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在民国语文教育中的解读

合集下载

《故乡》知识点归纳

《故乡》知识点归纳

《故乡》知识点归纳《故乡》是鲁迅先生的一篇短篇小说,通过对故乡的描写,表达了对旧社会的批判和对现代化的向往。

本文将对《故乡》中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概述《故乡》讲述了一个少年时代在故乡度过的故事,通过描写主人公严文清的成长经历,展现了作者对旧社会的深刻批判,以及对现代化的向往。

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情节跌宕起伏,既有现实生活的细节描写,又有对历史和社会的思考。

二、反映旧社会的黑暗与堕落《故乡》通过揭示故乡的黑暗和堕落,表达了对旧社会的批判。

故乡的人们背道而驰,丑恶的一面暴露无遗。

小说中描写了严文清的父亲严朴以及和他一起籍籍无名过日子的远房亲戚,他们都是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代表。

书中还有严文清与同学之间的斗争,暴露出人们的自私和唯利是图。

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的描写,作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丑陋和腐败。

三、展现对现代化的向往《故乡》中,鲁迅先生通过严文清的成长经历,表达了对现代化的向往。

严文清的父亲本是一个文人,却因为沉迷于旧文化而过着贫贱的生活。

而严文清在北京受到现代教育的熏陶后,对现代科学和文明的向往越来越强烈。

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在城市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以及他与同学们的交流,表达了对现代化的渴望。

小说中,严文清立志要摆脱旧社会的束缚,追求知识和进步。

四、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在《故乡》中,鲁迅先生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自我批判和思考。

小说中的父亲严朴受困于旧有观念,对文化和教育的认识陷入狭隘和僵化。

鲁迅通过描写父亲的形象,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批评。

同时,小说中出现的一些古诗词和对古物的描写,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重和思考。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作者呼吁人们应该摆脱旧观念的束缚,迎接现代文明的到来。

五、象征与隐喻的运用《故乡》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手法,增加了作品的深度和思考。

比如,故乡的象征意义不仅仅是一座小城市,更是整个旧社会的缩影。

人物的命名也带有象征意味,比如主人公严文清的名字中的“文”和“清”分别象征着文化和清明,彰显出主人公对知识和清廉的追求。

对《故乡》这篇课文的讲解

对《故乡》这篇课文的讲解

课文讲解:《故乡》——鲁迅《故乡》是中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的经典之作,发表于1921年。

这篇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回故乡的所见所闻,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展现了深刻的社会矛盾和人情冷暖。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将从多个方面详细讲解这篇课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其内容和主题。

一、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作品以批判现实主义为主,通过描写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陋,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种问题。

《故乡》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深刻反映了他对社会的思考和批判。

二、背景介绍《故乡》写于1921年,当时中国正处于社会动荡和变革的时期。

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北洋军阀的统治,使得社会充满了不公和压迫。

鲁迅通过描写主人公回到故乡的经历,揭示了农村的贫困和民众的麻木,同时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主要内容小说讲述了主人公“我”因家庭变故不得不回到阔别二十年的故乡,处理家中事务。

在故乡的短暂停留中,他见到了童年好友闰土和邻居杨二嫂,亲眼目睹了故乡的衰败和人们生活的困苦,从而引发了对故乡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四、人物分析1. “我”(主人公)作为小说的叙述者,“我”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回忆了自己与故乡的往事。

通过“我”的眼睛,读者看到了故乡的变化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我”代表了现代知识分子,对社会现状有着清醒的认识和深刻的反思。

2. 闰土闰土是“我”的童年好友,小时候他是一个聪明、勇敢、机智的孩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二十年后的再见,闰土已经变成了一个麻木、沉默、饱受生活重压的中年农民。

闰土的变化,象征了中国农村的衰败和农民的困苦。

3. 杨二嫂杨二嫂是“我”的邻居,一个市侩、尖酸刻薄的中年妇女。

她的形象代表了在贫困中扭曲的人性和社会的冷漠。

通过杨二嫂,鲁迅揭示了在压迫和贫困中的人们如何为了生存而失去尊严和人性。

五、主题分析1. 故乡的变迁小说通过对比“我”童年记忆中的故乡与二十年后现实中的故乡,展示了社会的巨大变迁。

《故乡》教案文本分析与研究

《故乡》教案文本分析与研究

《故乡》教案文本分析与研究文本分析与研究《故乡》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反映家族生活的散文,描写了一个中等地主家族的状况和家族内部的纷争。

全文通过对家族内部的环境、人物、思想、风俗等各个方面的描写,展现出了家族内部的矛盾以及家族被封建制度束缚下的疲惫和无奈。

本文将从文本分析和研究的角度,深入剖析《故乡》的语言特点,文学价值,主旨思想等问题。

一、语言特点《故乡》中的语言显得非常的生动,感性。

通过对人物外表、内心世界的描写,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家族人物的生活情态和家族状况。

作者通过对不同人物的语言风格的刻画,也让文中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值得注意的是,《故乡》采用了大量的口语,使得表现出来的情境更加真实、生动,同时对于这部分描写,鲁迅先生将标点符号使用得非常出色,使得整篇文章的节奏非常流畅。

如其开头:“我出生在一个封建主义的家庭里。

我的祖父母,从外边娶进好几房,又从外边迎进好几房,所生下的儿子,也从外边娶了老婆,又从外边迎了女婿,自然,一人不识一人”。

整篇文章行文畅通自如,由此能够看出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是极其高超的。

二、文学价值鲁迅先生的这篇散文,以家族为主题,通过对家族的描写,抨击了封建制度和封建家庭的残酷、虚伪和黑暗。

从而展示了一个受封建家族束缚的,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残酷、斗争甚至深仇大恨的一幕。

同时,本文描写了家族成员的生存状态,生活状况,揭示其有限的人生境遇和苦难的现实,从而成了对封建制度的批判。

通过大量的具体事例,让读者看到了封建社会的阴暗面,如有关父权制度、家族史、家族日常生活、女性权益等。

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具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地位。

