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盐的教案1
化学初中酸碱盐教案
化学初中酸碱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酸、碱和盐的定义与性质;2. 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和实验方法;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酸、碱、盐的定义;2. 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3. 盐的性质。
教学难点:1. 混合溶液的酸碱中和反应;2. 盐的形成过程。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试管、试剂瓶、酚酞指示剂、pH试纸等;2. 实验材料: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教学过程:第一节:酸碱的定义与性质1. 引入:让学生观察一些常见的酸碱物质,引导学生讨论它们的性质和使用方法。
2. 授课:介绍酸、碱的定义与性质,让学生了解酸碱的强弱概念,以及酸碱对指示剂的影响。
3. 实验:通过实验验证酸、碱的化学性质,让学生亲身感受酸碱反应。
4. 总结:帮助学生总结酸碱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引导学生思考酸碱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节:酸碱中和反应1. 引入:通过举例引出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中和反应的条件和特点。
2. 授课:介绍酸碱中和反应的机理,让学生了解中和反应的产物和性质。
3. 实验: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记录。
4. 总结:帮助学生归纳中和反应的规律,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第三节:盐的性质1. 引入:通过举例引出盐的概念和性质,让学生了解盐的种类与用途。
2. 授课:介绍盐的形成过程和性质,让学生了解盐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3. 实验:进行盐的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盐的性质。
4. 总结:帮助学生总结盐的一般性质和应用场景,引导学生对盐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酸碱盐的概念和性质有了初步的认识,理解了酸碱中和反应和盐的形成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常见的酸碱盐教案
课题一 常见的酸和碱 (第一课时) 教案太公中学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酸碱指示剂的概念,知道石蕊和酚酞是两种常见的酸碱指示剂。
(2)知道酸和碱溶液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3)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4)认识常见的盐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过程和方法: 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根据所学知识来主动探究未知,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2)知道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部分,它本身就起源于人类生产活动, 树立学好化学,更要用好化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酸碱指示剂的概念。
2、酸碱指示剂能和酸碱溶液作用变色,可用于检验溶液酸、碱性。
3、盐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三、教学难点:酸碱指示剂能和酸碱溶液作用显色,可用于检验溶液酸、碱性;浓盐酸挥发性和浓硫酸吸水性四、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教学模式五、教学媒体及用具:多媒体 课件 视频 图片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1、酸和碱的来源:“酸”一词从有酸味的酒而来。
最早,在制酒的时候,有时把比较珍贵的酒放在窖中保存,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了酸。
“碱”一词在阿拉伯语中表示灰。
人们将草木灰放到水中,利用灰汁洗浴、印染等。
2、复习: (1)、上册学习过的,二氧化碳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花朵变红,该现象说明了什么? 答:该现象说明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有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在右图的实验中,可以看到什么现象?这说明氨水有什么性质?答:A 烧杯中的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氨水具有挥发性,并且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二)新课: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物质,有些显酸性,有些显碱性,图片展示:常见的酸性物质有:柠檬酸、苹果酸、醋酸。
常见的碱性物质有:肥皂、皮蛋、洗洁精。
通常酸性物质有酸味,碱性物质有涩味,手感滑,可是我们在实验室不能用手触摸药品,更不能尝药品的味道,那么我们怎样区别该物质显酸性还是显碱性呢? 板书:一、酸碱指示剂提问:怎么将酸和碱区分开?(还是说怎么将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区分开?或者说:如何验证下列物质呈酸性或者是碱性?)实验10-1展示试剂:白醋、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石灰水)。
酸碱盐教案初中化学
酸碱盐教案初中化学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酸碱盐的定义、性质和特点。
2. 理解酸碱中的pH值的概念。
3. 能够正确区分酸、碱、盐的性质和常见的实验现象。
4.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酸碱盐的定义和性质。
2. pH值的概念和应用。
3. 生活中实际应用题的解答。
三、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滴管、试液瓶等。
2. 实验药品:硫酸、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3. 教材:相关教材资料和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具有酸碱性质的物质,激发学生对酸碱盐的兴趣。
2. 讲解:介绍酸碱盐的定义、性质和特点,讲解pH值的概念和测定方法。
3. 实验:进行一些简单的酸碱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感受酸碱的化学反应。
4. 提问: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加深对酸碱盐知识的理解。
5.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酸碱盐知识的记忆。
6. 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拓展:介绍生活中酸碱知识的应用,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五、教学反馈
1. 学生掌握情况:通过课堂表现和练习成绩,了解学生对酸碱盐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教学效果评价: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评价教学效果,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六、课后作业
1. 完成课后练习题,并及时批改。
2. 思考并写出生活中具有酸碱性质的实例及其应用。
以上是一份初中化学酸碱盐教案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祝教学顺利!。
初中化学酸碱盐教案
初中化学酸碱盐教案【篇一:初中化学-《酸碱盐复习》教学设计】酸碱盐复习教学设计新鲁初中——胡秉建复习目标1、进一步巩固物质分类的方法,通过物质的分类理解酸碱盐的组成。
