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桃花源记》的两个英译版本看原作对译者主体性的制约

合集下载

从阐释学翻译理论视角探讨译者主体性r——以《桃花源记》两个英译本为例

从阐释学翻译理论视角探讨译者主体性r——以《桃花源记》两个英译本为例

从阐释学翻译理论视角探讨译者主体性r——以《桃花源记》
两个英译本为例
韦静雯
【期刊名称】《科教文汇》
【年(卷),期】2016(000)033
【摘要】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后,译者主体性成为了近年来翻译界关注的重点之一.本文以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四步骤为指导,选择陶渊明的代表作《桃花源记》的两个颇具代表性的译本——林语堂译本和James R.Hightower的译本作为对比研究对象,将译者主体性这一概念分解到斯坦纳的四个翻译步骤中,以期证实两位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为进一步确立译者主体地位和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总页数】2页(P165-166)
【作者】韦静雯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广州 5106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乔治·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观照下的译者主体性——以《聊斋志异》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为例 [J], 陈琳
2.乔治·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观照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以葛浩文《红高粱》英译
本为例 [J], 胡晓莹
3.从阐释学翻译理论视角探讨译者主体性r——以《醉翁亭记》两个英译版本为例[J], 潘珺华
4.阐释学视角下少数民族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以葛浩文《尘埃落定》英译本为例 [J], 郭佩英;王玉
5.阐释学视角下少数民族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以葛浩文《尘埃落定》英译本为例 [J], 郭佩英;王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译者主体性角度赏析《桃花源记》六种英译文

从译者主体性角度赏析《桃花源记》六种英译文

从译者主体性角度赏析《桃花源记》六种英译文[摘要]译者的主体性是近来翻译界研究的重点之一。

译者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译者的选择性、译者的理解和表达以及译者的创造性叛逆等三方面。

本文试从译者的主体性角度赏析林语堂、Davis、方重、罗经国、孙大雨、谢百魁等六人的《桃花源记》英译文。

[关键词]翻译;译者;主体性;《桃花源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我国古典文学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它以诗体形式写成,笔法凝练,陈述低调而富于诗意,音韵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为世人传诵。

国内外众多译者各展才华,为我们奉献了琳琅满目的精彩译文。

林语堂、Davis、方重、罗经国、孙大雨、谢百魁等六人对《桃花源记》英译文就各有千秋,富有代表性。

一、译者的文化地位问题在翻译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上世纪80年代,纽马克(Peter Newmark)将符号学、功能语法和跨文化交际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概念。

上世纪70、80年代以巴斯奈特和勒弗维尔为代表的翻译研究派中文化学派提出“翻译是文化内部与文化之间的交流”、“在文化功能等值的过程中,译者有较大的主动权,可以灵活重写甚至打破原文的文学形式”、“翻译就是文化‘改写’(rewrite),‘改写’使原文的生命得以延续”等具有颠覆性的观点,使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提升到了“操纵者”的地位,译者的主体性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查明建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一文中对“译者主体性”作了这样的界定:“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

[1]19-20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

常青认为译者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译者的选择性、译者的理解和表达以及译者的创造性叛逆这三方面。

[2]53本文试图从译者的选择性、译者的理解和表达以及译者的创造性叛逆性三方面赏析林语堂、Davis、方重、罗经国、孙大雨、谢百魁等六位译者的《桃花源记》英译文。

《桃花源记》两种英语译本对比赏析

《桃花源记》两种英语译本对比赏析
中图分类号" H 3 1 5 .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 0 9 5 — 0 4 3 8 ( 2 0 1 5 ) 1 2 — 0 0 6 8 - 0 3
《 桃花源记》 中, 陶渊明为世人虚构了一个人们安 居乐业 作 者接着叙述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 “ 缘溪行 ,忘路之远近 , 忽 的理想社会 , 那里没有 压迫 、 没有剥 削 、 没 有战乱 , 人人 自得 逢桃花林” 。 其乐 。文章以武 陵渔人行踪为线索 , 世人跟 随武 陵渔人 的脚
lo n g a s t r e a m, u n a wa r e o f h o w f a r h e h a d g o n e wh e n a l l o f a s u d d e n , 宁祥 和 , 表现 了其追求 和乐平等 的美好 理想 , 使 作品具有 高 a e f o u n d h i ms e l f i n t h e mi d s t o f a wo o d f u l l o f p e a c h b l o s s o ms . 度 的思想意义和社会 意义。虽然世界上并没有桃花源 , 但 是 h
J o u r na l o f Su i h u a Un i v e r s i t y
2 0 1 5年 1 2月
De c .2 01 5
《 桃花源记》 两种英语译本对 比赏析
唐利君 1 . z
( 1 . 绥化学 院
黑龙 江绥化
1 5 2 0 6 1 ; 2 . 四川 师 范 大 学
桃花源记中第一段第一句话作者仅仅用了11个字就点明了时间地点人物引人人胜因为桃花源本来是作者虚构的但他却把发现桃花源的人写得逼真确切这样就可使读者对桃花源的存在确信不疑从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从语际翻译和语内翻译视角看文言文英译r——以《桃花源记》英译本为例

