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6.3实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3实数 教案设计
6.3 《实数》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与要求1、知识与技能: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以及实数的分类;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在数的开方的基础上引进无理数的概念,并将数从有理数的范围扩充到实数的范围,从而总结出实数的分类,接着把无理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从而得到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数系扩充体会数系扩充对人类发展的作用;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能有意识地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对实数进行分类.教学难点:对无理数的认识,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二、学情分析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因此对新鲜事物或新的内容特别感兴趣,但是缺乏学习的方法,实数涉及的理论比较深,因此一定要严格把握教学的要求,在本章只要学生了解无理数的概念和实数的概念及实数的分类。
三、教具多媒体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1你还记得有理数的分类吗?二、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利用计算器把下列有理数3,53-,847,119,95写成小数的形式,它们有什么特征?发现上面的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 归纳:任何一个有理数(整数或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者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反过来,任何有限小数或者无限循环小数也都是有理数.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有很多数的平方根或立方根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把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三、 合作交流,探求新知1、你认为小数除了上述类型外,还会有什么类型的小数?2、前两节的学习我们知道很多树的平方根和立方根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3、例如:2、35,π等都是无理数无理数也有正负之分,无理数分为正无理数和负无理数。
4、实数及其分类:(1)、实数的概念: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2)、实数的分类: 按照定义分类如下: 实数:⎪⎩⎪⎨⎧⎩⎨⎧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小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分数整数有理数按照正负分类如下: 实数:⎪⎪⎪⎩⎪⎪⎪⎨⎧⎩⎨⎧⎩⎨⎧负无理数负有理数负实数零负无理数正有理数正实数 (5)、实数与数轴上点的关系:我们知道每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物理是合乎是否也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吗?活动1: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其周长为π,把这个圆放在数轴上,圆从原点沿数轴向右滚动一周,圆上的一点由原点到达另一个点,这个点的坐标就是π,由此我们把无理数π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了出来.O活动2:在数轴上,以一个单位长度为边长画一个正方形,则其对角线的长度就是2以原点为圆心,正方形的对角线为半径画弧,与正半轴的交点就表示2,与负半轴的交点就是2.事实上通过这种做法,我们可以把每一个无理数都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数轴上有些点表示无理数.归纳:①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即没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②对于数轴上的任意两个点,右边的点所表示的实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实数大.(四)、灵活应用,延伸拓展O’有理数集合无理数集合例1、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有哪些?2,172,37.0&&-,14.3,35,0,⋅⋅⋅11121211211121.10,π,2)4(-.解:无理数有:2,35,π注:①带根号的数不一定是无理数,比如2)4(-,它其实是有理数4;②无限小数不一定是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一定是无理数. 比如⋅⋅⋅11121211211121.10. (五)、随堂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⑴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⑵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 ⑶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⑷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所有的点都表示有理数;⑸所有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所有的点都表示实数.2、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在相应的集合里:1415926.3,7,8-,32,6.0,0,36,3π,⋅⋅⋅313113111.0.(六)、课堂小结1、无理数、实数的意义及实数的分类.2、实数与数轴的对应关系 .3、常见无理数类型:(1)圆周率π(2)开方开不尽的数(3)人为构造的数(七)、布置作业习题6.3 第一题,第二题五、教学反思1、与有理数对比引进无理数的概念,并将数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的范围。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6.3实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6.3实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实数的分类及其特点。
2.掌握实数的表示方法以及在数轴上的位置。
3.掌握有理数、无理数的概念及其在数轴上的位置。
4.涉及解决有理数运算问题。
教学内容1.实数的分类及其特点。
2.实数的表示及其大小关系。
3.有理数、无理数的概念及其在数轴上的位置。
4.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及其性质。
教学重点1.实数的表示及其大小关系。
2.有理数、无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
教学难点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及其性质。
教学方法使用课堂讲授、板书、组内讨论、学生上台讲解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发现问题能力。
第一部分:引入(10分钟)1.引入授课内容,并通过学生已经学过的内容与本课内容的联系,激发学生兴趣并为本课奠定基础。
2.采用提问的方式询问学生是否知道有哪些数是实数,如何表示实数。
3.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试着举例说明有理数和无理数。
第二部分:听课讲解(30分钟)1.通过讲解、演示让学生了解实数的分类及其特点,让学生理解“实数是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总称”的概念。
2.通过讲解、演示实数的表示及其大小关系,让学生理解实数大小关系的概念。
3.通过讲解、演示让学生了解有理数、无理数的概念及其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
第三部分:自主探究(20分钟)1.学生自己动手在数轴上标出一些实数,尝试着理解有理数、无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
2.小组内合作完成课本上练习题,掌握在数轴上求实数绝对值的方法。
第四部分:巩固综合(25分钟)1.学生上台讲解实数的运算及其性质。
2.分组完成课本上的综合练习,加深对实数的理解和掌握。
第五部分:总结评价(5分钟)1.平时成绩占40%的打分机制下,老师从课堂练习、自主探究等方面考核学生掌握情况,进行教学评价。
