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足迹教学设计 (3)

合集下载

成长的足迹-苏少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成长的足迹-苏少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成长的足迹-苏少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理解音乐节奏强弱和持续时间的概念。

•学习和掌握拍子的演奏和节奏乐器的基本操作。

•学会听取音乐元素中的高低、快慢和节奏的变化。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听力和手脑协调的发展。

•提高学生合作配合和团体表现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欣赏和表达音乐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引导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挑战。

•培养学生勇于表达和展现自我。

2.教学重点和难点2.1 教学重点:•听取和感知音乐元素中的高低、快慢和节奏的变化。

•掌握拍子的演奏和节奏乐器的基本操作。

2.2 教学难点:•在较快的速度下准确地演奏乐器。

•听取和感知音乐中复杂的高低和节奏的变化。

3.教学内容及步骤3.1 教学内容:•歌曲:踏雪寻梅。

•乐器:鼓、铃、木鱼、手鼓。

3.2 教学步骤:•步骤一:伴随歌曲节奏轻微步伐行走,引导学生感知音乐中轻重缓急的变化;•步骤二:讲解木鱼的基本操作,并演示使用;•步骤三:合乐团,学生轮流演奏木鱼,其余同学伴随歌曲的节奏伴奏演奏铃和手鼓;•步骤四:讲解鼓的基本操作,并演示使用;•步骤五:合乐团,学生轮流演奏鼓,其余同学伴随歌曲的节奏伴奏演奏铃和手鼓;•步骤六:教师带领全班进行汇总练习,学生们轮流演奏乐器和伴奏。

4.教学评价评价方法:•学生完成单项技能练习的效果;•学生团体合奏的表现效果;•学生对音乐元素变化的感知效果;•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效果。

5.课堂延伸在教学结束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自由发挥乐器和伴奏的组合,或者让学生们创作出一首自己的歌曲来演奏和表现。

这样不但能够有效的巩固和提升学生们对音乐的理解,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6.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同学在节奏比较快的时候存在跟不上的问题,对于这种情况我需要在下一次课前加强教学,提高学生们的操作技能和反应速度。

同时,在教学中我也发现了学生们的合作配合精神比较欠缺,这也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们更好的相互合作和协作。

成长的足迹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成长的足迹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教 学
重难点
经过分组讨论、心得分享,自在发言等方式,使先生进一步感受小先生
活的美好与难忘,感受同学间的友谊与关怀,爱护保重一切的记忆与经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活动法,小组分享法
教学用
具预备
1、小学六年来先生参加活动的照片或者是与家人的合影。
2、研读教学活动设计及相关补充材料。
3、成长路线图。
教学过程
3、展现动态图片,列举小时分听过的歌曲和玩儿过的游戏,请先生补充。(经过游戏将同学们带入小时分的场景,使同学们用身临其境来感受。)
补充:光阴似箭,稍纵即逝,大家很快就要结束小学的学习生活迈入中学校。在小学六年的光阴里必然发生了不少值得你回味令你难忘的事情。刚刚听了童年这首歌这首歌,又回忆了这么多游戏,同学们只是这样回忆可能会觉得有些枯燥,如果能与你的同学、老师一同感受当时的场面,那该多好啊。
4、请先生将记录小先生活的同学情谊(或者是家庭合影)的照片贴在课本39页空白处,补充相关内容。先在小组内分享照片背后的故事,然后推选出一个代表在全班分享。(用小组分享的方式进行课堂活动,突出先生的主体性,使先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5、课件出示成长路线图。请同学拿出手中的图纸,按照要求填写。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每组推选一个同学在全班进行分享。
活动评估: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0 成长的脚印
一、预备活动:
二、发展活动:
三、综合活动:
四、活动评估:
课 题成长的脚印教学 Nhomakorabea目

知识与技能:
回忆小学阶段美好的光阴,回顾与分享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
和同学畅谈本人成长的故事,共同寻觅班级“成长的脚印”。
过程与方法:

成长的足迹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成长的足迹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阳光洒满大地,天空蔚蓝无云,我们正值最繁花年华的季节,我们正处在法制健全的社会,我们正生活在无数人宠爱的家庭里,但我们却仿佛永远不知足般的一味向别人索取着,一味的享受着,却不知如何运用自己这锦绣年华,更不知如何绽放自己这青春的色彩。
如今的我们,拥有着大把的青春,无法感受时间由指尖溜走的感觉,亦无法感受流年飞雪的喘息,我们盘桓在青春的时光里,肆意的践踏着生活,不去想象以后的时光,不去理会时间的流逝,但最终这不是我们想要的。所以又如何甘心我们的青春这样流逝;如何甘心我们的时光如同流星。因此,我们奋起、我们展翅,只为我们不甘愿虚度光阴,放弃生活,埋没拥有着青春活力的自己。
阳光洒满大地天空蔚蓝无云我们正值最繁花年华的季节我们正处在法制健全的社会我们正生活在无数人宠爱的家庭里但我们却仿佛永远不知足般的一味向别人索取着一味的享受着却不知如何运用自己这锦绣年华更不知如何绽放自己这青春的色彩
成长的足迹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成长的足迹主题班会教案1
今天,站在这里,想讲几个故事: 首先是关于成长的: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1)主持人致辞,引出班会主题,并介绍到场老师
(2)青春感言(向班级征稿)
(3)歌舞表演,歌唱青春
(4)话剧或小品表演(突出成长路上的喜与忧,应该以忧为主,选取感人的故事。) (5)游戏(根据时间长短任选,建议第三个很有效果的):
①默契大考验之叠报纸。(一分钟内、三人搭配,两人放报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人表述纸上内容,猜得一题折一下报纸,答完8题仍能站立在报纸上者胜)胜者奖品.败者扎发 画眉3—5次 ②抢凳子,(8人一组7櫈,两组,每次淘汰一人)胜者奖品,败者扎发 画眉 两组一次2—3次
三、班级成长回顾。
(团支书分别就入校来几次大的集体活动,给予点评,引导讨论)

成长的足迹-苏少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成长的足迹-苏少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成长的足迹-苏少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1. 知道怎样用简单的旋律形式表达情感。

1.2. 能够简单演唱节奏和三度音程。

1.3. 能够正确唱出前奏和主歌。

2. 过程与方法2.1. 培养学生注意音乐的自然流动环境。

2.2. 鼓励学生多次尝试演唱,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

2.3. 鼓励学生和小组成员探讨和分享音乐心得体会。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3.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2. 鼓励学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声。

3.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会团队合作共同创造美好音乐。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1. 学生能够正确唱出前奏和主歌。

1.2. 学生能够简单演唱节奏和三度音程。

2. 教学难点2.1. 学生能够用简单的旋律形式表达情感。

2.2. 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演唱方式。

三、教学内容1. 课程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苏少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成长的足迹》。

2. 教学步骤2.1. 热身唱歌本节课的热身唱歌《共同的节奏》,教师带领学生在旋律和节奏上感受音乐的自然流动。

2.2. 认识歌曲让学生先听歌曲,并画出旋律线条,了解歌曲的简单结构。

2.3. 学习歌曲教师按照节奏和三度音程的步骤,带领学生分别练习前奏、主歌和间奏部分,同时要求学生注意歌曲的情感表达。

2.4. 小组探讨和演唱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探讨和分析歌曲,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演唱。

2.5. 全班合唱最后,教师让全班学生一起合唱,让学生感受到歌曲的美妙之处,同时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反思经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歌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体会到了音乐的情感表达。

在教学中,我也发现了学生的局限性,例如学生对旋律线条的理解不够深入,或者演唱方式过于局限。

因此,下节课的教学中,我将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演唱方式,鼓励他们在合作中发掘个人潜力,共同创造美好的音乐。

心理健康教育成长的足迹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成长的足迹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成长的足迹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应对方法。

3. 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和正确的心理调适能力。

4. 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情绪管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影响。