2、归纳酸碱盐的的化学性质,总结反应规律。
3、进一步理解中和反应,及复分解反应特点及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规律【重点难点】重点:1、进一步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2、进一步掌握常见复分解反应的类型。
难点:酸碱盐中离子的检验。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物质分类的复习,更深一步理解酸碱盐的组成。
2、通过对酸碱盐中8大类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归纳总结反应规律及复分解反应的类型。
3、通过学案中物质间是否能反应的判断,进一步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4、通过教师的引导归纳、学生对练习题的合作探讨,进一步掌握几种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意思,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2、培养学生的认真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养成严谨务实的作风【教学资源分析】本课题是学生学习了有关酸碱盐的知识后的一个回顾和总结。
酸碱盐这部分教学内容的难点就在于相互间的化学变化,这一难点在整个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也是个突出点。
学生在学习完酸碱盐的内容,胡乱自编化合物之间的反应,课本在新课教学阶段并没有系统的对酸碱盐化学性质进行归纳,学生对酸碱盐的一些化学反应的了解也只停留在表面,及时让学生对酸碱盐知识进行复习归纳有利于学生更深一步理解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有利于学生更深一步理解复分解反应以及发生条件;有利于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规律化。
【教学策略分析】1、通过物质化学式的书写和对物质进分类增强学生对酸碱盐在组成上的认识2、通过学生动手书写化学方程式,纠正学生的一些常见错误。
3、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归纳出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相互关系。
4、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判断和动手书写一些有关反应的方程式引导学生复习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5、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归纳出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初中化学酸碱盐教案
初中化学酸碱盐教案
一、引入
1. 观察实验:老师在教室里准备三个容器,分别装有盐酸、氢氧化钠和氯化钠溶液。
通过pH试纸测试,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这三种物质有何区别。
2. 导入问题:根据观察实验,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什么是酸、什么是碱,以及如何区
分它们?为什么盐不是酸或碱?
二、探究酸碱的性质
1.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酸碱指示剂、金属反应等实验,观察和比较不同酸
和碱的性质。
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2. 集体讨论:老师组织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并引导学生总结酸碱的性质,包括pH值、酸
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等。
三、认识盐
1. 实验前瞻:老师介绍盐的概念及制备方法,激发学生对盐的认知。
2. 实验探究:学生进行盐的制备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总结盐的性质。
四、应用酸碱盐的知识
1. 实例分析:老师提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酸碱盐知识解决问题,如饮
用水的酸碱平衡、食物的保存等。
2. 小结与反思:通过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化学生对酸碱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作业布置
1. 在家中观察并记录三种常见物质的酸碱性质,分析其原因。
2. 设计一个实验,测试自制的一种酸碱指示剂。
本节课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
希望本节课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愿学生们在本节课中有所
收获!。
初中化学人教版教案(第八章酸碱盐)
第一节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溶液的导电性。
2.电离。
3.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4.酸、碱、盐的初步概念。
(二)能力训练点通过溶液导电性和电离概念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观察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进行抽象思维分析和逻辑推理,给予科学的解释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1)电离。
(2)书写常见的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2.难点教会学生根据宏观现象,进行微观本质的分析方法和逻辑推理能力,3.疑点(1)酸、碱、盐溶液导电和金属导电的本质区别。
(2)NaHSO4和Cu2(OH)2CO3属于哪一类化合物?4.解决办法采用的方法是边实验,边分析,边讨论,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迪他们积极思考问题,用他们已知的知识通过思维和现象,推理去理解新的知识。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具准备试验物质导电性的装置,干燥的氯化钠固体,硝酸钾固体,氢氧化钠固体,蔗糖固体,酒精,蒸馏水,氯化钠溶液,硝酸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磷酸溶液,酒精溶液,蔗糖溶液,盐酸,硝酸溶液,硫酸溶液,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硫酸镁溶液,氯化钡溶液。
五、学生活动设计1.教师演示课本第149页[实验8—1]。
学生观察灯泡是否亮。
[目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并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2.教师提问:(1)根据已有的物理知识回答,电流是怎么形成的?金属能导电的原因?(2)氯化钠是哪种类型的化合物?它的组成微粒是什么?[目的:启迪学生思维,引起疑问进一步激发兴趣。
]3.教师将上述实验物质加入蒸馏水配制溶液,再分别做导电性实验。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想想这是为什么?[目的: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引起注意,启迪思维,提高兴趣。
] 4.教师提问:上述物质变成溶液后,为什么有的物质能够导电?有的物质仍不能导电呢?相邻座位的学生互相讨论,并在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得出答案。
酸碱盐教案 ()
【课题】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1)【知识目标】1、了解溶液的导电性2、了解溶液的电离3、了解电离方程式【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抽象思维、逻辑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1、电离2、书写电离方程式的注意事项【教学难点】教会学生根据宏观现象,进行微观本质的分析方法和逻辑推理力【教学疑点】溶液的导电和金属导电的本质区别【教学过程】[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溶液的知识,这节课我们看一看溶液是否能够导电。