2.由班长或其它同学对本课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1.教学工具:课件、数轴、练习题等。
2.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讲义等。
3.评价方式:小组讨论、课堂讲解、个人回答问题等多种方式。
七年级数学下册 6.3 实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6.3 实数教学目标:1.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2.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关系,初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3.会求实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会对实数进行简单的运算.重点:1.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2.知道有理数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同样适合于实数的运算,并会进行简单的运算.难点:1.对无理数的认识.2.认识和理解有理数的一些概念和运算在实数中仍适用的这种扩充。
教学流程:一、情境引入问题1: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你能将下列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吗?你能将整数写成小数的形式吗?3,5327119 254911-,,,,.解:52.52=,30.6,5-=-276.754=,111.29=,90.8111=,3=3.0问题2:你有什么发现?问题3:我们学过的数是否都可以化为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吗?请举例说明.1.414321; 2.236067-= 1.259921=;1.442249=-;π 3.14159265=;00000000001.1111⋅⋅⋅⋅⋅⋅(两个1之间依次多一个0)概念: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无理数三种形态:开方开不尽的数;含有π的数;有规律但不循环的数无理数分为:正无理数;负无理数二、探究1归纳: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 按定义分类:0⎧⎧⎫⎪⎪⎪⎨⎬⎪⎪⎪⎪⎨⎩⎭⎪⎧⎫⎪⎨⎬⎪⎩⎭⎩正有理数有理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负有理数实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 按大小分类:⎧⎧⎪⎨⎩⎪⎪⎨⎪⎧⎪⎨⎪⎩⎩正有理数正实数 正无理数实数 负有理数 负实数 负无理数 练习1: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内:15,42π-答案:三、探究2问题1:我们知道,每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那么无理数是否也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呢?追问1: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从原点沿数轴向右滚动一周,圆上的一点由原点到达点O ,点O ' 对应的数是多少?答案:π追问2:为什么?回顾:能否用两个面积为1 dm2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面积为2 dm2的大正方形?小正方形对角线的长为______dm.问题2:和的点吗?追问:以单位长度为边长画一个正方形,以原点为圆心,正方形对角线为半径画弧,与正半轴的交点表示什么?与负半轴的交点表示什么?,与负半轴的交点表示.强调:(1)每一个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出来.(2)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数轴上的任意两个点,右边的点表示的实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实数大.练习2:1.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 ( )(2)实数包括正实数、0、负实数; ( )(3)不带根号的数都是有理数; ( )(4)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反过来,数轴上所有的点都表示有理数. ( )(5)实数不是有理数就是无理数。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案6.3《 实数》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案6.3《实数》一. 教材分析《实数》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介绍了实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
本章内容包括有理数、无理数和实数的分类,以及实数的运算规则。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实数的概念,掌握实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则,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学生可能对无理数的概念和性质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讲解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实数的分类和运算规则有一定的困惑,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来进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实数的概念和性质,能够对实数进行分类。
2.掌握实数的运算规则,能够进行实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3.能够运用实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实数的分类:有理数、无理数和实数的区别和联系。
2.实数的运算规则:实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和案例教学法,通过提问和举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实数的概念和性质,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来讲解和巩固实数的运算规则。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实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规则的讲解和例题。
2.练习题:针对实数的分类和运算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讲解实数的概念和性质,通过具体的例子来阐述实数的分类,如有理数、无理数和实数的区别和联系。
3.操练(20分钟)讲解实数的运算规则,通过具体的例题来演示和解释实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提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实数的分类和运算的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讲解,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实数的分类和运算规则。
5.拓展(10分钟)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实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进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强调实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规则的重点和难点。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3《实数》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3《实数》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3《实数》是学生在掌握了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之后,进一步对实数进行系统学习的开始。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实数的定义、实数与数轴的关系、实数的运算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实数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后续的代数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对数轴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实数作为介于有理数和无理数之间的一个整体,其定义和性质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探究。
