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小孩的阅读量究竟有多大?
美国各年级教材阅读蓝思指数对照表

美国中学
普通美国学生的阅读能力
美国教材要求的阅读能力
3年级
330L-700L
600L-730L
4年级
445L-810L
640-780L
5年级
565L-910L
730L-850L
6年级
665L-1000L
860-920L
7年级
735L-1065L
880L-960L
8年级
805L-1100L
900L-1010L
9年级
885L-1165L
960L-1110L
孩子如果可以读懂一本英文图书的75%以上,对于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增加学习兴趣感有显着效果。但并不是一定要阅读与本人的蓝思指数相同等级的图书,在本人指数基础上-100L到+50L的范围内,都是适合阅读的。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蓝思分值为880L,因此它被称为880L蓝思书。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标志为950L图书
Lordoftherings,标志为1010L.
美国人一年到底读多少本书呢?

美国人一年到底读多少本书呢?版权声明无需授权即可转载,但请自觉保留以上版权声明。
以下是《七年就是一辈子》中的内容,正式发布时可能会有删改调整……其实,这个问题还不如直接问:“别人到底一年读多少本书?” 不过,“美国人一年到底读多少本书?” 倒是相对比较好回答。
随便在网上搜了一下,挑了个比较靠谱的出处。
以下调查结果来自于 Pew Research Center:Among all American adults, the average (mean) number of books read or listened to in the past year(2013) is 12 and the median (midpoint) number is 5 ––in other words, half of adults read more than 5books and half read fewer. ( /8sLXwr0 )这个调查结果是,美国成年人平均来看大约一年读 12 本书。
首先要明白,调查这事儿,常常并不完全靠谱,很难知道那些填写调查表单的人是否说的是真话。
不能排除有些人不好意思写太少,随便就在真实数字前面加上一个“1”的情况……也肯定有很多人一年到头也没读过一本书,这些人会把平均值拉下来很大一个幅度——因为大量阅读的人在哪儿都是少数。
又搜索了一下,发现同年度,YouGov/Huffington Post 搞过另外一个调查,结果大抵是这样:The results show that a quarter of Americans haven't read anything in the past year but that mostpeople have read at least one book and less than fiftybooks over that time. The margin of error is 3.5%.( /R48jmSA )具体结果是,28% 的人(大约 1/4 多一点)过去的一年中,根本就没有读过任何一本书。
国内外中小学生阅读习惯差异及原因分析研究

国内外中小学生阅读习惯差异及原因分析研究随着时代的转变,中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差异也变得日益显著。
不同国家的孩子读书的方式和习惯各不相同,中国的中小学生阅读习惯与国外的中小学生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
本文将探讨国内外中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差异及原因分析。
一、国内中小学生阅读习惯的现状中小学生是我国的未来,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其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目前国内中小学生阅读兴趣不高,阅读量较少,阅读时间短、阅读深度不够等问题普遍存在。
1.阅读量少调查显示,中国学生的阅读量只有欧美学生的十分之一。
一项统计表明,中国15岁的学生平均每天只阅读17分钟,而欧洲和美国的学生平均每天阅读时间高达70分钟。
2.阅读速度慢中国学生的阅读速度较慢,每分钟只能读60到120个字,而日本的中小学生每分钟可以阅读200个汉字。
3.阅读兴趣低调查显示,中国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只有30%的学生喜欢阅读。
而在欧洲和美国,有超过80%的学生喜欢阅读。
4.阅读内容单一中国中小学生阅读的内容主要是课本和作业,而在国外,中小学生在校外的阅读方面有更多的选择,包括小说、杂志、漫画等。
二、国外中小学生阅读习惯的现状国外许多国家的青少年阅读习惯要比中国的孩子要好,其具体表现为:1.阅读量多欧美学生通常阅读时间较长,每天有1到2个小时的阅读时间,年均阅读量高达70-100本书,其中包括教科书、小说、报纸、杂志、漫画等。
而在中国,中小学生阅读量相对较少。
2.阅读广泛在国外,中小学生在校外的阅读方面有更多的选择,包括小说、科普读物、时事杂志、文化类杂志等各种类型的书籍。
与之相比,中国学生主要阅读课本和作业。
3.阅读速度快许多欧美的中小学生拥有更快的阅读速度,每分钟可以阅读200到300个单词。
4.阅读兴趣高欧美国家的中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要比中国学生高,而且这种兴趣往往可以延续到成年之后。
三、中小学生阅读习惯差异的原因1.教育制度差异此外,在教育制度上,国外中小学的教育注重知识的素质教育和学生个性发展,而国内中小学的教育注重功利性,评价标准为“应试教育”,注重考试成绩。
世界各国读书量对比表

世界各国读书量对比表近年来,读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读书不仅可以拓宽知识面,提高个人素养,还能够培养人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然而,由于不同国家的教育体制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世界各国的读书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下面是一份世界各国读书量对比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各国的读书情况。