下面我们作以下演示实验,请同学们观察实验现象。
[板书] 1、溶液的导电性[演示实验] 做下列物质的导电性试验:氯化钠固体、硝酸钾固体、氢氧化钠固体、蔗糖固体、酒精、蒸馏水。
[观察思考] (1)电灯泡是否亮?(2)根据已有的物理知识回答,电流是怎样形成的?(3)氯化钠是那种类型化合物?它的组成微粒是什么?[演示实验] 把蒸馏水分别倒入氯化钠固体、硝酸钾固体、氢氧化钠固体、蔗糖固体、酒精等中配成溶液。
{思考讨论} (1)电灯泡是否亮?(2)上述物质配成溶液后,为什么有的物质能够导电?有的物质仍不能导电?[讨论] 物质同时具备哪两个条件,才能导电?[推论] 必须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的微粒的物质才能导电。
[结论] 电离:物质溶于水后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讨论] 金属导电与上述溶液导电的相同、不同之处?[板书] 2、电离方程式NaCl = Na+ + Cl- KNO3 = K+ + NO3-NaOH = Na+ + OH- Na2SO4 = 2Na++ SO42- [讨论](1)离子所带电荷数和电性,与电离前他在化合物中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数值及正负性有何关系?(2)在电离过程中离子拆不拆开?(3)电离出的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有什么关系?[小结] (1)书写电离方程式注意事项:A:正价元素或原子团离解成阳离子;负价元素或原子团离解成阴离子。
初中酸碱盐教学教案
教案:初中酸碱盐教学教学目标:1. 了解酸碱盐的概念及其组成。
2. 掌握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规律。
3. 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简单的酸碱盐实验。
4. 能够运用酸碱盐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酸碱盐的概念及其组成。
2.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规律。
3. 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教学难点:1.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规律。
2.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滴定管、pH试纸等。
2. 实验试剂:盐酸、氢氧化钠、硫酸铜、碳酸钠等。
3. 教学课件和教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酸碱盐实例,如食醋、酱油、食盐等,引导学生关注酸碱盐的概念和作用。
2. 提问:什么是酸碱盐?它们有什么特点?二、酸碱盐的概念及其组成(10分钟)1. 讲解酸碱盐的定义:酸碱盐是由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与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结合形成的一类化合物。
2. 介绍酸碱盐的组成:酸碱盐由阳离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阴离子(酸根离子)组成。
三、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规律(15分钟)1. 讲解酸碱盐的化学性质:酸碱盐在水中溶解时,会离解成阳离子和阴离子;酸碱盐之间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新的酸碱盐。
2. 介绍复分解反应的规律: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反应物中有至少一个难溶物或难电离物生成,产物中至少有一个易溶物或易电离物生成。
四、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15分钟)1. 带领学生进行实验:以硫酸铜和氢氧化钠为例,演示复分解反应的现象。
2.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学生自行操作烧杯、试管等实验用具,观察实验现象。
3. 讲解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分析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和规律。
五、运用酸碱盐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0分钟)1. 举例讲解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调节土壤酸碱度、治疗胃酸过多等。
2. 提问:如何利用酸碱盐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酸碱盐的概念、组成、化学性质和反应规律。
人教版初中化学酸碱盐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酸碱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酸碱盐的定义和性质。
2. 了解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3. 能够根据相关实验结果判断物质的酸碱性质。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酸碱盐的定义和性质。
难点: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和实验判断酸碱性质。
三、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架、白瓷钢针、PH试纸等。
2. 实验药品: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铜等。
3. 教学课件:包括相关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酸碱盐物质,引出酸碱盐的定义和性质。
2. 讲解:介绍酸碱盐的定义和常见性质,包括酸的性质、碱的性质以及酸碱的中和反应。
3. 实验操作: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不同物质的酸碱性质,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等。
4. 分组讨论: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组讨论不同物质的酸碱性质,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5. 总结: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六、作业布置:
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在笔记本上做好详细的总结。
2. 查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酸碱盐物质,并记录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操作和讨论分组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酸碱盐的性质和应用,培养了他们实验操作和观察分析能力。
但是在实验环节,需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化学酸碱盐初中教案
化学酸碱盐初中教案
年级:初中
科目:化学
教学目标:
1. 了解酸碱盐的概念和特征;
2. 掌握酸碱盐的命名方法和性质;
3. 能够进行简单的酸碱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内容:
1. 酸、碱、盐的概念及特征;
2. 酸碱盐的化学式和命名规则;
3. 酸碱盐的性质和常见应用。
教学准备:
1. 教材《化学》;
2. 实验器材:试管、酸碱指示剂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化学物质,并让学生猜测它们是酸、碱、还是盐,引导学生思考酸碱盐的特征和区别。
二、讲解(15分钟)
1. 讲解酸碱盐的概念和特征;
2. 展示酸碱盐的常见表现形式,并介绍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介绍酸碱盐的命名方法和性质。
三、实验演示(20分钟)
教师进行酸碱盐反应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引导学生思考反应原理。
四、练习(10分钟)
