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霉素知识
两性霉素B的特点
两性霉素B的特点两性霉素B(二性霉素B),中文别名:二性霉素B、节丝霉素B、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乙、芦山霉素、庐山霉素、异性霉素,英文别名:Amfostat、Ampho-Moronal、Amphotericin、AnfotericinaB、Fongizone、Fungilin、Fungizone、Lushanmycin、Wypicil,来源本品是从链霉菌(Streptomycesnodosus)的培养液中分离而得的一类多烯类抗真菌药。
国产庐山霉素与本药是同一物质。
黄色或橙黄色粉末;无臭或几乎无臭,无味;有引湿性,在日光下易被破坏失效。
在二甲亚砜中溶解,在二甲基甲酰胺中微溶,在甲醇中极微溶解,在水、无水乙醇、氯仿或乙醚中不溶。
在中性或酸性介质中可形成盐,其水溶性增高但抗菌活性会下降,其脱氧胆酸钠盐可做注射剂。
编辑摘要两性霉素B - 作用与用途两性霉素B为多烯类抗真菌抗生素,通过影响细胞膜通透性发挥抑制真菌生长的作用。
临床上用于治疗严重的深部真菌引起的内脏或全身感染。
两性霉素B - 药理药物与细胞内固醇结合部位本品为抗深部真菌感染药,通常为广谱抑真菌药,剂量增加可成杀真菌药。
它可与细胞膜上固醇络合,改变膜的通透性,使胞内钾离子和其他内容物渗漏而产生抑菌作用。
由于细菌和立克次氏体细胞膜上不含固醇,故两性霉素B对这些病原体没有作用。
哺乳动物细胞膜也含固醇(主要是胆固醇和麦角固醇),尽管二性霉素8对它们结合较弱,但它对人及哺乳动物毒性比较大。
对本品敏感的真菌有荚膜组织胞浆菌、隐球菌、白色念珠菌、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黑曲霉菌等。
在体内两性霉素B对某些原虫如阿米巴虫也有效。
真菌如部分曲霉菌、癣菌可对本品产生耐药,但不严重。
药物最终由肾脏代谢本品内服吸收少而不稳定,仅能用于肠道真菌感染。
肌内注射也吸收不良,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主要给药途径是静脉注射。
注射后两性霉素B有效血药浓度可维持18~24h,大部分(90%~95%)与血浆蛋白发生结合;分布较广泛,但不易进入胰脏、肌肉、骨、体液、胸膜、心包、滑液、腹膜和脑脊液,但炎症时可进入胸腔和关节腔,本品代谢途径不明,但为双相消除。
注射用两性霉素BPPT课件
1.合理的选择血管 选择较粗、弹性好回流通畅的血管,尽量 避免下肢血管。尽量避免靠近关节部位,避免多次穿刺, 尽量应用留置针,以减少对血管的刺激,如有条件,可选 用PICC置管,以避免药物引起的外周静脉炎及药物外渗引 起的组织损伤。
2.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两性霉素B的药物浓度与静脉炎的发生 呈正相关关系,所以尽量使用输液泵,达到精确的入速 度一般不低于6小时,,再输入两性霉素B前,一般给予地 塞米松静脉注射,以减轻两性霉素B的不良反应。
注射用两性霉素B
2
(5) 磺胺类和抗菌增效剂:如磺胺嘧啶,甲氧苄啶 (6) 其他合成抗菌药:硝基呋喃类和喹诺酮类 (7) 抗真菌药:常用的品种有两性霉素B、灰黄霉素、制霉菌
素、克念菌素等 (8) 抗病毒类:阿昔洛韦,利巴韦林 (9) 抗结核药和抗麻风病药
注射用两性霉素B
3
名称
通用名:注射用两性霉素B 主要成分:两性霉素B
6骨骼肌系统:关节痛、肌痛
7神经系统:激动、焦虑、惊厥、抑郁、幻觉、张力过高、神 经质、神经病、感觉异常、精神病、言语功能障碍、木僵
注射用两性霉素B
12
8呼吸系统:咯血、肺水肿、咽炎、胸腔积液、呼吸道异常、 鼻窦炎
9皮肤及附属器官:痤疮、脱发、瘀点疹、皮肤颜色改变、皮 丘、大疱疹
10特别感官:弱视、耳聋、听力异常、耳鸣
局部给药:气溶吸入时成人每次5~10mg,用灭菌注射用水溶解成0.2 %~0.3%溶液应用;超声雾化吸入时本品浓度为0.01%~0.02%,每 日吸入2~3次,每次吸入5~10ml;持续膀胱冲洗时每日以两性霉素 B5mg加入1000ml灭菌注射用水中,按每小时注入40ml速度进行冲 洗,共用5~10日。
3.使用避光精密输液器可除去药液的微粒,以减少微粒污染, 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两性霉素B常见不良反应及防治策略
两性霉素B常见不良反应及防治策略两性霉素B(AmB)为多烯类抗真菌药物,与真菌细胞膜上的麦角幽醇结合,在细胞膜上形成微孔通道,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细胞内重要物质如钾离子、核甘酸、氨基酸等外漏,同时,AmB还可以通过一连串的氧化反应使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引起真菌细胞氧化性损伤,从而导致真菌细胞死亡。
两性霉素B是目前临床上抗真菌谱最广、活性最强的抗真菌药物,其主要剂型有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AmBd)和两性霉素B脂质制剂:包括脂质体(L-AmB)、脂质复合物(ABLC,中国未上市)和胶体分散体(ABCD,即硫酸胆固醇酯)3种剂型。
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临床抗菌谱广、耐药率低,是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播散性隐球菌病、慢性播散性念珠菌病、中枢神经系统念珠菌病、念珠菌骨髓炎、毛霉病、马尔尼菲篮状菌等真菌感染的首选用药,在复发难治性侵袭性曲霉病和其他难治性真菌感染的挽救治疗中也有重要的地位。
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局部给药可作为联合给药方式,提高局部浓度减少全身不良反应。
