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地理课程学分认定方案

合集下载

【学分】高中新课程学科模块学分认定的依据及认定表

【学分】高中新课程学科模块学分认定的依据及认定表

高中新课程学科模块学分认定的依据学分认定的依据是学校已经开设、学生已经选修且经过考试(考核)已经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课程(模块)。

学生修习的课程(模块)达到的课程标准要求的条件是:1、学生修习时间要至少达到课程标准要求修习时间的4/5以上;2、学分认定考试(考核)成绩合格;学分认定考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

学分认定考试难度为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每个模块学习结束后由学校统一组织命题和考试。

学分认定考核科目: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活动、社会实践及学校课程。

考核科目由任课教师制定考核方案并报学分认定委员会审查后,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3、模块综合评价合格。

模块综合评价采用对学生学习量和学习过程表现及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的办法(1).考试科目模块综合评价成绩=学习过程表现成绩(40分)+考试成绩(60分)学习过程表现成绩(40分)=出勤分(满分10分)+课堂表现分(满分10分)+作业(满分10分)+平时测验分(满分10分)。

出勤分:迟到、早退扣0.5分/次,请假扣1分/节,旷课扣2分/节,扣完为止。

课堂表现分:优秀9-10分、良好7-9分、一般5-7分、差0-5分。

作业分:优秀9-10分、良好7-9分、一般5-7分、差0-5分。

平时测验分:平时测验平均分×10%。

出勤和作业情况由任课教师做好详细记录,经与班主任核实后,将原始表格交教导处存档保管。

考试成绩=学分认定考试卷面成绩×60%(2).考核科目模块综合评价成绩=学习过程表现成绩(60分)+考核成绩(40分)学习过程表现成绩=出勤分(20分)+课堂表现分(40分)出勤:迟到、早退扣1分/次,请假扣2分/节,旷课扣4分/节,扣完为止。

课堂表现:优秀36-40分、良好28-36分、一般20-28分、差0-20分。

课堂表现优秀:指学习认真,勤于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知识检查掌握情况好。

学生学分认定实施方案

学生学分认定实施方案

学生学分认定实施方案根据《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保证学分认定的真实性、严肃性,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学分认定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一)学分认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各副校长成员:教务处、级部、政教处、教科室、团委、艺体处等相关处室主任。

职责:学分认定委员会负责学分认定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及学分的审定。

教务处负责处理委员会具体事务。

(二)学分认定小组根据不同学习领域,每个级部设立十个学分认定小组。

组长:从各学科备课组长及骨干教师中选择教师担任。

成员:各模块任课教师及班主任职责:负责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记录、收集、考查、考试(如学生出勤、课堂表现情况、作业完成情况、测验成绩记录等),并在模块学习结束后,根据学生学习实际情况提出学分认定意见,上报学分认定委员会。

二、学分认定基本原则1.学分认定是学生学业综合评价的一个重要的客观依据,旨在检查学生修习情况,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2.学分认定要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重视教师评价,又要关注学生自我体验。

3.学分认定过程要客观、科学、便于操作,全面、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成长过程。

4.学生修习课程(模块)在修习时间、学分认定考试及实验操作、日常作业(报告)、技能、参与过程(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表现三个方面达到课程标准要求基本条件。

三、学分认定依据学分认定的依据是学校已经开设、学生已经修习且经过考试(考核)已经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课程(模块)。

学生修习的课程(模块)达到的课程标准要求的条件是:(一)学生修习时间要至少达到课程标准要求修习时间的4/5以上,综合实践活动每个学分不低于15个课时;学生日常作业考核合格(包括作业数量和质量)。

