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反语的语用特征对话语生成机制的影响
从反语角度考察“N1+叫+N2+VP”
从反语角度考察“N1+叫+N2+VP”摘要:兼语句“NI+叫+N2+VP”有两种意义,第一种是较常见的使动句,第二种理解则是与第一种释义相反,其后出现的VP并不是“N1”真正要求“N2”去做的事,反而是N1内心不希望N2去完成VP这件事。
笔者认为,“N1+叫+N2 +VP”的第二种释义可以看做一种反语。
本文将从反语角度对“N1+叫+N2 +VP”的第二种用法进行考察,全面描写出“N1+叫+N2 +VP”的句法语义特征,并且用反语的认知机制理论来分析“N1+叫+N2 +VP”在语义、言语行为和评价三个层面的对立性,并将“N1+叫+N2 +VP”的语用策略分为讽刺类、警告类和惩罚类,以便留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运用这类句子。
关键词:使动;反语;对立;认知一、引言“我叫你出去玩。
”有两种意义。
第一种是较常见的使动句,往往有命令、致使这样的含义,“我”请“你”出去玩,“出去玩”往往是合乎情理的“我”心里希望“你”做的事情。
第二种理解则是与第一种释义相反,“你”后出现的“出去玩”并不是“我”真正要求“你”去做的事,反而是“我”内心不希望“你”出去玩,且对于“出去玩”这件事报以责备和警告的口气,用以表达自己的不满,重音常常放在“叫”上,可以添加这样的语境:父母在责怪孩子贪玩,并且在批评孩子甚至伴有体罚。
我们从中发现“我+叫+你+VP”句式有特定的规则和用法,与常规的“让"字句在使用和表义上相异,形式上却相关,因此可能引起歧义。
那么这种形式和意义的矛盾如何在教学中向留学生解释?这是笔者在教学中遇到的难题之一。
本文认为,“N1+叫+N2 +VP”的第二种释义可以看做一种反语。
本文从反语角度对“N1+叫+N2 +VP”的第二种用法进行考察,全面描写出“N1+叫+N2 +VP”的句法语义特征,并且用反语的认知机制理论来分析“N1+叫+N2 +VP”在语义、言语行为和评价三个层面的对立性,并将“N1+叫+N2 +VP”的语用策略分为讽刺类、警告类和惩罚类。
反语
Irony反语1 一、反语的概述? 反语法指实际使用的意思同语境具体要求的意思恰恰相反,说话人意在言此指彼。
反语有表里两层意思,真正意思不是来自表面,而是由特定的上文所赋予的。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反语比正说、直说更有力量,更带强烈的感情色彩,更具特殊的表达效果。
2 一、反语的概述(1)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的第一句话: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 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成了举世闻名的真理了。
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一个单身女人需要一个富有的男人,这已成为举世公认的真理。
句中的前半部庄重、严肃,似乎是在探讨重大的人生哲学问题的口吻,与后半部的短语构成了一种滑稽的不协调。
奥斯汀在这句耐人寻味的话中,通过用庄重的结构表达粗俗的思想,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来取得戏剧化的效果。
3 一、反语的概述反语,作为一种表现风格,在语用上有如下几个特点:? 说话人要赋予句子一种特定的意义,要给句子打上他主观意图的标记;? 说话人的主观意图要有一定的背景知识来支撑;? 其话语意义或非自然意义要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体现出来;? 至关重要的是听话人要扮演好应该扮演的角色。
4 一、反语的概述? 反语经常是带讽刺性的,是用作批评的一种见解和礼貌的形式。
如果反语没有被对方理解时,它就失去其作用。
反语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并非完全的讽刺,有时是为了造成轻松活泼的调子和幽默诙谐的情趣。
在口语中,真正的意思往往寄寓于语气、语调及说话者的表情之中。
如果运用得当,可以使语气、口吻风趣幽默,鲜活俏皮。
5 一、反语的概述一般来说,构成反语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通过望之俨然的形式与无足轻重的内容相撮合的方法,制造形式和内容或词与词之间的不协调;? 借助情节,制造戏剧性的转变;巧妙利用话语内容上的相互矛盾,使得意欲掩盖之物不攻自破;? 利用字面意义的反差,故意超脱情感之外。
简述反语的特点和修辞作用
简述反语的特点和修辞作用反语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它通过语义上的反差来表达与字面意思相反的含义,使语言更为生动、富有表现力。
下面将从反语的特点和修辞作用两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首先,反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鲜明的对比效果。
反语通过将相反的意义相互对比,使得表达的信息更为强烈。
例如,“大勇若怯,大智若愚”,通过对勇和怯、智和愚的对比,反语表达了大勇大智的特质。
二是夸张的修辞手法。
反语常常通过夸大手法来产生戏剧性的效果,增强句子的感染力。
例如,“好大的胆量啊,你敢惹我!”这句话通过夸大“好大”的形容词,增强了句子的情感。
三是幽默的效果。
反语常常使用讽刺、嘲笑等方式表达出一种幽默感,引起读者的共鸣。
例如,“他那点才华,无人能及,那点脾气,无人敢受”,通过对才华和脾气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这个人的嘲讽之意。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反语的修辞作用。
一是增强表达的力度。
反语通过与字面意义相悖的表述方式,提升了句子的感染力和表达的冲击力,使读者对文本产生更深的思考。
例如,“在这个和平年代,他们用战争的方式追求和平”。