1. 中国: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庞大的读者群体。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的图书销售量超过100亿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图书市场。
中国人民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对知识的渴求使得中国的读书量一直居高不下。
2.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人民也非常注重读书。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美国人平均每年阅读的图书数量大约为12本。
而且,美国拥有众多世界知名的大学和图书馆,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
3. 日本:日本素有“书香之国”的美誉,日本人民对于阅读的热爱程度不亚于其他国家。
据统计,日本人平均每年阅读的图书数量超过13本。
此外,日本还有许多知名的书店,如有名的书店「文教堂」,吸引了大量的读者光顾。
4. 德国:德国是世界上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家之一,人们对于阅读的热爱程度也非常高。
据数据显示,德国人平均每年阅读的图书数量大约为10本。
德国还有众多世界著名的图书馆和出版机构,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阅读资源。
5. 韩国:韩国的教育体制十分严格,人们对于阅读的重视程度也非常高。
统计数据显示,韩国人平均每年阅读的图书数量大约为9本。
此外,韩国还有许多知名的图书馆和书店,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阅读环境。
6. 英国:英国是世界上图书出版大国之一,拥有众多著名的作家和图书馆。
据统计,英国人平均每年阅读的图书数量大约为8本。
英国的图书市场非常发达,人们可以方便地获取各种类型的图书。
7. 印度: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主国家之一,拥有庞大的读者群体。
据数据显示,印度人平均每年阅读的图书数量大约为5本。
尽管印度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但人们对于阅读的热爱程度不容忽视。
美国的高中课程很轻松吗

美国的高中课程很轻松吗很多学生会选择去美国读高中,那么美国高中的课程真的很轻松吗?这是很多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
和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我整理的相关资讯,欢迎阅读。
美国的高中课程很轻松吗别以为在国内读高中,整日淹没在各科“题海”中就觉得辛苦,美国高中的作业也不轻松。
美国高中一般都布置什么样的作业呢?中国高中生的家庭作业与美国高中生相比,很难简单用“多与少”衡量。
我国高中生作业,习题和题目要求都在教科书,习题书里,都有标准答案,学生只要按要求去完成,最后得出与标准答案一致的结果就可以了。
而去美国读高中,作业形式灵活,作业内容多,强度也不低,美国小孩每天完成作业也要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才能完成。
最突出的特点是阅读量大,很多作业没有标准答案,尤其是文科类作业,老师只出题目,剩下的事都要靠学生自己去发挥,比如写报告,做项目,演讲等。
有时候一些作业学生很难一个人在家里独立完成,一般由几个同学一起共同研究,合作完成。
美国高中留学家庭作业介绍:英语作业老师除了要留一些生词记忆作业外,大多是要求读教材,读小说,甚至看电影。
要求学生归纳总结出读书摘要,报告和书评。
有的英语作业还让学生作诗,编童话,看名著改编的电影等。
西班牙语作业西班牙语作业也常常别出心裁,超出我国外语作业的定式。
讲课的老师是西班牙裔,老师们会出一些有关拉美西班牙语国家的经济,地理,历史和习俗等常识性问答题。
与国内高中外语教学强调背单词,记语法,读课本等方式相比,美国的外语教学更重视通过一门外语的学习,来了解那个国家的文化,使学生们通过对那个国家文化的热爱和好奇,产生对一门外语的兴趣。
比如一些美国小孩就是出于对中国功夫片和对日本动画片的喜欢,才决定学中文和日文的。
历史作业通常老师会让学生读反映相关题材的小说,看历史纪录片。
比如,老师讲完“珍珠港事件”这段历史后,老师先布置读相关小说“广岛”,再安排学生看纪实片“珍珠港”,从多角度加深学生们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国外全民阅读现状文献综述

国外全民阅读现状文献综述
随着数字化和IT技术的进步,阅读方式和习惯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在国外,人们的阅读方式更加多样化和灵活。
本文综述了国外全民阅读的现状,包括电子书、社交媒体、在线阅读、有声读物等方面。
首先,电子书已经成为国外读者阅读的主要方式之一。
根据2019年Pew Research Center的一项调查,超过20%的美国成年人使用电子阅读器阅读书籍,而这个数字在年轻人中更高。
电子书的优势在于便携、空间占用小、价格低廉等,而且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电子书阅读应用也变得更加便捷。
其次,社交媒体也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阅读的重要途径。
据2019年Pew Research Center的调查,使用社交媒体获取新闻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使用传统媒体的人数。
在社交媒体上,人们可以轻松地分享阅读内容、评论和讨论,增强了阅读的社交性和互动性。
另外,在线阅读也越来越受到欢迎。