三、主旨思想本文的主旨思想是批判封建家庭残酷、虚伪的做法。

作品中由于文化、人性不同而发生的种种矛盾和悲剧,深刻反映了封建制度下的人们,特别是农村广大家族的失落、虚无和悲苦,增强了农村个人文化和农民群众运动的活力。

作品通过宏观的视角、细微的描写、鲜明的对比和哲理性的阐释,揭示了封建家庭既是难以承载现代精神和民主文化的热土,也是扼杀人性的温床。

解读《故乡》

解读《故乡》

解读《故乡》解读《故乡》(旧作翻检)内容提要:前人对《故乡》的解读有误!《故乡》写的是人性的扭曲!《故乡》中的一男一女,一土(闰土)一洋(杨二嫂),一农民一市民,一个从少年到中年,一个从青年到老年,一个从动到静(闰土由活泼饶舌变成木偶),一个从静到动(杨二嫂由文静端庄变成疯子),他们人生形态完全不同,但变化实质惊人的一致:都是自身美的沦丧,都是人性的扭曲。

鲁迅先生的《故乡》,自问世以来,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表现艺术,吸引了过许许多多的读者。

今天重读,颇有心得,愿公之于同好,求其友声。

一、一幅逐渐失去灵性的图画《故乡》中,有一幅“神异的图画”多次出现,它实际是解读《故乡》的一把钥匙。

这幅图画在作品中第一次出现,是在母亲提到闰土的时候。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从这段引文可以看出:在画的上方构成远景的是,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在画的下方构成近景的是,一望无际的海边沙地,种着碧绿的西瓜;在画的中间构成主体部分的是,一个项带银圈手捏钢叉的英雄少年。

这幅画中,深蓝、金黄、碧绿、银白,交相辉映,色调是明丽的。

美丽辽阔的天地间活跃着一个英雄少年,人物是富有灵性的,旋律是激扬的。

因为如此,这幅画成了“我的美丽故乡”的一个缩影,成了辛苦而展转的精神流浪者(或称之为人生之路的探索者)心中仅存的一个旧梦。

正因为如此,这幅画一出现,“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

”画面第二次出现,是在昔日美丽端庄的杨二嫂疯子般地跃出之后,是在昔日英雄少年木偶般的出现之后,这一切,都深深地刺痛了作品中的“我”,破坏的“我”对故乡的美感。

特别是中年闰土像一截扭曲了木头谦卑地兀立在我面前,冲淡甚至完全取代了“我”记忆中的小英雄形象,“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然模糊了。

《故乡》主题多元解读

《故乡》主题多元解读

《故乡》主题多元解读《故乡》是鲁迅先生的一篇著名小说。

它以回乡的经历为线索,通过对故乡的描绘和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表达了深刻的主题。

这篇文章将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内涵和意义。

一、封建社会批判《故乡》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期。

通过描述主人公回到故乡后的所见所闻,鲁迅先生对封建社会的黑暗面进行了深刻的揭示。

在小说中,鲁迅先生描写了封建家庭的家规、族规以及乡村的陋习,批判了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

通过对这些现象的揭露,鲁迅先生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深刻批判和对封建制度的强烈不满。

二、国民性反思鲁迅先生在《故乡》中不仅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还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表达了对国民性的深刻反思。

在小说中,主人公以及其他人物的形象都反映了当时中国人的普遍性格特点。

通过描写他们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变化,鲁迅先生表达了对国民性的深刻反思和对中国人精神面貌的深刻思考。

三、乡村破败与农民凄苦展示《故乡》中,鲁迅先生通过对故乡的描绘,展示了乡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

在小说中,鲁迅先生描写了乡村的凋敝和农民生活的艰辛,揭示了农民在社会底层的不幸遭遇。

这种展示反映了鲁迅先生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揭示。

四、童年回忆与友谊缅怀《故乡》中,鲁迅先生通过对童年的回忆和对友谊的缅怀,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这种情感贯穿了整篇小说,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五、希望与失望交织在《故乡》中,鲁迅先生不仅揭示了社会现实和对过去的回忆,还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现实的失望。

这种交织的情感使整篇小说更加丰富和深刻。

在小说中,鲁迅先生通过对未来的描述和对现实的分析,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现实的失望。

这种情感交织反映了鲁迅先生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发展的关注。

六、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在《故乡》的结尾,鲁迅先生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和对新生活的向往。

这种期许体现了鲁迅先生对未来发展的关注和对人类进步的追求。

鲁迅《故乡》主题之新解

鲁迅《故乡》主题之新解

鲁迅《故乡》主题之新解作者:邓良秀来源:《教师·上》2014年第03期关于《故乡》一文的主题,课本注释上是这样写的:这篇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通过闰土二十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后的二十年中国农村的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痛苦的社会根源,表达了作者想要改造旧社会、创建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陈根先生在《谈的主题》中是这样概括的:“小说以…我‟回故乡的一段经历,深刻地揭露了人们之间的可悲隔膜,突出了农村凋敝、农民破产的惨痛现实,热切地期望下一代能过上亲密友爱的幸福生活。

”这两种说法从不同角度阐明了《故乡》的主题,体现了作品主题的多义性。

那么,《故乡》一文的深刻主题究竟是什么呢?本文在此作一番分析,也算是一种新解吧。

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他的小说描述了一系列旧中国的农民形象,这些形象都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是“被侮辱、被损害、被扭曲、被虐杀”的一群人。