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酸碱盐命名、性质分析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5分钟)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强调酸碱盐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酸碱盐的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了解酸碱盐的概念和特征,掌握其命名方法和性质,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酸碱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同时,学生也应该能够意识到酸碱盐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认识到化学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优秀教案设计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酸、碱、盐的概念及其特征。
2. 使学生了解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酸、碱、盐的概念及特征2. 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3. 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酸、碱、盐的概念及其特征,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2. 难点:酸碱盐之间的转化计算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酸碱盐的知识。
2. 利用实验演示,增强学生对酸碱盐特征的认识。
3.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食品、药品等,引导学生思考酸碱盐的概念及作用。
2. 新课导入:介绍酸、碱、盐的定义及其特征。
3. 课堂互动:学生分组讨论,总结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4. 实验演示:进行酸碱盐反应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酸碱盐之间的转化过程。
5.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酸碱盐应用实例,如洗涤剂、化肥等。
6. 练习巩固: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自主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酸、碱、盐概念及其特征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酸碱盐之间转化关系的理解程度。
3. 评价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九年级化学教材。
2. 实验器材:烧杯、试管、滴定管等。
3. 课件:酸碱盐相关知识的课件。
4. 网络资源:相关酸碱盐知识的科普文章、视频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学习酸、碱、盐的概念及特征。
2. 第2周:学习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3. 第3周:学习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
4. 第4周:进行课堂讨论和实验演示。
5. 第5周:进行练习巩固和教学评价。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反思实验演示是否直观易懂,能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酸碱盐知识。
初三化学第十单元《酸碱盐》教案
初三化学第十单元《酸碱盐》教案(一)一、酸、碱、盐的组成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二、酸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浓盐酸浓硫酸颜色、状态纯净盐酸:无色液体工业用盐酸:黄色(含Fe3+)无色粘稠、油状液体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无特性挥发性(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腐蚀性用途①金属除锈②制造药物③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①金属除锈②浓硫酸作干燥剂③生产化肥、精炼石油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金属+ 酸→盐+ 氢气(3)碱性氧化物+ 酸→盐+ 水(4)碱+ 酸→盐+ 水(5)盐+ 酸→另一种盐+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3、离子的检验试剂CO32-稀HCl 及石灰水三、碱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熟石灰、消石灰制法Ca(OH)2+Na2CO3== CaCO3↓+2NaOHCaO +H2O== Ca(OH)2用途①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②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③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①工业:制漂白粉②农业: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③建筑: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2)酸性氧化物+碱→盐+水(3)酸+碱→盐+水(4)盐+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注:①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如Cu(OH)2 ΔCuO +H2O2Fe(OH)3 ΔFe2O3+3H2O②常见沉淀:AgCl↓BaSO4↓Cu(OH)2↓ F e(OH)3↓Mg(OH)2↓BaCO3↓CaCO3↓③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初中化学酸碱盐老师教案
初中化学酸碱盐老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酸碱盐的定义和性质。
2. 掌握酸碱盐的常见性质和实验方法。
3.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观察现象,总结规律。
二、教学重点1. 酸碱盐的定义和分类。
2. 酸碱盐的性质和实验方法。
三、教学难点1. 酸碱盐的实验方法和观察结果的解释。
2. 酸碱盐的化学方程式。
四、教学内容1. 酸碱盐的定义和分类。
2. 酸碱盐的性质和实验方法。
3. 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1. 示范法: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2. 讲授法:讲解酸碱盐的性质和实验结果。
3. 实验法: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现象。
六、教学过程1.引入用酸碱指示剂测试几种不同的溶液,并观察颜色的变化,引出酸碱盐的定义。
2. 酸碱盐的定义和分类讲解酸碱盐的定义和分类,例如单质酸、氧化物酸、无机酸、有机酸等。
3. 酸碱盐的性质和实验方法介绍酸碱盐的性质,如水溶液的导电性、与金属的作用等,并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现象。
4. 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讲解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食品酸碱度的调节、药品的生产等。
7.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学生掌握酸碱盐的定义和性质的重要性。
八、课堂练习1.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酸碱盐?A. HClB. NaOHC. KBrD. CH3COOH2. 酸碱中性溶液的pH值是多少?A. 7B. 0C. 14D. 23. 用酚酞指示剂测试后,发现颜色变成了粉红色,该溶液是什么性质?A. 酸性B. 碱性C. 中性九、作业1.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复习酸碱盐的定义和性质。
2. 完成课堂练习题。
