床常用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1)对肠杆菌科和葡萄球菌属细菌有良好抗菌 作用,但对铜绿假单胞菌无作用者,如链霉素、 卡那霉素。其中链霉素对对结核分枝杆菌有强大 作用。 (2)对肠杆菌科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 性杆菌具强大抗菌活性,对葡萄球菌属亦有良好 作用者,如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阿 米卡星、异帕米星、小诺米星、依替米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个多世纪以来氨基苷类抗生素(amioglycoside antibiotics)成为抗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有效抗生素。
尽管它有耳毒性和肾毒性,尤其是导致不可逆的感音神经性聋,但由于它们具有性质稳定、抗菌谱广、杀菌力强、使用简便、价格便宜等优点,氨基苷类抗生素仍为目前临床治疗严重感染的主要抗菌药物之一,特别是肺囊性纤维性变(eystic fibrosis)及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需有经常使用氨基苷类抗生素,并且随着结核病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的回升及结核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强,该类抗生素的应用将呈现增长趋势。
一、氨基苷类抗生素的耳毒性在动物和人体上都观察到氨基苷类抗生素的耳毒性,其耳毒性一般发生在较长期持续用药过程中,停药后一段时间内可能继续加重,但也有短期接受氨基苷类抗生素治疗而导致耳聋的报告。
这种特异敏感的患者可能是先天遗传因素的异常。
初步统计,在接受氨基苷类抗生素治疗的病例中,6%~16%的患者出现耳蜗毒性,9%~15%的患者前庭功能受到影响。
由于氨基苷类抗生素听力检查从高频区开始,患者难以觉察,而高额听力计的价格昂贵,目前尚难用于听力损害的筛查。
因此,上述数据是保守的估计。
曾有报告指出,在使用卡那霉素治疗结核患者的过程中其耳毒性发生率超过80%。
病理学证实氨基苷类抗生素首先损伤柯替器的外毛细胞,从耳蜗底开始,进行性向蜗顶发展,可进一步累及内毛细胞、支持细胞、耳蜗血管纹甚至螺旋神经节细胞。
在前庭系统,主要表现为损害壶腹嵴顶部的I型毛细胞。
总之,氨基苷类抗生素所致耳蜗损害是永久性的。
二、氨基苷类抗生素的耳毒性机理自氨基苷类抗生素的耳毒性被发现后,对其毒性机理曾进行过多种推断,其中包括氨基苷类抗生素药物在内耳淋巴液中的蓄积作用,对RNA、DNA、蛋白质、脂质、前列腺素合成以及离子转运、能量代谢等的影响,特别是药物在内耳淋巴液中的蓄积作用的理论曾在早期文献中广泛报导,并认为是该类药物对器官的特异毒性,但这一假说被Schacht 等的实验研究所否定。
药物动力学研究表明,氨基苷类抗生素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内耳,注射后几分钟即能从内耳中发现,在半小时至3小时之间达到峰值。
氨基苷类抗生素普遍存在于外淋巴液、内淋巴液和内耳组织中,在内耳中的药物浓度仅为血清中药物浓度的十分之一。
进一步研究表明,氨基苷类抗生素在血清中半衰期约为4~5小时,而在内耳中的半衰期则超过30天,这种现象曾被解释为氨基苷类抗生素的耳毒性和器官特异性是由于药物在内耳中的蓄积作用引起。
但是,药物在内耳中的浓度从未超过血清浓度,同时药物在机体其它器官中也存在象内耳中同样的或高于内耳的浓度而不造成损伤;其次,药物在组织中的分配与其在组织中表达的毒性也不相吻合,例如,主要损伤前庭功能的氨基苷类抗生素药物从未在前庭器官中达到高于耳蜗的药物浓度。
在系统和局部给药后,毛细胞摄取氨基苷类抗生素药物,但在基底膜上的支持细胞和耳蜗外侧壁的组织中也同样存在氨基苷类抗生素,虽然毛细胞摄取氨基苷类抗生素而且其药物半衰期在毛细胞中可延续到半年以上,但是氨基苷类抗生素本身并不损伤毛细胞。