静脉给药前水化、给药过程中逐渐加量、缓慢滴注、预防性补钾能临床耐受性,临床应用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电解质、肝肾功能变化。
本文主讲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一、静脉给药不良反应及防治1.输液反应: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引起发热和寒战统称为输液反应,两项荟萃分析结果提示发热发生率分别为24.50%和45.11%,寒战的发生率分别为48.50%和53.14%o发生率和剂量并不成比例,相对于其他AmB脂质制剂,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输液反应相对较低,在输注前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等可减少输液反应(但有文献报道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输液反应率与是否预防用药无必然联系),输注时间延长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一般输注时间应不少于6h,治疗初期需加强监测。
2.肾脏毒性: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导致肾损害的主要机制是肾小管损伤和肾血管收缩。
其肾毒性发生率为26.1%~33.8胎呈剂量依赖性。
两性霉素B药典
两性霉素B药典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拼音名:Liangxingmeisu B英文名:Amphotericin B书页号:2000年版二部-279C47H73NO17 924.09本品按干燥品计算,每1mg 的效价不得少于850 两性霉素B单位。
【性状】本品为黄色或橙黄色粉末,无臭或几乎无臭,无味;有引湿性,在日光下易破坏失效。
本品在二甲亚砜中溶解,在二甲基甲酰胺中微溶,在甲醇中极微溶解,在水、无水乙醇、氯仿或乙醚中不溶。
【鉴别】 (1) 取两性霉素A检查项下的溶液,用甲醇稀释成每1ml 中含5μg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Ⅳ A)测定,约在362nm±2nm、381nm±2nm与405nm±2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362nm 与381nm 波长处的吸收度的比值约为0.6,381nm与405nm波长处的吸收度的比值约为0.9 。
(2) 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176 图)一致。
【检查】酸度取本品3 %的水悬浮液,依法测定(附录Ⅵ H),pH值应为4.0~6.0 。
两性霉素A取本品,加少量二甲亚砜溶解后,加甲醇制成每1ml 中含100μg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Ⅳ A)测定,在305nm 的波长处,其吸收度不得过0.40。
干燥失重取本品,以五氧化二磷为干燥剂,在60℃减压下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5.0 %(附录Ⅷ L)。
异常毒性精密称取本品25mg(2.5万单位),加去氧胆酸钠20.5mg,加灭菌注射用水10ml,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2.0ml滴加至溶解(PH值约11.5),再加0.1mol/L盐酸溶液1.8ml(氢氧化钠用量的90%),再加磷酸盐缓冲液(PH7.3)使成每1ml中含1mg的溶液。
取上述溶液适量,加灭菌注射用水使成每1ml 中含30μg 的溶液,依法检查(附录ⅪC),按静脉注射法给药,应符合规定。
细菌内毒素取本品,依法检查(附录Ⅺ E),每1000两性霉素B 单位中含内毒素的量应小于5.0FU。
抗真菌药——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
一、抗真菌药真菌的种类繁多.动物机体感染真菌之后,应用通常的抗生素治疗大多无效。
根据真菌侵袭部位的不同,真菌大体可分为两类,一为体表浅部真菌,如口腔,消化道等,常见为癣菌;二为深部组织和内脏器官的真菌,如脑、肝脏及肺部等,较多为白色念珠菌和新形隐球菌。
兽医临床上常用的抗真菌药有多烯类和非多烯类抗真菌药。
前者有两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后者有灰黄霉素和克霉唑。
(一)、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是多烯类抗深部真菌药。
国产庐山霉素与本药是同一物质。
【抗菌作用】对多种深部真菌如新型隐球菌、白色念珠菌、皮炎芽生菌及组织胞浆菌等,有强大抑制作用,高浓度有杀菌作用。
它能选择性地与真菌细胞膜的麦角固醇相结合形成孔道,从而增加膜的通透性,导致细胞内重要物质外漏而致死。
细菌的细胞膜不含固醇类物质,故本品对细菌无效。
【体内过程】两性霉素B及其甲酯衍生物口服不吸收,肌内注射也难吸收,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注射。
静脉滴注可维待有效浓度时间较长,血浆半衰期可达24 h体内分布较广,但下易进入脑脊液。
肾为其主要排出器官,排出极缓慢。
【临床应用】本品可用于犬组织胞浆菌病、芽生菌病、球孢子菌病,可预防白色念珠菌感染以及各种真菌的局部炎症,如爪的真菌感染及雏鸡嗉囊真菌感染。
【不良反应】两性霉素B毒性极大。
小鼠静脉注射LD50为5mg/kg体重,猫每天静脉注射 lmg/kg体重连续17d即可出现严重溶血性贫血。