从语际翻译和语内翻译视角看文言文英译r——以《桃花源记》英译本为例

从语际翻译和语内翻译视角看文言文英译r——以《桃花源记》
英译本为例
武斌
【期刊名称】《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8(035)007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文化能否走向世界已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
影响力的重要标准.文言文英译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中国传统文化典
籍多以文言文为主,文言文具有言文分离、语言简练的特点,这就导致文言文英译困
难重重.本文以《桃花源记》的英译本为例,从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两个角度出发,指
出《桃花源记》英译本中存在的问题,为翻译工作者提供借鉴.
【总页数】4页(P53-56)
【作者】武斌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新乡 453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25
【相关文献】
1.从阐释学翻译理论视角探讨译者主体性r——以《桃花源记》两个英译本为例[J], 韦静雯
2.从语际翻译和语内翻译视角看文言文英译——以《桃花源记》英译本为例 [J],
武斌
3.从功能对等视角探究诗歌的翻译策略——以《桃花源记》两英译本为例 [J], 黄卫
4.从功能对等视角探究诗歌的翻译策略——以《桃花源记》两英译本为例 [J], 黄卫
5.跨文化视角下看“信、达、雅”原则对中国古典外译的指导性作用——以《桃花源记》3个英译本为例 [J], 李家坤;王蓝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桃花源记》两个英译本译文对比评析

对《桃花源记》两个英译本译文对比评析

对《桃花源记》两个英译本的译文对比评析【摘要】从《桃花源记》的众多英文译本中,选出林语堂和a. r. davis的这两个译笔高超、具有鲜明特色、极富代表性的译本加以分析和对比。

试从两位译者在标题翻译上的把握寻其根源的追溯度,探讨两位译本译者在字词选用层面的拿捏,在句式结构、段落和语法上的倾向,及译本中体现的译者对文化历史方面的翻译理解,同时也映射出译者自己的感悟,也对今后翻译学习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桃花源记》;林语堂;a. r. davis;译本对比1. 引言陶渊明的散文诗《桃花源记》以讲故事的形式描述了令人神往的田园生活,整篇文章被翻译成英文版本后,翻译研究界就相继展开了对于其各个译本的分析工作,例如:从翻译伦理角度试析《桃花源记》两译本,从文本特征定量分析看《桃花源记》英译本的词语操作常规等。

本文则重点探讨a. r. davis和林语堂在译本中的选词、句式、段落、语法、文化历史等方面表现出的处理手法的异同。

2.正文2.1 陶渊明及其《桃花源记》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又名陶潜,字元亮,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他死后朋友私谥“靖节徵士”,故世称“靖节先生”。

在陶渊明所做的诗文中,田园生活是他的主要题材,他被誉为“田园诗派的鼻祖”,也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五言古诗《桃花源诗》前的一篇小记。

陶渊明写桃花源,用了散文与诗两种文体。

《桃花源记》主要是描写渔人出入桃花源的经过和在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桃花源诗》是以诗人的口吻讲述桃花源人民生活的和平、安宁。

《桃花源记》本是《桃花源诗》的序言,由于其独立超然的文学艺术内涵而独立成篇,也成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

2.2《桃花源记》的英译情况《桃花源记》有多个英译本:如罗经国、孙大雨、谢百魁、林语堂、方重、 a. r. davis,james robert hightower,汪榕培、谭时麟等都将《桃花源记》翻译成英文。

从《桃花源记》的英译本看英汉语的主语和话题

从《桃花源记》的英译本看英汉语的主语和话题

从《桃花源记》的英译本看英汉语的主语和话题作者:熊艳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16年第03期【摘要】汉语是“话题”型语言,英语是“主语”型语言的观点被广泛接受。

汉语中存在着主语和话题的区别,它们的语法性质和语义特征很不一样。

主语是一个结构成分,单独成句时,主语还可以被焦点化或者提问。

主语通常还是动作的施事。

话题是交际双方已知的旧信息,弄清“主语”和“话题”的区别,对于汉英翻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选取《桃花源记》的两个英译本,比较二者在处理汉语主语与话题方面的选择,从而得出一些汉英翻译中关于主语的一些处理技巧。