此外,实数与数轴的关系以及实数的运算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挑战。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实数的定义,掌握实数与数轴的关系。
2.掌握实数的运算规则,能进行实数的基本运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实数的定义和性质。
2.实数与数轴的关系。
3.实数的运算规则。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案例让学生理解实数的定义和性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讨论中掌握实数与数轴的关系和实数的运算规则。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数轴教具。
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复习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实数的定义。
同时,提出问题:“实数与数轴有什么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课件呈现实数的定义和性质,实数与数轴的关系,实数的运算规则。
结合案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实数的内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实数的运算练习,如加、减、乘、除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选取一些典型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对实数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师及时点评,指出错误并讲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实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面积、体积计算等。
让学生举例说明,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数的教学设计(精编7篇)
实数的教学设计(精编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总结、合同协议、管理制度、演讲致辞、心得体会、条据书信、好词好句、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plan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management systems, speeches, insights, evidence letter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实数的教学设计(精编7篇)实数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在实数范围内仍然适用。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教学设计6.3实数
师生讨论一一对应的含义
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
及时归纳无理数、实数的定义及分类
正式给出无理数的定义
通过典型例题辨析学生对有理数和无理数的认识;
同时使学生认识到概念的辨析要回归定义;并在辨析的过程中总结出哪些形式的数是无理数
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直观感觉到每一个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进而得出当数的范围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后,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即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点都表示一个实数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
大家对有理数比较熟悉了,那么能回忆一下有理数是如何分类的吗?
学生作答.
师生共同小结归纳.
带领学生复习回顾有理数的定义及分类
综合探究
教师提问:
1.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了好多数,比如:5,-2, ,1.2, , , , 下列哪些数是有理数?
2.其余的数是什么数?
,-1.5, , ,3
变式练习:将下列各实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并用“<”号连接起来.
-2, , ,1-π, ,1.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几分钟,学生代表交流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板书.
师生小结归纳本题.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概念辨析,教师请学生回答并补充点评,学生在学案上完成解题过程.教师投影展示学生解题过程并点评.
运用本节课所学解决相关问题,检测学生是否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并阅读课本58页“阅读与思考”
学生进行总结
通过小结使学生理解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明确核心知识
课后作业
完成学案上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6.3第2课时《实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6.3 第2课时《实数》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3节《实数》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基础上,对实数概念的进一步拓展。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实数的分类,包括有理数、无理数和零。
同时,学生还将学习实数与数轴的关系,以及实数的运算规则。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实数的概念和性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基本概念,对数的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实数的分类和实数与数轴的关系,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实数的分类,掌握实数与数轴的关系,熟练运用实数的运算规则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例,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实数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实数的分类,实数与数轴的关系,实数的运算规则。
2.教学难点:实数的分类,实数与数轴的关系,实数的运算规则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实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实数的分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数的分类:引导学生观察实例,发现实数的分类规律,总结实数的分类。
3.实数与数轴的关系:通过数轴展示实数的位置,引导学生理解实数与数轴的对应关系。
4.实数的运算规则:讲解实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并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
5.巩固练习: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学习成果。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3《实数》优秀教学案例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共同完成实数性质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实数的性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掌握实数的知识。
4.引导学生总结实数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例如“实数的性质有哪些?如何描述有理数和无理数?”
