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 心身疾病
医学心理学讲解:第七章 心身疾病
医学心理学第七版第七章 心身疾病目 录第一节 心身疾病的概述第二节 常见心身疾病掌 握 熟 悉 了 解 重 点 难 点 心身疾病的概念及特点;心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影响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的心理社会因素与诊疗对策。
临床心身疾病概念的演变;心与身的关系;心身疾病的分类;各学派所提出的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各种心身疾病的社会心理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和基本的干预措施。
心身医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心身疾病的概述(一)心身疾病的定义1. 心身疾病 (psychosomatic diseases)或称心理生理疾病(psychopsysiological diseases),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2. 心身疾病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1)狭义的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如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和肠易激综合征等。
(2)广义的心身疾病:范围要广些,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障碍。
(3)心身关系分为三类:①心身反应(psychosomatic response);②心身障碍(psychosomatic disorder),指精神刺激引起的功能障碍,但没有器质性变化;③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s) 。
(二)心身疾病的特点1. 以躯体症状为主,有明确的病理生理过程。
2. 某种个性特征是疾病发生的易患素质。
3.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心理社会应激(如生活事件等)和情绪反应有关。
4. 生物或躯体因素是某些心身疾病的发病基础,心理社会因素往往起“扳机”作用。
5. 心身疾病通常发生在自主神经支配的系统或器官。
6. 心身综合治疗比单用生物学治疗效果好。
(三)心身医学和心身疾病1. 公元前400年的古希腊2. 中世纪时代(500—1540年)3. 文艺复兴时代(1500—1700年)4. 19世纪现代实验基础医学迅速发展(四)心身疾病概念的演变随着对心身相关研究的深入和心身疾病概念的无限扩展,造成疾病分类方面的混乱,于是各种疾病分类系统的观点也在不断的改变中。
医学心理学第三章 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的预防不能只着眼于生物学因素, 要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强化人们的自我心理 保健意识,讲求心理卫生,塑造健康的人格, 学会情绪的自我调节技术,学会行为的自我 塑造的技术。要综合考虑生物、心理、社会 因素,采取全方位的立体的措施,才能真正 收到预防的效果。
30
(二)心身疾病诊断原则与方法
13
6个亲人同时丧生的 巨大悲痛
痛失爱子的母亲 14
俄罗斯潜艇 沉没一年后 的祭扫情境
15
社会因素
人降生后总要属于某一社会,成为那 个社会的成员,其身心总要受到其所 处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社会文化因素 在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 重要作用 。
16
天灾人祸
17
紧张的生活节奏
竞争的压力
超负荷工作
37
• 心理社会层面的干预可采取下列措施: • 1、改变环境 • 2、精神药物治疗 • 3、心理治疗
38
冠心病
头号杀手
冠心病是多种致病因素综合作 用的结果,其中心理社会因素
起着重要的作用。
39
冠心病发作
40
• 研究证实: • A型性格的人容易发生冠心病
41
A型性格个体的主要性格特征
过分的抱负及雄心勃勃; • 过高的工作标准,常对自己的工作成就不满
44
27
(三)心身疾病发病机制的现代假说
• 在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中,有四个关键环节: (1)心理社会因素→(2)生理反应→(3) 器官脆弱性→(4)心身疾病。
• 1、心理社会刺激信息传入大脑。 • 2、大脑皮质联合区的信息加工。 • 3、传出信息触发应激系统引起生理反应。 • 4、心身疾病的发生。
28
富于感情,情绪易波动; 有闯劲和进取心且表现好斗; 过分的竞争性和好胜性; 时间紧迫感与匆忙感 变幻不定的敌意;
医学心理学-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综合评估
采用全面评估,包括心理测量和体格检查等, 以确定疾病的原因和严重程度。
药物治疗
根据具体症状和病因,采用药物治疗来缓解 疾病相关的生理和心理症状。
心理疗法
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教育和心理支持等 心理疗法,帮助患者调节情绪、改变不适应 的行为模式。
生活方式管理
改变生活方式,包括良好的饮食、规律的运 动、健康的睡眠和应对压力的方法,对心身 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很重要。
医学心理学-心身疾病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身相互关系的学科,心身疾病是一类身体状况受心理因 素影响的疾病。
心身疾病的定义和概念
心身疾病是指身体疾病和心理因素之间存在密切关联的疾病,包括身体症状受心理因素影响、心理因素 导致身体健康恶化等。
心身疾病的发病原因
心身疾病的发病原因包括遗传因素、生物学变化、心理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 等,综合影响导致身体和心理的不平衡。
心身疾病防治的策略
1. 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增加公众对心身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2. 加强心身医学的研究,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和干预策略。 3. 建立心身医学团队,促进医生、心理学家和社会工作者的合作。
心身疾病的未来研究方向
1
基因与心身健康
探索基因、表观遗传和心身疾病之间的关系,为疾病预防和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心身疾病的常见类型
• 功能性疾病:如紧张性头痛、肠易激综合征等。 • 身体化障碍:体验到身体症状但无明确医学解释。 • 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 • 疼痛性疾病:如慢性疼痛综合征、疼痛失调等。