(二)学分认定考试(考核)成绩合格;1.学分认定考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

学分认定考试难度为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每个模块学习结束组织模块考试。

高中新课程学分确认及管理流程

高中新课程学分确认及管理流程

高中新课程学分确认及管理流程目标本文档旨在介绍高中新课程学分确认和管理流程,以确保学生的学分获得和管理符合规定。

流程概述1. 学校教务处负责学分确认和管理工作。

2. 学生在选课时需遵循学校规定的课程要求和学分分配。

3. 教师根据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并记录学生的研究成绩和出勤情况。

4. 学校教务处定期收集和整理学生的研究成绩和出勤情况。

5. 学校教务处根据学生的研究成绩和出勤情况进行学分确认。

6. 学生可以通过学生信息系统查询已获得的学分和还需获得的学分。

学分确认流程详述1. 学校教务处定期公布学分确认时间和地点。

2. 学生需准备好以下材料:- 学生信息证明(学生证、身份证等);- 学生的研究成绩单;- 学生的出勤记录。

3. 学生按指定时间和地点前往学分确认处进行学分确认。

4. 学校教务处工作人员核对学生的材料,并确认学生已达到获得学分的要求。

5. 学生缴纳学分确认费用(如有)。

6. 学校教务处出具学分确认证明,并将学生的学分记录更新到学生信息系统中。

7. 学生可以通过学生信息系统查询学分确认结果。

学分管理流程详述1. 学校教务处定期对学生的学分进行管理和更新。

2. 学生可以通过学生信息系统查询已获得的学分和还需获得的学分。

3. 学生可以咨询教务处或班主任了解学分管理相关事宜。

注意事项- 学生应按学校规定的课程要求和学分分配进行选课。

- 学生应按时参加教学活动,并确保出勤记录准确无误。

- 学生应在学分确认时携带必要的材料,并按时前往学分确认处办理手续。

- 学生应及时查询学分确认结果,并核对学分记录的准确性。

以上为高中新课程学分确认及管理流程的简要介绍,具体流程和要求以学校规定为准。

如有疑问,请咨询学校教务处或班主任。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学分制考评说明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学分制考评说明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学分制考评说明(讨论稿)此考评说明涉及的知识范围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标准《地理》必修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并参照实验教科书《地理》(湘教版)必修Ⅰ、Ⅱ、Ⅲ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每个课程考评通过学分均各为2学分,共计6学分。

一、课堂学习活动部分(按照教材要求)二、试题考察部分1、考试要求。

(1)地理考核的学科能力要求:地理认知能力:对基本地理事实材料(包括地理事物的名称、空间位置、结构、演变过程等)的了解。

地理思维能力:对抽象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理事物概念、特征、规律、原理、联系等)的理解。

运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能力:对各种地图和地理图表(包括景观图、模式图、等值线图和统计图表等)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

分析和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探究、解释、分析和评价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地理会考考核将体现对学生“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

(2)考试要求:高中地理对考试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了解、理解、应用,分别用字母a、b、c表示。

其中含义如下:a—了解:识记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概念、特点和地理数据等基础知识、重大地理新闻及与地理有关的法规;在地图上正确识别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

b—理解:简述、简释、比较地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以及地理事物的特点(包括分布、结构、演变、成因等)和与地理有关的基本国情、国策;解读地理统计数据和图表。

c—应用:利用各类信息材料说明地理基本原理;运用地理基本规律、原理分析地理问题;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在图上正确填绘重要地理事物名称;比较和分析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及其内在联系;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阐释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地理现象和地理事实。

(以下列表中对应)2、各课程考试内容及考试要求:必修Ⅰ必修Ⅱ必修Ⅲ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新高考】高中地理必修和选修I课程设置方案

【新高考】高中地理必修和选修I课程设置方案

【新高考】高中地理必修和选修I课程设置方案一、课程简介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验)》规定,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验)》把地理科目包括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中,与之配套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验)》对地理课程共设计了3个必修模块和7个选修模块。

3个必修模块,是全体学生共同必修的地理课程。

每个模块2学分(36课时),共计6学分。

和现行的《高中地理教学大纲》比较,《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验)》的3个必修模块涵盖了高一地理(必修)和高二、高三地理(选修)的大部分内容,还增加了部分现行教学大纲中没有的知识点,内容增加、课时减少,教学难度相应加大。