(三)小组合作
1.让学生分组讨论实数的性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共同探究实数的运算规则,例如“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实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规则。”
在教学设计上,我遵循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将知识点进行合理划分,使得学生能够逐步理解和掌握实数的概念和性质。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教学评价上,我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实数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生活实例引入实数的概念,例如身高、体重、温度等,让学生感受到实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通过设计有趣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小明身高1.6米,小红身高1.5米,请问小明比小红高多少?”
3.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实数的应用场景,例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展示实数表示的点的位置。
4.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实数的性质,例如“为什么实数可以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6.3实数教学设计
6.3实数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合作学习”认可无理数的存在,并通过探索说出无理数的特征,弄清有理数与无理数的本质区别,了解并掌握无理数、实数的概念以及实数的分类,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体验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的过程,掌握 “逐次逼近法”这种对数进行分析、猜测、探索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发现真理的科学精神,渗透“数形结合”及分类的思想和对立统一,矛盾转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二、教材分析“实数”是在对算术平方根的研究的基础上,实现数的范围到有理数后的进一步扩展。
由2、π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揭示现实空间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存在,并从本质上理解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
教学重点:无理数、实数的意义,在数轴上表示实数。
教学难点:无理数与有理数的本质区别,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
三、教学过程(一)1)观察下列有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你有什么发现?任何有理数都能写成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吗?95 ,9011 ,119 ,847 ,53 ,3(2)请用计算器把2和35写成小数的形式,你有什么发现?像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什么数?你还能说出一些这样的数吗?(3)我们把哪些数统称为实数?你能把实数进行分类吗?(二) 联系实际,创设情境 假设班主任要2米的绳子来捆扎物品,生活委员量取多少绳子比较合适? 学生能从“合作学习”中估计出2在1与2之间引导学生借助计算器进行探求:1.根据“合作学习”得到 1<2<2,确定2=1.…2.确定小数点后第一位数 (利用试探法) 计算1.12 1.22 1.32 1.42 1.52发现1.42 =1.96 <2 1.52 =2.25>2 就不必再算下去了很明显1.4<2<1.5 。
根据以上得:2=1.4…3. 再求百分位数字 计算1.412 1.422 等,得到2=1.41…到此为止,能解决上面问题,大约剪1.4米或1.41米就可以了。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6.3《实数》教案
《实数》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了解无理数、实数的概念和分类,知道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2、了解实数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律,准确地进行实数范围内的运算。
二、新课导入1的平方根是 __,算术平方根是 .2、一个数的立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 .3、 2.078=0.2708=,则y =( )A.0.8966 B.0.008966C.89.66 D.0.00008966三、自主学习认真阅读课本第53页至第54页的内容。
Ⅰ、完成下面练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
1、使用计算器计算,把下列有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你有什么发现?3=______,25=______,35-=______, 427=______,119 =______,911=______。
我们发现,上面的有理数都可以写成________ 或者 的形式。
归纳 事实上,任何一个 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
反过来, 任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都是有理数。
观察 我们知道,很多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又叫做 _ __。
例如 , , , 等都是 ____ 。
3.14159265π=也是 。
结论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 。
试一试 我们学过的数可以这样分类:{实数像有理数一样,无理数也有正负之分。
,π是,,π-是。
由于非0有理数和无理数都有正负之分,所以实数也可以这样分类:{四、合作探究从课本图6.3-1中可以看出OO'的长是,所以O'对应的数是.总结(1)每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事实上,每一个也都可以用数轴上的表示出来。
这就是说,数轴上的点有些表示数,有些表示数。
(2)当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以后,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就是___ 的,即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_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是表示一个。
(3)与有理数一样,对于数轴上的任意两个点,边的点所表示的实数总比_ 边的点表示的实数。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3《实数》教学设计3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3《实数》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6.3《实数》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实数进行系统地认识和理解。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实数的分类,实数与数轴的关系,以及实数的运算性质。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实数的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有理数和无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实数的系统理解和运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实数的概念和性质。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实数的概念,掌握实数的分类和实数与数轴的关系。
