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学案1
六年级第三单元导学案
六年级第三单元导学案一、单元主题与目标本单元的主题是“感受真情”,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写作,体会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培养学生对情感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书写和运用。
3、学习通过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情感。
4、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能够根据给定的情境或话题,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选取了《穷人》《金色的鱼钩》《桥》等经典课文。
《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
文章通过对桑娜一家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他们虽然生活贫困但善良、勤劳、富有同情心的品质。
《金色的鱼钩》讲述了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尽心尽力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故事,歌颂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桥》塑造了一位在洪水面前无私无畏、不徇私情的老支书形象,赞扬了他在危难时刻心系群众、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怀。
这些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人间真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写作范例。
三、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但在情感的感知和表达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提升。
部分学生在阅读时可能会忽略细节描写,难以深入理解人物的情感;在写作时,可能会出现情感表达空洞、不真实的情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细节,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方法,并通过实践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和情感的方法。
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书写和运用。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情感力量,培养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美好品质。
指导学生在写作中运用所学的描写方法,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生字、新词,分析课文的重点段落和词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科版语文三年级第三单元导学案[1] (1)
第三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一“仁爱之心”为主题,编排了主题课文《真情的回报》、《那只松鼠》,快乐读书屋三《美丽的桥》、《爱心项链》。
“能说会写”配合单元主题安排了口语交际“回毛亲人”和写作“关心爱护他人”。
语文七色光:编排了四项语文学习活动。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理解沟通,互相帮助,和谐相处。
2、懂的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应该爱护动物。
教学重点:1、使用学生懂得,付出了城市的劳动,必会得到真情的回报。
2、懂的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应该爱护动物。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时间:8课时5、真情的回报总课时(21)学习目标:1.会写14个字,认识8生字。
2.通过读文,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真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付出了诚实的劳动,必会得到真情的回报。
教学难点:理解、朗读课文。
准备:图片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总课时(21)日期:3.28学习流程:一、课前预习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读拼音,填同音字组词。
会{()尘{()篷()复()单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近义词。
反义词:破旧------()陌生-------()近义词:仍旧------()关心---------( )4默读课文,我知道课文写了一个9岁的孩子,用自己的劳动,用自己的真情去工作,得到回报的动人故事。
二、学习研讨:1、指名读课文。
(1)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问题切入,直奔中心内容。
“我的订户为什么要送我一辆崭新的自行车?(3)小组合作、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原因一)抓住第一、三自然段中两的双重否定据,把它变成肯定句。
从中看出“我”家境的贫寒,必须用自行车。
原因二:“我”诚实努力的劳动,得到了订户的认可。
2、指名读第4自然段。
(1)体会文中省略好于破折号的作用。
(2)指名读第六自然段。
结合插图画面让学生融入文中的场景。
2022化学第三单元自然界中的元素第1节碳的多样性学案
第1节碳的多样性备考要点素养要求1.碳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
了解碳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认识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能从碳的多样性理解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2.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有关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考点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必备知识自主预诊知识梳理1.同素异形体由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几种,互称同素异形体。
2。
碳的三种常见同素异形体碳的同素异形体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用短线连接).3。
碳的化学性质自我诊断1。
碳元素形成的单质硬度都很大吗?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12C、13C、14C是碳元素的三种同素异形体()(2)金刚石的硬度大,则C60的硬度也同样大()(3)同素异形体的物理性质相同,化学性质相似()(4)碳常温下就能与浓硫酸剧烈反应()(5)水煤气的主要成分为CH4()(6)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无化学变化发生()关键能力考向突破考向多种多样的碳单质【典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碳元素的单质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B.金刚石和石墨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C。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不属于化学变化D.C60是新发现的一种碳的化合物归纳总结1.碳的三种同素异形体的比较表续用途钻具、装饰品电极、润滑剂、耐火材料超导材料、生物方面有优异的性能2.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由碳元素组成的金刚石、石墨等混合,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但它们不是纯净物而是混合物。