心身医学模型的应用
心身医学模型将心理因素纳入临床实践,通过整合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为心身疾病 的治疗提供综合性的方法。
心身疾病
医学心理学与医患沟通技巧相关知识讲座第六讲心身疾病一、心身疾病概述(一)心身疾病的概念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又称为心理生理疾病,包括狭义和广义的概念。
所谓狭义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造成的一类有病理形态学或生化改变的躯体疾病,例如,原发性高血压、支气管哮喘等,强调病理学和生化的临床改变。
广义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的一些躯体疾病或障碍,这些躯体疾病或障碍可以有也可以没有病理形态学的改变,没有病理形态学的改变的情况,例如,心因性阳痿、心因性厌食、书写痉挛、口吃等。
(二)心身疾病的特点1.以躯体症状为主,有明确的病理生理过程;2.某种个性特征是疾病发生的易患素质;3.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心理社会应激(如生活事件)和情绪反应有关;4.生物和躯体因素是某些心身疾病的发病基础,心理社会因素往往起“扳机”作用;5.心身疾病通常发生在自主神经支配的系统和器官;6.心身综合治疗比单用生物学治疗效果好。
(三)心身疾病的范畴1.内科心身疾病⑴心血管系统: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低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期外收缩,雷诺氏病,神经性循环衰弱症等。
⑵消化系统:胃十二指肠溃疡,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厌食,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贲门痉挛,幽门痉挛,习惯性便秘,直肠刺激综合征。
⑶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心因性呼吸困难,神经性咳嗽。
⑷神经系统:偏头痛,肌紧张性头痛,自主神经失调症,心因性知觉异常,心因性运动异常,慢性疲劳等。
⑸内分泌系统:甲状腺机能亢进,阿迪森氏病,副甲状腺机能亢进,副甲状腺机能低下,垂体机能低下,糖尿病,低血糖。
2.外科:全身性肌肉痛,脊椎过敏,书写痉挛,过敏性膀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3.妇科:痛经,月经不调,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能性不孕症,性欲减退,更年期综合征,心因性闭经。
4.儿科:心因性发烧,遗尿症,遗粪症,周期性呕吐,胃肠功能紊乱症,脐周痛和心因性呼吸困难。
护理心理学 第8章 心身疾病
• 偏执:多见于知识分子或具有一定医学知识的高 血压病人。
A型行为
• ①时间紧迫感:行为急促,速度快;办什么 事总想提前;脾气急躁,缺乏耐心,常因急 于考虑做什么事情彻夜不眠,甚至半夜起床 做事情;
(五)糖尿病
• 1、概念:以糖尿和高血糖为特征的多因性 分泌—代谢障碍,是由胰岛素缺乏或靶细 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所引起的。
• 2、病因
• 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 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 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 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 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 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 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
• 3、心理特点
• 初患糖尿病新入院的患者,由于对糖尿病知识的 缺乏,以及与医生、家庭和社会的关系等诸多因 素的影响下,常引发各种心理障碍。常见的糖尿 病心理障碍通常是神经症。主要表现为:过度焦 虑、癔症性、恐怖、强迫和抑郁。
• 具体表现:与别人过分合作协调、姑息,谦让; 原谅一些不该原谅的行为;生活和工作中没有 主意和目标,不确定性多;对别人过分耐心; 尽量回避各种冲突;负性情绪控制能力强,特 别是愤怒;屈从于权威;追求完美、生活单调 等。
• 3、心理特征 • 1、肿瘤病人的心理反应分期 ¤休克-恐惧期 ¤否认-怀疑期 ¤愤怒-沮丧期 ¤接受-适应期
第六章 心身疾病
第一节 心身疾病 概述
一、心身疾病概念
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
发展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 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二、与其他病症的异同
1、与一般躯体疾病:
二者都有躯体症状,有明确的器质性病理 改变或病理生理过程,即都有生物学基础;但 病因不同,心身疾病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医学心理学-心理健康 心身疾病继续教育答案
医学心理学-心理健康心身疾病继续教育答案1. 什么是医学心理学?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健康与心身疾病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探讨了心理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以及心身疾病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心理健康预防、心理治疗、心理支持和心理咨询等。
2. 心理健康对心身疾病的影响是什么?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是密切相关的。
一方面,心理健康状态良好的人更容易保持身体健康,他们具有更好的免疫功能和抵抗疾病的能力。
另一方面,心理健康问题会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压力、焦虑、抑郁等,如果长期存在,会增加身体患病的风险,甚至加重已有的心身疾病症状。
3. 如何提升心理健康?提升心理健康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建立积极的社交关系:与亲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参加社交活动,增加社会支持。