必修模块中,《地理1》以自然地理内容为主,紧扣人地关系这一主线,在突出自然地理内容时,又注意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联系与融合。

《地理2》以人文地理内容为主,主要阐述了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人地关系的内涵。

《地理3》以区域为载体,选择典型案例,紧扣可持续发展这一核心论题;同时介绍了体现时代气息的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7个选修模块中,《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属于自然地理的范畴;《旅游地理》、《城乡规划》属于人文地理的范畴;《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属于文、理兼有;《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属于技术范畴,文、理兼有。

每个模块2学分(36课时)。

二、课程设置根据《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和《陕西师大附中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的规定,我校按照省级示范性高中所需要达到的要求,准备为学生开设3个地理必修模块和7个选修I模块的全部课程。

为保证教学秩序,我们建议,高一学年上学期学校只设置必修内容,按正常的行政班教学。

以后逐步增设选修内容,选修I 尽可能少跨班或不跨班,选修II学生可跨班级选修。

1.课表安排表1 陕西师大附中高中地理课程开课计划表2.教师安排必修模块继续按照学校的正常课程安排思路,即每位高中老师都要了解新课程,都能讲授新课程的必修课。

中学必修课程学分认定办法

中学必修课程学分认定办法

中学必修课程学分认定办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相关政策,中学必修课程的学分认定办法如下:
1. 必修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和体育等科目。

每个学期的必修课程学分一般为1-2学分,根据教学进度、课时和学生等因素确定。

2. 学分认定:学生修满必修课程规定的学时和学分后,根据考试成绩和平时表现进行评定。

通常,学生在每个学期末会进行期末考试,其中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一定比例,平时表现(如作业、小测、实验报告等)也会作为评定学分的参考依据。

3. 附加课程:除了必修课程外,学校还可以设立一些附加课程,如艺术、音乐、信息技术等。

附加课程的学分认定办法一般与必修课程类似。

4. 学分累积:学生每学期获得的学分会累积计算,作为升学和毕业的重要依据。

在高中毕业时,学生需要修满规定的学分才能顺利毕业。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和学校可能会有细微的差异,在具体学校学生手册和规定中可以查到更详细的学分认定办法。

此外,中学必修课程学分认定办法也可能随教育部政策的调整而有所变化。

建议学生和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相关政策和规定。

第 1 页共 1 页。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选修课程)设置方案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选修课程)设置方案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选修课程)设置方案高中地理校本课程(选修课程?)设置方案(初步设想)陕西师大附中地理教研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验)》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课程模块,给学生的学习创设了较大的选择空间。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是我校根据社会经济、技术、文化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突显学校办学特色和满足学生的兴趣特长而开设的选修课程。

一、课程说明1(校本课程由老师自己根据专长确定,老师首先提出课程规划(包括课程名称、内容简介、教学年级、课时安排、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

由教研组上报学校教务处,经学校课程委员会确认后,形成具有我校办学特色的精品课程。

校本课程确定后,由学校向学生公布,选报的学生人数达到一定规模,即可列入课程中。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设置,也可以在学校的引导下,由教务处在网上发布信息,让学生提出要选修的内容或方向,老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提出开课规划。

