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2019版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高考研究】“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总结

合集下载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十六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专题过关练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十六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专题过关练

专题十六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专题过关练(十六)一、选择题1.(2018年1月湖州高二期末)秦王嬴政统一六国过程中,采用了一系列正确的策略。

对其中三个诸侯国分别采取引水淹城、离间计、集中优势兵力强攻等策略,这三国对应的是()A.魏国、赵国、楚国 B .赵国、楚国、韩国C.韩国、魏国、赵国D.楚国、魏国、韩国解析秦灭魏,引黄河水灌大梁城(今河南开圭寸);秦灭赵时,赵孝成王赵丹中了秦国的离间计,临阵换将,用纸上谈兵的赵括换下了名将廉颇,长平一战,赵军45万精锐部队惨遭俘虏坑杀;秦灭楚时,王翦就提出非要六十万士兵才能灭楚,就是采用了集中优势兵力强攻的策略,最终出征大胜;故选A o答案A2.(2017年11月温州十五校高二期中)唐太宗主张不可将一罪作数种条目,立法不可让条目重迭,这样既有利于官吏记住,又可防止官吏在执行时徇私。

这反映出唐太宗()A.努力摆正礼与法的关系B.主张减轻刑罚,刑罚为末C.倡导简约的法律形式D.具有“仁义为本”的思想解析材料中并没有对礼与法关系的阐述,故A项错误;唐太宗之所以主张不可将一罪作数种条目,其目的不过是“既有利于官吏记住,又可防止官吏在执行时徇私”而非“减轻刑罚,刑罚为末”,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唐太宗主张不可将一罪作数种条目,立法不可让条目重迭,这样既有利于官吏记住,又可防止官吏在执行时徇私”可知,唐太宗这是在倡导简约的法律形式,故C项正确;唐太宗作为封建统治者的最高代言人,不可能从根本上倡导“仁义为本”,故D项错误。

答案C3.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

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A.说明了民族融合的加强B. 丝绸之路推动了文化传播C. 反映了盛唐文化的包容性D. 外来文化冲击了汉文化的主体地位解析 材料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反映出汉族与少数民族融合的加 强,故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丝绸之路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传入中原地区,故 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少数民族文化出现在唐诗和唐三彩中,反映了盛唐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故 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出外来文化对汉文化的影响, 但没有体现出冲击汉文化的主体地位,故D 项错误,符合题意。

[K12学习]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选考部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高考冲关即时演练 北师大版选修4

[K12学习]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选考部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高考冲关即时演练 北师大版选修4

选考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高考冲关即时演练(对应学生用书第301页)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汉文帝诏令朝廷大臣推举贤良文士,晁错是被推举者之一。

晁错在《举贤良对策》和《言太子知术数疏》两篇政论文中,根据历史经验和朝廷面临的形式,论述了发挥朝廷的威力,打击分裂势力的问题,为加强封建专制提供了思想武器。

在《举贤良对策》中,晁错强调君主要‘躬亲’政事,以加强封建君主专制。

晁错还较为系统地论述了选拔人才的意义和标准。

他指出,古代贤明的君主之所以贤明,在于他们善于选择贤臣以辅助自己。

汉景帝即位,提拔晁错为内使。

晁错向汉景帝报告诸侯王势力膨胀的事实,请求削去他们的“支郡”。

汉景帝将晁错的建议交给公卿、列候和宗室讨论。

对晁错的建议,诸侯“喧哗”。

过了十多天,吴楚等七国起兵反叛朝廷,声称诛伐晁错。

晁错最终被斩于东市。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晁错得到重用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晁错的治国思想,并分析其治国思想的影响。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汉文帝诏令朝廷大臣推举贤良文士,晁错是被推举者之一”“汉景帝即位,提拔晁错为内使。

晁错向汉景帝报告诸侯王势力膨胀的事实,请求削去他们的‘支郡’”归纳晁错得到重用的历史背景即可。

第(2)问第一小问思想:根据材料“晁错强调君主要‘躬亲’政事,以加强封建君主专制。

晁错还较为系统地论述了选拔人才的意义和标准”“晁错向汉景帝报告诸侯王势力膨胀的事实,请求削去他们的‘支郡’”归纳晁错的治国思想即可。

第二小问影响:根据第一小问的内容,可从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选择人才等三方面分析晁错治国思想的影响即可。

【答案】(1)察举制的推行;郡国并行制度下诸侯王势力膨胀。

(2)主张加强君主专制;任人唯贤;主张打击诸侯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人才的选拔。

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东方朔是汉武帝征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时公车上书的人才,先在金马门待召,后为常侍郎,长期“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

【K12教育学习资料】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二十五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试题

【K12教育学习资料】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二十五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试题

教育是最好的老师,小学初中高中资料汇集
专题二十五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1.【加试题】(2013浙江文综,12,4分)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途
径。

下列思想家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有( )
①孔子②韩非
③朱熹④亚里士多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C 孔子首创私学,弟子三千;朱熹在白鹿洞书院及岳麓书院讲学;亚里士多德创立吕克昂学园。

三人均通过私学培养人才,故选C。

12.【加试题】(2012浙江文综,16,4分)康熙南巡时亲赴曲阜,在隆重盛大的祭孔典礼后,听孔子后裔孔尚任讲儒家经典,嗣后又破格授予其国子监博士。

这些举动表明康熙( )
①崇尚儒家文化②着力提升满族文化
③延揽汉族文士④努力缓和民族矛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B 本题考查阅读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解读的能力。

从题干中“祭孔”可以看出康熙帝崇尚儒家文化,故①正确。

康熙帝尊崇孔子并重用孔子后人的做法说明其注重延揽汉族文士,这些做法有助于缓和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故③④正确。

材料中并未体现出康熙帝重视提升满族文化的信息,故②错误。

本题选B项。

专注专业学习坚持不懈勇攀高峰1。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选考部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应考能力提升 人民版选修4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选考部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应考能力提升 人民版选修4

选考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命题特点上,多考查与某些重大事件有关的历史人物。

2.命题范围上,多以中国历史人物为主;选修与必修相结合。

3.命题的内容多考查历史重要转折时期的历史人物。

如“明清之际”“鸦片战争前后”“民国初年”等重要时期的人物,还有与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相联系的人物。

4.考查形式上,都以新材料为依托,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的提取信息和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

5.设问方式上,一般为2问,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历史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依据时代背景来考查历史人物行为或思想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通过历史人物的言行,突出体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查(2017·高考全国卷Ⅰ)材料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晋等中原诸国。

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诗歌,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于各国政治现状,他也能做出准确的研判。

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

季札出使途经徐国,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只因要出访他国,未能相赠。

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

随从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季札说,我当初知道徐君喜爱我这把剑,“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背)吾心哉”。