3。
非金属元素单质,一般熔、沸点较低,硬度小,但金刚石等含碳元素单质,熔、沸点高,硬度大。
4。
碳在高温下有较强的还原性,能还原出比它更强的还原剂,如FeO+C CO↑+Fe,C+H2O(g)CO+H 2等。
对点演练能证明金刚石和石墨属于同素异形体的客观事实是()A。
两者都有较高的熔点B。
两者化学性质都很稳定C.等质量的金刚石、石墨完全燃烧后只得到等质量的二氧化碳D.两者都易导电考点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必备知识自主预诊知识梳理1.一氧化碳(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综合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复习学案一、复习目标1. 掌握重点的字词、成语、文学文化常识。
2. 能理解、会默写重点的诗句。
3.课内文言文重点实虚词、语句的翻译,内容的理解。
二、教师导学:1.下面的字词,你掌握了吗?试试看。
分qí( ) 琐xiè xié音 zhà栏 fù闲交xiè pán 跚狼jí面面相qù马guà( ) 天yá水波línlín tui( )唐chai 使情.于中..簌簌..2.填充下面的词语并注意其意思。
⑴( )不单行:指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
⑵变卖( ) ( )质:(把自己的财产、衣物)出卖和典当出去。
质,当。
⑶( )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严重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怀,心里。
⑷万籁( )寂: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⑸( )转反侧:形容心里有事,躺着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
⑹饮( )吞声:形容受压迫时,忍受痛苦、不敢公开表露。
⑺( ) ( )动听: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
⑻( )手( )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⑼热泪( )眶:激动的泪水充满了眼眶。
⑽一妥百妥:文中指一切事情都商量好了。
⑾如数( )还:按照原数还给人家。
⑿失魂落( ):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⒀无精打( ):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3.下列作家作品,你都熟悉吗?朱自清,字,江苏扬州人。
学者。
有诗文集《》,散文集《》《欧游杂记》。
散文代表作品有《》《》《》4.你能熟练的默写下列诗句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1 -,。
,。
己亥杂诗,。
,。
三、文言文复习1.为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⑴何以都.不闻消息()A总是 B竟 C已经⑵语时了不悲()A结束 B可能 C完全⑶子敬素.好琴()A白色B向来C本来的、原有的⑷便径.入坐灵床上()A小路B径直C直径⑸弦既不调.()A协调 B调解C调弄⑹因恸绝.良久()A隔断 B绝对C极⑺便索舆.来奔丧()A轿子B地图C舆论2.王子猷凭什么断定子敬“已丧”,反映了什么?3.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第三单元 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学习任务二】探究生命价值
(1)请同学阅读曹操《对酒》、陶渊明《杂诗(其五)》、李白《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苏轼《沁园春·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等拓展作品,设计探究“生命价值”的学习任务表格并填写表格中的内容。
(2)请同学们根据五位诗人的《大事年表》,将与课内作品创作背景相关的信息填写在诗人的生命数轴中,看看又有什么发现?
我的发现是:
【学习任务三】探究生命的超越
请同学们细读课内作品,从诗词中的景、物、人入手,体会诗人“忧”之外的情感。
概括诗人生命后半程的经历,根据提示,填写生命数轴,想一想诗人是否实现了生命的超越呢?其途径又是什么呢?
生命超越的途径是
【学习任务四】
诗人在与自然、社会的不断共感和对话中,彰显了别样的生命价值,请同学思考他们的选择为什么会不同,这种选择与什么有关呢?。
全面复习七年级语文教案第三单元学案
近日,我深入研读了七年级语文教案第三单元学案,并进行了全面复习。
在此过程中,我重新认识了语文的核心,领悟了语文的真谛,也对我自己的语文能力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提高。
以下是我的复习笔记和心得分享:第一部分:文学基础知识我在复习中重温了中学阶段的文学基础知识。
比如说笔记体和散文体的区别,王安石《明月几时有》和苏轼《江城子》的写作特点,并对中学阶段学过的文学常识进行了复习。
这些基础知识看似单调无味,但却是我们日后写作能力的基础建设。
因此,我认为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巩固至关重要。
第二部分:作文技巧在阅读技巧方面,我发现在作文写作中,列举事实、论证、引用名人名言等技能应用都非常必要。
对于一篇作文而言,合理地运用这些技能可以增强作文的说服力,使读者更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
因此,在作文练习中,我特别关注了这些技能的练习。
第三部分:阅读技巧在阅读方面,我对如何理解语文材料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方法。
比如说,对于一篇语文材料来说,我们可以采用逐段理解、标注关键词、重读几遍等方法,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和记忆文章,使我们能够深入挖掘文章中的意义和思想。
第四部分:词语知识在语言知识方面,我着重学习了中学语文知识默认的词组语法、虚词等内容,关注了多音多义及形近字的使用,通过将同类词语进行对比,求同存异,以达到进一步提高自己语言能力的目的。
结语:通过对七年级语文教案第三单元学案的全面复习,我进一步领悟到语文的魅力所在,并且更加理解了语言运用的本质。
学习语文需要多做题多背诵多思考,还要有耐心,才能逐渐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相信在今后的读书和写作过程中,我会用更高超的语言能力,去更精彩的作品里寻找属于我的惊喜和成就!。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学案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学案第三单元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 巩固语文基础知识:生字词、作家作品、名言名句、文言文字词的识记等。
2. 提高现代文、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3. 能熟练地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4.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二、重点难点:1提高语言应用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积累能力。
2让生学以致用,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三、导学过程第三单元共五篇课文,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有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语言。
