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学考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必修四 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认识论 (知识篇)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认识论部分)第6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考纲再现]1.实践: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3.真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具体性:真理的条件性:真理和课误4.认识过程: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考点突破]考点一实践与认识一、实践的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它有两层基本含义: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提醒]不能扩大实践的外延,如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整个世界的活动”;也不能缩小实践的外延,如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
二、实践的特点及其关系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客观物质性这是实践活动与客观物质性人的认识活动的区别所在①实践的构成要素主体、对象和手段是客观的。
实践的主体是人,实践的手段是物质性的工具,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事物。
②实践活动的过程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因而也具有客观性。
能动性这是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的区别所在①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②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物质生活资料。
③在改造社会的实践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社会历史性这是实践活动与孤立的个人活动的区别所在①实践的社会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②实践的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联系实践的客观物质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 (2015全国一)(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 们要保护和传承,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 记录片《记住乡愁》于2015年元旦在央视首播。该片选取100多 个传统村落,围绕中华美德的千百年传承,一集一村落,一村一 传奇。采取纪实手法讲述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有坚守精忠报 国、宁死不屈民族气节的,有传承诚信为本,诚实待人村风的, 有秉持积善成德、助人为乐精神的,有倡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 的,有崇尚生命、敬畏自然的..... • 《记住乡愁的》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古建筑学者将其誉为 中国传统文化的“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历史学者认 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副生动的乡村历史画卷,民俗学者从节 目中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社会学者强调吸取传 统乡村社会治理的智慧和经验...... •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记住乡愁,传承中华传 统美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12分) • (2)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 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10分) • (3)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请就如何记住乡愁提出两条建 议.(4分)
• ④将研究成果应用 与疟疾治疗实践,接受检验。 (2分)
• (2013· 全国I)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 求。 2012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 (第六版),词典的正文收录了NBA,BBS,GDP,UFO等239个 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人 反对,有的人支持。 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 字母的人认为: “拉丁字母出现在方块汉字中,很是 惹眼,看上去就是一个异类,是对汉语的污 染。” “我想会不会过几十年,汉语成了汉英混杂的 语言。” “文化有安全的问题,在国际化,也不能把 自己的文字搞乱” …… 支持《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 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字母词的 产生有其必然性。应善待字母词的使用,而非简单的拒 斥。” “选录字母词只是对当下语言现实的承认,体 现了语言使用的从简趋势,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的需 要。” • (2)《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引起的争论深化 了人们的认识。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说明“争 论有利于认识的发展。”(12分) • (3)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假如你是争论的一方,在争论
【考点直击】2014高考政治学业水平测试《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新人教版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限时35分钟随堂检测)第Ⅰ卷(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 K91,P29,基础题)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运动B. 静止C. 客观实在D. 客观存在2. ( K94,P32,基础题)下列关于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 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B. 运动是有条件的、相对的C.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 运动和静止是对立的2.答案:A。
解析:B的说法错误,这是静止的特点;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C错误;D错误,运动和静止既对立又统一。
3.( K91,P29,基础题)下列观点对物质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A.物质是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B.物质自然界万事万物的总和C.物质是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D.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4.( K94,P32,基础题)“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
”这说明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物质和运动不可分C.运动是无条件的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5.( K97,P36,基础题)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A 客观存在的反映B 大脑的机能C 社会发展的产物D 实践的产物6.( K95,P33,较难题)历史学家可以记录和重述已经发生了事情,也可以预测未来。
他们预测未来的客观基础有①未来尽管多变,但并非杂乱无章②过去发生过的事,未来必定也会发生③未来会发生的事,过去或现在必有端倪④距离过去或现在不远的事,变化一定不会太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答案:C。
解析:分析问题时抓住关键词“客观基础”,要预测未来,必须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研究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事物尽管是复杂多变的,但是有规律可以遵循的,把握了事物的规律,认识事物变化发展的端倪,就能很好的预测未来,①③符合题意;②④说法绝对化。
7. (K97,P37,中难题)“高举旗帜,爱党爱国,昂扬向上,开放自信.敬业奉献,开拓创新,团结奋进,继往开来”的精神财富。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知识体系复习课件
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世 界 的 物 质 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1)基本内容: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 ②、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③、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人和人类社会一起 产生的。 结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普遍性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规 律
客观性 和普遍性 ②、在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 方法论 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 要求 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如 何 按 规 律 办 事