其父吴王寿梦认为诸子中季札年龄最小却有贤能,指定他继承王位。

寿梦死后,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坚拒,“弃其室而耕”,最终王位由其长兄继承。

季札被历代儒者尊崇为“贤人”。

——据《史记》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代儒者尊季札为“贤人”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义。

解析 (1)根据材料信息概括。

(2)根据材料从文化传播、扭转认识、加深文化认同的角度分析。

答案 (1)原因:对儒者所崇尚的礼乐与经典有精深的理解;挂剑于墓,与儒者重“信”契合;拒绝继承王位,符合儒家礼义观念。

(2)意义:显示出中原文化传播到江南,有利于改变中原诸国对江南的认识;有利于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文化认同。

2019年高考历史重考点归纳: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2019年高考历史重考点归纳: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2019年高考历史重考点归纳: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2、本模块重点考查的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如:华盛顿、拿破仑;重点考查中外科学家,如李时珍、牛顿、爱因斯坦等。

3、高考试题中也考查一些教材中没有出现的历史人物,要求考生运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方法评价新的历史人物,较高层次地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

【专题讲解】【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一】秦始皇能够统一六国的原因①根本原因:统一是历史必然趋势;②国力因素:商鞅变法奠定经济和军事基础;③民心因素:人民渴望统一;④个人因素:嬴政具有雄才大略。

【二】秦始皇巩固统一采取的具体措施①政治上:建立皇帝制,推行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②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促进经济发展;③军事上:修筑长城,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④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国内经济文化的交流;⑤交通上:建立起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有利于各地经济的发展和交流。

【三】秦始皇的暴政的表现和暴政的影响⑴表现:①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②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③徭役繁重。

④刑法严酷。

⑵影响:激化阶级矛盾,加速秦的灭亡。

【四】评价秦始皇①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诸侯割据的政治局面,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新纪元;另一方面他的暴政又导致秦朝很快灭亡;②秦始皇是封建社会初期地主阶级杰出政治家,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

【配套K12】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47讲 课型1:知识体系讲解——核心

【配套K12】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47讲 课型1:知识体系讲解——核心

第47讲课型1:知识体系讲解——核心知识·重点突破·规律方法[考纲要求] 1.东西方的先哲:(1)孔子;(2)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2.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秦始皇;(2)唐太宗;(3)康熙帝。

3.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1)克伦威尔;(2)华盛顿;(3)拿破仑。

4.“亚洲觉醒”的先驱:(1)孙中山;(2)甘地。

5.无产阶级革命家:(1)马克思、恩格斯;(2)列宁;(3)毛泽东、邓小平。

6.杰出的科学家:(1)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2)牛顿、爱因斯坦。

一、东西方先哲1.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1)主要贡献及思想①伦理观:“仁”的最基本含义是“爱人”,遵守“忠恕”之道。

②政治观:仁政、克己复礼。

③哲学观:中庸之道。

④教育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

⑤编撰“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2)历史影响①对中国: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其形象逐渐被神圣化。

②对世界:18世纪前,亚洲许多国家接受了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成为这些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18世纪后,儒学传到西欧,欧洲一些思想家从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

2.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1)主要思想①哲学思想:唯心主义理念论,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反映。

②政治思想:设计理想国家,强调法治,创作了《理想国》和《法律篇》等。

③注重教育:创立雅典阿卡德米学园,有利于后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2)评价①柏拉图是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②其财产公有、教育普及等主张被后世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广泛接受,具有深远历史影响。

二、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1)主要功绩①政治制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推行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颁布《秦律》。

②经济制度:统一货币、度量衡。

③拓疆、交通和文化:北击匈奴,修万里长城;征岭南,修灵渠,设三郡;修驰道,规定车同轨;统一文字。

配套K12(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七部分 选修部分 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通关模拟演练

配套K12(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七部分 选修部分 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通关模拟演练

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材料祖冲之,“专功数术,搜拣古今”,广泛收集从上古时代起直到6世纪他生活的时代止的各种文献资料,进行了认真的考察。

他还“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在天文历法方面,编制了一部新历法,即《大明历》。

曾经设计制造过水碓磨(利用水力加工粮食的工具),铜制机件传动的指南车,一天能走百里的“千里船”以及类似于木牛流马的陆上运输工具。

最值得一提的是,祖冲之则将圆周率推算到更加精确的程度。

据《隋书·律历志》记载,祖冲之确定了π的不足近似值3.141 592 6和过剩近似值3.141 592 7,π的真值在这两个近似值之间,即3.141 592 6<π<3.141 592 7精确到小数7位。

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成果,直到约一千年后,才为15世纪中亚数学家阿尔·卡西和16世纪法国数学家韦达所超过。

——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祖冲之科学研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祖冲之在中国科学史上的地位。

解析 (1)根据材料“祖冲之,‘专功数术,搜拣古今’,广泛收集从上古时代起直到6世纪他生活的时代止的各种文献资料”可知注重专攻;根据材料“……进行了认真的考察。

他(祖冲之)还‘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可知勤于实践;根据材料“在天文历法方面,编制了一部新历法,即《大明历》。

曾经设计制造过水碓磨(利用水力加工粮食的工具),铜制机件传动的指南车,一天能走百里的‘千里船’以及类似于木牛流马的陆上运输工具。

最值得一提的是,祖冲之则将圆周率推算到更加精确的程度”可知涉猎领域极为广泛。

(2)该问为意义类的开放型题目,只需从中国与世界方面论述祖冲之的科学贡献即可,难度较低。

答案 (1)特点:注重专攻;勤于实践;善于创新;领域广泛。

(2)地位:祖冲之是中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精确了圆周率的数值,他的数学研究成果长期领先于世界;他为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

推荐学习K12(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选考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53讲东西方的先哲

推荐学习K12(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选考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53讲东西方的先哲

第53讲东西方的先哲
考点导学
扬帆启程的导航灯
考点一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1.孔子生平:幼年学礼、通“六经”办私学、在鲁从政失败、周游列国、献身文教。

2.思想观点:
(1)核心内思想:仁、礼、中庸思想是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

(2)政治思想: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

(3)教育思想
教育的对象“有教无类”,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教育的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人”、“成君子”,不仅具有独善其身的自我修养,还要
兼济天下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言传身教
教学内容《诗》《书》《礼》《乐》,还教学生“政事”和治国的本领
3.对后世影响



古代
政治孔子整理和修订的“六经”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中国封建社会所有朝代和君主几乎都利用孔子的思想统治国家
古代
文化“六经”也称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古代
教育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办学形式等方面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改变了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为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

