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初冬》教案

《初冬》教案

《初冬》教案《初冬》教案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冬》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冬》教案1《初冬》一、教材简析:《初冬》一课选自语文教科版第三册,是一篇写景的课文,《初冬》教案。

这篇课文篇幅短小,图文并茂,描写了一幅我国南方田园初冬早晨的美丽景色。

课文以“雾中”“雾后”为序,文脉清晰,语言优美。

二、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及其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通过比较,知道雾中和雾散后景物有什么不同,在想象和体会的基础上朗读文本,感受初冬的景色特点,从而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初冬的雾大和雾美。

2、了解和体会初冬季节雾中、雾散时的壮丽景象。

通过雾中、雾后景物的变化,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四、教学准备:课件、白纱巾五、教学过程:(一)释题引入,引起兴趣师:孩子们,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师:一提到冬季,人们自然会想到那皑皑白雪,美丽的冰灯。

其实初冬的雾景也很迷人。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初冬》。

[课件]师:愿意和老师一起来试着写一写吗?(板书课题,“初”字是衣字旁,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师:那么你知道“初”的意思吗?(二)初读课文,认读字词师:今天,老师就和大家到初冬的小山村看一看。

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课文中有许多新词语,谁来跟他们交个朋友?[课件]师:去掉拼音小帽,你还能读准音吗?谁来领读?[课件]师:仔细读一读这两个词,你有什么发现?(区分:芒和茫)[课件]师:你们能把这两个词送回句子中再读读吗?[课件]师:生字宝宝已经从生词里跳出来了,我们跟他们打个招呼吧?[课件]师:你见过“雾”吗?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师:其实在气温下降时,空气中的小水珠聚在了一起,就形成了雾。

[课件]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师:把字宝宝送回文中,老师相信你会读的更好,再来读一读课文吧,请你标出自然段。

《初冬》教学设计

《初冬》教学设计

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 行分析,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 况和问题。
数据应用
将分析结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
教学质量。
06
作业布置
词汇和短语的运用
总结词:巩固基础
详细描述:布置相关词汇和短语的运用作业,如造句、填空 等,以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句子的仿写和改写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 感。
引导学生感受初冬的美丽,培养学生 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02
教学内容
课文分析
总结词:深入解读
详细描述:对《初冬》这篇课文的主题、情感、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所表达 的思想感情和人生观。
重点词汇和短语
总结词:重点掌握
教学媒体选择
图片示
选用精美的初冬图片,展示初冬的景色和特点,帮助学生直 观理解。
视频资料
播放关于初冬的纪录片或教学视频,丰富学生对初冬的认识 和感受。
04
教学过程
导入
情境导入
通过展示初冬的景色图片,引导学生 观察并描述初冬的特点,激发学生对 新课的兴趣。
提问导入
教师提出与初冬相关的问题,如“你 眼中的初冬是什么样子的?”等,引 导学生思考并回答,自然地引入新课 。
和方向。
具体性
反馈内容应具体、明确,指出 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建设性
提供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帮 助学生改进和提高。
鼓励性
注重鼓励和激励学生,增强他 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收集和分析教学评价数据
数据来源
收集来自不同评价策略的数据 ,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初冬》教学设计

《初冬》教学设计

《初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学习本课生字,理解白茫茫、模模糊糊等词语。

2. 学习13小节,积累句子,能用书上句子或自己语言来介绍雾中的景色,能在课外找到描写初冬景色的句子。

3.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知道初冬季节自然景色的特点,培养他们观察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出示课题1、师:小朋友,秋天过去了,冬天刚刚开始,我们就叫它初冬出示课题28初冬,齐读。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好的,我们就来听听这篇课文是怎么描写初冬的。

二、听录音,整体感知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中写了哪些景物?学生交流,教师板书,出示卡片大雾中雾散后,这篇课文就是写了这些景物在雾中和雾后的特点。

现在小朋友一定非常想自己去读读课文,下面我们就来学字词,读课文。

多媒体出示生字,注意这些生字的音、形、义。

三、自学课文,小组检查指名抽读生字,(多媒体演示),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比较芒和茫、野的笔顺、厚的结构、冷厚的反义词、初的部首小组读课文,点评。