2(课程设置,要充分挖掘校内的潜力,争取每一位老师至少开设一门校本课程。

3(借助社会资源,聘请陕西师大旅环院、陕西教育学院等相关单位的教授、专家和研究生为学生开设选修课或者进行专题讲座。

二、拟开设的校本课程陕西师大附中高中地理选修课程?初步安排课程课程内容简介教学总课开课教学考核任课名称年级时数时段方式方式教师运用PPt课提交探究陕西通过介绍陕西的自然地高一 18 第二屈件及录象~报告或在地理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概学期景给学生创造网页上展环境况~陕北、陕南、关中学1更多机会体示成果三大地区各自的区域优验主动学习势和特色~让学生了解和探索的陕西、热爱陕西、为陕“过程”与西的发展作贡献“经历”提交探究陕西陕西自然地理环境特高一 18 第二同上曹报告或小旅游征,陕西特色饮食与地学期秋论文文化理环境的联系,分区介娟绍陕西旅游资源及著名旅游区,明确陕西省内部存在的自然环境及旅游文化差异运用PPt课口头表达风雅越剧的起源与发展~越高二 18 第一曹件及录象~越韵剧主要流派及其创始学期秋——人,欣赏各流派代表作、让学生娟欣越剧经典唱段,越剧表演艺赏、交流、欣赏术,身段、唱腔、咬字学唱等,特点,中、青年越剧表演艺术家继承、创新的剧目欣赏,越剧团体介绍运用PPt课提交探究民俗向学生介绍不同地区、高二 18 第一石件及录象~报告或在与地不同民族的一些风俗习学期莉课堂讨论、网页上展理环惯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群探究交流示成果境系~使学生正确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提交探究饮食本课程将从具体操作过高二 18 第二同上程2报告或在文化程开始~通过一些实例~学期禾网页上展的地多角度地讲述中西方文示成果域差化背景下的饮食文化的异不同以及我国各地区、各民族在饮食文化方面的差异书面笔试地理地理空间定位的方法,高三36 第一同必修和屈专题地理计算的原理与解题文学期选修I 景方法,各种等值线图的学阅读、分析与应用,地理区位问题等书面笔试区域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概高三36 第一同必修和高三地理况,世界地理分区和主文学期选修I 地理要国家,中国各大地理教师区域的主要特征,区域地图的判读技巧三、学分赋值1(地理校本课程的考核成绩由出勤情况(占10%)、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占30%)与模块考试(占60%)累计(祥见《陕西师大附中高中地理课程学分认定方案》),再按学校规定的比例转换成A、B、C、D四个等级。

【学分认定及管理办法】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

【学分认定及管理办法】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

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省普通高中学分认定办法(试行)》和《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试行)》,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规范我校学生学分的认定和管理行为,保证学分认定的客观性、真实性、严肃性、公正性,促进高中新课程顺利推进,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法。

一、高中课程学习实行学分管理1、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情况。

学分管理是以学分为单位计算学习量的一种模式,它按照培养目标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学习和学生应得的总分,以取得规定的最低限度以上的总学分作为学生达到毕业程度的标准。

2、学分由我校组织认定。

学校成立学分认定领导小组和仲裁委员会,并根据不同学习领域的特点设立若干学分认定小组。

学分认定领导小组成员由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担任。

①学分认定领导小组组长:校长副组长:副校长、教务主任、教科室主任组员:教研组长、各学科备课组长、各班学习委员、科代表、研究性学习组长(学生)职责是负责对实施学分的认定、评定的领导和指导。

②学分认定小组成员由同学科或同课程内容的任课教师担任。

职责是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学分认定的具体实施细则。

③仲裁委员会由学校党总支、团委、学生会、各班班长、团支书等组成。

职责是负责对学分认定过程中学生的申诉、调查、核实和纠正等。

二、模块学习评价原则1.多样性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在评价主体上让学生、同伴、家长、教师等多主体参与评价,全方位、多角度地考核学生的学习状态。

2.多元性原则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模块学习评价的目标,评价中要反映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状况,尤其应关注学生在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提升,同时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全面和谐的发展。

3.过程性原则重视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过程,用多种方式对学生的模块学习进行过程性评价,即时、动态地了解学生,同时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客观地评价学生个体的发展状况。

最新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地理

最新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地理

2018年1月16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有关情况。

新课标于2017年底印发,并于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地理最新解读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点。

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建设美丽中国,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二)基本理念1.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通过高中地理学习,使学生强化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提升地理学科方面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具备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形成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地理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识。