私学的形式也保证了中国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连续不断地发展下来


界,
亚洲,汉朝以后,儒家典籍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对这些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西方,明清以后,孔子学说传到西方,产生了重大影响
考点二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1.生平事迹。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考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应考能力提升人民版选修4.doc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考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应考能力提升人民版选修4.doc

析考情重总结选考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r考情精析1. 命题特点上,多考查与某些重大事件有关的历史人物。

2. 命题范围上,多以中国历史人物为主;选修与必修相结合。

后” 3. 命题的内容多考查历史重要转折时期的历史人物。

如“明清之际”“鸦片战争前“民国初年”等重要时期的人物,还有与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相联系的人物。

4. 考查形式上,都以新材料为依托,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的提取信息和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

5. 设问方式上,一般为2问,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历史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依据时代背景来考查历史人物行为或思想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r考向探究通过历史人物的言行,突出体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查(2017 ?高考全国卷I )材料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晋等中原诸国。

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诗歌,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于各国政治现状,他也能做出准确的研判。

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

季札出使途经徐国,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只因要出访他国,未能相赠。

季札返冋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

随从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 季札说,我当初知道徐君喜爱我这把剑,“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背)吾心哉”。

其父吴王寿梦认为诸子中季札年龄最小却有贤能,指定他继承王位。

寿梦死后,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坚拒,“弃其室而耕”,最终王位由其长兄继承。

季札被历代儒者尊崇为“贤人”。

——据《史记》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代儒者尊季札为“贤人”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义。

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概括。

(2)根据材料从文化传播、扭转认识、加深文化认同的角度分析。

答案(1)原因:对儒者所崇尚的礼乐与经典有精深的理解;挂剑于墓,与儒者重“信” 契合;拒绝继承王位,符合儒家礼义观念。

配套K12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选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2讲 新人教版选修4

配套K12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选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2讲 新人教版选修4

选修四第2讲1.(2017·陕西咸阳三模)导学号99522508材料1898年,邹容随兄应巴县童子试,题旨皆《四书》、《五经》,他遂罢考而去,遭父笞责而志不改。

当得知谭嗣同等六君子变法遇难的消息,他悲愤不已,作诗曰:“赫赫谭君故,湘湖士气衰。

惟冀后来者,继起志勿灰。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夏天,他到成都参加官费留学日本的考试,被录取。

临行前,当局以其平时思想激进,取消了他官费留学日本的资格。

1902年春,他冲破重重阻力,自费东渡日本,进入东京同文书院补习日语,革命倾向日趋显露,并结识了一些革命志士。

邹氏之《革命军》也。

诚今日国民教育之第一教科书也!——章士钊《介绍<革命军>》(1)材料中邹容“遭父笞责”和“悲愤不已”后所赋的诗歌反映了其怎样的思想倾向?试用两个主题概括材料所述邹容的事迹。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影响邹容革命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及《革命军》的影响。

[答案](1)主要倾向:讨厌经学的陈腐,鄙弃八股功名;心向维新思潮,具有变革志向。

主题:年少立志;东渡求学。

(2)主要因素:时局深刻变化的感染;个人的信念和抱负及国外求学的阅历;结交革命志士并受其影响。

影响:宣传了革命思想,启迪了广大人民群众。

[解析](1)第一小问,思想倾向,依据材料“应巴县童子试,题旨皆《四书》、《五经》,他遂罢考而去”可以概括出讨厌经学的陈腐,鄙弃八股功名;依据材料中邹容所作的“赫赫谭君故,湘湖士气衰。

惟冀后来者,继起志勿灰”的理解,结合所学可以概括出心向维新思潮,具有变革志向。

第二小问,主题,依据材料中邹容“遭父笞责而志不改”及其所作诗歌的理解可以概括总结出“少年立志”的主题;由材料中邹容“冲破重重阻力,自费东渡日本,进入东京同文书院补习日语…”可以概括出“东渡求学”的主题。

(2)第一小问,因素,依据材料中邹容东渡日本后“革命倾向日趋显露,并结识了一些革命志士”,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及其邹容思想倾向及其经历,并根据所学知识,概括归纳影响邹容革命思想形成的因素。

2019年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试题: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测评正文

2019年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试题: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测评正文

单元小卷(十八)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时间 / 45分钟分值 / 100分1.(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颜之推,出生于南朝梁武帝时期的一个士族家庭。

侯景之乱时,梁元帝自立于江陵,颜之推任散骑侍郎。

554年,西魏破江陵,颜之推被俘西去。

他为回归江南,冒险偷渡黄河逃奔至北齐,但因当时南方朝代更替,遂留居北齐为官,齐亡后入仕北周。

隋代周后,又仕于隋。

终其一生,历仕四朝,“三为亡国之人”,行踪遍及江南、河北、关中地区。

晚年,颜之推写成《颜氏家训》一书。

其书“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时俗之谬”,教导士大夫子弟如何修身、齐家、处世、为学等,其中含有诸如提倡棍棒教育等观点,还记录了南北朝时期玄学的兴盛、佛教的流行、鲜卑族的状况等诸多内容,《颜氏家训》被誉为“古今家训之祖”,问世以来,广为流布,经久不衰。

——据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颜之推创作《颜氏家训》的背景。

(11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颜之推。

(14分)2.(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别号霞客,明中后期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

祖上是江阴名门望族,父亲徐有勉时家道开始没落,徐有勉喜好游山玩水,厌恶达官贵人,不与官僚和乡里士绅来往。

这种孤傲的性格对徐霞客也产生了影响。

母亲通情达理,不顾年老体衰,承担一切家务,支持徐霞客去旅游。

徐霞客家藏书丰富,所以给徐霞客博览群书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他自幼特好奇书,喜欢读历史、地理和游记一类的书籍,有强烈的旅游考察愿望。

从二十二岁起至五十五岁止,徐霞客在三十四年间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在今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北、河南等十七个省区市留下足迹。

他的旅游以崇祯九年(1636)为界线,可以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以游览名胜古迹为主,出游时间不长,但通过旅游,他获得了不少第一手资料,纠正了前人的某些错误论断。

后期从崇祯九年开始,徐霞客进行“万里遐征”,历时四年,行经九省,路程三万余里。

2019届高三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五《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精练卷含答案解析

2019届高三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五《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精练卷含答案解析

2019届高三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五《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精练卷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司马昭是西晋王朝的开创者之一,是古代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公元260年,魏帝曹髦率宫人三百余人讨伐司马昭,司马昭马上派兵镇压,其手下将领成济将曹髦刺死,后来司马昭以“大逆不道”罪诛杀成济一族。