既有对春的描绘,又有对秋冬的热爱。
总之,本单元侧重描景,抒情。
本单元入选的课文,以散文为主,又有诗歌,以名家名篇为主,又有时文,有助于我们学习一些写作技法和修辞手法。
2目标定向,自主学习(1)明确单元篇目,归纳重要的文学常识(2)重点字词的识记与理解(3)诗句与美文片段的诵读与积累3.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小组检查文学常识和古诗词得背诵还要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此外,应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在朗读中领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品味文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言。
[典题例析]例题:阅读课文最后三段,完成下列问题。
1.文章结尾连用了三个比喻来形容春天,它们分别突出了春天景象的什么特点?有什么深刻含义?2.三个比喻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3.如果把三个比喻合成一段,表达效果有什么样的影响? 4.请模仿其句式为“秋”写三句话。
解析:第1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第2题考查文章的写作顺序,作者是依据春天成长的顺序来写的。
第3题考查对语言表现力的认识。
第4题则须先分析原文的句式特点:三个比喻形成一组排比,分别写出了春的三个特点,再由此进行有针对性的摹仿。
参考答案:1.三个比喻分别突出了春天景象的新、美、力的特点。
含义:三个比喻形象地点明了春天的成长过程,赞美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表达了在春天里奋发向上、创造美好生活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2.不能颠倒。
四年级第三单元导学案
四年级第三单元导学案一、单元主题本单元的主题是“观察与发现”,旨在引导学生通过细致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奇妙之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二、单元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掌握观察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2、帮助学生学会按一定顺序描写观察到的事物,能写出事物的特点。
3、激发学生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思考的习惯。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的观察方法,如定点观察、移步换景观察等,并能将观察到的内容有条理地记录下来。
(2)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从多个角度描写事物,突出事物的特点。
2、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在观察中有所发现,并能将自己的发现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
(2)培养学生持续观察的习惯,以及在观察中思考、总结的能力。
四、教材分析本单元选编了《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三篇精读课文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一篇略读课文。
这些课文有的描绘了自然景观,有的介绍了动物的生活习性,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观察的重要性和乐趣。
《古诗三首》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生动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爬山虎的脚》一文,作者通过长期细致的观察,生动形象地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蟋蟀的住宅》则以拟人化的手法,详细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过程,展现了作者对蟋蟀的持续观察和深入研究。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讲述了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通过观察世界地图,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说明了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能带来重大发现。
“口语交际”要求学生交流自己在观察中的发现,“习作”则让学生写一篇观察日记,“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等内容也都围绕观察与发现展开,与单元主题紧密相关。
五、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但在观察的方法、顺序、细致程度以及表达观察结果方面还有待提高。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长方体正方体[1]
三、长方体正方体3、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9平方厘米, 用这样的正方形围成一个正方体, 这个正方体的棱长和是( )厘米。
4、分一分, 填一填。
上图中, 平面图形有( ), 立体图形有( )。
【设问导读】阅读课本39页例3。
1.看一看, 填一填。
2.画法分析。
(1)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由( )个正方形相连组成的, 其中左边有( )个正方形, 右边有( )个正方形, 画出来的图形是( )。
(2)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由( )个正方形相连组成的, 其中左边有( )个正方形, 右边也有( )个正方形, 画出来的图形是( )。
(3)从侧面看到的图形是由( )个正方形相连组成的, 其中左边有( )个正方形, 右边有( )个正方形, 画出来的图形是( )。
3.正确解答。
从前面看到的图形 从( )看到的图形 从( )看到的图形【自学检测】【巩固练习】1、 请指出从前面、右面、上面看到的相应的图形。
123456798我从前面看。
根据下面的立体图形,指出从前面、上面和右面看到的相应图形,并填一填。
( ) ( ) ( )图1 图2 【拓展练习】 下面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 与3号面相对的是( )号面。
2.填表。
(单位:dm ) 图1 图2下面的面积(dm 2)后面的面积(dm 2)左面的面积(dm 2)教 师 课 后 反 思课题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一) 课 型 新授课教学时间 1课时学习1.理解物体表面和表面积的含义, 以与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
2、探究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会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4 32 165 6 42333【自学检测】1.在我们的生活中, 以cm3作单位的物体有(), 以dm3作单位的物体有(), 以m3作单位的物体有()。
2、说一说, 在生活中, 哪些物体的体积可以用m3, dm3, cm3作单位?\\3.在体积小于 1cm3 的物体下的方框里画“√”, 大于 1cm3 的方框里画“△”。
六年级品社第三单元导学案
课题:第三单元第一课:地球哺育了我们学习目标:1珍爱生命,热爱地球。
2、知道地球哺育了我们。
重点难点:1、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
2、初步形成珍爱生命,热爱地球的意识。
学法指导:以“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为主,穿插其他教学方法。