十、板书设计主题:化学酸碱盐教案1. 酸碱盐的定义和分类2. 酸碱盐的性质和实验方法3. 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十一、反思与评价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难点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学生的反馓是否良好。
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
化学初中酸碱盐教案
化学初中酸碱盐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酸、碱、盐的概念及其特性。
2. 理解酸碱中和反应及盐的溶解性规律。
3. 学会运用酸碱盐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酸、碱、盐的概念及其特性。
2. 酸碱中和反应及盐的溶解性规律。
教学难点:1. 酸碱中和反应的判断及计算。
2. 盐的溶解性规律的应用。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试管、烧杯、滴定管等。
2. 实验试剂: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氯化钠、碳酸钠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胃药、清洁剂等,引发学生对酸碱盐的兴趣。
2. 提问:什么是酸?什么是碱?什么是盐?二、教学内容与活动(20分钟)1. 酸、碱、盐的概念:讲解酸、碱、盐的定义,通过实验演示它们的特性。
2. 酸碱中和反应:讲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通过实验演示酸碱中和反应的现象。
3. 盐的溶解性规律:讲解盐的溶解性规律,通过实验演示不同盐的溶解性。
4. 应用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洗涤剂的去污原理、药片的成分等,引导学生运用酸碱盐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之间互相讨论,解答疑问。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酸碱盐的重要性和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酸碱盐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环保、医药等。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掌握酸碱盐的基本概念、特性及酸碱中和反应。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酸碱盐的特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同时,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课堂练习环节,要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教案设计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走进酸碱盐的世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酸、碱、盐的概念及其特性。
2. 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观察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酸、碱、盐的定义及特征。
2. 酸、碱、盐的分类及常见例子。
3. 酸碱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酸、碱、盐的概念及其特性。
2. 难点: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酸碱盐的特性。
2. 利用实验、讨论等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3. 结合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酸碱盐实例,引发学生对酸碱盐的兴趣。
2. 探究酸碱盐的定义及特征:学生分组讨论,汇报学习成果。
3. 酸碱中和反应:讲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应用。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酸碱中和反应的现象。
第二章:酸碱盐的分类与鉴别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酸碱盐的分类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鉴别物质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酸碱盐的分类方法。
2. 酸碱盐的鉴别原理及方法。
3. 常见酸碱盐的鉴别实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酸碱盐的分类方法及鉴别原理。
2. 难点:酸碱盐的鉴别实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对比分析法引导学生掌握酸碱盐的分类。
2. 利用实验、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
3. 结合生活实例,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常见物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鉴别酸碱盐。
2. 酸碱盐的分类:讲解酸碱盐的分类方法,学生分组讨论。
3. 酸碱盐的鉴别:讲解鉴别原理及方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鉴别给定的酸碱盐溶液。
第三章: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化学公开课教案酸碱盐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教案
化学公开课教案——酸碱盐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酸、碱、盐的概念及其特点;(2)掌握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3)学会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酸碱盐的性质;(2)运用对比分析法探究酸碱盐之间的转化规律;(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3)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酸、碱、盐的概念及其特点;(2)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3)pH试纸的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1)酸碱盐之间的转化规律;(2)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烧杯、试管、滴定管、pH试纸、指示剂、盐酸、氢氧化钠、硫酸铜等。
2. 教学课件:酸碱盐的性质、转化关系、pH试纸使用方法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酸、碱、盐的概念及其特点;(2)提问:酸碱盐之间有没有联系?它们能否相互转化?2. 探究酸碱盐的性质:(1)分组实验:让学生观察盐酸、氢氧化钠、硫酸铜等溶液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等;(2)实验现象的讨论与总结:引导学生发现酸碱盐的特点。
3. 学习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1)展示课件,介绍酸碱盐之间的转化规律;(2)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酸碱盐之间的转化现象;(3)对比分析:让学生探讨不同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4. 学习pH试纸的使用方法:(1)讲解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的原理;(2)演示实验:用pH试纸测定不同酸碱盐溶液的酸碱度;(3)学生操作:让学生自行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并记录数据。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酸碱盐的特点及其转化关系;(2)强调pH试纸的使用方法及其在实验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酸碱盐的知识;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了解酸碱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 调查身边的酸碱盐现象,拍照或绘图,下节课分享。