3. 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应对方法。

4. 自我意识和情绪管理的培养。

三、教学重点1. 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应对方法。

2. 自我意识和情绪管理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教学法:通过模拟不同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和理解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自由讨论和交流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观点交流。

五、教学过程第一节:心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15分钟)1. 引入:通过自我介绍和小组交流,了解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水平。

2. 导入:介绍心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并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素材。

3. 教学活动:利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让学生参与游戏和角色扮演,体验心理健康问题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4. 总结:带领学生总结心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和感受。

第二节: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影响(20分钟)1. 引入:通过展示案例和相关新闻报道,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2. 导入:列举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学习压力等,并说明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 教学活动:利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原因。

4. 总结:带领学生总结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预防和解决这些问题。

第三节: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应对方法(25分钟)1. 引入:通过问题导向和引导式提问,激发学生思考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应对方法。

2. 导入:列举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应的预防和应对方法,并提供相关案例进行说明。

3. 教学活动:利用情境模拟教学法,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演绎不同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过程。

六年级下成长足迹教案

六年级下成长足迹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成长的定义和特点;2.掌握个人成长的条件和方式;3.通过分享和交流,增强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学习并理解成长的概念;2.掌握成长的条件和方式。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分享和交流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PPT以及教学素材;2.学生准备好自己的成长经历。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孩子成长图,并询问学生他们对成长的理解。

2.学习成长的概念(15分钟)教师通过PPT介绍成长的定义和特点,并与学生共同总结成长的过程。

3.分享个人成长经历(20分钟)学生分小组,每个人依次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

教师引导学生自信地讲述自己的故事,并鼓励其他同学积极倾听和提问。

4.探讨成长的条件和方式(20分钟)教师提问:你觉得成长需要什么条件?学生逐个回答。

教师通过引导,总结出成长的条件和方式,例如:努力学习、勇于尝试、相信自己等。

5.合作游戏:共同成长(2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游戏。

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关卡,小组成员需要共同解决问题才能过关。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合作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和分享。

6.总结(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教学内容,总结成长的概念、条件和方式,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七、课后拓展:1.让学生完成一篇关于自己成长的作文,记录自己的成长点滴;2.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记录下来并进行交流。

八、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成长的定义和特点,掌握了个人成长的条件和方式。

通过分享和交流,学生增强了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互动,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教师在训练学生分享和交流的同时,也引导学生倾听和提问,增强了学生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同学,可能存在成长经历隐私的问题,需要尊重学生的自愿原则,确保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感到安全和舒适。

人教版六下语文主题学习成长足迹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下语文主题学习成长足迹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下语文主题学习成长足迹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版块一《成长足迹》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学习阅读材料教学目标:(1)课文分别写了作者小学生活的哪些人、哪些事,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2)课文中有哪些难懂的字词,你是怎样解决的,(3)课文中有哪些你觉得读起来很有意义的句子给大家分享;有哪些难懂1.通过学习“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不同时代的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老师、同学的情感。

2.在阅读的基础上,勾起对自己往事的回忆,激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和表达的愿望。

3.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感情的。

教学重点:让学生回忆美好的小学生活,用心感受老师的辛勤耕耘,在浓浓的师恩中找寻成长的足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古今中外的人们都是一样的,对自己的小学生活充满了怀念,对母校、老师、同学充满了感情,无论走在世界什么地方,小学生活的人、事、物总是最亲切的。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组不同时代的作者回忆自己难忘的小学生活的文章。

二、自主学习—————————————————————————————————————————————————————1.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自主阅读,解决疑难生字词。

2.自主思考(4)由故事中的人物你想到了自己的哪些往事, (5)作者用了什么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展示交流1.《难忘的启蒙》中,老师给了作者哪些启蒙,为什么让作者难忘,表达点拨:这是一篇回忆启蒙老师的文章。

作者重点回忆了抗日讲演比赛、老师对自己的两次批评、对日语课的抵制三件事,表现了启蒙老师强烈的爱国精神和严谨的教学作风。

2.《老师领进门》中,老师把作者领进了什么之门,你对此有什么感想,点拨:文章叙述生动,行文简洁。

作者深情地回忆了童年时代在启蒙老师的启发引导下,从小受到文学感染,在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字里行间表达出对启蒙恩师的尊敬、热爱、感激之情。