实验证明,只有在某些代谢物质的参与下,庆大霉素才能损伤离体毛细胞。
因此,显然氨基苷类抗生素耳毒性不能用其在内耳组织中的蓄积作用来解释。
氨基苷类抗生素的毒性通常在慢性给药后发生,但也有短期用药致聋的高度敏感的病例。
一般认为后者是由于线粒体DNA点突变的结果。
具体表现为在其12RNA基因区第1555位核甘酸出现A-G置换,这种基因突变的家谱在中国人、日本人、阿拉伯人、以色列人及北美人中已建立,并且为母系遗传,携带其突变基因的患者增加了氨基苷类抗生素耳毒性的敏感性,但并非所有氨基苷类抗生素所致听力损失的患者都具有1555线粒体基因突变。
初步统计,仅3%患者线粒体DNA 12 或RNA基因1555位点发生点突变,而且携带1555突变基因的患者其线粒体基因突变发生在所有组织中,只是增加了对氨基苷类抗生素耳蜗毒性的敏感,其前庭毒性的敏感性并不增加。
因此,该种基因突变并不是氨基苷类抗生素耳毒性的发病机理。
近年来,两种似乎不相关的假说得到了普遍的关注。
一种是基于核磁共振声谱仪(NMR)的实验依据,证明庆大霉素与铁螯合形成庆大霉素和铁的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可诱发氧自由基的产生,从而导致毛细胞损伤;另一种是基于在内毛细胞和传入神经突触内存在NMDA (N-methy1-D-aspartate)受体,聚胺能激活NMDA受体,导致神经细胞死亡,而氨基苷类抗生素具有聚胺的特性。
(一)庆大霉素与铁螯合催化自由基产生的机理早在50年代,一些预肪药物耳毒性的试验揭示了氧自由基的作用机制是导致氨基苷类抗生素毒性的原因之一。
近十多年,氧自由基作用的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例如在游离的肾赃线粒体及内耳的外植体内观察到氨基苷类抗生素诱发自由基的产生,并且庆大霉素本身对游离的外毛细胞没有毒性。
只有经过激活的庆大霉素才产生细胞毒性,且其毒性可被自由基清除剂所抑制。
最近研究证明,庆大霉素是铁的螯合剂,庆大霉素与铁结合形成2:1或1:1两者以分子形式结合的复合物。
2:1即2个庆大霉素分子围绕1个铁分子形成1个8平面体复合体,该种复合物无活性;而另一种1:1即1个庆大霉素分子与1个铁分子结合的复合物则含有自由配位点,此复合物是氧化还原作用的活动剂,它能催化氧自由基的产生。
氧自由基是一种造成组织损害的主要生物因子,它是一个高反应的复合物家族,利用不配对的电子氧化不同的靶分子,包括脂质、蛋白质和DNA,从而导致多种方式的组织损伤,例如感染、再灌注损伤、神经退变等。
庆大霉素促进自由基的产生与其和磷酸肌醇酯紧密结合有密切关系,该种结合提供了自由基形成所需要的电子供体,对一系列有可能作为电子供体的实验研究表明,花生四烯酸是高活性的电子供体。
在细胞膜上,磷酸肌醇酯是这种丰富的脂肪酸的来源,庆大霉素与磷酸肌醇酯相互作用使庆大霉素与铁的复合物更接近所必须的电子供体,从而导致最有效的氧化还原反应,然而在组织或机体的循环中存在着不同的有酶和无酶的自由基清除剂包括脂溶性维生素E、水溶性维生素C、过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及其酶(例如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等,如果这一系列机体保护措施受损或被消耗,将导致组织和细胞损伤。
(二)NMDA受体被激活的毒性机理该假说是基于在内毛细胞传入神经突触内存在NMDA受体及氨基苷类抗生素具有聚胺的某些特性,例如聚胺在抑制耳蜗对氨基苷类抗生素摄取的同时也与氨基苷类抗生素竞争对耳蜗鸟氨酸脱羧酶的抑制,聚胺能激活受体,引起细胞内高钙,导致一系列细胞内反应从而引起细胞死亡,但至目前为止,该假说始终存在一些不能解释的问题,例如没有发现NMDA 受体存在于外毛细胞,NIMDA受体激活在内耳引起的刺激毒性仅引起突触的水肿而并不损伤外毛细胞。