初中化学教案酸碱盐
初中化学教案酸碱盐
主题:酸碱盐
时间:1 节课
目标:
1. 了解酸、碱和盐的概念;
2. 能够区分酸、碱和盐的性质;
3. 能够进行简单的酸碱中和反应。
教学内容:
1. 酸的概念和性质;
2. 碱的概念和性质;
3. 盐的概念和性质;
4. 酸碱中和反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如柠檬汁、洗衣粉、食盐等,引导学生讨论这些物质的性质,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解(15分钟)
1. 酸的概念:酸是指具有酸性的物质,可以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2. 碱的概念:碱是指具有碱性的物质,可以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3. 盐的概念:盐是指由酸和碱中和而成的化合物。
4. 酸碱中和反应:讲解简单的酸碱中和反应方程式,并进行示范实验。
三、实验操作(15分钟)
1. 分发实验器材和试剂,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操作。
2. 让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并写出反应方程式。
四、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归纳酸碱盐的性质和酸碱中和反应。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
六、反馈(5分钟)
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及时纠正错误。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和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酸碱盐的性质和酸碱中和反应,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的应用1教案
教案:酸碱盐的应用目标:1.了解酸碱盐的基本性质和化学反应;2.掌握酸碱盐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1.掌握酸、碱和盐的基本性质;2.理解酸碱反应和盐的生成过程;3.探究酸碱盐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Step 1:引入课题教师展示一些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物质,如柠檬、苹果、洗衣粉、香皂等,并提问:“你知道这些物质是如何起到作用的吗?”引导学生思考,然后进入下一步。
Step 2:复习酸、碱和盐的基本性质教师带领学生回顾酸、碱和盐的基本性质,如酸的酸性味道、能与金属反应等,碱的苦性味道、能与酸中和等,盐的无色结晶体、能溶解在水中等。
Step 3:探究酸碱反应和盐的生成过程1.教师演示酸碱反应实验,如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反应过程中的现象和变化。
2.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总结酸碱反应的特点,并讲解盐的生成过程。
Step 4:酸碱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酸碱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1.酸在烹饪和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如柠檬汁的使用;2.碱在家庭清洁和洗涤中的应用,如洗衣粉和香皂的使用;3.盐在食品加工和腌制中的应用,如食盐的使用。
Step 5:酸碱盐在工业中的应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酸碱盐在工业中的应用,如:1.酸在化肥生产和冶金工业中的应用,如硝酸的使用;2.碱在纺织和制药工业中的应用,如纯碱和氨水的使用;3.盐在化学工业和冶金工业中的应用,如氯化钠和硫酸钠的使用。
Step 6: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酸碱盐在生活和工业中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
Step 7:作业布置一些简单的练习题,复习学生对酸碱盐的理解,如判断题、选择题等。
Step 8:课堂检测对学生进行课堂测验,检查学生对酸碱盐的掌握程度。
Step 9:课堂讨论在检测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答案,并解释相关问题和疑惑。
Step 10:扩展阅读鼓励学生阅读相关的化学科普读物或文章,进一步了解酸碱盐的应用。
初中化学酸碱盐讲题教案
初中化学酸碱盐讲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掌握酸、碱、盐的定义、性质和特点,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推理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科学,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和实验操作的细致耐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酸、碱、盐的定义和性质理解;
2. 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及常见现象。
三、教学内容
1. 酸、碱、盐的概念和特点;
2. 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3.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提问、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酸碱盐的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习(30分钟)
(1)讲解酸、碱、盐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讲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3)展示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过程。
3. 练习(15分钟)
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5分钟)
通过回答问题、讨论等方式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的记忆。
五、课后作业
1. 完成相关练习题;
2. 思考酸碱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
1. 酸:定义、特点;
2. 碱:定义、特点;
3. 盐:定义、特点;
4. 酸碱中和反应原理。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酸碱盐的基本概念展开,通过实验、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认识这些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特点,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推理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提高课堂参与度。
酸碱与盐教案
酸碱与盐教案引言:在化学学科中,酸碱与盐是我们常见的物质类型。
了解和学习酸碱与盐的性质和反应是化学学习的基础之一。
本教案将带领学生全面了解酸碱与盐的定义、性质和应用,并通过实验与互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一、酸的定义与特点酸是指在水中能够产生氢离子(H+)的化合物。
常见的酸有盐酸、硫酸等。
酸的特点包括:1. 酸有酸味,能腐蚀金属。
2. 酸与碱反应产生盐和水。
3. 酸的溶液能够使红色蓝花的指示剂变红。
实验活动:1. 将稀盐酸滴入不同含碳酸钠的试管中观察气泡产生情况。
2. 使用红色蓝花指示剂测试不同家庭常见的物质是否酸性。
二、碱的定义与特点碱是指在水中能够产生氢氧化物离子(OH-)的化合物。
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碱的特点包括:1. 碱有碱味,有腐蚀性。