2.掌握实数的运算性质,能够熟练地进行实数的运算。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实数的分类和实数与数轴的关系。
2.实数的运算性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数的概念和性质。
2.利用数轴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实数与数轴的关系。
3.运用例题和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实数的理解和运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实数的分类、实数与数轴的关系、实数的运算性质等内容。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实数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3.数轴:准备数轴教具,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数轴教具,引导学生回顾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引出实数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呈现实数的分类,讲解实数与数轴的关系,以及实数的运算性质。
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实数的概念和性质。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数的运算练习,巩固学生对实数的理解和运用。
4.巩固(10分钟)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实数的理解和运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运用实数的概念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3实数的概念优秀教学案例
1.生活情境导入: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如购物、长。
2.数形结合教学:利用数轴这一直观工具,让学生在数轴上表示实数,感受实数与数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加深对实数概念的理解。
3.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究实数的性质和运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实事求是的精神,使学生在面对实数问题时,能够积极思考、不断尝试,从而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倾听、沟通、协作,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4.问题驱动学习:通过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实数的性质,激发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5.多元化评价体系: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课堂提问、作业批改、测试等,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充分参与到学习中。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实数观念。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实数的定义,掌握实数与数轴的关系,能够正确表示实数在数轴上的位置。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实数的学习中不断成长。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教版七年级数下册教案:6.3 实数
课题 6.3实数授课人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会对实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分类能力;2.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了解实数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律,会进行实数的运算.数学思考在探究、合作活动中认识数学分类的意义及方法.问题解决在探究、合作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情感态度通过实数的分类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教学重点实数的分类及运算.教学难点实数的分类.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教具多媒体教学活动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堂引入】问题1:什么是有理数?有理数怎样分类?问题2:什么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你知道的无限不循环小数都有哪些形式吗?问题3:倒数、绝对值、相反数等概念是如何规定的?问题4:有理数都有哪些运算法则及运算性质?今天我们类比有理数的相关知识来学习实数的相关知识.通过复习为本节提供知识基础与方法基础.活动二:【探究1】实数的概念阅读教材第53页,回答下列实践探究交流新知问题:1.什么叫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2.无理数有几种表现形式?[(1)无限不循环小数;(2)含π的数;(3)带有根号的数] 3.实数如何分类?师生共同归纳实数的分类:(续表)活动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分为两类:【探究2】实数与数轴的对应关系如图6-3-4,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从原点沿数轴向右滚动一周,圆上的一点由原点到达点O′,点O′对应的数是多少?图6-3-4师生归纳:点O′所代表的数为无理数π.学生若不能求出,教师可指导学生以单位长度为边长画一个正方形,以原点为圆心,正方形的对角线为半径画弧,与正半轴的交点就表示2,与负半轴的交点就表示-2,可以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如图6-3-5).图6-3-5推测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从而确定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关系.引导学生归纳总结:1.学生自学课本内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类探究的意识.2.通过圆及正方形的对角线让学生意识到数轴上的点可以表示无理数,从而深化扩展到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关系.3.运用实数的相关概念、运算法则及性质解决问题.(1)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即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2)在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探究3】实数的相关概念、运算法则及性质思考:(1)2的相反数是__-2__,-π的相反数是__π__,0的相反数是__0__;(2)|2|=__2__,|-π|=__π__,|0|=__0__.学生总结:数a的相反数是-a,这里a表示任意一个实数.