后人多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带有贬义色彩的评语来评价他。

公元264年司马昭平定蜀国,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他下令“特赦益州士民,复除租赋之半五年”,缓解百姓的困境,如果迁到中原地区的,官府供给二年的粮食。

为了防范蜀汉政府的残余势力在益州东山再起,司马昭把蜀汉政权中非益州籍的文武官吏,全部召回到中原地区,赐以官职,有的还赐以爵位。

为了争取益州地主集团的归附,司马昭对蜀主刘禅采取了安抚笼络政策,使其在政治和经济上得到了较好的待遇。

司马昭死后,280年西晋完成统一。

——摘编自朱子彦《论司马昭》等(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后人多以贬义色彩的评语评价司马昭的原因。

(6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司马昭治理蜀地的措施及作用。

(9分)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沈括(公元1031~1095年),杭州钱塘人,是北宋时期卓越的科学家和政治家。

他从小接受系统的儒学教育,又随父亲游历四方,大大开阔了眼界。

在青年时期,他就致力于医药研究,搜集了很多验方,并且能够从实际出发,辨别真伪,纠正古书上的错误。

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沈括奉旨编绘《天下州县图》。

在查阅了大量档案文件后,经过近二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我国制图史上的巨作《守令图》。

沈括的研究成果、著述将近40种,《梦溪笔谈》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书中的内容不单涉及的范围很广,而且所记载的知识,反映了当时最新的科学技术水平,被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日本著名数学史家三上义夫曾给予沈括很高的评价。

他说:“像沈括这样的全才,日本没有,世界少有。

2019高考历史专题训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答案和解析)

2019高考历史专题训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答案和解析)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范仲淹(989—1052)自登上仕途以后,不仅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为宋王朝尽心尽职,而且以此作为家教铭训,教育子孙。

其长子纯祐,10岁时即读诸子百家书,文章也写得十分漂亮。

他把纯祐送到州学,让他作州学生尊师勤学表率,使苏州贵族子弟尽改不尊师教的恶习。

当时,范仲淹在苏州为官,家庭教育的条件自然优越,之所以让儿子入就州学,一方面是以实际行动支持教育家胡瑗革新州学教育,另一方面希望以自己的家教来表正属官。

范仲淹的儿子纯祐、纯仁、纯礼、纯粹都因受到良好家教而德才兼备,为众官僚所称道和效仿。

尤其是次子纯仁,范仲淹不仅自己着意栽培,而且他还请门下贤士胡瑗等人精心辅导。

纯仁常学至夜分,夏天在帐子内燃灯读书,帐顶被熏成黑色。

后来纯仁考取进士,官至丞相,终生继承父亲“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品德,为世人称誉。

范仲淹以廉洁勤俭、大公无私的品德造就仕宦家风,其影响是深远的,后来司马光等人就曾以《家范》训诫子弟,很多内容是效仿范仲淹家教的。

——摘编自陈璧《家风·中华文化的朴素沉淀》(1)根据材料,概括范仲淹教育子孙的有利条件和特点。

(2)根据材料,谈谈范仲淹的家风家教的现实意义。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丘处机(1148—1227),登州(今属山东)人,19岁时投入道教全真派。

全真派是当时新出现的一个道教派别,主张兼修儒、释。

丘处机潜心研习,成为一方道教领袖。

其时黄河南北陷于战乱,全真派徒众剧增,成为蒙古、金、宋竞相争取的对象。

1220年,应成吉思汗之召,丘处机偕弟子西行,历时四年,行程万余里,到达成吉思汗驻跸的雪山(在今中亚地区)。

成吉思汗常与他交谈,丘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

及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

成吉思汗深为认同,“命左右书之,且以训诸子”。

史载:某日暴雷异常,成吉思汗询问是何预兆,丘处机借此回答说:“人罪莫大于不孝,不孝则不顺乎天,故天威震动以警之。

(参考)2019年高考历史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1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参考)2019年高考历史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1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参考)2019年高考历史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1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

以永平末始给事宫掖,建初中,为小黄门。

及和帝即位,转中常侍,豫参帷幄。

伦有才学,尽心敦慎。

数犯严颜,匡弼得失。

每至休沐,辄闭门绝宾,暴体田野。

后加位尚方令。

永元九年,监作秘剑厦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

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

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后汉书·蔡伦传》材料二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撰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将蔡伦排在第七位,名列哥伦布、爱因斯坦、达尔文之前,这恐怕得出乎不少人意料之外。

哈特是这么阐述他的观点的——公元二世纪以前,文化一直落后于西方文化。

但到公元100年左右,文化却把西方文化甩在后面。

从多种角度考察,文化在那时达到鼎盛时期……我认为蔡伦发明纸张是个很关键的转折点。

——王洪江《大家感悟》(1)根据材料一说明范晔认为蔡伦是一个怎样的人?(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哈特特别推崇蔡伦的原因。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中的“数犯严颜,匡弼得失”“伦有才学,尽心敦慎”“监作秘剑厦诸器械……为后世法”“伦乃造意……以为纸”提取信息。

答案(1)说明:敢于犯颜直谏的官员;忠诚谨慎而有才学的人;擅长器械制造的工程师;发明造纸术的科学家。

(2)原因:哈特认为蔡伦完成了造纸术的发明工作,而这一贡献便利了文化的保存与传播,加快了社会文化的发展,也改变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

2.曾国藩是晚清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既有“中兴名臣”的美称,又有“卖国贼”的恶名,可谓毁誉参半,褒贬不一,无论欣赏他的人还是鄙视他的人都对他的家书推崇备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

2019版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课后限时集训: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含解析

2019版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课后限时集训: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含解析