3.你喜欢《新来的王老师》吗,为什么喜欢这样的老师,你遇到过这样的老师吗,给大家说一说。

成长的足迹教案

成长的足迹教案

《成长足迹》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充分运用多种语文形式,让学生回忆美好的小学生活,用心感受老师的辛勤耕耘,在浓浓的师恩中找寻成长的足迹,并以此为动力,继续前进。

2.通过对活动过程的阶段性回顾、个性化汇报展示,使学生体验探究的成就感,培养其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3.通过引导学生分类筛选评语、给相片加小标题、个性化作文,培养学生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表达能力.4.承前启后,为下阶段的活动做好铺垫。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时光匆匆,光阴似箭,转眼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

太多的喜悦,太多的怀念,太多的感恩,太多的留恋,此刻我们有太多的话要说,让我们一起回顾六年的成长经历吧!2.制订活动计划:(1)阅读“活动建议”,明确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2)浏览“阅读材料”,了解可以参考哪些材料。

3.根据“活动建议”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开展哪些活动。

A.小组讨论:可以有哪些活动计划。

B.通过交流筛选可以活动的项目,并通过自由报名,和自由组合的方式确定活动小组的成员。

4.制订和交流活动计划。

5.共同审查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对此进行修改。

二、走进名家的小学回忆。

1.阅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

2.交流阅读收获:从主题上看:《难忘的启蒙》——赞扬老师满腔的爱国热情和严谨的教学风格;《老师领进门》——回忆老师的才华横溢和对学生的循循善诱;《作文上的红双圈》——难忘当年老师对自己的鼓励。

从内容上看:回忆老师的教诲——《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新来的王老师》和《作文上的红双圈》;记录同学——《忘不了的笑声》。

3.交流作者写法。

三、深情的诉说——说说自己成长的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

1.观看《深情的诉说》2.交流成长的足迹——难忘的小学生活:①同学情深②师恩难忘③集体记忆3.交流——一张难忘的照片;①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

②小组交流,全班评点。

③当堂习作。

④小结。

四、制作成班级纪念册。

1.讨论制作分工。

《成长足迹》 教学设计

《成长足迹》 教学设计

《成长足迹》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能够有条理地讲述重要事件和感受。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选材、组织语言和表达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个人分享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回忆和思考。

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学会倾听和评价他人的成长故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成长的美好与不易,增强自信心和对未来的期待。

培养学生珍惜时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梳理自己的成长脉络,选择有意义的经历进行写作。

指导学生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表达成长中的感受。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成长经历中的情感和价值,避免写作内容的空洞和肤浅。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写作练习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播放一段关于成长的视频,如儿童逐渐长大的照片集或动画片片段,引起学生对成长的关注和兴趣。

然后提问:“同学们,看到这些画面,你们想到了自己的成长吗?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有许多难忘的事情吧。

”2、回忆与分享(15 分钟)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回忆自己从幼儿园到现在的成长历程。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件成长经历,可以是学会了一项技能、交到了一个好朋友、克服了一个困难等等。

教师巡视各小组,倾听学生的分享,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鼓励。

3、写作指导(15 分钟)(1)引导学生明确写作的主题是“成长足迹”,可以选择一件或几件具体的事情来写,突出自己在这些事情中的成长和变化。

(2)强调写作的顺序,可以按照时间顺序、事情发展的顺序或者自己的情感变化顺序来组织文章。

(3)提醒学生注意描写细节,如当时的环境、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自己的心理活动等,使文章更加生动、真实。

(4)鼓励学生在文章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可以是喜悦、悲伤、感动、自豪等。

4、写作练习(20 分钟)学生根据讨论和指导的内容,开始动笔写作。

教师在教室里巡视,及时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

成长足迹教学设计

成长足迹教学设计

成长足迹教学设计(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成长足迹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成长足迹教学设计范文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一、激情谈话,导入主题六年了我们聆听着老师的教诲,与同学一起学习、劳动、游戏。