本品口服不吸收,故毒性反应较小,对消化系统真菌感染的治疗仍可为首选药,有条件时,可选用两性霉素B甲酯盐酸盐取代之,后者为新合成的两性霉素B甲酯衍生物——两性霉素B甲酯盐酸盐.为水溶性酯化物,pH6时较稳定,其毒性仅为两性霉素的1/15。
【用法用量】注射用两性霉素B静脉注射量;各种动物0.125~0.5mg/kg。
隔日 1次或1周 2次,总剂量不超过11 mg/kg。
临用时先用注射用水溶解,再用5%葡萄糖注射液(切勿用生理盐水)稀释成0.1%注射液,缓慢静脉注入。
注射用两性霉素BPPT课件
3)治疗期间定时定期严密监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 钾、心电图等,如血尿素氮或血肌酐明显升高时,则需减 量或暂停治疗,直至肾功能恢复。
4)为减少本品不良反应,给药前可给解热镇痛药和抗组胺药。
14
5)本品治疗如中断7日以上者,需重新自小剂量 (0.25mg/kg)开始逐渐增加至所需要量。
9
静脉滴注给药时,均先以灭菌注射用水10ml配置本品50mg, 或5ml配置25mg,然后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不可用氯化 钠注射液,因可产生沉淀),滴注液的药物浓度不超过 10mg/100ml,避光缓慢静滴,每次滴注时间需6小时以上, 稀释用葡萄糖注射液的pH值应在4.2以上。
10
不良反应
注 射 用 两 性 霉 素 B
1
抗微生物药分类
(1)β-内酰胺类 : ①青霉素:常用的品种有青霉素钠、青霉素钾、氨苄西 林钠、阿莫西林 ②头孢菌素:常用品种有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 唑啉钠、头孢拉定
(2)大环内酯类 ,林可霉素类 及万古霉素类 (3)氨基糖甙类 及多粘菌素类:链霉素、庆大霉素 (4)四环素类 及氯霉素类
2
(5) 磺胺类和抗菌增效剂:如磺胺嘧啶,甲氧苄啶 (6) 其他合成抗菌药:硝基呋喃类和喹诺酮类 (7) 抗真菌药:常用的品种有两性霉素B、灰黄霉素、制霉菌
素、克念菌素等 (8) 抗病毒类:阿昔洛韦,利巴韦林 (9) 抗结核药和抗麻风病药
3
名称
通用名:注射用两性霉素B 主要成分:两性霉素B
结构式:
注意事项
1.本品毒性大,不良反应多见,但它又是治疗危重深度真菌 感染的唯一有效药物,选用本品时必须权衡利弊后作出决 定。
两性霉素_精品文档
两性霉素两性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用于治疗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它属于聚酮类抗生素,常作为最后的治疗选择,主要用来治疗对其他抗真菌药物耐药的感染。
两性霉素最早于1955年由美国科学家埃必斯-高比(Edward K. Kopecky)从两性青霉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出,并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详细研究。
两性霉素主要由两性青霉菌(Amphotericin B)和N-脱乙酰两性霉素(Amphotericin B Deoxycholate)组成,它们分别在药物中含量占90%和10%左右。
两性霉素通过与真菌的细胞膜结合而发挥其抗真菌作用。
它与真菌细胞膜的鸟苷脱氧胆酸结合,导致细胞膜中的孔隙扩大,疏水性物质通过细胞膜进入真菌细胞体内。
这种作用机制使得两性霉素对多种真菌感染表现出广泛的抗菌活性。
两性霉素主要用于治疗由念珠菌属(Candida)、球孢子菌属(Aspergillus)和小孢子菌属(Cryptococcus)等真菌引起的感染。
常见的适应症包括念珠菌血症、室内孢子菌病、球孢子菌性脑膜炎和隐球菌脑膜炎等。
另外,两性霉素还可以用于治疗由其他真菌感染引起的深部组织炎症和肺部感染。
两性霉素通常以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因为其口服生物利用度很低。
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特定情况,剂量会有所不同。
通常,两性霉素的剂量在0.25-1.5毫克/千克/天之间,每日给药一次或分为两次给药。
治疗期间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因为两性霉素可能会引起肾毒性。
虽然两性霉素是一种有效的抗真菌药物,但它也具有一些副作用。
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发热、寒战、头痛、恶心、呕吐、肌肉痛和肾功能异常等。
此外,两性霉素还可能导致贫血、电解质紊乱和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两性霉素时,医生必须权衡其疗效和潜在的风险,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和不良反应。
除了副作用之外,两性霉素还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两性霉素的制备过程较为复杂,生产成本也较高,使得该药物在一些贫困地区难以获得。
两性霉素B(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两性霉素B(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一概述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B)为多烯类抗真菌药物。
对本品敏感的真菌有新型隐球菌、皮炎芽生菌、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属、孢子丝菌属、念珠菌属等,部分曲菌属对本品耐药;皮肤和毛发癣菌则大多耐药。