《故乡》中的闰土、杨二嫂就是属于这一类人,作者描绘了他们二十年前后的变化轨迹,以此来表现深刻的主题。

那么他们的变化轨迹是什么呢?首先,来看一看闰土的变化轨迹。

第一,外貌上的变化。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跨下逃去了。

”这里的少年正是闰土,是一个英俊、活泼、勇敢的少年闰土。

“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项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人的时候,他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这是一个被父亲疼爱着,天真、可爱、思想单纯的闰土。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捏着一个纸包和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这里的闰土,是在痛苦生活的煎熬下,饱经风霜、尝尽忧患、极度贫困、整日在磨难中挣扎的闰土。

《故乡》在民国语文教育中的解读

《故乡》在民国语文教育中的解读

《故乡》在民国语文教育中的解读作者:张心科来源:《语文建设·上半月》2019年第02期鲁迅的《故乡》写于1921年1月,发表于5月1日第九卷第一号《新青年》,被收入1923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呐喊》。

这篇小说发表后好评如潮,并被作过多种解读。

发表后不久,就被收入多套中学国文、国语教材,至今仍是众多语文教科书中的固定篇目。

其在日本也被多套“国语”教科书收录,甚至被视为“国民文学”。

日本藤井省三著的《鲁迅(故乡)阅读史——近代中国的文学空间》探讨了此文1949年之前在中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收录情况。

但关于收录此文的教科书,作者只提到了自己所见的三套;关于教学,作者所采用的只是回忆资料。

其实,1949年之前收录此文的中学语文教科书至少有十三套,而且1924年就有学生研读此文的笔记发表。

鉴此,本文以1929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呈现1949年之前教科书编者及广大师生对此文的解读情况。

一、1921~1928年的解读《故乡》在《新青年》上发表后,一些在中学、师范院校任教的青年教师就以此为教材让学生学习。

1920年9月~1921年冬天,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担任“主事”(校长)的毛泽东为学校高小部所办的成人补习班上课时,就嘱咐学生“熟读并抄录鲁迅的一篇小说《故乡》”。

1922年,孙很工任上海吴淞中学国文教员,试行道尔顿制,他和沈仲九自编了白话教材,即后于1923年~1926年由民智书局出版的六编(册)《初级中学国语文读本》,其第三册就收入了《故乡》一文。

这可能是《故乡》第一次正式进入中学教科书。

之后,《故乡》被收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叶圣陶和顾颉刚负责编写的初级中学用《新学制国语教科书》第五册。

1924年8月,《故乡》又被收入沈星一编写、中华书局出版的《新中学教科书初级国语读本》第一册。

这些教科书的编者和广大师生对《故乡》作了自己的解读。

1.教科书编者的解读(1)对主旨的解读第一,揭示知识分子与农民隔膜的现实,暗示知识分子的使命。

10《故乡》知识讲解

10《故乡》知识讲解

《故乡》知识讲解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于1912年随民国教育部北迁赴京供职,于1919年12月回故乡绍兴接母亲迁居北京,目睹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十分悲愤。

不过,这只是触发故事的一点,而作品真正反映的却是更为广阔深邃的社会背景。

《故乡》反映的是辛亥革命10年后的中国农村社会情况。

辛亥革命虽然赶跑了一个皇帝,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帝国主义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主要支持者”。

“封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

因此,“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作者回乡期间,耳闻目睹了农村疮痍累累的残酷现实,加之在这个风雨如磐的社会中求索了30余年的生活体验,于是写出了悲凉沉郁的《故乡》这篇小说。

知识积累1.阴晦.(huì):阴沉昏暗。

2.萧索:荒凉、冷落的意思。

3.苍黄:灰暗的黄色。

本文形容天色不好。

4.悲凉:悲哀凄凉。

5.瓦楞.(léng):绍兴人习惯用“楞”指称那种格子状的狭长凹凸的东西,如“一畦菜地”说成“一楞楞菜地”。

屋瓦沟脊相间,也是“一楞楞”的,故称为“瓦楞”。

6.嗤.(chī)笑:讥笑。

7.素:向来。

8.如许:这么些。

9.易主:改换主人。

易:改变。

10.凄凉:多用来形容环境或景物寂寞冷落。

本文形容人物神情悲伤难过。

11.神异:神奇,不同一般。

12.家景:家里的生活状况。

13.祭祀.(sì):旧俗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

14.无端:无缘无故。

端:头,引申为缘由。

15.伶俐:动作灵活。

16.景况:光景,情况。

本文指生活状况。

17.秕.(bǐ)谷:空或不饱满的稻谷。

18.伶仃:瘦弱。

本文用来形容杨二嫂两条纤细的腿站立如圆规的姿态。

《故乡》主题及人物形象分析

《故乡》主题及人物形象分析

《故乡》主题及人物形象分析一、《故乡》中作者揭示主题的两个方面小说中鲁迅主要表现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作品通过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目睹的故乡对比,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压榨给人民造成的苦难,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

这个方面在教学中一般都要做深入,细致的分析,学生也能较轻松,较容易的接受。

另一方面,集中体现了鲁迅先生对“人性”探索的意义。

作品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精神上受到极大束缚,古训筑成的高墙,使人与人隔膜起来。

突出反映了鲁迅对“国民性”的拯救。

这个方面是教师容易一笔带过而学生又不易理解的方面。

鲁迅做起小说来是要拯救国民愚弱的灵魂,即拯救“国民性”,鲁迅所说的“国民性”是专指中国民族的精神弱点和劣根性。

《故乡》中塑造的三个人物:“我”,闰土和杨二嫂,在一定程度上都患有“愚”和“弱”的痼疾,都是鲁迅要拯救的对象。

小说中“我”在船上的思索,正是鲁迅在拯救国民性道路上的苦苦求索。

要想不至偏废主题思想的这个方面,教学中还需要从人物形象的分析和部分句、段的解释入手。

二、《故乡》中塑造的三种人物类型典型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故乡》中的典型人物“我”,“闰土”,“杨二嫂”自然也是集个性与共性于一身的类型化人物。