在关于NMDA受体拮抗剂的豚鼠体内试验中,两种被认为可减轻氨基苷类抗生素耳毒性的NMDA受体拮抗剂dizocilpine (MK-801)和ifenprodil均分别含有马来酸(maleic acid)和酒石酸(tartaric acid),它们均有螯合金属离子的特性,而且NMDA受体拮抗剂用二甲基亚砜(DMSO)作为溶剂,该有机溶剂本身为自由基清除剂。
实验对照组动物仅注射生理盐水,而没有使用具有自由基清除剂性能的马来酸、酒石酸和DMSO。
实验证明,马来酸、酒石酸和DMSO均可减轻庆大霉素所致豚鼠听力损害。
因此,NMDA拮抗剂减轻氨基苷类抗生素耳毒性亦可能与其金属螯合剂和氧自由基清除剂作用有关。
(三)干预氨基苷类抗生素耳毒性作用的实验研究过去的50多年里,对预防氨基苷类抗生素药物的耳毒性进行了大量研究,其间许多药物曾被报导可减轻氨基苷类抗生素耳毒性,包括维生素、氨基酸、激素、自由基清除剂、硫氢基复合物及中草药等。
从化学结构和药物学特性的角度来看,上述化学物质并无共同特性。
然而在后阶段的研究过程中,发现许多药物的保护作用不能被类似的化学物质所重复。
造成这种矛盾的原因可能是研究中的一些可变因素,导致氨基苷类抗生素发病机理的复杂化,这些可变因素之一是动物的生理状态,由于感染引起机体的防御机制的减低、营养不良等,将造成对氨基苷类抗生素的敏感性增强。
例如,同样的药物剂量在动物感染、营养不良状态下比其处于正常生理状态或营养好状态下将会遗成更严重的听力损害。
在动物低营养状态下补充含有抗氧化剂谷胱甘肽的食物,会抑制其耳毒性的敏感性。
然而,对正常动物进行谷胱甘肽的食物补充则不能继续减轻氨基苷类抗生素的毒性作用。
基于庆大霉素与铁结合刺激自由基产生而导致细胞和组织损伤的理论基础,近年来抗氧化剂被用于预防氨基苷类抗生素耳毒性的实验研究。
豚鼠体内试验表明,连续应用庆大霉素(120mg/kg/d),19天导致重度高频听力损失(18kHz,60dB),而联合应用铁螯合剂去铁胺(deferoxamine )或2,3二羟基苯甲酸(dihydrobenzoate acid)(100mg/kg/d)和氧自由基清除剂甘露醇(15mg/kg/d )可显著减轻庆大霉素所致听力损害。
此实验庆大霉素剂量约为临床使用剂量的20~50倍;同样,铁螯合剂和氧自由基清除剂也能减轻链霉素、卡那毒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等氨基苷类抗生素所致听力和前庭功能损害。
另有研究表明,去铁胺和2,3二羟基苯甲酸也可减轻氨基苷类抗生素诱发的肾毒性。
(四)临床应用的可行性由于抗氧化剂治疗预防氨基苷类抗生素耳毒性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抗氧化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多种疾病。
因此在众多的抗氧化剂中,我们有可能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应用于临床。
临床应用须从患者的安全考虑但必须保证不影响氨基苷类抗生素的抗菌效力为前提。
研究表明,去铁胺和2,3二羟基苯甲酸两者都不影响庆大霉素的血清浓度;其次,即使铁的螯合剂在10倍或高于10倍常规剂量的情况下也不影响氨基苷类抗生素的抗菌效力,但去铁胺在高剂量情况下有潜在的神经毒性,即对视网膜和内耳的毒性作用,大剂量的去铁胺可造成人体和豚鼠的听力损失。
在持续一年的临床试验中,2,3二羟基苯甲酸没有任何毒性报告,然而除南非外,2,3二羟基苯甲酸迄今在其它各国还未应用于临床。
事实上,2,3二羟基苯甲酸的前身2羟基苯甲酸(水杨酸)是临床常用药物,它在体内结合羟基(OH)后即转变为2,3二羟基苯甲酸。
在豚鼠试验中,同时应用庆大毒素和水杨酸钠(100mg/kg/d)后,水杨酸钠显示了几乎与2,3二羟基苯甲酸相当的拮抗氨基苷类抗生素耳毒性的效果,同时也不影响庆大霉素的血清浓度和抗菌效力,尤其口服型阿斯匹林更是临床广泛使用的药物,且价格低廉、使用方便,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广泛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