在线阅读平台如Amazon Kindle Unlimited、Scribd和Oyster等,提供了成千上万的电子书、杂志和漫画等阅读资源,并且这些平台的订阅费用相对较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
此外,许多出版商和图书馆也提供了免费的在线阅读服务。
最后,有声读物也逐渐兴起。
随着智能音箱的普及,有声读物成为了更加方便和可访问的阅读方式。
Audible是其中最知名的平台之一,提供了数千本有声书和讲座等资源,成为了许多人在开车、健身
或者做家务时的理想选择。
总之,国外全民阅读的现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子书、社交媒体、在线阅读和有声读物等多种阅读方式和平台让人们的阅读更加多样、灵活和便捷。
阅读量最大的国家世界各国读书数量排名

【阅读量最大的国家】世界各国读书数量排名虽然我们一直提倡多读书,读好书,但真正能做到的人极少。
特别是下面整理出来的人均阅读量更是震惊,阅读量最大的地方主要盛产聪明的犹太人,吓得我默默放下了手上的手机。
阅读量最大的国家--以色列除了学校强制的读书以外,毕业以后,很多人都不再愿意读书了,甚至几年都不读一本书。
下面是世界各国读书排名数据,可以明显看出,我们国家和世界上其他国家差距有多大。
中国人均阅读量4.35本;日本40本、韩国11本、法国20本、以色列60本。
2021年我国国民对个人阅读数量评价中,只有1.2%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多,7.6%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比较多,50.7%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另有40.5%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量一般。
对于个人总体阅读情况,有21.2%的国民表示满意(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有20.9%的国民表示不满意(比较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另有57.9%的国民表示一般。
联合国对世界500强企业家读书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的数据:日本企业家一年读书50本,中国企业家一年读书0.5本,相差100倍。
相关国家每年人均购书量的数据:以色列64本、俄罗斯55本、美国50本,而中国平均每人每年购书不足5本。
从上面这些数据可以明显看出,我们中国的人均读书量少的惊人。
阅读量大的好处这要看你读的是什么样的是什么书了,不同的书给人提供的是不同的东西。
比如你看的是与职业有关的书那么你就可以运用到实际中来呀,看一些比较深厚的物理书可以帮助你转变一下看问题的一种思维,看一些古典文学方面的书可以提高个人的文学素养、陶冶情操,看新可以让你了解当日最新的事物、国家的经济、世界的局势呀。
当你很不高兴时可以选搞笑的书来看一看以转变一下心情,当看一些唯美的诗篇时你个人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这比较浪漫的东西影响。
反正一句话就是人必须要读书,读好书,不然你只会是一个愚昧无知的人,学无止境。
看全世界人均年阅读量TOP2是如何读书的1.人均年阅读64本的犹太人犹太民族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但犹太人民凭着自己的聪明智慧,无论在全球金融界还是科学界,都卓有建树,这与犹太人独特的家庭氛围相关。
美国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美国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作者:欧孔群来源:《广西教育·D版》2017年第12期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新近的调查结果表明,美国孩子具有比世界其他任何国家的同龄孩子更强的阅读能力,例证之一:同样是小学四年级学生,能阅读中等难度的成人报纸者在美国孩子中占78%,能阅读难度较高的文学名著者占46%,这两个数据比国际平均水平分别高出27个百分点和21个百分点。
阅读对学生的成长十分重要,老师们都希望通过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却不知从何下手。
下面,我们来看看美国的做法。
阅读是主流教学活动美国小学生入学时都会获得这样一件装备——一张印有自己姓名和学号的图书证。
在校学生每周一可以到学校图书馆登记借书,带回家阅读,到周五再归还。
学生每周可以借一本书,每升高一个年级,最大借书量就增加一本。
学校图书馆的阅读资源质优量足,不同难度的书比例适当,比如,美国知名的儿童阅读品牌“I Can Read”的分级读物就有很多册。
美国学校还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在午休时间,允许学生自由出入图书馆,学生在图书馆阅读纸质书籍,或使用电脑阅读电子儿童读物。
美国的小学每天安排大约20分钟的阅读时间。
每班给每个学生配备了一个放书的收纳盒,里面放着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阅读需求提供的约10本读物,每月更新一次,学生可自由取阅。
在阅读方面,一年级主要由教师给学生阅读;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教师会挑选一些趣味性强且便于表演的绘本,鼓励学生阅读和表演;中高年级基本由学生自主阅读。
此外,美国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天就有必须完成的课后阅读作业,如二年级学生每天必须完成15分钟以上的阅读作业等。
学生每日阅读时间随年级增加。
除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传统图书馆,很多美国学生还通过学校统一购买的账户,将电子有声图书馆作为阅读平台。
电子有声图书馆有分级阅读教材,教材从aa至z共计27个级别,每一级约有17本读物,这些读物难度适中,主题多样,学生读到最高一级,可积累约5 000个单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小孩的阅读量究竟有多大?