这句话通过反语的手法,强调了战争的荒谬性,使读者更加警醒。
二是凸显说话者的情感。
反语常常借助夸张和讽刺的手法表达出说话者的真实情感和观点,引发读者共鸣。
例如,“你真是个聪明的傻瓜”,这句话通过反语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说话者对被指责者的轻蔑之意。
三是调动读者的情绪。
反语通过其生动、富有表现力的方式,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实现作者的修辞目的。
例如,“我不是不爱你,我是深情如海”。
这句话通过反语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说话者对爱情的坚定态度,激发了读者对爱情的思考。
综上所述,反语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具有鲜明的对比效果、夸张的修辞手法和幽默的效果等特点。
它通过增强表达的力度、凸显说话者的情感和调动读者的情绪,使语言更为生动、富有表现力。
因此,在写作中运用反语,不仅有助于提升作品的艺术性,也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反语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反语的名词解释是什么反语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使用与字面意思相反的词语或语句来传达一种特定的意思或观点。
它可以为文本增添幽默感、讽刺讥讽或批判意味,并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思考和反思。
本文将探讨反语的定义、特征、运用以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例子。
一、反语的定义和特征反语是一种修辞手法,它与字面意思相反。
以反语进行表达时,文本背后的含义与表面上的意思截然不同。
反语的使用能够引起读者或听众的反思,使其意识到隐藏在表面之下的真相或观点。
在反语中,作者通常使用夸张、嘲讽或讽刺的语言,以达到凸显、强调或转换意义的目的。
二、反语的应用1. 文学作品中的反语:反语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可以触及敏感问题或揭示社会问题的政治讽刺。
例如,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中,他以讽刺的方式揭示了人类的愚蠢与虚伪。
这样的应用使得作品更具深度和思考性。
2. 广告中的反语:反语是广告中一种常见的方式,广告创意人员利用反语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记忆,以达到广告宣传的目的。
例如,“最柔软的毛巾”,这种使用反语的表达方式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引发他们对产品的思考和记忆。
3. 口语、歌词和幽默语境中的反语:反语也在口语、歌词和幽默语境中广泛运用。
它能够为对话、歌曲和笑话增添幽默感,使得句子更具趣味性和表现力。
例如,“这个任务真简单!”这句话可能用于形容一个非常复杂或困难的任务,它的使用方式与字面意思相反,营造出一种讽刺的效果。
三、反语的意义和价值1. 引发思考和反思:反语的使用可以引起读者或听众的思考和反思。
它挑战了传统的思维方式,使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深入思考。
通过反语传递的隐含意义,读者或听众可以更好地理解信息背后的真实含义。
2. 增加趣味和吸引力:反语使文本更具趣味和吸引力。
它打破了传统的表达方式,引发读者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使用反语,作者能够吸引读者,使其更愿意持续阅读并理解文本的内涵。
3. 表达观点和情感:反语的应用可以帮助作者表达特定的观点和情感。
英语反义词的修辞功能
略谈英语反义词的修辞功能摘要:英语反义词是一种词汇意义相对、相反的词。
它具有多种修辞功能,是构成矛盾修饰法、对偶、似非而是的隽语和反语的词汇手段,在表达上也有一定的句法结构。
关键词:英语;反义词;修辞功能;句法结构中OntheRhetoricalFunctionsofAntonymsAbstract:InEnglish,antonymisawordthatiscontraryinmeaningtoanother.Ithasmanyrhetoricalfunctions.Antonymsareoftenusedinoxymoron,antithesis,paradoxandirony,whichhavecertainfixedsentencestructures.Keywords:English;antonym;rhetoricalfunction;sentencestructure英语反义词(antonym)是一种词汇意义相对、相反的词。
构成反义词的一对词虽然词义互相矛盾、互相对立、互相排斥,表面势不两立,但实际上所表示的概念属于同一范畴。
它们通常表示:自然现象(day/night,hot/cold),人的感情、性格等(love/hate,clever/foolish),运动方向(east/west,forward/backward),色彩(black/white),哲学概念(deduction/induction),数量、顺序(many/few,first/last),物的状态等(long/short,good/bad),亲属称谓(husband/wife,king/queen),等等。
我们知道,英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因此,一个词根据不同的意义,它可以有几个不同的反义词。
如:hard作“硬”讲,它的反义词是soft;作“困难”讲,反义词是easy;作“艰难”讲,反义词是comfortable;作“冷酷”讲,反义词是warm,等等。
反语的英语名词解释
反语的英语名词解释反语(irony)是一种修辞手法,旨在通过用词的反面表达来传达一种讽刺或戏谑的情感。