2. 碱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水。
3. 碱的溶液能使红色蓝花指示剂变蓝。
实验活动:1. 将氢氧化钠溶液和葡萄酸溶液混合,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沉淀。
2. 用红色蓝花指示剂测试不同家庭常见的物质是否碱性。
三、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称为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的特点包括:1. 反应生成的盐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
2. 中和反应常伴随放热现象。
实验活动:1. 将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等量混合,观察反应是否伴随放热。
2. 使用石蕊试纸测试产生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是否为中性。
四、盐的定义与性质盐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的产物。
盐的性质包括:1. 盐能溶于水形成溶液。
2. 盐的溶液可以导电。
3. 盐的溶液对红色蓝花指示剂没有影响。
实验活动:1. 将氯化银固体溶于水中,观察溶液是否导电。
2. 将氯化钠溶液与红色蓝花指示剂混合,观察颜色变化。
五、酸碱与盐的应用酸碱与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各种应用,例如:1. 酸性物质如柠檬汁可以用于食品调味。
2. 氢氧化钠可以作为清洁剂使用。
3. 食用盐可以用于烹饪和调味。
结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酸碱与盐的定义、性质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球雅思学科教师辅导教案学员编号: 年 级:初三 课 时 数: 3学员姓名:邹家浚 辅导科目:化学 学科教师:李晓星 授课类型 T -- 常见的酸和碱 C-- 酸和碱之间的反应 T-- 盐和化肥 星 级★★★★★★★★★★★★教学重难点1.认识常见的酸的主要化学性质及用途。
2.认识酸碱的腐蚀性,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3.掌握酸碱之间的反应。
4.认识常见的盐和化肥的主要性质及用途。
授课日期及时段2014年7月22日周二15:00-17:00教学内容() (3分钟)著名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将盐酸溅到紫罗兰花瓣上,过一会儿,他惊奇地发现,紫色的花瓣上出现了红点点。
波义耳对这一意外的发现,做出了各种假设,经过多次实验验证,探究普遍规律,终于获得了成功。
著名的化学家波义耳通过多次试验,终于发现了我们今天还在使用的酸碱指示剂。
你知道酸碱指示剂有什么作用吗?(夯实基础) (30分钟)一:酸碱指示剂1、概念:指能与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2、常用的指示剂:石蕊溶液、酚酞溶液3、石蕊溶液、酚酞溶液与酸、碱溶液的反应石蕊溶液酚酞溶液知识典例T ——常见的酸和碱专题导入本身紫色无色酸溶液变为红色无色碱溶液变为蓝色变为红色例1: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A.变红色B.变蓝色C.变无色D.不变色【练习】1、下列物质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是();石蕊试液变蓝色的是()A、蒸馏水B、盐酸C、氯化钠D、氢氧化钠2、某溶液中滴入酚酞,酚酞呈无色,则该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呈()A、紫色B、红色C、蓝色 D 紫色或红色3、A、B、C三只小烧杯内分别依次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按下图所示进行探究活动,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B.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C.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D.浓氨水易挥发,氨气易溶于水4、许多植物的果实和花瓣中含有色素。
现提取几种植物的果实或花瓣的汁液,用稀酸、稀碱和水逐一检验,现象记录如下表。
植物的汁液在酸性溶液中在水中在碱性溶液中牵牛花红色紫色蓝色万寿菊黄色黄色黄色胡萝卜橙色橙色橙色玫瑰浅红色浅红色绿色(1)上述植物的汁液不能用来区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是、。
(填植物的名称)(2)与实验中常用的指示剂石蕊的变色原理相似的是。
(填植物的名称)二、酸和碱1、酸(1)酸的概念: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硝酸、盐酸、硫酸、醋酸等。
电离方程式如下:HCl==H++Cl-;H2SO4==2H++SO42-;电离通式:H n R==nH++R n-;(NaHSO4能够电力出H+,那么NaHSO4是酸吗?)酸根离子所带负电荷的总数等于酸分子电离时生成的氢离子的总数。
(2)常见的酸我们常见的酸主要有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和醋酸(CH3COOH),它们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液体(工业用盐酸:黄色,因为含Fe3+),具有刺激性气味,但它们又有些个性.比如,盐酸和硝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有这两种酸的试剂瓶的瓶盖,会看到瓶口出现白雾,这是由于挥发出来的氯化氢和硝酸极易溶于水,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小液滴而形成的。
又如浓硫酸不挥发,但具有脱水性,它能将纸张、木材、皮肤等物质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脱水作用)而产生炭化现象,非常厉害;浓硫酸还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
盐酸、硝酸和硫酸都有腐蚀性,硝酸和硫酸的腐蚀性较强,浓度越大腐蚀性越强。
我们知道浓硫酸遇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将浓硫酸稀释成稀硫酸时,要注意一定要注酸入水,而且要不断搅拌,防止出现危险.注意:①浓盐酸密封保存的原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②浓硫酸密封保存的原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
③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溶液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④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不变,溶剂、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⑤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
⑥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先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最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⑦稀硫酸不具有吸水性(3)酸的相似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金属+ 酸→盐+ 氢气置换反应(条件:活动性:金属>H )H 2SO4+ Mg=MgSO4+ H2↑ 2HCl + Mg=MgCl2+ H2↑3H2SO4+ 2Al=Al2(SO4)3+ 3H2↑ 6HCl + 2Al= 2AlCl3+ 3H2↑H 2SO4+Zn=ZnSO4+ H2↑ 2HCl +Zn=ZnCl2+ H2↑H 2SO4+ Fe=FeSO4+ H2↑ 2HCl + Fe=FeCl2+ H2↑(注意铁为亚铁盐)注:FeSO4溶液、FeCl2溶液:浅绿色3、金属氧化物+ 酸→盐+ 水Fe2O3 +3H2SO4 =Fe2(SO4)3 + 3H2O (注Fe2(SO4)3溶液:黄色)现象:铁锈消失,液体由无色变为黄色Fe 2O 3 +6HCl=2FeCl 3 + 3H 2O (注FeCl 3溶液:黄色)现象:铁锈消失,液体由无色变为黄色CuO + 2HCl=CuCl 2 + 2H 2O (注CuCl 2溶液:蓝色)现象:黑色物质消失,液体由无色变为蓝色CuO +H 2SO 4=CuSO 4 + H 2O (注CuSO 4溶液:蓝色)现象:黑色物质消失,液体由无色变为蓝色2、碱(1)碱的概念: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电离方程式如下:NaOH=Na ++OH -;Ca(OH)2=Ca 2++2OH -; 电离通式:R(OH)n =R n++nOH -;(2)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易吸水而潮解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俗 名 火碱、烧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 熟石灰、消石灰 制 法Ca(OH)2+Na 2CO 3= CaCO 3↓+2NaOH CaO +H 2O= Ca(OH)2 用 途①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②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③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①工业:制漂白粉②农业: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 ③建筑:注意:①氢氧化钠的潮解属于物理变化。
②氢氧化钠密封保存的原因: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而潮解,同时又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③氢氧化钠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会变质(属于化学变化),因为它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
④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⑤CaO 、Ca(OH)2 、CaCO 3的俗名及相互转化关系:CaO :生石灰 Ca(OH)2:熟石灰、消石灰 CaCO 3:石灰石、大理石 Ca(OH)2 CaCO 3CaO+H 2O+CO 2(3)碱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2、非金属氧化物 + 碱 → 盐 + 水2NaOH + CO 2 =Na 2CO 3 + H 2O (氢氧化钠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 2NaOH + SO 2 =Na 2SO 3 + H 2O 2NaOH + SO 3=H 2O + Na 2SO 4Ca(OH)2 + CO 2 =H 2O + CaCO 3↓练习1.在4个小烧杯里分别盛放相等质量的下列物质,在空气中放置一定时间后,质量增加的是( )A .浓盐酸B .蔗糖溶液C .浓硫酸D .浓硝酸解:浓盐酸、浓硝酸易挥发出溶质,溶质的质量减少,溶液的质量减少;浓硫酸易吸收空气中水分,溶剂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增加;蔗糖溶液质量不变.故选C .点拨:常见酸碱的一些物理性质也应熟练掌握,学会与溶液的有关知识结合运用. 2.下列各组反应时,能放出氢气的是( )A .锌粒和浓H 2SO 4B .镁带和稀HNO 3C .铜片和稀HNO 3D .铁屑和盐酸 答案:D点拨:此题考查酸和金属制氢气的条件,我们知道要制得氢气,金属应选用活泼金属,酸一般选用盐酸或稀硫酸,而浓H 2SO 4和硝酸与金属反应不能得到氢气.3.“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要方面,“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它包括“原料的绿色化”“化学反应的绿色化”“产物的绿色化”等内容,其中“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的是(提示:有机化学反应方程一般用“→”代替“=”)( )A .2C 2H 4+O 2−−→−催化剂2C 2H 4OB .实验室制取CO 2C .2M +N =2P +2Q 2P +M =Q (M 、N 为原料,Q 为期望产品)D .用铁屑、氧化铜、稀硫酸为原料制取铜:CuO +H 2SO 4=CuSO 4+H 2O Fe +CuSO 4==FeSO 4+Cu答案:选AC点拨:这是一道信息给予题,解题的关键是通过阅读理解,提炼出有用的信息,再通过分析比较,解决问题.“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中所有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这是本题的一条非常关键的信息,只要理解“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进入期望的产品中”,问题就不难解决.4.实验室用铁、氧化铜、硫酸为原料制取铜,某同学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两个方案中,较好的是哪个?简述理由.答案:②;操作简便安全、不需加热、原料消耗少.点拨:此题是一道典型的设计实验方案的评价题.此类题内涵丰富,思维容量大,要求对物质的性质、反应原理要熟悉,而且对实验过程中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反应条件,实验操作的可行性、简便性、安全性等相关知识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对不同的实验方案作出正确的评价.如本题中②方案比①方案好,因为②方案条件要求低,均在常温下进行,并制得最终产品铜,且从初始原料进入到最终产品的铜元素均可完全被利用,效率高,而方案①在实验操作中要消耗较多的H 2,因此方案②比方案①用的原料Fe 和H 2SO 4要少;其次方案②安全可靠,不会发生操作危险.5.下列各组气体均可用固体NaOH 干燥的是( )A .H 2、O 2、SO 2B .CO 、CO 2、NO 2C .H 2、O 2、COD .CO 2、H 2、HCl 答案:选C点拨:NaOH 固体具有吸水性,可以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但由于NaOH 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它不能干燥像SO 2、CO 2、NO 2等这样的酸性氧化物气体.6、用相同质量的镁和铁分别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能够正确表示反应情况的是下图中的 ____________图,其中A 表示____________的反应情况,B 表示____________的反应情况.在此题中我们知道镁和铁都能和硫酸反应,但反应的速率和产气能力不同,镁比铁的反应速率快;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即设Mg 、Fe 各1 gMg +H 2SO 4=MgSO 4+H 2↑ Fe +H 2SO 4=FeSO 4+H 2↑ 24 2 56 2 1 x 1 yx 2124= x =1212412=⨯y2156= y =2815612=⨯ 所以x >y也就是说相等质量的镁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镁产生的氢气比铁要多,所以综合这两方面因素,正确的图示应为乙,其中A 表示铁的反应情况,B 表示镁的反应情况.7、等质量三种不同金属a 、b 、c 分别和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都生成相同价态硫酸盐,其反应情况如下图所示,问:(1)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由弱到强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3)若b 代表铁,写出它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化练习()(5分钟)【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B.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C.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产生白雾D、人体在含硫酸帮助消化食物2、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的是()A、稀硫酸B、盐酸C、硝酸D、浓硫酸3、下列金属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是()A、MgB、AlC、FeD、Cu4、一枚带铁锈的铁钉(主要成分为Fe2O3)放入稀硫酸中,微热,可观察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一段时间后,又观察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