美国小孩的阅读量究竟有多大?
六岁的时候,女儿曾经上过一个课外的阅读辅导班,老师给了一个三百本书的单子。
她差不多用了不到一年时间把那里面的书都读了一遍,但她不是很喜欢,因为虽然故事是写给小孩子看的,但很多都涉及到美国的历史,对她来说题材可能太过严肃了些。
不过当时最让我吃惊的是这份名单揭示出的美国孩子的阅读量。
在我的印象里,我从小到大好像都没有读过这么多书。
就是从那时开始,我开始关注女儿的阅读。
她上学的时候老师要求每天至少读十五分钟的书,现在读的书一般二百页左右,每页大概二百字上下。
我从来没有数过她到底读过多少本,但如果按平均每两天读一本来算,一年应该可以读到二百本的样子。
其实为了保护女儿的眼睛,我们是严格限制她的读书时间的,加上平时活动较多,平均每天也就是读半个小时,周末和寒暑假会多一些。
她的一个同班同学,她妈妈说她放学以后就开始读书,而且一读就是几个小时。
我也经常看到那个女孩子抱着厚厚的书(七八百页吧)。
所以我女儿的阅读量在同龄人里最多算个中等。
据我的观察,美国小学生的阅读量大不仅仅是老师和家长在起作用,更多的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
数量庞大,引人入胜的青少年读物
女儿喜欢看疑案和推理小说。
以前我担心万一有一天她把喜欢的适合她水平的小说都看完了怎么办。
后来查了一下,发现我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从四年级到六年级的疑案小说足有四千本之多。
就算她每年读四百本,也要十年才能读完。
这些书很多都是系列书,
绝大部分是美国儿童作家的原创。
从女儿的表现就可以看出这些书是多么的引人入胜。
你要是让她做道数学题,弹个琴什么的,她立刻就说浑身这儿也疼那儿也疼,可你要是仍给她一本小说,她立刻哪儿也不疼了,除了翻页,她都能如木雕泥塑般坐那儿一动也不动,就是外面宇宙大爆炸了,都休想撼动她。
有一天还无限深情地说她的愿望就是希望生命中的每一分钟都能用来读书(是读小说)。
列举几个她最喜欢的系列书:
Nancy Drew Mystery Stories
Boxcar Children
Mary Kate and Ashley books(including Full
House)
Baby-sitters Club
Baby-sitters Little Sister
Agent Amelia
Alice Miranda
My Weird School
A to Z Mysteries。
严格的青少年图书分级制度
和电影一样,美国的青少年读物也是分级的,但比电影的分级要细多了。
举例来说,如果一本小说的级别是4.5,那就意味着一个进入四年级已五个月的学生应该可以独立阅读这本书。
这样的分级十分具有指导意义,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挑选难易适中的读物,也可以不用担心书的内容是否少儿不宜了。
学业负担小使大量阅读成为可能
女儿到目前为止每天几乎是没有作业的,寒暑假更是如此。
这就使得她可以把全部时间用在读书上(如果我们允许的话)。
所以说美国学生的作业太少从某种程度来说并不完全是坏事。
服务超好利用率极高的公共图书馆
说到孩子的阅读,不能不提到美国的公共图书馆,因为它功不可没,贡献巨大。
美国的公共图书馆极为普及。
举个例子,我家东西五里的范围内,有两个沃尔玛的大型超市,但我所知的图书馆就有三个,其中一家在全市有四十个分馆,但只有一家分馆离我们很近,也是我们用得最多的一家。
我们是很少到图书馆现场去找书的,那样会很耽误时间,效率也低。
女儿每次都是在家里把她想借的所有书直接发到图书馆的网站上(每次她都要借二十几本的样子),并且指定要到哪个分馆去取,然后就该干嘛干嘛。
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会一本一本的帮她找好,如果有的书这家分馆没有的话,他们就从其它的分馆调来。
一般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所有的书就陆陆续续的到了她指定的分馆。
每到一批书,都会有图书馆的自动系统的通知,我们直接去取就是了,省时又省力,而所有这些服务都是免费的。
美国的公共图书馆不仅十分普及,而且利用率极高。
小到蹒跚学步的孩童,大到做着轮椅的老人,都是图书馆的常客。
经常看到父母们带着孩子,一麻袋一麻袋的借。
越大的图书馆对借书的限制越少。