第一种类型:以“闰土”为代表的,生活在当时社会最下层的,受苦难最重,受压榨最深的“农民”形象,是属“辛苦麻木而生活”的一类。

他们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沉重负担和压迫下,“都苦得象木偶人了”。

他们对生活没有什么抗争,有的只是逆来顺受;他们对未来没有什么希望,若硬说有,也只是“一幅香炉”和“烛台”,他们在积重难返的封建传统观念束缚下,在心灵与心灵间个个筑起“古训的高墙”而相互“隔膜”起来。

第二种类型:以“杨二嫂”为代表的,同样生活在社会最下层的“小市民”形象,是属“辛苦恣睢”而生活的一类。

他们依然逃不过“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压迫,与“闰土”的勤劳,善良不同的是他们多了一份尖酸与刻薄,多了一份游手好闲等卑俗的习性。

《故乡》解读

《故乡》解读

《故乡》解读《故乡》解读刘燕华题目“故乡”的意思是:家乡,自己出生的地方。

联系文章第一段,我们知道了是写作者回到两千里以外的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

所见所闻所感。

那么这篇文章写的是我回故乡的故事或感受。

故乡往往最能够唤起游子美好而温馨的记忆。

故乡越近,游子的心越迫切,尤其是“我”,“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可是,渐近故乡时,阴冷的天气、呜呜作响的冷风、苍黄的天底下几个萧索(冷落,没有生气)的荒(荒凉,偏僻。

不见人迹)村“没有一些活气”,表明了我眼中的农村的老家非常冷落,缺少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伤心,哀痛凄凉)起来了”。

透露出此时此刻他的感情。

从“阴晦”,“横”,这些词语可以看出,最能给人以心灵慰藉的故乡,此刻竟是如此萧瑟,怎能不叫人心生“悲凉”!。

“这不是二十年来我时时记得的故乡?”“这不是”的意思是:这不就是。

“记得”的意思是:惦记。

于是,“我”掉进了深深的情感矛盾之中,“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

我的故乡好得多了”。

“我所记得”是指我印象中的故乡。

我印象中的故乡才是“我的”故乡。

可以看出我对以前的故乡的留恋,对今天的(眼前)故乡有一种生疏感。

他想借此来安慰自己的悲凉,“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

仿佛也就如此。

”自己解释说故乡本就如此。

自己安慰自己,故乡可能是没进步。

作者总在给自己找不合理的解释:“我们多年居住的老屋,公同卖给别姓了,我这次专门为了别它而来。

”“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

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

”可以看出,我老家的宅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前文“荒村”相照应,说明眼前的故乡的萧条冷落。

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快,像飞似的)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出来迎接我的是母亲和侄儿,这样的一个家还有一老一小,可见这个家很难维持下去了。

而“母亲藏着许多凄凉的神情”一幅幅画面让人感到这个家已经败落了。

《故乡》与国文(语文)教科书之关系 ——评《鲁迅〈故乡〉阅读史》

《故乡》与国文(语文)教科书之关系 ——评《鲁迅〈故乡〉阅读史》

《故乡》与国文(语文)教科书之关系——评《鲁迅〈故乡〉阅读史》蒋杨 天津师范大学摘 要:《鲁迅〈故乡〉阅读史》一书,是日本学者藤井省三从事鲁迅研究的总结性学术著作。

著者通过对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阅读史料的整合,透视了现代中国知识群体的阅读概况,指出了《故乡》阅读史与国文(语文)教科书的相互关系,同时也呈现了20年代直至90年代这70多年间国文(语文)教科书选录、解读《故乡》的历史概貌,突出了《故乡》作为教科书内容的历史必然性与诠释限度。

著者细致入微地史料整合及拓宽视野的立意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与思考。

关键词:教科书;共同体想象;“文”“道”二元立场作者简介:蒋杨(1991-),女,汉族,浙江绍兴市人,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当代文学专业文学硕士。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8-021-02藤井省三的著作《鲁迅〈故乡〉阅读史》不同于一般以作家作品、文学思潮等为主所进行地铺地式文学探讨著作,它可以说仅仅是记载着《故乡》这一作品一直以来被阅读的历史进程。

就是这看似微不足道的出发点,反倒是敏锐捕捉到了往日学者们很少论及的“作品”与“读者”的中间环节--即作品传播途径:杂志、小说集单行本、教科书等的发行与流通。

其间关于《故乡》纳入教科书而被阅读的阐释分析尤为细致。

可见,藤井省三在编录书写这本阅读史的当下,对《故乡》作为教科书内容而被如何阅读的问题是尤为关注的。

毋容置疑,这与国家意识及当局想向新一代知识阶级传达的政治思想教育也是息息相关的。

一众所周知,《故乡》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1年创作的一篇叙述了中华民国知识阶级的情感与逻辑的短篇小说,其文所传达的“文”“道”两面思想必然会在当时社会受到关注且产生舆论。

从“五四”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动荡不安的局势使得中国的知识阶级慢慢开始萌发对国家意识的“想象”,又通过当时文学的生产、流动及消费、再生产“脑补”了中华民国这一政治共同体。

《故乡》解读

《故乡》解读

《故乡》解读
《故乡》是鲁迅先生的一篇短篇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中具有典范意义的作品之一。

小说以鲁迅1919年12月从北京回乡搬家的现实经历为素材,通过叙述故乡的变迁,展现了封建社会的残酷和国民性的觉醒。

在小说中,鲁迅先生回到故乡,发现过去熟悉的一切已经变得陌生。

他目睹了封建社会的衰败和人民生活的苦难,感受到了传统乡村文化的价值判断的失落。

在这个过程中,他反思了自己对故乡的情感和认知,并开始思考如何唤醒国民性,推动社会进步。

小说中的“我”不仅是叙述者,也是鲁迅先生的个人情感和思考的体现。

通过“我”的叙述,读者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对故乡的情感纠葛和对传统文化的复杂情感。