•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睡眠、饮食和运动习惯,避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学会应对压力:学习一些减压的方法,如放松训练、冥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等。
•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要有自信心,接受自己的不足,并积极寻求个人发展。
•寻求心理支持:当遇到压力和困扰时,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机构的帮助。
4. 心理治疗在心身疾病中的作用是什么?心理治疗在心身疾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了解心灵深处的问题和困扰,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减少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心理健康水平。
对于某些心身疾病,如慢性疼痛、高血压等,心理治疗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来减轻症状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5. 医学心理学对医生的意义是什么?医学心理学对医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医生需要掌握医学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可以更好地理解患者心理状况,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医生可以通过心理支持和心理治疗来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和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困扰,从而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同时,医学心理学的知识也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压力和挑战。
6. 医学心理学与心理学有什么区别?医学心理学与心理学是密切相关的学科,两者之间有交叉和重叠的部分。
医学心理学7心身疾病课件
第七章心身疾病作者:张宁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杨世昌 单位:新乡医学院目 录第一节 心身疾病的概述第二节 常见心身疾病掌 握熟 悉了 解重 点 难 点 心身疾病的概念及特点;心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影响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的心理社会因素与诊疗对策。
临床心身疾病概念的演变;心与身的关系;心身疾病的分类;各学派所提出的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各种心身疾病的社会心理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和基本的干预措施。
心身医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心身疾病的概述一、心身疾病的概念(一)心身疾病的定义1. 心身疾病 (psychosomatic diseases)或称心理生理疾病(psychopsysiological diseases),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2. 心身疾病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1)狭义的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如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和肠易激综合征等。
(2)广义的心身疾病:范围要广些,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障碍。
(3)心身关系分为三类:①心身反应(psychosomatic response);②心身障碍(psychosomatic disorder),指精神刺激引起的功能障碍,但没有器质性变化;③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s) 。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二)心身疾病的特点1. 以躯体症状为主,有明确的病理生理过程。
2. 某种个性特征是疾病发生的易患素质。
3.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心理社会应激(如生活事件等)和情绪反应有关。
4. 生物或躯体因素是某些心身疾病的发病基础,心理社会因素往往起“扳机”作用。
5. 心身疾病通常发生在自主神经支配的系统或器官。
6. 心身综合治疗比单用生物学治疗效果好。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 (三)心身医学和心身疾病1. 公元前400年的古希腊2. 中世纪时代(500—1540年)3. 文艺复兴时代(1500—1700年)4. 19世纪现代实验基础医学迅速发展一、心身疾病的概念(四)心身疾病概念的演变随着对心身相关研究的深入和心身疾病概念的无限扩展,造成疾病分类方面的混乱,于是各种疾病分类系统的观点也在不断的改变中。
医学心理学第5章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
• 二、心理应激的概念
– 心理应激: 个体在察觉需求与满足需 求的能力不平衡时所表现出的心理 紧张状态,其结果为适应和适应不 良。
• 1、心理应激是一种刺激物 • 2、将心理应激看做是一种反应 • 3、心理应激是一种个体觉察到的威胁
作用。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各领域。
• 1.社会环境的动荡和变迁 • 2.个体自身发生的变故 • 3.个体接受的积极的社会因素 • 4.个体难以接受的消极的社会因素
• (二)心理因素
• (三)文化因素
• 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准侧;风 俗习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 ;个体的理想、信念、价值观 ;经济水平;社会地位等。
–
准备行动都需要使用这种
活化的能量来搏斗或逃跑
五、心理应激与健康
• (一)对健康的积极影响 • 1、个体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 2、维持正常功能活动的必要条件 • (二)心理应激对健康的消极影响 • 1、生理和心理的反应 • 2、加重精神和躯体疾病或使疾病复发 • 3、造成机体抵抗能力下降
第三节 心身疾病的概述
应对方式有效吗?