尊 重 客 观 规 律 与 发 挥 主 观 能 动 性
原 理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二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1、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 也不能被消灭,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2、 在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3、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对 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得到更好 地充分地发挥。 4、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1、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 规律结合起来。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2、反对片面地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无视客观规律 和客观条件制约的主观唯心主义。 3、反对片面强调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不注意发挥人的 主观能动性的宿命论、懦夫、懒汉消极无为的思想。
【VIP专享】2014高考政治真题重组—《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
【解析】:①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错在“总是”,太绝对 了;③错在把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混为一谈。故选 C 21.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最近,学科 网研究人员将含磷 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 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起形式,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 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上述 试验进一步证明 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 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 ③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 ④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即是物质,考察 的知识点是世界的本质问题选项符合题意;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 是无条件的”错在无条件的,应是有条件的;③“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 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既没有体现材料,也不能从材料里面推出。④符合题意 。故选 B。 (2014 年全国课标卷Ⅰ) 22 2013 年 8 月,(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出版,开放性、探索性是其突出亮 点.对于科学界没有定论的问题,该书汇集了多家观点,以引导读者进一步思 考。在一些问题上不设标准答案,其合理性在于对复杂事物的认识 ①往往是一个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过程 ②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甚至错误的过程 ③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 ④往往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推翻和超越已确定的真理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4 高考政治真题重组—《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 (2014 年天津卷) 4、现实世界空间是三维的,绘画作为平面艺术史二维的。学科网画家在二维平 面所画的,只能是三维现实空间中实际物体的一部分,学科网而人脑则通过这 个部分将其想象成完整情形,这种现象表明,意识是 A.对客观对象本质的反映 B.对客观对象能动的反映 C.对客观对象正确的反映 D.对客观对象直观的反映 5、漫画《如此创新》启示我们D.D.A..99B. B. A.98C.B. D9.7CC.A.“.” DD.A..96 BB..A9.5C“”.B. D9.4C. C. D.A.DA.9. 3B. B. C92.C). AD. .9AD1. “.B‘’?. ”B. A9.0C“”.B. D8.9CC. . AD.D. .C88. B“”. A. A.8D7B. . B. 86C. AA.D.D. .8BB5.<.< 8C4C.. AD..D8. 3BCA... DA8..2“” B.BA.8.1C“”. B. AD.8.0C.B. AD7.9.C(). B. AD.7.8C.B. D77.C“C”.. AD.D. .76B“”C. . A.D. 75BC.. A. DA..74 BB. . A7.3C“”.B. 7D2“./C”C“.”. AD.D. . 71BC.. A.D7.0“”B“C”.“.A” . DA6..9“” ABB... 68BC“”..A6.7C“D”..B. D6.6C. D.DC. . B. A6. 5C. A. D. 6B4. C. A. D. 63CB..A. DA6..2“?” BB.A. . 61C.B. AD.6.C0. B. D5.•9CC. . AD.D.A.5.8B“”. B. A.57C. B. D5.6CC. . AD.D. . 55BC.. A.D.54BC. . A.DA..53B. B. 52CC. . AD.D.A.5. 1B. B. A.50C.B. D49.C“C”. .A. DD.A.B.4.8 B. A.47C.B. 4D6.“C”C“.”. AD.D. . 4A5B. . B. A.44C.B. AD.4.3C.B. D4.2CC. . AD.D.A.4.1“B” .B. 40C. AD.D. .39BC. . A.DA.3.8B“”. B. A3.7C“”. B. DA36. C“”. B.AD3. 5.C(). AB..D.34BC.. 33CD.. AD.D.. 32BC.. A.D.31B“C”.. A.D.30BC. . A.D. 29BC. . A.D. 28B. C. A.D. 27BC. . AA.D.1.2961B(1). B.1921C59. CA.1D92.14B7C. . A.D. 23BC. . A.D.22B“C”. . A.D. 21CBA.. D2. 0C“”.QAB.. 1D9.“??CB?..” A.D. 18BC.. A.DA..17B. B. 16C. D.DC.. B. A1. 5 D. C. B. A1. 4C. A.D.C13.B1.9 A. D.2102 B.D. C. B. A1. 1 D. C. B. A1.0A. B. C. D. “”“” 9 D. C. B. A.8 D. C. B.C. A7.“” A. D6.CB.. A. D.5B. D. C. B. A.4 D. C. B. A.3 D.“C.“”B.“A” .“” 2C. A. D.1B[.03]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唯物论部分)
D
例9、(2011.江苏卷)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 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也辍广。”这句话表明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D
例10、(2011.苏北四市二模)下列格言、警句与 “顺水行舟一人易,逆水划船十人难”体现相同 道理的有 ①不懂庄稼脾气,枉费一年力气 ②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③过了芒种,不可强种 ④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④
二、考点梳理
(二)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1、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本质: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4、意识的能动作用 (三)方法论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树立正确意识,发挥正确意识的
促进作用,重视精神力量的作用。 2、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追求幸福】 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国栋认为,只要人们理解幸福与消费之 间没有直接联系的观点,就能改变人们对真正是什么增加 或提高了幸福程度的认识,从而创造一个可持续的社会。 (2)请从认识论的角度谈谈追求幸福的过程。
答案:(3)①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坚持
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对幸福的追求也是一个不 断发展的过程。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和动力,在生活的历练中,人们不断调整对幸福的认识。 (4分)
答案:(1)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主
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 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因此,幸 福感作为人的意识活动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3分)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 制作用。高昂的精神、乐观的心态可以让人感受幸福、催 人奋进。(2分)
《生活与哲学》常考知识点归纳
《生活与哲学》常考知识点归纳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探究世界的本质+把握思维的奥妙+求索真理的历程)唯物论 /辩证唯物论/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这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物质。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