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即设a表示一个实数,则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及运算性质同样适用于无理数.(续表)活动三:开放训练体现应用【应用举例】例1(1)分别写出-6,π-3.14的相反数;(2)指出-5,1-33分别是什么数的相反数;(3)求3-64的绝对值;(4)已知一个数的绝对值是3,求这个数.解:(1)因为-(-6)=6,-(π-3.14)=3.14-π,所以-6,π-3.14的相反数分别为6,3.14-π.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在进行实数的运算时,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及运算性质等同样(2)因为-(-5)=5,-(1-33)=33-1,所以-5,1-33分别是5,33-1的相反数.(3)因为3-64=-364=-4,所以|3-64|=|-4|=4.(4)因为|3|=3,|-3|= 3.所以绝对值为3的数是3或- 3.例2计算下列各式的值:(1)(3+2)-2;(2)3 3+2 3.解:(1)(3+2)-2=3+(2-2)=3+0= 3.(2)3 3+2 3=(3+2)3=5 3.例3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1)5+π;(2)3·2.解:(1)5+π≈2.236+3.142≈5.38;(2)3·2≈1.732×1.414≈2.45.适用.【拓展提升】例4如图6-3-6,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2和5.1,则A,B两点之间表示整数的点共有(C)图6-3-6A.6个B.5个C.4个D.3个例5观察下列数据,并填空:0,3,6,3,12,15,…,那么第10个数是__27 __.知识的综合与拓展提高应考能力,培养学生大胆尝试、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活动四:课堂总结反思【当堂训练】1.在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是(C)A.0B.14C.5D.62.(1)-34的相反数是__34__,-94的倒数是__-23__.(2)38的相反数是__-2__,38的绝对值是__2__;35与135互为__倒数__.(3)写出大于-2小于5的所有整数为__-1,0,1,2__.3.若2a-2与|b+2|互为相反数,则a b=__1__.课后作业:1.课本第56页练习.2.课本第57页习题6.3.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无理数的相关知识.【板书设计】6.3实数一、实数的分类:二、无理数的运算: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及性质同样适用于无理数通过知识的整体框图可以看出各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知识.【教学反思】①[授课流程反思]通过有理数相关知识的复习为本节提供知识基础与方法基础.由于无理数的相关概念、运算法则及性质仍然适用于无理数,所以通过类比有理数的相关知识能更好地学习无理数.②[讲授效果反思]学习本节的重要思想方法是类比学习,通过与有理数的类比反思教学设计,更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能使学生能够较快地掌握无理数的相关概念及运算法则和运力. 算性质.。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3《实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3《实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3《实数》是学生在掌握了有理数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实数的定义、性质和运算。
本节内容是整个初中数学的重要基础,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概念。
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引入无理数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实数的广泛性,进而引入实数的概念,使学生对实数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知识,对数的运算、大小比较等有一定的基础。
但实数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与有理数有很大的区别。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无理数的概念、实数的性质和运算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理解实数的定义,掌握实数的性质和运算。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实数的定义,掌握实数的性质和运算。
2.能够运用实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实数的定义和性质。
2.实数的运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理解实数的定义和性质。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操作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掌握实数的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用于导入新课。
2.准备PPT,展示实数的性质和运算。
3.准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计算房屋面积、身高、体重等,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了解无理数的概念。
进而引出实数的概念,让学生对实数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实数的性质和运算,让学生对实数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主要包括实数的定义、性质(如正实数、负实数、零实数等)和运算(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数运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可以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加深对实数运算的理解。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3实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实数的概念,掌握实数的分类,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以及它们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
2.学会实数的四则运算,特别是对无理数的运算规则,如开平方、开立方等,并能够准确计算。
3.能够运用实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的长度、面积、体积等,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3.讲解实数的四则运算规则,特别是无理数的运算方法。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无理数的运算步骤。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无理数,如π、√3等,讨论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在数学中的运算规则。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无理数的有趣故事和运算技巧。其他小组可进行补充和提问,共同探讨实数的奥秘。
3.举例说明:如π(圆周率)和√2(根号2)等,它们是无限不循环的小数,无法精确表示为分数。从而引出无理数的概念。
(二)讲授新知