同时,“我”在故乡的体验和对传统乡村的文化价值判断的反思,也反映了鲁迅先生对封建社会的深刻批判和国民性问题的关注。

在《故乡》中,鲁迅先生呈现了一个还乡故事,通过“还乡”的情节叙事,展现了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唤醒国民性的主题。

同时,小说中也蕴藏着鲁迅先生个人的感悟和思索,体现了他深刻的文化诗学内涵。

故乡这篇小说展现了鲁迅先生对封建社会的深刻反思和对国民性的深刻关注。

它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具有思想深度和社会意义。

通过鲁迅先生的叙述,读者可以深入思考封建社会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性,以及如何唤醒国民性,推动社会进步。

《故乡》的批注

《故乡》的批注

《故乡》的批注
1.描述“我”回乡的感受,突出了对故乡的眷恋和情感上的亲
近。

2.通过对比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中的故乡,表达了对童年时光的
怀念和对物是人非的感慨。

3.描述了闰土的变化,揭示了封建社会对个体的压迫和摧残。

4.通过水生和宏儿的出现,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美好生活的
向往。

5.通过对闰土、水生等人物形象的刻画,反映了作者对封建社会
的深刻批判和对国民性的反思。

这些批注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故乡》这篇小说,同时也可以帮助您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鲁迅-故乡-教学用

鲁迅-故乡-教学用
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识。
影响深远
鲁迅的文学成就和思想影响深远, 对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的发展产 生了重要影响。他的作品被广泛 传播和研究,成为中国文化宝库
中的瑰宝。
02 《故乡》创作背景与主题
创作背景:鲁迅离开绍兴后心境变化
生活经历
鲁迅于1919年离开家乡绍兴前往 北京,开始了漫长的漂泊生涯。 这段经历让他深刻感受到家乡与
批判性思维培养
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 思考能力。
激发社会责任感
通过《故乡》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使他们更加关注社会公益事业。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民族自豪感
1 2 3
传承文化基因
通过《故乡》等经典作品的教学,传承中华民族 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 化自信。
中年闰土
苍老、迟钝、麻木的木偶人,封建等级观念思想的受害者,对“我 ”毕恭毕敬,隔膜很深。
转变原因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压迫,使得闰土从天真活泼的少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成了麻木不仁的中年人。
杨二嫂形象剖析:市侩、自私、尖酸刻薄代表
外貌形象
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 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 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 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象征意象丰富
《故乡》中出现了许多象征意象,如“荒村”、“破屋”、“老槐 树”等,这些意象都寄寓了鲁迅对故乡的复杂情感。
主题思想深刻
通过这些象征意象,鲁迅表达了深刻的主题思想,如对故乡的眷恋、 对社会的批判、对人性的探索等。
象征手法独特
鲁迅的象征手法独特而巧妙,他常常通过描绘具体的景物或细节来传 达抽象的思想和情感,使得作品具有深厚的内涵和韵味。

《故乡》分析

《故乡》分析

故乡》学习要点〔一〕同学们都知道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请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选自他的《呐喊》的小说有哪些?〔《社戏》与《一件小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写于1921年的《呐喊》集中的另一篇小说《故乡》。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值得留恋的、美丽可爱的故乡。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鲁迅所写的是什么样的故乡呢?1919年底,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搬家,亲眼看到农村衰败凋零的景象和农民贫穷痛苦的生活,心情十分凄凉,一年后便以自己的所见所闻为素材写了这篇题为《故乡》的小说。

关于题目:“故乡”这一题目,不仅交待了事件发生和发展的具体地点,而且为人物活动提供了特定的场所和环境。

题目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

俗话说:“亲不亲,故乡人。

”对于一般人来说,故乡总是美好的、亲切的,值得怀念的。

但是在“我”眼中“故乡”却是如此衰败、萧条,让我感到悲凉、生疏,特别是人与人之间,都隔着“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令“我”寒噤。

关于本文的线索和结构:《故乡》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以“我”回故乡的时间为顺序,以“我”所接触的人物、事件为枢纽来展开故事情节。

思考:按“我”回故乡的时间顺序,小说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并说出每个部分写什么?(1)回故乡(1--5段)(2)在故乡(6--77段)(3)离故乡(78--88段)关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思考:1、这篇小说写了哪些人物?说说谁是主要人物,谁是衬托人物,谁是线索人物?小说中的人物有:闰土、杨二嫂、水生、宏儿、母亲和“我”。

主要人物:闰土衬托人物:杨二嫂线索人物:“我”2、让我们先看主要人物闰土。

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形象有什么不同?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少年闰土的形象:朴实、善良、热情、活泼、聪明、勇敢的小英雄,是通过多种描写方式及多个故事情节来塑造的。

中年闰土的形象:衰老、迟钝、自卑、麻木、迷信的木偶人。

闰土由“小英雄”到“木偶人”这一惊人的变化,说明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民生活上日趋贫困;精神上遭受损害。

《故乡》一文教学中的“三”

《故乡》一文教学中的“三”

《故乡》一文教学中的“三”《故乡》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呐喊》中的一篇,被选入初中教材多年,一向被当作教科书中的经典。

现苏教版教材将该文收录在初中语文第四册第六单元首篇。

这篇文章篇幅较长,难度较大,且小说所写的故事时代距今年代久远,不少教师教学本文颇感吃力,可谓费时多,收效微,甚至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学生学习本文也是囫囵吞枣,重点不清楚,难点不理解。

在教学本文时,笔者努力探索长文短教、深文浅教、旧文新教之路,从小说的要素入手,删繁就简,披沙拣金,仅用了三个教时(含练习与讲评一课时)就较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七个“三”入手,凸显重点,肢解难点。

一、情节“三”板块理请文章脉络是本文教学的第一个环节。

课文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情节清晰地分为“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三个板块,写了“我”这次故乡行的所见所闻所感。