3. 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①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改变或消灭,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②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③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4.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①尊重客观规律。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5.意识的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性: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具有指导作用和调节控制作用。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还要把二者结合起来。
总结:唯物论/辩证唯物论的知识:①世界是物质的,这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③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要尊重、认识和利用规律。
④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二者结合起来。
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标准和目的。
2014年学业水平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配套课件]
尚未认识之物 不可认识之物 世界上只有______________,而没有_____________。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指导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____________作用。 人体生理活动 (2)意识对于________________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第五课 考点 1:物质决定意识
把握思维的奥妙
物质世界 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____________长期发展的产物。 反应特性 一切物质都具有的____________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人脑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__________的机能。 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3.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 4.物质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 __________是本原的, 意识 __________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 形而上学 否认运动是____________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 相对主义 对静止则导致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诡辩论 考点 5:规律的含义、客观性与普遍性 1 .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________ 的、 本质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 物质体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 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这三者 客观性 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_________集中体现了人类 社会的物质性。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印刷)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高密五中2012级政治复习课教学案 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 No.332 29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编写:赵长荣 审核:邰杰 课时:1课时 使用时间:2014.3.18【体系构建】【考试考什么】(1)哲学的物质概念;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哲学的运动概念: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3)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4)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起源;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5)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6)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7)实践: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8)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9)真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具体性;真理的条件性;真理和谬误 (10)认识过程: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高密五中2012级政治复习课教学案 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 No.3 42 43【易错易混点分析】易错点1.物质是具体事物的总和。
提示:物质是对物质具体形态共性的概括,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易错点2.精神、意识现象的存在否定了世界的物质性。
提示: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因此并不否认世界的物质性。
易错点3.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提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二者不能混淆。
易错点4.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意味着改变或创造规律。
提示:规律的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只能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客观规律是不能被改变或创造的,也不能消灭规律。
易错点5.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反映客观存在提示: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并不意味着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反映客观存在,有可能是对现实客观对象的虚幻、歪曲的反映。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要点详解】
(2)意识是人脑(不是大脑)的机能 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意识就是在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反映。 (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提示】 (1)客观存在≠客观实在 客观存在指个人主观以外的所有事物,包括客观实在、 物质的具体形态以及他人的意识等。 (2)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意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反映的形式(如感觉、判 断等)是主观的,正因为如此,对同一客观事物才会形成不 同的意识。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要点详解】
(2)为什么说世界统一于物质? ①自然是物质的。 ②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产生: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构成: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 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也是客观的。 ③人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提示】 所谓“物质的”或“客观的”,不能肤浅地理解为“看 得见、摸得着”,而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 意识所反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要点详解】
(二)意识的作用(又叫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1)表现 ①目的性、计划性 ②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 第一,不是有什么就反映什么,而是有所选择。 第二,不仅能够反映溯过去和推测未来。 (2)意义 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 条件,它使人能够由表及里地揭示事物内部的本质与规律。 因此,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了解认识的有限性于无限性)