1.详细讲解实数的定义,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两部分。通过数轴模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实数的概念。
2.介绍无理数的性质和特点,如无法精确表示为分数、无限不循环等。讲解无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科学计算等。
4.完成拓展练习:研究实数在科学、技术、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并撰写一篇小短文,分享你的发现和感悟。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5.与家长共同探讨实数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内容,增进亲子沟通。请同学们向家长介绍实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并举例说明。
6.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做好准备。鼓励同学们提前了解相关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4.通过实数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为学习更高层次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3实数教案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对于难点的讲解,可能需要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用他们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去解释。同时,我也应该注重课堂的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实数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实数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3实数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3实数
本节课将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实数的定义及其分类;
2.无理数的概念及其与有理数的区别;
3.实数的性质,如数轴上的表示、大小比较、相反数和绝对值;
4.实数的四则运算及其法则;
5.实数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理解并掌握实数的概念和性质,形成完整的数系观念,增强数学抽象思维能力;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实数的基本概念。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它们构成了完整的数系。实数在解决实际问题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即π,它是一个无理数。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实数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3实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合作学习”认可无理数的存在,并通过探索说出无理数的特征,弄清有理数与无理数的本质区别,了解并掌握无理数、实数的概念以及实数的分类,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体验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的过程,掌握 “逐次逼近法”这种对数进行分析、猜测、探索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发现真理的科学精神,渗透“数形结合”及分类的思想和对立统一,矛盾转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材分析
“实数”是在对算术平方根的研究的基础上,实现数的范围到有理数后的进一步扩展。
由2、π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揭示现实空间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存在,并从本质上理解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
教学重点:无理数、实数的意义,在数轴上表示实数。
教学难点:无理数与有理数的本质区别,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1)观察下列有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你有什么发现?任何有理数都能写成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吗?
95 ,9011 ,119 ,847 ,53 ,3
(2)请用计算器把2和35写成小数的形式,你有什么发现?像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什么数?你还能说出一些这样的数吗?
(3)我们把哪些数统称为实数?你能把实数进行分类吗?
(二) 联系实际,创设情境 假设班主任要2米的绳子来捆扎物品,生活委员量取多少绳子比较合适? 学生能从“合作学习”中估计出2在1与2之间
引导学生借助计算器进行探求:
1.根据“合作学习”得到 1<2<2,确定2=1.…
2.确定小数点后第一位数 (利用试探法) 计算1.12 1.22 1.32 1.42 1.52
发现1.42 =1.96 <2 1.52 =2.25>2 就不必再算下去了
很明显1.4<2<1.5 。
根据以上得:2=1.4…
3. 再求百分位数字 计算1.412 1.422 等,得到2=1.41…
到此为止,能解决上面问题,大约剪1.4米或1.41米就可以了。
(三)继续探索2特征,得到无理数概念
1.提问:以上得到的1.4,1.41仅是2的近似值,2究竟是多少?
2.同桌合作探求2的近似值
要求:限定1分钟的时间,利用刚才的方法,同桌合作探求2的近似值
看哪一组得到的近似值最精确
(以上学生合作探索2特征的过程,让学生体验无理数是怎样一个数,同时掌握“逐次逼近法”。
)
3.学生谈对2的感受:1)无限 2)不循环
无理数的概念:无限不循环的小数
(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得出结论)
4.学生举例说出无理数,巩固对无理数的理解
(四)叙述数史,剖析概念,扩展数集
1.讲述故事,介绍无理数的来历
1)提问:当你们看到“有理数”与“无理数”这两个词时,你们的第一感觉是怎么理解的?有生会答:“有道理的数”与“无道理的数”。
2)指出:这样命名与无理数的来历有关
约公元600年,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宇宙万物的总规律是服从整数化,认为世界上一切现象,都能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
正当毕氏学派津津乐道地高唱“万物皆数”时,该学派的一位成员希伯索斯利用推理的方法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既不是整数,也不是整数的比(分数)所能表示的.这个发现被人们看成是“荒谬”和违反常识的事。
对于只有整数和整数比概念的他们来说,这意味着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竟然不能用任何“数”来表示!2是“无道理的数”。
这在数学史上称为第一次数学危机。
最后希伯索斯的发现没有被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信徒所接受,相传就因为这一发现,毕达哥拉斯学派把希伯索斯投入大海中处死。
然而真理是封锁不住的,无理数最终还是闯入了数的圣地.西方最早接受无理数的代表学者是英国的哈里奥特,他认为只要能参与计算的就是数,而不必管它到底该怎样表示.1886年,施图尔茨认为每一个无理数都可以表示成无限不循环小数.这也就是我们现在通用的无理数的定义.后来又经过了19世纪的许多数学家的努力,终于为无理数打下了坚实的逻辑基础,使得无理数在数学上取得了应有的地位.