学习过程:学习环节一:目标导航,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资料,介绍地球是我们目前发现的唯一有生命条件的星球,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学习环节二:学案助学,自学探究:学习任务一:自读教材p50内容,明确:1、茫茫宇宙中,是迄今为止人类所发现的唯一有生物生存的形体。
地球奉献给人类、、、。
学习任务二:自读教材p51页内容,明确:1、地球的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学习任务三:自读教材p52页内容,明确:1、新疆的很大。
2、咱们家乡的地形有哪些特点?3、你还知道那些著名的名山大川?学习任务三:自读教材p53页内容,明确:1、地球上蕴含着丰富的。
2、你知道地球上有哪些资源吗?3、是研究性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搜集资料的途径有多种,我们可以,可以去,也可以。
资料的形式包括、、以及等。
学习环节三: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点拨导练:1、针对自己学不会的问题,小组合作交流。
2、师生互动,组间交流,解决自学中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向老师提出疑问。
学习环节四:知识整合,课堂小结:本堂课主要学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环节五:测评拓展:一、填空题1、茫茫宇宙中,是迄今为止人类所发现的唯一有生物生存的形体。
地球奉献给人类、、、。
2、是研究性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搜集资料的途径有多种,我们可以,可以去,也可以。
资料的形式包括、、以及等。
二、判断题1、地球如此多娇,有那么迷人。
()2、搜集和分析资料是研究性学习常用的方法之一。
()3、地球是迄今为止人类所发现的唯一有生物生存的星体。
()4、地球上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三、简答地球的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课题第二课:第二节:地球的伤痕学习目标:1、知道地球所受到的伤害,明确环境问题的严重危害。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名校学案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江苏省阜宁中学)
课题2 分子和原子编写人:余立怀 审核人:朱 兵教学目标: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认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分子。
教学重点:1、分子和原子概念的形成。
2、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二、新授知识1:分子的真实存在 科学技术的进步早已证明,物质确实是由微小的粒子——_________、_________等构成的。
知识2:探究实验 实验记录烧杯A 烧杯B 现 象 解 释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3:分子 1、分子的性质: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子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3、分子的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变化三、小结:四、检测: 1、“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了( ) A 、分子间有间隔 B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着 C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D 、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2、将一块冰糖放入一杯水中,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⑴冰糖完全溶解后,溶液的体积小于溶解前冰糖和水的体积之和。
人教版九年级上初三历史《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学案(1)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知|识|目|标|我|明|确①了解查士丁尼在法制建设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就。
②掌握《罗马民法大全》的内容及地位。
③知道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及灭亡的过程;掌握拜占庭文化的主要代表及对历史的影响。
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右图人物是东罗马帝国的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在他统治时期,东罗马帝国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在法制建设上,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1.背景:东罗马帝国的版图囊括了________以及亚洲西部和________北部地区,这些地区有农业比较发达的________、叙利亚,有许多大都市和________________。
因此,东罗马帝国的经济比较________,社会比较________,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
2.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证皇帝的____________。
3.措施:查士丁尼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编制出了《罗马民法大全》。
(1)内容(2)评价①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________的地位。
②对________、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③《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____________的基础。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1.原因(1)从7世纪起,____________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帝国的部分地区。
(2)9世纪以后,拜占庭帝国又面临外部多个__________的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11世纪时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的希腊国家。
(3)西欧封建主组建的____________,不仅没有给拜占庭以军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
拜占庭帝国一度灭亡,不久后又复国,但领土大为缩小,国势日渐衰弱。
2.灭亡:________年,________________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3.贡献(1)对________、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________、________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
高中数学 第三章 不等式与不等关系1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5 学案
§3.1不等式与不等关系(1)一、学习目标:通过具体情境,感受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数量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并能将这些不等关系用不等式表示出来。