四、学习13小节1、作者用优美的语言向我们描写了雾中和雾后的景色,今天我们来学习雾中的景色,也就是13小节,自己轻声的读13小节,再选择最喜欢的一节读一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随机板书。

2、学生交流,指导朗读。

3、我们已熟悉13小节,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你们能不能不看书,看着图和板书来说说13小节的内容,先一小节一小节说。

指名说。

谁能连起来说。

交流。

4、通过刚才的介绍,我们知道正是因为有了雾,才使初冬的景色更美,让我们随着优美的音乐,有感情的朗读13小节。

5、我知道很多小朋友在课外书上找到一些描写冬天景色的句子,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

学生交流。

五、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这篇课文的13小节,学得非常好,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雾后的景色。

《初冬》教学设计

《初冬》教学设计

教科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七课《初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

3、感受初冬迷人的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生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

教学过程:课前励语。

课前演讲。

一、出示目标、依标激趣1、谈话导入: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四季在变换更迭着,那么在你心中四季中的哪个季节更美呢每个季节给我们带来的感受是不同的,这节课让我们走进一个别样的冬季——17《初冬》,师板书课题,生书空。

2、出示学习目标:⑴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⑵我能理解词句的意思。

⑶我能感受初冬迷人的景色,热爱大自然。

请一名同学读学习目标,其他学生认真看,认真听这节课要掌握的内容。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出示朗读提示。

1、听范读。

出示教师范读和重点字词的微课。

要求学生注意听老师读时的语音、语调和停顿。

一会儿可以模仿老师这样有感情的朗读。

2、自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初冬()中和()后的景象。

讲解“雾”。

3、比一比,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边听边思考:课文哪几自然段介绍了雾中的景色哪几自然段介绍了雾散后的景色三、合作探究、点拨提升小组学习:过渡:同学们,你们觉得初冬美吗既然你们这么喜欢初冬的美景,就让我们一起在小组内学习吧!请同学们看小组合作交流提示。

小组合作交流提示:1、选择小组喜欢的一部分进行学习。

(雾中的景色、雾散时的景色)2、采用找重点词语句子,说体会的学习方法,边读边画。

3、小组长组织交流、汇报。

教师点拨:(一)雾中的景色1、出示“远处的塔和小山都望不见了。

近处的田野和树林像披着一层纱,模模糊糊看不清。

”为什么第2自然段用“望”,第3自然段用“看”这两个词意思一样吗能不能换一下师小结:“望”和“看”意思相近,“望”是向远看,“看”远近都可以,文中的句子也可改成“看不见”,但是课文里面这么用词既准确又恰当。

《初冬》教学设计

《初冬》教学设计

《初冬》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在语言环境中认识“初〞、“模糊〞、“射〞、“层〞、“芒〞、“茫〞、“雾〞“庄稼〞等11个生字。

通过比拟,体会六个叠词和三个比喻句的作用。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3、通过学生比拟初冬雾中、雾后的不同景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有层次、多形式的引导学生读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初冬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初识立冬,揭示课题:每年的11月7日或者8日是立冬,从这天开始就意味着冬天这个季节到来了。

冬季刚开始的这些日子,就是初冬。

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课文,共同欣赏初冬的画面!齐读课题。

书写指导“初〞字二、配乐初读,整体感知1、师配乐范读全文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和着音乐〕3、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三、走进情境精读感悟过渡:课文给我们描绘了初冬早晨,小乡村的两幅画面,一幅是----下雾时的景象,另一幅是雾散后的景象。

〔板书,指导“雾〞字〕〔一〕想象雾中画面,体会景物特点我们先来看看,下雾时的初冬的早晨是什么样子的。

(课件出示:1-5自然段)a,指名读1-5自然段,其他学生透过朗读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b,引生入境,感受画面清晨,你睡醒了,睁开眼,向窗外看去,满眼白色,于是,决定出去走走。