它在英语中被广泛使用,并在文学作品、演讲、新闻报道和日常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反语的使用不仅可以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还常常含有一定的戏剧性和复杂性。
一种常见的反语形式是“说反话”(sarcasm),即有意措辞与实际意思相悖,以此来表达一种讥讽或嘲笑的情绪。
例如,当一个人被问到某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时,他可能会以一种讽刺的语气回答:“当然了,就像地球是平的一样。
”这种用词的反面表达,使得听者能够理解说话者对问题的轻蔑态度。
在这个例子中,反语被用来表达不同于字面意义的讽刺。
另一个常见的反语形式是“比喻”(metaphor),通过比较两个事物来传达一种隐含的讽刺或戏谑的意义。
例如,当人们描述一个懒散的人时,他们可能会说:“他就像个穿着领带的灌木丛。
”这种比喻的使用,不仅给听者一个生动的形象,同时也传达了对被描述者懒散行为的嘲讽和不屑。
除了在日常交流中使用,反语在文学作品和演讲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通过使用反语,作家和演讲者可以更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作品的文学价值和表现力。
例如,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反语的运用。
在《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用反语来表达自己对世事的看法,例如他说:“这个世界真是充满了美德!”通过这句话,哈姆雷特实际上在讽刺世界上伪善的价值观。
在新闻报道中,反语的使用也非常普遍。
记者经常使用反语来表达对一些不公正事件或滑稽现象的批评。
例如,在报道一项不负责任的政府政策时,记者可能会写道:“政府显然是为了全体公民的福祉而制定这项政策。
”通过使用反语,记者能够在不明确地批评政府的同时,仍然传达出政策的荒谬之处。
尽管反语的使用能够增加语言的趣味性和表达力,但它也需要谨慎操作。
过度的使用反语可能导致误解或与他人产生冲突。
此外,不同文化和背景下,人们对反语的理解和接受度也可能有所不同。
语用效果与英语幽默的理解
语用效果与英语幽默的理解语用效果是指语言使用所产生的效果,其中包括了言语行为的目的、情感态度、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关系等方面。
英语幽默则是指在语言中含有讽刺、幽默等意味的表达方式。
语用效果和英语幽默是密切相关的,因为幽默意味通常是通过运用语用效果达成的。
以下列举一些英语幽默中常见的语用效果:1. 重复效果:通过语言上的反复,强调某一点,增强表达的压力,从而产生幽默效果。
例如:“I used to be indecisive, but now I’m not sure.”(我曾经犹豫不决,但现在我也不确定。
)2. 反语效果:言下之意与字面意思完全相反,达到幽默的效果。
例如:“You’re as cool as a cucumber.”(你像黄瓜一样冷静。
)3. 双关语效果:在句子中使用具有多重含义的单词或者短语,巧妙地运用语境达到幽默的效果。
例如:“Why don’t scientists trust atoms? Because they make up everything.”(为什么科学家不信任原子?因为他们构成了一切。
)4. 谐音效果:通过单词的发音相似或者谐音产生幽默效果。
例如:“We’ll be working togeth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I’ll give you an example –last year I helped my friend stay at a hotel for free, I just snuck him in!”(我们将一起合作解决这个问题,我来举个例子——去年我帮我的朋友免费住在了一个旅馆里,我只是把他偷偷地带进去了!)语用效果通常会通过语音语调、语言风格、语言节奏等方面来表现出来。
在英语幽默中,语用效果的使用非常普遍,通过恰当的语用效果可以使幽默显得更加生动、有趣,为听众带来更多欢笑。
反语的语用分析与理解机制
反语的语用分析与理解机制摘要:反语是一种有标记的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
它通过表面意义和隐含意义的不一致性,达到讽刺、幽默等交际目的。
反语的理解,是一个根据话语所提供的信息或假设去寻找话语的最佳关联性的推理过程。
作为一种交际手段,反语使用的话语与事物的逻辑发展顺序相悖,貌似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准则。
旨在通过对反语的语用学分析,归纳出反语理解机制中的三大原则,既合作原则,最佳关联性原则和语境原则。
关键词:反语合作原则关联理论语境一、文献综述在中文里,反语被定义为反语修辞法。
通俗地讲,反语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讲反话”,即故意使用意义相反、违反逻辑的词语,产生一种既矛盾又统一的语言效果,在特定语境中增强讽刺性和幽默感。
grice的反语理论基于交际的概念,以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准则为基础对反语进行语用分析。
searle和leech发展了grice的反语观,他们认为,反语是一种间接言语行为,并提出了新的反语原则:当说话人为维护礼貌原则而明显违反质的准则或量的准则时,反语就会产生。
sperber和wilson( 1986) 接着提出回应理论,结合与交际和认知有关的关联理论对反语的生成与理解作了全新的阐释,说话人“通过回应式提述对该言语表达自己的贬抑性态度。
”尽管对于反语现象及其生产机制已有多方理论支持,但存在的问题是对反语本质的探讨及对其理解机制的探讨还不够深入。
grice的反语理论忽视了反语交际的一般语用原则与反语理解的认知标准,把违反质的准则视为反语的认知标准。
sperber和wilson在关联理论框架下提出的回应理论,对反语的本质特征和语用机制有一定的探讨,弥补了传统反语理论的不足,为反语的生成、辨识和理解提供了更为合理的认知语用学理论。