本品对细菌、立克次体、病毒等无抗微生物活性。
常用治疗量所达到的药物浓度对真菌仅具抑菌作用。
二适应证用于隐球菌、球孢子菌、荚膜组织胞浆菌、芽生菌、孢子丝菌、念珠菌、毛霉、曲菌等引起的内脏或全身感染。
三临床应用1.静滴①从小剂量开始,一般按1、3、5、10mg递增,逐渐增加剂量到0.7mg(kg·d)。
开始剂量增加要慢,患者反应不明显时可适当加快增量速度。
②两性霉素B每次的剂量溶入500ml5%葡萄糖注射液中,6~8小时内滴完。
选择葡萄糖注射液在pH5.5,如低于pH5.3时主药稳定性下降,如pH低可用碳酸氢钠注射液调整其pH值。
③用药中患者反应明显时,可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1~2mg)拮抗。
④为预防寒战和高热可在用药前20~30分钟,直肠给消炎痛栓剂1/3(25mg)。
⑤两性霉素B对光不稳定,输液时应避光进行。
⑥用药过程中应监测肝肾功能、电解质。
⑦两性霉素B总量一般为2~3g。
2.雾化吸入适用于肺及支气管感染病例。
一日量5~10mg,溶于注射用水100~200ml中,分4次用;3.局部病灶注射浓度1~3mg/ml,3~7天用1次,必要时可加普鲁卡因注射液少量;对真菌性脓胸和关节炎,可局部抽脓后注入药5~10mg,每周1~3次。
四不良反应毒性较大,可有发热、寒战、头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反应,静脉用药可引起血栓性静脉炎,鞘内注射可引起背部及下肢疼痛。
对肾脏有损害作用,可致蛋白尿、管型尿,定期检查发现尿素氮>20mg%或肌酐>3mg%时,应采取措施,停药或降低剂量。
尚有白细胞下降、贫血、血压下降或升高、肝损害、复视、周围神经炎、皮疹等反应。
试用期间可出现心率加快,甚至心室颤动,多与注入药液浓度过高、速度过快、用量过大,以及患者低血钾有关。
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临床应用】1.用于治疗隐球菌病、北美芽生菌病、播散性念珠菌病、球孢子菌病、组织胞浆菌病。
2.用于治疗由毛霉菌、根霉菌、犁头霉菌属、内孢霉属和蛙粪霉属等所致的毛霉病。
3.用于治疗由申克孢子丝菌引起的孢子丝菌病。
4.用于治疗有烟曲菌所致的曲菌病5.外用制剂适用于着色真菌病、烧伤后皮肤真菌感染、呼吸道念珠菌、曲菌或隐球菌感染、真菌性角膜溃疡。
【药理】药效学·作用机制本药从链霉菌(Streptomyces nodosus)的培养液中提炼制得,是一种多烯类抗真菌抗生素。
本药可与敏感真菌细胞膜上的固醇结合,损伤细胞膜的通透性,导致细胞内重要物质如钾离子、核苷酸和氨基酸等外漏,从而破坏了细胞的正常代谢而抑制其生长。
在临床治疗可达到的药物浓度对真菌为抑菌作用,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02-1mg/l。
如药物浓度达到人体可耐受范围的高限时则对真菌起杀菌作用。
·抗菌谱本药几乎对所有真菌均有抗菌活性,主要对念珠菌、隐球菌、组织包浆菌、酵母菌、皮炎芽生菌、球孢子菌属有效。
部分曲霉菌对本药耐药,皮肤癣菌则大多数呈现耐药。
药动学本药口服后自胃肠道吸收少而稳定。
本药静脉滴注起始剂量为1-5mg,以后逐步增加至一日0.65mg/kg,血药峰浓度为2-4mg/l。
本药在胸水、腹水和滑膜液中药物浓度通常低于同其血药浓度的,支气管分泌物中药物浓度亦低。
在肾组织中浓度最高,其余依次递减为肝、肾、肾上腺、肺、甲状腺、心、骨骼肌、胰腺等。
蛋白结合率为91%-95%。
药物在体内经肾缓慢排出,每日有给药量的2%-5%以原形排除,7日内有给药量的40%随尿液排泄,停药后药物随尿液排泄至少持续7周,在碱性尿中药物排泄最多。
消除半衰期约为24小时。
本药不宜被透析清除。
【注意事项】1.特别警示(1)本药主要用于潜在及发展中的致命性真菌感染,不能用于中性粒细胞计数正常的非侵袭性真菌疾病(如鹅口疮、阴道念珠菌病、食管念珠菌病等)患者。
注射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
--注射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通用名称】注射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用法和用量】起始剂量:0.1mg/kg/日(用注射用水稀释溶解并振荡摇匀后加至5%葡萄糖500ml内静脉滴注,滴速不得超过30滴/分;如无毒副反应,第二日开始剂量增加0.25-0.50mg/kg/日,剂量逐日递增至1—3mg/kg/日。
输液浓度≤0.15mg/ml为宜;总剂量为1—5g.【不良反应】舌尖麻木感、寒战、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关节痛、低血钾症、恶心、呕吐、腹胀痛、肝肾功能异常、血尿、脱发、皮疹、血糖升高、胸闷、心悸、耳鸣及血管炎等,大多为轻到中度反应,对症治疗后可耐受2.在普通两性霉素B上市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有:(1)静滴过程中或静滴后发生寒颤、高热、严重头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有时可出现血压下降,眩晕等。
(2)几乎所有患者在疗程中均可出现不用程度的肾功能损害,尿中可出现红细胞、百细胞、蛋白和管型、血尿素氮和肌酐增高、肌酐清楚率降低,也可引起肾小管性酸中毒。
(3)低钾血症,由于尿中排除大量钾离子所致。
(4)血液系统毒性反应有正常红细胞性贫血,偶可有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
(5)肝毒性较少见,可致肝细胞坏死,急性肝功能衰竭亦有发生。
(6)心血管系统反应如静滴过快时可引起心室颤动或心脏骤停。
此外本品所致的电解质紊乱亦可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