1、(2017·内江高三模拟)【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近现代史学先驱柳冀谋在《中国文化史》评论道:“始皇时代之法制,实具伟大之精神,以一政府而统制方数千里之中国,是固国家形式之进化;抑亦其时思想之进化也.”“盖嬴政称皇帝之年,实前此二千数百年之结局,亦为后此二千数百年之起点,不可谓非历史一大关键,惟秦虽有经营统一之功,而未能尽行其规划一统之策,凡秦之政,皆待汉行之.秦人启其端,汉人竟其绪.”中国近代著名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一个杰出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倾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封建专制主义新历史时代.”(1)根据材料,概括历史上对秦始皇评价.(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对秦始皇评价.并说明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应坚持怎样观点.【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始皇时代之法制,实具伟大之精神,以一政府而统制方数千里之中国,是固国家形式之进化;抑亦其时思想之进化也”可以得出赞扬秦始皇以法家思想统一中国;根据“盖嬴政称皇帝之年,实前此二千数百年之结局,亦为后此二千数百年之起点,不可谓非历史一大关键……凡秦之政,皆待汉行之.秦人启其端,汉人竞其绪”“……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封建专制主义新历史时代”可以得出肯定了秦始皇建立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根据材料“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倾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先锋”可以得出秦始皇是顺应历史发展,是封建统治杰出人物.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秦始皇在国家统一、制度创建和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史实归纳.第二小问,结合唯物史观概括.【答案】(1)评价:赞扬秦始皇以法家思想统一中国;肯定了秦始皇建立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顺应历史发展,是封建统治杰出人物.(2)论证: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发动统一六国兼并战争,达到六王毕四海一;秦始皇建立了以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为核心内容封建政治制度;顺应了中国封建生产关系发展,顺应了由分裂走向统一历史趋势.观点:唯物史观.(历史观点或特定历史条件下评价历史人物)2、(2017·新乡许昌平顶山三市高三调研)【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祖冲之,“专功数术,搜拣古今”,广泛收集从上古时代起直到6世纪他生活时代止各种文献资料,进行了认真考察.他还“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在天文历法方面,编制了一部新历法,即《大明历》.曾经设计制造过水碓磨(利用水力加工粮食工具),铜制机件传动指南车,一天能走百里“千里船”以及类似于木牛流马陆上运输工具.最值得一提是,祖冲之将圆周率推算到更加精确程度.据《隋书·律历志》记载,祖冲之确定了π不足近似值3.1415926和过剩近似值3.1415927,π真值在这两个近似值之间,即3.1415926<π<3.1415927,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数学成果,直到约一千年后,才为15世纪中亚数学家阿尔·卡西和16世纪法国数学家韦达所超过.——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祖冲之科学研究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祖冲之在中国科学史上地位.【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祖冲之,‘专功数术,搜拣古今’,广泛收集从上古时代起直到6世纪他生活时代止各种文献资料”可得出注重专攻;根据材料“……进行了认真考察.他还‘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可得出勤于实践;根据材料“在天文历法方面,编制了一部新历法,即《大明历》.曾经设计制造过水碓磨(利用水力加工粮食工具),铜制机件传动指南车,一天能走百里‘千里船’以及类似于木牛流马陆上运输工具.最值得一提是,祖冲之将圆周率推算到更加精确程度”可得出涉猎领域极为广泛.第(2)问为意义类开放型题目,只需根据分值从中国与世界方面论述祖冲之科学贡献即可,难度较低.【答案】(1)特点:注重专攻;勤于实践;善于创新;领域广泛.(2)地位:祖冲之是中国古代杰出科学家;精确了圆周率数值,他数学研究成果长期领先于世界;他为中国乃至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3、(2017·淄博高三模拟)【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明朝中期以后,倭患日益严重.于是撤销了市舶司,海禁更加严厉.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巨商和海盗便和倭寇相勾结,亦商亦盗,兼行劫掠.嘉靖三十五年(1556),戚继光受命任参将,守台州、金华、严州三郡,负责御得到朝廷恩准.1559秋,他亲自来到义乌,招募了三千人,制定纪律,严格训练.戚继光还创造了“鸳鸯阵”战术,将盾牌、长枪、叉、钯、棍、刀等长短武器联合使用,各尽所能,密切配合.1561年,戚继光在浙东先后九战九捷,浙东倭患遂告平息.1562年,戚继光被调入闽,与刘显、俞大猷分三路进攻平海倭寇.次年春,福建倭患被平定.1564年,东南沿海抗倭斗争,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但抗倭战争也使明王朝消耗很大.通过这场战争,使越来越多人认识到开放海禁重要性.明朝廷也鉴于嘉靖时“倭乱”教训,到隆庆时开始部分开放海禁.——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戚继光抗击倭寇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原因及其政治意义.【解析】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得出明朝国势衰微,海防松弛;根据材料“于是撤销了市舶司,海禁更加严厉.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巨商和海盗便和倭寇相勾结,亦商亦盗,兼行劫掠”得出海禁政策实施,商人、海盗与倭寇相勾结;根据材料“明朝中期以后,倭患日益严重”得出倭患严重,威胁国家安全.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得出抗倭正义性;根据材料“1559秋,他亲自来到义乌,招募了三千人,制定纪律,严格训练.戚继光还创造了‘鸳鸯阵’战术,将盾牌、长枪、叉、钯、棍、刀等长短武器联合使用,各尽所能,密切配合”得出戚家军纪律严明,战斗力强;根据材料“戚继准”得出政府大力支持,军民有效配合.第二小问,鼓舞了抗击侵略信心和斗志;有利于东南沿海地区社会稳定;促成政府部分开放海禁.【答案】(1)背景:明朝国势衰微,海防松弛;海禁政策实施,商人、海盗与倭寇相勾结;倭患严重,威胁国家安全.(2)原因:抗倭正义性;戚家军纪律严明,战斗力强;政府大力支持,军民有效配合.意义:鼓舞抗击侵略信心和斗志,有利于东南沿海地区社会稳定;促成政府部分开放海禁等.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789年,华盛顿卓越功勋使他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4月30日,华盛顿在美国当时临时首都纽约宣誓就职.经过八年战争和八年政治动乱美国,问题成山,困难重重,联邦政府必须创建它自己机构.华盛顿使自由派和保守派在内阁中保持了平衡,使全国各地区、各政治集团利益在政府中都能得到均衡反映.在内阁中,华盛顿特别依靠才智超群、精明能干汉密尔顿.