第一部分交代了回故乡的时间、原因,描绘了一幅萧瑟、荒寂的现实的故乡的深冬图画以及见到故乡时的悲凉沉重之情,初步表明了辛亥革命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旧中国农村日益破产的悲惨景象,为写故乡中人物的悲惨命运安排了典型环境;同时,“我”心情的“悲凉”“没有什么好心绪”和回故乡“是专为了别他而来的”的目的,给全文笼上了一层暗色。

第二部分主要记叙了“我”在故乡处理搬家事务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抒写了“我”的感伤。

该部分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人物的变化,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劳苦大众在封建传统观念的辖制下所受的毒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第三部分主要写“我”渐离故乡时的种种感触,写出了我的心绪由“气闷、悲哀――矛盾、害怕――振奋”的变化过程,表达了“我”对新生活的憧憬和信心。

二、“三”个主要人物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以塑造人物形象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故乡》中塑造了三个人物形象:闰土、杨二嫂、“我”,他们形象各异,分别代表着不同的阶层。

鲁迅《故乡》的阅读史与中华民国公共圈的成熟

鲁迅《故乡》的阅读史与中华民国公共圈的成熟

鲁迅《故乡》的阅读史与中华民国公共圈的成熟
藤井省三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卷),期】2000()1
【总页数】20页(P109-128)
【关键词】文学研究;鲁迅;小说;<<故乡>>;阅读史
【作者】藤井省三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10.97
【相关文献】
1.鲁迅的故乡情怀--从《故乡》看鲁迅眼中故乡的悲喜 [J], 方振勇
2.文学想象与“文化共同体”--从《鲁迅〈故乡〉阅读史》一书谈起 [J], 刘潇雨
3.语文教材研究的又一个新视角--读[日]藤井省三《鲁迅〈故乡〉阅读史》 [J], 顾黄初
4.对《鲁迅〈故乡〉阅读史》的阅读与思考 [J], 张全之;
5.《鲁迅<故乡>阅读史》 [J], 许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鲁迅《故乡》多重意蕴解读

鲁迅《故乡》多重意蕴解读

鲁迅《故乡》多重意蕴解读
《故乡》是鲁迅先生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三联诗,其中渗透着诗人对自身故乡的反思和深情。

有人认为诗中含蓄的寓意有许多,抽象的诗歌有其特殊的含义,有的人从精神的角度去试图解读它们,而有的人又从历史、文化以及审美的角度出发,把诗歌放在历史、文化背景之下,进行诠释和研究。

首先,从历史角度来看,《故乡》可以被视为表达诗人对祖国的热烈爱国之情的诗歌。

诗人以温柔、芬芳的意境抒发对故国的思念和依恋。

此中,《故乡》中给予了中国传统文化彰显的,诗歌多次提及江山美景,引用森林野花,穿插梅花、荷花,以及秋水之恋等字眼,把时间和自然的连结起来,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唤醒我们对祖国的情怀,让读者从中感受到对故国深沉的怅惘之情。

从文化角度看,《故乡》充满着诗人对传统文化、习俗、历史以及历史气息的深刻无比的记忆。

由此可以看出,藉由抒情的语言,诗人想要传达的便是故乡的美好,是在故乡的重新定义与归属感。

诗歌给于读者一种深层次的审美,使其感受到诗歌里意境的美,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的宽广和优雅。

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故乡》是一首朴实无华的脍炙人口的叙事诗,它朴实而充满诗意,使人感受到故乡依恋的温暖和深沉。

诗歌以简练、深情、抒情的语言,把故乡的激情和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在每一个字句里,都带着审美的体悟,弥漫着更加深刻的内涵。

总而言之,《故乡》一诗,无论从历史、文化还是审美的角度,
都把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依恋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出来。

诗中蕴藏着多种抒情的意蕴,引发读者对祖国的思念和情感,从而唤起公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使诗人对自身故乡的反思和深情达到诠释和纵深。

《故乡》精讲导读

《故乡》精讲导读

《故乡》精讲导读辛亥革命以后农村经济衰败、萧条、破产和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社会根源;鲁迅深切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回忆对比和通过景物、肖像描写突出主题的写法。

问题讨论:1.关于人物形象闰土、杨二嫂和孔乙己、祥林嫂、阿Q这些人物一样,都是社会生活的典型,因此他们的身世遭遇,正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

抓住人物形象性格的分析,必然要联系到这些人物所处的典型环境,以及造成这些人物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

这样纲举目张,既带动了全篇的教学,又能把握课文的重点和中心。

教师可在学生熟悉课文的基础上,作一分析示例,然后让学生各自书面完成另一人物的分析作业。

示例:闰土的形象。

闰土的形象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一般农民的形象。

由于生活中过多的痛苦和折磨,使他变得满脸愁苦,麻木迟钝,但忠厚善良,勤劳朴实的本质未变。

作者对这一典型形象的刻画,主要是通过对其少中年时期性格及肖像的变化描写,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的。

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见人很害羞,只是不怕“我”,而且心里很高兴,跟我讲话时无拘无束,“我”问一句,他就可以滔滔不绝地讲上一大篇,在“我”当时的心目中简直就象个小英雄。

而中年闰土则身材增长了一倍,先前紫色的圆脸,已变得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

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

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

那手又粗又笨又开裂,象是松树皮。

脸上现出凄凉的神情。

动着嘴,却没有做声。

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

给“我”的印象完全成了一个“木偶人”。

这一切巨变是为了什么呢?作者犀利的笔伐,尖锐的语言,揭示出那都是由于“多子、饥荒尤其是苛税、兵、匪、官、绅”的多重压迫所致,是腐朽而反动的统治阶级造成的,是苦难而黑暗的现实生活造成的。

这一形象本身所蕴含的意义多么深刻!作业:杨二嫂也是本文的一个典型人物,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有关描写段落,从作者那鲜明的对照中,揭示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乡》在民国语文教育中的解读鲁迅的《故乡》写于1921年1月,发表于5月1日第九卷第一号《新青年》,被收入1923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呐喊》。