【关键词】主语话题翻译《桃花源记》一、引言1.主语和话题的定义和确定标准。

石毓智(2001)在辨别汉语主语和话题时认为,在辨别汉语的主语时,要意义标准和形式标准相互参照。

同时概括出主语的形式和语义特征。

他认为,“主语是一个结构成分,所在的结构可以用于句子和从句两种层面,单独成句时,主语还可以被焦点化或者提问。

从语义上看,主语是行为动作的施事,或者性质状态的主体。

因为主语常常居于句首,具有认知上的凸显性,所以可以被看作无标记的话题。

”但是,石先生的主语确定标准只适用于无标记语法结构。

对于有标记的语法结构,石毓智(2000)则认为,应该采用与其不同的分析方法。

话题(Topic)这个概念,也有学者称之为主题,它和主语一样是现代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汉语被列为话题优先语言的典型代表。

他们认为汉语的话题是一种句子成分,它不但可以和主语宾语等同时出现在句子中,也可以只出现一两个在句中,当然有时候话题也能够和他们互相重合。

2.研究方法。

本文首先分析梳理了国内外几位有影响的语法学家对主语、话题的各种观点,然后对汉语主语和话题的确定及其相关问题进行总结,其次结合林语堂和Davis的《桃花源记》英译本,比较二者在处理主语和话题时所采用的不同方法以及原因,最后,本文将给出结论,说明在汉英翻译时应注意主语和话题的选择。

《桃花源记》两种英语译本对比赏析

《桃花源记》两种英语译本对比赏析

收稿日期:2015-09-28作者简介:唐利君(1983-),女,四川江油人,四川师范大学MTI 专业在读研究生,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及实践。

唐利君1,2《桃花源记》两种英语译本对比赏析摘要:著名诗人陶渊明的代表作《桃花源记》为众多翻译名家所青睐,并将《桃花源记》译为各种文字,使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文章选取了林语堂和罗经国两位大师的英译本进行赏析,通过对译文的赏析明确在翻译《桃花源记》这一类文章时,译者不仅要考虑语义对等,还要注意传达原文的美感。

关键词:《桃花源记》;英译本;赏析;美感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15)12-0068-03(1.绥化学院黑龙江绥化152061;2.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成都610101)《桃花源记》中,陶渊明为世人虚构了一个人们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那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人自得其乐。

文章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世人跟随武陵渔人的脚步进入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欺压没有杀戮没有阶级的社会。

《桃花源记》结构清晰,描写生动传神,语言简练优美,文章中心突出,主题深刻。

作者通过描绘桃花源人的自给自足和安宁祥和,表现了其追求和乐平等的美好理想,使作品具有高度的思想意义和社会意义。

虽然世界上并没有桃花源,但是诗人笔下的理想社会与现实社会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世人追求平等和平的愿望。

《桃花源记》的这些特点使其流芳百世,经久不衰。

这也吸引了翻译界的关注,众多翻译名家将其译成各种文字,使其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本文选取了林语堂和罗经国两位大师的译本进行赏析。

《桃花源记》中第一段第一句话作者仅仅用了11个字就点明了时间、地点、人物,引人入胜,因为桃花源本来是作者虚构的,但他却把发现桃花源的人写得逼真确切,这样,就可使读者对桃花源的存在确信不疑,从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作者接着叙述发现桃花林的经过:“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从阐释学的角度分析《桃花源记》两个英文译本

从阐释学的角度分析《桃花源记》两个英文译本

从阐释学的角度分析《桃花源记》两个英文译本作者:刘淑青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23期摘要:阐释学是解读文学文本较为实用的一种方法,既强调寻找文学文本的客观意义,又强调译者要考虑译入语读者的接受问题,对指导文学翻译的实践具有极大的价值。

本文选取林语堂和A.R.Davis对《桃花源记》的两个英文译本,从阐释学的角度对这两个译本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对文学翻译实践有价值的启示。

关键词:《桃花源记》;阐释学;林语堂;A.R.Davis一、引言(一)《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它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没有阶级压迫,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语言质朴自然又极为精炼。

其作品多平淡自然,出于作者真实的感受,因此在翻译《桃花源记》时,把握原作文本的思想内容及语言风格十分重要。

(二)阐释学的方法讲文学文本和读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其中包括传统阐释学、视域融合学说和期待视域理论。