本品静滴时易发生血栓性静脉炎。
2O9称(7)神经系统毒性反应鞘内注射本品引起严重头痛、发热、呕吐、领项强直、下肢疼痛及尿潴留等,严重者可发生下肢截瘫等。
(8)过敏性休克、皮疹等变态反应偶有发生。
3.在国外临床研究中观察到的其它不良反应还有: (1)全身反应:虚弱、背疼、输液反应、感染、脓毒血症。
(2)心血管系统: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速。
(3)消化系统:胃肠道出血、便秘。
(4)代谢紊乱:碱性磷酸酶升高、胆红素血症、高血糖、高钠血症、血容量过多、水肿、高钙血症、高钾血症、低镁血症。
(5)神经、精神系统:焦虑、混乱、头痛、失眠、眩晕。
两性霉素B的使用注意事项
念珠菌⾎症的死亡率接近50%,氟康唑400~800mg/d(iv)有时疗效差,尤其⾮⽩⾊念珠菌。
理论上,两性霉素B疗效肯定,但其毒性⼤,限制了其使⽤。
如何认识它的毒性? 两性霉素B可造成剂量依赖型肾⼩球滤过率降低,机制如下: 1、可直接引起肾⼩球⼊球⼩动脉收缩,导致肾⼩球⾎液灌注量降低。
2、继发反应:钾、镁、碳酸氢根的丢失,促红细胞⽣成素⽣成减少。
3、肾功能损害与⾎清肌酐浓度、氮质⾎症不相关,肾损害多数是暂时的,这些指标升⾼后还可下降。
4、永久性肾功能损害和两性霉素B累积剂量相关,剂量累计约4g时可以造成永久损害。
5、造成永久性肾损害的原因:(1)肾⼩管细胞被破坏;(2)肾⼩管基底膜被破坏;(3)肾单位的丢失。
如何预防永久性肾损害? ⽤两性霉素B前静脉输注1000ml⽣理盐⽔(10~15ml/kg),或者⼰酮可可碱,注意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
氮质⾎症在以下情况会加重:若同时使⽤其他肾毒性药物,或患者本⾝患低⾎压,或处于肾移植术后。
开始⽤药时⾎清肌酐、尿素氮会升⾼,随后会下降⼀些,然后趋于稳定。
据统计,⽆肾病成年⼈使⽤两性霉素B,⾎清肌酐值可达2~3mg/dl,相当于177~265umol/l.建议:发现肾功能损害到这种程度,暂时不要停药,除⾮⾎清肌酐值更⾼,可减量⾄50%,直到⾎清肌酐值恢复到这⼀⽔平,再使⽤原维持剂量。
警告:对⼀个成年⼈⽽⾔,想采取⼀个不损害肾功能的剂量,可能存在治疗剂量不⾜。
两性霉素B的急性反应 使⽤第⼀剂时,开始给药30~40分钟,病⼈可能出现寒战、发热、⼼动过速,再过15~30分钟,即开始给药1⼩时左右,反应强度,2~4⼩时过后逐渐缓解。
如果病⼈存在⼼肺功能不全,病⼈会出现缺氧。
⼉童和使⽤甾体激素的患者,这些反应会减轻,发⽣率也较低。
随着⽤药次数的增加,此类反应会逐渐减轻。
关于试验剂量 部分专家认为并⽆必要,因念珠菌⾎症治疗延误,死亡率升⾼。
警告:也有少数病⼈发⽣过敏性休克,因此⽤药要⾮常⼩⼼。
注射用两性霉素B使用说明
注射用两性霉素B使用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注射用两性霉素B商品名:英文名:Amphotericin B for Injection汉语拼音:Zhusheyong Liangxingmeisu B本品主要成分为两性霉素B。
其结构式为:分子式:C47H73NO17分子量:924.09中文别名:二性霉素B、节丝霉素B、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乙、芦山霉素、庐山霉素、异性霉素英文别名:Amfostat、Ampho-Moronal、Amphotericin、Anfotericina B、Fongizone、Fungilin、Fungizone、Lushanmycin、Wypicil【性状】本品为黄色或橙黄色粉末。
【药理毒理】本品为多烯类抗真菌药物。
对本品敏感的真菌有新型隐球菌、皮炎芽生菌、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属、孢子丝菌属、念珠菌属等,部分曲菌属对本品耐药;皮肤和毛发癣菌则大多耐药;本品对细菌、立克次体、病毒等无抗菌活性。
常用治疗量所达到的药物浓度对真菌仅具抑菌作用。
作用机制为本品通过与敏感真菌细胞膜上的固醇相结合,损伤细胞膜的通透性,导致细胞内重要物质如钾离子、核苷酸和氨基酸等外漏,破坏细胞的正常代谢从而抑制其生长。
【药代动力学】开始治疗时,每天静脉滴注两性霉素B 1~5mg ,后逐步增加至每天0.65mg/kg时的血药峰浓度(Cmax)为2~4mg/L。
血消除半衰期(t1/2 )约为24小时。
蛋白结合率为91%~95%。
本品在胸水、腹水和滑膜腔液中药物浓度通常低于同期血药浓度的一半,支气管分泌物中药物浓度亦低。
本品在肾组织中浓度最高,依次为肝、脾、肾上腺、肺、甲状腺、心、骨骼肌、胰腺等。
本品在体内经肾脏缓慢排泄,每日约有给药量的2%~5%以原型排出,7日内自尿排出给药量的40%。
停药后自尿中排泄至少持续7周,在碱性尿液中药物排泄增多。
本品不易为透析清除。
【适应症】本品适用于敏感真菌所致的深部真菌感染且病情呈进行性发展者,如败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隐球菌及其它真菌)、腹腔感染(包括与透析相关者)、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和眼内炎等。
注射用两性霉素B使用说明