一、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一)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1、世界统一于物质 (1)什么是物质?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 观实在。 【提示】 ①什么是客观实在? “客观实在”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性:不依赖于人的 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但它并不独立存在,而是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概括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唯物论和认识论部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唯物论部分)考点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a)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考点6: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b)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考点7: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b)(1)物质与运动的关系①运动的含义: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②关系:A.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③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①区别: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②联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考点8: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要求 (c)(1)规律的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3)规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2014届《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练习题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练习题1.下列选项中与“两岸青山相对出,轻舟已过万重山”哲学寓意相同的是( )A.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B.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C.坐地日行八万里,顺天遥看一千河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2.《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这表明( )A.自然界的变化是杂乱无章的B.客观规律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C.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D.自然界的发展是客观的3.某地乡村公路边有很多柿子园,金秋时节农民采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
果农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
每到冬天,喜鹊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到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
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得到的启示(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②只要尊重客观规律,做事就能成功③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前提④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4.近年来,“中国创造”“中国经验”“中国现象”“中国模式”等成了国际流行词。
流行词的变化发展记录了时代前进的脚步,这表明人的意识( )①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②需要借助语言来表达③随着社会生活变化而变化④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5.右面的漫画《爱鸟工程》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人能够认识和改造世界B.要勇于突破和改变现状C.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D.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6.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切实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为此我们必须( )①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②不断创造新的规律,改变事物存在和变化的条件③坚持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④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的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针对旱灾频发、水资源短缺的情况,有关专家呼吁全社会“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
必修四 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唯物论 (知识篇)
6
认真整理,只为照亮你前行的路!加油!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学案——知识提纲
[考纲再现]
(唯物论部分)第 5 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起源,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2.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3.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人生若只如初见飞夫不动——芝诺
飞乌之影(景),未尝动也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雕栏玉砌今犹在,只是来颜改。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卧看满天风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认真整理,只为照亮你前行的路!加油!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学案——知识提纲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唯物论部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考纲再现] 1:哲学的物质概念: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哲学的运动概念: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机对静止。 3.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考点突破] 考点一 物质与运动
[考点突破]
考点一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一、物质决定意识
(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
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3)从意识的内容与形式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高中《生活与哲学》知识专题二 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
3.静止的含义
(在物质存在方式上)是一种不显 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 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性质的相对稳定) 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 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 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位置的相对稳定/运动 状态的相对稳定)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主要原理和方法论
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 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 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 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 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 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3.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人能够能 动地认识世界,能动地改造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意识能促进事物发展 错误意识能阻碍事物发展
高昂的精神 萎靡的精神 催人奋进 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五、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 实事 求是?
我们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真理是 具体的、有条件的。 我们要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 检验和发展真理。
(1)运动是( 绝对的)、( 无条件的)、
( 永恒的 )
(2)静止是( 相对的 ) 、( 有条件的 )、 ( 暂时的 ) (3)物质世界是( 绝对运动 )和 (相对静止)的统一
三、规律 1.规律的含义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 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
2.规律的特点
生活与哲学复习第二单元
3.在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关系上的两个错误倾向
(1)夸大主观能动性否认客观规律性的唯心主义 (2)夸大规律客观性否认主观能动性的无所作为思想