传统阐释学要求译者(读者)从形式到内容等方面来解读文学文本的意义,从而找到文本的客观意义,避免误读或过度阐释增添译者(读者)自己的意义;视域融合学说要求译者既要考虑原作读者对原作的理解和评价,也要综合文本从前、现在的意义,考虑译作将来的接受情况[1](P82);期待视域理论更强调文学翻译者要考虑读者的重要性,译作也是文学文本,其价值的实现有赖于读者的参与,因此译者需要做好原作和译入语读者之间的桥梁工作,使译入语读者能像原作读者一样感受到文学文本的美。

本文所选的两个英译本分别出自我国著名翻译家、英语语言功力深厚的林语堂先生和对陶渊明作品研究较深的英国汉学家A.R.Davis。

他们的译本较为出色,而且可以体会母语译者和非母语译者对原作文本的解读及对译入语读者群的考虑的不同。

从阐释学的角度分析《桃花源记》,学习著名翻译家的翻译技巧和翻译策略,可以帮助文学译者更好地处理文学文本,译作和译入与关系,使译作拥有长效性的语言和表达,从而成为优秀的译作。

二、从阐释学的角度对《桃花源记》两个英文译本进行分析比较首先,根据传统阐释学,译者要寻求原文的客观意义,虽然可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但是不能添枝加叶,改变原作的内容及意义。

《桃花源记》英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彰显

《桃花源记》英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彰显

视界观OBSERVATION SCOPE VIEW 《桃花源记》英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彰显张子慧 王英莉(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唐山 063210)摘 要:古代佳作《桃花源记》备受海内外大家的青睐。

本文选取林语堂与翟里斯的英译本作为分析对象,从理解与表达的角度分析翻译中译者主体性如何彰显。

关键词:《桃花源记》;译者主体性;理解与表达一、引言近年,我国翻译需求已从“走进来”转化为“走出去”,对外输出我国的传统文化典籍已成为顺应时代潮流的应时之举。

我国古代的诗歌散文颇受关注,兼具文化传播使命。

《桃花源记》作为古代典籍佳作的代表之一,深受国内外文学大家的青睐,已被翻译成多个版本的英文远传海外。

国内外众多学者各施所能,按照自己的审美理念来理解作品,力求用自己的文化系统背景下准确表达《桃花源记》作者所思所想所写,为英语读者献上同样精彩的文章。

二、译者主体性翻译作为一种沟通外来文化,补充已有文化的重要手段。

作为该行为的参与者之一,译者在传统翻译观中并未得到应有重视。

但随着西方翻译理论从“语用学转向”发展为“文化转向”,译者的主体地位逐渐受到重视。

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查明建、田雨, 22)。

译者的主体性,细分起来,又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体现在接受原著过程中的主体性;二、体现在审美再创作过程中的主体性(高宁, 7)。

因此,笔者将从理解与表达两方面,对比赏析林语堂、翟里斯的《桃花源记》英译本。

三、译者主体性在《桃花源记》英译本中的彰显(一)理解异同译者对文本的理解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

客观性存在于尊重源语文本,主观性存在于对源语文本的解读(常青, 53)。

译者通过自身的文化参照系统来选择如何理解原文,但这也是建立在尊重原作者的主体性地位的基础上。

译者的表达也会因理解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桃花源记两种英文译本鉴赏对比

桃花源记两种英文译本鉴赏对比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 罗经国:His first steps took him into a passage that accommodated only the width of one person. After he progressed about scores of paces, it suddenly widened into an open field. • 林语堂:At first the opening was very narrow, barely wide enough for one person to go in. After a dozen steps, it opened into a flood of light.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 垂髫,并怡然自乐。 • 罗经国:In the fields the villagers were busy with farm work. Men and women were dressed like people outside. They all, old and young, appeared happy. • 林语堂:The dresses of the men and women were like those of the outside world, and the old men and children appeared very happy and contented.
原文:桃花源记
林语堂译: The Peach Colony 罗经国译: A Tale of the Fountain of the Peach Blossom Spring colony: a group of animals or plants of the same type that are living or growing together. 聚集地。林语堂在目的语中找到一个 意思相近的词,点出了生活在桃花源里的人们过着世外桃源般与 人隔绝的生活。从对题目的翻译来看,各个译者都使原文题目意 思得到了传达,可就精辟、简洁来说林语堂比较好,罗经国的稍 显啰嗦。“source” 暗含 the origin, beginning, 虽然也可以指水 源,但和本文中的水源不太适宜,语境不同。因为这里的“源” 是和桃花林所相关的。