注射用两性霉素B使用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注射用两性霉素B商品名:英文名:Amphotericin B for Injection汉语拼音:Zhusheyong Liangxingmeisu B本品主要成分为两性霉素B;其结构式为:分子式:C47H73NO17分子量:924.09中文别名:二性霉素B、节丝霉素B、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乙、芦山霉素、庐山霉素、英文别名:Amfostat、Ampho-Moronal、Amphotericin、Anfotericina B、Fongizone、Fungilin、Fungizone、Lushanmycin、Wypicil性状本品为黄色或橙黄色粉末;药理毒理本品为多烯类抗真菌药物;对本品敏感的真菌有新型隐球菌、皮炎芽生菌、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属、孢子丝菌属、念珠菌属等,部分曲菌属对本品耐药;皮肤和毛发癣菌则大多耐药;本品对细菌、立克次体、病毒等无抗菌活性;常用治疗量所达到的药物浓度对真菌仅具抑菌作用;作用机制为本品通过与敏感真菌细胞膜上的固醇相结合,损伤细胞膜的通透性,导致细胞内重要物质如钾离子、核苷酸和氨基酸等外漏,破坏细胞的正常代谢从而抑制其生长;药代动力学开始治疗时,每天静脉滴注两性霉素B 1~5mg ,后逐步增加至每天0.65mg/kg时的血药峰浓度Cmax为2~4mg/L;血消除半衰期t1/2约为24小时;蛋白结合率为91%~95%;本品在胸水、腹水和滑膜腔液中药物浓度通常低于同期血药浓度的一半,支气管分泌物中药物浓度亦低;本品在肾组织中浓度最高,依次为肝、脾、肾上腺、肺、甲状腺、心、骨骼肌、胰腺等;本品在体内经肾脏缓慢排泄,每日约有给药量的2%~5%以原型排出,7日内自尿排出给药量的40%;停药后自尿中排泄至少持续7周,在碱性尿液中药物排泄增多;本品不易为透析清除;适应症本品适用于敏感真菌所致的深部真菌感染且病情呈进行性发展者,如败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隐球菌及其它真菌、腹腔感染包括与透析相关者、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和眼内炎等;用法用量静脉用药:开始静脉滴注时先试以1~5mg或按体重一次0.02~0.1mg/kg给药,以后根据患者耐受情况每日或隔日增加5mg,当增至一次0.6~0.7mg/kg时即可暂停增加剂量,此为一般治疗量;成人最高一日剂量不超过1mg/kg,每日或隔1~2日给药1次,累积总量1.5~3.0g,疗程1~3个月,也可长至6个月,视病情及疾病种类而定;对敏感真菌感染宜采用较小剂量,即成人一次20~30mg,疗程仍宜长;鞘内给药:首次0.05~0.1mg,以后渐增至每次0.5mg,最大量一次不超过1mg,每周给药2~3次,总量15mg左右;鞘内给药时宜与小剂量地塞米松或琥珀酸氢化可的松同时给与,并需用脑脊液反复稀释药液,边稀释边缓慢注入以减少不良反应;局部用药:气溶吸入时成人每次5~10mg,用灭菌注射用水溶解成0.2%~0.3%溶液应用;超声雾化吸入时本品浓度为0.01%~0.02%,每日吸入2~3次,每次吸入5~10ml;持续膀胱冲洗时每日以两性霉素B 5mg加入1000ml灭菌注射用水中,按每小时注入40ml速度进行冲洗,共用5~10日;静脉滴注或鞘内给药时,均先以灭菌注射用水10ml配制本品50mg,或5ml配制25mg,然后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不可用氯化钠注射液,因可产生沉淀,滴注液的药物浓度不超过10mg/100ml,避光缓慢静滴,每次滴注时间需6小时以上,稀释用葡萄糖注射液的pH值应在4.2以上;鞘内注射时可取5mg/ml浓度的药液1ml,加5%葡萄糖注射液19ml稀释,使最终浓度成250g/ml;注射时取所需药液量以脑脊液5~30ml反复稀释,并缓慢注入;鞘内注射液的药物浓度不可高于25mg/100ml,pH值应在4.2以上;不良反应1.静滴过程中或静滴后发生寒颤、高热、严重头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有时可出现血压下降、眩晕等;2.几乎所有患者在疗程中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尿中可出现红细胞、白细胞、蛋白和管型、血尿素氮和肌酐增高,肌酐清除率降低,也可引起肾小管性酸中毒;3.低钾血症,由于尿中排出大量钾离子所致;4.血液系统毒性反应有正常红细胞性贫血,偶可有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5.肝毒性,较少见,可致肝细胞坏死,急性肝功能衰竭亦有发生;6.心血管系统反应如静滴过快时可引起心室颤动或心脏骤停;此外本品所致的电解质紊乱亦可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本品静滴时易发生血栓性静脉炎;7.神经系统毒性反应,鞘内注射本品可引起严重头痛、发热、呕吐、颈项强直、下肢疼痛及尿潴留等,严重者可发生下肢截瘫等;8.过敏性休克、皮疹等变态反应偶有发生;禁忌症对本品过敏及严重肝病的患者禁用;注意事项1.本品毒性大,不良反应多见,但它又是治疗危重深部真菌感染的唯一有效药物,选用本品时必须权衡利弊后作出决定;2.下列情况应慎用:1肾功能损害,本品主要在体内灭活,故肾功能重度减退时半衰期仅轻度延长,因此肾功能轻、中度损害的患者如病情需要仍可选用本品,重度肾功能损害者则需延长给药间期或减量应用,应用其最小有效量;当治疗累积剂量大于4g时可引起不可逆性肾功能损害;2肝功能损害,本品可致肝毒性,肝病患者避免应用本品;3.治疗期间定期严密随访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钾、心电图等,如血尿素氮或血肌酐明显升高时,则需减量或暂停治疗,直至肾功能恢复;4.为减少本品的不良反应,给药前可给解热镇痛药和抗组胺药,如吲哚美辛和异丙嗪等,同时给予琥珀酸氢化可的松25~50mg或地塞米松2~5mg一同静脉滴注;5.本品治疗如中断7日以上者,需重新自小剂量0.25mg/kg开始逐渐增加至所需量;6.本品宜缓慢避光滴注,每剂滴注时间至少6小时;7.药液静脉滴注时应避免外漏,因本品可致局部刺激;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本品用于治疗患全身性真菌感染的孕妇,对胎儿无明显影响;但孕妇用药尚缺乏有良好对照的研究;孕妇如确有应用指征时方可慎用;哺乳期妇女应避免应用本品或于用药时暂时停止哺乳;儿童用药静脉及鞘内给药剂量以体重计算均同成人,应限用最小有效剂量;老年患者用药老年患者肾功能有生理性减退,宜按肾功能减退的程度减量应用;药物相互作用1.