典例训练 2012年7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2年7月6日 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 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 调0.31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 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参考答案 请运用规律的相关原理,分析央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 1. 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它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按 率的合理性。 规律办事。为控制信贷规模,管理通胀预期,央行下调存 贷款基准利率符合市场规律的要求。 2.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在认识和 利用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 规律,造福人类。央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管理通胀预期, 也是人们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具体体现。
知识归纳
辩证唯物论的两大原理
1.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要求以正确的意识为指导。
2.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1)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尊重规律,按客观规 律办事。 (2)人们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能够认识和利用规 律,造福人类。
提升能力 2013年8月,国务院提出“宽带中国”战略:到2015 年,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基本达到20兆比特每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秒(Mbps)和4Mbps。方案指出,宽带网络是新时期中国经 国务院针对中国宽带网络发展中的问题,提出实施“宽带 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发展宽带网络对拉 中国”战略,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动有效投资和促进信息消费、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小康 (2)意识具有能动性,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实施 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但中国宽带网络仍然存在 “宽带中国”战略符合我国当前实际,是一种正确的战略 公共基础设施定位不明确、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应 选择,实施这一战略对拉动有效投资和促进信息消费、推 用服务不够丰富、技术原创能力不足、发展环境不完善 进发展方式转变和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等问题,亟需得到解决。 (3)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说明实施“宽带中国”战略 实施“宽带中国”战略体现了我国政府把发挥主观能动性 的正确性。 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有利于拉动投资、促进消费、推 进发展方式转变和小康社会建设。
《哲学生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考试试题
《哲学生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1.物质的根本属性是()A.客观实在性B.规律性C.可知性D.运动2.实践活动多种多样,下列选项中属于实践的是()A.蜘蛛结网B.“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C.医生治病D.人们认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3.俗话说:“日有所思。
夜有所梦”。
有人在梦中发表演讲,计算数学问题,甚至解决了科学难题。
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A.梦既是一种意识活动也是一种物质活动B.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C.梦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一种反映D.意识有时可以脱离物质而单独存在4.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里本来没有的东西,如计算机、电冰箱、宇宙飞船等。
这表明()A.人们能够创造自然物B.人们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C.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性D.人们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5.作家的文学创作往往体现“三分文学,七分生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原则。
下列对此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意识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B.意识具有能动作用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D.意识和物质相互作用、相互依赖6. 与“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包含哲理相近的是()A.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B.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C.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D.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7. 据文献记载,在印度曾多次发现小孩被狼叼走,并在狼群中长大。
这些狼孩有的虽已七、八岁,甚至是十来岁,但都不会说话,不会思维。
这事例说明( )A.狼孩的脑子虽是人脑,但思维不一定是人脑的机能B.狼孩的脑不是人脑C.狼孩的脑子天生就是笨的,不聪明的D.狼孩没有参与社会实践,所以不可能产生思维8.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它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世界是物质的②物质是运动的③物质运动是无规律的④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9.“天人合一”是太极核心理念,也是中国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强调人与自然密切相连,不可分割。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单元知识整合
网络构建核心整合一、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1.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二、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1.原理内容(1)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2)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2.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三、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2.方法论(1)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
(2)坚持正确认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四、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1.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2.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哲学第二单元复习.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04
方法论意义
实事求是的方法论原则
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 实出发,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来 认识事物,并从中引出正确的结
论。
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 追求真理,反对主观主义和教条
主义。
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 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 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反对
浅尝辄止和片面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要深入了解问题的实际情况,把握 问题的本质和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求我们不能一刀切,不能简单套用理论或经验,要根据实际情 况灵活应对。
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意识是本 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 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物 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辩证法的观点
01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变化发展的,事物的内部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形而上学的观点
02
真理的发现及发展
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真理既有相对性,也有绝对性,相对性是指真理会受到人 类认识能力的限制,绝对性是指真理本身是客观存在的, 不会因为人类的认识而改变。