• (二)生理中介机制 • 1.心理—神经中介机制 • 主要通过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进
行调节。
• 2.心理—神经—内分泌中介机制 • 通过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进行调
节
•3.心理—神经—免疫机制
•免疫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 进行着双向性调节。
三、应激反应
• 应激反应:应激源所致的个体 在生理、心理及社会方面的变 化,常被称为心身反应
• (二)心身疾病的特征 • 哈雷特指出的心身疾病的特征是: • 1.发病因素与情绪障碍有关 • 2.大多与某种特殊的性格类型有关 • 3.发病率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 4.同一患者可以有几种疾病同时存在
医学心理学第八章心身疾病
生理因素
01
02
03
内分泌失调
长期的心理压力可能导致 内分泌失调,进而影响身 体的生理功能,引发心身 疾病。
免疫系统异常
长期的心理压力可能导致 免疫系统异常,使身体更 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
神经系统异常
心理压力可能导致神经系 统异常,影响身体的生理 反应和调节能力。
遗传因素
基因遗传
某些心身疾病可能与特定的基因遗传有关,个体可能因为携带这 些基因而增加患病风险。
04
CHAPTER
常见心身疾病及其案例分析
抑郁症
总结词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表现为 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丧失和思维迟缓 等症状。
VS
详细描述
抑郁症可导致患者失去对日常活动的兴趣 和乐趣,产生强烈的无助感和绝望感。严 重时可能出现自杀念头。案例分析:某中 年女性因长期工作压力和家庭问题,出现 情绪低落、失眠等症状。经过心理评估, 诊断为抑郁症,经过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后,症状得到缓解。
系列躯体症状。
心身疾病的分类
总结词
心身疾病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如病因 、症状表现、发病部位等。
详细描述
根据病因,心身疾病可以分为原发性心身疾病和继发 性心身疾病。原发性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为主 要病因,而继发性心身疾病则是由于其他躯体疾病导 致的心理生理反应。根据症状表现,心身疾病可以分 为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症、紧张性头痛、功能性消化系 统疾病等。根据发病部位,心身疾病可以分为神经系 统心身疾病、心血管系统心身疾病、呼吸系统心身疾 病等。
创伤后应激障碍
总结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由于经历创伤事件而 导致的心理障碍。
详细描述
患者常常出现对创伤事件的反复回忆、噩梦、 逃避行为等症状,并可能出现情感麻木、焦 虑和抑郁等情绪反应。案例分析:某年轻男 性因亲身经历车祸事故,出现持续的噩梦和 恐惧。经过心理评估,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 碍,经过心理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
医学心理学 第8章心理社会因素与临床疾病(心身疾病)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 性病,由于本病多在情绪紧张、精神创伤 或工作压力过大后起病或病情加重,故心 理因素可能为本病的主要病因,此类病人 的性格特征为较易紧张、焦虑、严谨、认 真、过分严格要求自己、有追求完美倾向。
案例 ××,女,46岁,性格争强好胜,自 我要求严格。其父患肺癌住院,母病(甲 状腺功能低下)在家,其夫胆囊炎住院手 术,其子适值高考。本人工作重担在肩, 不能脱身,每日除完成大量艰巨工作外, 还奔波于两院所医院,照顾父亲和丈夫。 回家后还要关心和照顾儿子的高考复习, 持续地高度紧张、忧虑导致突发性的应激 性消化溃疡。
世界心肺和血液研究协会(NHLBI)也于1978 年确认A型行为属于一种独立的冠心病危险 因素。
(三)心理因素
国内近年来使用问卷式A型行为调查 表进行临床研究也初步说明,我国冠心病 人的A型行为也明显高于正常人。
B型行为模式则为 随遇而安,无竞争性, 无时间紧迫感,温和。
(三)心理因素
C型行为模式 为易发生癌症的行为习惯, 其行为特征为: (1)过分压抑、克制; (2)过分与人合作与顺从; (3)情绪上易愤怒且不也向 外发泄,而生闷气,易焦虑、 抑郁等。