但回应理论本身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比如因受到回应性影响,反语的理解对话语双方的认知环境的要求较高,既当认知环境的某一方面出现偏差,便会影响讽刺效果的产生,人们的认知程度的差异同样会导致反语理解的偏差。
反语的语用诠释
反语的语用诠释本文试从语用学的角度对反语进行分析研究,指出了反语的本质和作用;然后在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关联理论及“自主—依存分析框架”下分析了反语的生成机制。
对反语的分析与总结将有助于我们今后将其应用到更多更广的领域,发挥其交际功能。
标签:反语;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关联理论;“自主—依存分析框架”一、反语的本质与作用英语的irony 来自希腊语eironenia,意思是dissimulation(掩饰),一种口头意思和实际意思相反的,也就是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以达到幽默或讽刺的修辞效果。
反语,从本质上来言,是正话反说或者反话正说;但是在日常交往的过程中,反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笔者对反语的作用大致的分为三类:一是表示讽刺挖苦之意的反语。
二是表达了亲密关系的反语。
三是传达幽默意义的反语。
反语是存在一定的语境之中的。
离开了特定的语境条件,反语也失去了存在的可能性。
二、反语的语用分析第一,反语研究与合作原则的关系美国語言哲学家格赖斯(H·P·Grice,1967)对会话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为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交际双方共同遵守的一些基本原则,即“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
该原则下分四条会话准则: 量的准则(Quantity maxim)。
其中包括:a)所说的话应该满足交际所需的信息量;b) 所说的话不应超出交际所需的信息;质的准则(Quality maxim),它要求人们讲真话,尤其是:a) 不要讲自己认为不真实的话;b) 不要说缺乏证据的话;关系准则(Relation maxim) 指说话要有关联;方式准则(Manner maxim),指说话要清楚,简练,避免晦涩,避免歧义说话简明和有条理。
格赖斯认为,说话人往往总体上遵守合作原则,要尽量被正确理解,不被误解,以保证交际顺利、和谐地进行。
但有时又故意违反其中某项准则,让听话人推导出其中的特殊含意(Particularized implicature)。
反语的语用特征及功能
反语的语用特征及功能
邵新光
【期刊名称】《山东外语教学》
【年(卷),期】2007(000)002
【摘要】反语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格.语言学的发展使人们对反语这一语言现象有了新的认识.本文运用语用学的理论知识,探讨了反语的主要语用特征,如反语的回应性、隐性展示性和语境顺应性.本文还结合实例分析了反语的语用功能.
【总页数】6页(P77-82)
【作者】邵新光
【作者单位】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30
【相关文献】
1.反语的语用特征 [J], 何毅
2.反语语用特征小议 [J], 刘建怀
3.虚假礼貌实现方式、语用特征及功能的补充 [J], 李莎莉
4.英语反语的语用特征对话语生成机制的影响 [J], 崔建立;秦尧
5.拆词手法的语用特征、机制和功能 [J], 李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简述反语的特点和修辞作用
简述反语的特点和修辞作用
反语是一种用相反或反向的方式来表达感情或意见的语言形式,具有以下特点:
1. 反语是一种消极的语言形式,通过表达负面情感或意见来强调正面情感或意见。
2. 反语通常是通过使用贬低、侮辱、挑衅等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意见。
3. 反语的表达方式通常是直接的、简短的、强烈的,而且往往具有强烈的情绪色彩。
4. 反语在修辞作用方面,可以增强表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引起听众或读者的共鸣和注意。
在文学和修辞中,反语常常被用作一种有力的修辞手段。
例如,在诗歌中,反语可以被用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在演讲和辩论中,反语可以被用来加强语气和引起听众的共鸣。
反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修辞效果:
1. 提高表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反语可以通过直接、简短的表达方式,强烈的情绪色彩和独特的语言风格来吸引听众或读者的注意力,使他们更加容易被表达的思想所吸引。
2. 加强语气和表达的深度。
反语可以通过使用否定词和反问来加强语气,使表达更加有力和深刻,从而更好地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3. 创造独特的语言风格。
反语可以被用来创造独特的语言风格,使表达更加独特和有趣,从而提高文学和修辞的价值。
拓展:
除了文学和修辞,反语也可以在其他场合中使用。
例如,在政治和商业交流中,反语可以被用来加强反对声音和引起关注,从而改变对方的看法和决策。
在教育和社会调查中,反语也可以被用来挑战传统观念和偏见,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反语作为一种消极的语言形式,虽然可以通过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修辞效果来增强表达的力量和感染力,但也需要注意使用的场合和方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冲突。
反语的语用分析