今天就让我们的思绪尽情驰骋,从记忆中搜寻最让你心动的情景,让我们一起分享那一个个印象最深的老师、同学,一件件难以忘怀的事吧。

二、勾起回忆,引起共鸣⒈想想在小学生活里,曾经发生过哪些让你难忘的人或事?可借助照片,小组互说。

⒉全班交流。

⒊根据交流,小组内完成下面的表格。

难忘的小学生活类别内容难忘的理由难忘的老师难忘的同学难忘的一节课难忘的一次活动难忘的运动会难忘的文艺演出难忘的……三、例举点拨,学生习作⒈师以《我的启蒙老师》引导。

⑴解题:从题目上看,这片作文有什么特点(写人的记叙文,“老师”前面有两个定语“我的”、“启蒙”不要随意漏掉一个定语。

)⑵可以写哪些老师?凡是初学一门知识,使你得到基本的入门知识的人,就是启蒙老师。

可写文化课的老师,也可写科技小制作的启蒙老师,唱歌跳舞的启蒙老师,体育运动的启蒙老师……⑶在习作中我们都可以写些什么怎样写可以写记忆中启蒙老师那些最使自己感动的事,通过这些事情来说明是启蒙老师的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诲,才将你领进门的。

可以通过语言、动作、肖像等描写刻画启蒙老师。

⒉出示范文,体会写法。

(见附录)⒊学生选题构思习作。

四、交流评议,修改誊抄第五课时(活动课:畅谈成长足迹)活动目标⒈知识与能力⑴和同学们一起畅谈自己的成长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

⑵表达要条理清晰,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

⒉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回忆畅谈。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畅谈“我的成长故事”,学会感恩。

活动准备学生相关收集资料活动过程一、导语激情成长的过程中,有鲜花,也有荆棘;有欢笑,也有眼泪。

但无论酸甜苦辣,都将成为珍贵的回忆。

成长的足迹教案

成长的足迹教案

成长的足迹教案教案标题:《成长的足迹》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成长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自身成长的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成长的定义和意义。

2. 探索自身成长的过程和经历。

3. 分享和讨论成长的足迹。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例如学会走路、学会读书等。

2. 提问学生对成长的理解和感受,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主体活动:3. 学生分组分享自己成长的足迹,可以通过绘画、写作、口头表达等形式展示。

4. 学生互相观察和倾听,提出问题和分享自己的经验。

5.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共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成长之路都是独特的。

拓展活动:6. 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探索成长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7. 学生分享并讨论如何克服困难和挑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8.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和建议,给予肯定和指导。

结尾活动:9. 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足迹,思考并写下对未来成长的期许和目标。

10. 学生展示自己的期许和目标,互相鼓励和支持。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分享和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2. 评估学生对成长意义的理解和对自身成长的思考。

3. 评估学生在拓展活动中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资源:1. 图画纸、彩色笔、绘画工具等。

2. 讨论和分享的话题和提示卡片。

3. 学生的成长足迹展示材料。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写作、摄影、录音等形式记录自己的成长足迹。

2. 学生可以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地,了解他人的成长历程和成功故事。

3. 学生可以组织成长经历分享会,邀请家长、老师和同学参与。

教案撰写者:教案专家。

成长足迹教案

成长足迹教案

成长足迹教案教案标题:成长足迹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成长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3. 通过记录和分享成长足迹,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发展。

教学重点:1. 学生对成长的理解和认识。

2. 学生对自身成长的反思和记录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自我反思。

2. 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成长足迹的记录和分享习惯。

教学准备:1. PPT或黑板。

2. 学生笔记本或成长日记。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展示一张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成长的含义和重要性。

2. 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介绍成长的定义和不同层面的含义,如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交等。

2. 引导学生思考成长的标志和表现形式。

三、成长足迹的意义(15分钟)1. 解释成长足迹的概念,即记录个人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和经历。