2.构建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

围绕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功能互补的课程体系,坚持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并重,满足不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精选利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课程内容,力求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的统一,满足学生现在和未来学习、工作、生活的需求。

3.创新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

根据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形成过程的特点,科学设计地理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自然、社会等真实情境中开展丰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营造直观、实时、生动的地理教学环境。

学科%网4.建立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评价体系。

准确把握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以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形成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学习评价体系,科学测评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价值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的水平。

全面反映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一)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高中新课程学分定级及管理方针

高中新课程学分定级及管理方针

高中新课程学分定级及管理方针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高中新课程学分定级及管理的方针。

我们将介绍学分定级的目的以及相关管理策略。

请注意,本文档所提供的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实施细节应根据各地教育政策和学校要求来确定。

学分定级目的学分定级是为了评估学生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学习成果,以便更准确地反映他们的学术水平和能力。

通过学分定级,可以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支持,并帮助学校和家长了解学生在各个学科中的表现。

学分定级原则学分定级的原则如下:1. 公平公正:学分定级应基于客观评估标准,独立于个人偏见和主观因素。

2. 目标导向:学分定级应以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科要求为基础,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 简单明确:学分定级应遵循简单明确的原则,避免过度复杂和繁琐的评估方式,以减轻学生和教师的负担。

学分定级管理策略为了有效管理学分定级,我们提出以下策略:1. 评估标准制定:根据学科要求和教育政策,制定明确的评估标准,确保学生的学习成果能够被客观评估。

2. 多元评估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包括考试、作业、项目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情况。

3. 及时反馈:及时向学生和家长提供学分定级的结果和评估反馈,帮助他们了解学生在各个学科中的表现,并提供必要的教育支持和指导。

4. 教师培训:为教师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指导,确保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学分定级的原则和标准。

结论高中新课程学分定级及管理方针的制定旨在确保学生的学习成果能够被准确评估,并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支持。

通过遵循公平公正、目标导向和简单明确的原则,以及采取评估标准制定、多元评估方式、及时反馈和教师培训等管理策略,我们可以有效地管理学分定级,促进学生的学术发展和个人成长。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含建议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含建议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

地理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都对高中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

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

一、课程性质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

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

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

第二,地域性。

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

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

高中地理课程由“必修”与“选修”课程组成。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1.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

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2.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

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

高中新课程学分确认及管理方法

高中新课程学分确认及管理方法

高中新课程学分确认及管理方法1. 学分确认1.1 总则根据《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和《高中新课程设置与实施指导意见》,学生需通过课程研究、实践探究、综合素质评价等途径获得相应学分,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1.2 学分认定标准- 课程研究:学生需完成课程规定的教学内容,参加课程考核,成绩合格者,可获得相应学分。

- 实践探究:学生需完成实践探究项目,提交实践报告,经指导教师评审合格者,可获得相应学分。

- 综合素质评价:学生需在道德品质、学业成绩、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表现优秀,可获得相应学分。

1.3 学分确认流程1. 学生完成课程或活动后,向所在学校提交学分认定申请。

2. 学校组织相关教师对学生的学分申请进行审核。

3. 审核通过后,学校在规定时间内将学生学分信息录入学分管理系统。

4. 学生可在学分管理系统中查询学分认定结果。

2. 学分管理2.1 学分管理职责学校负责对学生的学分进行管理,确保学分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教务处、年级组、班主任等相关部门协同完成学分管理工作。

2.2 学分调整在学分认定过程中,如出现以下情况,需对学生的学分进行调整:1. 学生申请的课程或活动与实际参与的课程或活动不符。

2. 学生提交的实践报告、综合素质评价等材料存在虚假情况。

3. 学生在课程或活动中存在违纪、作弊等行为。

2.3 学分查询与更正1. 学生可在学分管理系统中查询自己的学分信息,如有疑问,可向学校教务处提出查询申请。

2. 学校教务处在接到学生查询申请后,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并将核实结果反馈给学生。