反语的语用分析反语作为一种修辞方法指的是故意使用和本意相反的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
反语的特点决定它的使用必须建立在语境的基础之上。
本文主要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反语的表达机制、表达形式及其语用功能。
标签:反语修辞方法语境语用学一、引言交谈是传递信息、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
有的人说话直截了当;有的人则委婉含蓄,话中有话;有的人甚至用相反的话语表达意图,这种表达方式就是反语,反语是一种拐弯抹角、迂回曲折的表达手法。
反语不仅应用于日常对话,它还在戏剧、小说、诗歌等文学体裁中广泛使用。
反语作为一种修辞方法,在语用学范围内主要是研究它的表面意义和意欲表达的意义之间的关系。
本文拟从语用的角度对反语进行分析。
二、反语的表达机制(一)反语的会话含义与语境言语交际总是在具体的时间、场合和文化背景下进行的,由于反语的辞里意义和辞外意义完全相反,唯有语境是联系两种意义的桥梁,所以反语的会话含义必须在语境中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语境是一种语义功能的作用范围。
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会形成一种环绕着话语而散开来的语义氛围。
这种语义氛围跟一般的外在环境是不同的,有的是由上下文的语义线索所提供,有的是由一定交际文化与社会文化所提供。
反语的辞里意义和辞面意义有着共同的语义基础,只不过它们常常是反义的,如美与丑、善与恶、好与坏等等。
它们同属一个范畴,同属一个评价对象,只是评价的结果截然相反而已。
辞里意义要借助于辞面意义才能体会到,说话人正是根据汉语的这种语言表达形式巧妙地把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与形式上的意义结合起来;而听话人则是依据具体语境,透过字面意义最终获取句子所要表达的真正内容。
因此,语境在明确语义方面有独特的功能。
1.语境的等值性语境的等值性是指某个句子变换后能形成另一个等值的句子,且句子的变换是以相同的语义内容为基础的。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明确语义,即通过转换成等值话语能更清晰地显现其语义特征。
反语的使用就是这种等值性的逆向转换,即用含糊不清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话语通过具体的语境来表达真正要表达的意图。
英语委婉语研究
英语委婉语研究英语委婉语 (euphemism)是英语语言中一种独特而微妙的现象,它在人际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使用委婉语,人们可以避免直接表达可能造成冒犯、尴尬或敏感的话题,从而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与融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英语委婉语进行探讨和研究。
英语委婉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期,当时人们使用委婉语来避免直接提及神或死亡等敏感话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英语委婉语逐渐扩展到各个领域,包括政治、商业、医学和社交等。
在当代社会,英语委婉语的使用已经变得极为普遍,而且在一些特定领域和情境中,委婉语的使用已成为一种文化习惯和礼貌准则。
英语委婉语的主要特点包括间接性、模糊性和礼貌性。
间接性指委婉语不直接表达真实意图,而是通过暗示、比喻或其他修辞手法间接表达。
模糊性指委婉语的含义往往不够明确,可以适用于多种情境和解释。
礼貌性指委婉语的使用可以减轻直接言语可能造成的冒犯或尴尬,从而保持人际交往的和谐。
委婉语的主要功能包括:1)避免冒犯他人或引起冲突;2)掩饰真实意图或事实,减轻言语的直接冲击;3)维护自我形象或团体形象,避免被他人视为粗鲁或无礼的人;4)遵守社会和文化规范,维持人际关系和特定情境下的交际需要。
英语委婉语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借词:使用与原词相近或相关的词汇来代替直接表达。
例如,“to pass away”代替“to die”,“to go to sleep”代替“to die”。
修饰词:在原词前加上修饰词或形容词来弱化语气或改变含义。
例如,“accidental death”代替“death by accident”。
比喻:使用比喻来间接表达难以启齿或敏感的话题。
例如,“in the arms of Morpheus”代替“asleep”。
抽象概念:用抽象概念来代替具体事物,以减轻直接冲击。
例如,“a necessary evil”代替“war”。
否定表达:通过否定来减轻肯定的含义。
反语语用特征小议
第26卷第1期2010年3月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of C ang zh ou T eachers’C ollegeV ol.26,N o.1Mar.2010反语语用特征小议刘建怀(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河北沧州061001)摘 要:反语越来越得到当代语用学的关注,对它的认识也从传统的修辞角度转向认知和语用角度。
简要地概括分析了反语的一些语用特征,既有它的基本特征:不匹配性和逆期待性等,也有其他的一些语用特征,如:回应解释性、隐性展示性等。
关键词:反语;语用特征;对立性;回应性;隐性展示性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762(2010)01-0058-03一、引言长期以来,反语受到修辞学家和文学批评家的关注。
但随着语言学,特别是语用学的发展,反语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人们开始从语用和认知的角度来考察反语,对反语有了新的认识。