从_桃花源记_的英译文看英汉翻译_李珑珑

从_桃花源记_的英译文看英汉翻译_李珑珑

从《桃花源记》的英译文看英汉翻译李珑珑(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 410000)*摘 要:《桃花源记》脍炙人口,不愧是我国古典文学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汉学家J a m e s凭借自己对中西两种文化,英汉两种语言的透彻理解以及他的本土语言优势,让人以另一种语言欣赏到了桃源世界的美。

文章通过从英汉两种语言及文化方面对比赏析,得出对语言文化差异的准确把握是正确地对古文进行英译的重要条件,并意识到如何最大程度的对古文进行较为完美的英译,争取原文和译文最大限度的等值,翻译工作者更应从译入语读者的视角来思考文化内涵的传递。

关键词:语言;文化;差异;翻译D i s c u s s i o no nT r a n s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E n g l i s ha n dC h i n e s e:A nA p p r e c i a t i o no f t h e T r a n s l a t i o no f T h e S t o r yo f P e a c hb l o o m S p r i n gA b s t r a c t:I t i s n o e x a g g e r a t i o n t h a t t h e w e l l-k n o w n T h e S t o r y o f P e a c hb l o o mS p r i n g i s w o r t hc o n s i d e r i n g a s o n e o f t h e m o s t b e a u t i-f u l f l o w e r s i n t h e g a r d e n o f c l a s s i c l i t e r a t u r e.H a v i n g a g o o d k n o w l e d g e o f t h e l a n g u a g e s a n d c u l t u r e s o f E n g l i s ha n d C h i n e s e a s w e l l a s b e-i n g an a t i v e s p e a k e r o f E n g l i s h,H i g h t o w e r J a m e s,a s i n o l o g i s t,c a nt r a n s l a t e s ow e l l t h a t t h eb e a u t yh a s b e e nr e m a i n e d.B y c o n t r a s t i n g a n d a n a l y s i n g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s b e t w e e nE n g l i s h a n dC h i n e s e,t h e p a p e r c a m e t oa c o n c l u s i o n:a g o o dk n o w l e d g e o f t h e s e t w o t y p e s o f l a n-g u a g e s a n d c u l t u r e s,e s p e c i a l l y o f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s b e t w e e nt h e m,i s v e r y i m p o r t a n t f o r t r a n s l a t o r s t o d o t h e w o r k.;t o g e t a r e l a t i v e l y p e r f e c t t r a n s l a t i o nw i t h a n i n t e n t i o no f a c c o m p l i s h i n g t h e m a x i m u me q u i v a l e n c e,t h e r e b y,t r a n s l a t o r s s h o u l d t r y t o t r a n s m i t t h e c u l t u r a l m e s s a g e s i n t h eo r i g i n a l t e x t t ot h e t a r g e t r e a d e r s i n t h el a t t e r's p l a c e.K e y w o r d s:l a n g u a g e;c u l t u r e;d i f f e r e n c e;t r a n s l a t i o n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757(2008)03-0071-03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的化外世界。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根据上下文,林译明显有误。下文说“便舍船从口入”, 所以,这里不可能是 “walk”。

例一: 忽逢桃花林。
林:He suddenly came upon a peach grove which extended along the bank for about a hundred yards. 杨: When he came upon a forest of peach trees in blossom. 杨在这里用的词组 "a forest of peach blossoms” 看起来 没有错误,但不够本土化. "forest" 这个词总给我们一种 非常广阔的、大的树林,这里的树都是木材而非结果实 的那种果树。源自 信例一: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林:Dogs and chickens were running about. 杨:Under his feet country paths crisscrossed, and crowing of roosters and barking of dogs could be heard around. 此处,林译回避了“阡陌交通”的翻译,从整体上看,似乎 杨的译文比林译版更忠实于原文。
杨:
He was also told by the villagers that their ancestors brought their families and town folks to this isloated land while seeking havens in the troubled time of theQin.They never went out again, and had since lost contact with the outside.The folks asked about who was in the reign currently, completely in the dark about the fact that the Qin had long been replaced by the Han, let alone that the Hanand been succeeded by the Wei and the the Jin. The fisherman went though the history bit by bit with them, which generated a great amount of sighs and regret.