真理的发展过程
真理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深化的,随着实践的深入和扩 展,人类的认识也会不断深化和发展,从而推动真理的发 展。
追求真理的过程
真理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尊重事实和证据
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尊重事实和证据,不能主观臆断或歪曲事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 问题 1 3 : :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阐述共 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阐述共 产党在市场经济理论上创新的依据。 产党在市场经济理论上创新的正确性。 问题2: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的作用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 变式: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有关知识阐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认识。 述党在市场经济理论上的创新。
C
(2013年6月会考)25.相信有党和政府的引导和扶持、社 会各界的关爱和帮助,大学生通过自身努力,“最难就 业季”是能变成充满希望的“活力就业季”的。这说明 A.运动是相对的,可以改变的 B.真理是有限的,认识是无限的 C.矛盾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 D D.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2013年6月会考) 31.2013年6月,神舟十号遨游太空, 我国载人航天进入应用飞行阶段。这表明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造福人类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 ③思维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 ④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时间 十二大 十四大 十五大 十六大 十七大 十八届三中全会 会议内容 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出“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城,实现公平竞争” 提出“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 促进新格局” 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2013年7月学考)5.针对人多地少、经济发展对土地 的需求不断增加的状况,我省鼓励企业推行“空间换 地”,通过增加空间面积达到了集约用地的目的。这 一做法坚持了A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在共性中把握个性 C.两点论和均衡论 D.重点论和一点论 (2014年1月学考)10.通过漫画中 人物的外在行为,人们可以读出 他的内心世界。这说明 A.思维可以脱离存在 B.意识可以超越物质 C.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C D.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一切 从实 际出 发
意识
意识的作用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重 视 精 神 的 力 量
一 切 从 实 际 出 发 , 实 事 求 是
[易错警示] 1.意识是大脑的机能。 2.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3. 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错误的意识、 神话、 传说是人创造出来的。 4.意识促进事物发展。 5.物质与意识不可分离,相互依赖。
考试要求 a c
b c b b c c d
第 二 单 元 探 索 世 界 与 追 求 真 理
四、探究世界 的本质
五、把握思维 的奥妙
b d
a b c
六、求索真理 的历程
▲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①真理的含义和客观性 ②真理是具体的和有条件的 ③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把握规律 探 究 世 界 的 本 质
(2013年6月会考) 36.潘旭华,一个无职称、无正式项目研究经 历的中专生,将个人的梦想与民族振兴紧紧相连。十年来,他 始终保持着高昂的精神状态,拼搏在研制世界先进机床的创新 路上,终圆梦想。他,坚守着“振兴民族工业”的信念,把自 己的千万资产全部投入科研,只为“民族工业和国家大义去 拼”;他,执着于“比别人多想一百种方法”的韧劲,面对无 数次失败从不灰心,绝不轻言放弃;他,追逐着“赶超国外先 进水平”的梦想,掌握了超精密加工装备核心技术,成功研制 出世界最高水平的随动磨削机床。 (2)从意识作用的角度,结合材料说明潘旭华是如何“终圆梦想” 的?(8分)
(2013年7月学考)20.歌德说:“知之尚需用之, 思之尤应为之。”其中的“知之尚需用之”强调 A.用是知的源泉 B.知以用为动力 C.用是知的目的 D.知是用的结果
C
(2014年1月学考) 19.古代有一男子,奔千里、费万 金学得一手“屠龙绝技”,然技成却为天下笑。该寓 言给我们的启示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2分)“振兴民族工业”的信念, 意 (目的性、自觉选择性、主动创造性) 识 使潘旭华选择并坚守在科研创新的道路上,最终掌握了超精密 的 加工装备核心技术。( 2分)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2分)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作 潘旭华在正确意识的指引下,成功研制出世界最高水平的机床。 (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用 (2分) 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控制作用)
(2014年1月学考) 28.为了让城市融入大自然,S市把 山水林田湖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进行统一保护、统一 修复。这一做法 ①坚持了系统优化方法 ②尊重了客观规律 ③坚持了实事求是 ④强调了主观能动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A
客观物质性 能动性
含义
实践
特点
实 践 是 认 识 的 基 础
(2013年6月会考) 32.我省一位中学生发明了“纱线 强度和伸长量测量器”,既能满足纺织企业容易携 带、生产成本低的要求,又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 能得到增长。这一事例蕴含的哲理是 A.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B.真理和谬误总是相伴而行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认识发展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C
目录
第二单元
第四课
辩 证 唯 物 论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探究世界的本质 物质观
世界的物质性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意识观
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作用
唯 物 辩 证 的 认 识 论
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实践观 认识观 真理观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综合探究 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
课次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尊重规律, 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发挥主观能 动性
探 索 世 界 ( 唯 物 论 )
认识运动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固有属性 承担者
自然界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意识的起源 生理基础 内容(本质)
世界的物质性
能动作用
把 握 思 维 的 奥 妙
意识的本质
世 界 统 一 于 物 质
知识条目
▲1.世界的物质性 ①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②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①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②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要求 ③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1.意识的本质 ①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和内容 ②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的作用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①实践的含义和特点 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社会历史性
探 索 真 理 ( 认 识 论 ) 求 索 真 理 的 历 程
人的认 识从何 而来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 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反 作 用
在实践中 追求和发 展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
认识
认识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材料:实践上的每一次创造,理论上的每一次突破,事业上的每一次进步, 无不闪耀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光辉。 改革开放来,中国共产党在 市场经济理论上的重大创新。
(2010浙江卷) 31. 历史学家可以记录和重述已 经发生的事情也可以预测未来。他们预测未来的 客观基础有 ①未来世界多变,但并非杂乱无章 ②过去发生过的事,未来必定也会发生 ③未来会发生的事,过去或现在必有端倪 ④距离过去或现在不远的事,变化一定不会太大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