语言学家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反语的本质,反语的表面意义与隐含意义之间的关系,反语的特征与理解机制等。
他们提出了各种反语理论,如G rice(1975)等人提出了反义理论,[1]S perber&W ils on提出了回应理论,[2]Utsum i提出了隐性展示理论等。
[3]这些理论可以使我们全面地理解反语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
本文试以这些语用学理论为基础,对反语的语用特征进行简要探讨。
二、反语的对立性:基本语用特征语用学中,对立是一个复杂和相对的概念,通常指与常规相对的变异(dev iation),含“语义变异和语用变异”。
[4]就反语而言,其对立性主要指不匹配性和逆期待性。
(一)不匹配性反语的突出特征是不匹配性,表现为:命题结构存在的语义冲突(sem antic oppos ition)和命题内容与语境的不相宜(in2 appropriateness)。
1.语义冲突性反语命题常常违反“选择性限制”,即构成命题结构的主要词语的义素之间存在明显不相容性,受话人无需借助其他语言外因素就能判断出话语隐含的反语意味。
反语的类型及其语用解读
析:
一
、
意 义 的悖反
这 是最 常见 的 反语类 型 , 它 表示 的是 字 面意 义 与 隐含 意 义 的悖 反 。例 如 “ 他 真够 朋 友 , 我一 有 困 难, 就找 不到他 这 个人 了 。” 说话 人 想说 的是 “ 他 不 够朋 友 ” , 这里 反说 “ 他 真够 朋友 ” 。 这类 反语 又 可 以 分 为 以下 几小 类 : 1 . 体 现礼 貌 原则 的反语 。 这类 反语 不直 接表 露
有 些反 语 不 注重 强 调意 义 是 否悖 反 ,也不 涉 及 表 示 否定 态 度 。这类 反 语 着 重 表达 一 种 比较 亲 昵、 喜爱 的感情 , 说话人嘴里笑骂 , 内心疼爱 , 多出 现 于 比较 亲密 的人 之 间 , 如情 人 之 间 、 密友 之 间等 。 例如 : ( 3 ) 《 红楼 梦 》 第 十九 回写 宝 玉到 黛 玉 房 里 , 见 她 睡在 那 里 , 就去推她 , 黛玉说 : “ 你 且别 处 去 闹会 子 再来 。 ” 宝玉 推她 道 : “ 我往 哪里 去 呢 ? 见 了别 人怪 腻的。 ” 黛玉 听 了嗤 的一声 笑道 : “ 你 既要 在 这里 , 那 边 去 老老实 实 的坐着 , 咱们 说话 儿 。 ” 宝玉 道 : “ 我也 歪着。 ” 黛 玉道 : “ 你 就歪 着 。 ” 宝玉 道 : “ 没有 枕 头 , 咱 们 在一 个枕 头 上 。” 黛玉 道 : “ 放屁 ! 外 头不 是 枕头 ? 拿 一个 来 枕着 。 ” 宝 玉看 了一 眼 , 回来 笑道 : “ 那 个 我 不要 , 也不知是哪个脏婆子的。 ” 黛玉听了, 睁开眼, 起身笑道 : “ 真真你是我命 中的 ‘ 魔星’ ! 请 枕这一
英语言语反讽的特点
英语言语反讽的特点
英语言语反讽的特点主要包括含蓄表达和讽刺。
首先,含蓄表达(understatement)是英语言语反讽的一个重要特点。
在英语中,人们常常使用低调陈述的方式来表达强烈的情感或态度,而不直接使用夸张或最高级形容词。
这种表达方式能够使话语更具深度和韵味,让听者自行领悟言外之意。
其次,讽刺(irony)也是英语言语反讽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
讽刺是一种通过言不由衷、反话等方式来表达与字面意思相反的意义,从而达到批评、嘲讽等目的的修辞手法。
在英语中,人们常常使用讽刺来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批评或嘲讽,这种表达方式能够使话语更具冲击力和幽默感。
此外,讽刺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表现出来,例如反语、挖苦、黑色幽默等。
这些表达方式都能够使话语更具尖锐性和幽默感,让听者不禁陷入深思。
总之,英语言语反讽的特点是含蓄、讽刺、尖锐和幽默,这些特点使得英语语言更加丰富、多样和有趣。
简述反语的特点和修辞作用
简述反语的特点和修辞作用
反语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常用于修辞表达、强调或讽刺。
它通过使用与实际含义相反的措辞,达到戏剧性的效果,引起读者或听众的注意。
反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转折性:反语对现实情况或意义进行了颠倒,表达了和预期相反的意思,给人一种戏剧性的冲击感。
2. 夸张性:通过夸大对比来达到强调的效果。
反语常常使用过分或夸张的措辞,以增强修辞效果。
3. 高度凝练:反语通常以简洁的形式存在,通过简短的短语或句子来表达意义的颠倒。
反语的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强调:通过将事物的本质与表面的形象相对立,使得读者或听众更加关注被强调的意义。
例如,“他是个大好人”这句话中的“大好人”一词,正是通过反语的手法强调了他的优秀品质。
2. 讽刺与嘲笑:反语常用于揭露社会问题、讽刺虚伪与愚昧。
通过对现象或态
度的颠倒,暗示一种讽刺或嘲笑的意味。
例如,“你们真是个天才团队,连门都出不来!”这句话既表达了赞美的言语,又用反语的方式暗示他们的愚蠢。
3. 情感表达:反语可以通过夸张和冲突的手法,增强表达情感的力度,使读者或听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情感的强烈。
例如,“我简直要欣喜若狂!”这句话中的“欣喜若狂”以反语的形式表达了极度的喜悦。
总之,反语作为一种修辞手法,能够通过颠倒的表达方式和夸张的手法,达到强调、讽刺和情感表达的效果。
在文学作品和日常语言中的使用,都能够给人以戏剧性的冲击,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效果。
反语的语用探析
反语的语用探析作者:王雪岳二趁来源:《文学教育》2015年第03期内容摘要:反语是一种经常出现在文学作品和日常言语交际中的语言现象。
对它的正确使用和理解,不仅有助于我们提高言语表达能力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且有助于我们从更深的维度去感知和理解语言。