汉密尔顿积极大胆地提出了一系列恢复经济、发展工业和贸易、稳定信用雄心勃勃计划.在华盛顿支持和干预下付诸实施有:偿债基金法,由联邦政府偿还战时公私债务;银行法,依照英国英格兰银行为样板,在美国建立全国性合众国银行,以巩固国家信用,稳定货币,活跃国民经济. 还有国产税法、铸帛法及吨船税法等等.他还在第一任期内确立了总统否决权制度,完善了总统制.华盛顿第一任期比较平静且功绩显著.他使美利坚合众国各政府机构建立起来,政府工作走上正轨,并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华盛顿进入第二任期时,内阁意见分歧,党争加剧,作为内阁主要成员杰斐逊和汉密尔顿都提出了辞呈.——据《百度百科》整理(1)根据材料概括华盛顿施政主要成就.(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建国初期华盛顿认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华盛顿使自由派和保守派在内阁中保持了平衡”得出兼顾国内各派政治力量平衡;根据材料“大胆地提出了一系列恢复经济、发展工业和贸易、稳定信用雄心勃勃计划”得出实施恢复经济、发展工业和贸易、稳定信用措施;根据材料“第一任期内确立了总统否决权制度,完善了总统制”得出确立了总统否决权制度,完善了总统制;使美利坚合众国各政府机构建立起来,政府工作走上正轨;根据第二段首句得出“任人唯贤”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华盛顿还不迷恋权力,确立了美国总统连续任期不过两届惯例.第(2)问,“战争时期第一人”:领导美国独立战争,赢得了民族独立;“和平时期第一人”:领导美国政治制度和经济建设;“美国人心中第一人”: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人生态度,以及民主精神是后人学习楷模.【答案】(1)成就:任人唯贤;并兼顾国内各派政治力量平衡;实施恢复经济、发展工业和贸易、稳定信用措施;确立了总统否决权制度,完善了总统制;美利坚合众国各政府机构建立起来,政府工作走上正轨;依照宪法取舍、决断美国“重大问题”;不迷恋权力,确立了美国总统连续任期不过两届惯例.(2)认识:华盛顿是美国著名资产阶级革命家,他领导美国人民打败英国殖民者,赢得了民族独立,无愧于“国父”称号;主持1787年宪法制定,为美国民主建设和资本主义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开启了美国总统连任不得超两届光辉范例;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人生态度,以及民主精神是后人学习楷模.(答出其中三项即可)5、(2017·岳阳高三质检)【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甘地留下了卷帙浩繁言论记录,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他提出,面对强大敌人,斗争唯一武器就是坚持真理与非暴力.他认为,真理是神,非暴力则是追求真理、即认识神手段,甘地认为这是强者武器.在印度这样一个种族混杂、宗教信仰多样、种姓隔离和英国实行分而治之政策殖民地国家,“真理是神”实际上是把印度各种各样宗教信仰“众神归一”,用人民大众熟悉、了解语言和形式,唤起人们在真理旗帜下不分种族、宗教、教派、种姓团结起来,勇敢无畏地追求真理.这无疑是印度资产阶级借以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吸引群众参加反英斗争有效武器.同时因为它提倡非暴力,不仅适应了英国殖民统治下人民被剥夺了武装权利,一直受宗教成见麻痹现实,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被披着议会民主制外衣、富于统治经验殖民者接受;不仅能发动群众,又能始终把群众运动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很适合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既希望利用群众反帝斗争以实现自身政治经济目标,又要防止工农运动深入发展危及其自身利益需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甘地思想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甘地主义影响.【解析】第(1)问特点,根据材料“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可知,甘地思想内容丰富;根据材料“斗争唯一武器就是坚持真理与非暴力……认为这是强者武器”可知,甘地思想核心是真理与非暴力学说;根据材料“‘真理是神’实际上是把印度各种各样宗教信仰‘众神归一’……这无疑是印度资产阶级借以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吸引群众参加反英斗争有效武器”可知,甘地思想适应了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需要.第(2)问影响,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辩证分析得出:其积极性为有利于团结群众参加反英斗争;其斗争方式有利于被殖民者所接受;适应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实现自身政治经济目标需要;促进了印度民族解放运动胜利;其局限性为非暴力宗教色彩迎合了群众蒙昧落后意识,不利于群众真正觉醒;只要发生暴力就停止运动,必然挫伤民族解放运动士气,丧失革命良机.【答案】(1)特点:思想内容丰富;核心是真理与非暴力学说;适应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需要.(2)影响:积极性:有利于团结群众参加反英斗争;其斗争方式有利于被殖民者所接受;适应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实现自身政治经济目标需要;促进了印度民族解放运动胜利;局限性:非暴力宗教色彩迎合了群众蒙昧落后意识,不利于群众真正觉醒;只要发生暴力就停止运动,必然挫伤民族解放运动士气,丧失革命良机.6、(2017·成都高三诊断)【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37年“七七事变”后,侯德榜带领永利碱厂技术人员西迁重庆.由于当时内地盐价昂贵,用传统苏尔维法制碱成本太高,无法维持生产.1938年初,侯德榜决定在四川建厂,生产纯碱.可是当地深井中盐卤浓度低,如用苏尔维法制碱,食盐利用率仅70%.8月,侯德榜率团到柏林考察,拟买下德国人改造察安法专利.但谈判时,德方多方刁难,谈判被迫终止.侯德榜决心要走自己路,开创制碱新路.1939年春,他在采购、通讯条件较好香港设立实验室并深入研究了两份关于察安法专利说明书,规划了新法制碱实验全部内容.经过500多次循环试验,2 000多个样品分析,新工艺流程终于在1940年完成.侯德榜新工艺使得食盐利用率可达98%;食盐中氯不再生成无用氯化钙,而是制成农业用氮肥氯化铵;而且制碱与合成氨联合,简化了生产流程,节省了设备,大大减少了投资.1941年3月,在这国难深重时刻,人们决定将新联合制碱法命名为“侯氏制碱法”.——据李祉川《侯德榜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侯氏制碱法”发明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侯氏制碱法”发明历史意义.【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1937年‘七七事变’后,侯德榜带领永利碱厂技术人员西迁重庆”可以得出抗日救亡紧迫需要;根据材料“用传统苏尔维法制碱成本太高,无法维持生产”“可是当地深井中盐卤浓度低,如用苏尔维法制碱,食盐利用率仅70%”可以得出传统工艺与实际条件矛盾;根据材料“但谈判时,德方多方刁难,谈判被迫终止”可以得出向国外购买专利技术愿望落空.第(2)问,主要从对我国和世界产生积极意义回答,根据材料“使得食盐利用率可达98%”“而且制碱与合成氨联合,简化了生产流程,节省了设备,大大减少了投资”得出自主掌握先进制碱工艺,打破外国技术垄断,推动了我国化工事业进步;创新制碱技术,是世界纯碱工业技术进步新高峰,为世界科技进步作出杰出贡献;根据材料“在这国难深重时刻,人们决定将新联合制碱法命名为‘侯氏制碱法’”得出弘扬民族精神,振奋民众抗日志气,成为宝贵精神财富.【答案】(1)背景:抗日救亡紧迫需要;传统工艺与实际条件矛盾;向国外购买专利技术愿望落空.(2)意义:自主掌握先进制碱工艺,打破外国技术垄断,推动了我国化工事业进步;创新制碱技术,是世界纯碱工业技术进步新高峰,为世界科技进步作出杰出贡献;弘扬民族精神,振奋民众抗日志气,成为宝贵精神财富.。