从阐释学翻译理论视角探讨译者主体性——以《桃花源记》两个英译本为例

从阐释学翻译理论视角探讨译者主体性——以《桃花源记》两个英译本为例
译 过 程 E x p l o r a t i o n o n t h e S u b j e c t i v i t y o f T r a n s l a t o r s f r o m he t
Pe r s p e c t i v e o f He r me n e u t i c Tr a n s l a t i o n Th e o r y :A Ca s e
总第 3 6 9 期 2 0 1 6 年1 1 月( 下)
. f 敏 毛l ‘
T h e S c i e n c e Ed u c a t i o n Ar t i c l e C o l l e c t s
T o t a 1 . 3 6 9
NO V 2 0 1 6 ( C)
J i t | 一L i n Yn t a n g ’ S t r a n s l a t i o n a n d J a me s R. Hi g h t o w e r ’ S t r a n s —
l a t i o n —a s t h e o b j e c t s f o r t h i s c o mp a r a t i v e s t u d y . a n d r e i i f e s t h e
过程 ,他在 著作 《 通 天塔 之后 》中提 出阐释 学分 析 的 四 个翻译步骤 : 信赖 、侵入 、吸收 、补偿 。信赖是指要 相信 所译作品是值得 翻译 的 ,而在理解和剖析原作 时 ,译 者的 主观性 因素不可避免地 侵入 原作 ,而侵入 的 目的是 为了对 原 作的元素加 以吸收 ,吸收过程 中难免会使翻译倾 向译入 语从 而失 去平 衡 ,因此 翻译最 后 需要 提供 补偿 ,回复 平 衡 。( S t e i n e r , G . 2 0 0 1 : 3 1 4)这 四个 步骤 无一 不强 调译 者 主

乌托邦的追寻桃花源记原文和翻译的对比研究

乌托邦的追寻桃花源记原文和翻译的对比研究

乌托邦的追寻桃花源记原文和翻译的对比研究乌托邦的追寻——桃花源记原文和翻译的对比研究桃花源记作为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短篇故事之一,被广泛认为是中国古代乌托邦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

本文将对《桃花源记》原文和其翻译进行对比研究,旨在分析不同翻译版本所呈现的文化差异以及对乌托邦追寻的影响。

《桃花源记》原文的作者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陶渊明。

全文描述了一位渔夫偶然发现了一个人间仙境——桃花源,这里山清水秀,人民安居乐业,并且彼此之间和睦相处。

它以乌托邦式的社会形态展现了人类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

然而,由于不同年代、不同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对于《桃花源记》的翻译也出现了差异。

让我们先来对比一下几个不同版本的翻译,以探讨其中的不同之处。

首先,我们选取了英语翻译中最被广泛接受的一本,《Peach Blossom Spring》。

这个版本力求忠实地传达原文的内涵,但由于语言的差异以及文化差异,其中的乌托邦色彩并没有完全传达出来。

其次,我们看了一份西班牙语翻译版本,《El palacio de las curvas》,这个版本中对原文有一定的改动,以适应西班牙文化的审美观。

最后,我们还看到了一份日本翻译版本,《桃源記》,这个版本在语言上更加简练,但可能会丧失一些细节。

通过对比翻译版本,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翻译所呈现的文化差异。

英语版《Peach Blossom Spring》在描述桃花源时,力求保持忠实与原文,但在某些细节上可能会因为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而有所丢失。

西班牙语版《El palacio de las curvas》则着重强调了西班牙文化中“曲线美”的特点,对物理环境进行了一定的改动。

而日本版《桃源記》则以简约的语言表达出了原文的精髓,但可能缺乏了一些原文的细节。

此外,对乌托邦追寻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各版本翻译准确传达了桃花源的美好与宁静,但在表现与现实世界的对比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尤其是西班牙语版《El palacio de las curvas》,强调了桃花源与现实世界的对比,进一步体现了乌托邦思想对于人们追求理想社会的重要性。

《桃花源记》英译本的对比分析

《桃花源记》英译本的对比分析

《桃花源记》英译本的对比分析
《桃花源记》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由元代作家陆九渊创作,具有极强的历史文化价值。

自20世纪,《桃花源记》已有近百个年头被译成英文,其中林语堂翻译版本和张叔平翻译版本最为知名。

林语堂译本《桃花源记》一直以来受到西方读者热烈欢迎,大部分英语译本都受其影响。

林语堂版本采用英语风格自由,用词抒情,多用比喻和拟言,使作品色彩鲜明,容易让人理解,力争实现对原文的尽量准确的翻译。

例如,他用“The fish seemed to be as happy as they were at home”把中文原文“鱼若是离家而往,何尝不快乐”翻译成英文,使原文的意思更加完整地传达给读者。

张叔平译本的《桃花源记》传达的更多的是原文的原汁原味,张叔平版本翻译英语更加贴近原文,语言更贴近原文,维护了原文文学元素和精神,一直受到海外读者欢迎,并被赞誉为最好的《桃花源记》英译本。