二、学习重点:用不等式(组)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并用不等式(组)研究含有不等关系的问题,理解不等式(组)对于刻画不等关系的意义和价值。
三、学习难点:用不等式(组)准确地表示出不等关系。
四、学习过程:学习导引: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既有相等关系,又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
如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等等。
人们还经常用长与短、高与矮、轻与重、胖与瘦、大与小、不超过或不少于等来描述某种客观事物在数量上存在的不等关系。
在数学中,我们用不等式来表示不等关系。
(一)表示不等关系的常用符号,请你填一填文字语言数学符号文字语言数学符号大于至多小于至少大于或等于不少于小于或等于不多于(二)日常生活中,既有相等关系,又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
如以下标志,请用不等式表示出来请你列举生活中的不等关系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例感知用不等式表示下列问题中的不等关系1.点与线、点与面的距离问题设点A 与平面a 的距离为d,B 为平面a 上的任意一点,则其中不等关系有______________2.杂志的销售问题某种杂志原以每本 2.5 元的价格销售,可以售出 8 万本. 据市场调查,若单价每提高 0.1 元,销售量就可能相应减少 2000 本. 若把提价后杂志的定价设为x 元,怎样用不等式表示销售的总收入仍不低于 20 万元呢?3.钢材的截取问题某钢铁厂要把长度为 4000mm 的钢管截成500mm 和 600mm 两种.按照生产的要求,600mm的数量不能超过 500mm 钢管的 3 倍.怎样写出满足所有上述不等关系的不等式呢?(四)实战演练1.用不等式表示,某地规定本地最低生活保障金x 不低于 400 元______________________2.限速40km/h 的路标,指示司机在前方路段行驶时,应使汽车的速度v 不超过 40km/h,写成不等式就是_______________3.某品牌酸奶的质量检查规定,酸奶中脂肪的含量p应不少于 2.5%,蛋白质的含量q 应不少于 2.3%,写成不等式组就是_________________4.(1)如图(见课本 74 页),在一个面积为 350 的矩形地基上建造一个仓库,四周是绿地,仓库的长L 大于宽 W 的 4 倍(2)有一个两位数大于 50 而小于 60,其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大 2.试用不等式表示上述关系,并求出这个两位数(用a 和b 分别表示这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五)实践训练(时量:5 分钟 满分:10 分) 1. 下列不等式中不成立的是( ).A . -1≤2B . -1< 2C . -1≤-1D . -1≥22. 用不等式表示,某厂最低月生活费 a 不低于 300元 ( ). A . a ≤ 300 B . a ≥300 C . a > 300 D . a < 3003. 已知 a + b > 0 , b < 0 ,那么 a ,b ,-a , - b 的大小关系是( ). A .a > b > -b > - a B .a > -b > -a > b C .a > -b > b > - a D .a > b > -a > - b4. 用不等式表示:a 与b 的积是非正数___________5. 用不等式表示:某学校规定学生离校时间 t 在 16点到 18 点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课堂小结: 1.会用不等式(组)表示实际问题的不等关系;2.会用不等式(组)研究含有不等关系的问题.(六)课后实践 1.用不等式表示下面的不等关系:(1)a 与 b 的和是非负数_________________(2)某公路立交桥对通过车辆的高度h “限高4m ”________________(3)坐火车时,儿童身高1.2米以上需要买票,需买票汇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2. 某夏令营有 48 人,出发前要从 A 、B 两种型号的帐篷中选择一种.A 型号的帐篷比 B 型号的少 5顶.若只选 A 型号的,每顶帐篷住 4 人,则帐篷不够;每顶帐篷住 5 人,则有一顶帐篷没有住满.若只选 B 型号的,每顶帐篷住 3 人,则帐篷不够;每顶帐篷住 4 人,则有帐篷多余.设 A 型号的帐篷有x 顶,用不等式将题目中的不等关系表示出来.3.某用户计划购买单价分别为60元,70元的单片软件和盒装磁盘,使用资金不超过500元,根据需要,软件至少买3片,磁盘至少买2盒。
第三单元复习学案
第三单元复习导学案1.能够熟练掌握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字音、字形、解释词语、文学常识、名句默写)。
2.通过自主复习能够掌握说明文的有关知识及说明文的答题方法。
3.学习抓住特征介绍事物的写法。
【复习指导】《中国石拱桥》1、掌握字音字形、解释词语,文学常识;2、掌握中国石拱桥的特点;3、认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爱国热情。
《桥之美》1、掌握字音字形、解释词语,文学常识;2、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3、品味文章形象生动的语言。
《苏州园林》1、掌握字音字形、解释词语,文学常识;2、掌握苏州园林的特点。
《故宫博物院》1、掌握字音字形、解释词语,文学常识;2、掌握文章以空间为序的写作特点《说“屏”》1、掌握字音字形、解释词语,文学常识;2、了解“屏”的有关知识;3、理解文中古诗句的含义。
[基础知识过关]1.读一读、写一写字音字形。
郦( )道元佥( ) 匀称( ) 惟妙惟肖( ) 刹( )那驻( )足嶙( )峋( ) 轩( )榭( ) 胸中有丘壑( )广漆( )重峦叠嶂( ) 御( )道额枋( ) 磬( )鎏( )金雍( )正蟠( )龙攒( ) 伧( )俗湮( )没镂( )空蔷( )薇( ) 阑( )干斟( )酌( )矗( )立金銮( )殿檀( )香迥( )然不同磬( ) 弧( )形桥墩( ) 池沼( ) 鉴( )赏藻( )井休憩( ) 2.文学常识1)《中国石拱桥》作者(),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
他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桥。
2)《桥之美》作者(),选自《》,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作者认为“桥”的美在。
课文采用了顺序进行说明。
3)《苏州园林》作者(),原名(),字圣陶。
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童话集《稻草人》,散文集《脚步集》,作品收在《叶圣陶集》里。
4)《故宫博物院》作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高级编辑。
故宫博物院,坐落在____________,是我国现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____________年历史了。
五年级第三单元导学案
五年级第三单元导学案一、单元主题本单元以“民间故事”为主题,选编了《猎人海力布》和《牛郎织女(一)》《牛郎织女(二)》三篇课文,旨在引导学生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单元目标1、能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2、能体会民间故事中蕴含的美好情感,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
3、能初步学习缩写故事的方法,能缩写民间故事。
三、教材分析《猎人海力布》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猎人海力布为了拯救乡亲们,不惜牺牲自己变成石头的感人故事。
文章通过对海力布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展现了他善良、勇敢、无私的品质。