3. 如需更正学分信息,学校教务处应及时修改学分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并通知学生。

3. 学分认定与管理的监督与保障3.1 监督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对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与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确保学分认定的公平、公正、公开。

3.2 保障措施1. 学校应建立健全学分认定与管理制度,明确学分认定的标准、流程和责任。

2.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学分认定工作的培训,提高学分认定的质量。

高中新课程学分确认及管理流程

高中新课程学分确认及管理流程

高中新课程学分确认及管理流程1. 学分确认1.1 课程学分认定根据《高中新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学生需通过考试、考查、实践等方式完成规定的学分要求。

各学科教师需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认定学分。

1.2 学分认定标准- 考试课程:学生成绩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80%以上,即可认定为学分。

- 考查课程:学生成绩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60%以上,即可认定为学分。

- 实践课程:学生完成课程规定的实践活动,经教师评估合格,即可认定为学分。

2. 学分管理2.1 学分记录学校需建立学分管理系统,对学生的学分进行记录。

各学科教师在认定学分后,需将学生的学分信息输入学分管理系统。

2.2 学分审核学校设立学分审核委员会,负责对学生的学分进行审核。

学分审核委员会需定期对学生的学分记录进行审核,确保学分认定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2.3 学分查询与更正学生可通过登录学分管理系统,查询自己的学分记录。

如发现学分记录有误,可向学科教师或学分审核委员会提出更正申请。

3. 学分兑换与认定3.1 学分兑换学生可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竞赛等,获得额外学分。

额外学分可兑换为相应课程学分。

3.2 认定方式- 活动类: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经评审合格,即可获得相应学分。

- 竞赛类:学生参加各级别的竞赛,获得规定奖项,即可获得相应学分。

4. 学分管理流程4.1 学分认定- 教师评估:教师对学生研究成果进行评估,认定学分。

- 输入系统:教师将学分信息输入学分管理系统。

4.2 学分审核- 审核委员会审核:学分审核委员会定期对学分记录进行审核。

- 反馈审核结果:审核委员会将审核结果反馈给教师和学生。

4.3 学分更正- 学生提出更正申请:学生发现学分记录有误,向教师或学分审核委员会提出更正申请。

- 审核委员会处理:学分审核委员会对更正申请进行处理。

4.4 学分兑换- 学生参加活动或竞赛: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或竞赛。

- 获得额外学分:学生获得额外学分,兑换为相应课程学分。

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地理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

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地理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

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地理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高中地理课程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

第一部分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一、课程理念《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的地理课程基本理念共有5条,即:(1)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2)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3)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4)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5)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

上述5条基本理念可以概括为以下三方面:(一)高中地理课程的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高中地理课程基本理念的第1条和第2条,是根据高中地理课程的性质和功能定位要求而衍生出来的,是高中地理课程的核心理念,概括起来就是:“高中地理课程谋求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的和谐统一”。

这一核心理念的重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地理素养是一个人由练习和实践而获得的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地理意识、地理情感等方面的有机综合体。

(二)重视探究,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结合高中地理课程基本理念的第3条——重视学生的探究活动,不仅是地理课程而且是这次新一轮课程总体改革的重要理念。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当然,新课程也并不排斥接受性学习,而是倡导多种学习方式合理结合。

在各种学习方式中,尤其要注重探究性学习。

通过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

高中地理课程基本理念的第5条是关于教学评价。

课程标准中“基本理念”和“实施建议”部分,都对地理学习评价提出了建议:评价目标追求多元化、评价内容力求全面化、评价方法倡导多样化、评价主体注重多元化、着眼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评价标准注重反映学生的个性差异等。