2. 分享一些成功人士的成长足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四、自我反思与记录(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成长过程,包括成功和挫折。

2. 帮助学生建立自我反思的习惯,可以通过写日记、画画或拍照等方式记录。

五、成长足迹的分享(15分钟)1.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成长足迹与同学分享,可以通过口头交流、展示作品等形式。

2. 提供积极的反馈和鼓励,促进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发展。

六、总结与展望(5分钟)1. 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鼓励学生继续记录和分享自己的成长足迹,并期待未来的发展。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庭和社交圈中分享自己的成长足迹。

2. 组织成长足迹展览或分享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长历程。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

2. 收集学生的成长足迹记录和分享作品,评估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记录能力。

教学反思: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和记录自己的成长足迹,培养其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自我反思和分享,可以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发展。

《成长的足迹》教学设计

《成长的足迹》教学设计

《成长的足迹》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成长的足迹》绘本故事阅读一、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阅读绘本故事《成长的足迹》,能够理解成长的过程中面临的种种困难及解决方法。

2.学生能够从故事中体会到成长的意义和价值,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3.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和个人写作等形式,培养阅读和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成长的认识和理解。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辨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成长的足迹》绘本故事。

2.学生作品展示板。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1.准备一些学生常见的成长困扰问题,如考试不理想、和同学矛盾等,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并让学生展开讨论。

引导学生认识到成长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扰和挑战。

2.引入绘本故事《成长的足迹》的主题,并提问学生:“你们觉得什么是成长?”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记录学生的回答。

步骤二:阅读与理解(20分钟)1.给每个学生分发一本绘本故事《成长的足迹》。

2.学生自主阅读绘本故事,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4.回到全班,让学生依次分享自己的思考,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找到成长的意义和价值。

步骤三:讨论与写作(30分钟)1.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问题:“主人公在成长的过程中面临了哪些困扰?他们是如何克服这些困扰的?”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3.学生个人写作,让学生以“成长的足迹”为题,写一篇关于自己成长经历的作文。

步骤四:展示和总结(15分钟)1.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作品,引导学生相互欣赏和评价。

2.提问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你们都面临了哪些困扰?你们是如何克服这些困扰的?”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和解决方法。

3.总结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绘本故事《成长的足迹》理解成长的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成长足迹_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成长足迹_人教新课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成长足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充分运用多种语文形式,让学生回忆美好的小学生活,用心感受老师的辛勤耕耘,在浓浓的师恩中找寻成长的足迹,并以此为动力,继续前进。

2.通过对活动过程的阶段性回顾、个性化汇报展示,使学生体验探究的成就感,培养其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通过引导学生分类筛选评语、给相片加小标题、个性化作文,培养学生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表达能力。

4.承前启后,为下阶段的活动做好铺垫。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这段时间为了制作好我们的成长记录册,大家都在积极地活动开了。

前两节课,我们就“同学情深”“集体荣誉”两个栏目进行了交流讨论,这两天大家又进行“师恩难忘”材料的搜集活动。

今天我们就一起商量商量怎样把这个栏目制作得更好,让我们继续踏着成长的足迹,去感受浓浓的师恩吧![评语]任务驱动的学习。

本节课围绕制作班级纪念册这个任务展开。

二、师恩难忘,活动载情1.“教诲深深”(评语组)①交流活动计划,介绍活动过程生:大家好!我们是TL小组(teacher’slove),因为阅读材料中的《作文上的红批注(双圈)》给了我们很大的触动,我们就想:是啊,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老师用他们的心血为我们写了多少的评语呀!于是我们就进行了一次评语大搜索。

大家看,我们小组就是按这份活动计划行动的(出示活动计划,并简要介绍)。

评语小组活动计划调查搜集途径调查内容人员分工教导处;《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成长记录册》期末评语同学保留的作业作业批语(家庭作业上激励的话);作文批语同学珍藏的礼物老师所赠送的礼物、奖品上的话[评点]1.重视活动计划的汇报和评价,这是对学生综合性学习起点的重视。