3)提问:听了故事后你们有什么看法,你认为他们根本的区别在哪里?(学生讨论)
教师小结:“无理数”和“有理数”仅是名称而已,不能从词义上理解。
它们根本的区别,就是凡是有理数,都可以化成两个整数之比(可看成一个分数),而无理数,无论如何也不能化成两个整数之比(不能化为分数)。
(通过叙述数史,培养学生勇于发现真理的科学精神)
4)对无理数π的研究也经历了许多世纪,课后阅读P68的阅读材料《神奇的π》(课后数学历史的阅读有利学生进一步了解数的发展,对揭示数学知识的来源和应用,创造一种探索与研究的气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等都起到重要作用)2.实数的概念: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无理数又分为正无理数和负无理数
3.练习讨论,反馈调整,巩固概念
(1)P66课内练习1
(2)无理数的相反数、绝对值
由前面有理数的相反数、绝对值的意义,类似得到无理数的相反数、绝对值的意义。
P67 作业题3
(2)练习:(抢答)判断下面的语句对不对?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①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②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
③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④有理数都是实数,实数不都是有理数;
⑤实数都是无理数,无理数都是实数;
⑥实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实数;
⑦有理数都可以表示成分数的形式。
(通过练习巩固实数概念,分析实数的分类,弄清带根号的数并不都是无理数,无理数指的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化为分数的数,这才是它的本质特征,明白数的范围扩大后相反数、绝对值的意义仍不变。
)
(四)数形结合,突破难点,深化概念
(前面我们从数本身的特征上探讨了数除了有理数外还有无理数,接下来我们再利用数轴来进行说明。
)
我们已经知道每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那么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有理数吗?(思考)
在数轴正方向上取OA的长等于“合作学习”中阴影正方形的边长2,则点A 表示,即无理数2可以在数轴上找到对应点。
可见,数轴上的点对应的数,不都是有理数。
(显示数轴)
像每个有理数都可以在数轴上找到一个对应点一样,每个无理数也都可以在数轴上找到一个对应点,因此,可以说,每个实数都可以在数轴上找到一个对应点。
(想一想:为什么?)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点也都对应一个有理数或无理数,也就是说,数轴上的每一点都对应一个实数。
把这两件事合在一起,我们就说全体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五)类比迁移,大小比较,例题分析
例把下列实数表示在数轴上,并比较它们的大小(用“<”号连接):-1.4,2, 3.3,π,-2,1.5
(1)让学生阅读题目,讨论比较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学会类比迁移。
比较学生的解题思路,利用数轴比较或利用法则比较的(一般无理数需取近似值),都予以鼓励,抓住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流畅性,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提高。
(2)着重讲解在数轴上如何表示无理数
在数轴上表示无理数通常有两种情况:
1)如;2尺规可作的无理数
2)π尺规不可作的无理数,只能近似地表示
(3)利用数轴进行实数的大小比较: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六)理清关系,概括方法
1.知识方面:
正有理数(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
有理数 { 零 } 可化为分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无理数 { }
负无理数不能化为分数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2.思维方法:用有理数逼近无理数,求无理数的近似值;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启发学生提出新的疑问,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从2谈起,我们还可以谈些什么?
例如:其他无理数?
由2出发,可以造出哪些无理数?
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和、差、积等一定是无理数吗?
无理数与无理数的和、差、积等一定是无理数吗?
等等一系列问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索、研究
7 布置作业
A组必做, B、C组选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