高中新课程学分定级及管理方针

高中新课程学分定级及管理方针

高中新课程学分定级及管理方针
目标
本文档旨在制定高中新课程学分定级及管理方针,以确保学分评定的公正性和准确性,为学生提供合理的学分分配。

学分定级原则
1. 学分定级应基于学生在各门课程中所取得的学业成绩和研究能力。

2. 学分定级应遵循公正、客观、科学的原则,不偏袒任何特定群体或个人。

学分定级程序
1. 学生所修课程的学分将根据其成绩和研究能力进行评定。

2. 学分评定将综合考虑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因素。

3. 学分评定应由专业教师或教务人员进行,确保评定过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4. 学分评定结果将及时通知学生和家长,并记录在学生的学业档案中。

学分管理方针
1. 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学分管理机构,负责学分的统计、分配和管理。

2. 学分管理机构应与教师、学生和家长保持密切沟通,确保学分管理的透明度和有效性。

3. 学分管理机构应定期审核学生的学分记录,确保学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学分管理机构应根据学生的学分情况,提供必要的学分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合理规划学业。

结论
高中新课程学分定级及管理方针的制定和执行,将有助于确保学生在学业评价和学分分配过程中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学校应积极
落实以上方针,提高学生学分管理的质量和效益,为学生的研究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完整版)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完整版)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

地理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都对高中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

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

一、课程性质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

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

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

第二,地域性。

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

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

高中地理课程由"必修"与"选修"课程组成。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1.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

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普通高中新课程学分设置

普通高中新课程学分设置

课程设置方案(一)语文(代码YW)1、课程说明高中语文课程由5个必修模块和5个选修系列组成。

5个必修模块为语文1、语文2、语文3、语文4、语文5。

每修完一个模块并考核合格获2学分。

5个选修系列为诗歌与散文(系列1)、小说与戏剧(系列2)、新闻与传记(系列3)、语言与文字(系列4)、文化论著研读(系列5)。

每个系列分为若干模块,选修一个模块并考核合格获2学分。

2、教学与学习要求:最基本要求,完成必修10学分,有志于文史和理工经济类发展的学生,应从5个系列中选修4个模块,并获得8学分,有志于人文社会科学、语言文学方面发展的学生,应从5个系列中选修7个模块,并获得14学分,达到最高要求。

(二)英语(代码EN)1、课程说明高中英语课程由5个必修模块和2个选修系列组成。

5个必修模块为英语1、英语2、英语3、英语5、英语5,按1—5的顺序依次开出,选修系列1在完成必修的基础上按顺序开始,共6个模块,即英语6—英语11,每个模块2个学分。

选修系列2是任意选修课程,是与水平、等级没有直接关系的兴趣型、拓展型的选修课程,有10个模块。

2、教学与学习要求最基本要求,完成必修课程(英语1--5)的10学分、并达到7级目标要求。

有志于文史和理工经济类发展的学生,应选修英语6--英语8,达到8级目标要求,有志于英语方面发展的学生应继续选修英语9--英语11,并达到9级目标要求。

1、课程说明高中数学课程由5个必修模块和4个选修系列组成,5个必修模块为数学1、数学2、数学3、数学4、数学5,按1—5的顺序依次开出,选修系列1和系列2由若干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2学分,系列3和系列4由若干个专题组成,每个专题1学分。

必修是选修系列1和系列2的基础,系列3和系列4基本不依赖其他系列课程,可同时开设,不考虑先后顺序。

2、学习要求最基本要求,完成必修课程(数学1--5)的10学分,有志于文史、社会科学发展的学生,应选修系列1-1、1-2和系列3的两个专题、系列4的四个专题,有志于理工、经济发展的学生,应选修系列2-1、2-2、2-3和系列3的三个专题、系列4的四个专题,有志于体艺发展的学生,一般不要求选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课程学分认定方案
(初步设想)
陕西师大附中地理教研组
一、学分认定的依据
高中地理课程学分认定的依据是《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分管理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陕西师大附中新课程学分认定实施方案》的安排意见,以及《陕西师大附中高中地理必修和选修I课程设置方案》、《陕西师大附中高中地理校本课程(选修Ⅱ课程)设置方案》和《陕西师大附中高中地理模块学习评价方案》等。