例如,他用“He knows nothing of their pass”来表达中文原文“默默无闻”,句子简洁而不失原文神韵。

总之,林语堂翻译版本和张叔平翻译版本都得到了海外读者的高度认可,都有其独到之处,但从整体上看,张叔平翻译本更加贴近原文,更能传达原文的精神。

桃花源记英文译本对比与赏析

桃花源记英文译本对比与赏析
第二段
原 文
译文
林语堂
戴维斯
Giles
译文比拟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At first the opening was very narrow, barely wide enough for one person to go in. After a dozen steps, it opened into a flood of light.
译文按照原文,将此句单独翻译。用"in blossom〞来作后置定语修饰"a grove of peach trees〞,形象生动。且较符合当时场景。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He noticed with surprise that the grove had a magic effect, so singularly free from the usual mingling of brushwood,while the beautifully grassy ground was covered with its rose petals.
林译简单易懂,翻译得意忘形;戴译表达地道,更易被目标读者所承受; Gelies的译文摆脱原文构造的束缚,表达地道,生动形象,但局部过于脱离原文。
赏析
译文多为短句,简单通畅,"以捕鱼为业〞译为"fisherman〞简练地道。"忘路之远近〞并入下一句翻译,打破原文构造,得意忘形。
译文将"晋太元中〞译为"During the Tailyuan period(376-396BC) of Jin,〞较为地道,且注明时间,使读者更易理解。译文为一个较长的复合句,更符合目标读者的习惯。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角度评析《桃花源记》的两个英译本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角度评析《桃花源记》的两个英译本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角度评析《桃花源记》的两个英译本
马婕
【期刊名称】《海外英语(上)》
【年(卷),期】2014(000)008
【摘要】翻译适应选择论是由我国学者胡庚申提出的全新理论,主张译者在翻译时应努力完成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之间的“三维”转换。

多维转换程度高的译文才是好的译文。

该文选取林语堂和Davis的译文,从“翻译适应选择论”中的“三维”转换角度,对《桃花源记》的翻译进行对比和分析。

同时,该文尝试建构“翻译适应选择论”下中国散文翻译的评析模式,有助于提高翻译质量。

【总页数】2页(P116-117)
【作者】马婕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从翻译适应选择论角度评析Happy Prince的两个中译本 [J], 吴佳佳
2.从阐释学翻译理论视角探讨译者主体性r——以《桃花源记》两个英译本为例[J], 韦静雯
3.从翻译适应选择论角度评析《桃花源记》的两个英译本 [J], 钱锋
4.从翻译适应选择论角度评析《桃花源记》的两个英译本 [J], 钱锋
5.从翻译适应选择论角度评析《桃花源记》的两个英译本 [J], 马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桃花源记翻译评论

桃花源记翻译评论

《桃花源记》多译本翻译评论一.介绍:《桃花源记》是中国古典文学里的一朵奇葩,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一部分。

这部作品为田园诗人陶渊明所为,之后为大家千古传唱,自那时起“世外桃源”就成为下层受压迫人民所追寻的理想社会,因为那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是男耕女织型自给自足的天堂般的社会。

然而没显然,这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桃花源记》中,陶渊明将这种遥不可及的社会理想用诗体写成,并利用古汉语凝练,微妙,低调陈述,音韵优美的特点,让人们读起来言有尽而意无穷。

有些西方学者曾断言,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中国文学特别是古典文学的跨文化传播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载体就显得特别重要,笔者在此拟从中国文化瑰宝的内核—经典文学着眼,并从中攫取《桃花源记》,在中西比较文化语境下绅士它的两个英文版本:英语汉学家James Hightower 的译文,以及尤金·A·奈达(Eugene A. Nida,1914-)的译文及曾广受流传的英译本(最初被人们接受,现具体作者不详,如下用“英译”指代)和中国翻译家杨宪益、林语堂的译文,以期达到研究的目的。

二.精神分析批评视野下的几篇较著名的译文比析笔者在解读原文的基础上,对这两个译文做一番详尽的比析,由感悟上升到理性的想象。

这里仅攫取有代表性的译文加以评析。

从而显现出James译文在中西比较文化语境里独具的魅力,并且其译文在言,意,象方面兼得。

相形之下,杨的译本略显逊色。

原因也是由于作者所处的迥异的文化语境。

尤金·A·奈达(Eugene A. Nida)美国现代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以该例说明翻译过程之一步——“传入”(transfer)——之不易。