《牛郎织女(一)》和《牛郎织女(二)》是两篇略读课文,讲述了牛郎织女从相识到分离的曲折爱情故事,歌颂了劳动人民敢于反抗压迫、争取自由幸福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民间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掌握缩写故事的方法。
2、教学难点(1)体会民间故事丰富的想象力,领悟民间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2)能根据要求缩写故事,做到内容完整、情节连贯、语句通顺。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写作方法以及本单元的重点知识。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朗读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深入体会故事中的情感,感受语言的魅力。
4、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猎人海力布》(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听过民间故事吗?谁能给大家讲一个?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感人的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检查预习1、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2、指名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四)精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海力布的语句,体会他的品质。
八年级第三单元导学案
八年级第三单元导学案一、单元概述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旨在带领同学们领略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通过学习这些课文,同学们不仅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二、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描写建筑和景物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4、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课文分析(一)《中国石拱桥》1、作者介绍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他主持设计并修建了钱塘江大桥等众多桥梁。
2、文章结构第一部分(第 1、2 段):介绍石拱桥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 3-9 段):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 10 段):介绍中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
3、重点内容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赵州桥的特点:全桥只有一个大拱,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大拱由 28 道拱圈拼成,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卢沟桥的特点: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卢沟晓月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
(二)《苏州园林》1、作者介绍叶圣陶是现代作家、教育家。
2、文章结构第一部分(第 1 段):总说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
第二部分(第 2-9 段):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方面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 10 段):总结全文,指出苏州园林的美不止于此。
3、重点内容苏州园林的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绝不讲究对称。
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自然之趣。
(三)《蝉》1、作者介绍法布尔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
2、文章结构第一部分(第 1 段):交代作者有个很好的研究蝉的习性的环境。
第二部分(第 2-7 段):介绍蝉的地穴和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三单元学案必修1单元学习目标一、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理解写人叙事散文的艺术表现手法。
三、鉴赏散文,学会揣摩品味散文语言。
7.记念刘和珍君【学习目标】一、学习爱国青年的斗争精神,铭记血债,不忘教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二、抓住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尝试理清思路的方法,达到训练理清思路的目的。
三、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重点、难点】一、理清思路的方法。
二、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知人论世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
他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杂文、散文和诗歌。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我们熟悉的作品还有《阿Q正传》、《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祝福》、《故乡》、《社戏》,等等。
二、探究学习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
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
国民军开炮还击。
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
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执政府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三·一八”惨案。
刘和珍等人都是在当时遇害的。
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惨案发生后,一些反动文人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制造种种流言,污蔑爱国青年。
血腥的镇压、无耻的造谣污蔑,激起鲁迅先生的满腔愤怒。
在此情况下,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文章,表达了他对这次事件中蒙难牺牲的爱国学生的痛悼与怀念之情,同时也是为了揭露反动军阀的凶残卑劣及其走狗文人的阴险无耻,激励人们同敌人进行更有效的战斗。
五年级第三单元学案
1、写出下列生字的正确读音。
()()()()()()
煮、灶、泞、喷、翩、焕、
()()()()()()
遥、稻、仙、判、餐、仪
2、给下列生字各组两个词语。
煮()()
灶()()
泞()()
喷()()
翩()()
焕()()
3、抄写自己喜欢的句段。
我会做——当堂检测(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完成):
中心小学五年级班语文科导学案(学案)
课题:语文天地三(1)主备人:何正荣包玉林审核人:学生姓名:
我要学———学习目标:
1、积累学习本单元“我的摘录笔记”中词语。
2、指导学生学习古诗《乌衣巷》,理解诗歌大意。
我会学——导学问题(课前自主学习完成):
一、给下列词语注拼音。
( ) ( ) ( ) ( )
白痴、懊恼、诅咒、和谐、
中心小学五年级班语文科导学案(学案)