推荐学习K12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2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岳麓版选修4

推荐学习K12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2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岳麓版选修4

考案[2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本卷共6道大题,每题各15分;做题限时:45分钟。

1.(2018·凉山) (15分)导学号 26813502材料司马谈临终前,执其子迁之手而泣曰:“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这启发了司马迁形成了“大一统”的历史观,并渗透入《史记》的写作中。

《史记》所开创的“纪传体”编写体例,成为两千年来史书的主要体例。

《史记》取材丰富,司马迁充分利用了当时所能见到的书籍资料,国家收藏的档案、民间收藏的古文书传;特别是亲身经历的、从见闻和交游中得来的材料,以及实地调查的材料,又注意鉴别和选择材料,淘汰无稽之谈,不仅增加了史料来源,而且增强了其内容的真实性。

司马迁在撰写过程中,“不虚美,不隐恶”,力求实事求是。

他认为传说中的“三皇”不可信,本纪使不收;有可不疑的地方,则存其疑,不能断定的,则诸说并存。

因而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1)根据材料,概括司马迁的主要史学思想方法。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司马迁的贡献。

(7分)[答案] (1)思想:“大一统”的历史观;多方搜集运用史料;史料考辨;史料实证(实事求是)。

(8分)(2)贡献:开创的史学新体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有助于维护国家统一;推动了史学的发展;传承了中华文化。

(7分)2.(2018·湖南长郡中学)(15分)导学号 26813503材料公孙弘(前202~前121年),字季,西汉菑川国薛县(今山东滕州南)人。

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武帝下诏令各郡国举荐文学之士,菑川国又推举公孙弘。

于是,他西去长安,到主管征辟的太常衙署参加对策。

在这次对策中,他强调应当以儒家标榜的仁、义、礼、智为“治之本,道之用”。

同时,他把法家标榜的法、术、功利糅合到儒家标榜的仁、义、礼、智之中,认为“致利除害”是仁的重要属性,朝廷之上必须是“有功者上,无功者下”。

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高中历史选修(3-4)1.(2018年新课标Ⅱ卷文综历史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颜回,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依然淡泊达观。

颜回天资聪颖,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子贡称赞他,“闻一知十”。

每次谈到他的求学精神,孔子总是不吝赞赏。

颜回尊敬老师,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他践行孔子的学说,认为如果自己的才能智慧能够为世所用,就行其道;不为世所用,则独善其身。

颜回英年早逝。

孔子非常悲痛:“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给予颜回很高的评价。

《魏书》云:“建国纬民,立教为本;尊师崇道,兹典自昔……释莫孔颜,乃其时也。

”颜回自唐代起配享孔庙,与孔子并称“孔颜”,元代被封为“复圣”,对后世影响深远。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颜回成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的原因。

(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颜回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

(6分)【答案】(1)道德品行高尚;天资聪颖,领悟力强;深谙孔子学说,尊师重道;用儒学思想塑造自己的精神;践行儒家学说不遗余力。

(2)孔子对颜回的高度肯定;儒学成为统治思想;统治者的推崇;弘扬儒家道德的现实需要。

2.(2018年新课标Ⅱ卷文综历史16)【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刘基(1311~1375)字伯温,处州青田(今属浙江)人。

他足智多谋,被世人喻为魏征、诸葛亮再世,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元至元二年(1336)任江西高安县丞,为官清廉正直,因打击权贵而名重一时。

但在蒙古贵族眼中,刘基始终摆脱不了”南人”的身份和地位.三十岁时,刘基首次辞职。

在经历了数次重新起用和辞官后,他心灰意冷,隐居青田,期间撰写了《郁离子》,用生动洗练的寓言故事反映元末日益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并为解决矛盾作出了种种设计。

配套K12(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试题

配套K12(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试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016·全国卷Ⅰ]材料随着唐朝的发展,由少数民族将士组成的“蕃兵”“蕃将”,成为唐朝开边拓土的重要力量。

高丽人高仙芝出身于将门之家,唐玄宗开元后期出任安西副都护,镇守西域。

天宝六年(747),高仙芝率一万骑兵,历经艰难险阻,长途奔袭阻断西域商路的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境内),俘其国王。

经此一役,“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附”。

天宝八年(749),高仙芝以石国(依附于唐朝的西域小国)不守蕃属之礼为由,率军征讨,大肆杀掠,掠得大量金银珠宝,“皆入其家”。

石国王子召引大食(阿拉伯帝国)军队进攻唐安西四镇,与高仙芝率领的唐军战于怛逻斯城(在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唐军大败。

自此,唐朝在西北疆域的扩展受阻。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高仙芝成为唐朝名将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高仙芝的功过。

答案(1)背景:强大的综合国力;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对外贸易繁荣;积极的边疆政策;开放的民族政策与用人政策。

(2)评述:维护唐朝的统治;为丝绸之路的畅通与西域稳定做出过贡献;个人贪婪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唐朝的西域开拓。

解析第(1)问,注意设问角度是“背景”,应从当时唐朝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角度概括。

第(2)问,“功”要从维护唐朝统治和为开发边疆做贡献等角度概括,“过”主要结合材料所述事件带来的危害进行归纳。

在评价时一定要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上,坚持以事实为依据。

2.[2016·全国卷Ⅱ][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郑板桥,清代杰出的艺术家、文学家,为“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

他从小生长在农村,历经康、雍、乾三代。

郑板桥提倡“文必切于日用”“笔墨之外有主张”,反对“皆拾古人之唾余”。

他说:“千古好文章,只是即景即情,得事得理,固不必引经断律。

”郑板桥一生最爱画兰、竹、石,其画构图简单、主题鲜明,诗、书、画、印完美结合。

他尤喜画竹,曾在一幅画作上题诗说:“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研究]“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总结题型一从人物的成就角度考查对古代杰出人物的评价[例1](2017·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颜回,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依然淡泊达观。

颜回天资聪颖,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子贡称赞他,“闻一知十”。

每次谈到他的求学精神,孔子总是不吝赞赏。

颜回尊敬老师,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他践行孔子的学说,认为如果自己的才能智慧能够为世所用,就行其道;不为世所用,则独善其身。

颜回英年早逝。

孔子非常悲痛:“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给予颜回很高的评价。

《魏书》云:“建国纬民,立教为本;尊师崇道,兹典自昔……释奠孔颜,乃其时也。

”颜回自唐代起配享孔庙,与孔子并称“孔颜”,元代被封为“复圣”,对后世影响深远。

——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颜回成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颜回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依然淡泊达观”“闻一知十”“行其道”“独善其身”等信息归纳。

第(2)问,根据材料中的“尊师崇道”以及颜回观点中的积极因素来回答。

答案:(1)道德品行高尚;天资聪颖,领悟力强;深谙孔子学说,尊师重道;用儒学思想塑造自己的精神;践行儒家学说不遗余力。

(2)孔子对颜回的高度肯定;儒学成为统治思想;统治者的推崇;弘扬儒家道德的现实需要。

题型二从时代背景角度考查对古代杰出人物的评价[例2](2017·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晋等中原诸国。

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歌诗,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于各国政治现状,他也能做出准确的研判。