这篇小说发表后好评如潮,并被作过多种解读。

发表后不久,就被收入多套中学国文、国语教材,至今仍是众多语文教科书中的固定篇目。

其在日本也被多套“国语”教科书收录,甚至被视为“国民文学”。

日本藤井省三著的《鲁迅〈故乡〉阅读史——近代中国的文学空间》探讨了此文1949年之前在中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收录情况[1]。

但关于收录此文的教科书,作者只提到了自己所见的三套;关于教学,作者所采用的只是回忆资料。

其实,1949年之前收录此文的中学语文教科书至少有十三套,而且1924年就有学生研读此文的笔记发表。

鉴此,本文以1929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呈现1949年之前教科书编者及广大师生对此文的解读情况。

一、1921~1928年的解读《故乡》在《新青年》上发表后,一些在中学、师范院校任教的青年教师就以此为教材让学生学习。

1920年9月~1921年冬天,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担任“主事”(校长)的毛泽东为学校高小部所办的成人补习班上课时,就嘱咐学生“熟读并抄录鲁迅的一篇小说《故乡》”[2]。

1922年,孙俍工任上海吴淞中学国文教员,试行道尔顿制,他和沈仲九自编了白话教材,即后于1923年~1926年由民智书局出版的六编(册)《初级中学国语文读本》,其第三册就收入了《故乡》一文。

这可能是《故乡》第一次正式进入中学教科书。

之后,《故乡》被收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叶圣陶和顾颉刚负责编写的初级中学用《新学制国语教科书》第五册。

1924年8月,《故乡》又被收入沈星一编写、中华书局出版的《新中学教科书初级国语读本》第一册。

这些教科书的编者和广大师生对《故乡》作了自己的解读。

1.教科书编者的解读(1)对主旨的解读第一,揭示知识分子与农民隔膜的现实,暗示知识分子的使命。

这一时期的新青年爱谈“问题”和“主义”,认为这些比单纯地学习国语更为重要。

《初级中学国语文读本》编者之一的沈仲九就持这种观点,而孙俍工则曾于1917年在北京高师创办的《工读杂志》上宣传知识分子应与工农结合。

因此,《初级中学国语文读本》中虽然收入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但多数被当成讨论某种“问题”和“主义”的凭借。

收入《故乡》的第三册第一课是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在中国的一次演讲《智识阶级的使命》。

编者如此安排,2019.02632019.02大概认为《故乡》所写是知识分子与民众的隔膜,以及知识分子的使命——知识分子应该像《狭的笼》(《故乡》的前一课)中的老虎解救关在笼中的奴隶一样,通过文学创作等方式打破盘桓在普通民众头上的精神枷锁,让他们获得自由。

《新学制国语教科书》的编者也作如此解读,《故乡》之后的课文便是选自东汉王充《论衡》中的《别通篇》。

第二,表达了一种对故乡失望的情绪及对未来的期盼。

在《新中学教科书初级国语读本》第一册中,《故乡》前两课为《一个扫雪人》《迎春》,后两课为《去国》《为什么要爱国》。

前两课所写的季节与《故乡》所写的深冬一致。

《去国》写一个叫英士的人年少时因闹革命而被迫流亡美国,后来因思念故国回到故乡,却发现故乡变了,很失望,在失望中又寄托希望,这与《故乡》所写的“我”的经历及感觉相似。

因此,《故乡》也是要表达一种对故乡失望的情绪及对未来的期盼。

(2)对结尾的处理上述三套教科书,将全文照录,并未删除被评论家所诟病的结尾。

2.广大师生的解读(1)阅读教学中的解读1923年左右,孙俍工转入东大附中,和穆济波、廖世承等人继续开展道尔顿制实验。

穆济波所用教材即孙俍工、沈仲九合编的《初级中学国语文读本》,他还将自己的学生马培义研读《故乡》的笔记发表了出来。

道尔顿制主要是让学生自学研究,而班级授课制主要是教师讲解。

马培义是非道尔顿制班的学生,可见,这篇笔记是马培义在听穆济波讲解分析之后整理出来的,其中有教师的观点,也有学生的心得。

1924年,穆济波重拟了一份《初级高级中学必修国文课程纲要草案》。

他认为,国文科目的是让学生“有思想,有作为,有修养”,“反对专以本科知识与技能为主的教学”。

这必然影响了他对《故乡》的解读,进而影响学生的解读。

下面简要介绍马培义的解读[3]。

第一,对主旨的解读。

这篇笔记的开篇是一段充满感情的“题语”:“隔膜之墙,人相互间恶魔似的隔膜之墙,你牛筋般的坚韧,铜铁般的巩固,人间亲爱的天真被你摧残了,人生的幸福被你毁坏了,你,人类的仇敌呵!你究竟能快意到几时?”从中不难发现,马培义认为作品写的是因为隔膜而毁灭了人生的幸福。

那么,这隔膜是怎样形成的呢?他又写道:“作者的着眼处——他与闰土之间,为阶级思想及习惯所隔离的痛苦。

”可见,造成这种隔膜的原因,不仅有茅盾所说的“历史遗传的阶级观念”,还有成仿吾所说的“村人的性格”。

就全篇来说,其“所透视的意义——人生的悲哀,寂寞,冷酷,烦闷,都由于人相互间之不了解,天真的亲爱为阶级思想及习惯所隔离,所以我们大家必须合力地去打倒这隔膜之墙”。

第二,对人物的评价。

马培义认为杨二嫂是“乱拿别人东西”“贪小便宜”的人;少年闰土是可爱的,而成年闰土是可怜的。

他认为小说中的“我”就是鲁迅,所以在分析“作者的修养”时说:“他对待闰土的态度:若是普通的人,必早已把闰土忘记了,许多亲近的人的心里还不记念,何况一个佣工的穷孩子呢?就假使他还记得,谁肯舍得再给他许多东西呢?如果他给了他些东西,他心里必定很是快活,并且他必是觉得自己是非常的大量与慈善了,而作者如何呢?他却仍是烦闷,悲哀——烦闷,悲哀!”第三,对结尾的解读。