肾上腺皮质激素,此类药物在控制两性霉素B的药物不良反应时可合用,但一般不推荐两者同时应用,因可加重两性霉素B诱发的低钾血症;如需同用时则肾上腺皮质激素宜用最小剂量和最短疗程,并需监测患者的血钾浓度和心脏功能;2.洋地黄苷,本品所致的低钾血症可增强潜在的洋地黄毒性;两者同用时应严密监测血钾浓度和心脏功能;3.氟胞嘧啶与两性霉素B具协同作用,但本品可增加细胞对前者的摄取并损害其经肾排泄,从而增强氟胞嘧啶的毒性反应;4.本品与吡咯类抗真菌药如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等在体外具拮抗作用;5.氨基糖苷类、抗肿瘤药物、卷曲霉素、多粘菌素类、万古霉素等肾毒性药物与本品同用时可增强其肾毒性;6.骨髓抑制剂、放射治疗等可加重患者贫血,与两性霉素B合用时宜减少其剂量;7.本品诱发的低钾血症可加强神经肌肉阻断药的作用,两者同用时需监测血钾浓度;8.应用尿液碱化药可增强本品的排泄,并防止或减少肾小管酸中毒发生的可能;药物过量药物过量,可能引起呼吸循环衰竭,应立即中止给药,并进行临床及实验室监测,予以支持、对症处理;规格15mg5000单位 225mg2.5万单位 350mg5万单位贮藏遮光,密闭,冷处保存;有效期。
两性霉素B脂质体
两性霉素B脂质体两性霉素B脂质体【临床应用】1.适用于敏感真菌所致全身性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包括隐球菌性脑膜炎、念珠菌病、球孢子菌病播散性脑膜炎或慢性球孢子菌病等。
2.适用于治疗组织胞浆病、曲霉病皮炎芽生菌病和内脏利什曼原虫病等。
3.适用于对普通两性霉素B无效或产生毒副反应的真菌感染患者。
【药理】·作用机制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有效成分为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属多烯类抗真菌抗生素,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与真菌细胞膜上的固醇(主要为麦角固醇)结合,使膜通透性增加,细胞内重要物质(如钾离子、核苷酸和氨基酸等)外漏,导致真菌细胞死亡。
两性霉素B脂质体目前主要有三种剂型:(1)两性霉素B脂质复合体(用脂质体和两性霉素B交织而成)。
(2)两性霉素B脂质体(用脂质体和两性霉素B交织而成)。
(3)两性霉素B胶质分散体(用硫酸胆固醇与等量的两性霉素B混合包裹而成)。
这些脂类制剂在体内多分布于网状内皮组织(如肝、脾和肺组织)中,减少了药物在肾组织中的分布,从而降低了两性霉素B的肾毒性。
此外,血肌酸酐值升高低钾血症亦少见,与静脉滴注有关的毒性反应也明显低于两性霉素B。
因此,两性霉素B脂质体既保留了两性霉素B的高度抗菌活性,又降低了其毒性。
1.2.用药前后或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用药中应定期(至少一周1次)监测:(1)肝、肾功能。
(2)电解质(特别是酶、钾)。
(3)血、尿常规。
【不良反应】本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两性霉素B;大多为轻到中度反应,对症治疗后可耐受。
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舌尖麻木感、寒战、发热、头痛、关节痛、低钾血症、恶心、呕吐、腹胀痛、干肾功能异常、血尿、脱发、皮疹、血糖升高、胸闷、心悸、耳鸣及血管炎等。
【国外不良反应参考】1.血液系统有致血小板减少的报道。
2.心血管系统可出现胸痛、低血压、心动过速,也有致心律失常的报道和心脏停搏的个案报道。
3.中枢神经系统可出现头痛、头晕、焦虑等症状。
4.代谢/内分泌系统可出现低镁血症、低钾血症、低钙血症、高血糖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致心律失常的发生,本品静滴时易发生血检性静脉炎。
7.神经系统毒性反应,硝内注射本品可引起严重头痛、发热、驱吐、颈项强直、下肢疼痛及尿潴留等,严重若可发生下肢截寻
8.过做性体克、皮等变态反应偶有发生,
【禁忌】对本品过敏及严重所病的想者禁用
受情况每日或隔日增加5mg,当增至一次0.6~0.7ag/kg时即可暂停增加剂量,此为二般治量、成人
最高一日剂量不超过1gkg,每日或隔1~2日给药1次,累积总量1.5~3.0g、程1~3个也
可长至6个月,视病情及族病种类而定。对感真感染采用较小剂量,即成人一次20-308:
程仍宜长
内给药:首次0.05~0.1mg,以后渐增至每次0.5mg,最大量一次不超过1mg,每周给药2~3
疗程,并需监测患者的血钾浓度和心脏功能
2.洋地黄街,本品所致的低钾血症可增强潜在的洋地黄毒性,两者同用时应严密监测血钾浓度
和心脏功能。
3.氯胞啶与两性素B具协同作用,但本品可增加细胞对前者的摄取并损害其经肾排滑,从
而增强氯胞啶的毒性反应
4.本品与略类抗真菌药如康、氯康理、伊曲康等在体外具括抗作用。
5,氢基糖苷类,抗肿药物、卷曲素、多粘菌素类、万古都素等肾毒性药物与本品同用时可
次,总量15mg左右。鞘内给药时宜与小剂量地塞米松或玻珀酸氢化可的松同时给与,并需用脑脊液反复
稀释药液,边稀释边缓慢注入以减少不良反应
局部用药:气溶吸入时成人每次5~10mg,用灭菌注射用水溶解成0.一
液应用:超声
雾化吸入时本品浓度为0.01%~0.02第,每日吸入2~3次,每次吸入5~10al持续膀跳冲洗时每日
铺乳期妇女应免应用本品或于用药时暂时停止哺乳。
【几重用药】
静脉及硝内给药剂量以体重计算均同成人,应限用最小有效剂量
【老年用药】
老年患者肾功能有生理性减退,宜按肾功能减退的程度减量应用
【药物相互作用】
1.肾上腺皮质激素,此类药物在控制两性霉素B的药物不良反应时可合用,但一般不推荐两者