因为计划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活动的效果。

2.计划中还应该包括教师日常教学和平时对学生的口头评价语言。

3.作为一份完整的计划,应该有活动时间和地点的安排。

这样便于教师把握好学生活动的进度,并及时进行必要的参与、指导、督促。

成长的足迹-苏少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成长的足迹-苏少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成长的足迹-苏少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辨幼儿歌曲的旋律;2.能够模仿唱出三首幼儿歌曲;3.能够理解简单的音乐术语,如高低音、节奏、速度等;4.能够用音高顺序的方式表示简单旋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听辨幼儿歌曲的旋律;•学生能够模仿唱出三首幼儿歌曲;•学生能够通过有音高序号的方式表述简单旋律。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简单的音乐术语,如高低音、节奏、速度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老师播放一段儿歌,让学生听一遍,然后让学生一起模仿唱一遍。

2. 正文环节2.1 听辨练习老师播放三个幼儿歌曲,让学生听,然后再三遍不同的音乐中找出一个曲目。

2.2 唱歌练习老师选出三首幼儿歌曲,让学生分别唱一次,然后再一起唱一遍。

2.3 音乐术语介绍介绍简单的音乐术语,如高低音、音高、节奏、速度等,并用简单的例子向学生说明。

2.4 表述旋律老师播放一段简单的旋律,然后让学生用音高顺序的方式表示出来。

3. 结束环节老师让学生回答本节课的问题,然后进行课程总结。

四、作业1.抄写三个幼儿歌曲谱曲的歌词;2.练习用音高顺序的方式表示简单旋律。

五、板书设计•音乐术语:高低音、音高、节奏、速度•旋律表述方式:用音高顺序表示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于幼儿歌曲的旋律还有问题,还需加强教学力度。

此外,在介绍音乐术语时,必须找到一些生动有趣的例子,让学生能及时理解并掌握。

此外,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需要引导他们参与课堂互动,这样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我的成长足迹》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我的成长足迹》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我的成长足迹》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我的成长足迹》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回顾和总结自己在一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和生活,理清自己的成长足迹,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自我介绍、学习成果展示、班级特色活动回顾等。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认知能力,能够表达自己的姓名、年龄、兴趣爱好等基本信息。

同时,他们对班级活动和同学之间的生活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自我总结和表达方面,学生的能力参差不齐,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回顾和总结自己在一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和生活,体验成长的喜悦。

2.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交流沟通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班级、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收获。

2.难点:引导学生学会从多方面进行自我总结,提高表达沟通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谈话法:教师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

2.案例分析法:教师呈现典型学生的成长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从中总结经验。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完成对各自成长足迹的总结。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一年级上学期的班级活动照片、学生作品等资料。

2.学生准备:整理自己在一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和生活收获,准备进行分享。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谈话引导学生回顾一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思考自己的成长足迹。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典型学生的成长案例,如学习成绩、班级活动参与情况等,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总结成长经验。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完成对各自成长足迹的总结。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帮助。

4.巩固(10分钟)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总结优点和不足。

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未来的一年里继续成长,学生进行讨论并分享自己的想法。

成长的足迹教案范文

成长的足迹教案范文

成长的足迹教案范文教案:成长的足迹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什么是成长,明白成长的重要性,并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成长的看法。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并能够写出一篇关于成长的文章。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积极乐观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未来的希望和梦想。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教学生观察和思考,使学生理解成长的概念和意义。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看待成长,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用视频或图片展示不同的动物和植物的成长过程,引导学生讨论成长的定义和意义。

(10分钟)2.导入新课:通过引导问题,让学生思考成长的重要性和意义。

(5分钟)3.活动一:给学生分发一张空白的时间轴,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在时间轴上记录自己的成长经历。

(15分钟)4.活动二: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并和同学们进行互动交流。

(20分钟)5.活动三:请学生阅读一篇关于成长的文章,并提出问题或观点,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15分钟)6.活动四: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写一篇关于成长的文章,并在班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30分钟)7.小结: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思考成长的实质和自己的成长目标。