推开门,哇!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你走在林间小路上,看到了——c,学生入境感受画面生:远处的塔、小山都望不见了,近处的——d,图片1处理“白茫茫的大雾〞,大雾还可以说成“浓雾〞,雾小的时候可以说成“薄雾〞图片2处理“一层纱〞,“一层〞是数量词,还可以说一层——?把词语送回句子中,再读感受雾中的朦胧美。

e,初冬早晨的太阳,比以往出现的晚一些,〔出示句子,生接读〕(幻灯片出示:第四自然段),2、想象画面读,感受雾中太阳的特点3、图文比照读,体会太阳升起的样子。

《初冬》教案

《初冬》教案

《初冬》教案初冬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初冬季节的特点和变化。

2. 学生将能够认识到初冬季节的意义,并对初冬季节的活动产生兴趣。

3. 学生将能够表达自己对初冬季节的喜爱和期待。

4. 学生将能够学会合作和分享,在小组中完成相应的活动。

二、教学重点:1. 学生对初冬季节的特点和变化的了解。

2. 学生对初冬季节的活动的认识和兴趣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初冬季节的图片和相关知识点。

2. 教师准备小组活动所需的材料和道具。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一张初冬的图片,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你们对初冬有什么印象?”2.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谈论初冬的特点和变化,例如天气变冷、树叶逐渐变黄掉落等。

步骤二:知识讲解1. 教师通过PPT向学生介绍初冬季节的特点和变化,包括气温下降、树木进入休眠、天气干燥等。

2. 教师向学生介绍初冬季节的标志性活动,如冬季运动、吃火锅等,引发学生对初冬活动的兴趣。

步骤三:小组活动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并给每个小组发放任务卡片,上面写有初冬季节的不同活动。

2.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选择一项活动,然后制定一个小组计划,包括活动时间、地点、所需材料等。

3. 学生在小组活动时间内,进行所选活动,并记录下活动的过程和感受。

步骤四:展示和分享1.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活动过程和成果。

2. 学生们互相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讨论初冬活动的意义和魅力。

步骤五:课堂总结1. 教师总结本课的内容和学习收获,强调初冬季节的重要性和特点。

2. 教师鼓励学生多参与初冬季节的活动,发现初冬季节的美丽和乐趣。

五、教学拓展:1. 鼓励学生在家参与初冬活动,并带来相关的照片或作品展示给全班。

2. 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初冬经典文学作品,如《初冬的树叶》等。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教学,学生对初冬季节的特点和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小学二年级语文《初冬》优质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初冬》优质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初冬》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学习《初冬》这篇课文。

该课文详细描绘初冬时节自然景色和孩子们游戏,涉及到章节内容包括:词语理解、句子朗读、课文感悟以及生字词学习。

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初冬》,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正确认读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生字词。

2.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感受作者对初冬景象描绘,培养观察自然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生字词,感悟课文描绘初冬景色。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作者情感,以及培养他们观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初冬景色图片,引发学生对这个季节思考,进而引入课题。

2. 自主学习(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尝试找出课文中描述初冬特点。

3. 生字词学习(10分钟):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通过认读、组词等方式加强记忆。

4. 课文解析(10分钟):对课文进行逐句解析,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描绘初冬景色。

5. 朗读感悟(10分钟):让学生分组朗读课文,讨论并分享对课文理解和感悟。

6. 随堂练习(10分钟):设计一些与课文相关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生字词,另一部分为课文结构。

七、作业设计1. 抄写并默写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初冬画,并配以简单文字描述。

3. 写一篇短文,描述你眼中初冬。

作业答案:1. 生字词答案:略。

2. 画作答案:略。

3. 短文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我要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看学生们对生字词掌握情况以及他们对课文理解程度。

对于学习有困难学生,要及时给予指导。

同时,鼓励学生们在课后观察身边初冬景色,将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他们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课文初冬的教案

课文初冬的教案

课文初冬的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七单元《初冬》一文。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初冬的季节特点,学习生字词,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情感,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掌握课文主要内容,学会用优美的词语描绘初冬景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词语描绘初冬景象。

重点:掌握生字词,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字典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初冬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初冬的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学习:(1)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2)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情感。

(3)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典型句子,进行语法、修辞等方面的讲解。

3. 随堂练习:(1)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初冬景象,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描述。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描绘,教师点评并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初冬》2. 生字词:银装素裹、冰天雪地、白雪皑皑、腊梅飘香3. 课文结构:总分总4. 作者情感:热爱大自然,赞美初冬美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优美的词语描绘你所经历的初冬景象。

(2)结合课文,谈谈你对初冬的感受。

2. 答案:(1)例:初冬来临,大地银装素裹,树枝挂满晶莹剔透的冰凌,阳光照耀下,白雪皑皑,美不胜收。

(2)例:初冬给我带来了宁静、祥和的感受,让我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初冬图片、讲解课文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初冬的特点,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但在课堂实践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提高课堂互动性。