课题:语文天地三(2)主备人:何正荣包玉林审核人:学生姓名:
我要学———学习目标:
1、通过《楼兰之死》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生态植被被破坏的严重性,从而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紧迫感。
2、通过阅读,了解引用、举例、诠释等说明事物的方法,并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妹妹惊叫起来:“聋子?多么慌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忘的教授,曾使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竞说她是聋子!”( )
我会做——当堂检测(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完成):
一、给下列词语注拼音。
bái chīào nǎo zǔzhòuhéxié
()()()()
bújièyìxiūkuìzhēn cáng shēng wàng
我要学———学习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1改革迫在眉睫[课标要求]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1.北魏的崛起(1)族源:起源于我国东北鲜卑族拓跋部;魏晋之际游牧于今天山西、内蒙古一带;东晋时建立代国,不久被前秦吞并。
(2)崛起①背景: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北方再次陷入分裂和战乱。
②北魏建立: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398年迁都平城,次年称帝,是为道武帝。
2.统一黄河流域(1)统一: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2)意义①初步结束了西晋灭亡以来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②创造了北方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③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3.拓跋珪的汉化改革(1)依据:参照汉族封建政权统治方式。
(2)措施①解散部落组织(分土定居),实行编户。
②计口授田,劝课农桑。
③仿汉制设官。
④延揽人才,重用汉族儒生,完备国家机构。
⑤兴办太学,吸收汉族先进文化。
(3)意义①使拓跋部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
②国家机构日益完备,为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基础。
[深化探究]材料图一道武帝拓跋珪(371~409年在位)图二太武帝拓跋焘(423~452年在位)思考(1)简述以上两位历史人物对北魏发展所做的重大贡献。
(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案(1)386年,拓跋珪重新建立了鲜卑族的代国,并改国号为魏;398年,他迁都平城,并于第二年称帝。
拓跋珪为北魏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拓跋焘最重大的贡献在于统一了黄河流域,拓展了北魏的疆域。
(2)影响: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促进了北方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③为北魏进行封建化改革准备了条件。
[深度认识]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面临如何化解社会矛盾,巩固统治秩序等一系列问题,拓跋珪和拓跋焘在一定程度上学习汉族文化,按照汉族封建政权的统治方式进行统治,开启了封建化的进程,为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社会改革迫在眉睫1.阶级矛盾激化:北魏靠武力统一北方,各种制度不够完善。
如宗主督护制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农民负担沉重,导致矛盾尖锐。
2.民族矛盾激化:北魏统治者没有处理好与经济文化相对先进的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激化了矛盾。
3.社会危机严重:由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各地人民起义不断。
[深化探究]材料吾今所遣斗兵,尽非我国人(鲜卑人)。
城东北是丁零与胡,南是氐、羌。
设使丁零死,正可减常山、赵郡贼;胡死,减并州贼;氐、羌死,减关中贼。
——魏太武帝与南朝交战的战书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
所求不获,则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
——谢灵运思考(1)这两段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2)这对北魏的统治有何影响?答案(1)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导致民族矛盾激化;拓跋贵族盘剥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2)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激化导致社会动荡不安,严重威胁北魏统治的稳固。
[重点精讲]北魏孝文帝改革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影响(1)主要矛盾:国家和豪强地主的矛盾;国家、豪强地主和农民的矛盾;鲜卑族和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矛盾。
(2)影响:使北魏社会动荡不安,出现严重的统治危机,使改革迫在眉睫。
三、冯太后和孝文帝1.冯太后(1)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2)亲自督促孝文帝学习儒家经典,使其接受汉文化。
2.孝文帝(1)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借鉴汉族封建国家的统治经验,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
(2)和冯太后一起掀起改革运动。
[深化探究]材料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
史传百家,无不该涉。
善谈《左》《老》,尤精释义。
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
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魏书·孝文帝本纪》思考(1)这段文献记载反映的是孝文帝哪方面的造诣?(2)这些对他以后推行改革有什么影响?答案(1)反映的是孝文帝在掌握汉族先进文化方面的造诣。
(2)孝文帝较好地掌握了汉族先进文化,深刻地认识了汉族文化深邃丰富的内涵,对他按照汉族封建国家的统治经验和政策进行改革提供了坚实基础。
[重点精讲]孝文帝改革的前提是什么?有什么必要性和可能性?(1)前提:北魏统一北方,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出现。
(2)必要性: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面临着严重的统治危机: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人民起义不断。
(3)可能性:推动北魏学习汉文化的冯太后掌握实权;孝文帝受到汉文化的教育,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
[归纳总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有利条件有哪些?(1)北魏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
(2)各民族相互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3)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具有改革意识和才能。