过去一年中LCU累积加分与疾病的关系 LCU(分) 0-150 150-199 200-299 >=300 严重程度 无明显问题 轻度生活危机 中度生活危机 重要生活危机 33 50 80 患病可能性(%)
(三)心理因素 1、心理应激或负性情绪 2、人格特征或行为类型
(三)心理因素
1、心理应激或负性情绪 心理因素是心身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 心理因素影响躯体内脏器官,一般是以情绪 活动作为中间媒介而实现的。 消极情绪对心身健康有着十分不利的影 响,易导致心理失平衡,强烈而持续的心理 失平衡可引起心理和生理机能的病变,以至 发展成多种心身疾病。
护理心理学 - 第7章 心身疾病
B型行为
按部就班 随遇而安 从容不迫 享受生活 生活就是享受
冠心病
``
3、行为危险因素:
冠心病的行为危险因素还包括吸烟、缺乏运动、过食与肥胖,以及对社会压力的适应不良等。它们 往往是在特定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条件下形成。
``
课堂测试
你是A型行为类型么?
A型行为类型问卷
冠心病
``
(二)心理干预
第一节心身疾病概述
``
心身疾病的概念及特征
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Disease)又称为心理生理疾病。 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
躯体器质性疾病;
广义的心身疾病包括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
心理干预对治疗冠心病具有重要意义。
Friendman(1982):心肌梗死患者接受
未接受心理干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差异显著
1、A型行为的矫正:
主要采用
认知重建技术:再评价和自我矫正
认知行为疗法 自我控制技术:对环境的控制和对个人行为的调节
松弛训练:将松弛反应泛化到日常生活中
生物反馈治疗、想象疗法、书画练习、音乐欣赏
2、社会支持疗法:提供行为矫正的反馈信息,有利于矫治进行
家庭
社会
关心 帮助 监督
医院
同事
派出 所
父母
战友 叔伯姑 舅姨
媒体
个人
兄弟 姐妹
同学
老师 学校 院系
3、综合性心理治疗:
对冠心病病人出现的多种情 绪问题,可采用多种方法
合理情绪治疗 积极暗示 放松训练 书画练习 音乐欣赏等
医学心理学重点:心身疾病的自我调节
医学心理学重点:心身疾病的自我调节今天今天与各位考生分享一下心身疾病的自我调节,帮助考生温习医学心理学常见只是考点,希望能够帮助到考生!加拿大病理生理学家塞里(SelyeH,1936)提出的应激学说。
塞里认为,每一种疾病或有害刺激都有这种相同的、特征性的和涉及全身的生理生化反应过程。
他将其称作一般适应综合征。
认为全身适应综合征(GAS)与刺激的类型无关,而是机体通过兴奋腺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后来发展为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所引起的生理变化,是机体对有害刺激所作出的防御反应的普遍形式。
他将GAS分为警戒、阻抗和衰竭三个阶段。
①警戒期:是机体为了应对有害环境刺激而唤起体内的整体防御能力,故也称动员阶段。
②阻抗期:如果有害刺激持续存在,机体通过提高体内的结构和机能水平以增强对应激源的抵抗程度。
③衰竭期:如果继续处于有害刺激之下或有害刺激过于严重,机体会丧失所获得的抵抗能力而转入衰竭阶段。
塞里的应激理论主要是从医学或病理生理学的角度提出来的。
皇帝内经之情志养生中就提到,人的健康分为两大部分,形和神。
中医学认为,神不能离开形而独立存在,形也不可一日无神,形神统一,才能身心健康,益寿延年。
这就类似于我们西医所说的健康,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心理、生理、社会适应良好以及道德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
近些年身心疾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如高血压、应激性溃疡、冠心病、抑郁症,躁狂症等等,这些人之所以会出现心理疾病,大部分原因是不会自我调节,遇到事情不会冷静分析,对于一件事耿耿于怀,越想越多,最后出现病理现象。
作为学生,学习是最重要的,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在面对坎坷时要正确的认识困难,学会理智的分析,采取最佳的措施。
在面对问题时我们除了要解决问题,我们还要学会适当的放松,可以打篮球、踢足球、击剑等,也可以跳舞、听音乐、跑步、看小说、适当的玩游戏,让自己从那种紧张的氛围里暂时的脱离,长期压抑自己的情绪容易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情绪。