(5分钟)四、教学资源:1.视频或图片展示动物和植物的成长过程。

2.空白的时间轴。

3.关于成长的文章。

4.学生自己带来的成长故事和经验。

五、板书设计:-成长的定义和意义-时间轴上的成长经历-分享和交流-文章写作-成长的实质和目标六、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学生们对成长的概念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学生们通过观察和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加深了对成长的认识和领悟,并能够用自己的话写出一篇关于成长的文章。

同时,通过讨论和互动,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

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思考成长,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将学生的经验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课外分工及任务:
(1)班长:收集集体活动的照片(班级毕业照)奖状、纪念物品等。
学习委员:收集同学们优秀习作、绘画、书法作品、及手工制品的照片等。
文娱委员:征集《班级纪念册》的名字、封面设计、前言、后记等。
(2)学生个人:准备几张最有特色的个人生活照片、个人简历、爱好、特长、家庭住址、电话、信箱等信息。
商量制作《班级纪念册》方案
1.集体讨论《班级纪念册》的形式。
(1)以图书的形式展示班级风采;
(2)给每位同学一张纸的空间,自己编辑个人成长历程,内容可以有照片、绘画、简介等,完成后集齐,统一装订成册;
(3)班级风采由老师和班干部收集资料占4──6张;
(4)纪念册要留有前言、后记、并精心设计封面、取个响亮得体的名字。
(3)教师:准备统一格式的8k纸张,分发给学生,学生独立制作班级纪念册中的展示个人的部分。
分工制作班级纪念册。
学生根据分工,开始计划并实施,完成自己的任务。
教师和相关班干部及时作好催促和指导。
装订班级纪念册,展示成果。
1.收集纪念册制作的各个部分,装订成册。
2.在可能的情况下,把班级纪念册,复印成若干本,根据学生自愿承担费用的情况,自愿购买。
凤县新建路小学语文导学案


六年级
备课
教师
张欣
审核人
刘来元
授课教师


难忘小学生活-——成长足迹


综合性学习


2
教学
目标
开展“成长足迹”交流会,激发学生对小学生活的怀恋之情。通过交流,锻炼学生组织材料及口头表达能力。明确《班级纪念册》的意义。
重难

交流表达对小学生活的怀恋之情
学法
指导
交流、表达
教学准备
3.教师做好总结工作,对班级纪念册的各个部分做出评价。
五、活动总结。
1.总结第一板块“成长足迹”中,大家开展了哪些活动,学到了什么知识?
2.安排下一板块(依依惜别)活动布置学生准备毕业赠言本,课外学习如何写毕业赠言。同时,初步了解“依依惜别”板块的活动内容。






反思
3.班内交流。
各组推荐那些具有意义的成长故事,以及本组中需要特别关爱的学生来谈自己的成长故事,在全班交流。共同分享,共同成长。
写成长中难忘的故事。
1.根据交流的情况,写一篇习作纪念难忘的小学生活:难忘的老师、同学、校园、一节课、一次活动。(可根据情况延伸到课外完成。)
2.作文指导:
写什么──成长中难忘的故事。
明确《班级纪念册》的意义。
1.教师展示几例大学毕业生的《毕业纪念册》,学生自己说一说对制作《班级纪念册》的看法。
2.教师归纳,激发学生对制作《班级纪念册》的意义的认识。
“岁月流逝,友情难忘。”《班级纪念册》为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成长记录和历史档案。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在参与活动的同时,还有利于我们提高语文素养及艺术思维。
搜集制作班级纪念册的素材。












交流个人成长故事。
1.播放《童年》音乐,以及关于童年生活的名言,创设学生对童年生活的怀恋情境。
2.结合学生课外收集的有关小学生活资料,小组内交流个人成长的故事。
交流时,学生展示自己的怀旧物品,说一说物品背后的故事。(可能学生收集的比较多,由于时间原因,只选择印象最深的几件来说。)
事表达个人独特感受;感情真实。
作文规范──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书写行款正确,规范、整洁。
三、交流习作。
1.学生习作完成后,修改自己的习作,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
2.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导。
四、制作班级纪念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