《初冬》教学设计(通用11篇)

《初冬》教学设计(通用11篇)

《初冬》教学设计(通用11篇)《初冬》篇1之一袁爱仙高志英【教学设计说明】《初冬》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

它描写了我国农村初冬时节雾天的景色。

课文篇幅短小,图文并茂。

两幅插图分别展现了“雾中”和“雾后”农村的不同景象,为学生理解词义句意,提供了直观主动的语境。

课文与此对应,以“雾中”“雾后”为序,文脉清晰,语言优美。

本课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了解初冬季节自然界的景色特点;学习生字新词,读懂描写景物变化;按提示会写“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句式;朗读课文时,能正确读出句与句子间的停顿;能背诵课文。

本教学设计注重从观察插图着手,借助景物的具体生动的形象,组织学生学习生字新词,在比较中激疑引趣,以诱发儿童学习的动机,唤起儿童朗读课文的学习兴趣,在“看看、想想”中,释疑求解,在“读读、写写”中练词、练句。

进而在朗读训练中理清句序,并指导学生运用时空法、对比法帮助记忆,进行背诵。

本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练”为主线,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动脑、动口、动手。

同时注意在阅读过程中把语言文字的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起来进行。

本课建议安排两教时。

【教学主要步骤】一、看图激疑,学习字词1.观察课文插图二,学习生字。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插图(雾后景色),说说这幅画中有哪些景物,美不美?借助图中景物学习生字:芒、塔、野。

2.观察插图一,比较中学字。

引导学生与图二比较,说说同一地方,景物有什么不同。

(出示“模模糊糊”)学习生字:隔、层,并带着“为什么不一样”的疑问,试读课文。

二、读文释疑,理解第一段1.初读全文,解疑中学字。

学生试读课文,了解课文分别写了“雾中”景色和“雾后”景色。

读1、4节的句子。

学习生字:初、雾、茫,比较“芒”与“茫”音形义的异同。

2.细读第2、3小节,理解句子。

课文中哪些词、句写了雾很大?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找出有关的词句,说说意思。

教师可用“纱巾遮脸”,观察图片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望不见”、“看不清”、“不耀眼”的句意。

《初冬》的教学方案

《初冬》的教学方案

《初冬》的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认识“耀、庄、稼、射”这4个生字。

3.观测画面,看清图意,使同学初步了解初冬季节自然界的一些景物特点,激发同学对大自然的喜爱。

4. 指导同学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1. 指导同学学会难字:初、茫、塔、厚2.观测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请同学听歌曲《四季歌》,边听边记忆:歌中介绍了哪几个季节?2.老师出示画面:春夏秋冬,让同学进行初步观测,说说季节的特点?3.揭示学习内容:今日老师就要和大家共同观赏初冬的景色,板书课题《初冬》。

全班齐读课题。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1. 让同学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诞生字,画新词。

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 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假如读得不正确,进行订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说明。

3〕学习完毕,同桌相互评议学习状况3.老师检查同学自学状况:1〕老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同学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2〕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精确的地方实时提示。

〔最好让同学发觉问题,培育听的技能〕3〕看投影,读词语:初冬,田野,庄稼,醒目,光华,柿子,模糊,白茫茫,先让同学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4〕结合同学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老师板书〕厚:先写“厂”字头,再写里面的两部分,里面是“日”不是“白”字,最下面是“子”。

要写紧凑。

塔:左右结构,部首是“土”字旁,右边是“草字头”与一个“合”,留意与“答”的区分。

茫、芒:这两字的相同点是:两字都是上下结构的字,读音相同;不同点:“茫”比“芒”多一个三点水旁。

初冬教学设计..

初冬教学设计..