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心身疾病的概念
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心身疾病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关于心身疾病的发生也是越来越多,属于,接下来我们就具体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心身疾病。
1.心身疾病的定义心身疾病或称心理生理疾病,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心身疾病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
狭义的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如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和肠道易激综合征等。
广义的心身疾病范围要广些,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障碍。
以前有人将心身关系分为三类:①心身反应,指精神性刺激引起的生理反应,当刺激除去,反应也就恢复;②心身障碍,指精神刺激引起的功能障碍,但没有器质性变化;③心身疾病,指精神刺激引起的器质性病变,但是一般都将心身疾病和心身障碍混合使用,因为这种区分在理论上易理解,但实践中难以明确界定。
2.心身疾病的特点①以躯体症状为主,有明确的病理生理过程。
②某种个性特征是疾病发生的易患素质。
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心理社会应激(如生活事件等)和情绪反应有关。
④生物或躯体因素是某些心身疾病的发病基础,心理社会因素往往起扳机作用。
⑤心身疾病通常发生在自主神经支配的系统或器官。
⑥心身综合治疗比单用生物学治疗效果好。
【历年试题再现】陈某,男性,36岁,平时身体健康。
离家外出打工时突然得知老家发生地震,家中父母妻儿生死不明。
此时,陈某突感焦虑不安,头痛,失眠,血压160/100mmHg,心率90次/分,伴多汗、尿频、四肢震颤。
1周后家乡通讯恢复,知道家中平安无事,上述症状自行恢复,血压120/74mmHg,心率72次/分。
陈某的这种情况称为( )。
A.心理反应B.生理反应C.心身反应D.心身障碍【答案】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暴怒、抑郁、孤僻及多疑倾吸烟、酗酒、多食、缺少运
向者
动及A型行为等
工作和生活环境里存在明 显应激源的人
及早通过心理指 导加强其健全个
性的培养
LOGO
利用心理学技术 指导其进行矫正
及时帮助其进行 适当的调整,以 减少不必要的心
理刺激。
实用文档
第二节 常见心身疾病
LOGO
实用文档
一、原发性高血压
❖综合因素所致。 ❖心理社会因素:
而心身疾病既有明显的躯体症状,又有 明确而具体的病变部位,一般累及植物神经 所支配的脆弱器官。
LOGO
实用文档
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
❖心理干预目标
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帮助患者从客观上消除致 病的心理社会因素 消除心理学病因:提高患者对应激的认识水平,增 强应对能力
消除生物学症状:减轻生理反应,缓解病情
Alexander认为潜意识冲突导致精神紧张,改变了交 感或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机能,扰乱了神经内分泌系统而出现 器官症状。
迷走神经 哮喘、溃疡
心理冲突
LOGO
交感神经 原发性高血压、甲亢
实用文档
❖心理生理学说
如果说心理动力学是强调病因,则心理生 理学说着重于发病机制。
Cannon的“应急” 反应,巴甫洛夫的实 验神经症,都说明神经刺激可以影响和改变 器官功能,即心理活动可影响生理过程,甚 至引起疾病。Selye的“应激”学说更带动 了内分泌学家及心理学家的参与。
重视心理社会因素有助于癌症的防治。
LOGO
实用文档
癌症的临床心理问题
❖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表现
确诊前 回避、不积极检查、焦虑、失眠
确诊后 否认 愤怒 接受现实 消极等待
“明乐暗悲”
LOGO
实用文档
❖癌症病人心理问题干预
告诉癌症病人真实信息 处理病人情绪问题:认知疗法、晤谈、心理疏导 减轻疼痛
LOGO
LOGO
实用文档
❖情绪
实验:关在笼子里的狒狒王,眼看自己的“下属
”自由地进食而不理它的威风和尊严,经常气得暴 跳如雷,终于患上顽固性的高血压病。
临床:“白大衣综合征”
“应激性溃疡”
LOGO
实用文档
冠心病和心理社会因素
❖病前人格 A型行为-时间紧迫感和竞争敌意倾向:好
胜心强、雄心勃勃、努力工作、急躁易怒。
❖由此可见,该患者发病总是与损失感带来的消极 情绪有关.