二、学分评价的指标
地理模块的学分认定采用学习过程评价和模块考试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学习过程评价应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学习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

具体指标包括:
1.出勤情况(10分)
全勤或病事假在3节课以内(有正规手续)。

(10分)
病事假在5节课以内(有正规手续),无故缺课1节以内。

(8分)
病事假在8节课以内(有正规手续),无故缺课2节以内。

(6分)
病事假超过4周(有正规手续),无故缺课3节以上。

(3分)
出勤情况由班级考勤员与课代表统计,由教师给予认定。

2.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的表现(30分)
学生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的表现由学生本人、学习小组的同学和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认定。

课堂学习(10%):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课堂质疑、理解能力等方面。

例如:表1 对地理概念的理解能力的评价标准与等级划分
实践活动(20%):包括参与态度、合作精神、收集资料、分析能力、作业质量等方面。

在进行过程性评价时,要关注学生以下几方面的变化与发展:
(1)对地理学科的认识:是否具有地理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能否体会地理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地理学的应用价值;是否具有地理审美情趣和鉴赏力。

(2)科学精神与态度:在观察、调查、实验、和报告撰写中是否精确、严谨,是否具有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3)对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的态度和责任感:是否初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否初步形成了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是否初步形成了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责任感,是否养成了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行为规范。

3.模块考试成绩(60%)
地理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I的模块考试,采用书面笔试进行。

选修模块II可以采用提交探究报告、在网页上展示成果、撰写小论文、口头表达、书面作业及书面笔试等多种形式,由任课老师提出方案,报学校课程委员会批准。

模块考试成绩指一个模块学习结束后,最后的考试成绩,满分为100分。

期中考试和期末成绩按4:6的比例计算出最后的模块分数。

表2 陕西师大附中学生地理学习模块评价指标
三、学分认定的方法
1.以学科模块为单位,并按模块规定的学分值进行认定。

即学生修完地理必修和选修I 的规定模块,每个模块36课时,考勤和平时考查符合学校规定,模块考核总评合格,即可获得2个学分。

学生修完地理选修II的规定内容,考勤和平时考查符合学校规定,模块考核总评合格,每18个课时可获得1个学分。

2.地理模块考核总评成绩由出勤情况(占10%)、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占30%)与模块考试(占60%)累计,再按学校规定的比例转换成A、B、C、D四个等级。

即70%为A(A+占15%,成绩为95~100分;A占15%,成绩为89~94分;A-占40%,成绩为80~88分),20%为B(成绩为70~79分),10%为C(成绩为60~69分),D为不合格(成绩<60分),D等根据实际情况评定,不设定比例。

3.地理模块总评成绩不合格或学生本人不满意,必修模块可申请补考或重修,选修I、II 模块可申请补考、重修或另选,通过考核合格或学生认为满意后,可认定学分。

四、学分认定的程序
1.学科组长为模块考核负责人。

模块总评成绩由任课教师综合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成绩和模块考试成绩,并转换成等级,提交年级学科组长审核。

2.学科组将学生学分登记表送教务处复审,教务处将复审意见送学分认定委员会确认。

3.学分认定委员会确认后,在学校网站进行公示,并由教务处学籍管理员记入学生学籍表并存档。

4.对不能获得学分的学生,由教务处书面通知学生,学生接到通知2天内提出复议、补考或重修申请。

5.补考由学校统一安排,考核合格的,按上述程序认定学分。

表3 陕西师大附中高中地理模块学习学分登记表
五、注意事项
1.学分认定是决定学生学习结果的重要依据,应该公平、公开、全面、细致、严谨。

2.学分原则上每学段认定一次,任课教师要作好平时的资料记录,以便最终评价时有据可依。

3.学分认定出现争议时,学科组要根据学生的申请进行复议,复议时必须仔细、认真、全面的考察和评议,力争结论不出现缺陷或漏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