同时应用,因可加重两性素B请发的低钾血症。如需同用时则肾上皮质激素宜用最小剂量和最短
增强其肾性
6.骨轴抑制剂,放射治疗等可加重患者贫血,与两性都素B合用时减少其剂量
7.本品诱发的低钾血症可加强神经肌内阻断药的作用,两者同用时需监测血钾浓度
8.应用尿液碱化药可增强本品的排滑,并防止或减少肾小管酸中毒发生的可能
【药物过量】
药物过量,可能引起呼吸循环衰竭,应立即中止给药,并进行临床及实验室监测,予以支持、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敏感真菌所致的深部真菌感染且病情呈进行性发展者,如败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隐
球满及其他真菌)、感(与研和美)、
部感染。尿路感染和眼内炎等【规格】25e源自(2.5万单位)【用法用量】
静脉用药:开始静脉滴注时先试以1~5mg或按体重一次0.02~0.1mg/kg给药,以后根据患者耐
【注意事项】
1本性太,不良反应多见,但它又是治二
必须权衡利弊后作出决定。
的一有物,选用本品时
2.下列情况应慎用
(1)肾功能损害,本品主要在体内灭活,故肾功能重度减退时半衰期仅轻度延长,因此肾功能轻
中度损害的患者如病情需要仍可选用本品,重度肾功能损害者则需延长给药间期或减量应用,应用其
最小有效量:当治疗累积剂量大于4g时可引起不可逆性肾功能损害
【有效期】18个月
组织中浓度最高,依次为肝、牌、肾上腺、肺、甲状腺、心、骨肌、胰腺等。本品在体内经肾脏缓
慢排滑,每日约有给药量的2%~5第以原型出,7日内自尿排出给药量的40%。停药后自尿中排滑
坐少持续7周,在碱性尿液中药物排泄增多。本品不易为透析清除。
【贮威】光,密闭,冷处(2-10℃)保存
【包装】玻璃管制注射剂瓶,每小盒1瓶。
量等。
2.几乎所有患者在疗程中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尿中可出现红细胞、白细胞、蛋白和管型
血尿素氯和肌增高,肌清除率降低,也可引起肾小管性酸中毒。
3.低钾血症,由于尿中排出大量钾离子所致
4.血液系统毒性反应有正常红细胞性贫血,偶可有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
5.肝毒性,较少见,可致肝细胞坏死,急性肝功能衰端亦有发生。
(2)肝功能损害,本品可致肝毒性,肝病患者避免应用本品
3.治疗期间定期严密随访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钾、心电图等,如血尿素复或血肌所明
显升高时,则需减量或智停治疗,直至功能恢复
4.为减少本品的不良反应,给药前可给解热镇痛药和抗组胺药,如明噪美辛和异丙嘻等,同时
恰予城珀酸氢化可的松25~50g或地塞米松25=g一同静脉滴注。
对症处理
【药理毒理】
本品为多烯类抗真菌药物,对本品敏感的真菌有新型隐球菌、皮炎芽生菌、组织胞浆菌、球孢
子菌属、孢子维菌属、念珠菌属等,部分曲菌属对本品耐药;:皮肤和毛发菌则大多附药:本品对细
菌、立克次体、病毒等无抗菌活性。常用治疗量所达到的药物浓度对真菌仅具抑菌作用。
作用机制为本品通过与敏感真菌细胞膜上的固醇相结合,损伤细胞膜的通透性,导致细胞内重
5.本品治疗如中断7日以上者,需重新自
Q25mg/kg)开始逐断增加至所需量
6.本品宜缓慢观光滴注,每剂滴注时间至义6小时
7.药液静脉满注时应避免外,因本品可致局部
【孕妇及乳期妇女用药】
本品用于治疗患全身性真菌感染的孕妇,对胎儿无明显影响。但孕妇用药尚缺乏有良好对照的
究,学妇如确有应用指征时方可慎用
s)-3(一36三版氧--D端甘露基)氧门1.3.56.9.1137基-151616
三甲基-13氧代-14,39二氧双环[3.3.1]三十九烷-19,21,23,25,27,29,31-七烯-一36-段酸
分子式:Cell NOI
分子量:924.09
料:脱氧阳酸钠、氢氧化钠、酸二氢钠
【性状】
本品为黄色至黄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
以两性幕素B5ag加入1001灭菌注射用水中,按每小时注入40m1速度进行冲洗,共用5~10日
静脉滴注或稍内给药时,均先以灭菌注射用水10ml配制本品50mg,或5m1配制25mg,然后用5%
糖注射液释(不可用氯化钠注射液,因可生沉淀)滴注液的药物液度不加过1,夏
光缓慢静滴,每次滴注时间需6小时以上,稀释用葡萄糖注射液的值应在4.2以上。
要物质如钾离子、核苷酸和氨基酸等外漏,破坏细胞的正常代谢从而抑制其生长
【药代动力学】
开始治疗时,每天静脉滴注两性霉素B1~5mg,后逐步增加至每天0.65mg/kg时的血药峰浓度
(C)为2~4mg/L。血消除半衰期(twn)约为24小时。蛋白结合率为91%~95%。本品在胸水
腹水和滑膜腔液中药物浓度通常低于同期血药浓度的一半,支气管分泌物中药物浓度亦低。本品在肾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注射用两性都素B
英文名称:Amphotericin B for Injection
汉语拼音:Thusheyong Liangxingmeisu B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两性素B
化学名称
1R-(1R,3S°,5R,6R,9R,11R,15S°,16R,17R,18S°,19E,21E,23E,25E,27E,29E,31E,38R,35S5,36R37
鞘内注射时可取5mg/ml浓度的药液1m1,加5B葡萄糖注射液19m1稀释,使最终浓度成250u
g/al,注射时取所需药液量以脑液5~30ml反复稀释,并缓慢注入。内注射液的药物浓度不可高于
25g/100ml,值应在4.2以上
【不良反应】
1.静滴过程中或静滴后发生寒额,高热、严重头痛、食欲不振、题心、吐,有时可出现血压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