LOGO
实用文档
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s) 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 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障碍。
“凡是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康复各环节有 受心理社会因素影响者,都属于心身疾病”
LOGO
第十章 心身疾病
LOGO
主要内容
1
心身疾病概述
2
常见心身疾病
LOGO
实用文档
第一节 心身疾病概述
LOGO
实用文档
案例
❖ 一主妇4岁时患支气管哮喘,以后缓解,20岁时复发 ,后治愈,但在37岁时再度复发,通过寻问该患者的 生活经历发现,她在4岁患病前恰好有弟弟降生,这 意味着将有人与她争夺父母之爱,20岁发病前父亲 死亡,37岁发病前发现自己的丈夫爱情不专一。
▪ 慢性应激:所在地、职业等 ▪ 人格特征:顺从、愤怒的扭曲表达 ▪ 婚姻状态 ▪ 不良行为
❖心理反应:焦虑 ❖干预:放松、生物反馈、运动、行为改变
▪ 特点:规律、系统、长期
LOGO
实用文档
心理社会因素与高血压
❖社会、文化和环境因素
1.在恶劣的社会环境中生活,或责任过重、工作压
力过大,或应激性不良生活事件过重过多的人群中 ,患高血压病者多。 2.同样的黑人,凡世代居住非洲的,患高血压者甚少 ,而生活在美国北方大城市的,因其社会经济条件 差,犯罪率高,暴力事件多,人口密度大,迁居率 、离婚率高,所以患高血压者多。
诊断程序
病史采集:注意心理社会方面 体格检查:注意心理行为反应方式
心理行为检查 综合分析
LOGO
实用文档
心身疾病的鉴别诊断
心身疾病主要和一些神经症及某些精神 疾病相鉴别,尤其是前者,如焦虑症、疑病 症等。它们虽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也有各 种躯体方面的不适,甚至有明显的躯体症状 ,但常广泛而反复无常,仅表现为功能障碍 ,无确定的躯体病变部位,无明显的器质性 病变;
实用文档
心身疾病的特点
❖以躯体症状为主,有明确的病例生理过程 ❖某种个性特征是疾病发生的易患素质 ❖疾病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应激和情绪有关 ❖生物或躯体因素是发病基础,心理社会因素
是扳机作用 ❖心身疾病常发生在自主神经支配的系统或器
官 ❖心身综合治疗比单用生物学治疗效果好。
LOGO
实用文档
心身疾病研究的历史
碍等。
❖ 泌尿生殖系统:遗尿、阳萎、月经不调、经前紧张症等。 ❖ 肌肉骨骼系统包括免疫机制疾病:类风湿关节炎、肌痛、颈
臂综合症等。
❖ 皮肤科: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皮炎,皮肤搔痒症等。 ❖ 眼科:青光眼、弱视等。 ❖ 耳鼻科:美尼尔氏综合症、口吃、咽部异物感等。 ❖ 妇科:功能性子宫出血、不孕症等。 ❖ 口腔科:舌痛、口炎、口臭等。
LOGO
实用文档
❖免疫途径机制
一般认为:心理社会紧张刺激引起的恶 劣情绪可以降低机体免疫、监视功能和免疫 杀伤机制,使机体每天都可能产生的突变细 胞难以清除,从而发展为肿瘤。
影响肿瘤的发病及转归。
LOGO
实用文档
❖病因和影响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与肿瘤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 是成为癌症的病因之一;二是影响癌症病人的存活 时间与预后。
物治疗
LOGO
实用文档
支气管哮喘
❖人格:母子关系 ❖心理应激
❖系统心理治疗如系统脱敏法
LOGO
实用文档
消化性溃疡
❖人格特征 ❖生活事件和心理应激
▪ 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线轴起作用
LOGO
实用文档