故本文从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言语行为理论等语用的角度来探析反语,并结合实例分析了反语的主要语用功能。
关键词:反语语境言语行为语用功能一.引言Irony,源自希腊语eironeia,意思是“a method of humorous or subtly sarcastic expression in which the intended meaning of the words used is the direct opposite of their sense”。
中文可被理解为反语,或反话正说,或正话反说,使用字面意思跟实际想表达意义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思想的修辞方法。
它在中外文学作品和人们日常生活中被有意或无意地广泛使用着,例如,我们可能会在电闪雷鸣,漂泊大雨的一天中感慨地说道:“今天的天气可真好啊!”。
长期以来,反语受到修辞学家和文学批评家的关注,但是随着近些年来,语言学尤其是语用学的发展,反语研究出现了新的局面,故本文拟从语用学的角度对反语进行探析和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其语用效力和本质。
二.反语的分类当今学术界存在着许多关于反语的分类方法,例如按情感要素来划分,按意义来划分等。
笔者认为按反语所依赖的语境要素来划分较为科学,按语境来分,反语可被分为言语反语(verbal irony),情境反语(situational irony)以及戏剧反语(dramatic irony)。
1.言语反语(verbal irony)是指作者或说话人用词汇或语法手段来表示的明显的反意,它主要用于人际交往(尤指对话)中。
例如,A man says:“The water is as pure and transparent as the mud.”在上面例子中,"mud"意思是泥土,不可能纯净、清澈透底,但说话者却将水描述成像泥土一样纯净、清澈,可见其中蕴含的明显的反意。
反语的理论及语用功能探析论文
反语的理论及语用功能探析论文摘要:反语作为复杂的语言现象,其研究在近四十年里引起了各个相关领的广泛兴趣和关注。
本文重点探讨Grice 等几位学者具有代表性的反语理论,且在语用学的框架下运用反语的理论研究成果浅析反语的语用功能。
关键词:反语反语理论语用功能一、引言反语irony,源自希腊语eironeia,解释为“a method of humorousor subtly sarcastic expression in which the intended meaningof the words used is the direct opposite of their sense”。
中文可理解为说反话。
用与本意相反的话语来表达本意,或反话正说,或正话反说。
一般而言,反语有表里两层意义,表面上一层是词语本身固有的,而骨子里的一层是由它的特定上下文所赋予的,而作者或说话人真正的表达意图就在骨子里这层意义上。
反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语言表达形式。
Dews等人对当代美国流行电视剧所做的一项统计表明:人们的话语交际中每半个小时就有四次反语的表达。
因此,反语在日常言语中地位重要。
反语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现已成为横跨哲学、心理学、文学、语用学的多维性研究课题之一。
语言学范围内对反语的研究迄今已产生了近十种理论,如Grice的经典论、Giora 的等级突显论、Sperber 等人的回应论等。
二、反语语用研究的理论依据(一)Grice,Searle的反语经典理论语用学中反语的经典理论是指Grice,Searle等人所持的观点。
Grice对反语的研究基于他在1975年提出的著名的会话合作原则:在会话中,为了使会话顺利进行,说话人和听话人需要遵循会话合作原则及其之下的会话准则。
这些会话准则分别是:1.数量准则:所说的话应包含交际目的所需要的信息;所说的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
2.质量准则:不要说自知是不真实的话;不要说自己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英语层级反义词动态性识解的认知语用机制
英语层级反义词动态性识解的认知语用机制吴元珍【摘要】文章以传统语法对于具有程度性质的形容词之间意义相对或是相反的语义关系,即层级反义词的解读为基础,尝试在认知语用视角下对英语层级反义词进行描写和解释,探讨层级反义词对的原级的标记性和无标记性、比较级所存在的公允和偏袒现象的理据及其在具体语境中所遵循的语用原则和相对与绝对识解等,以期对该语义关系做进一步动态性的识解.【期刊名称】《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09(029)002【总页数】4页(P111-114)【关键词】层级反义词;动态识解;标记;认知;语用【作者】吴元珍【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3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3.2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对反义关系(oppositeness)语义现象进行的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归类及结合语言符号的标记性理论对反义现象进行阐释等方面。
作为对以上研究的补充,本文将在认知语言学三大语言表征观的框架下,从标记理论出发,结合认知和语用的相关理论对反义关系的语义聚合现象进行探讨。
一、层级反义词的语义特征伍谦光将反义关系划分为绝对对立、相对对立和相关对立三类,即词义矛盾或对立的词(contradictory terms)、词义相反的词(contrary terms)和词义相关的词(converse terms)这三种反义词,其中第二组词有程度或等级之分,也叫做层级(gradable)反义词[1]86-88。
本文将主要对此类反义词进行讨论。
意义反对现象由三类词项来实现,即互补词、方向反对词和反义词。