马培义写道:“象征——结论中写出他的希望;但却不实实地说出,用‘我在朦胧中……一轮黄金的圆月’影出,格外地耐人玩味。

”可见,他认为这段景物描写用的是象征手法。

而文末关于“希望”的论述,则更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他痛恶极了人间的隔膜——这种冷酷无情的人生,而他的希望,以为将来必有那种怡怡和和,充满了亲爱之情的融融境界。

”(2)自然阅读中的解读自然阅读,一般是消遣性阅读。

因为是没有教64ywjsxln@钩沉GOUCHEN师指导的阅读,所以往往又是一种真实的阅读。

翻译家戈宝权这样回忆20世纪20年代初读《故乡》时的印象:“其中的《风波》《故乡》《阿Q正传》和《祝福》等小说,都在我的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因为它们所描写的,也很像我的家乡的情景。

虽然我的家乡在江苏省苏北的东台县,但是城镇和农村的景色,人物和风俗习惯,还有阿Q和祥林嫂等一类人物的生活和命运,则都是一样的。

”[4]可见,他喜欢的是其中的景物和人物的生活、命运,因为小说写出了南方城镇的景物和真实普通人物的生活、命运,并非其揭示了某种哲理。

作家沙汀当年的阅读又是另一方情形,他说:“五四运动后不久,我在成都省立师范读书。

一天,在普益阅报社,读了鲁迅的《故乡》。

我一下就被那弥漫全篇的抒情笔调吸引住了,被小说结尾那诗一样的哲理性的警句征服了。

从此,我就爱上了鲁迅的著作。

”[5]二、1929~1949年的解读藤井省三认为,1930年之后《故乡》再次成为评论界和教育界谈论的话题,与1930年“左联”的成立,其所倡导的关心工农命运的文艺政策以及运用阶级分析作品的方式有关。

[6]但原因并不如此简单。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始推行党化教育,并加强对教科书的审查;1929年确立“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为教育宗旨。

从教育的角度来说,《故乡》被多套教科书选入,与“民生主义”直接相关。

1.教科书编者的解读1929年颁布的《初级中学国文暂行课程标准》确定了六条教材的标准,《故乡》完全符合这些标准,尤其是文章内容、主旨与标准中的“合于现实生活的;乐于社会生活的”“含有改进社会现状的意味的”完全一致。

之后,《故乡》集中出现在以下十二套语文教科书中:陈彬稣等编初级中学用《新时代国语教科书》(第五册,商务印书馆,1929年),南开中学编《南开中学初三国文教本》(上册,编者自刊,1931年),孙俍工编初级中学用《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神州国光社,1932年),朱剑芒编初级中学用《初中国文》(第五册,世界书局,1932年),戴叔清编《初级中学国语教科书》(第三册,文艺书局,1933年),史本直编中学用《国文研究读本》(第一册,大众书局,1933年),罗根泽、高远公编《初中国文选本》(第三册,立达书局,1933年),张鸿来等编《初级中学国文读本》(第五册,师大附中国文丛刊社,1934年),马厚文编《标准国文选》(第三册,大光书局,1935年),夏丏尊、叶绍钧编《初中国文教本》(第二册,开明书店,1937年),教育总署编委会《初中国文》(第四册,新民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39年),叶绍钧等编初级中学用《开明新编国文读本:注释本甲种》(第六册,开明书店,1947年)。

(1)对主旨的解读第一,要关注农民的疾苦,且只有靠实践才能创造新生活。

陈彬稣等编《新时代国语教科书》在“编辑大意”中称:“本书的编辑,完全根据三民主义教育的精神”,“本书所选教材,纯为积极的”。

《故乡》一文选入第五册,之前是蔡元培的科学论文《建筑》《雕刻》,之后是胡怀琛的哲学论文《知行合一新解》。

编者显然把《故乡》当成一篇讨论民生问题的现实主义小说,并认为要改变民生必须到农村进行实践。

戴叔清编《初级中学国语教科书》将鲁迅的《风波》和《故乡》放在一起,显然是在关注农村问题。

《故乡》课后设置了三个问题:“(一)这一篇创作里面,说明了封建社会的农村实际状况;它所展开的中国农村,究竟到了怎样的阶段?(二)人物——闰土这一个人物,你了解他是怎样的一个人,怎样的一种典型?他老年和幼年不同的原因何在?水生、宏儿又是说明着什么?(三)具有抒情诗气分(氛)的这一篇小说,你从这里面所了解的作者的思想的批判。

”说明编者认为封建农村已经到了使农民接近破产的阶段,闰652019.02土的转变就说明了这一点,未来的希望只有寄托在宏儿和水生这一代人身上。

教育总署编委会编的《初中国文》将《故乡》和茅盾的小说《年关》放置在一起。

《故乡》的课后习题为:“(一)就闰土的话看,那时农村的情况怎样?(二)本篇的结束,表示什么意思?”《年关》的课后习题为:“(一)近年来市面萧条,原因何在?(二)商业因农村破产而衰落,农村又由什么而破产呢?”可见,编者认为这两篇小说分别写了农村破产和城市衰落,而且需要探求其中的原因。

在叶绍钧等编《开明新编国文读本:注释本甲种》第六册中,《孔乙己》和《故乡》被放置在一起。

前文被认为是在批判封建教育制度的弊端,而后文被认为是在探讨农村生活的疾苦和农民的出路。

《故乡》的“课后提示”认为:小说上半篇写少年闰土及其与自己的亲密关系,下半篇写成年闰土及其与自己疏远的现实,这种转变是“一个受压迫的乡民”受生活重压而导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