奈达把翻译过程分为四步:分析(analysis),传入(transfer),重组(restructruring)和验证(testing)。

分析是对原文词汇、语法及修辞意义的研究;传入就是从译出语转入译入语,是用译入语思考、转换;重组是在传译的基础上根据译入语的表达习惯以及意向读者的阅读倾向对文字进行加工处理;而验证可采取书面完形填空、口头完形填空、读者高声朗读、读者默读后讲解所读内容等方法,看译文是否做到了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或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2
从《桃花源记》的两个英译版本看原作对译者主体性的制约
王志君 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译者是文化的桥梁,是文化“走出去”政策的重要一环,但学界与社会长期忽视译者的重要性,甚至一度将译者地位比作“仆人”,以至于很少有业外人士理解译者的工作。

这就让学界逐渐意识到“译者主体性”研究的重要性,本文将从林语堂和戴维斯两位译者的《桃花源记》英译本的对比,讨论原作对于译者主体性的制约。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源语文化;作品时代背景一、翻译实践中的译者主体性
翻译对文化传播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但人们在宣扬翻译重要性的同时却忽略了翻译过程中的必要角色-译者,其地位得不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认为翻译不过是符号的转换[1]。

我国学者率先考虑到这一问题,并对译者主体性进行了研究,傅雷以及其他一些翻译家所指出的这些语言和文化上的“不同”或“差异”,客观上导致了翻译的“不忠实”的现实,让人们意识到翻译活动中译者主体性不可避免[2]。

译者应正确认识到这一点,从而在翻译中摆正自己的态度。

虽然我国针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开始较早,但真正自觉而又明确地论述文学翻译主体性这一理论问题仅有二十多年。

从许钧教授的《“形”与“神”辨》中我们可以得到两点启示:1.译者在翻译时既要受到原作的牵制,又要受到目的语文化语境的制约;2.译者在翻译时尽管受到这样或是那样的制约,但依然享有一定的创造自由。

二、《桃花源记》英译本及其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一)林语堂与戴维斯的翻译特色
林语堂是学贯中西的大家,在五四时期,与鲁迅等人负担起介绍中国文化的重任,引起一阵翻译热潮,并为中国的翻译事业做出了极大贡献。

对中外文化的融会贯通,让林语堂的翻译理论也别具色彩。

在翻译实践中,译者难免受到原作与译入语的制约,但林语堂能较好的在限制中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也就是“创造性的叛逆”。

戴维斯(John Francis Davis)出生于1795年,于1844年就任第二任香港总督。

喜好中国文化,在中国任职期间将大量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

虽然戴维斯对中国文化很有研究,但在翻译实践中不免受其母语及成长环境的影响,在翻译时不免出现理解错误及不到位的地方。

(二)两个英译本译者主体性及其制约具体体现举例
例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林译:During the reign of Taiyuan of Chin ,there was a fisherman of Wuling.One day he was walking along a bank.
After having gone a certain distance ……
戴译:During the Taiyuan period(376-396BC)of Jin ,a man of Wuling ,who made his living as a fisherman ,ascended a stream ,forgetful of the distance he travelled.
林将第一句译为三个较短的句子,将“忘路之远近”并入下一句子中,而戴维斯则把该句译为一个较长的复合句,只用一个动词,更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很显然,这一定是受到母语说话习惯的影响,从英语句法架构体现出译者的主体性。

例2.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林译:Having noticed thatthere seemed to be a weak light in the cave ,he tied up his boat and decided to go in and explore.
戴译:In the hill was a small open from which a light seemed to come.So he left his boat and went in through the opening.
戴维斯将此句分为两个句子,用了两个动词,总体来讲基本做到了忠实于原文,但除长短句差别以外,林译后半部分:“he tied up his boat and decided to go in and explore.” 进行了增译,分别为:tied up ,decided ,explore ,此处的增译笔者认为十分恰当,看过原文的读者都会发现,从文章最后一段“便出,得其船”可推测出此处的隐含信息,经推敲笔者认为林译更加忠实,对于原文的再现更加完善,同时,此处增译恰好反映了林语堂扎实的中文功底。

从以上2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例1两位译者译文的区别源于两位译者的母语的用语习惯;例2源于对原文的理解程度。

三、总结
译者主体性是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在对原作的翻译活动中所体现出的能动地改造原作、控制原作,使原作为译者主体服务的特性,但译者主体性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然受到原作、原作者和其他外部力量的控制,即客体的制约性。

对于初学翻译的学生而言,如何在客体的制约下,更好、更恰当地再现原作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再现原作所揭示的社会现象等,都是我们在平时实践时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谢世坚.论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及其限度[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4):149-152.
[2]许均.翻译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115-1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