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

季札出使途经徐国,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只因要出访他国,未能相赠。

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

随从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季札说,我当初知道徐君喜爱我这把剑,“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背)吾心哉”。

其父吴王寿梦认为诸子中季札年龄最小却有贤能,指定他继承王位。

寿梦死后,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坚拒,“弃其室而耕”,最终王位由其长兄继承。

季札被历代儒者尊崇为“贤人”。

——《史记》(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代儒者尊季札为“贤人”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义。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诗歌,皆能一一点评”“对各国政治现状,他也能做出准确的判断”“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要求季札即位……”等信息,再结合儒家思想的内容进行概述。

第(2)问,根据材料“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大开”,结合其出访背景以及先进文化的认同感来回答。

答案:(1)对儒者所崇尚的礼乐与经典有精深的理解;挂剑于墓,与儒者重“信”契合;拒绝继承王位,符合儒家礼义观念。

(2)显示出中原文化传播到江南,有利于改变中原诸国对江南的认识;有利于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文化认同。

题型三从社会变革角度考查对近现代杰出人物的评价[例3](2017·全国卷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全国解放后,部分城市通货膨胀严重,少数商人投机,哄抬物价。

政务院副总理陈云很快将上海局势稳定下来,进而稳定了全国经济形势。

面对工业化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陈云提出对粮食等主要农副产品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即统购统销,被中央采纳实施。

他在中共八大上系统地提出了改进经济体制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补充一定的个体经营;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为主补充一定的自由生产;在市场方面,国家市场为主补充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

1979年春,陈云指出:“六十年来,无论苏联或中国的计划工作制度中出现的缺点;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他提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必须有计划经济部分和市场调节部分。

——金冲及《陈云传》(1)根据材料,概括陈云的主要经济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陈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贡献。

解析:第(1)问,由材料“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为主补充一定的自由生产;在市场方面,国家市场为主补充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可知陈云的经济思想是计划和市场相结合,计划为主市场为辅。

背景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国际环境、国内形势进行回答。

第(2)问,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需要突破苏联模式的限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等角度组织答案。

答案:(1)思想: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也有市场,计划为主市场为辅。

背景:苏联的经验教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突破了苏联经济模式的限制,提出了许多影响深远的重要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改革开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题型四从时代背景角度考查近代世界杰出人物[例4](2015·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世纪70年代,德国统一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

工业生产中的伤亡事故频繁,工人生活与健康状况不断恶化。

与此同时,工人阶级的力量迅速壮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

1878年,俾斯麦政府强迫帝国议会通过了《非常法》,对深受工人拥护的社会民主党进行严厉镇压。

在《非常法》实行的12年里,许多社会民主党党员被监禁和驱逐,大量拥护社会民主党的工人被解雇,大批报刊、出版物及工人组织被查禁或取缔。

俾斯麦政府也通过立法为工人提供社会保障。

自1883年起,俾斯麦政府相继颁布了《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为工人及其家属、工伤者提供医疗保障,同时也为老年人及伤残者提供养老金和津贴。

——孙炳辉《德国史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俾斯麦政府颁布《非常法》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俾斯麦对工人运动采取的基本政策并加以评析。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19世纪70年代,德国统一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一系列社会问题随之出现。

工业生产中的伤亡事故频繁,工人生活与健康状况不断恶化。

与此同时,工人阶级的力量迅速壮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并联系德国政体的特点概括。

第(2)问,“基本政策”根据材料中的“对深受工人拥护的社会民主党进行严厉镇压”“通过立法为工人提供社会保障”等信息概括;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对上述政策进行评析。

答案:(1)德国统一,经济发展迅速;社会问题凸显,工人生存状况恶化;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人力量壮大,工人组织出现;德国君主立宪政体带有浓厚的专制色彩。

(2)政策:推行《非常法》,镇压工人运动;颁布有关社会保障法令,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评析: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阻碍了工人运动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众生活,缓解了社会矛盾。

一、人物定位首先要从整体上确定评价对象的身份,是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还是兼而有之,以便确定不同的评价标准。

二、人物评价的一般思路评价历史人物,要明白评价对象在历史上做了什么,这样才能做到“史论结合”。

人物事迹的描述,可采用事迹分类法(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阶段分析法(把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成不同阶段,逐段评价其功过是非)、好坏分类法(把人物事迹按照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分类归纳)等。

1.中国古代政治人物。

一般可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归纳其主张和措施,并逐条分析其影响。

分析影响时,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进行考察。

如对康熙帝的评价:纵向看,捍卫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横向看,对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缺少敏感意识,依然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使中国错失发展机遇,因此对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负有一定的责任。

2.中国古代少数民族领袖。

主要看其政治、经济、文化措施对本地区、本民族发展有何作用,对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有何作用,对国家的统一巩固有何作用。

3.中国近现代政治人物。

主要看其主张、措施和行动,对反侵略、反专制、挽救民族危亡有何作用(政治),对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有何作用(经济),对西学的传播有何作用(思想),对维护国家主权独立、探索强国富国之路有何作用(外交)。

4.世界史中的政治人物。

主要看其政治主张、对外政策和行动,对本国家、本民族历史发展进步有何作用(政治、经济、文化等),对本国人民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交往有何作用,对人类社会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进步有何作用。

5.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

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其影响。

从时间上看,有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从空间上看,有对本地区的影响和对世界的影响。

三、人物评价的常用方法1.历史的评价。

把一定时期的历史人物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进行分析评价。

任何人物的活动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我们要理清历史人物与其所处社会历史条件之间的关系,要避免用现代人的标准苛求古人。

“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列宁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都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

2.辩证的评价。

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历史人物,防止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

如秦始皇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结束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对社会生产力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但他的暴政导致秦朝二世而亡。

当然,在坚持“两点论”的同时,还要坚持“重点论”,一般认为秦始皇是功大于过的。

3.全面的评价。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只看一时一事,不能以某一方面代替整体;不能只看其优点、贡献就肯定一切,或者只看其缺点、错误而否定一切,而是要看其一生的全部活动和表现,把握主流,对其功过是非做出恰如其分的、全面的评价。

4.实事求是的评价。

根据历史人物的相关事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避免标签式、脸谱化的评价。

如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加重了民众负担,但从长远来看,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我们不能因隋炀帝功不抵过而湮灭他特定方面的贡献。

5.阶级分析法。

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在阶级社会中,任何历史人物都是一定阶级利益的代表,都是为本阶级服务的。

评价历史人物时,既要看历史人物的出身,更要看历史人物是为哪个阶级服务的。

不能简单地唯成分论,见到属于统治阶级的人物就全盘否定,见到属于农民阶级的历史人物就完全肯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