课堂小结1.下图是汉族儒生崔浩,是北魏的辅国元老,官至司徒……这位汉族儒生受到重用反映了()A.他是汉奸,卖国投敌B.北魏喜欢利用汉人打汉人C.鲜卑族不断学习汉族文化D.鲜卑族与汉族融为一体答案 C解析崔浩是汉人,得到鲜卑族重用,但他并未卖国,排除A、B两项,D项融为一体的说法违背当时的史实。
题干实际上说明的是鲜卑民族的汉化问题,所以C项符合题意。
2.北魏统一北方后,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其中社会矛盾不包括()A.阶级矛盾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C.民族矛盾D.鲜卑族内部矛盾答案 D解析北魏统一北方后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同时豪强地主与封建国家这一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十分尖锐。
但鲜卑族内部的矛盾还不足以构成社会问题。
3.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导致北方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的主要原因有()①鲜卑贵族推行民族歧视政策②鲜卑贵族对百姓巧取豪夺③都城偏远④南朝政权的威胁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 A解析社会矛盾的激化主要是由统治者的统治措施造成的,与其都城的位置和其他政权没有直接的内在联系。
4.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
这表明孝文帝()A.摒弃了鲜卑族的传统习俗B.注重对汉文化的研习C.改革了鲜卑族传统教育方式D.重视推广先进的文化答案 B解析本题提供的材料只是反映了孝文帝对汉文化的研究和学习,没有涉及教育和文化的推广,也没有涉及他对传统习俗的改革。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魏书·李冲传》曰:“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
”官吏们畏于权势,多与地主勾结,“纵富督贫,避强侵弱”。
(1)根据材料可知,北魏初期的基层政权实行何种制度?(2)该制度的推行有何危害?(3)它的推行与孝文帝改革有何关系?答案(1)宗主督护制。
(2)剥削农民,隐冒户籍,逃避赋税,造成国家税收的减少,也造成地方割据势力。
(3)它的推行激化了阶级矛盾,改革迫在眉睫,导致孝文帝进行改革。
[基础达标]1.439年,北魏完成了对黄河流域的统一。
其统一()①顺应了黄河流域民族融合的趋势②为黄河流域的经济恢复与发展提供了安定的社会环境③彻底消除了各民族间的隔阂④为北魏全面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创造了条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 D解析各民族间的隔阂无法靠统一而消除,统一只是为各民族间隔阂的消除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③的叙述过于绝对化,是不正确的。
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错综复杂,产生这些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A.鲜卑族的落后B.统治者的腐朽C.战乱不断D.汉族的反抗答案 A解析鲜卑族统一黄河流域后,他们靠落后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风俗,很难巩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这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初期产生一系列矛盾的根源。
3.北魏在拓跋珪统治时期,曾稳步推行“离散诸部,分土定居”的政策,该政策()A.加深了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B.加重了广大人民的赋税负担C.促进了鲜卑等北方各族的封建化D.遭到了汉族地主的强烈反对答案 C解析“离散诸部”就是打破原先的部落组织;“分土定居”就是改变游牧的生活方式,从事定居的农业生活。
这些措施的实行,加速了鲜卑族由游牧部落向定居农业居民的转变,促进了鲜卑等北方各族的封建化。
4.使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最终推动其进行汉化改革的是()A.拓跋珪B.道武帝C.冯太后D.拓跋宏答案 C解析北魏孝文帝是在冯太后帮助下登上皇帝宝座的,他在冯太后的影响下实行汉化措施,进行改革。
5.下列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促进了民族融合B.北魏宗主督护制——促使民族矛盾激化C.北魏接受中原先进文化——推动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D.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巩固北魏统治答案 B解析A、C、D三项都正确,B项错误,因为宗主督护制的推行,使阶级矛盾激化,而非民族矛盾,故选B。
[能力提升]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公元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四分五裂的局面,为各民族间交流和融合创造了条件。
为巩固统治,北魏参照汉族封建政权的一些统治方式,实行按人口分配土地,推行鼓励发展农业的经济政策。
这样拓跋部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重用崔浩等汉族儒生,完备国家机构,还兴办太学,越来越多地吸收汉族先进文化。
材料二根据文献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
对于其他被统治民族也是如此。
对于拓跋贵族残酷的经济掠夺,时人谢灵运曾这样介绍说:“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
所求不获,辄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
”拓跋贵族的残暴统治,激起各族人民不断爆发起义。
请回答:(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北魏这次改革的背景是什么?(2)不改革会造成什么后果?(3)你若生活在那一时代,处在孝文帝的位置,怎样做才能保证改革的成功?答案(1)北魏崛起并统一了黄河流域,社会环境较为安定,社会生产得到发展;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开始了封建化进程,为孝文帝改革奠定了社会基础;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由于各种制度的欠缺和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并使北魏出现严重的统治危机。
(2)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社会愈加动荡,统治危机加剧。
(3)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借鉴和采用汉族先进的统治经验和政策,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
解析第(1)题从北魏统治危机的出现入手,多方面分析,说明改革的必然性。
第(2)题可联想当时社会矛盾的存在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第(3)题要以“孝文帝”的身份,结合当时形势,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案。
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魏初不立三长,故民多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豪强征敛,倍于公赋。
——《魏书·食货志》其始也,公卿方镇皆故部落酋大,虽参用赵魏旧族,往往以猜忌夷灭。
——《魏书·旧本〈魏书〉目录序》材料二《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