多法品读理解感悟——《初冬》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初冬》教科版二年级上册是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描写的是初冬早晨乡村雾中大雾弥漫,树影婆娑,庭院忙碌和雾后阳光再现,黄叶纷披,柿子满树的美丽景色。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重视读的训练,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熏陶。

在设计这篇课文时,注重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喜欢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体会大自然的美。

教学目标:1、感受《初冬》迷人的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认识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学会偏旁部首“羊”(撇尾羊)。

教学重难点:1.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要求会认识和会写的字教具准备:课件,“太阳、小塔、树”图片教具使用:课件在理解课文时运用,图片运用在板书上。

教学流程:一、赏图引题,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好,你们答的非常好。

这个季节景色也很美丽。

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美丽的画面。

2、(配乐播放初冬早晨雾中的景色图。

)提问:欣赏完了这幅图,你们想说些什么呢?学生谈感受。

3、多美丽的景色啊!你们想进一步感受它的美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这方面景色的课文。

(板书课题齐读并讲解初冬的意思。

初冬:冬天刚开始)[设计意图:观看CAI课件,直观感受《初冬》早晨雾中的景色,引导学生进入优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巧妙的引出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冬》这篇课文描写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色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画出要求会认的字和要求会写的生字.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并标出自然段序号.2、交流自然段情况,认读生字.3、同桌互读,说说课文讲了什么?[设计意图:通过互读、自读,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文作铺垫。

感情朗读,理解感悟。

]三、感情朗读,理解感悟(一)、感悟雾中景色1、谁能告诉老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雾中、雾后)哪几个自然段写了雾中和雾后的景色?(1—5自然段雾中,6—9自然段雾后的景色。

《初冬》教学设计..

《初冬》教学设计..

《初冬》教学设计教材简介《初冬》是一篇主体课文,课文篇幅短小,图文并茂,描写了我国农村初冬早晨的美丽的景色。

课文以“雾中,雾后”为序,文脉清晰,语言优美。

课文的写作在整体上是按时间的顺序,每一部分内容又都有空间顺序,文章层次非常清楚,是引导学生了解冬天景物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的极好的载体。

设计理念以读为主,教给学生有效的读书方法,采用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在入情的诵读中,不仅领悟了课文的思想情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关注学生学习状态,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初冬时节自然界的一些景物特点。

能力目标:指导学生学会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

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学会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了解初冬季节自然界的一些景物特点。

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是呀,岁月如梭,光阴荏苒,我们走过生机勃勃的春天,郁郁郁葱葱的夏天,层林尽染的秋天,来到了冰天雪地的冬天。

一说到冬天,人们自然会想到瑶池仙境,冰清玉洁;会想到白雪皑皑,寒风猎猎。

但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初冬的景色却另有一番别样的风情,这节语文课我们共同学习第17课《初冬》。

请你们伸出食指跟老师一起写题目。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理解“初冬”的意思初冬就是冬天刚开始的意思。

那么春天刚开始我们称为什么?夏天呢?秋天呢?3、请你再给“初”找找朋友。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最积极的因素。

通过谈话的形式,唤起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师板书课题生书空这一环节,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

]二、整体感知,初读课文下面我们就去领略初冬的美景吧!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不认识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比一比,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二年级语文初冬小学教案

二年级语文初冬小学教案

二年级语文初冬小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能够根据课文内容,描绘初冬的景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初冬的景色。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课文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积极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态度。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 课文的朗读与阅读理解。

3. 初冬景色的描绘。

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认读与运用。

2. 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3. 用文字生动描绘初冬景色。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课文相关图片或视频。

4. 作文纸或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或黑板上的初冬景色图片,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初冬的感受。

2. 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并解释生字词的含义。

(2)用生字词造句,加深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

3. 朗读课文(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邀请学生上台朗读,给予表扬和指导。

4. 阅读理解(1)让学生回答课文内容相关问题。

(2)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5. 描绘初冬景色(1)让学生用文字描绘他们心中的初冬景色。

(2)提供绘画工具,让学生绘制初冬景色。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2. 拓展作业:让学生家长带他们去户外观察初冬景色,并用文字或绘画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生字词学习、朗读课文、阅读理解和描绘初冬景色等环节,让学生全面理解和体验初冬的美好。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课文初冬的教案

课文初冬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初冬》。

(2)理解课文《初冬》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初冬景色的描绘和赞美之情。

(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描绘画面、联想等方式,表达对自然景色的感受。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时光的情感。

(2)培养学生与同伴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3)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3. 通过合作探究,深入体会作者对初冬景色的描绘和赞美之情。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2. 学会通过描绘画面、联想等方式,表达对自然景色的感受。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初冬》的PPT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初冬的景色。