张建理认为反义词作为术语通常是形容词,表示长度与优劣等变量的程度,而不是意义反对词的统称[2]。
Cruse将反义词分为三类:a.相反性反义词(polar antonym),这类词对是表客观度量衡的,没有主观色彩,如heavy-light; old-young; difficult-easy 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 反语 ; 语 用特 征 ; 合作 原 则 ; 礼 貌原 则 中 图分类 号 :H3 l 3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编 号 :1 0 0 8 — 9 6 4 0( 2 0 1 7)0 8 — 0 0 6 9 — 0 2
英 国词 典 编纂 家 亨 利 ・ 福 勒 在 其词 典 《 当代 英 语 的矛盾 ; 情 景反语 , 即意 图与 结果之 间 出现反差 , 且该 戏剧性 反语 , 戏剧 中人 物未察 用 法词 典 》 中给 “ 反语 ” 下 了一 个较 完整 的定 义 , 即反 反差恰恰 是意 图的反 面 ; 语 是 交 际 双方 阐释 的话 语 形式 , 其 不 直 说本 意 , 而 是 觉而观众已经领会。通常情况下 , 人们最关注的是言语
表 达 其意 义 。 因此 , 在 交 际 中需 要理 解讲 话 者 的言外 何地, 人们都离不开语言, 而在交际过程中, 往往难以
之意 或通 过话 语表 层 含义 理解 其深 层含 意 , 这样 交 际 避免使用反语达到一种特殊交 际 目的。 才能顺 利 开展 下去 。 反 语 产 生 的动 机 一 方 面 是 在 于 表 达 发话 者 的态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8 — 9 6 4 0 . 2 0 1 7 . 0 8 . 0 3 1
英语 反语 的语 用特 征对 话语 生成 机 制的影 响
崔 建 立 秦
( 1 . 吉林师 范大 学 英 语语 言研 究所 , 吉林 四平
采 用与本意相反的话语来表达本意的一种修辞格。 反语 , 这是 因为语 言是人类 的本 质屙 } 生 之一 , 人 类与动 这种 话语 表 达形式 在 交 际 中非 常 常见 , 因为 人们 并不 物 的最 根本 区别在 于人 的语 言与动物 的交流 系统具有 总 是 直抒 其 意 , 往往采取含蓄 、 模糊 、 曲折 的方 式 来 本质区别, 语言在人类的生活中起中心作用 , 无论何时
人 们对 反语 的最 初研 究 限定 在 修辞 学 范 围 内 , 关 度 , 另一 方 面 是 为 了顾及 受 话 者 的面子 , 讲 话 者 和受 注 的是语 言 自身 的意 义 问题 , 而语用 学更 多 的是 关注 话 者依 照相应 的规 则采取 共 同伪装 的方法 - - 。因此 , 反语 表层 意 义与深 层 含意 之 间的关 联 。近 年来 , 人们 利 奇 的礼 貌 原 则对 阐释 反语 这 一 语 言 现象 具 有很 强 对 反 语展 开 了深人 研究 , 较知 名的 如格莱 斯 等 的反义 的 解 释 能力 。他 指 出 , 应 弄 清楚 “ 礼 貌 ”的意 义 。利 理论 、 维索伦尔的顺应论 、 斯 珀 珀 等 的 回应 理 论 、 利 奇认为有些命令式的话语本身就是非礼貌性 的, 而服 奇 的 礼 貌 原则 等 … 。但 是 , 多 数 学 者 关 注 的是 反 语 务式 的话 语 自身 就是 礼貌 I 生的 , 礼貌 性 的话 语 是从某 无 需一 定 的语 深层 含 意 的解读 问题 , 而 对语 用特 征及 话语 生 成机 制 些话 语 推理 或推 论 中得 出的抽 象特 征 , 关 系 的研 究不 多 。因此 , 探 讨 反 语 的深 层 含 意 、 语用 境 即可 实 现 。礼貌 原 则 的第二 个 问题 就是 礼 貌 中的
语分为如 下几种 : 古典式反 语 , 意思是 “ 预示 、 意 味” ; 浪漫式 反语 , 指 的是作 家的矛盾处 境 , 既创 造又批判 、 礼貌策略, 即 使用 “ 礼貌 最 小 化 ” 原 则 礼貌 性 地 回绝 了 A 的建议 。这个 例 子 也 展示 了礼貌 原 则 的一 个 功 即拉 开 或展示 会话 者之 间 的距 离 _ 2 J ( m 。 既 主观 又客 观 、 既热 情 又求实 ; 总体 式反 语 , 这 种反语 能 ,
特征 及相 应 的生成 机制 是本 研究 主要 关 注 的问题 。
一
“ 礼貌 最 小化 ”问题 , 即人们 在会 话 过程 中往往 对 不
、
相 关概 念及 理论
礼 貌 的表达 采取 最小 化原 则 , 而对礼 貌性 的表 达采 取
A: 我 们都 应该 关 注小张 的英语 成绩 。
在 心 理学 、 语 言哲学 、 修 辞学 、 语 义学 、 语 用学等 学 最 大化 原则 。例 如 :
第3 7卷 第 8 期
Vo l - 3 7 No . 8
开 封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Ka i f e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E d u c a t i o n
2 0 t 7年 8月 2 0日
Aug . 20 2 01 7
科领域都会 涉及对 反语 现象的研究 。其实 , 对反语 的研
究最早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代 , 反语一词来 自于希腊 B: 我们 都应 该 关注 小王的 英语 成 绩 。 语, 意为 “ 预示 、 意 味”, 该词于 1 6世纪 经 由拉 丁语借 根据利 奇 的观点 ,B的意思 是不 赞 同 A的建议 , 入英语。《 新普林斯顿大学诗歌和诗学百科全书》 将反 但 出于礼 貌 ,B没有 采取 直 接 回绝 的方式 , 而 采取 了
尧
1 3 6 0 0 0)
1 3 6 0 0 0 ;2 . 吉林 师范 大学 外 国语学 院 , 吉讥讽嘲弄 、 含 蓄否定及 间接表达是人们 经常使 用的语言表达方式, 对反语 的语 用特征 及 相 应的 生成机 制 展 开探 讨 可帮助 人们 理 解话 语 的深 层含 意 , 从 而顺利 达到 交 际 目的。本 文将从 讥 讽 嘲 弄 的功 能及 生 成机 制 、 含 蓄 否定 的功 能 及 生成机 制 、 间接 表达 的 功 能及 生成 机 制等 方 面具体 分 析反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