离我家最近的一个图书馆规模不是很大,每次虽然可以无限制的借书,但是属于同一个系列的书一次最多只可借五本。
而那个有四十个分馆的则没有任何限制,藏书又全,所以我们更喜欢去那一家。
算下来在四年的时间里,保守估计女儿应该读了一千本书了(其中一半是一百页左右的),按每本书最低五美金计算,这一千本书至少要五千块,而我们却没有为它们花半分钱,因为它们全部来自于图书馆。
如果是全部自费的话,女儿读书的数量肯定要大受限制了。
除了支持学校的书展,我们是很少给她买小说的。
每一年的暑假,各个图书馆都会搞各种各样的针对孩子们的阅读活动,读的越多得到的奖励也越多。
奖品都是当地的商家捐助的,小奖有各种小玩具,大奖有儿童自行车,游乐园门票等等。
由此可见,孩子们的阅读也是有社会支持的。
其实鼓励人们多借书也是图书馆的生存之道。
美国的公共图书馆一般是由政府出资的,是否可以继续享受财政支持和享受多少取决于该图书馆的图书流通量,而图书流通量是评价图书馆各项工作质量的主要指标。
一旦流通量下降,这个图书馆就会失去政府的扶持,面临关门的危险。
美国有很多这样的机构,表面上看是政府出钱,实质上拿政府的钱也有很多先决条件。
美国政府不会做冤大头,你经营不好了我就撤资,所以这些机构一点不敢麻痹大意的。
不过这些公共图书馆有一个缺陷,就是专业藏书不多。
原因我想是因为美国的专业书籍比小说要贵多了,借的人又只是特定的一群人,成本高又不符合大幅增加图书流通量的要求,所以专业书还得自己买,好在女儿现在还不需要这些。
学前班就开始学习如何利用图书馆的资源
正因为图书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孩子们从很小就开始学习如何利用图书馆的资源。
一般美国的学校里都有图书馆,象我女儿从五岁上学前班开始每个星期就有一个小时是在校内图书馆度过的。
他们学习怎样使用计算机来查找图书,图书馆的基本设置是怎样的。
每个学生每星期都要从校内图书馆借一本书,第二个星期归还,否则就不允许再借新书,这样培养了学生们从小守信用,负责任,爱护公共财产。
校内图书馆的设置和外边的图书馆是一样的,所以当他们熟悉了学校的图书馆后再到校外的图书馆便会觉得轻车熟路。
女儿从一年级开始就已经独立使用校外图书馆而不需我的帮忙了。
上面说的仅以我女儿的情况为例。
很多调查显示,美国有很多孩子的阅读量还达不到要求,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孩子,也就是说家庭和周围社会的小环境对阅读习惯的培养是有影响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国孩子的阅读是有着强大的硬件和软件做后盾的,这里面有美国政府的巨额投入,有儿童作家的倾情奉献。
有了这些,想不爱上阅读都难。
momofabc
学习策略的器、技、术和人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线路设计)及其他
一、称之谓器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如,《建立自身知识结构体系的方法》、《错题本制作与错误类型分析》方法。
掌握了,能让人轻松和快乐学习
二、称之谓技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如,语文的复习策略、数学的复习策略。
掌握了,能让人找到学习的感觉
三、称之谓术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如,选择题解题技巧(1)、推理练习题解题技巧(13)、判断题改错题解题技巧(12)。
掌握了,能给人一些感觉
四、他人的成功方法
五、为什么很努力了,还不能成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六、如何做到(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七、心理(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八、作息(身体、生理的影响)
九、记忆等
十、家长的事
十一、高考志愿填报与学业规划
十二、饮食与迎考
十三、人生职业规划初步(人生发展线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