(2)学生分享自己对初冬景色的看法和感受。

(3)教师板书课题《初冬》,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初冬》,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通过查字典、问同学等方式,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3)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3. 合作探究:(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描绘画面、联想等方式,表达对自然景色的感受。

(3)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4. 朗读感悟:(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学生模仿课文中的描述,尝试进行角色扮演。

(3)全班同学一起朗读课文,感受初冬的美好。

5.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二年级语文初冬小学教案

二年级语文初冬小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初冬》。

(2)理解诗歌中的基本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3)掌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分组讨论、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初冬》的字词认读和理解。

(2)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3)通过诗歌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诗歌韵律和节奏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诗歌《初冬》的课件或黑板报。

(2)生僻字词的解释卡片。

(3)诗歌朗读和背诵的示范音频或视频。

2. 学生准备:(1)预习诗歌《初冬》。

(2)准备好字典,以便查询生僻字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或黑板报,展示诗歌《初冬》的图片。

(2)引导学生欣赏图片,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字词学习:(1)让学生朗读诗歌,注意生僻字词的发音。

(2)讲解生僻字词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3. 诗歌理解:(1)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4. 朗读与背诵:(1)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注意韵律和节奏。

(2)播放示范朗读音频或视频,让学生跟读和模仿。

(3)鼓励学生背诵诗歌,可以进行比赛或奖励。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诗歌《初冬》的内容和意思。

2. 要求学生书写一篇关于初冬的短文,可以描述初冬的景色、活动等。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回答问题、讨论和分享。

2. 字词掌握:通过小测验或提问,检查学生对诗歌中生僻字词的掌握情况。

3. 朗读与背诵:评估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注意发音准确性和韵律感。

《初冬教案》word版

《初冬教案》word版

《初冬教案》word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初冬的气候特点、节气变化和自然现象。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初冬景色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季节变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初冬的气候特点2. 初冬的自然现象3.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初冬景色的能力三、教学难点:1. 初冬节气变化的解释2. 初冬自然现象的成因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带领学生观察初冬景色,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 讲解法:讲解初冬的气候特点、节气变化和自然现象。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初冬景色对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五、教学准备:1. 课件:初冬景色图片、节气变化图解等。

2. 实物:冬季衣物、植物等。

3. 观察记录表:用于学生记录观察到的初冬景色。

教案内容依次类推,每个章节详细介绍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准备。

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教案内容,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初冬景色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初冬的变化,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初冬的气候特点,如寒冷、干燥等。

3. 节气变化:讲解初冬的节气变化,如立冬、小雪等。

4. 自然现象:介绍初冬的自然现象,如雾霾、冰冻等。

5. 观察与描述:分组进行初冬景色观察,让学生用语言描述所看到的景色。

6. 讨论与分享:分组讨论初冬景色对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分享观察心得。

7.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初冬的特点,反思自己对季节变化的认知。

七、课堂练习:1. 根据所学内容,完成关于初冬的气候特点、节气变化和自然现象的练习题。

八、作业布置:1. 收集有关初冬的资料,了解初冬的习俗和活动。

2. 观察并记录下周的初冬景色,以便进行对比分析。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掌握程度如何。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3. 反思学生的参与度,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初冬》教案设计

《初冬》教案设计

《初冬》教案设计《初冬》教案设计【教学设计说明】《初冬》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

它描写了我国农村初冬时节雾天的景色。

课文篇幅短小,图文并茂。

两幅插图分别展现了“雾中”和“雾后”农村的不同景象,为学生理解词义句意,提供了直观主动的语境。

课文与此对应,以“雾中”“雾后”为序,文脉清晰,语言优美。

本课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了解初冬季节自然界的景色特点;学习生字新词,读懂描写景物变化;按提示会写“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句式;朗读课文时,能正确读出句与句子间的停顿;能背诵课文。

本教学设计注重从观察插图着手,借助景物的具体生动的形象,组织学生学习生字新词,在比较中激疑引趣,以诱发儿童学习的动机,唤起儿童朗读课文的学习兴趣,在“看看、想想”中,释疑求解,在“读读、写写”中练词、练句。

进而在朗读训练中理清句序,并指导学生运用时空法、对比法帮助记忆,进行背诵。

本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练”为主线,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动脑、动口、动手。

