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教案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课三国鼎立》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说出其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系。
简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以及它对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指出三国的地理位置,提高识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历史教学插图、视频,直观形象地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有关史实。学习从各种途径收集史料的方法,收集讲述有关三国历史的小故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但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也能起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难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方法】讲述法为主,兼用谈话、讨论、讲故事、图示等方法
【课前准备】课件、视频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视频:
《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提问:大家听过这首歌吗?是哪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曲,有多少同学看过《三国演义》这部书和电视剧?谁能给大家说一说三国中的人物。
教师:《三国演义》开篇就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和久必分”。印证了自秦汉统一到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局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从历史的角度学习政权分立的开篇《三国鼎立》。
一、官渡之战:
出示材料:
材料一: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达5300万,可东汉末年,只剩下760万······
材料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
思考:假如你生活在东汉末年,你的生存环境将是什么样?你的愿望将是什么呢?
展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分析东汉末年的形势)
教师: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各割据势力为了扩张势力,彼此征战,使得黄河流域的人民饱受战争之苦,社会生产力也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人民群众渴望早日结束战乱,实现统一,重过安定的生活。
思考:从图上的形势分析,当时有哪些割据政权最有实力、最有可能完成统一北方的使命?(曹操、袁绍)
教师:为了控制和统一北方,曹操和袁绍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官渡之战随之爆发。
展示:“官渡之战”图片
学生:讲述官渡之战的经过
出示表格:(学生填表,落实知识点)
官渡之战
思考:官渡之战曹操胜利的原因:
材料展示:
材料一曹操多谋善断,很有眼光。在人们都为汉朝的命运担心时,曹操迎合人心,于196年去洛阳,迎献帝到许,用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有政治优势。
材料二三次发布求贤令,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他们辅佐曹操成就大业。
材料三曹操在北方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既保证了军粮又赢得了民心,实力不断增强。
总结: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2、善于用人,听取许攸的建议,招贤纳士;
3、经济上,注意恢复生产,招募流亡农民屯田,让士兵屯田
过渡:再加上袁绍的骄傲自大,曹操获胜。官渡之战后,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在胜利搬师的途中。53岁的曹操写下了著名的《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其“壮心”是统一全国,为此发动了赤壁之战。
教师:官渡之战后,曹操在北方再无敌手,又过了七年,曹操就基本统一了北方。在班师回朝途中,他诗兴大发,写下了著名的诗歌——《龟虽寿》。出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
心不已。”(学生齐声朗读)。曹操当年已经53岁了,他还有什么样的“雄心壮志”呢?(学生:统一全国)。
二、赤壁之战:
教师:曹操统一了北方,又想统一全国。但这时南方有两股势力可以和他相抗衡。一个是江南的孙权,一个是依附于荆州的刘备。割据江东的孙权,统治比较稳固。刘备依附于荆州的刘表,在军阀混战中,他不甘寄人篱下,思贤若渴,“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
展示:
学生:讲述“三顾茅庐”和“隆中对”的故事
教师:诸葛亮在后世人民的心中已达到神化的程度,成了忠诚和智慧的化身,甚至有“诸葛近妖”的说法。你该怎样看待诸葛亮?
1、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2、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3、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他帮刘备统一了西南地区,并采取措施使西南地区得到开发。
5、他是人,不是神。
展示:《赤壁之战》形势图
学生:讲述赤壁之战的经过(由于赤壁之战的经过比较复杂,同学们可以用接力的方式进行讲述,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进行尝试。)
出示表格:(学生填表,落实知识点)
赤壁之战
讨论: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思考并讨论: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主角都是曹操,又都是古代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对曹操来说却出现了不同的结局,那么在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处于绝对优势的曹操为什么会失败呢?学生分组讨论:
归纳:失败的原因:第一、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第二、骄傲自满情绪。
第三、孙、刘联军采用正确的战术。
第四、统一的条件尚未成熟。
说起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戏曲舞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你是如何评价呢?
1、曹操能谋善断,很有眼光。
2、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3、曹操戎马一生,兼并群雄,统一北方,发展生产,功劳不可低估。
问题思考:明朝人罗贯中写的小说《三国演义》,在描写赤壁之战时有“蒋干盗书”、“孔明草船借箭”、“周瑜大黄盖”、“诸葛亮借东风”等情节。但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却不见于史书记载,你如何看待这种不同?说说你的想法。
《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 会有虚构和夸张的的成分;而史书记载的是史实, 准确。作者就加上自己的一些想象,使它变成一部历史小说。《三国演义》虽然是历史演义,但虚构成分极多,属于文学作品,应该以文学的角度欣赏,切不可将其与历史混淆。
教师:骄兵必败。鲁迅先生说过: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但是这么一个有本事的人,骄傲也会失败的,我们要吸取曹操这个教训,有了成绩不能骄傲,应该再接再厉,争取更上一层楼。
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到黄河流域一带,不敢轻易南下,刘备趁机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三分天下出露端倪,全国统一的时机尚未成熟,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三、三国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