综合来说: ❖心理应激
生活事件
职业紧张 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溃疡 负性生活事件 癌症、应激性溃疡、心梗
▪ 焦虑、抑郁、敌对等 ▪ 否认 ▪ 抑郁 ▪ 康复期主诉:疲劳、抑郁、睡眠障碍、焦虑、恐惧
❖冠心病和抑郁
❖综合心理社会干预:患者教育、行为矫正、焦 虑抑郁治疗
LOGO
实用文档
糖尿病与心理社会因素
❖糖尿病
▪ 应激性生活事件 ▪ 情绪:抑郁、紧张和悲愤
▪ 人格:被动依赖、做事优柔寡断、缺乏自信、常 有不安全感
心身障碍有一部分是习得的,其中有的属于条件 反射性学习,如哮喘儿童可因哮喘症状获得父母的 倍加照顾(奖励性强化);也有是通过观察或认知 而习得的,如儿童的有些习惯可能是对大人习惯的 模仿。
LOGO
实用文档
❖综合的心身医学发病机制
心理动力学、心理生理学和行为理论 发病机制:
心理社会刺激物传入大脑
大脑皮层联合区的信息加工
希伯克拉底:体液学说 《黄帝内经》:五神、五志学说
德国海因洛茨:首提“心身”、“心身 医学”概念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
LOGO
实用文档
心身医学的发展历程
❖早期 1930-1960 心理动力学 用Freud理论方法研究健康与疾病
❖现代 1960年后 心理-社会-生物 研究健康与疾病的心理状态与躯体功能间的 作用生理机制
实用文档
自学
❖儿科心身相关问题 ❖妇产科心身相关问题
LOGO
实用文档
重点
❖心身疾病的定义; ❖心身疾病的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 ❖心力憔悴的概念及包括哪些方面。
LOGO
实用文档
LOGO
放松疗法:生物反馈、音乐疗法、催眠
其他:集体治疗、宣泄、沙盘
LOGO
实用文档
肿瘤科心身相关问题
❖心理社会因素与癌症的发生
心理社会因素与癌症有不可忽视的密切关系。
个性特点:C型性格 谨小慎微、忧虑重重、惯于
压抑愤怒、克制情感的人,一旦遭受重大精神创伤
与生活磨难,比较容易罹患癌症。 不良行为方式:吸烟、酗酒、饮食 负性情绪:抑郁、绝望及难以宣泄的悲痛
根据病情缓急和严重程度具体施策。
LOGO
实用文档
心身疾病的预防
心身疾病是心理、社会和生物学多种因素相 互作用的产物,其预防不能只着眼于生物学 因素,而应从更广泛的方面设计预防方案和 具体措施,才能保持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 三方面的健全状态,收到良好的效果。
LOGO
实用文档
明显心理素质弱点的人
明显行为问题者
实验应激
社会支持缺乏 “有组织的人腰板儿就是硬朗!”
LOGO
实用文档
❖生活方式与不良行为
吸烟饮酒 运动 饮食 肥胖
脑卒中、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 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 心脑血管病、糖尿病
LOGO
实用文档
❖心力憔悴
指与工作有关的、心理-生理-情绪枯竭状态 。
情绪枯竭 人格解体 个人成就感降低
LOGO
实用文档
常见临床心理问题与干预
❖情绪障碍 ❖认知功能损害 ❖人格改变 ❖住院产生的心理问题 ❖生活质量下降
LOGO
实用文档
❖心理干预
目标 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改善情绪 状态、提高治疗遵从性和生活质量,帮助建 立有效的社会支持体系。
一般性的心理支持和心理咨询
方法
行为治疗:宣教、松弛训练、认知疗法
❖心理反应:
▪ 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的改变
▪ 青少年患者:孤独、少有亲密社会关系、对亲密 关系的恐惧
▪ 性格、情绪、认知功能
LOGO
实用文档
糖尿病的综合心理社会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