同时注意在阅读过程中把语言文字的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起来进行。

本课建议安排两教时。

【教学主要步骤】一、看图激疑,学习字词1.观察课文插图二,学习生字。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插图(雾后景色),说说这幅画中有哪些景物,美不美?借助图中景物学习生字:芒、塔、野。

2.观察插图一,比较中学字。

引导学生与图二比较,说说同一地方,景物有什么不同。

(出示“模模糊糊”)学习生字:隔、层,并带着“为什么不一样”的疑问,试读课文。

二、读文释疑,理解第一段1.初读全文,解疑中学字。

学生试读课文,了解课文分别写了“雾中”景色和“雾后”景色。

读1、4节的句子。

学习生字:初、雾、茫,比较“芒”与“茫”音形义的异同。

2.细读第2、3小节,理解句子。

课文中哪些词、句写了雾很大?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找出有关的词句,说说意思。

教师可用“纱巾遮脸”,观察图片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望不见”、“看不清”、“不耀眼”的句意。

结合讲读,学习生字“淡、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冬》教学设计
之一
袁爱仙高志英
【教学设计说明】
《初冬》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

它描写了我国农村初冬时节雾天的景色。

课文篇幅短小,图文并茂。

两幅插
图分别展现了“雾中”和“雾后”农村的不同景象,为
学生理解词义句意,提供了直观主动的语境。

课文与此
对应,以“雾中”“雾后”为序,文脉清晰,语言优美。

本课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了解初冬季节自然界的
景色特点;学习生字新词,读懂描写景物变化;按提示
会写“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句式;朗读
课文时,能正确读出句与句子间的停顿;能背诵课文。

本教学设计注重从观察插图着手,借助景物的具体
生动的形象,组织学生学习生字新词,在比较中激疑引趣,以诱发儿童学习的动机,唤起儿童朗读课文的学习
兴趣,在“看看、想想”中,释疑求解,在“读读、写写”中练词、练句。

进而在朗读训练中理清句序,并指
导学生运用时空法、对比法帮助记忆,进行背诵。

本教
学设计力求体现以“练”为主线,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过程,动脑、动口、动手。

同时注意在阅读过程当中把
语言文字的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起来进行。

本课建议安排两教时。

【教学主要步骤】
一、看图激疑,学习字词
1。

观察课文插图二,学习生字。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插图(雾后景色),说说这幅画中有哪些景物,美不美?借助图中景物学习生字:芒、塔、野。

2。

观察插图一,比较中学字。

引导学生与图二比较,说说同一地方,景物有什么
不同。

(出示“模模糊糊”)学习生字:隔、层,并带着“为什么不一样”的疑问,试读课文。

二、读文释疑,理解第一段
1。

初读全文,解疑中学字。

学生试读课文,了解课文分别写了“雾中”景色和“雾后”景色。

读1、4节的句子。

学习生字:初、雾、茫,比较“芒”与“茫”音形义的异同。

2。

细读第2、3小节,理解句子。

课文中哪些词、句写了雾很大?让学生边读课文边
找出有关的词句,说说意思。

教师可用“纱巾遮脸”,
观察图片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望不见”、“看不清”、“不耀眼”的句意。

结合讲读,学习生字“淡、耀”。

比较“望”、“看”不同。

3。

试背第一段。

教师可按“远处”、“近处”及空中方位顺序,帮
助学生理清句序,练习背诵。

三、练字练句,细读第二段
1。

用比较法学习第4、5小节。

教师可指导学生与第一段对照,了解雾散后景色有
什么变化,找出相应的词语:“射出光芒来”、“望得见”、“看得清”,这些词语在朗读时读重音,使雾中
和雾散后的景色对比更加强烈。

2。

读读练练,学习6—8节。

按“什么地方”、“什么怎么样”或“谁干什么”
的句式读懂每一节的意思。

学习生字“原”,口头完成
练习4。

3。

重点理解第7节比喻句。

让学生理解“灯笼”比作大柿子的形状,找出表示
柿子多少、大小、颜色、形状的词语,完成课后练习3。

4。

读中理序,指导背诵第二段。

课文第5—8节,每节开头都有一个表示方位的词语,每节写法有相似的句式。

这两个特点可用来引导学生背诵。

四、配乐朗诵,激发朗诵兴趣
配乐朗诵时,可让儿童闭目想象大自然的景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并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

老师概括初冬季节自然景色的特点,再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五、复习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隔野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