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的朗读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中语文的朗读教学
摘要】高中阶段加强朗读教学的力度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加强朗读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
生的表达能力。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明确的目标,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改
进和加强朗读教学。
【关键词】语文朗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9682(2009)10-0074-02
目前高中“新课标”的教育目标是“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
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那么,怎样才能为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呢?笔者认为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把对语言的积累、感悟、理解和欣赏,通过自己的阅读技能和语言运用能力创造
性的表达出来的最好方法。
朗读法,是语文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基本功训练方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
目标之一。
然而,在目前,尽管诸多的语文老师对朗读教学已不再轻视,尽管朗
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有所提高,但对朗读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仍不足,对朗
读教学的认识理念仍很陈旧、落后,课堂朗读教学仍缺乏具体的指导和有力的教
学措施。
鉴于此,笔者就朗读教学谈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朗读教学的重要作用
1.加强朗读教学能促进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
近年来,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其《智力架构》一书中提出的智
能多元论引起教育家和教师们的广泛关注。
加德纳指出,如果给予适当的鼓励、
培养和指导,每个人都有能力使智力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而从语文教学的实际情
况来看,朗读教学能够对学生的智力发展予以鼓励、培养和指导。
朗读可培养语感,发展语言,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
反复朗读可使
学生逐渐认识遣词造句、用语成文的规律,逐渐把书面语沟通起来,口诵目染,
不断吸收,把书面语变成自己活的语言,从而提高表达能力。
朗读是眼、口、耳、脑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的一种阅读活动,通过朗读,既可
发展语言,又可发展思维。
通过朗读,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促进了
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人际交往。
只要教师能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
感情、有技巧地去朗读,就能实现学生对其思想内容和感情的理解与体会。
2.加强朗读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浓厚的读书兴趣和读书能力。
高中语文课文大都是专家精选出来的文质兼美的作品。
如《滕王阁序》、
《兰亭集序》等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现代散文《荷塘月色》、《绿》等也是少
有的佳作,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中外驰名的诗词歌赋。
对于这些名家名篇,教学中
应把大量的时间放在朗读上,从而使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感知课文内容,感
受课文的内在美、文字美,丰富自己的文学知识。
朱熹说:“‘书读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文章、诗歌的意蕴只有在读中去品味,不读永远也得不到其中的神韵。
所以,我们不但要重视朗读,还要坚持朗读,学会正确朗读。
例如在教《沁园春·长沙》时,我没有对这首词进行逐字讲解,逐句分析,而
把朗读贯穿整堂课。
老师读、学生读、集体读、单独读,反复练习,下课时,学
生不但会背诵了,而且还真正理解了这首词。
通过朗读,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然后反复朗读,使这种感性认识得到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实现质的飞跃,这
时便获得了对文章深层次美的理解。
这种学习过程就是一种欣赏,一种鉴别,继
而使读者与作品产生共鸣,就像欣赏三维立体画一样逐层深入,让学生在不知不
觉中获得了文学鉴赏的能力。
文章不是无情物,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深入领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耳
醉于音,心同其情”,优秀的文学作品一定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逐渐养成主动读书的好习惯。
书越读越多,积累的材料也越来越多,做到“腹中藏书一万卷”,自然“下笔如有神”。
爱读了,会写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会随之提高,学习效
果自然要好,长期坚持,语文成绩就自然提高了。
3.加强朗读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说”的能力。
目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的情况,不少学生在发言、回答问题时
声小语低,吐字不清,而这些学生往往读的能力较差。
所以,若想“说”好,还得
先“读”好。
为了帮助学生克服不会“说”的弱点,在教学中,我从读准字音入手,让他们
读书时放声朗读,这样一遍遍由浅入深,不断加强训练,学生读和说,声音洪亮了,口齿也比原来清晰了。
此外,还有一些学生回答问题时,语言平淡,语速过慢,比较啰嗦。
因此在
教学中,我抓住朗读这一环节进行训练,要求他们注意语气的恰当运用。
在教学中,随时注意指导纠正,这样学生就逐渐形成了良好的说话习惯。
4.加强朗读教学,可以增强记忆,加深识记的牢固程度。
阅读一篇千字左右的文章,默读所能记下的内容大概只有五分之一,而朗读
一遍则会对二分之一的内容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这是因为相对默读来说,朗读具
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默读所用器官只有大脑和眼睛,且所视信息只有一次输入大
脑的机会,而朗读过程则要调动脑、眼、口、耳这几个主要器官,所视信息将有
两次输入大脑(看到和听到)和一次输出大脑(读出)的机会,把学习、检查和
复习融合在一起,效果非常好。
尽管朗读的速度比默读慢,但良好的记忆效果足
以抵消这点差距。
二、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途径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要优化朗读教学,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要强化自身的朗读意识,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能够经常躬身示范。
同时,要努力创设朗读情境,以
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例如在赏析《荷塘月色》这篇经典散文时,我在课堂教学
过程中,以配乐朗诵的形式使学生已深深地沉浸在课堂情境之中,加深了学生对
这篇文章文字美、意境美的感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针对不同的文体进行朗读教学
不同的文体,朗读宜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才能提高朗读教学的效率。
一般说
来诗歌和散文,重点在于解决作者是如何通过写景、叙事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要尽量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参与,学生在朗读时就会产生回忆,引起他们的联想
与想象,激起共鸣。
文言文,重点在于根据字词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就要在理
解中读。
比如,学习《过秦论》,除了要让学生掌握许多典型的实词,更要激发
学生对文章语言气势、论证气势的兴趣。
戏剧、小说重点在于理解人物的性格。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用自己的语言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了再创造,而且他作
为这个过程中的主体,会产生再创造的兴趣和喜悦,从而激发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3.明确朗读教学的目标
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早在六十年代就曾指出:“朗读应有基本要求,进一步要求,较高要求..”这就表明了朗读的训练目标应有梯度。
这梯度,应该以是否适合学生的心理认知能力(知识背景、思维水平等)为检验标准,以原有的知识基础为起点,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缩短现有发展水平与达到目标之间的距离,要在课堂上使多数学生经过朗读能达到目标。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朗读这个教学手段,有目的地、合理地、有重点地加强朗读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快地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感情。
可见,紧紧抓住“朗读”这一手段,加强朗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来说是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